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487-2021 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规范.pdf

  • NBT 10487-2021 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7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6-26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2.2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现状资料应主要包括:

    1分布地点、坐标、海拨、树体朝向、权属、保护等级、濒危等级, 2种类、分布面积、数量、株龄、株高、胸径或基径、冠幅、生长状况。 3生境稳定程度、已有的保护设施、所在区域现有同类种群数量及变动趋势, 受外界干扰因素及程度、外围自然环境条件、与其他被保护地之间的联系、土地 权属。 4.2.3水电工程施工及运行资料应包括施工规划、建设征地、水库蓄水计划及运 行调度方案方面的资料

    4.3.1就地保护设计应根据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要求、保护条件及已有 的保护基础,制定就地保护方案。 4.3.2就地保护方案应根据需要主要采取围栏或围墙防护、挂牌或立牌警示、支 撑加固、避雷措施。 4.3.3围栏或围墙防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围栏或围墙设计应明确位置、型式、尺寸、规模及工程量,并与周边环境

    水利图纸、图集4.3.3围栏或围墙防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1围栏或围墙设计应明确位置、型式、尺寸、规模及工程量,并与周边环境 相协调。 2围栏型式宜结合当地材料合理选择,可采用带刺铁丝网、竹木围篱等机械

    4.3.5支撑加固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树未生长状况和周边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支撑加固方式,并根据待 支撑加固的树体枝干载荷大小合理确定支撑加固的材料类型及规格。 2对倾斜严重或重心不稳的树木应采取支撑保护,对出现劈裂或有断裂隐患 的树木应采取加固保护。 3支撑加固设施与树体接触面之间应设置弹性垫层进行隔离保护。 .3.6对生长在空旷地的孤立、高大乔木,应采取避雷措施。

    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就地保护设计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围栏或围墙平面布置图 2围栏或围墙典型设计图

    5.1.1迁地保护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类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 的生态学特性,选择适宜的迁地保护方案和技术措施。 5.1.2迁地保护方案应结合迁地保护对象的规模和数量、迁入地选址、施工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5.1.3针对数量多且缺乏迁地保护经验的保护对象,迁地保护设计应在前期设置 适当规模的迁地保护试验,并结合试验情况和结果确定保护方案。

    5.2.1迁地保护设计应主要收集迁地保护对象现状、迁出地与拟迁入地的生境及 场地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方面的资料。 5.2.2迁地保护对象现状资料应包括本规范第4.2.2条规定的现状资料,以及保护 对象主要伴生及附生植物、与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协同进化关系的昆虫等现状资 料。

    1地理位置、面积、权属、所属行政管辖区域等概况资料。 2海拔高度、地貌形态、坡度坡向、地下水位、地质灾害等地形地质资料, 3光照、气温、积温、湿度、降水、风速、风向、蒸发、气象灾害等气象特 征资料。 4土壤类型、理化性质、肥力等土壤资料。 5现状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分布特征等植被资料。 6场地作业空间、周边水源、供电设施等施工条件资料。 5.2.4交通运输条件资料应包括路线、运距、路面宽度、转弯半径、桥涵荷载等 资料。

    态环境影响等情况,经综合比选分析后确定。 5.3.2迁入地选址应选择与迁出地的海拨高度、土壤类型、土壤结构、土壤肥力、 局地气候等生境条件相似度高,或优于迁出地生境条件的场址,宜与工程施工规 划、绿化及景观规划相结合。 5.3.3迁入地用地规模应根据迁地保护对象的种类、数量及未来生长繁殖的空间 需求合理确定,必要时可选择多处适宜场址。

