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026.4-2012 电气绝缘材料 耐热性 第4部分:老化烘箱 单室烘箱

  • GB/T 11026.4-2012  电气绝缘材料 耐热性 第4部分:老化烘箱 单室烘箱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17.2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29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暴露体积的温度控制详见第5章。 烘箱室应至少配两个温度传感器(1号、2号传感器),在安装前,1号和2号传感器应用符合标定标 准的基准传感器(3号传感器)校准,使其最大测量误差小于士1.0K,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差作为温 度的函数。: 3号传感器的最大不确定度为土0.5K。 将1号传感器以适当的方式安装,用于显示烘箱的温度。 注1:建议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记录温度,读出器还能提前识别系统出现的任何故障。 2号传感器应尽可能安装在靠近试样的位置,该位置应明确且具有可重复性,测量后可将其移走。 可用一个单独的传感器来控制温度,传感器的放置应由制造商决定。控制系统的漂移速度应小 于2K/a。 注2:传感器只要符合要求,类型不限(如液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 注3:由于热电偶的工作特性不如液体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精确,尽管热电偶适于测量温差,但并不推荐用其测量 温度。 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在测温时应确保液体温度计的浸入深度与主温控制装置相同。 老化烘箱还应配备额外的温度控制装置,该温控装置应独立于主温控系统,当实际温度超过预定温 度某一设定值时,应断开电加热器。当超温装置运行时,该系统还应确保接通报警灯或其他报警装置。 当老化烘箱温度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加热器不能自动启动,而是需要手动关闭报警灯后以手动方式 启动

    在制造商规定的整个温度范围内,应能将暴露体积内温度变化控制在限定值内。

    3h内的最大允许温差和温度波动见表1

    港口水运施工组织设计表1最大充许温差和温度波动

    最大允许温度变化见表2

    表2最大允许温度变化

    在暴露室内,换气速率应在每小时换气量5次~20次的范围内变化

    泰露体供的人应定以按4。4放直试 且不得小于老化烘箱试样室(或is0盒)容积的50%

    当合同有规定时,时间常数应不超过供需双方及用户协商确定的规定值, 注:该参数仅在烘箱作为短时老化处理(热冲击试验)时是重要的

    在对老化烘箱的所有性能测量中,环境温度和电源电压应控制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内,以便老化灶 箱正常运行。

    暴露体积的尺寸和形状是根据对温差和温度波动的一系列试验测定结果确定的,通过系列温度传 感器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及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换气速率而得出。 注:这些温度可为老化烘箱运行时的最低温度、设计的运行最高温度及这两个温度的中间温度,例如50℃、250℃ 500℃。

    6.3.1实际应用情况

    烘箱腔室及最终暴露空间温度由2号温度传感器测定(见4.5)。 为测定温度波动和温差,在研究过程中将一组温度传感器(最大时间常数30s)放人烘箱腔室中,要 确保: 一个传感器位于腔室中央25mm范围内。 一在腔室八个拐角的每个拐角,距每壁(50士10)mm处放置一个传感器。 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从温度传感器传出的热,方法是要保证烘箱腔室内的连接导线要足够长以及要 保证外部导线是绝热的,且基本上保持不通风状态。 注1:为进行温差和温度波动的评估,如果不能采用已经校准过的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同一卷热电偶丝并以相同 方法制成的热电偶,只要将其相互靠近地置于运行在最高温度下的试验烘箱腔室内,而这些热电偶指示的温 度值之差不超过0.4K即可。也可用其他未校准的温度传感器以类似的方式进行评估。 将换气率调至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值。 让腔室温度趋于平衡。 在大致3h时间内,以足够次数测试传感器的温度,精确到0.1K,以便能鉴别任何周期性的行为 并在测量过程中还可以测定每一温度传感器的最大、最小以及平均温度。 注2:建议连续监控温度。

    如果结果符合温度波动的要求,则将5天作为一个周期,每天重复测量。

    再计算余下的数据并记录第2、第3、第4、第5天的温差。选择这几天中最大的温度差异并记为烘 箱的温度波动T1。 再计算余下的数据并记录第2、第3、第4、第5天的温度波动。选择这几天中最大的温度波动并记 为烘箱的温差T2。 如果所测的温度波动水平符合要求,则该烘箱可认为在特定的腔室温度和换气水平下符合要求, 暴露空间为八个拐角处传感器范围内的空间(见5.1)。 如果结果不符合要求,则改变传感器位置将传感器放在距壁约25mm的位置重新测试和计算(见 5.1)。 如果所测的温度波动水平符合要求,则该烘箱可认为在特定的腔室温度和通气水平下符合要求,暴 露空间为八个重新定位的拐角放置传感器内范围的空间(见5.1)。 采用合适的换气速率,再测其他两个烘箱腔室的温度以确定在这些温度下的暴露体积。 根据附录B,应用计算得到的温差、起始校正确定的传感器1和传感器2读数之间的差,以及参考 在长期执老化试验过程中传感器1示值读数所指示的暴露温度计算温度偏差T。。

