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5031-2013 广播电视微波站(台)工程设计规范

  • GY/T 5031-2013  广播电视微波站(台)工程设计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99.9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2-1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3.1监控系统应具备对首站各设备系统的异态自动报警,运行状态数据记录、查询,微波波道自 动倒换,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码流、电力和环境监测等功能。同时应具备远程监控能力,对全 电路各微波站的远程遥控、遥测和遥讯。 各微波站应配置对本站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系统,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异态自动报警 运行状态数据记录、查询,主备信号源自动切换,电力、安防和环境监测等功能。监测异态数据应 保存一年以上。 5.3.2各微波站的监控系统应统一软件、协议互通。

    3.3上下节目的微波站应具有录音、录像或者保存技术检测信息等功能,记录广播电视节目信 量。

    5.4.1微波大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抛物面大线型谱系列》GB6361的规定。 5.4.2微波天线的具体型式和口径大小,依据线路质量指标、可靠性储备、干扰防卫度和当地具体 条件确定。

    5.4.4设计微波天线安装位置市政图纸、图集,应符合下列

    5.4.4设计微波大线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避免天线周围各种建筑物和地形地物对电波反射引起的干扰,微波天线的近场区应无树 木、建筑等障碍物; 2应有利于缩短馈线长度和减少弯曲,馈线系统的损耗应符合线路设计要求; 3铁塔上安装挂式天线的位置,应承受因塔体扭曲产生的水平受风力矩; 4对天线的水平和垂直拉杆及调节螺杆要求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调节灵敏度,安装固定应保 证天线方位和俯仰调节的便捷性。 5.4.5在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的高山、沿海地区和强迎风面的微波天线,应设计防风、防雨雪且韧度 强的防护措施。 5.4.6馈线应使用椭圆波导。当传送两种极化波时,宜用圆波导。 5.4.7馈线系统在天线塔体上安装应采用馈线夹进行固定,使馈线系统自身平直。相邻两个固定点 的距离,垂直敷设时宜为1.5m,水平敷设时宜为2m~3m,对于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宜适当缩短 固定间距。馈线长度的设计应留有1m2m的元余。天线塔到机房之间以及其它悬空地段,应采用馈

    5.4.8采用波导型馈线的气密要求如下

    馈线系统应密封,各连接头应做严格的密封处理: 馈线应充入无腐蚀的干燥气体,在20℃时,含水量应小于1.5g/m; 3充入空气的压力在20℃宜为14.7kPa~29kPa(0.15kg/m~0.3kg/m),馈线内气压24小时 从29kPa下降后不应低于14.7kPa

    6场地选择和总平面布局

    6.2.1微波站总平面布局应紧凑合理、分布规整有序。站内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应在充分满足技 术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地形。 6.2.2微波站应将微波机房与微波天线靠近组合,以缩短馈线长度。 6.2.3微波站发电机房应独立设置,发电机房应采取有效降噪措施,防止噪声干扰。 6.2.4微波站发电机应建独立储油室,储油室的储油量,应根据当地供电情况,满足微波机房用电 的需求。储油室的设计应满足消防安全规范。 6.2.5微波站内应设置排水设施,避免站内积水。微波机房不应设在潮湿、易积水、有腐蚀或辐射 的环境区域内。 6.2.6对同时具有广播、电视发射业务功能的综合站,应避免相互于扰

    6.2.7微波站场地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顶部距场地外侧地面不宜低于2.2m。 6.2.8微波站应有公路交通,微波站自建公路应按国家相关标准修建,满足使用要求。 6.2.9微波站内的绿化建设,在不影响电波传播的情况下,绿化率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6.2.10总平面布置图中应有真北(N)标志、真北与建北的夹角和海拨标高

    7.1.1微波站房屋建筑设计的合理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其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应符合《建筑二 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和《广播电影电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Y5060的相关规定 7.1.2微波站房屋建筑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进行设计。在高寒地区宜采取相 应的保温、防冰冻、防沙尘等措施,房屋门窗应设双层门窗和封闭式外走廊。 7.1.3对于高海拔、寒冷地区及沙漠地区的微波站,新建居住建筑的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外墙外保温 应按建筑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规定执行。 7.1.4微波站技术用房和生活基地用房可合建或分开建设,合建的技术用房建筑面积可按表7.1.4 设置;分开建设的微波站房屋建筑面积,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微波机房、 监视值班室、仪器室、维修室、器材室等宜设在同层。生活基地用房标准参照当地政府住房政策标 准执行。

