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341-2018 微电网工程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GB/T 51341-2018  微电网工程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9-1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51341-2018  微电网工程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接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位于用户附近、在35kV 电压等级就地消纳为主的电源,包括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 交流器等类型电源。 注:包括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水能、能、地热能、海洋能 源综合利用发电(含煤炭瓦斯发电)和储能等类型

    2.0.5微电网并网点

    对子有配电站的微电网接地线标准,指配电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 无配电站的微电网,指微电网的输入/输出汇总点。

    2.0.6微电网公共连接点

    微电网接入公共电网的连接发

    2.0.7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microgrids(EMSM)

    microgrids (EMSM)

    种计算机系统,包括提供基本支持服务的软硬件平台,以及

    保证微电网内发电、配电、用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高 软件。

    black start

    微电网在全部停电后,只依靠内部分布式电源完成启动的 过程。

    3.0.1微电网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光、水、 气等发电资源,电力用户需求和电网发展规划,并应优先利用可再 生能源发电。

    3.0.2微电网内电源配置应考虑微电网的电力负荷类型

    3.0.2微电网内电源配置应考虑微电网的电力负荷类型和负荷 特性,以及近远期的负荷增长需求。采用并网型微电网应纳人区 域配电网规划

    3.0.3微电网工程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配电线路和配电

    3.0.4微电网工程设计应获得现场及其周围区域的工程地质、水

    .5并网型微电网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外部电网的电力 交换和调度运行要求,并网点的有功功率控制、无功与电压调 手离网模式切换等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微电网接入电 统技术规定》GB/T33589的有关规定。

    3.0.7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交换功率和交换时段应具有可

    可与并入电网实现备用、调峰和需求侧响应等双向服务,微电网与

    3.0.8微电网工程设计应满足当地用户的用电需求、电能质量和 供电可靠性要求。对于改造的并网型微电网,其供电可靠性不宜 降低。

    3.0.9微电网线路设计应包括微电网范围内的架空线路、 缆设计。架空线路、电力电缆设计应与已有配电网、市政规 边环境现状相协调,

    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和《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 的有关规定。

    4.1.1微电网总体规划设计应根据微电网的类型、应用条 微电网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

    4.1.3微电网整体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微电网的运行策

    4.1.4微电网内部应具有保障负荷用电与电气设备独立

    4.2.1 微电网的负荷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主要用电负荷类型及重要性分析: 微电网最大供电负荷; 3 逐月典型日负荷曲线。 4.2.2 应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和微电网覆盖范围内电力发展总体 规划要求,对3年~5年微电网规划期内的负荷需求进行预测,并 应包括下列内容: 规划期内峰值负荷增长趋势; 2 规划期内新增负荷类型和水平; 3 规划期内逐年典型日负荷曲线。

    4.2.1微电网的负荷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4.2.3对微电网规划期的负荷应进行分级统计,负荷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 定

    4.3.1对于微电网内的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水能等

    1对于微电网内的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水能等可再生 资源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可按国家现行标准《风电场风能资源 法》GB/T18710、《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和《小 能设计规程》SL76的有关规定进行。

    估方法》GB/T18710、《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和《小水 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的有关规定进行。 4.3.2对于天然气、柴油等发电资源,应对燃料供应情况、品质和 成本等进行分析。

    4.3.2对于天然气、柴油等发电资源,应对燃料供应情况、品质和 成本等进行分析。

    4.4.1分布式电源配置应统筹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等要 求,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4.4.2分布式电源类型应根据电源现况、负荷需求和发电资源分 析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微电网电源构成。 4.4.3分布式电源容量配置应充分考虑发电设备的技术特性、负 荷需求和运行策略,应通过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确定。 44.4微由网中储能的米型和容量配置应综合老虎虑由源特性负

    荷特性及外部电网接入环境等因素确定,并应制定其在规划期内 的更换计划。储能类型可采用功率型、能量型或者组成的复合储 能系统。

    4.5网架结构及布局设计

    4.5.1微电网网架结构应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特征及规划方案,并 应根据需求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4.5.2微电网应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

