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349-2019 压力钢管安全检测技术规程.pdf

  • NBT 10349-2019 压力钢管安全检测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5-17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NB/T 103492019

    5.1外观检测前,应了解压力钢管制作、安装、验收情况,重大缺陷 处理情况,运行、维修、保养情况及运行中曾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 5.2外观检测过程中,应重点检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时返修和运行时 曾经出现异常的部位

    5.3外观检测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外观检测记录表见附录B。必

    5.4外观检测宜采用水准仪、直尺、卡尺、卷尺、塞尺和焊缝检

    锅炉标准5.5外观检测部位应主要包括管体、支承环及支座、伸缩节、连接部 位。

    5.6管体外观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管壁凹陷、鼓包等变形; 管壁的腐蚀状况; c)主要受力焊缝的表面缺陷; d)加劲环的损伤和变形; e) 灌浆孔及周边状况: f)人孔盖板的损伤和变形。 支承环及支座外观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a)支承环及支座的变形和损伤; b)支座的运行状况、接触状况等; 支承环及支座的庭蚀状况

    5.8伸缩节外观检测应包括下列内

    NB/T 103492019

    a) 变形和损伤; b)运行状况; c)腐蚀状况。 连接部位外观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压力钢管与镇墩、坝体、墙体等混凝土结构连接部位的外观 状况; b)压力钢管与加劲环、支承环、伸缩节的连接状况; c)压力钢管与主阀的连接状况; d)压力钢管外周混凝土的脱空状况。

    6.1材料质量证明书和制作安装验收文件等资料,能够证明材料符合 设计文件要求时,可不进行材料检测。 6.2材料牌号不清或对材料牌号有疑议时,应进行材料检测并确定材 料牌号和性能 6.3当现场条件允许时,应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 确定材料牌号和性能。取样点应位于受力较小、便于修复的部位,并 应事先确定修复措施,试样割取部位不得有锐角,周边应呈圆弧过渡 圆弧半径应不小于3倍板厚且应不小于30mm。 6.4当现场条件不允许取样时,可采用光谱分析仪或在受力较小的部 位钻取屑样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同时应测定材料硬度,按GB/T1172 进行强度换算,经综合分析确定材料牌号和性能。 6.5当发现压力钢管存在影响安全运行的质量问题时,应在钢管上直

    6.5当发现压力钢管存在影响安全运行的质量问题时,应在

    NB/T 103492019

    接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分析,确定材料牌号 和性能。

    试验、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分析,确定材料牌号和性能

    7.1腐蚀检测应包括腐蚀状况检测和腐蚀量检测

    7.1腐蚀检测应包括腐蚀状况检测和腐蚀量检测

    7.2腐蚀状况检测宜采用卷尺、直尺等量测工具,腐蚀量检测宜采用 则厚仪、测深仪、深度游标卡尺等量测仪器和量测工具。 7.3腐蚀检测宜按上平段、斜管段、下平段等部位分段或按钢管环缝 分管节进行。

    7.4腐蚀量检测前应对被检部位表面进行清理,去除钢管表面附看 物、污泥、锈皮等。

    7.5腐蚀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不同管段上,选择腐蚀相对较重且不少于30%的管节作为 检测对象; b)在选定的管节上,每管节应至少选择3个断面进行测量,每 个断面根据级纵向焊缝情况分区,每个检测片区的测点不应少 于3个; c)对于腐蚀比较严重的管段或管节,宜适当增加检测断面和测 点数量; d) 检测时宜除去管壁表面涂层,当带涂层测量时,应扣除相应 的涂层厚度。

