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705-2019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 DB32/T 3705-2019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4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2-0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注1:设备间兼作为用户接入点时,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 1个机柜预留(或者8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柜预留) 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注2:多个配线区的光缆汇聚于设备间,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 使用,1个机柜预留(或者8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 柜预留)。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注: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1个机柜预留。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或者8个 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柜预留),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5.1.4 独立设置的设备间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宜设置在住宅区中心位置,并宜靠近住宅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同时应有可靠的电源供给, b) 应有安全的环境,不应选择在堆积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附近。 C 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不应选择在散发有害气体以及有较多的烟雾、粉尘等的场所附近 d) 不应选择在易遭受洪水淹灌的场所。 e)应满足消防的有关要求,

    硬度标准5.1.4独立设置的设备间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宜设置在住宅区中心位置,并宜靠近住宅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同时应有可靠的电源供给。 b) 应有安全的环境,不应选择在堆积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附近。 C) 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不应选择在散发有害气体以及有较多的烟雾、粉尘等的场所附近。 d) 不应选择在易遭受洪水淹灌的场所。 e) 应满足消防的有关要求。 5.1.5 在建筑物内设置设备间、电信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当条件不具备时,也可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宜设置在地下室最底层, 如为最底层时应进行挡水、防水处理。 b) 不应设置在厕所、浴室或其他易积水、潮湿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应不贴邻高低压变配电、电 机、无线电发射等有干扰源存在的场所,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C) 不应设置在靠近排放粉尘、油烟的场所。 宜靠近本建筑物的线缆入口处、进线间和弱电间,并宜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相通,应方便通信 管道的接入。 5.1.6 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设备间和电信间。 5.1.7 穿防火分隔墙及楼层板孔洞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并应做防水处理。 5.1.8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1.9设备间、电信间不宜设窗,门应外开,不宜临街开门,并应采取防盗措施。 5.1.10 设备间、电信间应采用门禁、监控等方式进行管理和追踪,注重信息安全管理。 5.1.111 设备间应配备专用的配电箱,电源应按小区最高用电等级接入,采用380V/220V、50Hz交流电 源,供电容量应满足小区通信规划要求。机房应设置普通照明和备用照明,应提供不少于三路单相220V、 10A供电回路。

    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工下

    装修应采用阻燃、不起灰、耐久的环保材料。 b) 应防止有害气体侵入,并应采取防尘措施。 C) 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5m,净宽不小于3m;宜采用不低于丙级的防火单扇门,门高不低于2.1m, 门净宽不应小于1.0m。 d) 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8~10KN/m。 e 一般照明的水平面照度不应小于300Lx。 f) 设备间、电信间应设置专用的接地端子板,接地电阻不大于42。 6.1.13 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线缆布放应采取防潮、防鼠、防火等措施

    b)信号线与电源线应分敷设。 C 梯架、托盘及槽盒高度不宜大于150mm,宜敷设在机柜顶部。 d 设备间、电信间应设置各种线缆进、出机房场地的走线架,并且不同类型的缆线应分开布放, 走线架宜采用开放式爬梯结构,所有走线架的排列应与机房总体布局一致,主走线架和列走线 架线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结构,统一规格标准。主走线架宜采用400mm宽。主走线架至各电 信业务经营机柜的槽道可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f) 走线架应进行可靠加固,根据布放电缆数量和走线架的承载力不同,加固间距1.0~1.8m。 设备间、电信间内线缆应布放整齐,不得超出槽道或走线架, 5.1.14 机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操作维护侧距墙净距离不应小于800mm。 D 安装位置应避开空调口。 C 设备安装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的有关规定。 设备间、电信间作为用户接入点时,机房内应安装用户区光纤配线架、电信业务经营者光纤配 线架:光纤分配架容量应根据收敛用户数进行配置,其安装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e 机柜应就近可靠接地,光纤分配架应接防雷地线,防雷地线应单独从室外接地排引入;架上的 接地端子应具有良好保护接地,接地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