    4.5.1微电网网架结构应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特征及规划方案,并 应根据需求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4.5.2微电网应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 和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适用的接线形式。 4.5.3微电网的电压等级应根据微电网容量选择,并应考虑典型 运行左式下发由及角蓝情源 汶业确堂

    应根据需求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式发电设施可汇集接入邻近母线或馈线

    发电设施可汇集接入邻近母线或馈线

    设施可汇集接入邻近母线或馈线 微电网内部配电设施的布局应根据负荷的分布,考虑微电 区域的负荷发展规划,通过比较或优化确定设计方案。

    设施可汇集接入邻近母线或馈线

    4.5.5微电网内部配电设施的布局应根据负荷的分布,考虑微电

    5.1.1微电网一次系统设计应包并网型微电网接入外部电网 和微电网区域内相关的一次系统内容。 5.1.2并网型微电网接入外部电网相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3589的有关规 定。微电网的一次系统设计应包括主接线设计、潮流及短路电流 计算、电能质量及无功调节配置和可靠性分析等。

    5.2.1开网型微电网宜设置主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形式;独立 型微电网可设置主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接线形式。 5.2.2微电网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开关站、配电站等站点的电 气主接线应根据各自的规划容量、线路、变压器连接单元总数和设 备特点等条件确定,宜采用单母线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等接线 形式,并预留扩展空间

    5.3潮流及短路电流计算

    1 微电网代表性的运行方式应进行潮流计算。 2微电网应对不同运行方式进行短路计算,短路类型应包 目短路和两相短路,中性点接地系统还应进行单相接地短

    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中性点接地系统还应进行单相接地 计算。

    5.4电能质量及无功调节

    5.4.1微电网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电压偏差、电压波

    1微电网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

    谐波分量、频率偏差和三相不对称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 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2326、《电能质量公用电网波》GB/T14549、《电能质 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24337、《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 衡》GB/T15543和《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15945 的有关规定

    的无功控制能力,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光伏发电站设计 》GB50797、《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51048和《风 场设计技术规范》DL/T5383的要求

    5.5.1微电网应根据类型和运行方式进行可靠性分析,关 分析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5.5.1微电网应根据类型和运行方式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应主要

    5.5.2并网型微电网的可靠性不应低于所接入配电网的供电可 靠性。

    5.5.2并网型微电网的可靠性不应低于所接入配电网的供电可

    6.1.3并网型微电网的保护配置应与公共电网的保护协调配合

    安设备的运1 功能,能手动、自动控制和调节微电网主要设备的运行模式利 参数。

    求。并网型微电网系统接入电网应设置并网电量关口计量点,并 应在关口计量点装设双向电能计量装置。

    6.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6.2.1微电网保护应符合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

    1微电网保护应符合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

    求,其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 程》GB/T1428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T50062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有关规定。 6.2.2微电网内部的系统保护配置应能够适应微电网运行方式 的变化

    110(6)kV~35kV线路两侧宜配置(方向)过流保护,也可 配置距离保护,当上述两种保护性能不满足要求时,可配置纵联电 流差动保护; 2当10(6)kV~35kV线路带有分支时,带电源的各分支侧 宜配置(方向)过流保护或距离保护,当保护性能不满足要求时,可 配置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310(6)kV~35kV架空线路或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可根据 实际情况采取满足运行安全的重合闸方式: 4380V/220V线路宜配置过流和过负荷保护,可由具备短 路瞬时长延时保护和分励脱扣等功能的断路器实现。 m