    NB/T 103492019

    腐蚀程度应根据腐蚀状况检测和腐蚀量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分为 、B级、C级、D级。其评定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A 级为轻微腐蚀。钢管表面涂层应基本完好,只有少量浅而 分散的蚀坑,在300mm×300mm范围内的蚀坑数量不大于3 个。 b)B级为一般腐蚀。钢管表面涂层出现局部脱落;有少量蚀坑 蚀坑数量在300mm×300mm范围内不大于30个;蚀坑平均深 度小于管壁厚度的5%,且不天于1.0mm;蚀坑最大深度小于 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2.0mm。 c)C级为较重腐蚀。钢管表面涂层出现大片脱落,脱落面积大 于100mm×100mm;有密集成片的蚀坑,成片蚀坑的面积应 小于管节表面积的10%;蚀坑数量在300mm×300mm范围内 大于30个;蚀坑平均深度小于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天于 2.0mm;最大深度小于管壁厚度的15%,且不大于3.0mm。 d)D级为严重腐蚀。钢管表面蚀坑较深且密集成片,局部有很 深的蚀坑;成片蚀坑的面积应小于管节表面积的10%;蚀坑 平均深度大于管壁厚度的10%或大于2.0mm,最大深度超过 管壁厚度的15%或大于3.0mm。 腐蚀检测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a)各管段或管节的腐蚀特征、腐蚀部位、腐蚀分布范围和腐蚀 面积,腐蚀面积占管段或管节面积的白分比。 b各管段或管节的腐蚀量及其频数分布,各管段或管节的平均

    NB/T 103492019

    腐蚀量、最大腐蚀量、平均腐蚀速率、最大腐蚀速率。 c)各管段或管节腐蚀程度为D级的局部区域的平均腐蚀量、最 大腐蚀量、平均腐蚀速率、最大腐蚀速率

    8.1一类焊缝、二类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焊缝分类应符合GB/T 50766的规定。 3.2无损检测之前应清除焊缝表面及其附近区域的附看物、污泥、腐 浊物等,必要时宜对焊缝两侧表面进行修整打磨处理。 8.3焊缝表面质量检测可选用磁粉检测(MT)或渗透检测(PT)。磁粉检 则应符合NB/T47013.4的规定;渗透检测应符合NB/T47013.5的规 定。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验收等级均应为1级。 3.4焊缝内部质量检测可选用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a)超声波检测可采用脉冲反射法(UT)和衍射时差法(TOFD)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应符合GB/T11345的规定,检测等级 应为B级;评定应符合GB/T29712的规定,验收等级应为2 级。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应符合NB/T47013.10的规定,验 收等级应为II级; b)射线检测应符合GB/T3323的规定,一类焊缝II级合格,二 类焊缝II级合格。 8.5当采用一种检测方法对所发现的缺陷不能定性和定量时,应采用

    8.1一类焊缝、二类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焊缝分类应符合GB/T 50766的规定。

    8.2无损检测之前应清除焊缝表面及其附近区域的附着物、

    8.3焊缝表面质量检测可选用磁粉检测(MT)或渗透检测(PT

    8.4焊缝内部质量检测可选用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并应

    a)超声波检测可采用脉冲反射法(UT)和衍射时差法(TOFD)。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应符合GB/T11345的规定,检测等级 应为B级;评定应符合GB/T29712的规定,验收等级应为2 级。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应符合NB/T47013.10的规定,验 收等级应为II级; b)射线检测应符合GB/T3323的规定,一类焊缝11级合格,二 类焊缝Ⅲ级合格

    8.5当采用一种检测方法对所发现的缺陷不能定性和定量时,应采用

    8.5当采用一种检测方法对所发现的缺陷不能定性和定量时

    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复查。同一焊接部位或同一焊接缺陷,当采用

    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复查。同一焊接部位或同一焊接缺陷

    NB/T 103492019

    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时,焊缝质量等级应分别按各自的标准进行 评定,满足相应要求。

    a)一类焊缝: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10%,或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5%,或射线检 测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2%; b)二类焊缝: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5%,或衍 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3%,或射线检测 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1%; C 当某条焊缝存在裂纹等连续性超标缺陷时,应对整条焊缝进 行检测; d)当焊缝多处存在缺陷时,应增加检测比例。 8.7焊缝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类焊缝应不小于该类焊缝总条数的20%。 b)二类焊缝应不小于该类焊缝总条数的10%。 8.8前次检测发现超标缺陷的部位或经返修过的部位,应在下次检测 时按照原检测方法进行100%的复检。 8.9对于无损检测发现的裂纹或其他超标缺陷,应分析其产生原因 判断发展趋势,对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

