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5084-2011 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

  • GY/T 5084-2011  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8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1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1广播电视综合工程工艺技

    4.2联合接地总体要求

    市政管理4.2联合接地总体要求

    4.2.1广播电视综合工程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工艺接地引出点以上的工艺接地部分应与建筑其它 接地系统相对独立互相绝缘。工艺接地引出点的接地电阻不大于0.52。在工艺接地网上应单独设 置工艺接地引出装置,引出装置应留有一倍的备份, 4.2.2广播电视综合工程的建筑基础接地网下宜设置一组工艺接地体 4.2.3工艺接地体与建筑基础接地体的搭接,应选择不同材质的过渡材料,宜采用热熔焊焊接,焊 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4.3.1工艺接地网由工艺接地体和建筑基础接地体组成。 4.3.2工艺接地体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工艺水平接地体宜采用不小于Φ16mm的实心铜质材料组成网格状铺设,网格宜采用6mx6m。 2工艺垂直接地体宜采用Φ25mm铜棒,其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

    4.3.3特殊情况处理

    1在水位高的区域和含水量高的区域以及盐碱腐蚀性较强的地区,钢质材料的工艺接地体需热 镀锌,镀层不应小于60μm。工艺接地体宜穿透到已知的水位,以改善接地效果。工艺接地体之间 所有的搭接点均应进行搭接焊,焊接点(浇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应进行防腐处理。 2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接地电阻值难以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土壤置换法或深井注入法,以 降低接地电阻,工艺接地体尺寸可作适当调整。

    4.4.1工艺接地引出点应避开外墙且须与其它接地引出点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距离。工艺接地引 出线至少应引出2根,每根的截面积不应小于工艺接地主干线的截面积。 4.4.2工艺接地的引出部分经过有腐蚀性环境时,应做防腐处理。 4.4.3工艺接地引出点应预留测试参考点,

    5.1总工艺接地端子板与工艺接地引出线直接焊接,应设置在总工艺接地端子箱内,并与箱体 缘处理。总工艺接地端子板应采用不小于200mmx100mmx8mm(长、宽、厚)的镀锡铜板。端子 设置在工艺竖井底层内,箱底距地面高1400mm。所有与总工艺接地端子板连接的线缆均宜采用 平面搭接,并做防腐处理

    子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8mm的镀锡铜板, 等距离排布孔径不小于Φ8mm线缆连接孔。所有与楼层 艺接地端子板连接的线缆均应采用平面搭接。箱底距楼层地面高1400mm。

    4.5.3机房工艺接地端子板应设置在机房工艺接地箱内,井与箱体做绝缘处理。机房工艺接地箱可 安装在活动地板内或暗埋在墙内。该端子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镀锡铜板,等距离排布孔径不 小于Φ6mm线缆连接孔,所有与机房工艺接地端子板连接的线缆均应采用平面搭接,

    4.6.1工艺接地主干线应贯穿建筑物的各楼层,其下端应连接在建筑物底层接地体的总工艺接地端 子板上,并与建筑物各层主钢筋(或均压带)通过浪涌保护器连接。各楼层工艺接地端子板应就近 与接地主干线连接。 4.6.2工艺接地主干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00mm的铜缆或铜带。当工艺接地主干线采用铜缆时 铜缆应采用多股阻燃屏蔽绝缘铜线缆。当工艺接地主干线采用铜带时,铜带的宽、厚比不应小于5:1,

    6.1工艺接地主干线应贯穿建筑物的各楼层,其下端应连接在建筑物底层接地体的总工艺接地 板上,并与建筑物各层主钢筋(或均压带)通过浪涌保护器连接。各楼层工艺接地端子板应就 接地主干线连接

