DB37/T 3657-201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 DB37/T 3657-201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47.28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1-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环境安全EHS,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6.2.1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应根据危岩破坏方式,通过危岩稳定性计算确定。支挡后的危岩体稳定 系数应等于或大于稳定安全系数。 6.2.2计算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时,应考虑设置支挡结构和采取排水措施引起的地下水补、泾、排 条件的变化对水压力的影响。当危岩治理工程设计涉及地形和地表荷载的改变时,计算危岩支挡结构岩 土荷载应采用新的地形和地表荷载 6.2.3滑移式危岩、坠落式危岩、倾倒式危岩设计支挡结构时,所需支挡力应计算确定。 3.2.4当破坏方式不止一种时,各种破坏方式下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均应进行计算,并应取其中最 大值进行设计;也可先取可能性较大的某种破坏方式进行危岩支挡结构岩土荷载进行设计,然后以该岩 土荷载的反力作支挡力对另一种破坏方式进行稳定性验算

    6. 3. 1一般要求

    6.3.1.1柔性防护网分为主动防护网和被动防护网两种形式。 6.3.1.2 编网、支撑绳及拉锚系统所用钢丝绳应符合GB/T8918有关要求。 6.3.1.3格栅编织用钢丝应符合YB/T5294有关要求。 6.3.1.4环形网用钢丝应符合YB/T5294有关要求。 6.3.1.5钢柱构件钢材应符合GB/T700有关要求信息技术标准规范范本,并应进行防腐处理。热轧工字钢应符合GB/T700 和GB/T706有关要求。 6.3.1.6钢丝绳网、钢柱、基座及连结件、减压环、缝合绳、支撑绳及钢丝绳锚杆符合JT/T528有关 要求。 6.3.1.7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的钢丝网、支撑绳、钢立柱、拉绳、锚杆等材料的防腐、防侵蚀性 能应符合JT/T528有关要求

    6.3.2.1应根据地层结构、产状、节理裂隙发育、变形特征等选择主动防护网的布置范围及主动防护 网规格。 6.3.2.2主动防护网常见规格、构成及功能应符合JT/T528有关要求。 3.3.2.3主动防护网设计应进行锚杆最小抗剪力计算及坡面整体安全性验算。 6.3.2.4锚杆可采用双股钢丝绳锚杆,钢丝绳直径宜为16mm,也可采用钢筋锚杆。上沿锚杆设计抗 拔力不宜小于80kN,其余锚杆设计抗拔力不宜小于50kN。锚杆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2m。 钢筋锚杆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2mm以上;双股钢丝绳锚杆孔径应大于钢丝绳2倍直径的10mm以上。

    DB37/T 36572019

    6.3.2.5钢丝绳网的规格,宜采用D0/08/300型钢丝绳网,宜选用4m×4m网片。一般采用单层钢丝 绳网铺挂,对局部大体积危岩或崩塌体,可采用双层钢丝绳的加强型主动防护,锚杆抗拔力应不宜小于 104kN。 6.3.2.6横向支撑绳宜采用不小于Φ16钢丝绳,纵向支撑绳宜采用不小于Φ12钢丝绳;设置双层钢丝 绳网的区域纵横支撑绳均宜采用不小于Φ16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的实际长度应在设计铺设长度的基础 上两端各增加1m作为与锚杆固定连接的预留长度。 6.3.2.7当支撑绳铺设长度小于或等于10m时支撑绳两端应用2个同型号的绳卡固定;当铺设长度大 于10m且小于30m时应在钢丝绳两端采用3个同型号的钢丝绳卡固定;当铺设长度大于30m时两端 应用4个同型号绳卡固定。 3.3.2.8缝合绳宜为直径8mm钢丝绳,每张钢丝绳网宜用一根缝合绳缝合,其长度按能实现网与周边 支撑绳或是临近网缝合来确定,每根缝合绳两端各用2个8mm绳卡固定 6.3.2.9在钢丝绳网下铺一层钢丝格栅,宜采用直径为2.2mm的热镀锌钢丝,编制成网孔宜为50mm ×50mm的钢丝格栅,格栅间用1.2mm铁丝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m。

    6.3.3.1被动防护网常见规格、构成及功能应符合JT/T528有关规定和要求。 6.3.3.2被动防护网设计应进行滚石速度、弹跳高度、落石冲击动能及落距计算。 6.3.3.3滚石试验宜在现场进行,为被动防护网设计提供参数。 6.3.3.4在计算最大弹跳高度基础上增加1m作为防护高度安全储备,且被动防护网高度不小于3m。 6.3.3.5被动防护网走向布置范围应超过落石可能危及范围不小于10m;分段布置时,每段间应沿走 向有一定的长度重叠,重叠长度不小于5m。 6.3.3.6钢柱间距宜为6m12m,应选用标准化的基座、连接件和地脚螺栓锚杆。 6.3.3.7宜选用双股16mm钢丝绳锚杆作为拉绳锚杆,其长度宜参照表4中系统高度、锚杆长度及抗 拨力要求综合确定。 6.3.3.8拉锚系统包括上拉锚绳、侧拉锚绳和中间加固拉锚绳,锚绳数量、锚绳材料规格及减压环使 用应根据选用的被动防护网系统类型确定。 6.3.3.9防护网应设置双绳形式的上下支撑绳,支撑绳材料规格根据选用被动防护系统类型确定,且 每跨内上下支撑绳分别设置1/1、2/2、2/4个减压环。当被动防护网的长度大于70m时,应按单根支 撑绳的跨越长度且不超过50m分段设置。

    表4系统高度、锚杆长度、抗拔力对照表

    DB37/T36572019

    6.3.3.10单片钢丝绳网长度宜选用5m,网宽度与系统高度相同,当系统高度大于或等于6m时,应 采用其它宽度网来拼接;当系统网底线水平面夹角大于5°时应考虑配置相应斜角的菱形钢丝绳网。 6.3.3.11减压环应根据钢丝绳规格配置。 6.3.3.12当需要拦截小块落石时,应配置钢丝格栅,选用网孔直径不宜大于50mm×50mm的钢丝格 栅,钢丝绳网与钢丝格栅间应采用铁丝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小于1Ⅱ。 6.3.3.13不同规格钢丝绳应采用不同的绳卡规格和标准紧固力。

