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7840-202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pdf

  • GB/T 27840-202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1-1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环境安全EHS,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6.2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5.6.2.1采用碳平衡法确定燃料消耗量

    安公式(1)或公式(2)计算燃料消耗量Q: )对于装备汽油机的车辆:

    D)对于装备柴油机的车辆

    Q 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白干米(L/100km); P 基准温度15℃下的燃料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升(kg/L); HC 测得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广播电视影视标准,单位为克每千米(g/km); CO 测得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克每千米(g/km); CO2 测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克每千米(g/km)

    5.6.2.2采用质量法确定燃料消耗量

    按公式(3)计算燃料消耗量Q:

    Mec DXpe ×100

    式中: Q 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Mrc 燃料消耗量测量值,单位为千克(kg)

    L 试验期间的实际行驶距离,单位为干来(km); 一基准温度15℃下的燃料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升(kg/L)

    5.6.2.3采用容积法确定燃料消耗量

    按公式(4)计算燃料消耗量Q:

    GB/T27840202

    5.6.3综合燃料消耗量的确定

    .6.3.1按公式(5)计算三次试验结果的第95百分位分布的标准差0,并将三次测量结果中最大燃料 肖耗量与最小燃料消耗量之差(△Qmax)与值进行比较: a)如△Qmax不大于。,则视为通过重复性检验; b)如△Qmx大于。,则视为没有通过重复性检验

    式中: 6 一第95百分位分布的标准差,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Q 一 三次试验所测得燃料消耗量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5.6.3.2 按5.6.3.1对三个完整的CHTC行驶工况的燃料消耗量进行重复性检验: a) 如通过重复性检验,则应计算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作为CHTC行驶工况各速度区间利 综合燃料消耗量; 如没有通过重复性检验,则应采用燃料消耗量较高的两个完整的CHTC行驶工况试验结果的 平均值,分别计算CHTC行驶工况各速度区间和综合燃料消耗量

    式中: 第95百分位分布的标准差,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Q 一三次试验所测得燃料消耗量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6.3.2按5.6.3.1对三个完整的CHTC行驶工况的燃料消耗量进行重复性检验: a) 如通过重复性检验,则应计算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作为CHTC行驶工况各速度区间和 综合燃料消耗量; 如没有通过重复性检验,则应采用燃料消耗量较高的两个完整的CHTC行驶工况试验结果的 平均值,分别计算CHTC行驶工况各速度区间和综合燃料消耗量

    模拟计算法以汽车发动机万有特性试验数据为基础,将整车、变速器、轮胎等关键参数输入计 序,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试验车辆在CHTC行驶工况下的运行状态,计算试验车辆的燃料消耗 拟计算法的流程图参见附录G

    6.2.1应输人的整车参数包括:

    GB/T 278402021

    b)整车整备质量; c)最大设计总质量; d 最大设计载质量; e) 最大设计牵引质量(仅适用于半挂牵引车); f 额定载客人数(含驾驶员); g)驱动型式; h)轴数(对于半挂牵引车指汽车列车轴数)。 2应输入的发动机参数包括: a 发动机万有特性,应按GB/T18297一2001中8.5进行测定。试验时,应在发动机正常转速范 围内、从不超过最天扭矩的10%开始至最天扭矩之间尽可能均匀地选取至少81个数据点测 定燃料消耗量;额定转速、怠速转速及怠速转速以上200r/min为必取转速,各转速下不超过 最大扭矩的10%和最大扭矩是必取点; b)发动机反拖扭矩,应按GB/T18297一2001中8.5进行试验准备、按8.7进行测定。试验时,应 在发动机急速转速至最高转速之间尽可能均匀地选取至少9个数据点测量反拖扭矩;急速转 速和最高转速是必取点。在测量反拖扭矩时,对没有安装调速器的发动机,最高转速应取 1.05倍的最天功率转速或超过最大功率转速且扭距下降3%时的转速二者中的较小值。对装 有调速器的发动机,最高转速为带负荷最高转速; 注:反拖扭矩指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的车辆拖动发动机曲轴旋转的工况下,发动机给车辆的阻力矩。 c)发动机外特性扭矩,应按GB/T18297一2001中8.3的规定,在发动机正常转速范围内尽可能 均匀地选取至少9个数据点进行测定,额定转速是必取点; d)发动机怠速转速及怠速燃料消耗量; e)发动机额定转速; f)发动机最高转速。 3应输入的传动系参数包括:变速器的类型(AT、MT、AMT)、主(副)变速器挡位数及变速比、主 速比等。 4除上述参数外,还应输入轮胎规格;如采用滑行能量变化法确定行驶阻力,还应按附录H中 .2的格式提交相应的试验数据

