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OE 24-2020 海洋灾害调查和影响评估技术指南.pdf

  • TCAOE 24-2020 海洋灾害调查和影响评估技术指南.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9.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17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环境安全EHS,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经纬度记录精确至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5m,天线高量取精确至0.01m: 没痕迹位置高程记录精度精确至0.01m,面积测量精度为0.1m

    在承灾体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在测点选择时宜考虑各测点的代表性,避免某一区域测 点过度集中或某一区域测点过少等情况出现

    型钢标准调查底图要求如下: a)调查区域的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粒度为县、乡级); b)调查区域遥感影像图

    c)集成有各类承灾体分布图,宜标注灾害发生地区的居民点、交通干道、水系、海堤、 渔港、避风塘、养殖区、码头、锚地、海洋站及验潮站、红树林、盐沼湿地、砂质海岸、海 草床、珊瑚礁等要素。

    现场调查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宜兼具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主要包括,测量设备、摄像 设备、录音设备、记录设备、定位设备、防风防雨装备等,宜视灾害影响情况,考虑无人机、 无人艇、海上调查船只等的使用

    6.1.1水文要素调查

    6.1.1.1调查灾害发生区域相关台站水文观测记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当地警戒潮位值、 灾害期间的遂时潮位及增水值、过程最高潮位值及发生时间、过程最大增水值及发生时间等 6.1.1.2调查灾害发生海域的海浪观测记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最大有效波高、最大波高 及出现时间等。选择的站点宜含近海及近岸代表站。 6.1.1.3若灾害发生区域内的潮(水)位站遭到损坏,宜就近选择潮、浪作用痕迹,结合调 访目击者的方式询问灾害.过程信息,经确定后记录灾害过程期间的水文要素信息。 6.1.1.4若灾害发生区域无潮(水)位站,则就近选择相关潮(水)位站,并根据当地地形等 实际情况,确定可代表该区域的潮(水)位站,并记录相关信息。 6.1.1.5调查时宜注明调查机构的名称,记录水文观测人员的描述,并填报《风暴潮过程潮 位观测记录表》(参见附录A.1)和《水文气象要素极值基本情况表》(参见附录A.2)。

    6.1.2海水淹没范围调查

    6.1.2.1淹没痕迹判定法

    受风暴潮淹没影响,在潮水过后房屋等构筑物上会形成水痕迹线。对水痕迹线及地面位 置和高程进行测量,结合当地高程地形资料,确定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水痕迹线宜明显、 可靠和具有代表性。

    6.1.2.2漂浮物聚集位置判定法

    6.1.2.2漂浮物聚集位置判定法

    6.1.2.3植被变化判定法

    受风暴潮淹没影响,多数植物经海水浸泡后,一周内会出现枯萎死亡情况,可通过现场 勘测植物变化边缘线或通过解译调查区域灾害前后的卫星影像,分析植被光谱变化特征,确 定没范围

    6.1.2.4现场询问判定法

    对调查区域沿海附近居民进行调订 及海水淹没出现时间、淹没位置、淹没区域外缘位置等信息。在对调访人进行询问时宜选择 与参照物进行对比,并注重采集灾害现场的影 以保证调访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6.1.2.5淹没范围确定

    风暴潮淹没边缘线确定后,宜根据边缘线位置布设平面测网,测网的布设宜遵循从整体 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对整个调查区域宜一次全面布设,海湾、角等曲折海岸或承灾 本分布较密集的海岸宜布设加密网,平面测网的建立宜采用GPS测量方法。确定调查测点并 偏号,测点间距宜宣不大于300m,没边缘有明显拐点或曲折度较大的区域宣设定测点并在 该测点周围适当加密测点布设(见图1),并使用RTK或全站仪对测点进行位置及高程测量

    6.1.3海水淹没水深调查

    图1没边缘测量点位设置示意图

    参照6.1.2海水淹没范围调查,利用淹没痕迹判定法和现场询问判定法开展海水淹没水深 调查。

    6.1.4海水没类型调查

    通过对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的调查,明确没位置,并通过对淹没位置的调查,确定灌 没类型属于风暴潮漫滩、漫堤、溃堤或海水倒灌类型之一。 当出现风暴潮漫堤或溃堤时,宜对漫过的海堤或出现溃堤的区域开展调查,调查内容主 要包括海堤名称、类型、高程、长度、筑堤材料、漫堤或溃堤发生时间、漫堤或溃堤后没 青况、溃堤长度等,并填写《风暴潮漫堤调查表》(参见附录A.3)和《风暴潮溃堤调查表》 (参见附录A.4)。 当出现海水倒灌时,宜对出现海水通过入海管线、水闸、涵洞等涌入造成漫滩的地区开 展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管线、水闸或涵洞名称、位置、高程、横截面积、海水倒灌发生 时间,淹没情况,并填写《风暴潮倒灌调查表》(参见附录A.5)

