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790-2013(2019年版)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GB 50790-2013(2019年版)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4.9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4-2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 50790-2013(2019年版)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

    1.1土800kV直流架空输电乡

    2.1.2地面合成场强

    由导线所带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和由空间电荷产生的电场 的地面场强

    在电场的作用下房地产项目,空间电荷不断向地面移动,地面单位面积所

    泛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设计覆冰厚度10mm及以下地区为轻冰区,设计冰厚大于 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20mm及以上地区为重冰区

    2. 1. 6 基本风速

    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 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10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 的风速。

    2.1.7稀有风速、稀有覆冰

    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 重大风、覆冰。

    两耐张杆塔间的线路部分。

    2.1.9平均运行张力

    溶解后具有与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自然沉积物 溶解后相同电导率的氯化钠总量除以表面积,简称等值盐密

    2. 1. 11 不溶物密度

    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非可溶性残留物总量除以 表面积,简称灰密。

    地区等值盐密小于或等于0.05mg/cm为轻污区,等值盐 为小于或等于0.08mg/cm大于0.05mg/cm为中污区,等值益 密小于或等于0.15mg/cm大于0.08mg/cm为重污区

    2. 1. 13居民区

    2. 1. 14 非居民区

    2.1.15交通困难地区

    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

    任何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

    2. 1. 17 对地距离

    2. 1. 18保护角

    residential area

    residential area

    ectricalclearanc

    distanceto ground

    shielding angle

    通过地线的垂直平面与地线和被保护受雷击的外侧子导线的 平面之间的夹角。

    2.1.19 采动影响区

    受矿产开采扰动影响的区域。

    miningaffectedarea

    largecrossing

    largecrossing

    线路跨越通航大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或铁塔较 高,导线选型或铁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 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分裂导线中心与线路下方建筑物或其他设施垂直方向百 距离。

    分裂导线中心(或杆塔外缘、或塔位)与线路侧方建 他设施水平方向的投影距离

    2.2.1作用与作用效应

    2. 2. 2 电工:

    B1 导线、地线及绝缘子覆冰后风荷载增大系数; B2 构件覆冰后风荷载增大系数; Ka 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 K。 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k 悬垂绝缘子串系数; Ki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 K。 单片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有效系数: m 海拔修正因子; m 特征指数:

    Ls 单片绝缘子的有效爬电距离; S 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 0 一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Y.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3.0.1路径选择宜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红外 测量等新技术;在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发育地区,路径选 择宜采用地质遥感技术:路径选择应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地形地 貌、地质、冰区、交通、施工、运行及地方规划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 术经济比较,做到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合理。

    3.0.4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宜避开重冰 区、易舞动区及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 必要的措施

    3.0.5路径选择应考虑线路与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邻近设施

    3.0.6轻、中、重冰区的耐张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km 3km。当耐张段长度较长时应采取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 悬殊的山区或重冰区等运行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应运 短。输电线路与主干铁路、高速公路交叉时,应采用独立耐张

    0.9有大跨越的输电线路路径应结合跨越点,通过综合技术 齐比较确定。

    4.0.1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资料的数理统计结果及附 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按100 年考虑

    4.0.2确定基本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

    4.0.4基本风速不宜低于27m/s,必要时还宜按稀有风速条件进 行验算。

    4.0.4基本风速不宜低于27m/s,必要时还宜按稀有风速条件进

    20mm设计,重冰区宜按20mm、30mm、40mm、50mm等设计。必 要时还宜按稀有覆冰条件进行验算

    4.0.6地线设计冰厚,除无冰区段外,应较导线增加5mm。

    计时应充分考虑微地形、微气象条件、导线易舞动地区等影响。 4.0.8大跨越基本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宜将附近陆上输电线 路的风速统计值换算到跨越处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以上 10m处,并增加10%,然后考虑水面影响再增加10%后选用。大 跨越基本风速不应低于相连接的陆上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

    4.0.9大跨越设计冰厚,除无冰区段外,宜较附近一般输电线路

    .0.10设计用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地区年平均气温在3℃~17℃之内,应取与年平均气温 值邻近的5的倍数值。 2当地区年平均气温小于3℃和大于17℃时,分别按年平均 气温减少3℃和5℃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4.0.11安装工况风速应采用10m/s,覆冰厚度应采用无冰,同 时,气温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最低气温为一40℃和一30℃的地区,宜采用一15℃。 2 最低气温为一20℃的地区,宜采用一10℃。 3 最低气温为一10℃的地区,宜采用一5℃。 4 最低气温为0℃的地区,宜采用5℃。

