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867.27-2022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pdf

  • DB50/T 867.27-2022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7-0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环境安全EHS,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50/T 867.27-2022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

    DB50/T 867.272022

    组织或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y 组织或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 c) 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组织或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e) 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计划,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 管理的建议,如实记录检查情况; [] 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如实记录整改情况: gy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h) 发现有危及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指令从业人员暂停作业或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 撤离作业现场: 1) 组织安全生产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技术管理部门及技术人员应履行但不限于以下职责: a) 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安全技术规程、作业规范、技术标准; b) 组织制定、实施危险源的管理方案和危险作业技术措施、应急预案; 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并及时处理,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采取必要的安 全防护措施。

    园林设计图纸、效果图5.2.2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可按下列内容:

    a)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 b)死亡或工伤数; c)职业病确诊数。 5.2.3企业应根据各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面临事故风险的程度,综合设计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落 实全员目标责任制。 5.2.4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能,将目标分解为指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和考核办法,对目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5.2.5对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目标的实施计划;评估 结果、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

    1企业应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 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并加强监督考核。 安全生产责任的内容和大小应与各生产性质和岗位性质相适应。

    5.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4.1企业应制定并实施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相一致的制度文件;制度文件应明 确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部门职责,并有落实措施。 5.4.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目标管理; b)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承诺:

    DB50/T867.272022

    d)安全生产投入; e)3 安全生产信息化; f) “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安全管理; g) 安全生产文件、记录和档案及变更管理; h) 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 i) 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 i)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k)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0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m)设备设施管理; n) 施工或检维修安全管理; 0) 危险物品管理; p)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q)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 r) 安全预测预警; s)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t) 相关方安全管理; u) 防护用品采购与发放管理; v)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 W)安全生产事故处置管理; x)安全生产绩效管理。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应保存近期的 生产规章制度执行记录至少三年以上。 4企业的技术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一起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章和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5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查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 制度。

    5.5.1企业应根据工艺流程、 明确安全风险、注意事项等内容

    a) 电工安全作业规程; b) 汽车维修工安全作业规程; c) 电焊工安全作业规程; dy 气焊工安全作业规程; e) 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f) 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g) 皮带机安全操作规程; h) 快速校秤安全操作规程; i) 搅拌机检修、维修操作规程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k) 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1) 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a) 电工安全作业规程; b) 汽车维修工安全作业规程; c) 电焊工安全作业规程; d) 气焊工安全作业规程; e) 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f) 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g) 皮带机安全操作规程; h) 快速校秤安全操作规程; i) 搅拌机检修、维修操作规程; j)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k) 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1) 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DB50/T 867.272022

    m) 1 供配电设备检修、巡查操作规程; n) 消防设备设施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5.5.3 混凝土或预拌砂浆生产专有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 容: a) 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b) 罐车安全操作规程; c) 泵车安全操作规程; d) 布管工安全作业规程; e) 砂石分离机(分砂机)安全操作规程: f) 马沸炉安全操作规程; g) 压滤机安全操作规程。 5.5.4 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专有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模板工安全作业规程; b) 钢筋工安全作业规程; c) 天车工安全作业规程; d) 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蒸汽养护窑安全操作规程; 9 f) 砂石分离机安全操作规程。 5.5.5 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专有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蒸压釜安全操作规程; 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c) 球磨机安全操作规程; d) 破碎机安全操作规程。 5.5.6 企业有“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投入生产或使用时,应组织制订新的提 作规程,明确安全风险、操作程序或顺序、作业防护措施、注意事项等

    5. 6.1教育和培训管理

    5.6.1.1企业应制定和实施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5.6.1.2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教育和引导从业人员掌握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及相关要 求,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从业人员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5.6.1.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详细记录培训教育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建立 记录档案 5.6.1.4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生产班组的安全教育活动,生产班组月度安全教育活动不应少 于1次。

    5.6.2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

    5.6.2.1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初次培训不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 训不少于12学时。 5.6.2.2普通员工完成安全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后,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 手至少还应接受一次再培训 5.6.2.3从事“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或操作人员应进行 针对性的安全和应急避险知识教育培训