    5.3.1按附录C进行滑行试验确定行驶阻力。数次滑行速度对应的时间平均值序列格式如H.1.2所 示,作为模拟程序的读入文件。 6.3.2若车辆生产企业同意,可按照附录E规定的行驶阻力系数推荐值作为替代方法确定行驶阻力 并按H.1.2要求确定滑行阻力文件构建方法

    6.4轮胎滚动半径计算

    (6)计算轮胎滚动半径

    式中: r—轮胎滚动半径,单位为米(m); F——系数,数值见表1; d——轮胎设计总直径,单位为米(m)

    GB/T278402021

    6.5.1按公式(7)计算发动机转速N.(t)

    1按公式(7)计算发动机转速N。(t):

    式中: N。(t)一发动机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1 变速器传动比; 1 一主减速比; 轮胎滚动半径,单位为米(m); v(t) 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6.5.2按公式(8)或公式(9)计算发动机扭矩T。

    b当阻力R小于0时:

    N(t)= 120元

    T(t)= ..( 8) T(t)= imXi

    6.6.1采用二挡起步

    6.2计算换挡瞬间的实时扭矩,按公式(10)计算扭矩富裕率TM;通过升挡后的扭矩富裕率判定: 行升挡。

    GB/T27840—2021

    式中: TM 扭矩富裕率; T e max 相应转速下的最大扭矩,单位为牛顿米(N·m); T. 实时扭矩,单位为牛顿米(N·m)。 6.6.3减速时不应换挡

    式中: TM 扭矩富裕率; T e max 相应转速下的最大扭矩,单位为牛顿米(N·m): T 一 实时扭矩,单位为牛顿米(N·m)。 6.6.3减速时不应换挡

    5.7.1按6.5计算CHTC行驶工况下每一秒对应的发动机转速和扭矩, 6.7.2根据发动机万有特性数据,查询或插值确定每一秒的燃料消耗量。 6.7.3将6.7.2确定的每一秒的燃料消耗量进行累加并除以对应的行驶里程,分别得到CHTC行驶工 悦各速度区间和综合燃料消耗量

    1在每个CHTC行驶工况结束时应显示对应的瞬态车速、瞬态燃料消耗量曲线、平均车速和百 然料消耗量并自动保存 2按附录B格式输出模拟测量结果报告

    型式试验应以5.6.3或6.7确定的百公里燃料消耗量作为输出结果;除型式试验外,应参考7.2~ 7.3方法确定其他输出结果

    7.2.1若按照5.6.2.1确定燃料消耗量,可将试验过程中测试得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输出结果。 7.2.2若按照5.6.2.2、5.6.2.3或模拟计算法确定燃料消耗量,可采用公式(11)计算相应二氧化碳排放 量参考值E:

    式中: E 车型二氧化碳排放量参考值,单位为克每干米(g/km); K 转换系数,对于燃用汽油的车型为2.37×103,燃用柴油的车型为2.60×10°,单位为克每升 (g/L); 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式中: Qt 车型吨百干米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吨百干米LL/(t·100km) Q 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M 最大设计总质量(对于半挂牵引车指汽车列车最大质量),单位为吨(t); 整车整备质量,单位为吨(t)

    GB/T278402021

    对于普通客车和城市客车,应采用公式(13)计算人百千米燃料消耗量Q。: Q:=Q/Pe 式中: Q:一—车型人百千米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人百千米[L/(p·100km)]; Q 一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Pe一一载客人数。

    GB/T 278402021

    附录A (规范性) 试验报告(底盘测功机法)