    再计算余下的数据并记录第2、第3、第4、第5天的温差。选择这几天中最大的温度差异并记为烘 箱的温度波动T1。 再计算余下的数据并记录第2、第3、第4、第5天的温度波动。选择这几天中最大的温度波动并记 为烘箱的温差T2。 如果所测的温度波动水平符合要求,则该烘箱可认为在特定的腔室温度和换气水平下符合要求, 暴露空间为八个拐角处传感器范围内的空间(见5.1)。 如果结果不符合要求,则改变传感器位置将传感器放在距壁约25mm的位置重新测试和计算(见 5.1)。 如果所测的温度波动水平符合要求,则该烘箱可认为在特定的腔室温度和通气水平下符合要求,暴 露空间为八个重新定位的拐角放置传感器内范围的空间(见5.1)。 采用合适的换气速率,再测其他两个烘箱腔室的温度以确定在这些温度下的暴露体积。 根据附录B,应用计算得到的温差、起始校正确定的传感器1和传感器2读数之间的差,以及参考 在长期热老化试验过程中传感器1示值读数所指示的暴露温度计算温度偏差T。。

    如果不使用计量供气,可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来确定换气速率。 附录A给出了一种建立在测量多消耗的电能基础上的程序。这种多消耗的电能是为了保证换气 孔打开时烘箱腔室内的温度与换气孔关闭时暴露腔室内的温度一致所致。 应调节供气和出气系统,直到测得的换气速率符合要求。 注:配备气流调节装置有助于调节。

    偶的一个接点焊在该试样上。 “将烘箱加热到200℃或最高设计温度,两个温度中较低的一个温度点,且让其稳定。让标准试样在 室温下稳定至少1h。 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打开烘箱室,用一根直径不大于0.25mm的耐热绳子将标准试样尽快地垂 直吊于烘箱的中央,确保热电耦合悬挂在远离试样的地方、不接触烘箱内壁。打开烘箱门(60士2)s,然 后关上门且每10s记录一次温差直至出现最大值,然后改为每30s记录一次,直至温差降到最大值的 10%,画出记录的温度梯度值与时间(s)的关系图。 将最大的温度梯度分为10等份且记录为T10,然后从温度梯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上取温度梯度从最 大值隆到T。的时间(s)作为时间常数。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烘箱的电源电压范围; 最大耗电量;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烘箱的环境温度范围; 整个烘箱(空的)质量和外型尺寸; 一符合本标准温差和温度波动要求的暴露空间的温度范围; 可得到的换气速率范围; 一第6章所述的试验结果; 推荐的控制通风气体的质量的方法,例如过滤、除湿等或其他适当的方法; 必要时,报告时间常数。 h 授权签字人签字的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 必要时,给出影响检测或校准结果的声明

    8使用条件和用户在运行监控中的指导

    a)在使用过程中,环境温度和供电电压应控制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内,以确保烘箱在正确运行范 围内。 b) 除非另有规定,确保流通空气的质量,使其对结果无显著影响。如果试验结果受到流通介质 中杂质的影响,如水蒸气,则应对其控制和作出报告。 当几个烘箱放在同一个地方使用时,应注意挥发物的交叉污染,即从一个烘箱中排放出来的气 体应不接触任何其他烘箱内的试样。 注:建议把每一烘箱排出的气体直接排到室外。 d)要采取措施确保老化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不损害健康和环境。“ e)在温度暴露期间,任何试验试样不应置于暴露空间之外,且试样仅与试样架接触,试样之间不 相互接触。

    在长期热老化之前,烘箱腔室(或等温箱)的温度应调节到规定的暴露温度,该温度由温度传感器2 则得,应尽可能将温度传感器置于将来放置试样的地方,该传感器的放置应有明确的规定和可重复放 置。如果使用液体温度计应小心放置以确保浸人深度与校准时深度一致。

    每次老化试验前应先进行下述带负载的烘箱试验。 注1:这些试验是证明在老化试验开始时,有载烘箱就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在这些试验中确定总的暴露温度和温度 变化。 6.3中给出下述通用程序。 a)在被评估的暴露空间内,放人一组8个温度传感器并接近固定好的试样边缘; b) 将烘箱升温到预定的烘箱温度并让其稳定; 在大约3h时间内,除了应用传感器2之外,还从8个传感器得到的数据,确定总平均温度(假 定它为初始暴露温度)和温度偏差。 如果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中断老化试验。安排并重新组织试样进行固定布置或者调节设备,通

    过重新试验直至符合要求。 如果希望评估比上述试验要求更高精度的暴露温度,则应计算由传感器2测得温度的长期平均值。 注2.建议使用者考附录B中任何与老化数据精度相关的影响。

