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 5012-2019 抽水蓄能电站总平面布置设计导则

  • T/CEC 5012-2019  抽水蓄能电站总平面布置设计导则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66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2-0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T / CEC 5012 2019

    1当库盆开挖量较大时,应优先考虑当地材料坝,宜按 方挖填平衡原则进行布置。 2下水库设置拦沙坝时,拦沙坝坝型应考虑双向挡水问 因地制宜选择坝型

    1当库盆开挖量较大时,应优先考虑当地材料坝,宜按土石 方挖填平衡原则进行布置。 2下水库设置拦沙坝时,拦沙坝坝型应考虑双向挡水问题, 因地制宜选择坝型。 3.2.4坝线布置应结合地形、地质及成库条件供水标准规范范本,可选直线或折线 必要时也可采用曲线围坝成库,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定。 3.2.5当在高山台地围坝建库,受台地面积和地形条件限制,使 坝趾距陡崖边缘过近时,应根据地层岩性、岩体结构、风化卸荷 带等,确定山体周边建坝的安全距离,做好地表防渗和排水设施 确保挡水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3.2.6应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溪流,增加天然径流量,用以补充 蒸发、渗漏损失;有条件时可采用多水源联合布置。 3.2.7上、下水库泄水建筑物布置,除应按常规水电站解决洪水 对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外,尚应分析天然洪水与电站发电或抽 水流量遭遇的影响,合理选择所需泄水建筑物的类型和布置。 1水库集水面积较大,暴雨形成洪峰流量需要泄洪时,水库 应布置具有及时排泄天然洪水能力的泄水建筑物, 2人工挖填形成水库,如集水面积小,暴雨形成洪量不大, 可在库岸周边设置排洪系统泄放库周汇集的洪水;对在库面内降 雨形成的洪量,可加高坝顶和库岸,将其蓄存于库内。 3对建于河道的下水库,电站发电运行工况下可能存在大然 洪水与电站发电流量遭遇的情况,应考虑调度灵活和安全运行的 要求,泄水建筑物宜采用深孔与表孔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4上水库应布设防止电站抽水运行工况水库超蓄的水位监 测和相应机电控制措施

    1当库盆开挖量较大时,应优先考虑当地材料坝,宜按土石 方挖填平衡原则进行布置。 2下水库设置拦沙坝时,拦沙坝坝型应考虑双向挡水问题 因地制宜选择坝型。 3.2.4坝线布置应结合地形、地质及成库条件,可选直线或折线 必要时也可采用曲线围坝成库,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定。 3.2.5当在高山台地围坝建库,受台地面积和地形条件限制,使 坝趾距陡崖边缘过近时,应根据地层岩性、岩体结构、风化卸荷 带等,确定山体周边建坝的安全距离,做好地表防渗和排水设施 确保挡水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3.2.6应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溪流,增加天然径流量,用以补充 蒸发、渗漏损失;有条件时可采用多水源联合布置。

    3.2.8根据泥沙条件和检修要求,上、下水库可设置排沙放

    回蓄充水的设施,适应初期充水和检修后回蓄的要求,不宜留较 大的死库容,必要时可采取工程措施填高库底。 宗曲兹

    .2.9对全库防渗的水库,库岸应平顺,在转弯段宜以一定曲率

    3.2.9对全库防渗的水库,库岸应平顺,在转弯段宜以

    T / CEC 5012 2019

    的扇形面平顺连接,改善防渗面板受力条件,满足不同材料分条 碾压和分缝的构造要求。防渗面板地基软硬交接带,应采取改善 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库顶道路宽度除应满足交通和筑坝构造 要求外,还应满足不同面板材料施工机械的操作要求。库顶道路 应与工程永久道路衔接

    输水系统布置,应遵循下列原

    1输水系统布置应能适应双向水流运动,使得水流平顺,水 头损失小,并应兼顾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布置施工支洞位置,提 高施工效率。 2输水系统向机组的供水方式可采用“一洞一机”或“一洞 多机”的布置形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管径(洞径)、衬砌型 式、电站运行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 3相两洞间的岩体厚度,应根据布置需要、地质条件、围 岩受力情况、渗透稳定条件、洞型及衬砌型式、施工方法及运行 条件等,综合分析确定。对于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高 压管道,应根据内水压力,按洞间岩体水力劈裂要求复核其最小 厚度。