    5.4.1迁地保护数量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生态保护规划、珍稀濒危植物生物学特性、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合 理确定受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数量,并征得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2对于需要移裁的古树名木应专题研究制定迁地保护方案,并征得行政主管 部门的同意。 5.4.2迁地时间应根据保护对象生长习性、项目区气候特点及工程施工进度等综 合确定。 5.4.3迁地前应对迁地保护对象开展生物学测定,并对树体的朝向与方位进行标 记。 5.4.4植株起挖前的修剪方案应根据树势平衡原理确定,断根处理方案应根据树 体规格大小确定。 5.4.5植株起挖方法应根据保护对象的生长态势、根系大小、局地气候、土壤条 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古树名木宜采用带土球起挖,草本等低矮植物宜采用带土坨 起挖。 5.4.6植株起挖后包装形式应根据保护对象的生长特性、土质松紧程度、土球大 小、运输距离等因素确定,古树名木宜采用带土球软包装或带土台箱板包装。 5.4.7植株吊装方案应根据保护对象的重量、空间体量、胸径、起吊过程保护要 求及安全规定进行确定。 5.4.8植株运输方案应根据保护对象的数量、重量、空间体量、运输过程管护要 求及交通运输条件综合确定,

    5.5.1栽植设计应遵循因地就势的规划原则,根据功能分区、保护对象物种分类

    及其生物学特性开展总体布局,合理确定总平面布置。 5.5.2生境营造设计应根据迁地保护对象的生态习性及自然生境特征,采取地形 塑造、土壤改良和群落构建等方式,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立地条件和演替空间 5.5.3群落构建设计应按照仿自然原则,综合考虑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合理确定植物种类搭配、栽植规模及密度。 5.5.4整地设计应重点结合迁入地场区自然排水方向确定地形地势整理方案,局 部整地应根据立地条件及植物种类,确定适宜的整地方式。

    5.5.5植物栽植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根据植物根系分布形态、土球大小和土壤条件确定种植穴的形状与规格。 2按照与原生地保护对象相一致的原则,确定裁植的方位和朝向。 3根据植物根系的生态特性和分布形态,以及裁植点的地势、地貌、土壤质 地、地下水位和排水状况等确定栽植深度。 5.5.6辅助措施配套设计应根据植物裁植后情况,提出必要的遮阳、生根催芽、 保湿保暖、防灾防雷、支撑及挂牌等要求。

    5.6.1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

    1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基本信息表。 2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试验结果统计表。 3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成活率评估表

    5.6.2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迁地保护设计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图。 2水电工程、迁出地、迁入地相对位置图。 3迁入地分区平面图。 4迁入地栽植总平面图 5迁入地栽植竖向布置图。 6植株栽植典型设计图 7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起挖、包装及吊装典型设计图。

    6.1.1保护小区规划应在充分分析和评价前期收集的各项资料成果、了解各方需 求、明确规划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开展。 6.1.2保护小区规划主要内容应包括规划选址、总体布局、分区规划、配套设施 规划。

    6.2.1保护小区规划应主要收集水电工程建设、区域相关规划、生态、自然环境 及社会环境资料。 6.2.2水电工程建设资料应主要包括水电开发方式、水库特性及运行调度、施工 规划、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规划资料。 6.2.3区域相关规划资料应主要包括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建 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资料。 6.2.4生态资料应主要包括区域陆生生态、湿地生态调查、监测及评价成果、生 态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资料。 6.2.5自然环境资料应主要包括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资料。 6.2.6社会环境资料应主要包括当地历史、经济、文化、民俗资料,

    6.3.1保护小区规划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选址和总体布局,明确功能分区和配 套设施,并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保护对象长期稳定生存、繁育和正常演替 的目标。

    6.3.2保护小区规划任务应主要包括

    1合理确定保护小区的选址、规模、范围及边界。 2明确保护小区的功能分区及规划内容,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规划。 3建立和完善保护小区管护与监测制度体系。 6.3.3保护小区规划原则应结合保护小区规划任务和目标制定,保护小区规划应

    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合理分区,满足小区基本功能。 2坚持保护优先,保护区域内现有植被及其生境。 3坚持协调布局,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并突出地方特色。 4坚持保护、研究、宣传与教育相结合,发挥保护小区的综合功能