    5.2.1配线设备应包括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家居配线箱等。

    力针相、家店配线相等, 2.2用户接入点的配线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模块类型与容量应按引入光缆的类型及光纤芯数配置。 交换局侧与用户侧配线模块之间应能通过跳纤互通。电信业务经营者与住宅建设方配置的尾纤 或跳纤的适配器型号应保持一致。 C 用户接入点的配线设备内应设有独立区域,用以安装光分路器,独立区域的大小应能够满足常 用光分路器的安装空间需求。 2.3所有配线设备安装完成后,设备表面应设有标识,用以识别不同设备的归属。配线模块上应设 完整的标识,注明跳纤的走向及业务归属哪个电信业务经营者,其中用户接入点用户侧的配线模块应 明光缆纤芯与每一户住宅用户的对应关系。

    5.3.1光纤配线架应安装在设备间、电信间内。

    配线架应安装在设备间、

    5.3.2光纤配线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信息服念 a)应满足跳纤管理。 b) 可安装各类光纤模块。 C 应配置线缆水平与垂直理线器。 d 应具备接地端子板。 e 有架空活动地板时,架空地板不应承受机柜重量,应按设备机柜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 应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应固定在底座上,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应大于2mm; f 机柜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g 电源线与信号线在机柜内应分侧布放,不得布放在同一侧线束内。

    4.1光缆交接箱容量应根据进出光交接箱的远期光缆总容量及备用量确定。 4.2光缆交接箱箱体应设置单独的地线,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Q。

    5.4.2光缆交接箱箱体应设置单独的地线,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Q。

    5.4.3光缆交接箱安装底座应符合下列规负

    5.4.3光缆交接箱安装底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采用混凝土现浇底座并预埋PVC管。 b) 底座浇注的混凝土宜采用标号42.5Mpa及以上的水泥 C) 底座高度不应小于300mm。 d 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应大于箱体底部的长度和宽度,底座长宽应大于箱体长宽,超出部分150mm 安装的室外的交接箱,超出部分粉刷时应具有一定的坡度。 e) 箱体应使用M12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底座。 5.4.4 光缆交接箱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箱体孔洞应满足进出光缆管孔的需求。 b) 箱体内宜配置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适配器或连接器宜采用SC、LC或FC类型。 c 应有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盒式光分路器跳纤端的适配器或连接器应有暂存纤位置。 d) 应有光缆终接、保护及跳纤的位置。 e) 箱门板内侧应有存放资料记录卡片的装置,记录装置应易于识别、修改和更换。 f 应设置固定光缆的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 g 箱体的防尘、防水等防护性能应结合使用场所确定,达到(或满足)GB4208标准要求,光缆 进出入口处应采取密封防潮措施, h) 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抗冲击损坏性能及防破坏功能,门锁应为防盗结构。 光缆交接箱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光缆交接箱》YD/T988的有关规定。 5.4.5 光缆交接箱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安装在线缆的交汇处或分支处。 b) 应安装在人行道边的绿化带内、院落的围墙角、背风处。 C 应安装在不易受外界损伤、比较安全隐蔽和不影响环境美观的位置, d 应安装在靠近人(手)孔便于线缆出入,且利于施工和维护的位置。 e 应避开高温、高压、电磁干扰严重、腐蚀严重、易燃易爆、低洼等场所。 应避开设有空调室外机及通风机房等有振动的场所。 g 应避开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处。 h 光缆交接箱安装设计,应考虑雨、雪、冰霉、风、冰、烟雾、沙尘暴、雷电及不同等级的太阳 辐射等各种不良环境的影响,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5.1住宅建筑单元的楼道处或弱电竖井内应预留配线设备的安装空间。住宅区应在每个住宅单元安 装光缆分纤箱装置。多层住宅建筑,光缆分纤箱宜设在建筑物的一层。 5.5.2高层住宅建筑宜根据实际用户数分层安装光缆分纤箱,宜放置在楼层的弱电竖并内(含弱电间 和弱电井)。弱电竖井为通信预留足够的空间,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a)净宽宜不小于1.5m,净深宜不小于0.6m。 b)门高宜不低于2m,宽宜不小于0.9m。 5.5.3光缆分纤箱在楼道宜暗装;在公共场所安装光缆分纤箱时,壁嵌式箱体边距地不宜小于1.5m, 墙挂式箱体底面距地不宜小于1.8m。在建筑物弱电井道内安装,箱底宜距离地面1.0m。 5.5.4光缆分纤箱应有良好的接地,箱体处应预留接地端子,端子接地电阻等于该建筑综合接地电阻 最小值,不应大于42。