    导线平均高度处的值大于或等于35m/s时,雷电过电压工况的 速宜取15m/s,否则宜取10m/s;校验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时 风速应采用无风,覆冰厚度应采用无冰

    4.0.13操作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

    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风速值的50%,但不宜低于15m/s 夏冰厚度应采用无冰。

    4.0.14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 覆冰厚度应采用无冰。

    4.0.14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

    5.0.1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形式,宜根据系乡

    5.0.1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形式,宜根据系统需要按照经 济电流密度选择,也可根据系统输送容量,结合不同导线的材料结 构进行电气和机械特性等比选,并应满足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 等技术条件的要求,通过年费用最小法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 确定。其中导线表面最大电位梯度的计算方法可按照附录A的 公式计算。电晕无线电干扰场强可按照附录B的公式计算。电 晕可听噪声可按照附录C的公式计算。 5.0.2在海拨1000m及以下地区,距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正极性 导线对地投影外20m处,80%时间,80%置信度,0.5MHz频率的 无线电干扰不应超过58dB(V/m)。 5.0.3在海拨1000m及以下地区,距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正极性 导线对地投影外20m处,由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L50)不应超过 45dB(A);在海拨高度大于1000m且线路经过人烟稀少地区时, 由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应控制在50dB(A)以下。 成电场强度和离子流密度限

    6.0.4当晴天时,直流线路下地面合成电场强度和离子流密度 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4地面合成电场强度和离子流密度

    5.0.5直流线路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并应与

    验算导线载流量时,应符合下

    1流过线路导线的直流电流,应取换流站整流阀在冷却设备 投运时可充许的最大过负荷电流。在无可靠系统资料情况下,流 过线路导线的最大过负荷电流可取1.1倍的额定电流。 2钢芯铝绞线和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允许温度可采用70℃ (大跨越不得超过90℃),钢芯铝包钢绞线(包括铝包钢绞线)的充 许温度可采用80℃(大跨越不得超过100℃),钢绞线的充许温度 可采用125℃。 3环境气温应采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并应考虑太阳辐射 的影响。太阳辐射功率密度应采用0.1W/cm,相应风速应为 0.5m/s(大跨越风速应为0.6m/s)。 5.0.7地线(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应满足短路电流热容量要 求,且表面最大场强不宜大于18kV/cm。

    3环境气温应采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并应考虑太阳辐射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

    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OPGW)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5.0.9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应按下式计算,

    5.0.9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max一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N); T,一导、地线的拉断力(N); K。一一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5.0.10在稀有风速或稀有覆冰气象条件时,弧垂最低点的最大 张力,不应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6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应 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66%。 5.0.11地线(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应满足电气和机械使用条 件要求,可选用钢绞线或复合型绞线。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结构选 型应考虑耐雷击性能,其最外层单线直径不应小于3.0mm。验算 短路热稳定时,计算时间和相应的短路电流值应根据系统条件决 定,地线的允许温度宜按下列规定取值:

    0.10在稀有风速或稀有覆冰气象条件时,弧垂最低点的最大 长力,不应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6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应 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66%。

    5.0.11地线(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应满足电气和机械便

    件要求,可选用钢绞线或复合型绞线。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结构送 型应考虑耐雷击性能,其最外层单线直径不应小于3.0mm。验算 豆路热稳定时,计算时间和相应的短路电流值应根据系统条件 定,地线的允许温度宜按下列规定取值:

    1钢(铝包钢)芯铝绞线和钢(铝包钢)芯铝合金绞线可采用 200℃。 2 镀锌钢绞线可采用400℃。 3 铝包钢绞线可采用300℃。 4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充许温度应采用产品试验保证值。 5.0.12导地线防振措施应按下列条件设计: 1铝钢截面比不小于4.29的钢芯铝绞线的平均应力,不应超 过拉断力的25%。分裂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600m及以 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档距在600m以上可采用防振锤(阻尼 线)或另加护线条防振。阻尼间隔棒宜不等距、不对称布置。 2镀锌钢绞线或铝包钢绞线地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和相 应的防振措施,应符合表5.0.12的要求

