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964-2019 环式布料机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表4销齿传动的公差配合
4.5.4.4安装时中心距的偏差按照一般齿轮的中心距偏差选取
照明设计标准4.5.4.4安装时中心距的偏差按照一般齿轮的中心距偏差选取
4.5.5轴、销热处理
轴热处理硬度不小于217HB,特殊的轴和销热处
4.5.6回转支承装置
所有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面对轨道平面的垂直度偏差△a≤L/400 距离,其倾斜方向应限制在上部向内倾斜)。 车轮的垂直度偏差见图2。
4.6.2.2两个车轮的中心线与通过轨道中心的中心线的平行度的公差等级
图2车轮的垂直度偏差
4.6.3.1安装时应以回转支承装置的回转轴承外环为基准圆,用吊线法画出行走台车的轨道圆,轨道圆 与基准圆的同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mm 4.6.3.2轨道上平面在任意1/8的范围内平面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mm;径向误差在任意2米圆弧内圆 挑动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 4.6.3.3轨道接头处高低差e不应大于0.5mm,轨道接头处侧向错位g不应大于0. 5mm,轨道接头处头部
间隙c不应大于2mm,见图3
4.6.4行走驱动装置安装
传动装置齿轮啮合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a)齿轮与销齿啮合侧隙应为1mm~1.5mm b)齿根间隙应为2.5mm3.5mm。 c)齿轮与销齿接触面积沿齿高方向不应
)齿轮与销齿啮合侧隙应为1mm~1.5mm。 )齿根间隙应为2.5mm3.5mm。 )齿轮与销齿接触面积沿齿高方向不应小于40%,沿齿宽方向不应小于50%
4.6.5内、外环密封装置安装
内、外环密封装置与回转支承装置基准圆的同轴度不应大于5mm。 4.6.6带式输送机安装
4.6.6带式输送机安装
带式输送机的安装应符合GB/T10595的规定
轨道接头处侧向错位及间隙
图3轨道接头处的允许偏差
4.7.1除锈应达到GB/T8923.1规定的Sa2.5或St3级的要求。 4.7.2当钢材表面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时,不应进行干喷砂除锈。 4.7.3本机外表面涂漆颜色及色样应符合JB/T5000.12的规定,颜色由业主定。 4.7.4漆膜附着力应符合GB/T9286中规定的2级。 4.7.5各零部件的非加工表面及外露表面,除下列情况外均应涂色: a)焊后内部呈封闭状的结构件的内表面,加工的配合面、工作面。 b)塑料、橡胶等材料制成的零件表面及有色金属件。 c)有镀层的零件表面。 4.7.6喷射除锈过的表面应及时涂上底漆,涂漆时应在清洁干净的地方进行,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 湿度在85%以下,工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勺 4.7.7各部件应涂底漆一层(不包括保养底漆),面漆两层。不允许有漏漆现象。每层油漆颜色不应相 同,每层油漆干膜厚度应为25μm~35μm,油漆干膜总厚度不应小于75um。 4.7.8外露加工配合面应涂防护油脂,外露加工非配合面均应涂以面漆或底漆,干膜厚度至少为35μ m。 4.7.9 整机安装调试后应再涂一次面漆,涂漆前应修补好安装时损伤的部位。 4.7.10 底漆、中间层漆的涂层不允许有针孔、气泡、皱纹、脱落、流挂、漏漆等缺陷,面漆应均匀、 完整。 4.7.11当两个钢结构件用螺栓作永久性连接时,在组装前应彻底清除接触表面的污垢及氧化物,并及 时涂上一层红丹漆或油漆,在油漆未干时将其紧密接合。 4.7.12出厂前应做好所有外露加工表面的防锈措施,除了防锈底漆应在出厂前涂刷外,最后一道外面 漆可在出厂前涂刷,也可到工地后涂刷。
4.8.1各电控装置均应接地,且应设置安全警示牌,并有接地标志。 4.8.2梯子、栏杆及平台应符合GB4053的规定。 4.8.3设备安全应符合GB14784的规定。
4.9.1布料机工作区域要有足够的照明度,照明设计应按GB50034执行。 4.9.2布料机工作层间应有吸尘装置,以保证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GBZ1和GB2 规定。
10.1.1电气设备应符合GB50055的规定,应完整无缺陷,并持有出厂合格证。 10.1.2所有配套的电动机及电器元件出厂试验报告及说明书、合格证应完整无缺移交用户。 10.1.3仪表按钮操作开关信号灯的用途应标明在盘面上,柜内的电气元件应标明其代号。
4.10.2电气设备安装
4.10.2.1电气设备应安装牢固。 4.10.2.2音响信号装置应可靠,应设在有关人员视力、听力可及的地方。 4.10.2.3行程开关动作应正确可靠,与其相应的机构在达到极限位置时应停止运动。 4.10.2.4电气设备屏柜相互间及其结构架(或板壁)间的距离应符合检修方便的要求