    1上、下水库的进/出水口,应适应抽水和发电两种工况下 的双向水流运动,以及水位升降变化频繁和由此而产生的边界条 件的变化。 2进/出水口的位置选择,应根据输水系统的布置,结合地 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布置在来流平顺、均匀对称,岸边不易 形成有害回流或环流的地点。进/出水口不宜布置在有大量固体径 流的山沟沟口,应避开容易聚集污物的回流区,应避免流冰的直 接撞击。 3进/出水口型式的选择,应根据电站枢纽布置、输水系统

    T / CEC 5012 2019

    市置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水力条件及运行要求等因素,经不同 而置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选择侧式、竖井式、塔式或 其他型式。

    3.4.1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根据围岩结构面和地应力等条件,兼顾输水系统的布 置,进行地下厂房布置及轴线的选择。 2弓水管道和尾水管道进出厂房的方向与主厂房长轴夹角根 据工程总布置的要求而定,在采用斜向进厂时,夹角不宜小于60°。 3主厂房内安装间和副厂房一般分设在厂房两端。地质条件 较差需改善围岩稳定条件或者机组台数较多时,安装间宜布置在 厂房中部。 4中控室及其相关设施可布置在副厂房内,也可布置在地面 5主变压器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洞室群规模、 电气设计及防火等,经综合比较选定。机组台数多的地下厂房, 围岩条件充许,主变压器洞宜布置在主厂房洞下游侧,形成主厂 房洞室、主变压器洞室、尾水事故闸门室三大洞室并列。当电站 机组台数不多或由于地质条件限制,主变压器也可布置在主厂房 的一端或两端。 6开关站应尽量靠近地下厂房布置,缩短出线距离,可布置 在地面,也可布置在地下。地面开关站宜与出线场合并,宜布置 在厂区公路附近的缓坡地面上,应尽量避免高边坡:地下开关站 宜布置在主变压器洞内。 7出线洞线路布置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和主变压器、升 关站及出线场布置等因素。出线洞型式可采用平洞、竖井、斜洞 或上述儿种型式的组合。出线洞型式、断面尺寸、转弯半径应满 足电缆敷设、人员交通、通排风的要求。出线竖井高度不宜大于 300m,出线斜洞的坡度不宜大于30°

    T / CEC 5012 2019

    8进交通洞线路布置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和主要洞 室布置、交通运输要求、对外交通条件等因素。进交通洞断面 尺寸和转弯半径应满足设备运输要求,若进厂交通洞兼做其他用 途时,还应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进厂交通洞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5%,受条件限制时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进入安装间、主变压 器洞前应设置平直段。 9地下厂房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渗流分析,估算厂房施 工期可能最大渗水量。以及厂房投入运行后的渗流量和地下水位 线,结合已建工程的经验确定厂房周围排水洞布置。根据围岩特 生和断裂构造合理布设排水孔,渗水通过厂房排水系统排放。当 地下厂房外有低洼的地形可以利用时,渗水宜作自流排水洞排出。 10电站中间透平油罐室和油处理室宜布置在地下,可利用 厂房下部施工支洞设置。油罐室和油处理室与主厂房之间应设置 防火隔墙,并设独立的排风通道。当需设透平油油库、绝缘油油 库时,宜布置在地面。 11地下厂房及附属洞室的布置设计应妥善解决防潮、防火、 防淹、事故排烟、职业健康和人员紧急蔬散的问题,按照“一洞 多用”尽可能减少洞室数量的原则做好统一规划设计。必要时应 进行专题论证,确保地下厂房的安全。 12对于寒冷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各露天洞 口应采取防结冰措施。 3.4.2抽水蓄能电站地面厂房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 1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安装高程较低,厂房淹没度较大,下水 军的水位变幅大。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经论证不宜建设地下 式、半地下式厂房时,可布置地面房。常规与蓄能机组混合的 一房常米用地面式。 2)房布置应考虑下水库水位的影响,)房结构应能平衡基 出范围内的扬压力以确保稳定性;房高度结合房起吊设施、 安装间和对外交通的布置确定;厂房挡水高程应高于下水库的最

