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 Um=40.5kV) 电缆

  • 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 Um=40.5kV) 电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7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4-2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 Um=40.5kV) 电缆

    GB/T12706.3—2020

    交联聚乙烯(XLPE) 乙丙橡胶(EPR) 50~1600 9.3 10.5 硬乙丙橡胶(HEPR) 不宜采用任何小于表中给出的导体截面积。然而,如果需要更小截面积,可用导体屏蔽来增加导体的直径(见 7.2)或增加绝缘厚度,以限制在试验电压下加在绝缘的最大电场强度不超过表中给出的最小导体尺寸计算得 出的场强值。 b对标称截面积大于1000mm导体,可增加绝缘厚度以避免安装和运行时的机械伤害。 屏蔽 7.1 概述 所有电缆的绝缘线芯上应有分相的金属屏蔽层。 单芯或三芯电缆绝缘线芯的屏蔽,应由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组成 7.2导体屏蔽 导体屏蔽应是非金属的,由挤包半导电料或在导体上先包半导电带再挤包半导电料组成。挤包半 导电层应与绝缘紧密结合,其与绝缘层的界面应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 的痕迹。 7.3 绝缘屏蔽 绝缘屏蔽应由非金属半导电层与金属层组合而成。 每根绝缘线芯上应直接挤包与绝缘线芯紧密结合或可剥离的非金属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的界面应 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需要时,可以在每根绝缘线芯上包覆一层半导电带。

    屏蔽 概述 所有电缆的绝缘线芯上应有分相的金属屏蔽层。 om提供 单芯或三芯电缆绝缘线芯的屏蔽,应由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组成

    所有电缆的绝缘线芯上应有分相的金属屏蔽层。 单芯或三芯电缆绝缘线芯的屏蔽,应由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组成。

    单芯或三芯电缆绝缘线芯的屏蔽,应由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组成。 7.2导体屏蔽 导体屏蔽应是非金属的试验、检测与鉴定,由挤包半导电料或在导体上先包半导电带再挤包半导电料组成。挤包半 导电层应与绝缘紧密结合,其与绝缘层的界面应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 的痕迹。 WW 7.3绝缘屏蔽

    导体屏蔽应是非金属的,由挤包半导电料或在导体上先包半导电带再挤包半导电料组成。挤包半 导电层应与绝缘紧密结合,其与绝缘层的界面应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 的痕迹。

    绝缘屏散应由非金属半导电层与金属层组合而成 每根绝缘线芯上应直接挤包与绝缘线芯紧密结合或可剥离的非金属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的界面应 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需要时,可以在每根绝缘线芯上包覆一层半导电带。 金属屏蔽层应包覆在每根绝缘线芯的外面,并应符合第10章规定,

    三芯电缆的缆芯、内衬层

    芯电缆缆芯的每根绝缘线芯上应有金属屏蔽层 .2和8.3不适用于有护套单芯电缆成缆的缆芯。

    应采用挤包内衬层。 挤包内衬层前允许用合适的带子扎紧

    GB/T12706.32020

    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兼容。除纵向阻水型电缆 外,内衬层和填充应采用非吸湿材料。内衬层和填充物也可采用半导电材料。 无卤电缆的内衬层和填充应符合表5规定。

    挤包内衬层的标称厚度见表7

    8.3县有分相金属层的电缆缆芯(见第10章)

    各个绝缘线芯的金属层应相互接触。 若电缆分相金属屏蔽缆芯外具有另外的同样金属材料的统包金属层(见第9章),电缆的缆芯外应 包覆内衬层。内衬层和填充物应符合8.2规定。内衬层和填充物也可采用半导电材料。 当分相与统包金属层采用的金属材料不同时,应采用符合14.2中规定的任一种材料挤包隔离套将 其隔开。对于铅套电缆,铅套与分相包覆金属层之间的隔离,可采用符合8.2规定的内衬层。 若电缆没有统包金属层(见第9章),只要电缆外形保持圆整,可省略内衬层。 本部分包括以下类型的金属层: a)金属屏蔽(见第10章); b)同心导体(见第11章); c)金属套铅套(见第12章); d)金属铠装(见第13章)。 金属层应由上述的一种或几种型式组成,包覆在单芯电缆上或三芯电缆的单独绝缘线芯上时应是 非磁性的。 可采取措施使金属层周围具有纵向阻水性能