    6.4.1保护小区选址应根据保护的要求和方式,从物种分布、生境条件、交通条 件、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费用成本等方面综合比选分析后确定。 6.4.2保护小区的土地权属应清晰,相关利益群体无异议。 6.4.3保护小区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生境相似和植物群落相似。 2生境稳定,地质条件良好,不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不受洪水影响。 3具有足够的面积和容纳量,能承载迁入种群的增长与自我更新。 4经济活动影响干扰较少的区域。 5便于小区的建立和管护。 6.4.4保护小区应根据珍稀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生存、繁育、正常演替和外围受 人为王扰情况,明确保护小区的边界及围封范围

    6.5.1保护小区规划应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保护条件,综合考虑各方 面需求,确定总体布局

    面需求,确定总体布局。 6.5.2保护小区总体布局应满足下列要求: 1因地制宜,突出主题。 2根据保护条件、保护目标和需求合理设置功能分区。 6.5.3保护小区应划分重点保护区和缓冲保护区,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 整。

    6.5.2保护小区总体布局应满足下列要

    6.6.1分区规划应以保护小区总体布局为基础,明确分区的保护功能、特色和各 项建设内容等

    6.6.2重点保护区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保护对象集中分布的外围区域,应通过对人为活动的管理,降低对重点 保护区域的干扰。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度开发利用,但应与保护相协调,不影响保 护对象的生存繁育,不破坏生态环境。 2根据需要建立移裁区、试验区、科普展示区等服务于重点保护区的规划项 目

    6.6.4移裁区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

    1根据迁入物种生态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模仿自然生境的群落组合及结构 关系。 2满足迁入植物及其伴生植物群落生存和未来繁殖、演替的面积和空间。 3因地制宜,顺应地势进行布局,尽可能减少开挖

    6.6.5试验区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

    1根据试验物种特性及采用的工艺条件,选择便于观察、试验且交通便利的 地段,另可作为后期科普展示的窗口。 2按照实际需移裁的植物数量,合理确定最低移裁数量,并规划相适应的试 验面积。 3根据先试验,后推行的原则,宜采用先进适用的裁植技术和科研成果设置 移栽试验、苗木培育试验等。 4根据需要,在试验区设置露天苗圃、荫棚、温室等场地为各项试验提供有 利的条件。 6.6.6科普展示区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

    6.6.6科普展示区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

    1展示宣传保护小区的建设价值、形象和特色,珍稀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 护基本常识和法律规定等, 2重点展示保护小区建设时间、规模及特点,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级别、种 类、数量及其生物学特性等内容。 3选择适当区域设置迎宾大门、入口小广场、迎宾绿地等作为科普展示区

    并适度规划设置景观节点。

    6.7.1配套设施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

    1结合保护小区分区规划和使用需求,以服务各功能区为指导,开展配套设 施规划。 2在满足保护小区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结合整体风格和样式,增加景观性 生态型、多样性。 3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满足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需要。 5.7.2配套设施规划宜包括管理用房、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灌溉系统、标识系 统。 5.7.3管理用房应结合保护小区的面积、规模和运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 6.7.4道路系统应结合原有交通道路,顺从自然,依形就势,布置车行道路、作 业道路、景观道路及游览步道。 6.7.5排水系统应结合保护小区地形、地质、产汇流条件合理布置。 6.7.6灌溉系统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土壤、气候、水文及植物生长特性,选 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和设施布局。 6.7.7标识系统应根据保护小区分区规划,设置在主要出入口、交叉口及各分区 较明显的位置

    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小区规划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保护小区位置图。 2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图。 3保护小区总体平面图。 4保护小区典型设计图。

    7.1.1管护与监测设计应结合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不同保护方式,遵循合理、 适用及可操作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制定针对性的管护与监测方案。 7.1.2管护与监测设计应根据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小区的权属情况, 分布范围和成活难易程度,确定管护与监测机构、人员,制定管护与监测机制, 形式及规章制度

