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837-2013 索道工程防雷技术要求

  • DB41/T 837-2013  索道工程防雷技术要求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3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1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 2. 2 引下线

    5.2.2.1站房引下线不应少于二根,应沿站房四周均匀布置,易受雷击部位宜优先布置。引下线平均 间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

    公共安全标准5.2.2.1站房引下线

    表3站房引下线平均间距

    在屋面外引钢筋与接闪带相连; 5.2.2.5站房为非框架结构时,引下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沿站房外墙外表面明敷; b 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附录B的 规定,其中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50mm,其厚度不应小于2.5mm; C)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m~1.8m装设断接卡; d 在易受机械损伤和人身接触的之处,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 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 e 引下线不应敷设在下水管道和排水槽沟内; f) 引下线上应无附着其他电气线路; 名 引下线敷设应平正顺直、无急弯,避免形成环路: h 引下线应分段固定,固定支撑卡应固定可靠,每个固定支撑卡应能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 九固定支撑卡应均并符合表4的规定

    5.2.2.5站房为非框架结构时,引下线应符

    表4明敷接闪导体和引下线固定支撑卡的间距

    DB41/T 8372013

    5.2.2.6站房结构的金属支柱应作为自然引下线,分别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连成电气贯通。

    5.2.3.1站房应优先利用建(构)筑物的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装置,当接地装置不符合相应的技术 要求时,应增设人工接地装置(体) 5.2.3.2站房及内部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按50Hz电气装置的接地电 阻确定,应不大于按人身安全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 5.2.3.3在站房四角地面上方0.3m~0.8m处设置接地测试端子。 5.2.3.4进出站房或与站房防雷接地装置地中距离小于3m的金属管道、导体应与接地装置相互连接 5.2.3.5当站房与毗邻建(构)筑物的距离小于20m时,各自接地装置之间应进行至少两处连接。 5.2.3.6第一类站房应设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装置),并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第一类防雷索道站房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包围面积

    5.2.3.7第二、三类防雷索道站房宜利用建筑物基础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 面不应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钢筋面积

    站房在采用多根引下线并且接闪器闭合时分流系数k。二

    DB41/T 8372013

    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依据土壤电阻率,应符合表5的规定。 5.2.3.10在高土壤电阻率的场地,宜采用下列方法降低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 a 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或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C 采用降阻剂或采用新型接地材料; d 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在永冻地区采用深孔技术的降阻方法。 5.2.3.11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 施: 将接地体敷设成水平网格; 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 铺设使地面电阻率不小于50kQ·m的50mm厚的沥青层或150mm厚的砾石层。 5.2.3.12 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宜采用放热焊接。当采用通用的焊接方法时,应在焊接处做下 列防腐处理: 导体为钢材时,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要求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b 导体为铜材与铜材或铜材与钢材时,连接工艺应采用放热焊接,其熔接接头应将被连接的导体 完全包在接头里,应保证连接部位的金属完全熔化,并应连接牢固。 5.2.3.13站房共用接地网应由站房的桩基、承台、地梁或伐板主筋和钢结构支撑柱共同组成。基础闭 合网格、等电位或预留接地端子、室外测试点等位置等联结做法参照附录C的图C.2。 5.2.3.14站房利用承台及桩体纵向主钢筋作为垂直接地装置时,应至少有两条与桩台钢筋网连接。 5.2.3.15站房接地装置连接毗邻建(构)筑物的接地装置时,等电位连接线应至少采用两条直径14m

    2.4屏蔽与等电位连接

    5.2.4.1站房防雷区划分原则

    a)LPZOA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 没有衰减; LPZOB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本区内的雷 击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LPZ1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由于在界面处的分流,流经各导体的电涌电流 比LPZOB区内的更小;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LPZ2·n后续防雷区: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涌电流和雷电电磁脉冲。 5.2.4.2控制机房应设在站房的低层中心部位,其设备应远离外墙结构柱;当机房屏蔽未达到设备电 磁环境要求时,应设金属屏蔽网或金属屏蔽室。金属屏蔽网(室)应就近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 5.2.4.3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各类站房宜采取以下屏蔽措施: a)站房和机房的外部应设屏蔽措施。当屏蔽是由屋顶金属表面、金属(门窗)框架或钢筋混凝土 的钢管黛百然板 黛由信连

    a)站房和机房的外部应设屏蔽措施。当屏散是由屋顶金属表面、金属(「门窗)框架或钢筋混凝士 的钢筋等自然构件组成时,穿过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应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 b 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应在屏蔽层两端及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C 当采用非屏蔽电缆和屏蔽电缆只能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或穿金属管敷设: 外层屏蔽或金属管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应符合本条第二款的规定。 5.2.4.4进入站房的导电物应在LPZO.或LPZO:与LPZ1区的交界处进行总等电位连接;当外来导电物 从不同位置进入站房时,宜设若于条等电位连接带,并就近连到环形接地体、内部环形导体火灾电气上