    高水位。 3与厂房周围水体接触的混凝土边墙、底板,必须采取防渗 请施,应控制其变形和裂缝宽度。在迎水面墙内侧应设排水设施。

    5.1抽水蓄能电站在水源条件上应满足抽水蓄能电站在上、下 <库间循环用水所需的水量,否则,应修建必要的补水工程

    3.6.1应统筹规划,保证电站施工期和运营管理期的交通运输需 求,宜兼顾电站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3.6.2道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施工期主要车型、运输 强度及重大件运输的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特殊重大件运输 宜采取临时措施运输进场。抽水蓄能电站交通道路工程设计应合 理利用地方原有交通系统,新建与地方共用道路应符合当地交通 规划要求。

    3.6.3需要分期修建的交通道路工程,应满足不同阶段的使用功 能和要求。

    3.6.3需要分期修建的交通道路工程,应满足不同阶段的使用功

    3.6.4应适应抽水蓄能电站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项目环

    T / CEC 5012 2019

    4.1.1施工总平面布置宜根据工程分标规划要求以及《水电工程 施工总布置设计规范》NB/T35120的规定确定,应包括料源料场、 渣场、场内交通、施工工厂设施、营地及工程管理区等布置。 4.1.2主要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布置场地应避开地质灾害或不良 地质地段,并进行地基、边坡及地质灾害等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建筑物场地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要求

    4.2.1料源料场布置应根据工程土石方平衡及调运规划、料源料 场区选址及各料场料物质量、储量、剥采比、开采条件、加工运 输等因素分析确定。 4.2.2料源应优先考虑工程开挖料和库盆扩挖。 4.2.3料场应合理布置开采区、剥离料堆弃区、料物运输道路、 风水电供应、场地防洪与截排水、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等附属设 施和防护保护工程。

    4.2.1料源料场布置应根据工程土石方平衡及调运规划、料源米 场区选址及各料场料物质量、储量、剥采比、开采条件、加工送 输等因素分析确定。

    4.2.3料场应合理布置开采区、剥离料堆弃区、料物运输道路、 风水电供应、场地防洪与截排水、水士保持与环境保护等附属论 施和防护保护工程。

    4.3.1渣场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渣料应充分综合利用。 2结合土石方平衡和场地地形地质、水文等堆渣条件统筹规 划,宜选择在靠近开挖作业区地段。 3应布置在无地质灾害地段,不宜在泥石流易发区设置渣

    4.3.1渣场布置应遵循下列原

    场,确需设置的,应提出相应工程处理措施, 4有条件时渣场宜选在水库死水位以下或坝后弃渣,但堆渣 不应妨碍施工期间导流度汛及永久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5不应设置在对重要基础设施、居民生命财产、河道行洪安 全存在重大影响的区域。 6利用下游河滩地布置渣场时,不得影响河道河势稳定、堤 防安全,不应改变河道航运、行洪运用条件。 4.3.2渣场布置应设置完善的渣场排水挡护等工程措施,除水库 死水位以下的渣场外,其他渣场弃渣结束后,渣场应采取植物措 施等恢复植被或复耕措施 4.3.3在土石方平衡及开挖料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应制定堆弃渣 场规划,确定各渣场位置平面和高程、范围和容量、渣料来源、

    6利用下游河滩地布置渣场时,不得影响河道河势稳定、堤 防安全,不应改变河道航运、行洪运用条件。 4.3.2渣场布置应设置完善的渣场排水挡护等工程措施,除水库 死水位以下的渣场外,其他渣场弃渣结束后,渣场应采取植物措 施等恢复植被或复耕措施。 4.3.3在土石方平衡及开挖料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应制定堆弃渣 场规划,确定各渣场位置平面和高程、范围和容量、渣料来源、 堆弃渣量、回采渣量以及渣场渣料动态平衡的成果,渣场设计应 符合《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水电工程渣场设计规 范》NB/T35111、《水电建设项自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DL/T5419、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的规定

    场规划,确定各渣场位直平面和高程、范围和谷量、渣科来源、 堆弃渣量、回采渣量以及渣场渣料动态平衡的成果,渣场设计应 符合《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水电工程渣场设计规 范》NB/T35111、《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DL/T5419、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的规定