    5.6.3新进和转岗人员教育和培训

    3.1新进和转岗人员应进行厂部、车间、班组等三级部门安全教育培训,车间、班组等部门培 用课堂、实地、实作相结合,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5.6.3.2新进和转岗人员的培训不少于24学时

    5.6.4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DB50/T867.272022

    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 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离岗六个月及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考核。

    5.6.5相关方人员教育

    相关方及临时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企业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保存记录。主要内容宜 来人员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因素、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 施、应急知识等。

    5.7.1企业应建立有关承包商、供应商及其它合作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 5.7.2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求相关方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5.7.3企业应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5.7.4企业应与承包、承租等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和防控的管理责任。 5.7.5根据相关方提供的作业性质和行为,定期识别行为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 其安全绩效进行监测。 5.7.6项目发包方应统一协调管理同一作业区域内的多个相关方的交叉作业。 5.7.7相关方应遵守本企业相关操作规程,相关方人员应配备、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8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5.8.1企业应确保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的安全设施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根据相关要求,编制相应的安全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或 安全预评价报告或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5.8.2安全设施设计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8.3企业应确保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引进)等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遵守有关法律、法 规和标准,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根据相关要求,编制相应的职业 丙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5.8.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9.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计提管理办法,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 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逐月平均提取。 5.9.2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 b)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配备个体防护用品; c) 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惠排查和治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a e) 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f) 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g) 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标识; h) 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事件或活动

    DB50/T 867.272022

    5.11.1危险源识别

    企业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危险源识别,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 作环境和管理缺陷,其范围应覆盖所有的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 和将来三种时态。

    5.11.2安全风险评估

    5.11.2.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 序等;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评估。评估时,至少应从安全风险影响人、财产和坏境三个 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5.11.2.2安全风险评估后,按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确定四种等级,风险等级对应红、橙、黄、 蓝四种色标进行登记建档。

    5. 11. 3 安全风险控制

    3.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制度,在制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

    消除; e b) 替代; c) 工程控制; 个体防护; e) 警告。 5.11.3.2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 全风险。

    5. 12. 1隐患排查

    5.12.1.1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 5.12.1.2安全检查由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共同参与制定方案,按照“班组进行 每日检查、车间进行每周检查、厂部进行每月检查”的时间安排执行。 5.12.1.3安全检查应参考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出的隐患应作好登记, 5.12.1.4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或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管理及活动,包 括相关方的工作范围。

    5.12.2.1企业应对排查出的隐惠及时进行整改。 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惠治理方案,方案内容应包 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等。隐患治理应采取包括技术和 管理等控制措施。属于重大事故隐惠的,治理完成前,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5.12.2.2对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灾难事故的隐惠 无法治理的,应采取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 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向下属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采取撤离人员、 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

    DB50/T867.272022

    5.13.3.1企业应配备应急设备、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5.13.3.2应对应急物资、设备、装备进行定期检测、检查、维护、保养,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确保 其完好、可靠、适用。 5.13.3.3对应急设备、装备和物资的储备应有监督管理制度,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应急设备、装备 和物资应有完善的使用、调拨、购进程序和管理制度,且应有相应的登记记录

    5. 13.4应急演续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主要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并在1h内向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和 关主管部门报告情况。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现场情况; b) 事故的简要经过; c) 事故已经或可能造成的伤亡和初步损失; d) 已采取的措施; e) 人员联络方式。

    5.13.5.2调查和处理

    DB50/T 867.272022

    企业应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调查和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有关证据和资料,以及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 人等内容: b)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 建立事故档案,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 故教训、事故处理等内容

    6.1厂区、生产用房及仓储环境

    DB50/T867.272022

    程; 粉料筒仓作业面和醒目位置应张贴与作业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

    6.5取水设施及蓄水池

    DB50/T 867.272022

    取水设施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安全要求: a)江河取水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并应在水流平稳水域取水; b)江河取水管道应设置防止水倒流的止回阀; C) 合理布置取水管道和设备,管道应无渗漏: d 有船舶交叉航行的江河取水设施应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e 用于收集雨水的临空架设管道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采用软物包裹。

