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760-2021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GB/T 50760-2021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8-2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50760-2021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宽带集群核心网、发起集群调 业务的特殊终端,业务权限高于普通终端。

    2.1.3LTE数据终端

    LTE data terminal

    2.1.4LTE宽带集群终端

    照明设计标准2.1.5 LTE 基站

    2.1.6LTE宽带集群基站

    servicemanagementplatform

    支持对用户/组签约数据、TCF等业务配置,通过内部接口连 接到集群核心网的eHSS、TCF网元

    2.1.8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A)

    我国根据国外标准制定的一种窄带集群技术体制,其在容量 上有较大灵活性,适用于大、中、小容量系统,既面向专用调度也面 向共用集群通信网的设计,使调度功能较多、补充业务较丰富,支 持直通工作方式、空中接口加密和端对端加密功能。本标准中简 称“数字集群体制(A)”。

    2.1.9电信业务经营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电信业务经营者指获 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单位。

    跟踪区 集群控制功能 集群核心网 时分双工长期演进技术 LTE宽带集群基站 陆地集群无线电技术 集群归属用户服务器 集群媒体功能体 日时间 用户设备 虚拟专用网络 用户面网关

    有网络资源选择,可选择专网专建、基于公网设置虚拟专网及混 组网等模式。应对网络部署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所 制式应具备后向兼容能力。

    3.2.3集群通信系统应支持呼叫类业务基于用户、组、集团和业

    务等的优先级机制,应支持排队和抢占策略的可配置,并应支

    3.2.4政务网类应用中应按共用网络方式组织≤

    多本地网共用用户数据时宜支持共享用户数据组网;多方共用关 网并需独立设置核心网运营时,应支持同一接入网共享接入多 个运营方的核心网

    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管理等业务场景下应支持终端跨不同宽带集

    3.2.8根据行业用户需求,可支持语音单呼、语音组呼等的

    3.2.9网络应采用接入等级控制等策略支持用户在不同基站

    表3.3.2数字集群体制【A】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4.1.1 应根据业务与管理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调度台。 4.1.2共用宽带集群网时不同使用方的调度网可在共用网中组 成虚拟专用网,每个使用方应设立自已的调度台。 4.1.3调度台作为特殊的集群终端,可选择移动调度台或固定调 度台。

    4.1.2共用宽带集群网时不同使用方的调度网可在共用网中组

    4.2.1根据业务场景可采用本地单核心网、本地多核心网、多本 地网等网络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核心网组网宜采用双节点备份方式; 2本地多核心网结构中各核心网网元间应通过共用eHSS 对等互通,可共享或不共享用户数据; 3多本地网结构中各本地网核心网元间应对等互通、通过漫 游地eMME与归属地eHSS之间的数据连通实现漫游; 4有公网互通需求的宽带集群核心网应通过网关与公用电 话网、公众移动通信网等实现互通。 4.2.2核心网网元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核心网应设置以下网元:eMME、xGW、TCF、TMF、eHSS; 2本地核心网网元宜集中设置在核心网机房,核心网机房应 选在传输资源良好、IP承载网节点所在的局址;

    3当设置有多个同一类型的核心网网元时,同类网元宜分散 部署在不同的局址; 4本地多核心网和多本地网漫游结构中应根据已建网络状 态、管理维护需求、设备形态和传输条件,选择eHSS分布或统一 设置。

    4.2.3新建核心网网元容量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2.4核心网网元应设置合理的容灾备份机制: 1 eHSS宜采用分布式设备,关键部件应做容灾备份; 2核心网网元应采用主备方式实现容灾备份。 4.2.5eHSS宜独立设置,其他网元可合设也可分设。网元合设 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核心网网元根据设备商产品形态可有不同的合设方式; 2合设网元应满足所有逻辑网元的设置要求。 4.2.6核心网网络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核心网网元间、核心网与无线网间应采用IP承载方式,应 通过分组传送网连接;核心网与集群业务平台间宜通过IP方式 互联; 2基站与核心网主备网元间应采用全连接方式; 3核心网网络组织应满足容灾机制要求; 4核心网网元应与承载网中的相应节点互连,当需连通的网 元处于同一局址时也可直接通过局域网互通; 5在核心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中,任一节点与其他节点的广域 网连接应至少有两条物理通路,关键网络设备应有元余保护; 6核心网网元、调度台应通过成对设置的接入路由器与IP