    6.4.1规模较大、主控结构面开度较宽的倾倒式危岩体或滑移式危岩体,宜采用预应力锚索锚固治理 设计方案。 6.4.2完整性较差的危岩体采用肋柱锚杆锚固,肋柱宜采用C30混凝土沿岩面现场浇筑,宽度不宜小 于300mm,高度不宜小于400mm。 6.4.3完整性较好的危岩体可采用点锚锚固。 6.4.4倾倒式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杆锚固时,宜施加30kN~50kN的低预应力;滑移式危岩体及坠落 式危岩体可采用全长粘结非预应力锚杆锚固。 6.4.5锚杆及锚索间距应以所设计的轴向拉力值对危岩体提供的锚固力最大为原则,且不宜大于3.5m X3.5m;锚杆及锚索的倾角宜取10°~35°,锚杆竖向间距不宜小于2.5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0m, 边缘排锚杆距离岩体边缘不宜小于0.6m,锚杆伸入主控结构面后部稳定母岩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m~ 1m 6.4.6锚杆(索)总长不宜大于50m。自由段长度受稳定岩层界面控制时,在设计中应考虑自由段伸 入主控结构面的长度不宜小于0.5m,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3m~5m。张拉段长度应根据张拉机具决定, 锚索外露部分长度宜为1.5m。 6.4.7锚固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30

    6.4.7锚固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30。

    5.5.1嵌补支撑体可设计采用浆砌条石或片石、现浇混凝土或条石混凝土,砂浆强度不宜低于M7.5, 混凝土宜采用C20素混凝土,柱支撑应采用钢筋混凝土。 6.5.2设计嵌补支撑时,应进行支撑体地基的承载力及稳定性验算,并将地基清理成内倾平台或台阶, 支撑体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墙体强度验算,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 6.5.3与支撑体接触的危岩体应凿平,支撑体顶部距离危岩体底部10cm~20cm的范围应采用膨胀混 疑土,确保支撑体与危岩体之间的有效接触并受荷传荷。 6.5.4危岩嵌补支撑体结构可采用墙撑、柱撑、墩撑、拱撑。 3.5.5支撑柱高度不宜大于10m,超过10m应做压杆失稳验算。 6.5.6浆砌条石支撑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0.8m,混凝土支撑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0.6m。 6.5.7墙撑结构顶部距离危岩体底部10cm~20cm范围内,宜采用膨胀混凝土,使支撑体与危岩体之 间紧密接触 6.5.8承载型墙撑体高度超过3m时,应在墙体中部布设用于稳定墙撑体的非预应力锚杆。 6.5.9柱撑宜采用强度不宜低于C3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柱长超过3m时,每隔3m设置一道横系

    DB37/T 36572019

    6.5.11承载型墙撑的拱、柱基脚嵌入岩石深度不宜小于0.5m,墙、柱基础外边缘距坡面距离不宜小 于1.5Ⅲ,否则应采用锚杆加固。 6.5.12支撑体底部应分台阶清除至中风化岩层

    6.6.1当危岩体顶部存在比较明显的裂隙时,应采用灌浆封闭治理设计方案;当危岩体底部出现比较 明显的岩腔等缺陷时,一般采用填充治理设计方案。 6.6.2填充和灌浆应采用砂浆和细石混凝土,裂隙开度较小时可采用砂浆,较大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 6.6.3危岩体中结构面应进行无压灌浆处理,灌浆孔宜陡倾,灌浆孔倾角10°~90°,孔径Φ60mm~ Φ110mm,并在裂缝前后3m~5m内按照梅花型布设,灌浆孔应穿越主控结构面。 6.6.4灌浆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砂浆等级不宜小于M20,灌浆材料中宜加入适量的缓凝剂

    6.7.1拦石墙分为普通式和桩板式两种类型。 6.7.2桩板式拦石墙由桩、板、加筋土体及防护(撞)栏组成,桩间板可为预制槽型板,桩、板后部的 土堤为加筋土体。 6.7.3拦石墙墙高不宜大于8m,冲击侧应填筑厚度不宜小于60cm缓冲层,内侧应设置落石槽,落 石槽断面应为倒梯形,墙体迎石面坡比1:0.5~1:0.8并用块石护坡。槽底应设置排水盲沟。 6.7.4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落石运动路径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拦石墙的布置,将拦石墙置于落石 与下垫面冲击点外侧2m左右。 6.7.5拦石墙结构尺寸大小应根据落石冲击力计算确定,拦石墙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抗滑移、抗 倾覆、墙身自身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等验算。 6.7.6拦石墙可用块石砌筑或填土夯实构成,通常考虑桩板式结构,墙顶宽不宜小于2Ⅱ。墙背缓冲 堤应分层填筑,压实度不宜小于85%,并应保证其自身稳定。必要时,可用加筋土,表面可用片石护 坡。

    6.8.1排水工程应包括排除坡面水、地下水和减小坡面水下渗等措施。坡面排水、地下排水和减小坡 面水下渗措施宜统一考虑,并形成相辅相成的排水和防渗体系。 6.8.2地表排水设置应根据崩塌(危岩体)地表周围汇水情况确定,可采用梯形、矩形明沟排水,受 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复合结构

    6.8.1排水工程应包括排除坡面水、地下水和减小坡面水下渗等措施。坡面排水、地下排水和减小坡 面水下渗措施宜统一考虑,并形成相辅相成的排水和防渗体系。 3.8.2地表排水设置应根据崩塌(危岩体)地表周围汇水情况确定,可采用梯形、矩形明沟排水,受 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复合结构。 6.8.3地下排水设施应采取反滤措施。 6.8.4危岩体内地下水比较丰富时,宜在危岩体中、下部或支撑体内钻设排水孔,孔径Φ65mm~Φ110 mm,坡度大于5%,排水孔应穿越渗透结构面。 6.8.5排水沟进出口平面布置,宜采用喇叭口或八字形导流翼墙,导流翼墙长度可取设计水深的3~4 倍。 5.8.6排水沟宜用浆砌片石或块石筑,地质条件较差可用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排水沟砌筑砂浆 标号宜用M7.5~M10,对坚硬块片石砌筑排水沟用比砌筑砂浆高1级标号砂浆进行勾缝。毛石混凝土或 素混凝土标号宜采用C20~C25。 6.8.7排水沟沟底及边墙应设置伸缩缝,缝间距宜为10m~15m,伸缩缝处沟底应设齿前墙,伸缩缝 内应设止水或反滤盲沟或同时采用。

