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3359-2018 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 JB/T 13359-2018  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2-1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0M2、≥50M2、≥100M2、≥200M、≥500M2。 测量用直流电压值推荐采用: 50V、100V、125V、250V、500V、750V、1000V

    对传感器施加50Hz正弦波交流电压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测量用交流电压有效值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100 V、250 V、500 V、1 000 V.

    对传感器施加50Hz正弦波交流电压1min钢结构标准规范范本,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则量用交流电压有效值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100V、250V、500V、1000V

    传感器的零点输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

    6.3.2 满量程输出

    6.3.3满量程输出对称性(适用时)

    3.4非线性(适用A类、

    表1传感器准确度、重复性、非线性、符合度、迟

    6.3.5符合度(适用C类

    传感器的符合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推荐从表1数值中选

    传感器的重复性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推

    JB/T133592018

    在规定的时间内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规定时间推荐从下列时间中选取:2h、3h、4h、8h、24h、48h、72h、96h、120h。 零点漂移推荐选取:≤0.01%FS、≤0.02%FS、≤0.05%FS、≤0.1%FS、≤0.25%FS、≤0.5%FS。

    6.4.2零点长期稳定性(适用时)

    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传感器零点长期稳定性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时间周期推荐选取:28d、56d、84d、168d、336d。 零点长期稳定性推荐选取:≤0.01%FS、≤0.02%FS、≤0.05%FS、≤0.1%FS、≤0.25%FS、≤0.5%FS。

    6.4.3满量程输出漂移(适用时)

    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传感器满量程输出漂移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时间周期推荐选取:28d、56d、84d、168d、336d。 满量程输出漂移推荐选取:≤0.01%FS、≤0.02%FS、≤0.05%FS、≤0.1%FS、≤0.25%FS、≤0.5%FS。

    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传感器的热零 票移推荐从表2对应的准确度等级中选取

    表2热零点漂移和热满量程输出漂移

    JB/T133592018

    漂移和热满量程输出漂移

    6.5.2热满量程输出漂移

    多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传感器的 热满量程输出漂移推荐从表

    传感器承受过载的能力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推荐过载值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测量范围上限的1.5倍、2倍、2.5倍、3倍、3.8倍、5倍、7.5倍、10倍、15倍、20倍、50倍。

    6.7.1双向静压(适用时)

    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给出传感器能承受的最大静压压力。静压大小与差压测量范围相关。 在承受最大静压压力后,传感器的零点输出变化误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5.7.2零点静压影响(适

    6.7.3满量程静压影响(适用时)

    6.7.4单向静压(适用时)

    专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

    6.8.5冲击 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 6.8.6湿热(适用时) 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 6.8.7电磁兼容性(适用时) 试验中及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 6.8.8高温电寿命(适用时) 试验中及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 6.9疲劳寿命(适用时) 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

    7.1.1参比大气条件

    温度:18℃~22℃; 相对湿度:50%~8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7.1.2一般试验的大气条件

    温度:15℃~35℃; 相对湿度:30%~8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注:每项试验期间允许的温度变化速率不大于1C/h。

    7.1.3其他环境条件

    除上述大气条件外,试验还应在下述环境条件下进行: 磁场:除地磁场外,无其他外界磁场; 机械振动:无机械振动。

    余上述大气条件外,试验还应在下 下述环境条件下进行 磁场:除地磁场外,无其他外界磁场; 机械振动:无机械振动。

    JB/T133592018

    JB/T133592018

    6.2.3的规定连接好被测传感器与其激励电源、压力

    设测传感器及测试仪器应在试验环境下放直1h以 达到温度平衡,通电预热时间不少于30min 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测方法检查传感器的外观,结果应符合6.2.1的规定

    7.3.2外形及安装尺寸

    用游标卡尺、千分尺、千分表或其他标准量具仪器检测传感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结果应符合6.2 的规定。

    目测检查被测传感器的电气连接,结果应符合6.2.3白

    用天平或其他标准称量仪器称量传感器的重量,结果应符合6.2.4

    用天平或其他标准称量仪器称量传感器的重量,结果应符合6.2.4的

    对于C类频率输出型,在不加载荷的情况下,用频率表测试传感器固有谐振频率值。测量结果 基础频率标称值的偏差应在6.2.5规定的允差范围内

    用频率表分别测试传感器不加载荷及加满量程压力时的固有谐振频率输出值,按公式(1)计算 感器的灵敏度,结果应符合6.2.6的规定

    式中: k一灵敏度; p—加满量程压力时频率输出值,单位为千赫(kHz) f—基础频率值,单位为千赫(kHz) 差动电容式可只计算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的电容的增量比。