    从不同位置进入站房时,宜设若于条等电位连接带,并就近连到环形接地体、内部环形

    DB41/T 8372013

    贯通并连通到接地体或基础接地体的钢筋上。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导体应连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 屏蔽构件上,宜每隔5m连接一次。连接导体的截面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2.4.5当站房与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线缆或金属管道连通时,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接地装置 连接难以实现时,可通过接地线、PE线、屏蔽层、穿线钢管、电缆沟的钢筋、金属管道等连接。 低压供电线路和金属管道宜埋地敷设。因条件限制而架空敷设时,应在进出建筑物前采用埋地、 钢管屏蔽措施,埋地长度应按照附录E计算

    .4.6机房设置的等电位连接带(网络)应符合

    5.2.4.7等电位连接:

    a)等电位连接导体与接地端子板之间应采用螺栓连接,螺帽紧固、防松零件齐全,连接处应进行 热糖锡处理。等电位连接网络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熔接或压接; b 等电位连接导线应使用具有黄绿相间色标的铜质绝缘导线。暗敷的等电位连接线及其连接处, 应做隐蔽记录,并在竣工图上注明其实际部位走向; 等电位连接带表面应无毛刺、明显伤痕、残余焊渣,安装应平整端正、连接牢固,绝缘导线的 绝缘层无老化龟裂现象。

    5.2.5.2配电线路SPD安装位置和电源设备分类参照附录G。 5.2.5.3宜按照需要保护设备的数量、类型和耐压水平及其所要求的磁场环境,参照附录G的图G.2、 图G.3选择后续防雷区或安装协调配合的SPD。

    5.2.5.4电力变压器:

    a)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器:

    DB41/T 8372013

    间隙避雷器作为一级保护,

    20/380V三相系统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

    5. 2. 5.5总配电箱

    a) 在进入站房的总配电箱内应装设1级试验的SPD;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户外型SPD。SPD、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 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Q。该SPD应选用I级试验产品,其up应小于 或等于2.5kV,每台SPD应选Iimp等于或大于12.5kA; C 若无户外型SPD,可选用户内型SPD,但其使用温度应满足安装处的环境温度并应安装在IP54 型箱内。 5.2.5.6分配电箱、终端配电盘安装宜选择限压型SPD,分级配合参见附录C的图C.3。 5.2.5.7 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需要选用适配的直流电源SPD,作为末级保护。 5.2.5.8当电压开关型SPD至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 5m时,在两级SPD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当SPD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 限制。SPD应有过电流和故障自动切除保护装置,外封装应为阻燃型材料,并宜有劣化显示、报警等功 能。 5.2.5.9电源SPD的接地应就近接到等电位电气预留端子上。 5.2.5.10各级信号SPD宜分别安装在总配线架、MODEM前、MODEM后与主设备间。 5.2.5.11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形式、特性阻抗 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信号SPD。

    5.3.1.1金属支架自身可作为接闪器,或在支架顶部安装接闪短杆。宜在全段索道安装接闪线和接地 轮,如条件限制难以实现时,至少应覆盖容易遭受雷击的区间,其比例参见表8。 5.3.1.2接闪线与支架之间应采用安装接地轮等方法达到电气贯通,终端不宜与站房防雷装置连接。 接闪线安装位置参见附录C的图C.4。

    DB41/T 8372013

    表8安装接闪线和接地轮的比例

    5. 3. 2 引下线

    5. 3. 2 引下线

    5.3.2.1金属支架可作为引下线,分别与接闪器、接地装置焊接连通。条件限制时,各部件之间应形 成电气联结,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Q 5.3.2.2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3.3.1支架自然基础钢筋应作为接地装置,并应符合表1冲击接地阻值和表6钢筋表面积的要 符合时应增设人工接地装置。 3.3.2人工接地装置应参照5.2.3.9和5.2.3.10技术要求,与基础接地的联结点不应少于2个 不应大于3m,安装位置参见附录C的图C.5。

    5.3.4屏蔽、等电位连接

    5.3.4.1应参照5.3.1.1和表8要求安装接地轮,实现支架与钢索等电位连接。 5.3.4.2信号线缆应使用铠装或屏蔽线缆,宜采取埋地敷设方式和接地保护措施。在支架上安装时 应处于接闪线(器)保护区内。 5.3.4.3信号电缆屏蔽(保护)层和承载金属线应与支架进行等电位连接,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 0.03Q