    5.6.1住户内应预留家居配线箱的安装空间。

    5.6.2家居配线箱的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家居配线箱应根据住户信息点数量、引入线缆、户内线缆数量、业务需求选用。 b 家居配线箱箱体尺寸应充分满足各种信息通信设备摆放、配线模块安装、线缆终接与盘留、跳 线连接、电源设备及接地端子板安装等需求,同时应适应业务应用的发展 C 家居配线箱安装位置宜满足无线信号的覆盖要求。 d 家居配线箱宜暗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起居室等便于维护处,并宜靠近入户导管侧,箱体底边 距地高度宜为300mm。 e 家居配线箱箱体内应设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 f 当采用220V交流电接入箱体内电源插座时,应采有安全措施, 6.3 家居配线箱应根据安装方式、线缆数量、模块容量和应用功能成套配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所有紧固件联结应牢固可靠; 箱门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10°; 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锁的启闭应灵活可靠; 6 箱体内应有线缆的盘留空间; 7) 箱体内应有不小于1m光缆的放置空间: 8) 箱体宜为光网络单元ONU、路由器等提供安装空间。 b) 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有可靠的线缆固定与保护装置: 2) 应具备通过跳接实现调度管理的功能; 具有接地装置 箱体具备固定装置; 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性能。 当箱体内需安装家用无线通信设备时,箱体门应选用非金属材质。 C 标识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箱门内侧应具有完善的标识和记录装置。 2 记录装置应易于识别、修改和更换。 d 家居配线箱的高×宽不宜小于400×300(mm)

    6住宅区内通信管道设置

    6.1住宅区内的光缆应采用地下通信管道方式敷设。 6.2住宅区内的光缆敷设路由应根据地理环境和住宅区综合管道的规划确定。 6.3地下通信管道的设计应与住宅区其它设施的地下管线整体布局相结合,应与住宅区道路同步建设: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与光缆交接箱引上管相衔接。 b) 应与公用通信网管道互通的人(手)孔相衔接。 C) d) 应敷设在良好的地基上。 e) 路由宜以住宅区设备间为中心向外辐射,应选择在人行道、人行道旁绿化带。 f 管道设计应满足近期和远期发展的需要,对于分期开发的小区,应预留后续工程所需的管孔数 量;对弱电设施标准相对较低的小区,应注意室外主干管道的预留。 ,4 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容量、用户接入点处预留的配线设备安装空间、设备间、电信间面积,应满

    5.5地下通信管道的总容量应根据管孔类型、线缆敷设方式,以及线缆的终期容量确定,并应符合下 刻规定: 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应根据敷设的线缆种类及数量选用,可选用单孔管、单孔管内穿放子管或 多孔管。 b) 每一条光缆应单独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或单孔管内的一个子管。 C) 小区通信管道与通信业务经营者管道的对接管孔数量宜为3~4孔。建筑物引出的通信管道应 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 d 多层住宅建筑群组成的小区,小区主干道的通信管道宜铺设4~5孔管,至单幢楼各单元的管 道应不小于1孔(内径100mm)。 e 高层住宅建筑群组成的小区,小区主干道的通信管道宜铺设3~4孔管。 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引出管孔数宜根据小区容量(收敛用户数)确定,并预留1~2孔以作为 备用管孔。 .6通信管道与通道应避免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建设,不可避免时,通信管道、通 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