    6.2主要承灾体损失调查评估

    6.2.1海水养殖调查评估

    5.2.1.1调查时,宜首先调查海水养殖受灾原因,确因海洋灾害导致受损的养殖区,宜调查其 所处位置、养殖类型、养殖种类、受灾面积、受灾种类、养殖物受灾数量、养殖设施受损类 型、养殖设施受损数量、单价及受灾原因等信息,填写《海水养殖损失情况调查表》(参见 附录A.6)

    型、养殖设施受损数量、单价及受灾原因等信息,填写《海水养殖损失情况调查表》(参见 附录A.6)。 6.2.1.2调查时,宜从远、近多角度拍摄照片记录,拍摄照片宜能充分体现养殖受损情况。 6.2.1.3调查后,宜对海水养殖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估算,养殖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参照公 式(1)测算: 养殖物直接经济损失(元)=养殖物受损数量(千克)×单价(元一千克)(1) 注:单价为该类养殖物当前市场平均价格。 养殖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参照公式(2)测算,损毁率按表1计算: 养殖设施直接经济损失(元)=重置费用(元)×(1一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年限)×损 毁率.

    6.2.1.2调查时,宜从远、近多角度拍摄照片记录,拍摄照片宜能充分体现养殖受损情况。 6.2.1.3调查后,宜对海水养殖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估算,养殖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参照公 式(1)测算:

    养殖物直接经济损失(元)三养殖物受损数量(千克)×单价(元千克):(1) 注:单价为该类养殖物当前市场平均价格。 养殖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参照公式(2)测算,损毁率按表1计算: 养殖设施直接经济损失(元)二重置费用(元)×(1一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年限)×损

    注:重置费用按照当地当时市场价格计算。

    6.2.2海岸工程(防护工程)调查评信

    6.2.2海岸工程(防护工程)调查评估

    6.2.2.1调查时,宜首先调查海岸工程(防护工程)受灾原因,确因海洋灾害导致受损的海岸 工程(防护工程),宜调查其所处位置、类型、受损长度、受损部位等,并填写《海岸工程 (防护工程)损失情况调查表》(参见附录A.7)。 6.2.2.2从远、近多角度拍摄照片记录,拍摄照片宜能充分体现海岸工程(防护工程)整体 情况及受损情况。 6.2.2.3调查结束后,宜对海岸工程(防护工程)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估算,海岸工程(防 护工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参照公式(3)测算,损毁率按表1计算: 海岸工程(防护工程)直接经济损失(元)=重置费用(元)×(1一年平均折旧率×已建 设年限)×损毁率 (3)

    6.2.3船只调查评估

    5.2.3.1调查时,宜首先调查船只受灾原因,确因海洋灾害导致受损的船只,宜调查其所处位 置、船只类型、受损数量、受损程度以及受灾原因等情况,并填写《船只损失情况调查表》 (参见附录A.8)

    置、船只类型、受损数量、受损程度以及受灾原因等情况,并填写《船只损失情况调查表》 (参见附录A.8)。 6.2.3.2从远、近多角度拍摄照片记录,拍摄照片宜能充分体现船只所在位置及受损情况。 6.2.3.3调查结束后,宜对船只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估算,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宜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损毁率按表1计算: 船只直接经济损失(元)二重置费用(元)×(1一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年限)×损毁

    6.3海岸带生态系统受损调查评估

    6.3.1红树林损失调查评估

    6.3.1.1 调查内容

    红树林损失调查评估内容包括红树植被调查和滩涂生境调查,并结合本底资料填写附录 A.9,本底资料调查技术要求按照T/CAOE20.3执行 a)红树植被受损调查包括灾后红树林的面积、灾后红树林盖度、灾后倒伏严重的红树 林面积。

    6.3.1.2调查方法

    灾情调查采用大面调查和样地调查结合的方式,其中红树植株面积和盖度采用大面调查, 折倒比例、生境高程采用样地调查,调查方式同本底资料调查,并填写附录A.10。

    6.3.1.3损失评估

    红树林灾损评估采用红树林损失的面积进行评估。

    A损一灾损红树林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A一 区域灾前红树林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P盖度 红树林受灾后的盖度变化率,单位为百分比(%); P例伏 红树林植株倒伏率,单位为百分比(%); AH10 灾后生境滩涂高程变化超过(提升或降低)10cm的红树林面积,单位为平方 米(m)。