    表7.1.4微波站房屋建筑面积表

    7.2.1微波机房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净高不应低于3.2m,地面标准荷载为4kN/m; 2室内、外装饰宜经济实用; 3室内门窗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设外开双扇门,宽度不小于1.4m。门、窗均加装纱网; 4室内温度宜为18℃24℃,相对湿度宜为40%~60%; 5对同时具有广播、电视发射业务的综合站,微波机房到发射机房应设置信号电缆通道; 6应采取全电磁屏蔽。在有大功率发射机的综合台(站),微波设备所使用的交流电源,应预 先进行滤波处理; 7通往室外的沟槽、孔洞在穿墙处应加以密封。微波站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应充分考虑防尘, 防雨、防台风及防鼠虫等措施。 7.2.2监视值班室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紧靠微波机房; 2室内温度宜为18℃26℃,相对湿度宜为40%~70%; 3宜采取全电磁屏蔽。 7.2.3蓄电池室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地面标准载荷为10kN/m~12kN/m 2室内温度宜为10℃~30℃。室内应有独立的机械排风设备,进风口应装滤尘装置。风机应 有消除噪声设施。宜设外开门; 3应采用免维护蓄电池,如非免维护蓄电池应放在0.3m高(长、宽按需确定)的平台上,平 台外表面铺装耐碱(或酸)瓷砖, 7.2.4发电机房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外开双扇门,宽度不小于1.4m。采用水泥地面、开启式普通窗; 2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2℃。对高山、高寒、热带和沙漠地区微波站的发电机房,应采取有效 防护措施; 3室内墙面和顶面应有消噪声措施,设备与基础之间应有隔振措施; 4设立独立储油室和工具室。 7.2.5各技术用房的外门、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7.2.6技术用房的屋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屋顶应采取隔热或保温措施; 2 微波机房顶上安装微波天线塔时,应采取防水及防渗漏措施; 3馈线入口处应有密封防护措施

    皮机房建筑设计应符合工

    7.2.4发电机房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3.1微波站技术用房设备平面布置应满足设备操作、维护安全和便利的要求;满足设备散热 扩容的要求。设备排列整齐美观,布线走向合理

    7.3.2微波站设备布置维护间隔应符合下列

    2微波站设备布置维护间隔应符合下列要求: 机背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1m~1.4m; 2 机侧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0.8m; 3 机面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2m; 4机列侧与机列侧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1m1.5m。

    7.4天线基础和天线塔

    7.4天线基础和天线塔

    7.4.1微波站天线的基础宜建在坚硬的地质构层上。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应采用特殊技术措施。当 天线建于易受洪涝侵害的低洼地面时,应采取加高天线基础等有效的防洪防涝措施。 7.4.2微波天线塔结构设计应按《钢塔榄结构设计规范》GY5001执行。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 应满足电波空间传输技术要求,并留有余量。

    7.4.3微波天线塔设计要求:

    1微波天线塔的产品质量水平应达到《工业产品质量分等导则》GB/T12707中合格品标准。微 波天线塔应采用钢塔(分圆管钢塔或角钢塔),钢塔榄防腐蚀保护涂装技术要求应满足《广播电视钢 塔防腐蚀保护涂装》GY64的相关规定; 2应使馈线最短,拐弯最少,并有馈线架; 3应有承载坐式或挂式天线的位置。应设计供上下塔用的工作梯,宜采用带护圈的安全直爬梯 每隔20m30m设置一个休息平台,根据实际情况还应设置相应的扶手和操作平台; 4塔榄应装设航空障碍信号灯,具体要求应按国家规范及航空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5微波天线塔在静荷载时,中线垂直倾斜不得超过塔高的1/1500; 6 微波天线塔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抗震设防类别应按重点设防类。 7.4.4微波天线所在位置,由于塔的变形、移位造成天线指向的偏差不应大于天线主瓣宽度的二分 之一。 7.4.5基本抗风压的设计,应以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处统计所得的三十年以来10分钟 平均最大风速V。(m/s)为标准,按W。=V/1600确定风压,单位为kN/m

    8.2.1微波站照明系统宜分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两个系统。 8.2.2微波机房正常照明宜采用不易产生放电性干扰的光源。 8.2.3微波机房、发电机室、蓄电池室应设事故照明灯,并应配移动式应急(直流电池)电源灯。 离微波机房较远的发电机室事故照明电源可由蓄电池供给。 8.2.4发电机室、蓄电池室照明宜采用防爆安全灯,室内不应使用放电性或电磁启动式光源、电器 开关、插座、熔丝等。 3.2.5微波技术用房(微波机房、发电机房、电源设备室、配电室等)的照明标准应按照《建筑照 明设计规范》GB50034及《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GY/T5061等国家、行业 标准和规范执行。