    6.8.3地下排水设施应采取反滤措施

    倍。 6.8.6排水沟宜用浆砌片石或块石砌筑,地质条件较差可用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排水沟砌筑砂浆 标号宜用M7.5~M10,对坚硬块片石砌筑排水沟用比砌筑砂浆高1级标号砂浆进行勾缝。毛石混凝土或 素混凝土标号宜采用C20C25 6.8.7排水沟沟底及边墙应设置伸缩缝,缝间距宜为10m~15m,伸缩缝处沟底应设齿前墙,伸缩缝 内应设止水或反滤盲沟或同时采用。 6.8.8排水设施纵坡不宜小于3%,地下排水设施纵坡不宜小于5%

    6.8.7排水沟沟底及边墙应设置伸缩缝,缝间距宜为10m~15m,伸缩缝处沟底应设齿前墙,伸缩缝 内应设止水或反滤盲沟或同时采用。 88排水设施纠坡不宫小于3%地下排水设施纵坡不宫小于5%

    DB37/T36572019

    7.1.1滑坡治理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抗滑桩、抗滑挡墙、预应力或非预应力锚杆(索)、反压护道、清 方减载、支撑盲沟、截排水沟等。 7.1.2滑坡治理设计一般选用综合治理方案,设计治理工程措施应针对主要引发因素和滑坡的力学特 征进行选择。 7.1.3滑坡支挡结构岩主荷载应视为考虑支挡结构重要性系数作用后的荷载设计值。当设计需要确定 坡支挡结构岩土荷载标准值时,岩土荷载标准值宜取岩土荷载设计值的0.8倍。 7.1.4滑面深度不同时,滑坡支挡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相应支挡结构岩土荷载大小、分布范围和作用 点位置的不同 7.1.5滑坡支挡结构设计应采用最不利的岩土荷载。当最不利的岩土荷载不明确时,支挡结构设计应 检验在不同滑面的岩土荷载作用下支挡结构是否满足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设计直至满足要求。 7.1.6当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涉及地形和地表荷载的改变且地形和地表荷载的改变可能造成新的致灾地 质体时,应进行相应稳定性计算。 7.1.7滑坡支挡结构位置应选在所需支挡力较小、滑体厚度较小或抗滑地段,但应避免滑坡一部分从 支挡结构后方或上方滑出。 7.1.8滑坡支挡结构级数与位置应根据地质情况和控制变形需求的差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7.1.9滑坡沿滑向的地质情况变化大时,支挡结构级数与位置宜通过计算确定。 7.1.10应对设计工程治理的滑坡进行稳定性验算,确定治理后滑坡的稳定性。 7.1.11根据受灾对象、受灾程度、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滑坡治理工程级别按DZ/T0219有关 要求进行。 7.1.12滑坡荷载及强度标准按DZ/T0219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7.1.13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安全系数按DZ/T0219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7.1.14滑坡截排水工程设计可参考DZ/T0219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7. 2. 1 一般要求

    7.2.1.1采用抗滑桩对滑坡进行分段阻滑时,每段以单排布置为主,若弯矩过大,应采用预应力锚拉 桩。 7.2.1.2抗滑桩桩长应小于35m,对于滑带理深大于25m的滑坡,设计采用抗滑桩阻滑时,应充分 论证其可行性。 7.2.1.3抗滑桩间距(中对中)宜为5m~10m。抗滑桩嵌固段应嵌入滑床中,长度为桩长的1/3~2/5。 应在桩间设钢筋砼或浆砌块石拱形挡板。在重要建筑区,抗滑桩之间应用钢筋砼联系梁联接,以增强整 体稳定性。 7.2.1.4抗滑桩截面形状以矩形为主,截面宽度一般为1.5m~2.5m,截面长度一般为2.0m~4.0m 当滑坡推力方向难以确定时,宜采用圆形桩。 7.2.1.5抗滑桩按受弯构件设计;对利用抗滑桩作为建筑物桩基的工程,应按JGJ94有关要求进行桩

    7. 2. 2 设计计算

    7.2.2.1抗滑桩所受推力可根据滑坡的物质结构和变形滑移特性,按三角形、矩形

    2.2.1抗滑所受推力可根据滑坡的物质结构和变形滑移特性,按三角形、矩形或梯形分布者

    DB37/T36572019

    7.2.2.2抗滑桩设计荷载包括滑坡体自重、孔隙水压力、渗透压力、地震力等。跨越库水位线的滑坡 应考虑每年库水位变动时对滑坡体产生的渗透压力。 7.2.2.3抗滑桩推力应按滑坡滑动面类型参考DZ/T0219有关规定和要求计算确定。 7.2.2.4抗滑桩桩前应进行土压力计算。若被动土压力小于滑坡剩余抗滑力时,桩的阻滑力按被动土 压力考虑。被动土压力计算参考DZ/T0219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7.2.2.5布置于库(河)水位一带的抗滑桩可不考虑滑体前缘的抗力,即抗滑力为零,但应进行嵌固段 侧压力验算。 7.2.2.6抗滑桩受荷段桩身内力应根据滑坡推力和阻力计算,嵌固段桩身内力应根据滑面处的弯矩和 剪力按地基弹性的抗力地基系数概念计算。 7.2.2.7抗滑桩嵌固段桩底支承根据滑床岩土体结构及强度,可采用自由端、铰支端或固定端。 7.2.2.8抗滑桩的稳定性与嵌固段长度、桩间距、桩截面宽度,以及滑床岩土体强度有关,可参照DZ/T 0219有关围岩最大侧向压力计算公式计算确定。 7.2.2.9抗滑桩嵌固段的极限承载能力与桩的弹性模量、截面惯性矩和地基系数有关。在进行内力计 算时,可参照DZ/T0219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判定抗滑桩属刚性桩还是弹性桩,宜选取相应的内力计 算公式。 7.2. 2.10 )当滑坡对抗滑桩产生的弯矩过大时,宜采用预应力锚拉桩,桩身可按弹性桩计算。 7.2.2.11矩形抗滑桩纵向受拉钢筋配置数量应根据弯矩图分段确定,应参照DZ/T0219有关规定和要 求,对矩形抗滑桩截面积进行计算;应对矩形抗滑桩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确定箍筋的配置。 7.2.2.12抗滑桩桩底支承可采用自由端或铰支端