    注:本车辆型号为基本型1"; 本车辆型号的基本型为 A.1.2 车辆名称: A.1.3 商标及生产单位: A.1.4 底盘型号及生产企业": A.1.5 生产日期: A.1.6 车辆类型: A.1.7 车辆识别代号(VIN): A.1.8 里程表读数(km): A.1.9 最高设计车速(km/h): A.1.10 整备质量及轴荷(kg): A. 1. 11 最大总质量及轴荷(kg): A.1.12 列车最大总质量(kg)3》: A. 1. 13 外廓尺寸[长×宽×高(mm×mm×mm)]3: A.1.14 迎风面积(m)2).3》: A. 1. 15 空气阻力系数2>.3) A.1. 16 变速箱型号、型式及生产企业: A. 1. 17 挡位数及各挡速比: A.1.18 主减速比: A.1. 19 轮胎型号、个数及生产企业: A.1.20 轮胎气压(前/后)(kPa): A.1.21 驱动型式: A.1.22 半挂车轮胎型号、个数及生产企业": A.1.23 半挂车轮胎气压(前/后)(kPa)3): A.1.24 燃料类型及标号: A.1.25 燃料箱容积(L):

    .2.1型号及生产企业

    1)删除不适用者。 2)无参数的可以不填。 3)半挂牵引车试验时,填写与之配合的列车参数

    A.2.4进气方式: A.2.5供油方式: A.2.6 排量(L): A.2.7 净功率/转速[kW/(r/min)]: A.2.8 最大扭矩/转速[N·m/(r/min)]: A.2.9 怠速转速(r/min):

    A.3.1行驶阻力的确定方法:滑行 A.3.2目标阻力系数 A.3.3底盘测功机设定阻力系数: A.3.4行驶阻力测试相关报告(有/无):

    A.5.1CO,排放量

    A.5.1.1COz排放量(1部): A.5.1.2CO2排放量(2部): A.5.1.3CO2排放量(3部): A.5.1.4COz排放量(综合):

    A.5.1.1CO2排放量(1部): A.5.1.2COz排放量(2部): A.5.1.3CO2排放量(3部): A.5.1.4COz排放量(综合):

    A.5.1.1CO2排放量(1部): g/km A.5.1.2COz排放量(2部): g/km A.5.1.3CO2排放量(3部): g/km 1 A.5.1.4CO2排放量(综合): g/ km

    A.7 试验地点: A.8试验日期: A.9试验报告日期: A.10试验报告编号: A.11 签名:

    GB/T 278402021

    附录B (规范性) 试验报告(模拟试验法)

    B.2.1整车及性能参数

    B.2. 1.1 车辆型号

    注:本车辆型号为基本型"; 本车辆型号的基本型为 B.2. 1.2 车辆品牌: B.2. 1.3 车辆名称: B.2.1.4 整车整备质量(kg): B.2. 1.5 最大设计装载质量(kg)4": B.2.1.6 最大设计牵引质量(kg)4): B.2. 1.7 最大设计总质量(kg): B.2. 1.8 半挂牵引车鞍座最大设计承载质量(kg)4: B.2. 1.9 载质量利用系数: B.2.1.10 额定载客(含驾驶员): B.2. 1. 11 驾驶室准乘人数: B.2. 1. 12 货箱内部尺寸[长×宽×高(mm×mm×mm)]4): B.2. 1.13 外廓尺寸[长×宽×高(mm×mm×mm)]: B.2.1.14 前轮距(mm): B.2. 1. 15 轴距(mm): B.2.1.16 前悬/后悬(mm): B.2. 1.17 后轮距(mm): B.2.1.18 接近/离去角(): B.2. 1.19 钢板弹簧片数: B.2.1.20 最高设计车速(km/h): B.2.2 发动机参数

    B.2.2.1发动机型号:

    4)不适用者可以不填

    B.2.2.3 排量(mL): B.2.2.4 净功率(kW): B.2.3底盘参数2 B.2.3.1 底盘型号: B.2.3.2 底盘类别: B.2.3.3底盘生产企业: B.2.4其他参数 B.2.4.1 燃料种类: B.2.4.2 排放标准: B.2.4.3 轮胎数: B.2.4.4轮胎规格:

    B.3.1整车及性能参数

    B.3.1. 1 当前车辆所属类别: B.3. 1.2 车辆型号: B.3.1.3 车辆名称: B.3.1.4 最大设计牵引质量(kg)4 B.3.1.5 计算质量(kg): B.3.1.6 整车整备质量(kg): B.3. 1.7 额定载客(含驾驶员): B.3.1.8 外廓尺寸[长×宽×高(mm×mm×mm)]: B.3.2 发动机参数 B.3.2.1 怠速转速: B.3.2.2 额定转速: B.3.2.3 最高转速: B.3.3 底盘参数 B.3.3. 1 主减速比: B.3.3.2 滚动半径: B.3.3.3 主副变速器挡位数: B.3.3.4 变速器各挡位传动比:

    B.4.1行驶阻力的确定方法:滑行能量变化法/等速下扭矩测量法/行驶阻力系数推荐值/其他* B.4.2行驶阻力系数: B.4.3行驶阻力测试相关报告(有/无):

    B.6.1燃料消耗量(1部):

    6.1燃料消耗量(1部): L/100 ki 6.2燃料消耗量(2部): L/100 ki 6.3燃料消耗量(3部): L/100 km

    L/100 km L/100 km L/100 km

    GB/T 27840—2021

    B.7负责进行模拟的机构

    C.1.1.1道路滑行试验应在清洁、干燥、平直的沥青混凝土或混凝土路面上进行 C.1.1.2试验路面长度应满足试验要求,纵向坡度误差在士0.1%以内。

    C.1.2.1试验应在无雨、无雾的天气下进行。 C.1.2.2相对湿度小于95%。 C.1.2.3大气温度在0℃~40℃之间。 C.1.2.4在高出路面1.6m处测量的平均风速不大于3m/s,阵风不大于5m/s。

    C.1.2.1试验应在无雨、无雾的天气下进行。

    GB/T27840202

    附 录 C (规范性) 行驶阻力测定及在底盘测功机上的模拟

    C.1.4.1对货车进行试验时,应采用迎风面积最大的上装, C.1.4.2对半挂牵引车进行试验时,半挂车应装载GB/T1413一2008第4章规定的1AA型集装箱,采 用子午胎。 C.1.4.3试验时应关闭车窗和驾驶室通风口

    1.4.1对货车进行试验时,应采用迎风面积最大的上装, 1.4.2对半挂牵引车进行试验时,半挂车应装载GB/T1413一2008第4章规定的1AA型集装箱 子午胎。 1.4.3试验时应关闭车窗和驾驶室通风口

    C.1.5试验设备精度

    C.1.5.1采用滑行能量变化法时,时间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1S;车速测量仪器精度不应低于0.5%。 C.1.5.2采用等速扭矩测量法时,应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测量扭矩,测量仪器精度不应低于2%;车速 仪器精度不应低于0.5%

    C.2.1行驶阻力测量

    C.2.1.1道路行驶阻力测量

    C.2.1.1.1道路试验前,车辆应在试验路段上以中高速行驶不少于40min。 C.2.1.1.2将车辆加速至表C.1规定车速(v)以上,将变速器置于“空挡”位置进行滑行直至车速小于 15km/h。如车辆性能和场地条件允许,应在尽可能高的车速下滑行;如试验中无法达到表C.1规定车 速,则在车辆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下滑行;如因试验道路长度限制无法一次完成滑行试验,可采用分段 滑行法。

    GB/T 27840—2021

    表 C.1行驶阻力测定车速

    C.2.1.1.3测量车辆从2=u十△u减速至u1=u一△所需时间t1;式中,△u≤5km/h。 C.2.1.1.4在相反方向重复C.2.1.1.3操作,得到t2。 C.2.1.1.5计算时间t,和t2的平均值,即耗用时间T。 C.2.1.1.6重复C.2.1.1.2~C.2.1.1.5不少于3次(即滑行试验总数不少于4次)

    C.2.1.2阻力和功率的计算

    c.2.1.2.1统计准确度力在30km/h~70km/h的速度点范围内不应大于4%,在其他速度点不应大 于5%。如果统计准确度不能满足要求,则应按表C.1要求的滑行初速度增加试验次数。 按公式(C.1)计算平均耗用时间T的统计准确度力:

    C.2.1.2.1统计准确度力在

    2.2按公式(C.2)计算道路等速行驶阻力F:

    式中: F 一 道路等速行驶阻力,单位为牛顿(N) 最大设计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F —道路等速行驶阻力,单位为牛顿(N); M 最大设计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B/T27840202