    7.2.1就地保护后的管护工作应包括对保护对象的管护和就地保护措施的维护。 7.2.2迁地保护对象的管护应包括栽后管理和后期养护及管理,宜采取挂牌、支 撑、遮荫、灌溉、修剪、防雷、防寒防冻、病虫害防治和灾害防治等管护方式, 7.2.3保护小区的管护应结合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管护的要求和内容开展。 7.2.4管护设计应要求登记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基本信息,开展珍稀濒危植 物及古树名木管护记录。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管护记录宜符合本规 范附录C的规定。

    7.3.1监测设计应根据保护对象的生态习性及其环境因子提出具体监测要求,明 确监测内容、方法、时段、频次等,开展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监测记录。水 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监测记录宜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7.3.2移裁的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应作为监测的重点对象,监测内容应包括 保护对象的监测和环境因子监测。 7.3.3监测时段和频次宜相对固定,对易受到周边干扰的保护对象应增加监测频 次。 7.3.4监测机构宜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掌握保护对象及生境的变化情 况。

    管护与监测设计应提出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监测计划表

    8.1.1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工程投资编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 程环境保护专项投资编制细则》NB/T35033的有关规定。 8.1.2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工程投资编制采用的价格水平年应与主体工 程相一致。

    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工程投资计算方法应按现行水电工程投资编 制规定和费用标准的规定执行,

    8.3.1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工程投资应包含建筑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 专项研究及管护与监测等费用。 8.3.2独立费用应由项目建设管理费、科研勘察设计费和其他税费组成, 8.3.3基本预备费应按保护工程投资、独立费用两部分投资合计的百分率计算。 基本预备费率应根据保护工程困难程度分析确定。 8.3.4保护对象初期管护与监测费用应计入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投资, 后期根据保护对象的移交归属情况,遵循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管护与监测费 用。

    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投资编制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投资总表。 2分项投资表。 3分年度投资表。

    附录A水电工程珍稀频危植物及古树名 设计报告目录 前言 1概述 1.1任务由来 1.2编制目的 1.3工作任务 1.4编制依据 1.5总体思路和设计原则 1.6工作过程 2工程概况 2.1流域概况 2.2工程简况 2.3自然环境概况 2.4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3珍稀危植物和古树名木现状及影响 3.1 种类 3.2基本特征 3.3分布现状 3.4生境条件 3.5影响分析 4总体保护方案 4.1保护任务及目标 4.2保护措施方案 4.3保护措施总体布局 5保护措施设计 5.1就地保护 5.2迁地保护

    5.3保护小区规划 6管护与监测 6.1 管护 6.2 监测 7投资 7.1编制依据和原则 7.2计算方法 7.3投资组成 8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附件: 1设计委托书 2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附表: 1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基本信息表 2投资总表及附表 附图: 1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图 2古树名木分布图 3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图 4保护措施平面布置图 5保护措施典型设计图 6保护小区规划布局图 7监测点位布置图

    附录B水电工程珍稀濒频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基本信息记录表B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基本信息记录编号中文名科拉丁名属与水电工程原生位置区位关系经纬度海拔分布特点○散生○群状株高胸径/基径株龄冠幅生活型0乔木o灌木o藤本o草本o其他生物学特性生长势o旺盛0一般没○较差0濒死o死亡繁殖方式0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物候期o幼苗期o营养期o花期o果期o果后营养期生态学特性保护级别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立地条件土层厚度pH值气候特点群落类型就地保护保护措施迁入地与水电工程区位关系迁入地地理坐标、海拔迁地保护迁入地生境状况迁地保护时间保护方案与保护措施措施保护小区与水电工程区位关系保护小区地理坐标、海拔保护小区保护小区生境状况迁入保护小区时间保护措施保护对象重要特征描述历史文化及传说记载照片编号拍摄者拍摄日期备注登记人登记时间注:在o上打√表示选择项。18