    7. 2. 3构造要求

    7.2.3.1桩顶宜理置于地面以下0.5m,但应保证滑坡体不越过桩顶。当有特殊要求时,桩顶可高于 地面。 7.2.3.2桩身混凝土可采用普通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20、C25或C30。应分析地下水或环境 土对混凝土侵蚀性,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7.2.3.3抗滑桩井口应设置锁口,桩孔位于土层和风化破碎的岩层时宜设置护壁,锁口和护壁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7.2.3.4纵向受拉钢筋应采用II级以上的带肋钢筋或型钢。 7.2.3.5抗滑桩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净距不小于120mm。用束筋时,每束不多于3根。 当配置单排钢筋有困难时,可设置2排或3排,排距控制在120mm~200mm。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不小于50mm 7.2.3.6纵向受力钢筋的截断点应按照GB50010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7.2.3.6纵向受力钢筋的截断点应按照GB50010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7.2.3.7抗滑桩内不宜设置斜筋,可采用调整箍筋的直径、间距和桩身截面尺寸等措施,满足斜截面 的抗剪强度。

    7.2.3.8箍筋采用封团式,肢数不多于三肢,直径10mm~16mm,间距小于500mm。 7.2.3.9抗滑桩的两侧和受压侧,应适当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为400mm~500 mm。桩的受压边两侧,应配置架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当桩身较长时,纵向构造钢筋和架立钢筋 的直径应适当加粗。

    7.2.3.10钢筋的接长等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3.1 钢筋应采用焊接、螺纹或冷挤压连接。接头类型以对焊、帮条焊和搭接焊为主。 应在孔内制作时,纵向受力钢筋应以对焊或螺纹连接为主

    DB37/T36572019

    7.2.3.12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时,除应满足GB50010有关规定和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预应力施加方法宜采用后张法,如采用先张法时,应充分论证其可靠性; b)预应力筋宜为低松弛高强钢绞线;

    2.3.12 a) 预应力施加方法宜采用后张法,如采用先张法时,应充分论证其可靠性; b 预应力筋宜为低松弛高强钢绞线; C) 下端锚固于桩身下部3m5m范围内,锚固段内,应根据计算布置钢筋网片; d) 上段锚固应选用可靠的锚具,并在锚固部位预埋钢垫板,垫板应与锚孔垂直;

    7. 3. 1一般要求

    7.3.1.1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段应设置于稳定地层中,

    7.3.1.3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锚杆孔成孔方式及锚杆预应力对被加固结构物、相邻结构物及地层不产生有害影响,施加预应 力产生的位移能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b) 永久性锚杆的有效寿命不应小于被加固结构物的服务年限; c)设计采用的参数应通过试验取得, 7.3.1.4预应力锚索主要由内锚固段、张拉段和外锚固段三部分构成。预应力锚索材料宜采用低松驰 高强度钢绞线加工,应满足GB/T5224有关规定和要求。 7.3.1.5预应力锚索长度一般不超过50m,单束锚索设计吨位宜为500KN~2500KN级,不宜超过3 000KN级。预应力锚索布置间距宜为4m~10m。 7.3.1.6相邻锚索不宜等长设计,可根据岩体强度和完整性交错布置,长短差2m~5m。 7.3.1.7预应力锚索设计时宜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内锚固段长度确定、砂浆配合比、拉拔时 间、造孔、钻孔及钻具选定等,

    7.3. 2 设计计算

    7.3.2.1作用于锚索结构物上的荷载种类有土压力、推力、水平地震力等。进行预应力锚杆设计时, 一般情况下可只计算主力,在浸水和地震等特殊情况下,还应计算附加力和特殊力 7.3.2.2预应力锚索轴向拉力(锚固力)设计值应根据滑坡推力或大于滑坡推力的主动土压力确定。 7.3.2.3应对预应力锚索轴向拉力设计值进行计算,预应力锚索轴向拉力设计值应小于或等于预应力 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7.3.2.4锚索预应力筋的截面尺寸应根据GB50330有关规定和要求计算确定。 7.3.2.5预应力锚索采用粘结型锚固体时,锚固段长度应根据GB50330有关规定和要求计算,并取其 中的大者。 7.3.2.6锚固段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4m或大于10m;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m;外锚 段长度应根据张拉机具确定,外锚段长度一般为1.5m左右。 7.3.2.7预应力锚杆锚固段注浆体的抗压强度,应根据锚杆的结构类型和锚固地层确定。 7.3.2.8压力分散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的单根锚固长度不小于15倍锚杆孔直径。 7.3.2.9压力分散型锚杆,应验算注浆体轴向承压力。注浆体的轴心抗压强度应考虑局部受压与注浆 体侧向约束的有利影响,由试验确定。 7.3.2.10永久性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锁定值应不小于拉力设计值。 7.3.2.11锚索间距应考虑锚索相互作用的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宜大于4m。若间距小于4m,应按 0Z/T0219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群锚效应分析,

    DB37/T 36572019

    7.3.2.12预应力锚具及联接锚杆杆体的受力部件,均应能承受95%的杆体极限抗拉力。

    7.3.2.13锚头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锚头及其部件的承载力应与锚杆最大荷载相匹配: b) 工作锚具应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耐久性能和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 c) 锚头结构形式应有利于孔口设备的布置、安装和使用; d) 垫墩与围岩接触面应力不致引起锚具破坏或产生较大位移 e) 承压钢垫板几何尺寸应由锚杆荷载的大小确定; f)错头应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

    7.3.2.14预应力锚索倾角宜由施工条件确定,也可根据DZ/T0219推荐的理论公式和实际经验综合考

    7.3.2.14预应力锚索倾角宜由施工条件确定,也可根据DZ/T0219推荐的理论公式和实际经验综合考 虑其最优倾角。

    7.3.3.1锚杆的预应力筋材料宜用钢绞线、高强度钢丝或高强精轧螺纹钢筋。永久性预应力锚索、对 穿型锚杆及压力分散型锚杆的预应力筋应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当预应力值较小或锚杆长度小于20m时, 预应力筋也可采用HRB400钢筋或HRB500钢筋 7.3.3.2预应力锚索所采用的钢绞线应符合GB/T5223及GB/T5224有关规定和要求。 7.3.3.3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注浆材料宜选用纯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等胶结材料,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30MPa。压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段注浆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40MPa。 7.3.3.4锚固段内的预应力筋每隔1.5m~2.0m应设置隔离架。永久性拉力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锚固 段内的预应力筋宜外套波形管,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7.3.3.5自由段预应力筋宜采用塑料套管的双重防腐,套管与孔壁间应注满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 7.3.3.6锚头垫墩宜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厚度不宜小于100mm。 7.3.3.7 锚头钢垫板和垫墩的承力面应垂直于锚杆孔轴线,其偏差角度不宜大于土2°。 7.3.3.8预应力锚索应设置对中支架(架线环),对中支架可用钢板或硬塑料加工。每隔1.5m~3.0m 设置一个对中支架。 7.3.3.9注浆管采用高压胶管或塑料软管加工,直径(曲)宜为25mm。注浆完毕后,应拔出注浆管。 7.3.3.10固结砂浆用砂含泥量不超过总重量的3%;云母及轻物质含量不超过总重量的3%;有机质 含量可用比色法试验,不应深于标准色。 7.3.3.11可在砂浆中掺入0.3%的三乙醇胺等无腐蚀性添加剂。添加剂使用应符合GB50119有关规 定和要求。 7.3.3.12预应力锚杆(索)所用锚具应符合JDJ85有关规定和要求。 7.3.3.13应在工程设计施工图上注明锚具的型号、标记和锚固性能参数。 7.3.3.14垫墩结构类型应根据坡面的岩土体性质选择,岩土体完整性较好时选择单墩结构、岩土体完 整性较差时选择连墩结构(竖向连墩或横向连墩);松散堆积层或土质坡面可选择钢筋混凝土板或钢筋 混凝土格构。

