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300-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 SY/T 7300-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1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环境安全EHS,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SY/T7300—2016

    g)回收油品应有脱莫处理设施

    g)回收油品应有脱臭处理设施。

    7.1.4蒸汽喷射技术: a)含油污泥蒸汽喷射技术应包括预处理、脱水处理、蒸汽喷射、油水分离等。 b)若含油污泥含水率大于80%,应进行脱水处理。 c)蒸汽喷射所用蒸汽温度应高于550℃,经喷嘴将超热蒸汽以超高速引入至高温处理器与油泥 垂直碰撞。 7.1.5常温溶剂萃取技术: a)常温溶剂萃取技术应包括固液分离、萃取等。 b)常温溶剂萃取技术宜处理含油岩屑及清罐油泥等较为均质的含油污泥,经处理后油基钻井液 油品应回收利用。 c)常温脱附使用的萃取剂应考虑重复利用。 7.1.6微生物修复技术: a)采用微生物修复处理时,含油污泥pH值宜控制在6~8,温度宜控制在15℃~35℃,湿度 宜控制在25%~75%。 b)含油污泥中的溶解氧浓度应根据试验确定,可通过翻耕通风、添加产氧剂等方法实现。 c)采用原位生物修复工艺时,应采取隔离和控制污染物扩散的措施;采用预制床生物修复工艺 时,应设置防渗层,防渗层上应设置渗滤层及渗滤液收集系统。 7.1.7含油污泥经处理后的剩余固相应首先考虑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方式和污染控制要求符合 SY/T7301。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剩余固相应进行安全处置。 7.1.8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应符合GB8978,GB13271,GB16297,GB12348 HJ607等相关要求。

    7.1.4蒸汽喷射技术

    .1.4蒸汽喷射技术: a)含油污泥蒸汽喷射技术应包括预处理、脱水处理、蒸汽喷射、油水分离等。 b)若含油污泥含水率大于80%,应进行脱水处理。 c)蒸汽喷射所用蒸汽温度应高于550℃,经喷嘴将超热蒸汽以超高速引入至高温处理器与油泥 垂直碰撞。

    7.1.5常温溶剂萃取技术:

    7.1.6微生物修复技术

    7.2.2含油污泥焚烧工程应符合HJ/T176的有关规定 7.2.3含油污泥的填埋应符合GB18598的有关规定

    7.3.1含油污泥的采集、制样与保存应按照HJ/T20的规定执行。 7.3.2含油污泥处理与处置过程不得对土壤、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对周边土壤和水体的取样和监测应 符合HJ/T166,HJ/T164和HJ/T91的要求。 7.3.3含油污泥贮存和处理、处置场所的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取样和监测应符合HJ/T55和HJ/T 397的要求。

    8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8.1含油污泥产生单位的产生记录、含油污泥处理单位的经营情况记录以及污染物排放监测记录应 保存10年以上,并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检查。 8.2含油污泥产生单位和含油污泥处理单位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度,设置环境保护部门及专 (兼)职人员,负责监督含油污泥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相关管理工 作。 8.3含油污泥处理单位应建立污染预防机制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混凝土标准规范范本SY/T 73002016

    8.4含油污泥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 8.5含油污泥收集、运输、贮存、处理、环境监测过程中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热解、 蒸汽喷射等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人身防护工作

    8.4含油污泥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 8.5含油污泥收集、运输、贮存、处理、环境监测过程中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 蒸汽喷射等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人身防护工作

    ....
  • 石油标准 天然气标准
  • 相关专题: 石油天然气  
专题: 灌溉水质标准 | 卫生标准 |给排水图纸 | 取样标准 |稀土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