    缆应采用多股阻燃屏蔽绝缘铜线缆。当工艺接地主干线采用铜带时,铜带的宽、厚比不应小于5: 应采取绝缘屏蔽措施。工艺接地主干线屏蔽层每隔20m接保护地一次。

    4.7.1工艺接地支干线应与主干线和楼层工艺接地端子板连接, 4.7.2楼层内应设置楼层工艺接地端子板,端子板与主干线之间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的多股 组燃屏蔽绝缘铜缆搭接,支干线和主干线连接处宜采用热熔焊处理,屏蔽层一端应做保护接地。各 楼层工艺接地端子板应就近与接地主干线连接。

    4.8.1工艺接地支线应与楼层工艺接地端子板和机房工艺接地端子板连接。 4.8.2从楼层工艺接地端子板引出的接地支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75mm的多股阻燃屏蔽绝缘铜 缆,引至工艺房间接地箱内,屏蔽层一端应做保护接地

    4.9.1工艺接地分支线是从机房工艺接地端子板至工艺设备的接地连接,工艺设备接地电阻应小于 。 4.9.2机房工艺接地端子板引出的接地分支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的多股阻燃屏蔽绝缘铜缆,沿 也面引至各工艺设备柜下。距离大于20m时,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35mm,始端屏蔽层应接保护 地。

    4.9.3机房内工艺设备等电位接地方式:

    S型(星状):一般工艺机房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 2M型(网状):微波机房、发射机房、卫星接收机房的连接方式。

    图4.9.3S型和M型连接布局

    4.9.4机房内机柜接地参照图4.9.4执行。 1 机房工艺接地端子板至各机柜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的多股绝缘护套铜线,单独引工艺 地线,严禁各机柜串联接地。 2机房工艺接地端子板每个端子对应一条接地分支线。 3机房内接地铜带与安装固件应做绝缘处理。

    4.9.5机柜接地安装要求:

    图4.9.4机房内机柜接地示意图

    多孔铜带;铜带的孔洞应利于设备安装,铜带之间、铜带与机柜之间必须进行良好的电气搭接。 2机架安装固定时,要做好机柜、机架与建筑地之间的绝缘处理,机架与固定底座、金属线槽、 金属管等金属构件之间,应做绝缘处理。

    金属管等金属构件之间,应做绝缘处理。 4.9.6设备接地要求: 1设备应同时由以下路径接工艺地: 1)设备的单相三极电源插座PE线接至工艺地。 2)设备专用接地端或外壳接至机柜工艺地铜带 2机柜上设备严禁由以下路径接工艺地: 1)设备严禁通过电源中性线接地。 2)设备不得经信号线缆屏蔽层“间接接地”或“迁回接地”。 3)设备不得通过面板固定螺钉和导轨“自然接地”

    4.9.6设备接地要求:

    设备应同时由以下路径接工艺地: 1)设备的单相三极电源插座PE线接至工艺地。 2)设备专用接地端或外壳接至机柜工艺地铜带。 2机柜上设备严禁由以下路径接工艺地 1)设备严禁通过电源中性线接地。 2)设备不得经信号线缆屏蔽层“间接接地”或“迁回接地” 3)设备不得通过面板固定螺钉和导轨“自然接地”

    图4.10.1机房工艺电源连接图

    5台、站工程工艺接地系统

    5.1.1台、站工程工艺接地系统(除发射机高频接地)宜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2。在 土壤电阻率较高的环境,接地电阻可适度放宽到4Q。 5.1.2在直接利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作为工艺接地体时,如果电阻值不能满足工艺要求,需增设 接地体。 5.1.3除发射机高频接地以外的其它工艺设备接地的接地引出点注、主干线的设置要求按本规范 4.4和4.6的规定执行。 5.1.4机房内工艺设备接地连线采用截面不小于100mm×0.3mm的铜带,并以M型(网格状)形式 敷设。