    若电缆分相金属屏蔽缆芯外具有另外的同样金属材料的统包金属层(见第9章),电缆的缆芯久 覆内衬层。内衬层和填充物应符合8.2规定。内衬层和填充物也可采用半导电材料。 当分相与统包金属层采用的金属材料不同时,应采用符合14.2中规定的任一种材料挤包隔离季 隔开。对于铅套电缆,铅套与分相包覆金属层之间的隔离,可采用符合8.2规定的内衬层。 若电缆没有统包金属层(见第9章),只要电缆外形保持圆整,可省略内衬层

    9单芯或三芯电缆的金属层

    本部分包括以下类型的金属层: a) 金属屏蔽(见第10章); b) 同心导体(见第11章); c) 金属套铅套(见第12章); d)金属铠装(见第13章)。 金属层应由上述的一种或几种型 非磁性的。

    本部分包括以下类型的金属层: a)金属屏蔽(见第10章); b)同心导体(见第11章); c)金属套铅套(见第12章); d)金属铠装(见第13章)。 金属层应由上述的一种或几种型式组成,包覆在单芯电缆上或三芯电缆的单独绝缘线芯上时应是 非磁性的。 可采取措施使金属层周围具有纵向阻水性能

    金属屏应由一根或多根金属带、金属编织、金 金属屏蔽可以是金属套或是在统包屏蔽情况下符合10.2规定的铠装

    GB/T12706.3—2020

    窝蚀的可能性,这不仅为了机械安全,也为了电气安全 金属屏鼓的搭盖和间隙应符合10.2要求

    10.2.1金属屏蔽中铜丝屏蔽的电阻,适用时应符合GB/T3956要求。铜丝屏蔽的标称截面应根据故 障电流容量确定

    2.1金属屏蔽中铜丝屏蔽的电阻,适用时应符合GB/T3956要求。铜丝屏蔽的标称截面应根据 流容量确定。 2.2铜带屏蔽应由一根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重叠绕包铜带间标称搭盖率为铜带宽度的15% 搭盖率不应小于5%。要求时,可采用其他结构,

    屏蔽原材料软铜带应选择符合GB/T11091规定的铜带。 铜带标称厚度为: 单芯电缆:≥0.12mm; 三芯电缆:≥0.10mm。 铜带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标称值的90%。 0.2.3标称截面积为500mm及以上电缆的金属屏蔽应采用铜丝屏蔽结构。铜丝屏蔽应由疏绕的软 同线组成,表面可采用反向绕包的铜丝或铜带扎紧。相邻铜丝的平均间隙不应大于4mm。相邻铜丝 平均间隙的定义和计算见GB/T11017.2一2014中6.5.2。金属屏蔽中铜丝屏蔽的总电阻,适用时应符 合GB/T3956要求

    如要求采用同心导体结构,可在三芯电缆的内衬层外,对单芯电缆也可以直接在绝缘上、半导电绝 缘屏蔽层上或适当的内衬层外包覆同心导体层。

    应采用铅或铅合金,并形成松紧适当的无缝铅管 的标称厚度应按式(1)计算:

    tb = 0.03D+ 0.7 ·(1) 式中: 铅套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一铅套前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假设直径计算应按附录A进行,计算结果应修约到一位小数(见附录B)。 当标称厚度计算值小于1.2mm时,铅套标称厚度取值为1.2mm,计算值应按附录B修约到一位 小数

    tb=0.03D,±0.7

    tpb一一铅套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一铅套前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假设直径计算应按附录A进行,计算结果应修约到一位小数(见附录B)。 当标称厚度计算值小于1.2mm时,铅套标称厚度取值为1.2mm,计算值应按附录B修约到