    a)对钢筋(钢绞线)具有防腐蚀作用; b)与钢筋(钢绞线)有牢固的粘结性,且无有害反应; c)与钢筋(钢绞线)同步变形,高应力状态下不致脱壳、开裂; d)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强碱条件下不降低其耐久性。

    7.4清方减载与回填反压

    7. 4. 1 一般要求

    DB37/T36572019

    7.4.1.1采用清方减载与回填反压治理设计时,宜同时进行边坡环境整治、坡面绿化和排水处理。 7.4.1.2清方区上部坡体较陡时应分析计算削方对坡体稳定性影响,不得因削方造成上部坡体滑移变 杉。 7.4.1.3边坡较高时应分级放坡,设置马道;分级放坡时应验算边坡整体稳定性和分级稳定性

    7.4. 2 清方减载

    7.4.2.1清方减载适用于推移式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治理。 7.4.2.2清方减载可作为地质灾害治理的辅助性措施。 7.4.2.3清方减载设计,应同时考虑土石方的利用或废弃,应将弃碴场和运碴道路工程一并纳入设计。 7.4.2.4植被发育分布区,不应布置为削方范围;清方减载设计应包括恢复植被的内容。 7.4.2.5当开挖高度大时,应沿滑坡倾向设置多级马道,沿马道应设横向排水沟。边坡开挖设计时 立确定纵向排水沟位置,并且与城市或公路等排水系统衔接。 7.4.2.6削方减载后形成的边坡高度大于8m时,应分段开挖,边开挖边护坡,护坡之后可允许开挖 至下一个工作平台,严禁一次开挖到底。根据岩土体实际情况,分段工作高度为3m~8m。 7.4.2.7边坡高度大于8m,应采用喷锚网、钢筋砼格构等护坡。如果高陡边坡设有马道,坡顶开口 线与马道之间,马道与坡脚之间,可采用格构护坡。 7.4.2.8边坡高度小于8m,可以一次开挖到底,采用浆砌块石挡墙等护坡。 7.4.2.9当堆积体或土质边坡高度超过10m时,应设马道放坡,马道宽宜为2.0m~3.0m。当岩质 边坡高度超过20m时,应设马道放坡,马道宽宜为1.5m~3.0m。 7.4.2.10机械开挖应预留0.5m~1.0m保护层,人工开挖至设计位置。 7.4.2.11采用爆破方法对后缘滑体或危岩体进行削方减载,应专门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查,评估爆破振 动对整体隐定性的影响和爆破飞右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7.4.2.12在清除表层危岩体和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凿岩一般3 1~4m,由上至下一次成型,对局部地段修整成型。 7.4.2.13块石爆破采用岩体内浅孔爆破与块体表面聚能爆破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7. 4. 3 回填反压

    7.4.3.1回填反压工程,一般布置在滑坡前缘地势平缓、地层稳定的地段,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 择单一的回填反压工程或带有支挡构筑物的复合型回填反压工程。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基底 应设置台阶,台阶宽不宜小于2m。 7.4.3.2回填反压工程应设置马道,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2m。回填反压工程的边坡高度、采用坡率 及断面形式,可按圆弧法计算确定。 7.4.3.3回填反压工程不应堵塞地下水的出口。 7.4.3.4回填反压工程宜采用渗水性较强、重度较大的块石或碎石土作填料,采用土质填料时,应作 好地基排水和坡面防护

    7.5.1采用土石等材料堆填滑坡体前缘,以增加滑坡抗滑能力,提高其稳定性。 7.5.2填料宜采用碎石土,碎石土碎石粒径宜小于8cm,碎石土中碎石含量30%~80%。碎石土最优 含水量需做现场碾压试验,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误差小于3%。 7.5.3碎石土应碾压或实,距表层0cm~80cm填料压实度应大于93%,距表层80cm以下填料压 实度应大于90%。

    DB37/T 36572019

    7.5.4库(河)水位变动带的回填措施应对回填体进行地下水渗流和库岸冲刷处理,设置反滤层和设置 防冲刷护坡。

    7.6.1加筋挡土墙由基础、面板、筋带和填土等部分组成,通过土体一筋体的相互摩擦加固,以平衡 侧向土压力。 7.6.2应查明施工范围地基性状、地下水、填料以及加筋体施工条件等。 7.6.3加筋挡土墙单级墙高不宜超过10m,否则应进行专门设计。 7.6.4在满足加筋体内部稳定性要求的情况下,填料选择可以消化施工区挖方弃土,若填料质量不能 满足时,应设计要求进行级配选取。 7.6.5地基软弱地段或富水地段,应先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加筋体整体稳定性要求。 7.6.6加筋挡土墙可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设计:面板和基础类型的选用,应分别 进行弯折强度和地基应力验算。 7.6.7筋带类型应充分考虑抗拉强度、抗变和抗衰老化等因素,优先采用土工格栅或高强土工布作 为加筋材料。当采用加筋带作为筋材时,宽度应大于50mm,厚度应大于3mm。 7.6.8加筋挡土墙作用荷载应根据挡土墙类型及工况确定。基本荷载包括加筋体自重、外带土体侧压 力、下卧基底反力、墙顶活载、墙体静水压力及浮托力;特殊荷载考虑地震力和动水压力。 7.6.9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应结合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情况,分析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和地基 承载力。 610在用主加 华用五老电一宫选助是士值