    通信管道、通道和其他管线及建筑物的最小净

    a 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塑料管: 1) 管道的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易被水浸泡的地段; 地下综合管线较多及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 3) 地下障碍物复杂的地段; 施工期限急迫或尽快要求回填土的地段。 b) 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钢管: 管道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或需要悬空布线的地段: 2) 管群跨越主要道路,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 3) 管道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大的地段; 4) 受电力线等干扰影响,需要防护的地段; 5 建筑物引入管道或引上管道的暴露部分。 6.8地下通信管道的埋深应根据场地条件、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状况、与其它管道交叉、地下 水位高低、冰冻层厚度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住宅区内管道最小埋深宜符合表4的规定。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 b) 在路经市政道路时,埋深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

    水位高低、冰冻层厚度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住宅区内管道最小埋深宜符合表4的规定。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 b)在路经市政道路时,埋深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 的看关规定

    表4通信管道的埋设深度(管顶至路面)

    6.9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宜小于400m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的净距不 应小于300mm,进入手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手孔基础顶部不宜小于200mm。 6.10塑料管道应有基础,敷设塑料管道应根据所选择的塑料管的管材与管型,采取相应的固定组群措 施。 6.11塑料管道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m。 6.12地下通信管道敷设应有坡度,坡度宜为3.0%~4.0%,不得小于2.5%。 6.13引入住宅建筑的地下通信管道应伸出外墙不小于2m,并应向人(手)孔方向倾斜,坡度不应小 于4.0%。

    6.15人(手)孔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管道拐弯处、管道分支点、设有光缆交接箱处、交叉路口、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建筑物 引入处、采用特殊方式过路的两端等场合,宜设置人(手)孔。 b 人(手)孔位置应与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管、排水管等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其 他地下管线不得在人(手)孔内穿过。 C) 交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选择在人行道上。 d) 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积、低洼积水等处。 e 与公用通信网管道相通的人(手)孔位置,应便于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管道衔接。 多层住宅建筑宜以单元为单位建手孔,当单元与手孔之间引入段距离超出3m时应设工作坑过 渡。高层住宅建筑的引入段在楼宇前应设人(手)孔。 g 地下进户管的孔径应与建筑楼宇的引出管孔径一致,孔径不一致时应在地下进户管与建筑楼宇 引出管之间设过渡工作坑

    6.16人(手)孔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

    6.16人(手)孔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远期管群容量大于6孔时,宜采用人孔。 b 远期管群容量不大于6孔时,宜采用手孔。 C) 采用暗式渠道时宜采用手孔。 管道引上处、放置落地式光缆交接箱处,宜采用手孔。 6.17对于管道容量大于6孔的段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5178、《通信 管道横断面图集》YD/T5162的有关规定选择人孔程式。人(手)孔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人(手)孔设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设置在地下冰冻层以内时,应采用钢 筋混凝土人孔,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b 人(手)孔应有混凝土基础。 人(手)孔的盖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材料预制,厚度不宜小于100mm。手孔盖板数量 应根据手孔长度确定。 d 人(手)孔制作的其它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 的有关规定,