    4.4.1临时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施工期主要车型 运输强度及施工交通运输的要求。 4.4.2地形、地质等条件受到限制时,在满足运输安全和施工要 求的前提下,相关技术指标可适当放宽,但应符合《水电水利工 程场内施工道路技术规范》DL/T5243的规定。道路排水设计应 防、排、疏结合,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4.5.1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应遵值下列原则: 1砂石加工系统设置方案、规模和数量应根据混凝土砂石骨 斗、土石坝加工料、掺合料等物料品种、质量要求及颗粒特性,

    T / CEC 5012 2019

    各部位分品种加工料需要量和分期用料强度确定。 2水处理及重复利用、石粉回收、控制粉尘、控制噪声等二 程措施应根据砂石加工系统工艺流程、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 要设备清单确定。

    1混凝土拌和系统设置方案和数量、厂址、规模、供料范围 混凝士骨料来源应根据各建筑物混凝品种、强度等级、工程量 分期施工强度及混凝土运输条件确定。 2控制粉尘、噪声、污水等工程措施应根据混凝土拌和系统 工艺流程、平面布置、设备选型、主要设备清单确定

    1施工供水设计方案应根据施工期生产及生活用水规模, 组首次启动方式及上水库初期蓄水需求确定。 2上水库施工供水由下水库或其他区域调水时,供水线路 计宜结合已有道路和建筑物布置统筹确定

    4.5.4施工供电系统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施工供电系统布置,应遵循下列

    1施工供电系统的变电站位置宜靠近负荷中心和网络中心, 并应考虑作为电站永久备用电源情况下的运维方便性。场内供电 网络布置应根据施工期负荷点位置、负荷点规模、区域地形地貌、 工程建筑物布置等因素,并避开环保、文物、农林业等敏感因素 确定。 2施工供电系统应符合《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 5207和水±发由二二用由设计机积》NIDT25044的圳宝

    4.5.5钢管加工厂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钢管加工)设置方案、规模和数量应根据钢管直径、工程 量、加工强度及原料储存堆放场地等条件确定。 2钢管加工场地应充分考虑场内交通条件、方便运输,堆放 场地应考虑土建和安装施工的场地使用衔接,可利用前期土建施 工腾出或弃渣形成的场地

    T / CEC 5012 2019

    T / CEC 5012 2019

    营地及工程管理区、施工场地排

    4.6.1营地及工程管理区宜结合场地风向、日照、噪声、粉尘、水 源、消防等环境因素,选择交通便利、相对独立的场地集中布置。 4.6.2营地及工程管理区宜采取封闭布置,营区内布置生活污水 处理和消防给水设施,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的规定。 4.6.3防洪、排水规划设计方案宜根据主要施工场地的防洪标准 和场内主要冲沟、山溪洪水流量确定

    T / CEC 5012 2019

    5生产生活设施及附属(辅助)建筑物布置设计

    5生产生活设施及附属(辅助)建筑物布置设计

    5.1.1生产生活设施及附属(辅助)建筑物按照功能要求及区域 布置特点,宜包括生产管理区设施、生活文化区设施、仓储区设 施、给排水设施、供电设施及厂区内主要交通道路等。 5.1.2各建筑物、设施布置应结合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合理规划,功能设置应兼顾工程建设期与生产运营期的需要。 5.1.3场地规划应满足《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的 规定,选址于地质条件良好、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不受爆破或其他因素影响的区域。防洪标准应满足《防洪标准》 GB50201和《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 的要求。 5.1.4具备条件的区域宜实施封闭管理,宜根据不同区域技术要

    5.1.4具备条件的区域宜实施封闭管理,宜根据不同区域技术要

    满足当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

    5.2.1生产管理区设施宜包括电站入口区设施及围墙、上水库 区管理设施、下水库区管理设施、开关站区设施、生产办公区设 施等。

    5.2.2电站入口区设施及围墙布置应遵循下列原

    1电站入口区宜面向十道,应人流、车流顺畅,对内对外电 系方便;选址宜场地平整,便于控制交通和有利于实施封闭管理

    T / CEC 5012 2019

    2电站围墙布置应与生产管理区、生活文化区入口区设施统 设计。广区内封闭管理区域的围墙应与区域内建筑设施及自然 环境融合,宜采用园林式的实体围墙设计,围墙高度应不低于2m。 征地边线的边界围栏宜采用处理的绿色隔离栅,高度不低于 1.8m