    110(6)kV~35kV线路两侧宜配置(方向)过流保护,也可 配置距离保护,当上述两种保护性能不满足要求时,可配置纵联电 流差动保护; 2当10(6)kV~~35kV线路带有分支时,带电源的各分支侧 宜配置(方向)过流保护或距离保护,当保护性能不满足要求时,可 配置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310(6)kV~35kV架空线路或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可根据 实际情况采取满足运行安全的重合闸方式: 4380V/220V线路宜配置过流和过负荷保护,可由具备短 路瞬时、长延时保护和分励脱扣等功能的断路器实现。 6.2.4微电网内部单侧电源线路应采取下列保护形式: 1保护装置装设在线路的电源侧。 210(6)kV~35kV线路配置过电流保护,当性能不满足要 求时,可配置距离保护; 310(6)kV~35kV架空线路或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可采用适 当的线路重合闸策略提高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4380V/220V线路宜配置过电流和过负荷保护,可由熔断 器或带有过电流脱扣器的断路器实现; 510(6)kV~35kV电压等级微电网内部应配置频率电压异 常紧急控制装置或功能,当微电网频率电压发生异常时,采取相应 控制措施维持微由网稳定运行

    1保护装置装设在线路的电源侧。 210(6)kV~35kV线路配置过电流保护,当性能不满足要 求时,可配置距离保护; 3106)kV~35kV架空线路或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可采用适 当的线路重合闸策略提高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4380V/220V线路宜配置过电流和过负荷保护,可由熔断 器或带有过电流脱扣器的断路器实现; 510(6)kV~35kV电压等级微电网内部应配置频率电压异 常紧急控制装置或功能,当微电网频率电压发生异常时,采取相应 空制措施,维持微电网稳定运行。

    具备故障录波功能。当微机保护具备满足要求的故障录波功能

    时,可不单独配置故障录波裂

    不单独配置故障录波装置。

    优化管理,可与监控系统合一建设,

    1微电网系统应设置监控系统,实现对微电网重要电气设 视和控制。监控系统宜采用开放性、兼容性、抗干扰性、成票 的设备。

    1满足可用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运行要求: 2满足对微电网系统的主要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安全监视的 要求; 3满足微电网系统保护及设备防误操作的联锁(闭锁)要求; 4满足与微电网内部就地设备、分布式电源(储能)监控系统 和能量管理系统等的数据交互要求

    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用开放式网络实现连接。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数量可根据微! 模以及运算量大小进行合理的整合或增减

    4.4监控系统硬件配置应满足系统功能和技术指标要求,

    、联锁(闭锁)、运行模式控制、功率控制等微电网监控功能, 具备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操作预演、人机联系等管理 能。

    6.4.6微电网监控系统应能与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

    ,将微电网设备运行数据上传给能量管理系统,并接受能量 统下发的控制指令。

    6.4.8监控系统应设置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设备,网络安

    T20270的有关规定和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配置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警卫及辅助控制系统设施,并实现集中 监视。

    0.5.1微电网应根据需要设直电能量计量点。每个计量点均应 装设电能计量装置,其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和《电能量计量系统设 计技术规程》DL/T5202的有关规定。

    6.5.3微电网内部有计费结算要求的分布式电源应安装关口计 量装置。

    信的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 信协议》DL/T645的有关规定

    6.6.1微电网应根据系统规模、电压等级、运营模式和接人方式 明确通信系统的通道要求。 6.6.2微电网内部通信方式应满足二次系统业务需求,可采用光 纤通信、无线或低压电力载波等通信方式。 6.6.3通信设备供电应与其他设备统一考虑

    6.6.2微电网内部通信方式应满足二次系统业务需求,可采用光

    6.7.1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微电网系统宜配置时间同步 系统,满足网内继电保护、监控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等对时需 求。

    信号,时间同步精度和授时精度应满足所有设备的对时精

    7.3监控系统的站控层设备和能量管理系统设备宜 VTP网络对时方式。

    7.1.1 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微电网宜根据规模设置中 控室。

    控室。 7.1.2中控室宜根据微电网总体布局,结合接线方式、设备型式 和场站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