    在被测传感器不施加激励电源的 相应仪表,给传感器施加产品技术条 年(详细规范)规定的直流测试电压,将传感器全部引出线并联,测量传感器引出线(应与外壳无连接) 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结果应符合6.2.7的规定

    JB/T133592018

    在被测传感器不施加激励电源的条件 引出线与壳体之间,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交流电压,持续时间为1min或按产品技术 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传感器引出线与壳体之间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结果应符合6.2.8的规定。

    给传感器施加不少于3次的预压,使被测传感器 ,待压力稳定后降压至测量 范围下限。然后在传感器测量范围上、下限的全量程范围 内选择均匀分布的5~11个试验点(所选试验 点中应含测量范围上限和下限),测量与输入压力点对应的传感器输出,并且重复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升、 降压循环, 通过上述试验获得的数据,按附录A的计算方法确定下列静态性能指标。

    在所加被测压力为零时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值,结果应符合6.3.1的规定。 对差压型传感器,在高压端和低压端同时通大气时,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结果应符合6.3.1的规定。 对绝压型传感器,应在输入绝对真空压力时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值。也可输入不大于10Pa的绝对压 力代替输入绝对真空压力,当实际输入的压力大于传感器测量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5时,应对输出 值进行修正,按公式(2)计算零点输出

    式中: Y—零点输出; Y—输入绝对压力不大于10Pa时的输出值; b——校准特性曲线的端点连线的斜率;

    7.4.4满量程输出对称性

    对于双测量结构的传感器,在传感器双测量结构的两端,如在差压型传感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分 测试满量程输出,或者分别测量传感器的量程正压段和负压段的满量程输出,按公式(3)进行计算 结果应符合6.3.3的规定。

    JB/T133592018

    JB/T133592018

    按A.4.1的规定计算传感器非线性,结果应符合6.3.4的规定。

    7.4.6符合度(刻度误差)

    .7的规定计算传感器的准确度,结果应符合6.3.8的

    7.5.2~7.5.4规定的试验方法适用于A类传感器

    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 规定的时间间隔记录传感器的零点 输出,从开始记录起连续进行的时间不少 定计算零点漂移,结果应符合6.4.1的规定。

    7.5.3零点长期稳定性

    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对传感器施加电压激励,持续通电,在规定时间周期内均匀 选取不少于5个间隔点,每个间隔点进行一次8h的试验,试验前应恒温通电1h,记录间隔为1h,试 验期间工作温度应保持在20℃土2℃。按A.9的规定计算传感器零点长期稳定性,结果应符合6.4.2的 规定。

    7.5.4满量程输出漂移

    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周期内均匀选取不少于5个间隔点,按规定的时 间间隔记录传感器的满量程输出,按A.10的规定计算规定时间内满量程输出的最大差值相对满量程输 出的百分比,结果应符合6.4.3的规定。

    将传感器放入高、低温试验箱,分别在室温、工作温度范围下限、工作温度范围上限的条件下各 温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时间,记录各温度点的零点输出值,按A.11的规定计算热零点 移,结果应符合6.5.1的规定。

    7.6.2热满量程输出漂移

    JB/T133592018

    在一般试验的大气条件下,接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施加过载负荷,保持时间不少 1min,然后卸载至零负荷,重复3次,恢复5min,然后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检验) 且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6.6的规定。

    7.8静压(适用于差压型传感器)

    对差压型传感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同时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静压压力,保持1min 卸载后,按7.4.2的规定进行零点输出试验,结果应符合6.7.1的规定

    7.8.2 零点静压影响

    试验前,将差压型传感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通大气,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值。 将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静压压力,同时施加到传感器高压端和低压端,保持1min 则量传感器的零点输出值。零点静压影响按公式(4)计算,结果应符合6.7.2的规定

    P。零点静压影响; Yo(P)——施加静压时的零点输出值; Y。——试验前无静压时的零点输出值; Ys—试验前无静压时的满量程输出值。

    7.8.3满量程静压影响

    2×100% Yes

    试验前,测量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下限输出值和测量范围上限输出值,其差值为满量程输出值。对 感器两端同时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最大静压,保持1min。在此基础上在传感器高 端分别施加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下限压力和测量范围上限压力,其差值为最大静压压力影响下的满量程 出值。满量程静压影响按公式(5)计算。

    Yps (P) Yps PFs= x100% Yrs

    PFs一满量程静压影响; YFs(P)—在100%或50%静压压力下测得的满量程输出值; YFs一试验前无静压时的满量程输出值 对传感器两端同时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50%的静压压力,保持1min。在此基础 上在传感器高压端分别施加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下限压力和测量范围上限压力,其差值为50%静压压力 影响下的满量程输出值。满量程静压影响按公式(5)计算。 取两种静压压力对应的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结果应符合6.7.3的规定。