    材料库房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存放物品应符合刹距不小于1m、距墙不小于0.3m、距梁不小于0.5m、距柱不小于0.3m、 距灯不小于0.5m的安全距离; b)重叠堆码物品高度应低于2m,不应歪斜,堆高超过2m需采用高位货架堆放 c)主通道宽度不小于2m d)作业点和通道采光照度应不小于1501x,灯具完好率100%; e 消防器材配置齐全且有效,

    6. 8 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开散式污水池应标明池深,应有围栏和警示标志; b)输送泵连轴器裸露部分应有防护罩:

    DB50/T867.272022

    c)下池作业前,应采取强制通风换气和有毒气体检测指标合格等安全技术措施; d)下池作业后,应配1人以上的安全防护人员。

    潜水泵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 采用具有接地极的插座和插头,接地线应与电动机外壳可靠连接;电源开关具有隔离、短路、 过载等保护功能,配电回路安装30mA漏电保护装置; 安装潜水泵时,复测电机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M2; 潜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时,先切断电源,严禁拉拽电缆或出水管; 1) 定期检查电机,如发现下盖有裂纹、橡胶密封环损坏或失效等,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以防水渗 入; e)若有人员进入水池作业,应先切断潜水泵的电源,严禁启动潜水泵,

    泵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DB50/T 867.272022

    a)电机、泵底座应水平,与基础的联结应牢固;机、泵皮带传动时,水泵叶轮转向应与箭头指示 方向一致; b)联轴器裸露部分有防护罩; c)若同一机房内有多台机组,机组与机组之间,机组与墙壁之间都应有足够的巡检和检修空间; d)运转过程无异常声响、无异常气味,无漏水现象; e)电源开关具有隔离、短路、过载等保护功能。

    风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 配电线不应跨越通道使用,中间接头应绝缘密封,不能拖在潮湿的地上或水里 电源开关具有隔离、短路、过载等保护功能,机壳要有良好接地保护; C 风扇叶片外要有防护罩; d)外观严重锈蚀应淘汰

    电焊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电焊机连接处的裸露接线板,应采取安全防护罩或防护板隔离,以防止人 员或金属物体接触; b 焊机应有良好接地保护;永久性的接地应做定期检查; C) 严禁使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作为接地装置; d) 每半年应对电焊机绝缘电阻检测一次,且记录完整: e) 配电回路应按“一机一闸一保护”设置,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过5m; f) 电焊机二次线应连接紧固无松动,接头不超过3个,长度不超过30m; 电焊钳夹紧力好,绝缘良好,手柄隔热层完整,电焊钳与导线连接可靠: h) 严禁使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使用; 在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上进行弧焊操作,或焊接与地面密切连接的焊件时,应特别注意避 免电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1) 电焊机应安放在通风、干燥、无碰撞、无剧烈震动、无高温、无易燃品存在的地方;在室外或 特殊环境下使用,应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其正常使用

    砂轮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采用良好接地保护,配电回路安装30mA漏电保护装置; 各紧固件要连接可靠; c)砂轮护罩应完好牢固; d)砂轮牢固可靠,有软垫,转动时不能有异常声音; e)沿砂轮旋转方向不应对着人员活动区域。

    手持电动工具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选择相应的绝缘等级; b)按规定进行绝缘电阻检测,且记录完整有效:

    DB50/T867.272022

    c)防护罩、盖板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不松动; d)电源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和破损; e)电源线不应跨越通道使用; f)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配电回路应安装30mA漏电保护装置

    7.2.7 空气压缩机

    7.2.8物料输送设备

    7. 2. 8. 1±一般要求

    物料输送设备包括链式输送机、带式运输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使用物料输送设备应满 足以下一般要求: a) 机械运输系统的外露传动部位,应安装防护罩或防护屏,防护罩或防护屏应安装牢固,符合要 求; b) 防跑偏挡轮完好,动作灵敏可靠; C 每个操作工位、升降段、转弯处应设置急停装置,同时保证每20m范围内应不少于1个急停 装置,急停装置的颜色为红色,并设置明显标识,急停装置应满足保证运输线紧急停机的要求, 不应自动恢复,应采取手动恢复; 升降路段安装上下限位装置和止挡器; e) 人员需要经常跨越运输线的地方应设过桥,过桥防护良好; f) 跨越工作位置或通过人员上方时,应设置护网或护板; g) 设置声光警示信号,在设备开动以前警告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h) 有倾斜角度的物料输送设备应设置防链条滑落措施; i) 地下工作通道应有足够照明和应急照明设施,潮湿环境照明应采用24V及以下安全电压配电。