    表5.0.12地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和相应的防振措施

    表5.0.13钢芯铝绞线塑性伸长及降温值

    主:对大铝钢截面比的钢芯铝绞线或钢芯铝合金绞线,应由制造厂家提供塑性 长值或隆温值。

    5.0.14线路经过易舞动地区时应采取防舞动措施,对经过可能 发生舞动的地区,应预留防舞动措施

    发生舞动的地区,应预留防舞动措施。

    6.0.1绝缘子机械强度最小安全系数应符合表6.0.1的规定。 双联及多联绝缘子串应验算断一联后的机械强度,荷载及安全系 数应按断联情况考虑。

    表6.0.1绝缘子机械强度最小安全系数

    注:1常年荷载是指年平均气温条件下绝缘子所承受的荷载。 驰异何我定指驰 算条件下绝缘子所承受的荷载。 2断线、断联的气象条件应为无风、有冰、一5℃。 3棒型绝缘子应包括复合绝缘子和瓷棒绝缘子。 6.0.2 绝缘子承受的各种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R 绝缘子的额定机械破坏负荷(kN); T一一分别取绝缘子承受的最大使用荷载、验算荷载、断线 荷载、断联荷载或常年荷载(kN); K一一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 6.0.3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具表面应热镀锌或采取其他相应 的防腐措施

    1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1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6.0.5绝缘子串及金具应考虑均压和防电晕措施。有

    6.0.6当线路与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距离小于5km时,地线(含

    6.0.8在线路设计中,悬垂V型绝缘子串两肢之间的夹角的

    半,可比最大风偏角小5°~10°,或可通过试验确定。 6.0.9线路经过易舞动区应适当提高金具和绝缘子串的机械 强度。 6.0.10在易发生严重覆冰地区,宜增加绝缘子串长或采用V型 串、八字串。

    6.0.11耐张塔跳线宜采用刚性跳线

    .0.11耐张塔跳线宜采用刚性

    7.0.1土800kV线路的绝缘配合,应使线路能在工作电压、操作 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7.0.2土800kV线路绝缘子片数的确定应采用污耐压法,对无 可靠污耐压特性参数的绝缘子,宜采用爬电比距法。当采用爬电 比距法时,绝缘子片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表7.0.3 轻污区0.05mg/cm盐密时工作电压要求的悬垂V型 绝缘子串片数(钟罩型)

    7.0.4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可取悬垂串同样的数值。在 中、重污区,爬电比距可根据运行经验较悬垂绝缘子串适当减少。 7.0.5复合绝缘子在轻、中、重污区其爬电比距不宜小于盘型绝 缘子最小要求值的3/4。复合绝缘子两端均应加装均压环,其有 效绝缘长度应满足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要求。 7.0.6在海拨高度超过1000m的地区,绝缘子的片数应进行修 正,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H 高海拨地区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 H 海拔高度(m): m 特征指数,它反映气压对于污闪电压的影响程度,由 试验确定。 7.0.7 土800kV线路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

    7.0.7土800kV线路在相应

    7.0.7土800kV线路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

    表7.0.7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m)

    式中:Ka 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 H一 海拔高度(m); m 海拨修正因子,工作电压、雷电过电压海拨修正因子 应取1.0;操作过电压海拨修正因子与电压的关系按 图7.0.8中的曲线a(极对地绝缘)取值

    图7.0.8海拔修正因子m与电压的关系

    7.0.9应结合当地已有的运行经验、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特点、地 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因素进行土800kV线路防雷设计; 在计算耐雷水平后,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合理的防雷方式。 7.0.10土800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双地线。杆塔上地线对导 线宜采用负保护角,在山区不宜大于一10°。 7.0.11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宜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确定 7.0.12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地线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表7.0.12所列数值。当土壤电阻率超过20002:m,接地电阻很 难降到302时,可采用6根~8根总长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 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可不受限制

    表7.0.12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地线的工频接地电阻

    通过耕地的直流输电线路的接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 民区和水田的接地体应敷设成环形

    8.0.1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8.0.1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0.1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线间距离宜按下式计算:

    D=kLk+/2×U/110+krf。

    式中:D 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 悬垂绝缘子串系数,可按表8.0.1的规定确定; Lk 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 U 系统标称电压(kV); f 导线最大弧垂(m); k 系数,1000m以下档距取0.65,1000m~2000m取 0.81.0; A一 增大系数,对10mm~15mm覆冰,A=0;20mm~ 30mm覆冰,A=0.5m;40mm及以上覆冰,A=1.0m。