    附录C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管护记录

    表C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管护记录

    附录D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监测记录表D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监测记录编号中文名科拉丁名属天气气温株高胸径/基径植物生长状株龄冠幅况生长势o旺盛0一般o较差o濒死死亡土壤条件外部环境病虫害自然灾害保护设施其他问题描述照片编号拍摄者拍摄日期备注监测人员监测时间注:在0上打/表示选择项。20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产 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该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 按.执行”。

    《水电工程陆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NB/T10080 《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专项投资编制细则》NB/T350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珍稀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规范》NB/T10487一2021,经 国家能源局2021年1月7日以第1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水电工程珍稀 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实践经验,吸收了近年来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 树名木保护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并向有关设计和科研单位征求了意见。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 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规范》编制 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 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止文同等的 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1总则 26 3基本规定 .27 4就地保护设计 4.1一般规定 .28 4.3保护方案. ...28 5迁地保护设计 5.1 一般规定. .29 5.3选址. ..29 5.4迁移设计 5.5栽植设计 .30 6保护小区规划 ...31 6.1一般规定.. 6.4规划选址 .31 6.5总体布局... ...31 6.6分区规划, 6.7配套设施规划.. .31 7管护与监测 ...32 7.1一般规定. 7.2管护 .32 7.3监测. ...32 附录A水电工程珍稀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报告目录 .33

    3.0.2设立保护小区的替代保护方式,指在未受水电工程建设影响的区域,择优 选择具有替代保护价值的区域,通过划定一定的保护范围,共同保护原生植物和 从水电工程影响区迁入的保护对象,优先选择工程周边具有与保护对象同类植物 分布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 3.0.3根据保护对象的保护要求和条件,从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受影响程度、工 程实施条件、成活条件等方面,对不同的保护对象提出相应类型的保护方案,保 护方案为某单一保护方式,或多种保护方式的组合,经方案比选后择优确定。 3.0.4已有的条件和基础主要包括已完成的水电工程生态调查成果、环境影响评 价成果、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规划成果等。 不同种类的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的生态学特性具有差异,针对不同植物 种类,从保护方案、保护措施等方面分类开展典型设计,有助于达到保护效果, 也为工程量和投资计算提供更有力支撑

    4.1.1~4.1.2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行对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造成影响,以水电 工程设计资料、珍稀危植物和古树名木资源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界定影响的 范围及程度。

    4.3.3根据调研资料表明:当围栏与保护对象之间预留3.0m以上防护距离,围栏 地面高度通常大于0.8m,固定柱间距小于8.0m,生物围栏设置3行且宽度大于 3.0m时,保护效果较好。 4.3.4树木一般采用挂牌,灌丛及草本植物一般采用立牌。 4.3.5树体支撑型式主要包括标杆式扶桩、扁担式扶架、三角形扶架、连排网络 形扶架和井字形支柱。 标杆式扶桩:采用一根竖桩与树体绑扎固定。 扁担式扶架:采用一根水平桩固定在两根竖桩上,水平桩再与树体固定 三角形扶架:采用三根撑杆呈等边三角形直接支撑树体。 连排网络形扶架:采用横杆将相邻树体固定在一起,连排形成网络状。 井字形支柱:采用四根支柱均匀设立在树干四周,用四根较短的横杆围合成 方形并与四根支柱顶部固定。 低矮树木采用标杆式扶桩和扁担式扶架设计,高大树木采用三角形扶架和井 字形支柱设计,大面积连片裁植的树木采用连排网络形扶架设计。 结合树体劈裂或断裂部位,加固保护通常采用绑扎方式,绑扎材料采用铁箍 或钢丝绳。

    5.1.3保护对象数量多且缺之迁地保护经验时,迁地保护试验是确定保护方案的 重要前提和依据,研究确定试验区域、面积、规模及数量,根据试验获得保护对 象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与效果,总结迁地保护试验的经验 及存在的问题,为大规模保护方案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