    5.2.3上、下水库区管理设施布置设计应满足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运行监测、人员值班及消防等要求,直设直官理用房、配电房、 门卫室、监测采集用房、柴油发电机房、启闭机房、生活及消 防水池等设施。上、下水库区管理设施布置设计应结合上、下 水库大坝、进/出水口、交通道路进行布置,其中管理用房宜靠 近进/出水口平台布置,方便运行管理。门卫室宜布置在进入上 水库、下水库区域的主干道旁,方便控制人流、车流及实现封 闭管理。

    1开关站区域一般宜配备GIS室、继保楼、柴油发电机房、 门卫室等建筑和设施。 2开关站应尽量布置在高压出线洞洞口附近,宜选择地形平 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无地质灾害的站址。 3根据场地条件,开关站建筑物可采用开关楼整体式布置和 开关楼分体式布置(GIS楼与继保楼分开布置)。 4柴油发电机房优先布置在开关站内,布置的位置应考虑交 通便利、易于运行维护、距离负荷中心较近和电缆敷设方便等原则 5.2.5生产办公区设施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生产办公区设施宜包括办公楼、中控楼、档案楼、中心试 验室、车库、消防站等。 2生产办公区设施宜与生活文化区设施集中布置并相对独 立,可考虑布置在进场交通洞附近具体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

    公需求,并满足安防要求。

    T / CEC 5012 2019

    5.3生活文化区设施布置设计

    5.3.9职工宿舍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5.3.9职工宿舍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 职工宿舍间距应符合安全、消防要求, 2职工宿舍宜与办公地点相对独立,并宜靠近食堂等生活月 务配套设施,避免毗邻交通流量大的道路。

    T / CEC 5012 2019

    5.4仓储区设施布置设计

    5.4.1仓储区域建筑物应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宜包括永久设备仓 军、恒温仓库、封闭仓库、封闭型建材仓库、敬棚仓库、露天堆 场等。 5.4.2仓储区域选址应满足储运作业要求,且应符合国家现行的 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等工程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5.4.3仓储区域建筑物布置应根据仓库的使用性质、功能、工艺 要求,合理布局,满足交通便利和方便管理的要求。

    5.4.1仓储区域建筑物应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宜包括永久设备仓 军、恒温仓库、封闭仓库、封闭型建材仓库、敲棚仓库、露天堆 场等。

    5.5.1给水设施布置应遵循下死

    5.5给排水设施布置设讯

    5.5.1给水设施布直应遵循下列原则: 1永久供水主要包括各区域生活供水、消防供水。 2供水布置应满足《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及《建 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有关规定。 3永久供水应满足节水、环保要求 4生活供水可以从山溪、水库取水或抽取地下水,水质应满 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5消防供水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有关规定 5.5.2排水设施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有人值班及生活的地点应设置生活用水及污水排放处理 设施。 2污水、雨水排水布置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有关规定。 3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设置。 4生产、生活污水应采用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达 到中水标准进行利用或达到所在地污水排放标准后排放。 5各区域应设置雨水排水系统,排水方式可采用明沟、暗沟、 暗管和地面自然渗透等方式。枢纽建筑物区域宜采用明沟排水

    T / CEC 5012 2019

    生产生活区宜采用暗沟、暗管或混合方式排水。场地或道路采月 明沟排水时,排水明沟宜沿道路布置。广场、停车场及绿地积刀 处均应设置排水设施。

    5.6供电设施布置设计

    5.6.1供电设施布置应统筹考虑运行期管理的便利性,并满足《水 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NB/T35044的要求。 5.6.2板纽建筑物及各区域供电线路,宜优先采用电缆沟、电缆 乔架方式进行布设。生产生活区宜以电缆沟为主。 5.6.3电缆沟宜沿着道路延展方向铺设。