    表8.0.1悬垂绝缘子串系数k

    2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宜采用公式(8.0.1)计算 结果的75%。

    口木口 8.0.2覆冰地区导线和地线间的水平偏移应满足导线和地线在 不均匀覆冰、不同期脱冰时静态和动态接近的电气间隙要求

    不均匀覆冰、不同期脱冰时静态和动态接近的电气间隙要求

    9.0.1杆塔可按其受力性质分为悬垂型、耐张型杆塔。悬重 塔可分为悬垂直线和悬垂转角杆塔;耐张型杆塔分为耐张直 张转角和终端杆塔。

    9.0.2单回路杆塔导线既可水平排列,也可垂直排列,必要

    以结构简单、受力均衡、传力清晰、外形美观为原则,同时应结合占 地范围、杆塔材料、运行维护、施工方法、制造工艺等因素在充分进 行设计优化的基础上选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抽样标准.0.4杆塔使用宜遵守以下原则:

    0.4杆塔使用宜遵守以下原则

    1不同类型杆塔的选用应依据线路路径特点,应按安全可 靠、经济合理、维护方便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进行。 2山区线路杆塔应依据地形特点,配合不等高基础,采用全 方位长短腿结构型式。 3在走廊拥挤地带,可采用导线垂直排列的杆塔。 4当悬垂直线杆塔兼小角度转角时,其转角度数不宜大于 3。悬垂转角杆塔的转角度数不宜大于20°

    1永久荷载应包括导线及地线、绝缘子及其附件、杆塔结构 构件、杆塔上各种固定设备、基础以及土体等的重力荷载,土压力 及预应力等荷载。 2可变荷载应包括风和冰(雪)荷载,导线、地线及拉线的张 力,安装检修的各种附加荷载,结构变形引起的次生荷载以及各种 振动动力荷载。 10.1.2杆塔的作用荷载宜分解为横向荷载、纵向荷载和垂直 荷载。 10.1.3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正常运行情况、断线(含纵向不平 衡张力)情况、不均匀覆冰情况和安装情况下的荷载组合,必要时 尚应验算地需等稀有情况

    1永久荷载应包括导线及地线、绝缘子及其附件、杆塔结构 构件、杆塔上各种固定设备、基础以及土体等的重力荷载,土压力 及预应力等荷载。 2可变荷载应包括风和冰(雪)荷载,导线、地线及拉线的张 力,安装检修的各种附加荷载,结构变形引起的次生荷载以及各种 振动动力荷载。 10.1.2杆塔的作用荷载宜分解为横向荷载、纵向荷载和垂直 荷载。 10.1.3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正常运行情况、断线(含纵向不平 衡张力)情况、不均匀覆冰情况和安装情况下的荷载组合,必要时 尚应验算地震等稀有情况。 10.1.4各类杆塔的正常运行情况,应计算下列荷载组合: 1基本风速、无冰、未断线(包括最小垂直荷载和最大横向荷 载组合)。 2设计覆冰、相应风速及气温、未断线。 3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终端和转角杆塔)。 10.1.5悬垂型杆塔(不含大跨越悬垂型杆塔)的断线(含纵向不 平衡张力)情况,应按一5℃、有冰、无风的气象条件计算下列荷载 组合: 1任意一极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地线未断。 2断任意一根地线,导线无纵向不平衡张力。 10.1.6耐张型杆塔的断线(含纵向不平衡张力)情况应按一5℃

    10.1.4各类杆塔的正常运行情况给排水图纸,应计算下列荷载组合:

    1基本风速、无冰、未断线(包括最小垂直荷载和最大横向荷 载组合)。 2设计覆冰、相应风速及气温、未断线。 3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终端和转角杆塔)。 10.1.5悬垂型杆塔(不含大跨越悬垂型杆塔)的断线(含纵向不 平衡张力)情况,应按一5℃、有冰、无风的气象条件计算下列荷载 组合: 1任意一极导线有纵向不平衡张力,地线未断。 2断任意一根地线,导线无纵向不平衡张力。 10.1.6市 耐张型杆塔的断线(含纵向不平衡张力)情况应按一5℃

    ....
  • 相关专题: 输电线路  
专题: 项目管理、论文 |建筑常用表格 |计算机标准 |玩具标准 |照明设计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