    6.3.2盐沼湿地损失调查评估

    6.3.2.1调查内容

    6.3.2.2调查方法

    在每次海洋灾害影响的主要区域,通过比较灾害前后盐沼植被群落结构(分布面积、密 度)的变化,来评估海洋灾害对盐沼植被的影响,分布面积、密度调查技术方法按照T/CAOE 20.4执行。

    6.3.2.3损失评估

    选取分布面积、密度作为损失评估内容的主要评估指标,按照改变幅度分为严重受损、 受损、一般受损、轻微受损四个级别,确定方法如下: 当每项评价内容中任一项指标改变幅度超过50%(不含)时,该评估单元确定为严重受 损。 当每项评价内容中任一项指标改变幅度处于25%(不含)~50%(含)时,该评估单元 确定为受损。 当每项评价内容中任一项指标改变幅度处于5%(不含)~25%(含)时,该评估单元确 定为一般受损。 当每项评价内容中任一项指标改变幅度均小于5%(含)时,该评估单元确定为轻微受 损。 评估时效:盐沼植被在海洋灾害影响下的受损评估宜在1个月内开展调查

    6.3.3砂质海岸损失调查评估

    6.3.3.1岸滩地形调查

    岸滩地形调查内容包括岸滩断面、水下地形和岸线位置,通过监测结果对比砂质海岸本 底资料,本底资料调查技术要求按照T/CAOE20.8执行,获取海滩冲淤变化特征,确定岸滩 受损情况。基本内容和要求见表2。

    表2砂质海岸损毁岸准地形调查要求

    6.3.3.2沉积物变化调查

    主要为岸滩沉积物,通过监测结果对比获取沉积物分布及变化特征,判断砂质海岸退化 和受损情况。基本内容和要求见表3。

    表3砂质海岸损毁沉积物变化调查要求

    6.3.3.3损失评估

    以砂质海岸北或东为起点,将砂质海岸每200m作为一个评价单元,根据评价指标的前 后变化对比确定砂质海岸损害情况,将其分为损毁、受损和稳定三个级别,评估指标见表4 当其中一项主要指标破坏程度为大时,该评估单元确定为损毁。 当两项主要指标破坏程度皆不大于中,或有一项次要指标为大时为受损。 当两项主要指标破坏程度皆为小,且无次要指标为大时为稳定。 根据灾后首次跟踪调查数据评价海洋灾害导致的砂质岸线损毁情况。根据1个月和3月后 的调查,评价砂质海岸恢复情况,并最终确定海洋灾害导致的砂质海岸不可逆损毁情况

    表4砂质海岸损毁评估指标

    6.3.4珊瑚礁损失调查评估

    根据海洋灾害影响范围,选取主要影响范围内的监测区域,在灾后一个月内采用与本底 周查相同的手段,重复调查相应的活珊瑚覆盖率、受损珊瑚覆盖率、珊瑚种类、珊瑚大小(长 宽、厚度)等各项参数,本底资料调查技术要求按照T/CAOE20.5执行。

    6.3.4.1受损珊瑚分析方法

    受损珊瑚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 a)受损珊瑚覆盖率分析方法 判读样带皮尺各10cm刻度点处是否有受损珊瑚(包括移位、倾覆、破碎和擦伤),统 计有受损珊瑚分布的10cm刻度点的数量,该数量除以500,即为该样带近期海洋灾害影响下 的受损珊瑚覆盖率。 b)珊瑚礁受损类型判定依据 当珊瑚礁石偏离原有栖息位置判定为移位;当珊瑚礁石偏离原有栖息位置,并呈倾覆状 态,则判定为倾覆;当珊瑚骨骼断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则判定为破碎;珊瑚部分骨骼 轻微破损或擦伤,则判定为擦伤

    6.3.4.2损失评估

    a)评估指标 在每次风暴潮影响的主要区域,通过比较灾害前后活珊瑚覆盖率变化、受损珊瑚覆盖率 珊瑚大小(尺寸)变化以及沙质基底覆盖率变化,来评估风暴潮灾害对珊瑚礁的影响

    表5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

    根据评价指标的前后变化对比确定珊瑚礁损害情况,将其分为损毁、受损和稳定三个级 别,评估指标见表6。当其中一项主要指标破坏程度为严重时,该评估单元确定为损毁, 当两项主要指标破坏程度皆不大于中等,或至少有一项次要指标为严重时为受损。 当两项主要指标破坏程度皆为轻微,且无次要指标为严重时为稳定。