    5.7厂区内主要道路布置设计

    5.7.1厂区内道路应根据地形条件、气候特点、厂区内建筑物布 置及周边环境等,合理规划布置。 5.7.2厂区内道路应进行竖向设计,应保证厂区内道路与其他建 筑、设施及周边道路平顺衔接 5.7.3厂区内道路应满足人员通行、车辆通行、消防、安全保障 及应急疏蔬散等要求,路线应顺畅、便捷,宜减少多路交又、急转 弯、回头弯的出现(景观道路除外)。

    5.7.4仓储区域内道路应满足设

    场宜设置叉车、货车、汽车式起重机等通行的通道。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T / CEC 5012 2019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防洪标准》GB5020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 《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T5212 《水电水利工程场内施工道路技术规范》DL/T5243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5397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DL/T5419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规范》NB/T10072 《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NB/T35044 《水电工程渣场设计规范》NB/T35111 《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规范》NB/T35120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防洪标准》GB5020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 《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T5212 《水电水利工程场内施工道路技术规范》DL/T5243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5397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DL/T5419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规范》NB/T10072 《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NB/T35044 《水电工程渣场设计规范》NB/T35111 《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规范》NB/T35120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抽水蓄能电站总平面布置设计导则

    T/CEC 50122019 条文说明

    T / CEC 5012 2019

    总则…. 基本规定 24 枢纽建筑物布置设计 ·25 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33 生产生活区设施及附属(辅助)建筑物布置设计 39

    1.0.2本条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总平面布置设计导则的适用范围。

    1.0.2本条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总平面布置设计导则的适用范围。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包括规划选点、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招标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 等,总平面布置设计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超前谋划,分阶段实施 并在招标设计及施工建设阶段形成最终设计成果。 1.0.4抽水蓄能电站总平面布置设计应通过合理优化布置,尽量 咸少对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对于当地有景观要求的站址,应做 上业

    减少对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对于当地有景观要求的站址,应做 到与当地景观环境相协调,如已建的泰山抽水蓄能电站

    T / CEC 5012 2019

    2.0.4枢纽建筑物布置是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基础,施工总平面布 置、生产生活设施及附属(辅助)建筑物布置以方便施工建设及 后续生产运行管理为前提,围绕主要枢纽建筑物进行规划布置。 2.0.5总平面布置设计图纸应能反映工程征地红线范围、主要建 筑物、构筑物及生产生活设施占地范围、相对位置、地形地貌和 沟通联络关系等内容。

    T / CEC 5012 2019

    3.1.1本条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建筑物布置的主要内容。抽 水蓄能电站工程在上、下两个一定落差的水库之间进行布置, 般多采用有压引水式开发,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上水库、下水库、 电站厂房、水道系统、出线场及补水工程(视需要)等。 3.1.2本条规定了枢纽建筑物布置设计的主要原则和主要依据: 在各单项工程初选的条件下,以及满足电站运行要求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工程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因素后,确定工 程枢纽建筑物布置设计。 3.13本条规定了总平面布置枢纽建筑物设计主要工作内容

    水备能电站工程在上、下两个一定落差的水库之间进行布直,

    3.1.3本条规定了总平面布置枢纽建筑物设计主要工个

    3.2.2本条根据我国北方河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含沙河川或溪 流上修建上、下水库时,应因地制宜采取泥沙处理的工程措施, 以降低或限制进/出水口前淤积高程和过机含沙量,改善机组磨损 条件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缺乏在含沙水流中运 行的先例。但由于水泵水轮机的相对流速大于常规机组,水泵水 轮机对磨损的影响更为敏感。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多年 平均年入库沙量116.3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达11.1kg/m,悬移 质占82%,其硬矿物质占49%;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淳沱河多 年平均年入库沙量786.5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17.5/m,悬移质 占90%;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北京市白河干流板桥峪抽水蓄能