    一与车速v的速度偏差,单位为干来每小时(km/h) T——n次试验汽车从十△减速到—△的平均耗用时间,单位为秒(s)。 2.1.2.3按公式(C.3)计算道路等速功率P:

    MXXA 3.6 X 3.6 X 500T

    P 道路等速功率,单位为千瓦(kW); M 最大设计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与车速的速度偏差,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T 一—n次试验汽车从十△减速到一△u的平均耗用时间,单位为秒(s)。 C.2.1.2.4道路上测定的阻力F.和功率P,应按公式(C.4)和公式(C.5)校正至基准状态下的阻力F和

    式中: F 基准状态下的阻力,单位为牛顿(N); 道路上测定参数的校正系数,按照公式(C.6)计算; F. 道路上测定的阻力,单位为牛顿(N); P。 基准状态下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 卫 道路上测定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

    M—最大设计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 重力加速度,g=9.8m/s; + 滚动阻力系数,按表C.3确定

    GB/T27840202

    道路上测定从V2滑行至U的时间,单位为秒(s); K 一一道路上测定参数的校正系数,按照公式(C.6)计算: I 一 当量惯量,单位为千克(kg); M 最大设计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C.2.2.7 确定底盘测功机吸收的功率P。,以确保同一车辆在不同日期都再现C.2.1.2.4中的功率。

    道路上测定从V2滑行至U,的时间,单位为秒(s); K 一一道路上测定参数的校正系数,按照公式(C.6)计算: I 当量惯量,单位为千克(kg); M 最大设计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C.2.2.7 确定底盘测功机吸收的功率P,,以确保同一车辆在不同日期都再现C.2.1.2.4中的功率。

    C.3等速下扭矩测量法

    C.3.1平均扭矩测量

    3.1.1将车辆加速至目标车速√并保持车速稳定。 3.1.2连续实时记录至少20s内的扭矩C(和车速。数据记录系统的偏差,对于扭矩至少应 1N·m,对于车速至少应为土0.2km/h。测量期间内,每秒记录的随时间变化的扭矩C和速 化量不应大于5%。 3.1.3按公式(C.11)计算平均扭矩C.

    C.3.1.3按公式(C.11)计算平均扭矩C.

    C.3.1.3按公式(C.11)计算平均扭矩C

    Condt △T ..

    式中: Ct平均扭矩,单位为牛顿米(N·m); △T一一计算平均扭矩的时间间隔,单位为秒(s); C<)一t时刻的扭矩,单位为牛顿米(N·m)。 C.3.1.4沿同一道路正、反两个方向各进行三次试验,分别计算正、反方向的平均扭矩,据此计算六次 测量的平均扭矩。如果平均车速偏离目标车速1km/h以上,应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平均扭矩。 C.3.1.5道路试验确定的平均值C.应按公式(C.12)校正至基准状态:

    武中: 基准状态下的扭矩,单位为牛顿米(N·m); K—道路上测定参数的校正系数,按照公式(C.6)计算; 道路上测定的扭矩平均值牛奶标准,单位为牛顿米(N·m)

    C.3.2底盘测功机调整

    C.3.2.1按C.2.2.1~C.2.2.4对底盘测功机进行初始设定。 C.3.2.2 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C.3.1.1~C.3.1.4规定的操作。 C.3.2.3调整功率吸收装置,使其达到C.3.1.5中基准状态下的扭矩C。。 C.3.2.4按照C.2.2.7进行调整,使其达到C.2.1.2.4中的基准状态下的功率P。

    C.3.2.1按C.2.2.1~C.2.2.4对底盘测功机进行初始设定。 C.3.2.2 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C.3.1.1~C.3.1.4规定的操作。 C.3.2.3调整功率吸收装置,使其达到C.3.1.5中基准状态下的扭矩C。 C.3.2.4按照C.2.2.7进行调整,使其达到C.2.1.2.4中的基准状态下的功率P

    GB/T 278402021

    附录D (规范性) 试验记录表格 按照表D.1~表D.3的要求记录试验用车辆参数和试验数据。

    阻燃标准表D.1滑行试验或底盘测功机试验用车辆参器

    ....
  • 相关专题:
专题: 冶金标准 |吊环标准 | 拉伸强度测试标准 |瓦楞纸箱标准 |检验检疫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