    7.1.2中控室宜根据微电网总体布局,结合接线方式、设备型式

    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的有关规定。 7.2.2变压器的选择应根据微电网运行方式,接入电压等级和可 靠性需求等条件,提出台数、额定电压、容量、调压方式、调压范围、 连接组别、分接头和中性点接地方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 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和《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 等级》GB2479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优先选用自冷式、低损耗变压器; 2可采用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当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不能满足 系统调压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3变压器容量可按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最天连续交换功率 进行选取,且宜选用标准容量。 7.2.3微电网并网点宜采用快速开关,能够耐受短路电流,并应

    7.2.3微电网并网点宜采用快速开关,能够耐受短路电流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小的导通损耗。

    3kV~35kV配电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宜选用树脂浇

    注绝缘结构。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参数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DL/T866的有 关规定。

    并应满足公共电网接入要求

    度、充放电深度能力、自放电率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技术条件进行选 择,并应满足调频、能量调节的需求。

    7.2.7电气设备布置应按微电网中控室功能布局,结合接线方式 和设备型式等因素综合确定。

    2.7电气设备布置应按微电网中控室功能布局,结合接线

    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和《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的有关 规定。

    根据站用电源在微电网中的重要性、可靠性要求等条件确定 用站内单回路供电、站内双回路供电和站内外各1回路的 供电。站用电采用双回路供电时,宜互为备用。

    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有关规定

    2.12储能室内的照明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化学

    7.2.13在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蓄电池室及屋内主要通道等

    2.14微电网中控室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应符

    家现行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和《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的有关规定。

    7.2.15防雷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

    地设计规范》GB/T50065的有关规定

    7.2.16微电网中控室的建筑物接地,应根据负载性质,满足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第二类或第三 雷建筑物的接地要求。

    7.3.1微电网中控室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和《电 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703的有关规定,满足可 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7.3.2微电网内各种类型分布式电源应针对不同特性配置

    7.3.4微电网中控室的直流电源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7.3.5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宜采用主机穴

    可采用模块化N十1穴余配置,容量应满足全站UPS负荷 要求。UPS宜采用站内直流系统作为后备电源。UPS的负 电宜采用辐射方式。

    7.3.6微电网中控室宜配置一套公用的时钟同步系统,主时钟应 双重化配置,支持卫星定位系统标准授时信号,时钟同步精度和守 时精度满足站内所有设备的对时精度要求

    7.3.6微电网中控室宜配置一套公用的时钟同步系统,主时

    7.3.8主控制室、继电器室的设计和布置应满足监控系统、继电

    7.3.8主控制室、继电器室的设计和布置应满足监控系统、继电

    保护设备的抗电磁十扰能力要求,当设备不满足相应的抗干扰试 验等级要求时应采取抗干扰措施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的有关 规定。

    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和《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 计技术规程》DL/T5136的有关规定。

    3.12微电网中控室应设置一套辅助控制系统,系统的设

    7.3.13微电网辅助控制系统应能实现全站图像监视及安全警 卫、火灾报警、消防、照明、采暖通风和环境监测等系统的智能联动 控制。

    7.3.14微电网辅助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

    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有关规定,通信标准宜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860的有关规定,可不 配置独立后台

    建(构)筑物的荷载及设计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 》GB50009和《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 长规定执行,

    7.4.2建筑物其功能应满足运行、节能、噪声等要求,建

    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物应进行合理规划,控制建筑面积,提高建 筑利用系数,采用联合建筑,节省建筑占地,

    4.3建(构)筑物基础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

    范》GB50007和《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的有 关规定进行承载力、抗冲切等强度及稳定验算

    安全标准规范范本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 关规定执行。

    7.4.5构架及设备支架应根据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工程重要程

    7.4.5构架及设备支架应根据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工程重要程 度及工程建设环境条件,合理确定结构形式及设计使用年限,

    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的有关规定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工业建筑供暖通风 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和《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计 范》DL/T5035的有关规定

    水电站标准规范范本9.0.1微电网工程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 环境保护的规定。

    9.0.2微电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

    排放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 有关规定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槽钢标准 |钢筋工程 |快递标准 |毕业设计 |铁路图纸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