    5.2发射机高频接地

    5.2发射机高频接地

    小于1Q。 5.2.2高频接地体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 1采用2000mm×1000mm×2mm紫铜板垂直埋入地下,其顶部距地表面不小于800mm,或水平埋 入地下,埋深不小于2000mm;接地体四周做土质处理改善接地效果。接地体应与发射机以最短距离 连接。 2由多组接地体组成,每组接地体采用3根Φ50mm×5mm,长5m的铜管以2m间距垂直敷设, 铜管之间用300mm×1mm铜带,连接成等边三角形,所有接地体应均匀对称排布;铜管顶部距地表面 不小于1000mm;接地体四周做土质处理改善接地效果。 每组接地体之间采用300mm×1mm铜带,围绕建筑物四周,距散水坡2m外连接组成环形,其埋 设深度距地表面不小于600mm。 当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时,可适当增加接地网面积。 5.2.3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需要单独设置高频接地引线,高频末端应选用不小于100mm×0.3mm 的铜带,以最短的距离与高频接地体连接。

    5.2.4高频接地引线

    1高频接地引线应采用不小于0.75mm厚的铜带,其宽度根据发射机功率参照以下尺寸确定: 1)中、短波广播发射单机功率50kW以下,宽100mm。 2)中、短波广播发射单机功率50kW至200kW,宽200mm。 3)中、短波广播发射单机功率200kW及以上,宽300mm以上。 4)卫星上行高功放单机功率1kW及以上,宽100mm。 2当接地引线较长且发射机工作频率较高时,可适当增加铜带宽度。高频接地引线的地下部分 铜带厚度应大于1mm,明敷设的高频接地铜带应刷透明漆

    3铜带的搭接:厚度为0.75mm的铜带应采用搭接加锡焊,搭接长度不小于铜带宽度;铜带厚 度大于1mm时宜采用铆接加焊接。 5.2.5调频电视发射台、微波站工艺接地网的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距散水坡外埋设,宜做成网格 或环形。垂直接地体宜采用均匀排布的Φ25mm铜棒,铜棒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 宜采用不低于Φ16mm的实心铜质材料与垂直接地体焊接。工艺接地网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网之间的相 互搭接应不少于两个点。 5.2.6机房内发射机接地应采用M型(网状)连接方式,即在发射机下选用不小于200mm×0.5mm 的铜带,以600mm×600mm或800mm×800mm网格敷设,交叉处采用焊接。 5.2.7中、短波发射机的高频接地应采用专用接地引线,从高频末级机箱槽路附近地线端引至接地 体;机房馈筒外皮及机房馈线出口须用铜带与高频接地体引线相接

    6工艺接地施工质量要求

    5.1.1工艺接地系统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规范的相关 规定。 6.1.2工艺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和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 6.1.3工艺接地系统工程中采用的材料、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出厂 验验合格证书, 6.1.4施工前应检测、确认地网接地电阻合格、工艺接地引出点位置明确,与其它用途的接地点有 一定的安全距离。 6.1.5工艺接地系统的热熔焊搭接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019,螺栓搭接的搭接过渡电阻不应大于 0.003Q。 6.1.6电工、焊工、高空作业和电气调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1.7安装、检测和调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仪器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6.2工艺接地电缆施工质量要求

    6.2.1接地电缆的主干线、支干线、支线和分支线,绝缘护套宜采用黄绿色 6.2.2接地电缆敷设前须进行电缆绝缘测量,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阻值不应小于0.5MQ2 做好测量记录,合格后才能使用。 6.2.3接地电缆的敷设宜短直、整齐。 6.2.4接地电缆转弯时,弯曲半径应大于导线直径的10倍

    6.3.1箱体及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6.3工艺接地箱安装质量要求

    所有箱体材料、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 箱体外观完好无损、无划伤、无油漆脱落等。 3其它附属材料(箱体挂板、膨胀螺栓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3.2箱体安装前应测试箱内工艺接地端子板对外壳的绝缘电阻,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 阻,阻值不应小于1M2。

    6.3.3箱体安装要求

    箱体安装位置应正确,固定应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 箱体应就近与构筑物保护地做可靠的电气搭接。