    JB/T133592018

    对差压型传感器高压端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正向静压压力,保持1min,卸载10 min后,按7.4.2的规定进行零点输出试验,结果应符合6.7.4的规定。 再对低压端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负向静压压力,保持1min,卸载10min后,按 7.4.2的规定进行零点输出试验,结果应符合6.7.4的规定。

    按GB/T2423.1一2008中5.2规定的试验方法和以下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温度:应为本标准5.3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下限; 降温速率:试验箱内温度变化速率应不超过1℃C/min; 持续时间:宜从2h、16h、72h、96h中选取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工作条件:从降温开始通电; 升温速率:试验持续时间结束时,升温至室温,温度变化速率应不超过1℃/min; 一恢复时间:在一般试验的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至少2h。 传感器在室温状态稳定后,应按本标准7.4.2的规定进行零点输出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 定的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本标准6.8.1的规定。

    按GB/T2423.22一2002规定的试验方法和以下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温度: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选取低温点和高温点: 保持时间:宜从3h、2h、1h、30min中选取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转换时间:高温和低温之间转换时间应不大于3min 一循环数:循环数应为5个,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恢复时间:在一般试验的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至少2h。 传感器在室温状态稳定后,应按本标准7.4.2的规定进行零点输出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 的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本标准6.8.3的规定。

    按GB/T2423.22一2002规定的试验方法和以下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温度: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选取低温点和高温点: 保持时间:宜从3h、2h、1h、30min中选取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转换时间:高温和低温之间转换时间应不大于3min 循环数:循环数应为5个,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恢复时间:在一般试验的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至少2h。 传感器在室温状态稳定后,应按本标准7.4.2的规定进行零点输出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 性能测试,结里应符合本标准683的规定

    按GB/T2423.10一2008规定的证 振动幅值、加速度、振动方向和持续时间。记录传感器振动前和振动过程中的零点输出信号,按本标准 A.13的规定计算振动对传感器零点影响,结果应符合本标准6.8.4的规定

    JB/T133592018

    按GB/T2423.5一199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给出以下规定: 脉冲波形; 冲击方向和次数; 峰值加速度: 标称脉冲持续时间。 试验后应检测传感器外观,并按本标准7.4.2的规定进行零点输出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 的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本标准6.8.5的规定。

    按GB/T2423.3一200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给出以下规定: 试验温度、相对湿度; 持续时间:宜从12h、16h、24h或2d、4d、10d、21d、56d中选取; 恢复时间:应不少于2h。 试验后,应检测传感器外观、绝缘电阻和零点输出,结果均应符合6.8.6的规定

    按GB/T2423.3一200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给出以下规定: 试验温度、相对湿度; 持续时间:宜从12h、16h、24h或2d、4d、10d、21d、56d中选取; 恢复时间:应不少于2h。 试验后,应检测传感器外观、绝缘电阻和零点输出,结果均应符合6.8.6的规定

    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根据传感器使用场合的电磁干扰类型、环境条件、可靠性程度等综合 因素,按GB/T17626.1一2006中表1的要求,确定抗扰度试验项目和严酷度等级。 抗扰度试验过程中应测试零点输出变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规定可接受的零点变化误差 范围。结果应符合本标准6.8.7的规定。 试验样品数量可单独规定。

    7.9.8 高温电寿命

    在一般试验的大气条件下,将传感器放入温度箱,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施加激励电 源,调整温度箱至工作温度范围上限,试验时间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试验期间按规定 监测传感器输出。试验后取出传感器恢复到室温,然后进行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项目检测。 结果应符合6.8.8的规定。

    传感器安装到压力疲劳试验装置上,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压力、频率、波形和循环 次数进行压力循环试验,压力下限应控制在0%FS~20%FS范围内,压力上限应控制在80%FS~100%FS 范围内,试验后应测试传感器零点输出和满量程输出,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项目检测, 结果应符合6.9的规定。

    传感器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JB/T133592018

    表3检验项目及检验顺压

    JB/T133592018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产品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等有重大改变: 产品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检验,检验周期一般应为三年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国家或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园林绿化标准规范范本检验项目及检验顺序按表3的规定

    8.3.3抽样、判定规定

    8.3.4对不合格判定的处理

    检验结果被判定为型式检验不合格时,按GB/T28292002中5.123规定的原则进行处理。

    8.3.5型式检验后样品的处置

    GBT标准规范范本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传感器应有以下标志: a)差压型传感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接口应有永久性标志; b)量程; c)型号 d)出厂编号; e)商标或生产单位名称。 当传感器尺寸小到无法全部标注以上内容时,其标志至少应包含a)、b)、c)三项内容。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闸阀标准 |水利工艺、技术交底 |试验、检测与鉴定 | 安全生产标准 |电力弱电施工组织设计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