    7住宝建筑内配线管网设置

    7.1配线管网应包括楼内弱电竖井、导管、桥架、托盘、槽盒等,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一住宅楼或住宅建筑单元宜设置独立的配线管网。 b) 配线管网应与线缆引入及建筑物布局协调,并应选择距离较短、安全和经济的路由。 C 进户管应按建筑物的平面、结构和规模在一处或多处设置,并应引入建筑物的进线部位。 导管、槽盒不应设置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不宜设在强电竖井中。 低层、多层住宅建筑宜采用导管暗敷设,高层住宅建筑宜采用弱电竖井与导管暗敷设相结合的 方式,并配有配线箱引出管。 弱电竖井应上下贯通,并应靠近或设置在电信间内。 家居配线箱的进户导管不宜少于2根,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引出管的数量不应少于4孔,孔 径不小于40mm。 h)家居配线箱至终端盒的导管不应穿越非本户的房间。 7.2竖向导管外径宜为50mm~100mm,槽盒规格宽×高宜为(50mm×50mm)~(400mm×150mm);入 户导管外径宜为15mm25mm。 7.3导管敷设宜采用钢管或阻燃型硬质塑料管,采用塑料管时应使用中型及以上刚性塑料管管材,采 用钢管时应有良好的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埋设在墙体内的导管外径不应大于50mm,埋设在楼板垫层内 的导管外径不应大于25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导管直线敷设每30m处,应加装过路箱(盒)。 b) 导管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小于15m,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连续弯曲超过两次时,应加 装过路箱(盒)。 c)导管的弯曲部位应安排在管路的端部,管路夹角不得小于90°。 d)导管曲率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10倍,引入线导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e)导管内宜穿放不少于一根带线,带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7.4既有住宅建筑通信设施改造工程中宜使用原有配线管网。 7.5导管在穿越沉降缝或伸缩缝时,应作沉降或伸缩处理。 7.6穿放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导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曲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穿放4芯及4芯以下光缆或户内4对对绞电缆的导管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槽盒内的截面利用 率应为30%~50%。

    管外径宜为15mm~25mm

    7.7室内配线管网,垂直方向在弱电竖并内采用桥架或走线槽盒方式敷设,桥架或走线槽盒应采用金 属材质制作,槽盒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7.8竖井(弱电间)内的槽盒在设置时应将通信槽盒与其他弱电槽盒分隔开,或在槽盒中设隔板分隔, 并预留单独维修区。 7.9金属槽盒和金属管应有良好的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7.10继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要求:

    表5缆线间的最小净距

    注1: 可为10mm。 注2: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系指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一个线槽中,但用金属板隔开。 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5的规定。当墙壁电缆敷设高 度超过6000mm时,与避雷引下线的交叉间距应按下式计算: S≥0.05L 式中S一交叉间距(mm); L 交叉处避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mm)

    下室或弱电竖井内采用桥架或槽盒方式敷设时,为光纤到户光缆敷设预留的桥架或槽盒的空间 (200mm宽×100mm高),桥架或槽盒的尺寸应满足本小区光纤到户光缆敷设的空间要求,并 维护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 内配线管网及缆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6要求:

    表6室内配线管网及缆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8配线光缆及入户光缆设置

    8.1线缆及连接器选择

    8.1.1光缆采用的光纤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小区电信间至光缆分纤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G.652D光纤。 b)光缆分纤箱至家居配线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米用G.657A/B光纤。 8.1.2室内外光缆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室内光缆宜采用干式十非延燃外护层结构的光缆。 b) 室外架空至室内的光缆宜采用干式十防潮层十非延燃外护层结构的室内外用自承式光缆。 C 室外管道至室内的光缆宜采用干式十防潮层十非延燃外护层结构的室内外用光缆。 8.1.3光缆选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室内光缆系列第二部分:单芯光缆》YD/T1258.2、《室内光缆 系列第三部分:双芯光缆》YD/T1258.3、《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YD/T1258.4、《接入网 用室内外光缆》YD/T1770和《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YD/T1997的有关规定。 3.1.4线缆应根据建筑防火等级对材料提出的耐火要求,采用相应等级的防火线缆。 8.1.5光纤连接器宜采用SC、LC或FC类型

    表7常用光纤光缆的光纤衰减系数

    8.3.1用户光缆各段光纤芯数应根据光纤接入的方式、住宅建筑类型、所辖住户数计算。 8.3.2用户接入点至光缆分纤箱的用户光缆纤芯容量应满足用户多种通信业务需求,考虑室内分布需 求,并有一定几余,光缆芯数应不小于该光缆分纤箱覆盖用户数的1.5倍。 8.3.3光缆分纤箱至每一户家居配线箱的光缆数量,应根据地域情况、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及配置 等级确定,其配置应符合表8的规定。