    6.4浪涌保护器安装质量要求

    6.4.1浪涌保护器应安装在工艺接地箱内,并应安装牢固,其引线长度宜不大于0.5m。

    6.5工艺接地系统搭接施工质量要求

    6.5.1工艺接地系统搭接应采用热熔焊接或螺栓紧固搭接。 6.5.2热熔焊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模具应和被焊接材料规格尺寸、接头类型相配合;外观应完好无损,无机械损伤、无裂纹: 焊粉用量应与模具铭牌上注明的焊粉用量一致。 2作业环境应较干燥,操作点2m内应无易燃物,防火措施应良好。 3对绝缘电缆进行热熔焊接应注意对绝缘层的保护。 6.5.3热熔焊接接头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熔接接头外观应无尖角、缺口、卷边、裂痕、蜂窝状气孔等缺陷;熔接接头应牢固,无松动, 无空。 2被熔接的导线必须完全被包容在接头内,熔接件应无裸露。 6.5.4 电缆搭接头热熔焊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搭接电阻测试并及时做绝缘处理。 6.5.5 除电缆外的其它搭接热熔焊,搭接电阻测试合格后须及时做防腐处理。 6.5.6 螺栓搭接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螺栓搭接仅限于在接地电缆与工艺接地端子板搭接时使用, 2 接地电缆与工艺接地端子板采用螺栓平面搭接时,应将电缆头浸锡后与无缝冷压端头进行压 接。 3搭接螺栓应采用不锈钢螺栓, 6.5.7冷压端子压接、接线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冷压型接线端子型号应与接地电缆(线)线径、工艺接地端子板上的螺孔相匹配。 2芯线绝缘层剥离长度应与冷压接线端子的尺寸相匹配。 3每个冷压接线端头、接地电缆芯线端头应采用热缩绝缘套管作绝缘处理

    7.1.1工程施工范围、工艺质董等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 7.1.2峻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提交竣工图

    7.1.1工程施工范围、工艺质量等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

    7.2.1必须进场验收的设备、材料

    7.2主要设备材料进场验收

    7.2.1 必须进场验收的设备、材料: 1 电缆、铜带。 2 工艺接地箱。 3 热熔焊接模具、焊粉。 4 浪涌保护器。 7.2.2 主要设备、器材进场验收项目: 电缆、铜带进场验收项目包括型号规格、出厂合格证。 2 工艺接地箱进场验收项目包括规格、外观、出厂合格证。 3 热熔焊接模具、材料进场验收项目包括模具规格、焊粉重量、出厂合格证。 浪涌保护器进场验收项目包括规格型号、出厂合格证。

    7.2.1必须进场验收的设备、材料: 1 电缆、铜带。 2 工艺接地箱。 3 热熔焊接模具、焊粉。 4 浪涌保护器。 7.2.2 主要设备、器材进场验收项目: 电缆、铜带进场验收项目包括型号规格、出厂合格证。 工艺接地箱进场验收项目包括规格、外观、出厂合格证。 3 热熔焊接模具、材料进场验收项目包括模具规格、焊粉重量、出厂合格证。 浪涌保护器进场验收项目包括规格型号、出厂合格证

    .3.1工艺接地主干线

    1工艺接地主干线的规格、敷设及其与总工艺接地端子板的搭接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工艺接地主干线与支干线搭接方法,搭接处绝缘处理方法和工艺质量。 3工艺接地主干线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法及施工工艺质量。 4工艺接地主干线电缆在穿越墙体、楼板时是否加装保护管。 5工艺接地主干线各热熔焊接点的施工记录,电缆或铜带敷设施工记录。 7.3.2 工艺接地支十线验收: 工艺接地支干线的规格、敷设方法及其与主干线、工艺接地箱中工艺接地端子板的搭接方法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工艺接地支干线与主干线搭接方法,搭接处绝缘处理方法和工艺质量。 3工艺接地支干线屏蔽层的接地方法及施工工艺质量。 4工艺接地支干线各热熔焊搭接点的施工记录,电缆敷设施工记录。 7.3.3工艺接地支线验收: 1工艺接地支线的规格、敷设方法、路由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 工艺接地支线的标识齐全、清晰。 3 工艺接地支线与工艺接地箱中工艺接地端子板的搭接方法