    评估时效:根据灾后首次跟踪调查数据评价海洋灾害导致的珊瑚礁损毁情况。根据1个 月后的调查,评价珊瑚礁恢复情况,并最终确定海洋灾害导致的珊瑚礁不可逆损毁情况。

    表6珊瑚礁海岸损毁评估指标

    6.3.5海草床损失调查评估

    6.3.5.1调查内容

    海草床损失调查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海草床植被调查和生境调查,本底资料调查技术要求 按照T/CAOE20.6执行。 a)海草床植被受损调查包括灾后分布面积、盖度、株高、密度、物种组成的变化。 b)滩涂生境受损调查主要调查海草床生境高程、样方覆盖或受侵蚀度、沉积物粒径大 小等。

    6.3.5.2调查方法

    灾情调查采用大面调查和样地调查结合的方式,其中海章床面积采用大面调查,海草盖 度、株高、密度、物种组成、生境高程、沉积物粒径等采用固定样方调查,调查方式同本底 资料调查,并填写附录A.11。

    6.3.5.3损失评估

    式中: H—海草物种多样性指数; 一第i种的个体数占调查总个数之比

    P摄=(A减+A×P盖度)A.

    P损一海草床面积受损比,单位为百分比(%); A减一海草床受灾直接减少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A一一该区域灾前海草床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b)评估指标赋值 海草床生态系统受损评估采用赋值法,见表7。海草生态系统受损评价包括海草物种多 样性指数变化和海草床面积受损比两项,指标权重均为50。 当评价项赋值总和为100时,生态系统视为未受损。 当评价项赋值总和为90时,生态系统视为轻微受损。 当评价项赋值总和为70或80时,生态系统视为一般受损。 当评价项赋值总和为≤60时,生态系统视为严重受损。 评估时效:受灾1周内,调查海草床受损情况。灾后进行一年的连续监测,每个季节1 次(一般为5月、8月、11月、2月,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每草床生态系统受损评价指标

    6.4减灾应对工作过程调查

    6.4.1致灾原因分析

    通过海洋灾害损失情况的调查,对致灾原因进行分析,致灾原因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a)工程方面:是否存在沿海防护设施建设不足、是否存在防护设施年久失修或设计标 准不足等不能满足防护要求; b)非工程方面:是否已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是否已建设海洋灾害避灾 点和逃生路线、是否及时准确发布了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是否采取了有针对性避灾措施 是否广泛开展了针对普通公众的海洋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赴当地相关部门等进行座谈调访,了解减灾应对整体工作开展情况

    6.4.3提出对策建议

    结合致灾原因和调访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调查工作结束后,检查各项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一致性,以及与现场多媒 本资料的对应关系,同时宜对现场收集和勘测数据的格式进行标准化处理,所有调查数据宜 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满足专题制图、数据入库及归档的要求。

    现场调查工作获取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作结束后汽车标准,宜及时编制调查评估报告,编写内容

    表A.3风暴潮漫堤调查表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月日

    1.海堤名称:该海堤的中文名全称; 2.海堤类型:填写天然海堤或人工海堤; 3.筑堤材料:在筑堤材料前面框内打“”; 4.现场调查概述:宜包括漫堤发生时间,海堤保护类型(如:农田、养殖区、渔港、 村庄、沿海工程、经济开发区等),受灾房屋、人口数量等漫堤影响情况等,主要 受灾原因,如是否受风暴潮和洪水共同作用; 5.漫堤岸段:宜填写漫堤岸段两个点的经、纬度坐标及漫堤的最大长度,并拍照记录。

    表A.5海水倒灌调查表 填表人: 填表时间:

    1.倒灌方式:填写海管线、水闸、涵洞、其他; 2.横截面积:计算发生海水倒灌的海管线、水闸、涵洞和其他设施被一个平面截下后的平面 面积。

    表A.6海水养殖受损情况调查表 填表人: 填表时间:

    1.调查地点:填写调查养殖区名称或经纬度信息; 2.受灾原因:填写XX灾害导致海水淹没养殖区,养殖物逃逸或导致塘坝毁坏养殖物逃逸等: 3.养殖方式:(1)网箱养殖;(2)筏式养殖;(3)围塘养殖;(4)滩涂养殖; 4.养殖种类(受灾养殖种类):根据调查实际情况填写同轴电缆标准,宜具体到养殖品种; 5.受灾养殖设施种类: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宜具体到养殖设施名称或型号。

    表A.8船只损坏情况调查表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月日

    1.调查地点:填写调查渔港名称或经纬度信息; 2.受灾原因:填写XX灾害导致船只受损的原因,如受风浪影响,船只碰撞受损等,宜分别 描述不同原因造成损失船只的数量。 3.大型船只、中型船只、小型船只: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结合渔港管理人员介绍分类。

    ....
  • 海洋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生产标准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照明标准 |吊环标准 |煤炭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