    T / CEC 5012 2019

    电站下水库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 下水库在距主坝1.8km处设拦沙潜坝,在拦沙潜坝上游设垭口, 明渠段汛期输水沙至主坝前排除。除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绕开 沱河采用岸边库外,其余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均距河边约500m~ 600m,与原河道浑水分开。上述工程尽量利用拦排沙措施,限制 进/出水口泥沙淤积高程和过机含沙量,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 效果是显著的。当然采用岸边库可以彻底解决下水库泥沙问题。 板桥峪抽水蓄能电站、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普进行过水泵水轮机泥沙磨损预估研究。两个工程分别从现场取 沙并筛分成接近真机泥沙级配进行试验,建立反映真机过机泥沙 磨损能力大小的估算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实际泵站、 水电站泥沙磨损资料进行对比修正,以此估算机组的磨损量并根 据磨损量预估机组大修周期。 自前国内外尚缺之这类机组在含沙水流中运行的工程实例, 因此其磨损特性及规律尚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国外个别抽水蓄 能电站有按进/出水口水体浑浊度指标控制电站运行的实例

    水产标准T / CEC 5012 2019

    3.2.7相当多的以开挖和填筑相结合形成的上、下水压

    3.2.7相当多的以开挖和填筑相结合形成的上、下水库,集水面 积小,暴雨产生的洪峰不大,可以不专门设泄洪建筑物,当洪量 较大时应设置泄洪建筑物。表1为国内外部分抽水蓄能电站设置 泄洪建筑物工程实例。

    表1国内外部分抽水蓄能电站设置泄洪建筑物工程实例

    3.3.1对本条说明下:

    3.3.1对本条说明下: 1水道系统是抽水蓄能电站取得落差的部位,且多在山体内 开挖修建,因此,在设计布置水道系统时,选择布置好施工支洞 的位置,使之形成良好的施工条件和环境是不容忽视的。广州抽 水蓄能电站一期施工期曾发生难以预计的情况,由于上、下水库 相对高差达500m600m,气温、气压和湿度差别明显;同时, 由于洞室出口多且分布在不同高程,致使气流走向混乱,短路现 象经常发生,靠自然通风,洞内环境很难改善。以斜并为例,在 斜井内冷暖气流会合,冷凝结雾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连续 儿大,给测量、施工、设备安装带来困难。因此,本条给出“水 道系统设计时应兼顾施工条件,选择好施工支洞的位置以利提高

    取样标准T / CEC 5012 2019

    施工效率”。 2本款给出了进行水道供水方式布置时应遵循的原则。水道 系统向机组供水方式,一般需在布置上通过综合比较选定方案。 广蓄一期工程装机4×300MW,由于围岩条件好,采用钢筋混凝 土衬砌高压隧洞,弓水系统布置是采用“一洞四机”还是“二洞 四机”,国内外专家和国外厂商均存在不同意见。采用“一洞四机” 施工条件简化,投资相对省15%,问题是一旦引水系统出现事故 需要全厂停机检修,电将难以承受。业主单位经认真研究认为: 弓引水系统土建工程事故极为牵见:4台机组的球阀系进口设备, 可靠度高:作为主要提供低谷电的大亚湾核电站每年有两个月以 上的停机换核原料时间,给本电站检修带来方便;一要全厂停 机检修,届时广东、香港、广西电网已联网,可发挥电网统调能 力解决;再则,当时广蓄二期扩建已在酿,从电站总体上讲, 二洞八机”布置更为合理。综合比较利弊两个方面,最后决策选 择“一洞四机”方案。 日本最大装机容量2700MW的神流抽水蓄能电站,装有 6×450MW的机组。围岩条件良好,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型式。 对于长近1000m的倾斜高压管道,采用隧洞掘进机(TBM)进行 全断面开挖。高压隧洞对机组供水采用“一洞二机”,直径6.1m 从引水隧洞布置看,一条为“一洞四机”,引水隧洞洞径8.2m, 经两次分岔后向机组供水;另一条为“一洞二机”,洞径6.1m。 这种特殊的布置,可能是考虑隧洞掘进机直径和能力条件而定。 我国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装机4×200MW,考虑高压管道地 质条件差(上斜段围岩以IV~V类为主,下斜段围岩以类为主) 和钢管制作安装需要,采用“一洞二机”。大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装 机6×300MW,考虑高压管道地质条件好和钢筋混凝土衬砌条件 采用“一洞三机”布置。 因此,对水道系统向机组供水方式问题,提出“应根据地形 地质条件、管径、衬砌型式和材料、施工条件电站运行要求等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工程技术 |线材标准 |闸阀标准 |白砂糖标准 |行业分类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