    .4用户光缆路由中不应采用活动光纤连接器的

    a)用户光缆接续宜采用熔接方式。 b)在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及家居配线箱内宜采用熔接尾纤方式成端。不具备熔接条件时可采用现 场组装预埋光纤连接器成端。 c)每一光纤链路中宜采用相同类型的光纤连接器。 8.3.6 用户光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采用穿导管暗敷设方式, b) 应选择距离较短、安全和经济的路由。 C 穿越墙体时应套保护管,过墙孔洞口应外低内高。 d 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明敷时,卡钉间距应为200mm~300mm,对易触及的部分可采用塑料管或钢 管保护。 e) 在成端处纤芯应作标识。 f 光缆金属加强芯应接地,室外光缆和用户光缆的金属构件不得电气连通,光缆内金属构件的接 地应符合规范要求。 8.3.7 室内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光缆在配线柜处预留长度应为3m5m。 C 光缆在光缆分纤箱处光纤预留长度应为1m~1.5m。 光缆在家居配线箱成端时预留长度不应小于500mm。 e)光缆纤芯在用户侧配线模块不做成端时,应保留光缆施工预留长度。 8.3.8在管道中敷设入户光缆时,可采用石蜡油、滑石粉等无机润滑材料。竖向管中允许穿放多根光 缆,水平管宜只穿放一根入户光缆,从光缆分纤箱到用户家居配线箱宜单独敷设,避免与其他线缆共穿 根预理管。 8.3.9高层住宅建筑采用光缆敷设时,线槽内敷设光缆应顺直不交叉,光缆在线槽的进出部位、转弯 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内光缆应每隔1.5m固定一次。水平敷设时,在光缆的首、尾、转弯处和每隔 5m10m处应绑扎固定。 8.3.10穿放用户线缆时,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和截面利用率分别为50%~60%和25%~30%;弯曲 管的管径利用率和截面利用率分别为40%~50%和20%~25%。楼内明暗导管穿放蝶形入户光缆条数 应符合表9规定。

    8.3.11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9楼内导管穿放入户光缆条数

    表10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

    内管线及各类通信业务 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 范》JGI242及《住宅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1384的有关规定。

    1本规范中提到的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指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住宅范围内, 信管道、光缆交接箱,住宅建筑内管槽及通信线缆、配线设备,住户内家居配线箱、户内管线及 信业务信息插座,预留的设备间、电信间等设备安装空间。具体见图A.1所示。

    图A.1住宝区及住宝建筑内通信设施构成示意

    A.5本规范中提及的配线设备及材料等宜选用当地电信经营者常用的技术成熟的设备及主要材料。

    A.5本规范中提及的配线设备及材料等宜选用当地电信经营者常用的技术成熟的设备及主要材料。

    A.7本规范4.2.1中的配线区是指在住宅区内根据住宅建筑的分类、住户密度,以单体或若干个住宅 建筑组成的配线区域。

    A.8本规范4.2.2中的用户接入点是指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接入的部位,是电信业务经营者与住 宅建设方的工程界面。用户接入点处的配线设备具有光缆分路、配线及分纤的功能,住宅建筑单元或光 缆分纤箱主要作用为用户光缆光纤的熔接和分纤。在光纤到户工程设计中,用户接入点的设置位置非常 重要,为了减少用户光缆与管道的数量,一般会在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的机柜或箱体内设置光分路器设 备,并将配线光缆与用户光缆互连

    a)高层住宅建筑用户接入点位置如图A.2所

    b)多层住宅建筑用户接入点位置如图A.3所

    多层住宅建筑用户接入点位置如图A3所示,

    低层住宅建筑用户接入点位置如图A.4所示

    图A.2高层住宝建筑用户接入点位置设置示意图

    图A.3多层住宅建筑用户接入点位置设置示意图

    图A.4低层住宅建筑用户接入点位置示意

    图A.4中,当住宅区规模较小(小于120户),低层住宅建筑相对集中时,也可将用户接入点设于电 言间,采用从电信间直接布放光缆至每栋住宅的家居配线箱。家居配线箱作为配线模块的连接与管理场 近,通过光纤连接器与通信设备光端口实现互通