    9.1.1微波站建筑防雷应采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或由其相互组合的防雷措施。防雷接地系统 应符合《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GY/T508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建筑物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关规定,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和建设。 9.1.2微波天线塔顶应安装避雷针,保护半径应覆盖塔体上安装的所有天线。 9.1.3天线塔顶的避雷针引下线和天线支架均应与微波站接地网实现可靠电气连接。处在强雷电区 域的微波站,应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措施。 9.1.4进、出微波站机房的架空通信线缆应安装线路避雷器

    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2。 9.2.2电力变压器及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应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 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等有关规定 执行。 9.2.3天线塔基下应做防雷接地网,接地网设计应符合《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GY/T5084 等标准的规定。 9.2.4馈线隔离层应分别在天线连接处、机房入口外侧就近与接地网连接,波导过长时,应在塔的 中间部位增加接地点。室外馈线支撑架始末两端均应接地。 9.2.5微波站建筑物上的航空障碍灯、彩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电源线,应采用铠装电缆,入室前接 业

    妾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Q

    9. 2. 6 保护接地

    1金属导管、电缆屏蔽层、变压器防护罩及金属线槽(架)等进入机房前,应进行等电位连接: 2光缆的所有金属接头、金属加强芯,应就近直接接地; 3机房内、外所有设施与电器绝缘的金属构件应就近接保护地 9.2.7微波站接地系统的接地体,应围绕微波天线铁塔或建筑物做成闭合环路,接地电阻大于12 时应增加由闭合环路向四周辐射的接地体。 9.2.8雷暴日大于60天/年的强雷暴地区,微波机房(含值班室)建筑四周外墙及顶部宜敷设15cm X15cm的屏蔽网格,

    10.0.1微波站的给水应采用集中式供水系统,首选当地市政供水系统;系统的水量、水压应满足 站内生活、工艺和消防等用途的要求。 10.0.2若微波站远离市政供水管网,则应在站内设置引水系统或自备水源,并装备水处理设施, 使水质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规定的小型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相关要求。自备水 源的水量、水压不满足微波站工艺、生活和消防等用水要求时,应设贮水、供水设施。 10.0.3微波站离城镇较近时,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应经无害化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 管网。如果远离城镇,无市政雨水管网时,雨水可利用地形顺坡自然排放,或结合地形利用排水沟排 往附近水体;无市政排污管网时,生活污水应经无害化处理并达标后排入渗水井或附近水体。 10.0.4微波机房、监控值班室和蓄电池室应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 10.0.5供暖系统的形式、热源类型应依据当地特点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维护方便的原则确

    0.1微波站对附近居民产生的辐射值应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和《数字微波接力 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6的相关规定

    12.0.1微波站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Y5067的相关规定。 2.0.2微波站值班机房的内部装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的有关规定。 12.0.3微波站站址若设在林区,应增加防火隔离措施,并增加防火消防用水储备。 12.0.4微波站围墙上方应增设防盗设施,低层房间有直通向站外的窗户时应设置安全防盗设施, 12.0.5微波站的技术用房应安装防火、防烟、防水自动报警和显示系统,并配置消防灭火器材。 12.0.6微波站的主要技术用房、大门、铁塔、天线场地应安装安保视频监视和红外线报警系统。

    13.0.1无人微波站的技术用房建筑、供配电系统、消防及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微波天线塔、天 线和馈线、防雷和接地、通信和道路等设计要求等同于有人站。 3.0.2技术用房应由微波机房(含电力室)、蓄电池室、发电机室、变压器室等部分组成,并宜集 中在同一建筑物中,布局应紧凑有序。 3.0.3无人微波站应设置防雷自动保护系统、防火防盗自动保护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和供电自动 保护切换系统,并配置远程监控系统。 13.0.4无人微波站备用电源主要有太阳能电池系统、柴油发电机系统、风力发电机系统和蓄电池 供电系统。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传输系统设备 5.1系统配置要求, 5.4天线与馈线系统 15 场地选择和总平面布局 15 6.2总平面布局 15 建筑和结构, 16 7.1房屋建筑 16 7.2技术用房要求 17 7.3设备布置 17 7.4天线基础和天线塔 供配电系统 18 8.1供配电系统要求 18 8.2照明系统 18 防雷和接地 18 9.1防雷系统 18 9.2接地系统, 19 12消防及安全防范 19 13无人微波站

    1.0.1~1.0.5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电路是国家战略资源和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波站新 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设计,应首先满足微波电路传输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安全传输为中心,以 人为本,因地制宜,并考虑必要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生活条件。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微波技术的不断发 展,其设备、监控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和完善,对具有单一传输功能的微波站,在确保安全传 输的前提下,宜按无人微波站进行设计。在“无人值班,有人留守”的微波站内,留守人员的主要 工作职责是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其规模可按2人~3人生活设施考虑,其它参考无人微波站进行 设计。