    GB/T12706.32020

    圆金属丝或扁金属线应为镀锌钢丝、不锈钢丝(非磁性)、铜丝或镀锡铜丝、铝丝或铝合金丝。 金属带应为镀锌钢带、不锈钢带(非磁性)、铝带或铝合金带。钢带应采用工业等级的热轧或冷轧 钢带。 在要求铠装钢丝层满足最小导电性的情况下,铠装层中允许包含足够的铜丝或镀锡铜丝,以确保达 到要求。 选择铠装材料时,尤其是铠装作为屏蔽层时,应特别考虑腐蚀的可能性,这不仅为了机械安全,也为 了电气安全。 除非采用特殊结构,用于交流系统单芯电缆的铠装应采用非磁性材料。 注:用于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以磁性材料为主的铠装即使采用特殊结构,电缆载流量仍将大为降低

    13.3.2 三芯电缴

    当铠装下的金属层与铠装材料不同时,应用14.2中规定的一种材料,挤包一层隔离套隔开。 隔离套应经受GB/T3048.10规定的火花试验。 无卤电缆(ST)的隔离套应符合表5规定 如铅套电缆要求有铠装层时,可采用隔离套或包带垫层,并应符合13.3.4规定。 如果在铠装层下采用隔离套,可以由其代替内衬层或附加在内衬层上。 在金属层周围具有纵向阻水结构的电缆可不采用隔离套。 隔离套的标称厚度应按式(2)计算: tss=0.02Du+ 0.6 ····· (2) 式中: D,隔离套前的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假设直径计算应按附录A进行,计算结果应修约到0.1mm(见附录B)。 非铅套电缆隔离套标称厚度的计算值小于1.2mm时,隔离套标称厚度取值为1.2mm。若隔离套 接挤包在铅套上,当隔离套标称厚度的计算值小于1.0mm时.隔离套标称厚度取值为1.0mm

    当铠装下的金属层与铠装材料不同时,应用14.2中规定的一种材料,挤包一层隔离套隔开。 隔离套应经受GB/T3048.10规定的火花试验。 无卤电缆(ST)的隔离套应符合表5规定 如铅套电缆要求有铠装层时,可采用隔离套或包带垫层,并应符合13.3.4规定。 如果在铠装层下采用隔离套,可以由其代替内衬层或附加在内衬层上。 在金属层周围具有纵向阻水结构的电缆可不采用隔离套。 隔离套的标称厚度应按式(2)计算

    GB/T 12706.32020

    13.3.4铅套电缆铠装下的包带垫层

    铅套涂层外的包带垫层应由浸渍纸带与复合纸带组成,或者由两层浸渍纸带与复合纸带外加一层 或多层复合浸渍纤维材料组成。 垫层材料的浸渍剂可为沥青或其他防腐剂,对于金属丝铠装,这些浸渍剂不应直接涂敷到金属 丝下。 也可采用合成材料带代替浸渍纸带。 铅套与铠装之间的包带垫层在铠装后总厚度的近似值为1.5mm

    13.4铠装金属丝和铠装金属带的尺寸

    铠装金属丝和铠装金属带应优先采用下列标称尺寸 圆金属丝(细):直径2.0mm、2.5mm、3.15mm 圆金属丝(粗):直径4.0mm; 扁金属线:厚度0.8mm; 钢带:0.5mm、0.8mm; 铝或铝合金带:厚度0.5mm、0.8mm

    13.5电缆直径与铠装层尺寸的关系

    铠装圆金属丝的标称直径和铠装金属带的标称厚度分别不应小于表8和表9规定

    表8铠装圆金属丝标称直径

    表9铠装金属带标称直径

    表9铠装金属带标称直径

    铠装前电缆假设直径大于15.0mm的电缆,扁金属线的标称厚度应取0.8mm。电缆假设直径为 15.0mm及以下时,不应采用扁金属线铠装

    金属丝铠装应紧密,使相邻金属丝间的间隙很小。必要时,可在扁金属线铠装和圆金属丝铠装外疏 绕一条标称厚度最小为0.3mm的镀锌钢带,钢带厚度的偏差应符合17.7.3规定。 采用粗圆金属丝铠装时,当铠装下隔离套或内衬层的标称厚度计算值小于2.0mm时,隔离套或内 衬层的标称厚度应取值为2.0mm

    GB/T12706.32020

    金属带铠装应螺旋绕包两层,使外层金属带的中间部位大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方,每层金属 率不应大于50%