    7.6.10作用于加筋体的推力应综合两种作用力考虑,宜选取最大值: a)滑坡推力由滑坡体传递至挡土墙位置的剩余下滑力: b)主动土压力,应参照重力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公式计算确定 7.6.11加筋挡土墙结构设计按GB50290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8.1.1泥石流治理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治理设计方案。 8.1.2在形成区采用恢复植被、建造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林、设置坡面截水沟、沟谷区的谷坊群、 导流堤、护岸工程等治理设计方案。 8.1.3在流通区宜采用导流、护岸、护底、清障等治理方案进行疏导,保证流路通畅;在地形较好的 地区,采用拦渣坝、停淤场、导流堤、护岸等治理方案控制流量。 8.1.4对规模巨大、势能大的泥石流,宜采取防撞墩、平面绕避改道、立面绕避(渡槽、隧道、桥梁) 等治理方案。 8.1.5对泥石流水、沙集中的区域,宜采用停淤场、导流工程等治理方案进行停淤、分流。 8.1.6视地形条件,在堆积区停淤减沙或停淤束水攻沙,增大搬运能力,使泥沙顺利直接排入河流。 8.1.7对汇入河流的泥石流,采用导流堤、丁坝等措施,加大大河排沙能力,稳定主流切割扇缘,降 低泥石流沟侵蚀基准面, 8.1.8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安全等级划分参照T/CAGHP021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 8.1.9泥石流治理设计主体工程设计标准参照T/CAGHP021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

    DB37/T 36572019

    8.2.1排导槽是一种槽形线性过流构筑物,在控制条件下将泥石流安全顺利地排泄到指定的区域。 8.2.2排导槽的基本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泥石流体重量和静压力、泥石流冲击力;特殊组合 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校核情况下的流体重量和流体静压力、泥石流冲击力、地震力等。 8.2.3排导槽纵向轴线布置力求顺直,应与河沟主流中心线一致,尽可能利用天然沟道随弯就势,出 口段与主河应锐角相交。 8.2.4排导槽纵坡设计宜采用等宽度一坡到底。应设计变坡、变宽度的槽段,并应做水力验算。 8.2.5根据泥石流流量、输沙粒径选择排导槽断面形状,常用断面形状有梯形、矩形和V型三种,也 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复合型。 8.2.6根据流通段沟道的特征,可采用类比法计算排导槽的横断面积,并满足T/CAGHP021有关规定 和要求。 8.2.7排导槽的深度、排导槽弯道段深度、泥石流弯道超高应经计算确定。 8.2.8排导槽进口段平面可做成喇叭形渐变段,排导槽中心线与河沟主流中心线一致。排导槽宽度与 原河沟宽度收束比应在1/3以下,出口端与大河交角应不大于45°,出口端沟底标高宜在大河高洪水 位上。

    肋板与墙基砌成整体,肋板顶部一般与沟底平; b) 边墙可按挡土墙进行设计,基础深度一般为1.0m~1.5m,底为混凝土或浆砌块石铺砌; C 肋板为钢筋混凝土,厚宜为1.0m,间距宜根据T/CAGHP021计算确定; d 全衬砌排导槽的侧墙及槽底均宜用浆砌石护砌,一般适用于槽宽小于等于5.0m的排导槽,横 断面一般采用V型,槽底横向斜坡为300%150%

    8. 3. 1一般要求

    8.3.1.1拦挡坝分为重力式实体拦挡坝和格栅坝两种。 8.3.1.2拦挡坝设置在泥石流的形成区的下部或形成一流通区的衔接部位,地形上拦挡坝应设置于沟 未的颈部。 8.3.1.3应从沟床冲刷下切段下游开始,逐级向上游设置拦挡坝。 8.3.1.4拦挡坝应设置在有大量漂砾分布及活动的沟谷下游,坝高应满足回淤后长度覆盖所有漂砾, 漂砾能稳定在拦挡坝库内。 8.3.1.5在平面上坝轴线尽可能按直线设置,并与流体主流线方向垂直。溢流口应居于沟道中间位置 溢流宽度和下游沟槽宽度保持一致,非溢流部分应对称,坝下游设置消能工程。 8.3.1.6为保障下游安全,在同一河段内建造的拦挡坝不少于3座,每座坝的调节能力不大于1/3。 8.3.1.7拦挡坝坝址的选择应避开泥石流的直冲方向,设在弯道的下游侧面

    8.3. 2 重力式实体拦挡坝

    8.3.2.1重力式实体拦挡坝荷载应包括坝体自重、压力、水压力、冲击力等,各荷载计算应满足 T/CAGHP021有关规定和要求。 8.3.2.2作用于坝体的荷载组合应根据坝库使用情况、泥石流类型、规模及使用期内坝库与泥石流的 遭遇情况,分析可能发生的危险组合并进行计算,以其中最危险的荷载组合作为设计控制条件。 8.3.2.3溢流坝段居中,非溢流坝段一般成对称结构布置。 3.3.2.4溢流坝段的溢流口宽度应根据设计流量和限制单宽流量计算。溢流坝段的溢流口过流能力应 按照宽顶堰计算,溢流口深度应取最大泥深与设计安全超高之和,设计安全超高一般取0.5m~1.0m。

    DB37/T 36572019

    8.3.2.5溢流坝段的溢流口过流部分宜用内埋坚石、钢轨的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或用料石或钢板衬 砌,表面做耐磨处理。 8.3.2.6非溢流坝段顶部在横向上宜设坡度,自溢流口向坝肩逐渐加高。 8.3.2.7拦挡坝断面形式一般为三角形或梯形。 8.3.2.8坝顶宽度宜为1.5m~4.5m,具体取值应考虑运营管理、交通及应急抢险的需要。中高坝的 项顶应设置扶手栏杆和上、下梯步。 8.3.2.9排泄孔尽可能成排布置在溢流坝段,孔数不宜少于2个,多排布设时应作“品”字形交错排 列。单孔孔径大于2~4.5倍过流中最大石块粒径,孔间壁厚大于1~1.5倍过流中最大石块粒径。 8.3.2.10岸坡为松散堆积层时,重力坝坝肩嵌入深度不宜小于1.5m;岸坡为基岩时,岸坡嵌入深度 不宜小于0.5m。 8.3.2.11坝基底板应适当加长并作成整体式;底板下游一侧可加齿墙,齿墙深度为3m~5m,齿墙 宽宜为0.10~0.15倍基础宽度,齿墙断面可采用下窄上宽的梯形或折线形。 3.3.2.12重力式实体拦挡项的设计需要进行结构计算,主要包括抗滑移、抗倾覆、地基承载力、坝体 强度等。可参考土力学、坝体结构力学计算方法及相关规范进行。 8.3.2.13在垂直荷载差别大、地形高差悬殊、基岩软硬突变处应设置沉降缝,缝间距不超过20m~ 25m(溢流坝段应作为一个独立单元),缝宽为20mm~30mm,缝内填入沥青浸渍的木板条、沥青砂 浆板条或油毛毡