    7.2.8.2链式输送机

    链式输送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输送机的链板无脱落或损坏; b)输送机上的各紧固件要连接可靠; c)链板输送机各部件运行正常,无异常响动和振动; d)急停开关位置明显且便于操作; e)采用良好接地保护。

    7. 2. 8. 3带式运输机

    DB50/T 867.272022

    带式运输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 具有防压料自动停车装置; b) 皮带输送机头部与尾部设置安全联锁装置,且应设安全防护罩; 胶带打滑、跑偏及溜槽堵塞的探测器; d)机头、机尾自动清扫装置; e) 倾斜胶带的防逆转装置; 1 沿人行通道全长设急停开关,如双向通行,则双侧都应设急停开关; 急停开关不应自动复位; 1 重锤拉紧装置下方应设置防止人员进入的隔离装置; 如无隔离装置,重锤下应装设支承装置并使其离地面或其他作业面的净空距离不小于2.5m。

    7. 2. 8. 4 斗式提升机

    斗式提升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上下应设限位开关,斜桥四周应有防护板或防护网; b)检修减速箱、传动轴轴承、链条及料斗时,应采取防自由转动、防料斗坠落措施; c)头尾轮处应设急停开关

    7.2. 8.5螺旋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设备应密闭良好;有活动上盖或端盖的,应与机槽连接紧固;观察孔应设防护装置; 螺旋输送机机身上的电机及电控装置的防护等级为:室内IP54、室外IP55,处于易爆粉尘 的驱动电机为防爆电机,电气绝缘电阻不小于1MQ

    安全标准7.3.1混凝土生产设备及系统

    7.3. 1. 1搅拌机

    搅拌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机械传动部位应有可靠、完整的防护罩、栏、板盖; 搅拌机、料斗提升卷扬机与底盘处应安装防尘挡板和防坠落装置; c)搅拌机工作时,出料区域应有防止人员进入的可靠装置或措施; d)搅拌机应急手动泵和手动换向阀应保持灵敏、可靠; e)配套除尘系统采用封闭式; f)安装有启动报警装置,搅拌机启动时先报警,延时1min.后主机方可

    DB50/T867.272022

    g)搅拌机控制室应设搅拌机急停开关,控制系统能完成搅拌机进人口被开启,总电源自动切断; h)粉料秤和搅拌机卸料门开启应灵活可靠,料斗提升上、下限位和极限限位器应安装牢固,灵敏 可靠。

    7. 3. 1.2配料与上料系统

    配料与上料系统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 配料斗与输料口部位应有密封,无泄漏现象;沿地面设置的配料斗底部应加设防坠落网罩,网 眼不应大于100mm×100mm; 6 配料口围墙不宜过高,从防坠落网罩到堆放物料最大高度之间落差不应大于1.4m,配料口之 间应设置防护栏、防撞隔离柱等防护设施; C) 地面以上设置的配料斗,后侧及周围有人员通道的,应在通道上方设置防坠物挡板; 计量装置、传感装置、液压、气动、电气装置应有可靠防护措施: e) 传送带的人工加料区域(传送带位置和搅拌机位置)应设有防护围栏,并辅有其他安全措施; f) 皮带转接处应设防护装置,防止物料下冲过程中冲出皮带区域; 8 操作面高于基准面时房地产标准规范范本,应设置固定扶梯、坡道、台阶等,坡道应有防滑措施,地下工作通道应 有足够照明和应急照明设施; h) 距离人员站立面2.5m以下的空间照明配电应采用24V及以下安全电压。

    7.3.1.3混凝土输送泵

    ....
  • 相关专题:
专题: 水质标准 |特种设备标准 |装修CAD图纸 |形位公差标准 |暖通空调图纸、图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