4.10.3.1导线应采用绝缘铜芯多股电线或电缆,导线截面应按敷设方式、环境温度和电压等级来确定, 电动机电源线不小于2.5mm,控制回路和辅助接线不小于1.5mm,随设备移动的导线应用多股铜芯线, 4.10.3.2屏箱内部连接导线可用裸铜母线或绝缘铜导线。 4.10.3.3变频器与控制柜连接的控制线应采用屏蔽线
4.10.4.2布料机的轨道与接地系统的连接应不少于两处,轨道间的电气连接必须可靠,保护接地的接 地电阻应不大于4Q。 4.10.4.3变频器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3.5mm以上接地线。 4.10.4.4工业可编程控制器应单独接地,接地点应靠近控制器,接地导线截面应大于2mm,接地电阻 应小于100Q。
4.11.1带式输送机负荷运行时不应有不转动的辊子。 4.11.2 带式输送机运行时,输送带边缘与托辊辊子外侧端缘的距离应大于30mm。 4.11.3 电动滚筒不应有异常振动和渗油现象。 4.11.4 拉紧装置应调整灵活,将输送带逐步加力,拉紧至运行时输送带与滚筒不打滑为止。 4.11.5清扫器清扫效果要好,性能稳定。刮板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的接触应均匀,其调节行程应大 于20mm,带式输送机运转时不应发生异常振动。 台 4.11.6内、外环密封装置中均匀布置的行走轮和水平定位轮应转动灵活。 4.11.7机电保护装置应反应灵敏,动作准确可靠。 4.11.8整机应运行平稳,不卡涩,空载噪声值不得大于85dB(A)
5.1.1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5.1.2凡是能够用手动的机构均进行盘车试验,不得有卡阻现象。 5.1.3检查各润滑点的供油情况。 5.1.4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 5.1.5检测的项目与使用工具见表5。
5.1.1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DL/T 19642019
表5检测的项目与使用工具
整机应进行空载运行试验,运行时间不少于1h, 。启动传动电机,如热启动电流过大或启动时间过 长,应立即停车检查,消除故障后再进行试验。整机运行应平稳,无冲击和不正常噪音。减速器、电动 滚简不得渗油:并应符合4.11条的规定。
负荷试验在使用现场进行。各机构应运行平稳可靠,在启动、运转、停车工况下每次至少运行4 运行72h,无异常现象方可投入生产
工厂检验按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逐项进行,凡涉及用钢卷尺测量长度时,均按表6中规定的值进行 修正。测量时钢卷尺应按50N拉力标准尺进行标定,测量所得钢卷尺上读数加上表6修正值即为实际测 量值。
钢卷尺测量长度修正值
每台环式布料机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见表7。
建筑技术论文6.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或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b)当正常生产过程中,在结构、材料或工艺等方面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3.2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的样机为新产品试制的样机或在受检当月(季)的生产批量中随机抽出一台。如果检验不 合格应加倍抽查,若仍不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
6.5.1出厂检验项目按表7的规定,其指标100%达到要求方为合格; 6.5.2型式检验项目按第4章和表7的规定,其指标100%达到要求方为合格。
5.5.1出厂检验项目按表7的规定,其指标100%达到要求方为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与购存
7.1.1环式布料机标志应符合GB/T50549的规定。 .1.2在布料机的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密封圈标准,标牌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a)产品名称: b)型号: c)主要技术参数(生产率、带宽、带速); d)制造日期(编号); e)制造商名称。 .1.2标牌的尺寸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7.2.3随机技术文件应用塑料袋封装,并固定在包装箱内,应包括: 准信息服务 a)安装图纸及易损零部件图纸; b)制造厂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 c)产品使用说明书; d)产品出厂合格证; e)拆运、发运单元清单; f)装箱单; g)装拆编号图号。
7.3.1车体分段运输、贮存时,放置应平稳,不得使支点间距过大和悬臂过长,以免引起构件变形。运 输保管时要有可靠的防雨、防潮措施,避免锈蚀。 7.3.2带式输送机托辊宜封闭存放,露天存放时应采取通风良好的不积水的包装,较长时间储存时要防 止锈饨。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