    8.3.2.14坝下应设消能防护工程,包括副坝和护坦:

    a)副坝的高度宜取坝高、冲刷坑深度、溢流口泥深之和的1/3~1/4,且应大于1.5m。主、 间的距离宜取坝高、冲刷坑深度、溢流口泥深之和的1.52.0倍; 护坦按水平布设,与下游河床一致,长度宜取项高的1.0~2.0倍,厚度按弹性地基梁或 算,应能抵挡流体的冲击力,厚度宜为1.0m~3.0m。

    3.3.3.1格栅项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类,刚性格栅坝又可以分为平面型和立体型两类。刚性格栅坝主要 由钢管、钢轨、钢筋混凝土构件等材料组成,柔性格栅坝主要由高弹性钢丝网组成。 8.3.3.2常用的格栅坝类型包括切口坝、缝隙坝、梁式坝、桩林等。 8.3.3.3格栅间距及孔口尺寸受过坝的设计流量和过坝的允许石块粒径控制。 3.3.3.4切口坝的顶部布置齿状溢流口,切口采用窄深的梯形断面、矩形断面或三角形断面。切口的 宽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 Da一一中小洪水可扶带的大粒径,m;

    式中: De——大洪水可挟带的大粒径,me

    8.3.3.5切口的深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b/Dm, ≥1.5. .

    切口的深度,m; b 一断面宽度,m。 226切口的密庭范用层

    切口的深度,m 一断面宽度,m。

    DB37/T36572019

    0.2 <(b / B)<0.6 ,

    式中: B一一溢流口宽度,m。 b一一断面宽度,m。 8.3.3.7桩林由型钢、钢管桩或钢筋混凝土桩建成,按品字形或梅花形布置成两排或多排。 8.3.3.8桩间距按泥石流挟带最大漂石直径的1.5倍~2倍选取。 8.3.3.9桩高(地面外露部分),控制在3m~8m范围之内。计算公式如下:

    H一一柱高,m; bp一一 桩的排距和行距,Ⅱm。 8.3.3.10桩基应埋在冲刷线以下,用混凝土或浆砌石做成整体式重力砌体结构基础。采用挖孔或钻孔 施工时,直接将管、柱埋入地下,埋置深度应不小于总长度的1/3。 8.3.3.11桩体的受力分析与结构设计,按悬臂梁或组合悬臂梁计算。 8.3.3.12缝隙坝宜将开口布置在坝顶,可采用窄深的矩形、梯形、三角形断面。 8.3.3.13缝隙坝开口宽度应根据设计拦截粒径与闭塞条件选定,宜取设计拦截粒径的1.5~2.0倍; 开口高度宜取缝隙宽度的1~2倍。开口密度宜为0.2~0.6。 8.3.3.14泥石流流域内从上至下缝隙坝的开口宽度和梁式坝的横梁间距应依次减小, 8.3.3.15缝隙坝的荷载计算、荷载组合及稳定性验算可按重力坝有关规定执行。

    8.4.1停淤场应选在泥石流沟口堆积扇两侧的凹地或沟道中下游宽谷中的低滩地带。 8.4.2停淤场一般由拦挡坝、引流口、导流堤、围堤、分流墙或集流沟及排水或排泥浆的通道或堰 等组成。 8.4.3拦挡坝位于停淤场引流口下游,通常用亏工或混凝土结构,宜按重力式拦挡坝进行计算。 8.4.4固定式引流口可与拦挡坝连成一体,也可采用与坝分离形式。采用亏工开散式溢流堰或切口式 溢流堰引流,宜按重力式断面设计。 8.4.5导流堤与泥石流的接触面,应采用斜坡式工防护面层,厚0.5m~1.0m,边坡稳定性系数宜 为1.0~1.25,背后为土堤。临空面采用土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宜为1.0~2.0。土右混合堤的高度不宜超 过5m,堤顶宽3m~5m,一般采用梯形断面。顶冲部位应加强,凹岸一侧应加弯道超高。堤前应作冲 刷计算,确定理深。 8.4.6有些情况下,视地形条件,应采取分流措施。分流墙体布置在停淤场内,头部按分流墩作成鱼 嘴形、半圆形,用工或铅丝笼、编篱石笼防护。堤身用铅丝笼,编篱石笼护面的堆石土堤,边坡稳定 性系数宜为1.0~1.5,堤高不超过3m,顶宽1.5m~2.0m,采用梯形断面。 8.4.7围堤一般采用干砌石护面的压实土堤,堤高不超过5m,顶宽3m~5m,采用梯形断面。砌石 护面边坡稳定性系数宜为1.0~1.5,土堤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宜为1.0~2.0。堤前应作冲刷计算,确定 埋深,

    DB37/T36572019

    8.5.1拦挡坝固床稳坡工程适用于紧靠滑坡或沟岸不稳定段的下游修建拦挡坝,利用其挡蓄的泥沙淤 埋滑坡剪出口或保护坡脚,使沟床岸坡达到稳定。 8.5.2拦挡坝的坝高由下式确定:

    式中: H一一沟底以上拦挡坝的有效高度,m; L一一上游坡需要掩埋处距拦挡坝顶上游侧的距离,m; I一一沟床原始纵坡,%; h一一沟底以上需要淤埋的深度,m; I一一淤积纵坡,一般取I.为1/2I~3/4I。 8.5.3护坡工程一般采用强度级别不低于M7.5的水泥砂浆砌石沿槽冲刷,坡脚进行表面护砌,护坡高 度不低于设计高泥位。内壁坡度一般与岸坡平行,迎水坡度略缓,护砌厚度在顶部一般不小于50cm, 底部不小于1.0m,埋入基础深度应大于冲刷深度,且不小于1.0m。 8.5.4年限在10年以下的临时性护坡可采用石笼护坡。石笼应沿流向卧置,直径不宜小于40cm,下 部直径增至1.0m,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冲刷深度,且不小于一个石笼的直径,石笼垒置高度一般不宜 大于5.0m。 8.5.5护底铺砌多采用水泥砂浆砌块石铺砌,砂浆标号不宜低于M7.5,铺砌厚度不宜小于0.5m。在 一般沟段也可采用干砌块石,用干砌法铺砌,厚度不宜小于0.5m。 8.5.6肋板一般采用标号等级不宜低于M10水泥砂浆砌块石或标号等级不宜低于C15混凝土修建,也 可采用钢筋混凝主修建,宽度不宜小于1Ⅲ,理深应超过冲刷线,且不宜小于1.5m,顶面与河底平或 不宜超过河底0.5m,必要时可埋设竖肋。肋板应垂直于河流布设,间距一般宜为河底宽的2倍~3倍。