    工艺接地主十线的规格、敷设及其与息工艺接地端子板的搭接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工艺接地主干线与支干线搭接方法,搭接处绝缘处理方法和工艺质量。 3工艺接地主干线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法及施工工艺质量。 4工艺接地主干线电缆在穿越墙体、楼板时是否加装保护管。 5工艺接地主干线各热熔焊接点的施工记录,电缆或铜带敷设施工记录。 7.3.2工艺接地支干线验收: 1 工艺接地支线的规格、敷设方法及其与主于线、工艺接地箱中工艺接地端子板的搭扩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工艺接地支干线与主干线搭接方法,搭接处绝缘处理方法和工艺质量。 3 工艺接地支干线屏蔽层的接地方法及施工工艺质量。 4工艺接地支干线各热熔焊搭接点的施工记录,电缆敷设施工记录。 7.3.3 工艺接地支线验收: 1工艺接地支线的规格、敷设方法、路由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 工艺接地支线的标识齐全、清晰。 3工艺接地支线与工艺接地箱中工艺接地端子板的搭接方法

    4工艺接地支线屏蔽层的接地方法及施工工艺质量。 5 工艺接地支线敷设施工记录。 7.3.4 工艺接地箱及箱内接线验收: 箱体安装位置正确合理,固定牢固。 箱内工艺地线排列整齐,压接可靠,标识齐全、明晰。 7.3.5 浪涌保护器安装验收: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搭接方法、搭接导线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浪涌保护器搭接导线的长度、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浪涌保护器的施工记录齐备,

    7.4.1工艺接地工程峻工后,应由业 监理等单位的代表进行验收,并由 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安装质量作出评价。 7.4.2随工检测验收合格的项目,一般不再重复检验。

    .4.3 竣工验收报告宜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概述。 2 施工与安装。 3 选用的主要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制造商名称。 4 搭接直流电阻以及有关参数的测试数据和使用的测试仪器型号规格编号 5 其它应予说明的重要事项。 6 结论和评价。 .4.4 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竣工图: 1)工艺接地系统接线竣工图。 2)工艺接地线路由竣工图。 3)工艺接地箱安装竣工图。 4)浪涌保护器安装竣工图。 2设计变更说明书、施工洽商单。 3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

    为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为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设计图纸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行业

    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

    综合工程工艺接地系统 5台、站工程工艺接地系统:

    0.1工艺接地是为广播电视技术系统设备(不包含室外安装的天线和馈线及配套设施等)提供 零电位,它独立于防雷、弱电以及其它接地系统

    4综合工程工艺接地系统

    1.2.1为保证广播电视工艺技术用房内接地电阻值小于12市政图纸、图集,接地引出点接地电阻应小于0.59。 .4.1为了避免其它接地引出点接地电流对广播电视工艺接地的影响,工艺接地引出点建议与供电 妾地引出点、防雷接地引出点,以及其它的接地引出点保持一定的距离。工艺接地点至少引出2根, 是为了保证在有一根引出线损毁或腐蚀断裂时保证工艺接地的性能。

    5.2.1发射机高频接地也是发射台工艺接地系统的一部分,目的是使整机有一个良好的高频地,以 减少发射机相互之间的干扰。 5.2.2高频接地体分为两种敷设方式,主要是根据目前中央级发射台(站)的高频、大功率发射机 的使用要求,并参照了国外发射台的接地做法。选择哪一种方式,应根据当地的土质及经济情况, 豹情处理。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认证标准 |螺栓标准 |汽车标准 |家具标准 |电力弱电施工组织设计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