    5.4.1站房与附近建筑物之间禁止架空外露敷设任何电气、通信、电信线路和金属线缆。 5.4.2接闪器和引下线上,不应附着其它物体或附着任何电气和信号线路。 5.4.3安装在站房外部的监控摄像、广播、景观照明、射灯等外露电器设备和信号线路,均应安装在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户外配电和信息线路应采取屏蔽、等电位联结和防闪电过电压措施。 5.4.4信号线路禁止敷设在女儿墙顶面上,如必须在屋面或外墙上外露敷设时,应采用屏蔽和穿钢管 接地保护,并至少在两端及防雷区交界处做接地连接。 5.4.5站房周围的路灯、旗杆等金属物,应采取可靠的接地和防直击雷措施。宜采取安全隔离措施或 安装醒目“雷雨天气请勿靠近”危险警示牌。站房周围的栏杆宜采用非金属材料,并不应与旅游线路的 金属护栏连接 5.4.6相邻建筑物与站房电源或电子信息等系统连接的线路,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

    DB41/T 8372013

    A.1索道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方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索道年预计雷击次数

    索道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方法见式(A.1) /=kXNX 式中: N一索道年预计雷击次数,单位为次每年(次/a); K一环境校正系数,K值应参照表A.1选取; N一索道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单位为次每平方千米年(次/km/a);

    表A.1环境校正系数K的参考值

    A.2雷击大地密度计算方法

    雷击大地密度计算方法见式(A.2)

    A.3索道等效截收面积计算方法

    Li、W、H一分别为索道的长、宽、高,单位为米(m)。 注1:当索道安装在山洞或地下时,长度L应减去相应地段长度。 注2:宜按实际数据分段计算A后累计:如无数据或简单估算时,也可按安装平均高度计算。

    B.1接闪杆(线、带)和引下线的材料、规格

    B.1接闪杆(线、带)和引下线的材料、规格

    DB41/T 837201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外部防雷装置和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规格

    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面积应符合表 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

    注1:热浸或电镀锡的锡层最小厚度为1μm。 注2:热浸镀锌钢的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至小圆钢层厚度22.7g/m、扁钢镀层厚32.4g/m。 注3:单根圆铜、单根圆形导体铝合金、单根圆钢热浸镀锌钢、单根圆钢不锈钢仅应用于接闪杆。当应用于机械 应力没达到临界值之处,可采用直径10mm、最长1m的接闪杆,并应固定牢固。 注4:单根圆铜、单根圆钢热浸镀锌钢、单根圆钢不锈钢仅应用于入地之处。 注5:不锈钢中铬大于等于16%,镍大于等于8%,碳小于等于0.07%。

    图C.1至图C.5给出了索道防雷装置安装要求示意图

    DB41/T 8372013

    图C.1站房屋面接闪平面图

    图C.2站房防雷接地平面图

    DB41/T 8372013

    图C.3索道供电线路多级SPD保护示意图

    图C.4接闪线安装位置示意图

    DB41/T 8372013

    图C.5索道支架防雷接地平面图

    DB41/T 8372013

    D.1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值与工频接地电阻值的换复

    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应按照式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式中: R。一接地装置各支线的长度取值小于或等于接地体的有效长度1或者有支线大于l而取其等于 时的工频接地电阻,单位为欧姆(2); 一换算系数,其数值宜按图D.1确定; R一所要求的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单位为欧姆(Q)

    图D.1换算系数 A

    D.2接地体的有效长度

    DB41/T 8372013

    式中: l。一接地体的有效长度,按照图D.2计算,单位为米(m) 一敷设接地体处的土壤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Q·m)

    不绕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值的确定

    .3.1当环形接地体周长的一半大于或等于接地体的有效长度1.时,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为从与 该引下线的连接点起沿两侧接地体各取I。长度算出的工频接地电阻(换算系数A等于1)。 0.3.2当环形接地体周长的一半1小于1时,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为以接地体的实际长度算出工频 接地电阻再除以A值。

    0.4与引下线连接的基础接地体, 当其钢联以与号下线的连点量起大于加的时,其冲击接地电阻应 为以换算系数A等于1和以该连接点为圆心、20m为半径的半球体范围内的钢筋体的工频接地电阻。

    图D.2接地体有效长度白

    DB41/T 8372013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钢材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和焊接方法 表E.1给出了防雷装置刚才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和焊接方法要求

    表E.1防雷装置刚才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和焊接方法

    F.1低压配电系统的SPD分类

    低压配电系统的SPD分类见表F.

    DB41/T 8372013

    表F.1连接至低压配电线路的SPD分类

    F.2电信、信号网络的SPD分类

    信号网络的SPD分类应符合表F.2和F.3的要求。

    DB41/T 8372013

    表F.2电信、信号网络的SPD分类

    表F.3SPD按实验方法分类

    施工组织设计DB41/T 8372013

    (资料性附录) 配电线路SPD安装位置和电源设备分类

    图G.2采用内部线路屏蔽和在进入LPZ1处安装SPD的保护

    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DB41/T 8372013

    注:设备得到防线路导入的电涌(U大大小于L6和大大小于I),但不需防辐射磁场(H)

    图G.3仅采用协调配合好的SPD保护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航空标准 |电子产品标准 |消防安全 |路桥图纸 |工程规范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