    如果希望评估比上述试验要求更高精度的暴露温度,则应计算由传感器2测得温度的长期平均值。 注2.建议使用者考虑附录B中任何与老化数据精度相关的影响。

    可以使用具有相等准确度的任何其他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A,2给出的整个过程中平均环境温度应与A.3一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定换气速率的试验方法

    烘箱应适当地密封,包括通气孔、门、温度传感器孔以及鼓风机轴,或整个鼓风机(如果适用)。将电 度表与烘箱电源线以及供电烘箱相连,表的精度为士1W·h或更高,选择并安装合适的控温装置。 烘箱温度稳定后,进行下述测量: 一在距任何显著热源2m处、距任何固体物质至少1m处,并且与烘箱的进气口大致处在同 水平处的某点的室内温度。 测量至少1 h这段时间的电能E,消耗至土2W·h,测量其相对应的时间至土3s.

    拆除所有密封之后,应确定进气口气流调节量的大小,以便给出换气所需要的速率 度稳定后,应按A,1测定相同时间周期所消耗的电能E。

    按下列等式计算换气速率:

    N一换气速率; P1———不换气时烘箱平均电能消耗量,单位为瓦(W),即电度表读数测得的电能消耗量E[单位为 瓦时(W·h)除以试验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 P2一 换气烘箱的平均电能消耗量,单位为瓦(W),即电度表读数测得的电能消耗量E2[单位为瓦 时(W·h)除以试验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 V。一一暴露腔室的体积,单位为升(L); T。一平均环境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一一暴露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注:上述计算基于以下假设。 当T20=293K时,环境温度下空气的密度:

    N一换气速率; P1——不换气时烘箱平均电能消耗量,单位为瓦(W),即电度表读数测得的电能消耗量E,[单位为 瓦时(W·h)除以试验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 P2一 换气烘箱的平均电能消耗量,单位为瓦(W),即电度表读数测得的电能消耗量E2[单位为瓦 时(W·h)除以试验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 V。一暴露腔室的体积,单位为升(L); T。一平均环境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一一暴露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注:上述计算基于以下假设。 当T20=293K时,环境温度下空气的密度

    dr, = dzo Tzo

    为计算起见通信标准,180℃下空气比热容的平均值:

    Cp=1.022×10°[J/(kg·K)J

    流从T。加热到T以及从电度表读数得到的电能消耗为E1(见A.1)和E2(见A.2)时 体积为:

    最大测量误差由下述部分组成: 一随机误差μ1=士0.5K,发生两次,在校准和读取1号温度传感器过程; 一随机误差μ2一士0.5K,发生两次,在标准和读取2号温度传感器过程; 一由3号温度传感器产生的系统误差μ3=士0.1K; 一在3h期间最大可能温度变化T、等于最大允许温度波动加上最大允许温度差异。 如果所有最大可能误差μ12~3作用在同一方向上,T=2μ十2μ2十μ3,但是这种情况几乎是不 可能的,对最大误差的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引入几何平均值的方式,即单个最大偏差平方和的平方根,最 有可能真实偏离是由最大误差平方和与最大测量变化的平方之和的平方根确定的,以便获得最大估计 偏差平方的估计值(最大温度变化T,是3h内最大温度波动和最大温差之和。) 当温度小于180℃时,Tvmax=Timax+Tamax=1+1=2K 在上述假设下,暴露温度的温度偏差由下述关系式给出:

    最大测量误差由下述部分组成: 一随机误差μ1=士0.5K,发生两次,在校准和读取1号温度传感器过程; 一随机误差μ2一士0.5K,发生两次,在标准和读取2号温度传感器过程; 一由3号温度传感器产生的系统误差μ3=士0.1K; 一在3h期间最大可能温度变化T、等于最大允许温度波动加上最大允许温度差异。 如果所有最大可能误差μ12~3作用在同一方向上,T=2μ十2μ2十μ3,但是这种情况几乎是不 可能的,对最大误差的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引入几何乎均值的方式,即单个最大偏差平方和的平方根,最 有可能真实偏离是由最大误差平方和与最大测量变化的平方之和的平方根确定的,以便获得最大估计 偏差平方的估计值(最大温度变化T,是3h内最大温度波动和最大温差之和。) 当温度小于180℃时,Tvmax=Timax十Tamax=1+1=2K 在上述假设下,暴露温度的温度偏差由下述关系式给出:

    T=2+2++T)(K) aTa=±/1.01+T)(K) 按上式可得出最大可能温度偏差为: T。=±V(1.01±4)(K) 8T.~±2. 2 K

    本部分与GB/T11026.4一1999相比在结构和内容上有较多调整,具体章条编号及名称对照情况 见表NA.1

    检测试验部分与GB/T11026.4—1999的章条编号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文化标准 |水利图纸、图集 |管道标准 |能源标准 | 纸箱包装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