    a)一类焊缝: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10%,或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5%,或射线检 测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2%; b)二类焊缝: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5%,或衍 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3%,或射线检测 检测长度比例应不小于1%; C) 当某条焊缝存在裂纹等连续性超标缺陷时,应对整条焊缝进 行检测; d)当焊缝多处存在缺陷时,应增加检测比例。 焊缝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类焊缝应不小于该类焊缝总条数的20%。 b)二类焊缝应不小于该类焊缝总条数的10%。 前次检测发现超标缺陷的部位或经返修过的部位,应在下次检测 按照原检测方法进行100%的复检。 对于无损检测发现的裂纹或其他超标缺陷,应分析其产生原因 断发展趋势,对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

    时按照原检测方法进行100%的复

    8.9对于无损检测发现的裂纹或其他超标缺陷,应分析其产生原因, 判断发展趋势,对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

    NB/T 103492019

    9.1.1压力钢管明管段宜进行应力检测,理管不做应力检测。 9.1.2应力检测宜采用应变电测法。

    9.1.3检测中应记录与检测有关的上下游水位、检测工况、运行时间 等信息。

    9.2.1应力检测前,宜按照NB/T35056的规定对钢管结构进行应力计 算分析,确定测点位置和数量。

    9.2.2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测点应具有代表性,高应力区域、复杂应力区域、腐蚀严 重区域应重点布置测点; b)对称结构可在一侧布置测点,但在对称侧应布置适当数量 的比照测点; c)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布置适量的校核测点。 2.3压力钢管跨中管壁、支承环附近管壁、加劲环附近管壁、钢管 申缩节连接处附近管壁、钢管与镇墩、支墩、坝体、墙体等混凝土 构连接处附近管壁等均应布置测点

    9.2.4传感元件应粘贴牢固并做好绝缘防潮处理:当传感元件处

    下时,应做好防水处理;信号传输导线应妥善固定,电阻值应确保稳 定:当信号传输导线的电阻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时,应对测量结果进

    NB/T 103492019

    9.3.1静应力检测宜在符合或接近设计工况下进行。 9.3.2 静应力检测宜重复进行2次~3次。 9.3.3 各次检测数据相差超过10%时,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检测。 9.3.4 检测结果应与检测工况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必要时可根据 检测工况应力值推算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应力值

    9.4.1动应力检测宜结合机组甩负荷试验进行。 9.4.2动应力检测工况宜分为甩25%额定负荷、甩50%额定负荷、甩 75%额定负荷、甩100%额定负荷等4种工况。 9.4.3动应力检测数据应连续采集,以得到完整的应力应变过程线,

    9.4.1动应力检测宜结合机组甩负荷试验进行。

    10.1.1当压力钢管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振动并可能影响运行安全时,应 进行振动检测。 10.1.2振动检测应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振动响应检测和固有频 率、阻尼比、振型等动力特性检测。

    NB/T103492019

    10.2.1检测仪器应适应压力钢管检测现场的温度、湿度和嚏 条件。

    10.2.2检测仪器的频率范围应覆盖被测信号的有用频率范围,动态范 围应适应信号的变化范围。检测仪器的采样频率应不小于信号最高频 率的5.12倍,且采样前应考虑抗混滤波。检测仪器的整体分辨率对于 振动位移应达到10um

    NB/T 103492019

    10.3.1振动响应检测的测点应布置在振动响应较大的位置。动力特性 验测的测点布置应根据结构形式确定。 10.3.2振动响应和动力特性检测时,传感器应沿钢管截面径向布置在 振动较大处,取3个~4个测点,每个测点沿振动方向布置1个或2个~3 个互成90°的单向测振传感器。当布置1个传感器时,测振方向应与结 构振动方向一致。 10.3.3振型检测时,传感器应沿钢管轴线方向布置,测点应完整反映 振型信息。