    所有电缆都应有外护套。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但也可以按制造方和买方协议采用其他颜色,以适应电缆使用的特定环境 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外护套应经受GB/T3048.10规定的火花试验

    外护套应为热塑性材料(聚氯乙烯、聚乙烯或无卤阻燃材料)或弹性体材料(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 烯或类似聚合物)。 如果要求在火灾时电缆能阻止火焰的蔓延、发烟少以及没有卤素气体释放,应采用无卤阻燃型护套 材料。无卤阻燃电缆(ST)的外护套应符合表5的规定。 外护套材料应与表4中规定的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 在特殊条件下(例如为了防白蚁)使用的外护套,可能有必要使用化学添加剂,但这些添加剂不应包 括对人类及环境有害的材料。 14.3厚度 若无其他规定,挤包外护套标称厚度值应按式(3)计算: =0.035Dos+1.0 :(3) 式中: 外护套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一一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外护套应险为热塑性材科(策飘之筛、策筛或 斗(飘子橡胶、飘化聚 烯或类似聚合物)。 如果要求在火灾时电缆能阻止火焰的蔓延、发烟少以及没有卤素气体释放,应采用无卤阻燃型护套 材料。无卤阻燃电缆(ST)的外护套应符合表5的规定。 外护套材料应与表4中规定的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 在特殊条件下(例如为了防白蚁)使用的外护套,可能有必要使用化学添加剂,但这些添加剂不应包 括对人类及环境有害的材料

    = 0.035Dos+1.0 ·(3) 式中: tos一一外护套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一一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单位为毫米(mm)。 按式(3)计算出的数值应修约到0.1mm(见附录B)。 当单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的计算值小于1.4mm时,外护套标称厚度取值为1.4mm。当多芯电 缆外护套标称厚度的计算值小于1.8mm时,外护套标称厚度取值为1.8mm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士15)℃下进行

    15.3冲击试验电压的波形

    按GB/T3048.13规定,冲击波应具有有效波前时间1uμS~5μS,标称半峰值时间40μS~60 他方面应符合GB/T16927.1。

    GB/T 12706.32020

    15.4电缆导体温度的确定

    例行试验通常应在每一根电缆制造长度上进行(见3.2.1)。根据购买方和制造方达成 协议,可以减少试验电缆的根数或采用其他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规定的例行试验为: a)导体电阻测量(见16.2); b 局部放电试验(见16.3); C) 电压试验(见16.4); d)

    应对例行试验中每一根电缆长度的所有导体进行电阻测量,如果有同心导体也包括在内。 成品电缆或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试验前应在保持适当温度的试验室内至少存放12h。若怀 疑导体温度是否与室温一致,电缆应在试验室内存放24h后测量。也可将导体试样放在温度可以控制 的液体槽内至少1h后测量电阻。 电阻测量值应按GB/T3956给出的公式和系数校正到20℃下1km长度的数值。 每一根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不应超过GB/T3956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标称截面积适用时, 同心导体的电阻也应符合GB/T3956规定 铝合金导体的导体直流电阻要求与相同标称截面积的铝导体一致

    应按GB/T3048.12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灵敏度应为10pC或更优。 三芯电缆的所有绝缘线芯都应试验,电压施加于每一根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 试验电压应逐渐升高到2U。并保持10s,然后缓慢降到1.73Uc。 在1.73U。下,应无任何由被试电缆产生的超过声明试验灵敏度的可检测到的放电 注:被试电缆的任何放电都可能有害,

    电压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下采用工频交流电压进行 除非购买方另有要求,制造方可任选以下程序进行例行电压试验: a)3.5U。,5min; b) 2. 5U n . 30 min.

    除非购买方另有要求,制造方可任选以下程序进行例行电压试验: a)3.5U。,5 min; b) 2. 5U n .30 min .