    9本规范4.3.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1 六条规定:城市建设利树镇、集钱 当配套设置电信设施。建筑物内的电信 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 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放 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提出, 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住宅建设方在住宅建筑

    规范4.3.1条住宅建设方负责提供的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的安装空间,不仅包括新建 备间、电信间、配线管网、通信管道等,还应包含老小区光纤到户改造涉及的通信设施的安装

    A.11本规范不包含住宅区小区自建的计算机局域网及智能化弱电系统等信息业务所需的地下通信管 线的要求。

    A.16本规范5.4条中的光缆交接箱体功能、容量、外形尺寸可参照表A.2要求。

    表A.1ODF容量与尺

    表A.2光交接箱容量与尺寸

    表A.3光缆分纤箱功能、容量、外形尺寸表

    18本规范5.5.2条中的家居配线箱内可安装无线路由器等家用无线通信设备,因此家居配线 装在无线信号不被屏蔽之处。

    19本规范5.5条中的家居配线箱用于住宅建筑客类弱电信息系统布线的集中配线管理,便于户 务提供商的各类接入服务并满足住宅内语音、数据、有线电视、家庭自动化系统、环境控制、安 、音频等各类信息接入用户终端的传输、分配和转接。家居配线箱功能与尺寸参照表A.4要求。

    表A.4家居配线箱功能与尺寸

    20本规范6.1条中如果环境不具备采用地下管道敷设线缆的条件,也可采用架空、地下室走线 方式。本章提到的管道孔数,全部按照折合成内径100mm一孔计。 21表A.5和图A.5~图A.7所示为常用塑料管规格型号。

    表A.5塑料管规格尺寸

    管件标准图A.5栅格式塑料管横断面形式

    图A.6蜂窝式塑料管横断面形式

    图A.7梅花式塑料管横断面形式

    A.22本规范6.15条中住宅区楼间单元前宜采用600mmx600mmx700mm(长×宽×高)砖砌小号工作 坑;支(次)干道应采用600mmx900mmx1100mm(长x宽×高)砖砌大号工作坑;主(次)干道,应 采用900mmx1200mmx1400mm(长×宽x高)砖砌小号手孔或者采用1200mmx1700mmx1400mm(长× 宽×高)砖砌大号手孔。为便于布放电缆,小区内人(手)孔间最大距离不应超过120m。人(手)孔内 不应有其他管线穿越。小区管道所建人(手)孔的孔盖宜采用钢纤维复合型人孔口圈。 A.23本规范8.3.5条中用户光缆采用熔接方式进行接续是为了降低光纤链路的衰减并减少因施工产 生的故障。

    A.24本规范8.3.5条中导管的管径应根据穿入管内的不同线缆确定。

    深圳标准规范范本穿放线缆的导管管径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管径利用率=D/D1 式中:

    D 线缆的外径; D1 一导管的内径。 穿放线缆的导管截面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截面利用率=A/A1 式中: A 穿在导管内线缆的总截面积(包括导线绝缘层的截面); A1一 导管的内截面积。 在导管中布放的电缆为屏蔽电缆(具有总屏蔽和线对屏蔽层)、光缆为12芯及以上时,宜采用管径 利用率进行计算,选用合适规格的导管。在导管中布放的对绞电缆采用非屏蔽或总屏蔽4对对绞电缆及4 芯以下光缆时,宜采用管截面利用率公式进行计算,选用合适规格的导管

    ....
  • 通信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商业标准 |设备设计图纸 |气象标准 |医院建设标准 |辅助软件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