    10.4.1振动响应检测时,应分别检测机组正常运行时的振动响应和机 组甩负荷时的振动响应。 10.4.2检测中应记录与检测有关的上下游水位、检测工况、运行时间 等信息。 10.4.3振动响应检测数据应包括主要频率的振动幅值、相频关系、响 应幅值。

    10.5.1动力特性检测的激励方式可采用激振器激励、脉冲激励、环境 敷励。通过传感器测量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频率响应。 10.5.2 动力特性检测结果应包括压力钢管的五阶固有频率、阻尼比和 振型。

    NB/T 103492019

    11.1复核计算方法应符合NB/T35056的规定。

    11.2复核计算工况应符合下列规定

    a)检测工况下压力钢管强度、稳定复核计算; b)设计工况或校核工况下压力钢管强度、稳定复核计算。 11.3复核计算的荷载组合应符合原设计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当压力钢 管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应结合工程实际重新确定荷载组合。 11.4当压力钢管材料明确无误时,应按设计文件标明的材料进行复核 计算;当材料与设计文件不符时,应按检测确认后的材料牌号进行复 核计算。

    11.5复核计算时,钢管壁厚和主要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应采用实测尺 寸。

    11.5复核计算时,钢管壁厚和主要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应采用实测尺

    11.6抗力限值除应符合NB/T35056的规定外,尚应考虑运行时间的 影响。时间影响系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运行时间小于10年的压力钢管,时间影响系数应为1.00; b 运行时间10年~30年的压力钢管,时间影响系数应为0.95 运行时间30年以上的压力钢管,时间影响系数应为0.90。

    12.2符合下列条件的压力钢管应评定为安全:

    a)巡视检查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NB/T 103492019

    b) 外观检测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C) 腐蚀程度不低于B级; d) 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e)一类焊缝、二类焊缝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组甩负荷工况下的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g)在运行过程中无明显振动。 符合下列条件的压力钢管应评定为基本安全 a)巡视检查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b) 外观检测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C) 腐蚀程度不低于C级; 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e) )一类焊缝、二类焊缝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f)在设计工况下的强度、抗外压稳定性均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在机组甩负荷工况下的强度基本符合规范要求。最大值均 应不大于抗力限值105%; g)在运行过程中有明显振动,但经检测分析不影响压力钢管 安全运行。 不符合基本安全条件(见12.3)中任意一条的压力钢管应评定 不安全。

    b) 外观检测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C) 腐蚀程度不低于B级; d) 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f)在设计工况下的强度、抗外压稳定性均符合规范要求。在机 组甩负荷工况下的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g)在运行过程中无明显振动。 12.3符合下列条件的压力钢管应评定为基本安全 a)巡视检查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外观检测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C) 腐蚀程度不低于C级; d) 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e 一类焊缝、二类焊缝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f)在设计工况下的强度、抗外压稳定性均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在机组甩负荷工况下的强度基本符合规范要求。最大值均 应不大于抗力限值105%; g) 在运行过程中有明显振动,但经检测分析不影响压力钢管 安全运行。 12.4不符合基本安全条件(见12.3)中任意一条的压力钢管应评定 为不安全。

    13.1检测机构应向委托单位提供压力钢管检测报告。报告封面应盖

    13.1检测机构应向委托单位提供压力钢管检测报告。报告

    NB/T10349—2019

    NB/T103492019

    有检测机构CMA标志。

    13.2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工程概况及压力钢管运行、维修、养护情况; b) 压力钢管现场检测成果; C) 压力钢管复核计算成果; d) 压力钢管安全评价; e) 结论与建议。

    A.1明管巡视检查记录表见表A.1

    NB/T 103492019

    NB/T 103492019

    NB/T103492019

    表A.2地下埋管巡视检查记录表

    NB/T 103492019

    城市道路标准规范范本表A.3坝内埋管巡视检查记录表

    NB/T103492019

    A.4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巡视检查记录表见表A.4

    重庆标准规范范本表A.4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巡视检查记录表

    NB/T 103492019

    表B.1外观检测记录表

    ....
  •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压力钢管  
专题: 煤炭标准 |电子产品标准 |不锈钢标准 |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文化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