    16.4.2单芯电缆试验步骤

    16.4.3三芯电缆试验步骤

    应在每一根导体与金属屏蔽层之间施加电压 三芯电缆也可采用三相变压器,一次完成试验

    16.4.4 试验电压

    对应额定电压的单相试验电压值见表10

    GB/T12706.32020

    16.5外护套耐压试验

    适用时,对于外护套上有挤包半导电层的电缆,可按照IEC60229:2007中3.1规定进行外护套直 流电压试验

    本部分要求的抽样试验包括: a)导体检查(见17.4); b)尺寸检查(见17.5~17.8、17.11); c)电压试验(见17.9); d)EPR、HEPR和XLPE绝缘及弹性体护套的热延伸试验(见17.10)。

    17.2抽样试验的频度

    17.2.1导体检查和尺寸检查

    导体检查、绝缘和护套厚度测量以及电缆外径的测量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和规格电缆中的一根制 度的电缆上进行,但应限制不超过合同长度数量的10%

    GB/T 12706.32020

    17.2.2电气和物理试验

    总长度大于2km或单芯电缆总 规定的数量进行试验。

    表11抽样试验样品数量

    如果仕一试样没有 中再取两个附加试样对不合格项目重新 式验。如果两个附加试样都合格,样品所取 比次的电缆应认为符合本部分要求。如果加试样品中有 个试样不合格,则认为抽取该试 符合本部分要求

    17.5. 1 概速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95112008第8章规定。 为试验而选取的每根电缆长度应从电缆的一端截取一段电缆来代表,如果必要,应将可能损伤的部

    17.5.2对绝缘的要求

    每一段绝缘线芯,最小测量值不应低于规定标称值的90%再减0.1mm,见式(4): timin ≥0.9tin0.1 ·(4) 式中: imin 绝缘厚度最小测量值,单位为毫米(mm); 绝缘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同时,还应符合式(5)的规定:

    绝缘厚度最大测量值,单位为毫米(mm)

    7.5.3对非金属护套要

    采用与外护套紧密粘结的挤包外半导电层结构时,挤包外半导电层的厚度可作为护套厚度的一部

    GB/T12706.32020

    ,最多不超过0.3mm。不考虑哑铃片的制作方式, 有机械性能要求。 非金属护套厚度最小测量值不应小于规定标称值的80%再减0.2mm,见式(6): t smin ≥ 0.8tsn 0.2 ++ +++ ++++++++++ (

    根据制造方的意见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测量铅套最小厚度。铅套厚度不应低于规定 95%再减0.1mm,见式(7):

    应使用测量头平面直径为4mm~8mm的千分尺测量,测量精度为土0.01mm。 测量应在取自成品电缆上的50mm长的护套试样进行。试样应沿轴向剖开并仔细展 擦拭干净后,应沿展平的试样的圆周方向距边缘至少10mm进行测量。应测取足够多的数 测量到最小厚度

    应使用具有一个平测头和一个球形测头的千分尺,或具有一个平测头和一个长为2.4mm、宽为 0.8mm的矩形平测头的千分尺进行测量。测量时球形测头或矩形测头应置于护套环的内侧。千分尺 的精度应为±0.01mm。 测量应在从样品上仔细切下的环形护套上进行。应沿着圆周上测量足够多的点,以保证测量到最 小厚度。

    17.7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测量

    17.7.1金属丝的测量

    应使用具有两个平测头精度为土0.0 属丝应在同一截面上两个互成直角的位置上各测量 一次,取 二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金属丝的直径

    [17.7.2 金属带的测量

    应使用具有两个直径为5mm平测头、精度为士0.01mm的千分尺进行测量。对带宽为40mn 下的金属带应在宽度中央测其厚度;对更宽的带子应在距其每一边缘20mm处测量,取其平均仁 金属带厚度。

    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尺寸低于13.5中给出标称尺寸的量值不应超过 圆金属丝:5%;

    GB/T12706.3—2020

    竣工资料试验终端之间的一根成品电缆长度应至少为

    试验终端之间的一根成品电缆长度应至少

    EPR、HEPR和XLPE绝缘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3规定,SE,护套应符合表14规定

    表13各种热固性绝缘混合料特殊性能试验要

    GB/T 12706.32020

    市政管理17.11绕包搭盖率和间隙率

    搭盖率和间隙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2706.1的规定。 铜带屏蔽最小搭盖率应符合10.2.2的规定。 铠装金属带间隙率应符合13.7的规定,

    ....
  • 电力标准 电缆标准
  • 相关专题: 电力电缆  
专题: 电子产品标准 |稀土标准 |路桥施工组织设计 |pvc标准 |路桥工程表格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