    5.3.3迁入地用地规模面积测算,根据保护对象的冠幅大小计算其占地面积, 方面,若有重叠时按比例进行相应缩减,另一方面考虑为保护对象之间预留生长 空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相应扩大。 迁入地场址生境适宜性对移裁成活的影响较大,条件充许时通常选择2个及 以上的场址作为迁入地选址,避免因选址唯一可能造成移栽均不成活的风险

    5.4.1为避免被保存的物种缺乏足够的遗传代表性,迁地保护种群大小要满足 个最低的限度,即最小种群。 是小种群汁管会老许雨宫1000年相山的经验公术

    个最低的限度,即最小种群。 最小种群计算参考许再富1990年提出的经验公式

    Pn=LXEeXAm

    式中:P一应保护的最小种群; Lf一该物种所属的生活型所要求的保护株数,如乔木种类10株~20株 灌木40株~50株,而草本100株~200株; Ee一经鉴别的生态类型数量(生态型数),以生境类型数计算; Am一该物种的繁殖参数,雌雄同株植物不论是自花或异花授粉均为1.2 雌雄异株植物为1.0,而无融合生殖种类为0.8。 5.4.2南方地区迁地时间选择2月下旬至3月初,北方地区迁地时间选择早春土 壤解冻至发芽。迁地时间与植物类型也关系密切,落叶树选择在植物休眠期,针 叶树选择在春、夏(雨)、秋三季,其中夏季避开新梢生长旺盛期,以春季最佳

    5.4.4树势平衡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水分与养分保持平衡,是保证植物 移栽成活的关键。 早期针对保护对象常采用截枝、截干的重修剪的方式进行修剪,后期植物生 长效果不甚理想装饰标准规范范本,随着技术的进步,提倡采用以抗蒸腾剂和轻剪为主的方式维持 保护对象内部的水分平衡。 提前断根能促进侧须根生长,是提高移裁成活率的技术关键。针对5年内未 做过移栽或切根处理的大树,提前1~3年进行断根,切根范围一般比挖掘范围小 10cm左右。 5.4.5根据实践经验,土球直径一般至少为离地面10cm处树干周长的两倍,高 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或采用下式确定土球直径:

    D=J+K (d3)

    式中:D一一土球直径(cm); J常数,取24; d一基径(cm); K一常数,移栽常绿树时,K=4;落叶树时,K=5。 5.4.7、5.4.8常用吊装方法包括吊干(树干)法、吊土球(木箱)法以及平吊法。 保护对象的重量采用下式估算

    W=A+B=元(D/2)2×hxp+B

    5.5.5植物裁植后能否成活,裁植朝向和方位、裁植深度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裁 值朝同和方位保持与原产地一致能减少植物及周围的环境变化,格控制裁植深 度利于根系的生长繁殖,两者均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5.1.2开展保护小区规划时做好前期的充分调研与准备,保护小区规划重点考虑 原生保护对象的就地保护,也要考虑保护小区外受影响的保护对象移栽至小区内 的移栽保护,以及通过繁育等方式实现珍稀频危植物的替代保护。

    6.4.1依据相关规划及保护对象现状资料,考虑结合水电工程库周防护林带规划 情况进行保护小区规划选址。 6.4.2明确保护小区土地所有权,若为集体所有,通过协议、置换等方式解决土 地隶属问题,确保保护小区长期稳定存在

    6.5.2保护小区规划通过总体布局形成一个合理有序、主次分明的布局结构。整 个结构体系完整,在结构布局中以实际场地作为布局依据参考,因地制宜胶合板标准,顺势 通畅。保护小区功能分区按照植物类型、空间性质或使用功能来界定空间领域 各分区保持各自特色

    6.6.1根据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实际需要和自身特点,通过加 强保护、移裁试验等方式构建适宜的保护体系和小区风貌,从而满足各项功能要 求,融入周边环境,体现地域特色和企业形象,

    ....
  • 相关专题: 水电工程  
专题: 白砂糖标准 |档案标准 |桥梁工程 |标准血压 |电缆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