    5. 1系统配置要求

    5.4天线与馈线系统

    .4.7因波导与钢塔使用的材料不同,在波导沿塔体加固时,由于两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随 着温度变化,波导管和钢塔体的长度变化量也不同,因此波导管在塔体上的加固方式应适应这种变 化。为防止馈线因悬空磨损、变形、接头损坏等原因影响性能指标,在悬空地段可采用垂直爬梯、 水平过桥等馈线支撑架。 5.4.8波导型馈线应充气,采用波导型馈线的微波站应配置自动干燥充气机

    6.2.2微波机房与微波天线组合方式主要有: 微波机房靠近天线塔; 2 微波机房顶上安装微波天线塔; 3微波机房置于天线塔塔内; 4微波机房置于天线塔上。

    2.2微波机房与微波天线组合方式主要有: 微波机房靠近天线塔; 微波机房顶上安装微波天线塔; 微波机房置于天线塔塔内; 4微波机房置于天线塔上。

    6场地选择和总平面布局

    6. 2 总平面布局

    采用哪种组合方式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投资规模、气象参数、抗震效果、事业的发展。对微 波机房与微波天线塔要求靠近组合,缩短馈线长度,是为了减少馈线传输损耗。 6.2.8为解决建站、维护和生活等需要,微波站应有公路与国家公路网连接。公路交通分下列几种: 站外专用公路,主要用于微波站与公路网的连接;站内公路是站内建筑使用的道路,站内主要道路 路面宽度宜为3m~4m,非主要路面宜为2m~2.5m。高山微波站如修路困难,或修路投资太大,可采 用“架空索道”或其它方式。

    微波设备的背面需进行维护工作,因此微波设备间需留有一定的维护间距。

    7.4天线基础和天线塔

    7.4天线基础和天线塔

    4.5微波天线和天线塔负荷主要是风荷。在设计时,需从当地气象部门获取气象资料 电线电缆标准,确无资

    时,可收集当地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并留有适

    可收集当地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并留有适当余量。

    8.1.1~8.1.2微波站的交流电源主要依靠市电。专用供电线路一般采用的高压等级为10kV。在专 用供电线路上不得随意加挂负荷,避免影响站上微波设备正常运行。 8.1.5微波设备采用不间断的直流供电。在正常情况下,由市电经主用整流器对蓄电池组进行浮充, 并对微波设备进行供电。当市电中断或不正常时,启动柴油发电机代替市电。在发电机与市电转换 过程中,由蓄电池维持对设备的供电,保证产播、电视节目的正常传输。市电恢复后,关闭发电机, 恢复原正常状态。微波站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根据设备所需直流荷载和市电供电情况来确定,并留 有一定的余量。

    8.2.1微波站的止常照明是指由止常电源供电或自备发电机供电的照明。事故照明是指止常电源中 断而发电机还未供电时,暂由蓄电池供电的照明。 3.2.4为了安全生产,发电机房内不得使用一般荧光灯。为避免因蓄电池损坏造成蓄电池室含有氢 气和其它腐蚀气体,不应在蓄电池室安装电气开关、插座和熔丝等易产生火花的设备。

    9.2.1绝大多数直流供电微波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都与设备外壳相连,三种接地 系统相对独立天然气标准,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体用王均衡地由位减小跨步由压达到安全保护的日的

    中地 系统相对独立,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9.2.7铺设环形和辐射形的接地体用于均衡地电位、减小跨步电压、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应按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执行,冰冻地区应在冻土 层以下。所有连接点都应焊接(电焊或气焊),焊接时搭接长度不可小于扁钢宽度的两倍。 根据地形条件,接地网结构可采用一字型、环形、辐射型、网格型或由其多种形式混合组成的 接地网。接地网与机房接地母线应通过机房预埋接地扁钢连接。接地网应设置检查测试坑。 机房内保护地、工作地地网可采用镀锌扁钢或铜带交织成边长为1米的网格,网格上每间隔3 米的交叉点采用焊接或螺栓可靠连接,

    13.0.1无人微波站是单一传输功能微波站发展的方向,多使用中继站型,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管理 成本。 3.0.2大多数无人站一般设在交通不便、条件恶劣、人烟稀少的山区。微波站的投资大,建设施 工相当困难、投资大,在这种情况下宜采用标准构件机房或集装箱式机房。这种机房建造工作大部 分或全部移到工厂内进行,减少现场施工量,提高工程质量,便于任何方式运输, 3.0.4蓄电池容量的配置可根据本站供电线路实际情况和安全传输等级,按N×24小时容量配置 (N为≥1的整数)。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漆包线标准 |计算机标准 |桥梁工程 |园林养护管理 |铁路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