    8.6.1坡面治理工程主要适用于泥石流沟形成区的治理,包括削坡工程、排水工程、等高线壕沟工程 和水平台阶工程等。 8.6.2削坡工程用来修整不稳定坡面以减缓坡度,削坡后上部坡比1:1左右,下部坡比1:1.5左右, 新坡面应即时修建被覆工程。 8.6.3排水工程的主要形式为排水沟。排水沟一般在沟谷上游形成主、支沟排水网。主沟布置应沿沟 谷两侧与沟谷走向一致,排水沟应防渗。 3.6.4排水工程沟槽坡降应控制在0.5%1%,沟槽流速控制在2m/s以内,沟槽陡缓交界处应作消 能、水跃处理。 8.6.5等高线壕沟工程中,壕沟的容积应容纳由壕沟间坡面流出的雨水量。 3.6.6水平台阶工程主要为梯田。在坡面3°~15°时,田面宽不宜小于8m,田坎高0.5m1.0m。 坡面15°~25°时,田面宽不宜小于4m,田坎高1.0m~4.0m,边坡应为1.0:0.3~1.0:0.5

    3.7.1应根据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性质及危害状况、发展趋势,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实际制 定植被与工程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植被措施一般在泥石流沟的全流域实施多树种、多层次的立 体保护。

    DB37/T 36572019

    8.7.3植被工程选取植物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治理地质灾害的需要。应选择根系深而发达、固土能力强、 寿命长的植物,同时所选择的植物要与栽植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3.7.4植被工程包括乔木的培植、灌木的培植、草本植物的培植等基本类型,设计时应将多种基本类 型结合在一起构成植被工程方案。

    8.8.1截排水工程设计所需的地表水汇流量、设计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地面积水时间、管渠内雨水 流行时间、水力半径等参数的计算应满足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和要求。 8.8.2环形截水沟应设置于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边界以外,距离不宜小于5m。 8.8.3环形截水沟设计数条时,其间距一般以50m~60m为宜,每条截水沟的断面尺寸应按山坡沟间 汇水面积和汇流量计算确定。截水沟断面型式应根据当地的地质作用及土质等因素综合确定。 8.8.4截水沟迎水面沟壁宜设尺寸为10cm×20cm的泄水孔,沟壁应嵌入坡体内。 8.8.5排水沟宜在沟谷上游形成主、支沟排水网。主沟布置应沿沟谷两侧与沟谷走向一致,排水沟应 防渗、防冲。 8.8.6排水工程沟槽坡降应控制在0.5%左右,不宜超过1%。沟槽流速应控制在2m/s以内。沟槽陡 缓交界处应作消能、水跃处理。 8.8.7排水沟纵坡设计应根据沟线、地形、地质以及与山洪沟连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当自然纵坡 大于1:20或局部高差较大时,可设置陡坡或跌水。 3.8.8跌水和陡坡进出口段,应设导流翼墙,与上、下游沟渠护壁连接。梯形断面沟道,可设计成渐 变收缩扭曲面;矩形断面沟道,可设计成“八”字墙形式。 3.8.9排水沟宜用浆砌片石或块石砌成;坡体松软地段,可采用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修建。砌筑抖 水沟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7.5。采用坚硬块片右砌筑的排水沟,可用比砌筑砂浆高一个强度等级的 砂浆进行勾缝,且以勾阴缝为主,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采用C15~C20。 3.8.10陡坡和缓坡段沟底及边墙,应设伸缩缝,缝间距宜为10m~15m。伸缩缝处的沟底,应设趾 前墙,伸缩缝内应设止水或反滤盲沟或同时采用。

    9.1.1采空(区)塌陷治理工程范围应包括塌陷发生区域以及潜在的塌陷区域。 9.1.2采空(区)塌陷可采用灌注充填、回填、强夯、穿越和跨越等治理措施, 9.1.3采空区治理深度至最底空区底板以下不少于3m。 9.1.4塌陷坑已稳定且不需要采用回填措施时,宜在塌陷坑周边设置防护栏

    9.2.1灌注充填处理范围宜根据采空区顶板岩性、厚度及岩移角计算确定,处置深度为采空区最下部 底板以下不小于3m。灌注钻孔开孔直径宜为130mm~150mm出口产品标准,终孔直径不小于89mm,需投入骨料时 终孔直径不小于110mm。 9.2.2应进行室内浆液配比试验和现场灌注试验,确定设计参数、处理效果、施工工法和施工设备 9.2.3灌注孔布设宜符合下列要求:

    9.2.2应进行室内浆液配比试验和现场灌注试验,确定设计参数、处理效果、施工工法和施工设备

    DB37/T36572019

    b)塌陷区边缘部位宜设置惟幕孔,按双排、三角形布置,间距可取灌注孔间距的1/22/3且不 宜大于10m。 9.2.4 灌注材料、配比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灌注材料宜以水泥、粉煤灰、粘土等材料为主,当空洞、裂隙发育或存在空洞积水时,可配合 灌注砂、石屑、砾石、矿渣等粗骨料,粗骨料粒径以满足可灌注施工为准。灌注材料的规格应 符合表5要求; b) 灌注浆液水灰比宜为1:1.0~1:1.3,并可掺入适量减水剂、速凝剂,当存在空洞积水时取小 值:水泥应占固相的15%~35%。

    行业分类标准9.2.5注浆总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A×s×KxmxAVxm cx cOS α

    式中: Qe 注浆总量,m; A 浆液损耗系数,可取1.0~1.2; s 采空区处治面积,m; K 回采率,%,通过实际调查确定; m 矿层平均采出厚度,m; AV 采空区剩余空隙率,%; n 充填率,%,可取80%~95%。 c 浆源结石率,%,经试验确定,无试验数据时可取70%~95%; 6 岩层倾角,“。 9.2.6单孔注浆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
  • 相关专题: 地质灾害  
专题: 公差标准 |标准血压 |粮油标准 |港口水运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技术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