    4.2.4核心网网元应设置合理的容灾备份机制

    4.2.7信令方式应符合下列规

    1本地组网单核心网架构下不宜独立设置信令网,各网元 可的信令交互宜采用IP互连方式; 2多核心网架构或漫游架构时可建设IP信令网疏通核心网 之间核心网与共用eHSS之间的信令

    4.2.8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互联互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宽带集群核心网之间互通应采用IP方式; 2核心网应通过公众IP网与外部数据网设备相连: 3集群核心网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核心网间的互连可通 电路中继方式,也可通过IP网采用VPN方式

    1无线网设计应满足集群通信网服务区的覆盖、容量、质量 和投资等建设目标的要求; 2无线网设计应具备前瞻性,并应兼顾网络的质量和架构的 稳定性; 3无线网设计应遵循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原则,应支 持接入多核心网和局站址资源共用;

    1无线网络覆盖目标应根据不同目标区域对于覆盖质量指 标的差异化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 2应根据不同业务的特征和覆盖需求合理选择连续或非连 续覆盖方式组网。 3小区边缘覆盖率指标应根据特定网络满足区域覆盖概率时 拟开展的业务类型中覆盖首先受限的业务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政务网等区域性连续覆盖特征的网络在同频组网、部 区实际用户占用50%网络资源条件下时,在目标覆盖区 域内无线网RSRP在一110dBm及以上,且RSSINR在 0dB及以上的位置概率不宜低于90%; 2)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专网时,对于CBTC机车台,在增益为 OdBi的机车车顶天线处的RSRP在一95dBm及以上,且 RSSINR在3dB及以上的位置概率不应低于98%; 3)其他业务网络的小区边缘覆盖率指标应根据具体业务场 景和功能要求确定。 4无线网成片连续覆盖区域应采用蜂窝结构布局组网。 5应根据基站发射功率、业务数据速率、系统负荷、终端移动 速度、无线环境、干扰情况等因素,同时结合天线增益、半功率角 馈线损耗等天馈线系统参数确定基站覆盖范围。 6应基于载波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限值进行合理的功率规划,功 率规划应包括RS功率、公共信道功率、业务信道功率等,业务信道应 根据具体项目考虑相关的语音集群、集群数据、分组数据传输等类型 7可采用高增益的定向天线、增大发射功率、扩展CP配置 特定子顿配置和信道格式等方式扩大小区的覆盖范围。 8在高铁、室内覆盖、室外补盲等场景,可采用小区合并技术 优化覆盖。 9覆盖区相邻的不同集群系统应优先采用不同的工作频段并 留出保护带,使用相同工作频段时应设置空间隔离带。同一集群系统 的相邻本地网在边界地带应进行邻边地带无线覆盖区控制的设计。 10在满足设计覆盖需求的前提下,站址选择应优先利用现 有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 4.3.5无线网容量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工程满足期的业务需求配置,并应兼顾当期现实性 和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2应以目标区城实际业务构成和业务慈度为基础并应综合

    3应综合频率资源、网络覆盖、容量及干扰控制要求选 频、异频、多载波等适宜的方式。

    4.3.7无线网子规划应与业务规划相结合进行,上下行子

    4.3.8TA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3.8TA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1系统间于扰协调应符合下列规定:

    1492MHz卫星广播业务和1430MHz~1444MHz无人驾驶航空 器系统的兼容共存要求; 41785MHz~1805MHz频段系统与邻频的GSM1800、 LTEFDD系统以及重耕后的LTEFDD系统间应设置5MHz保 护频带,必要时应在射频端加装滤波器; 5当专网系统与其他无线电系统之间产生无线电有害干扰 时,应遵循频带外让频带内、次要业务让主要业务、后用让先用、无 规划让有规划的原则进行频率干扰协调; 6应积极跟踪网络演进、频段重用和相关频段使用要求的变 动更新,在必要时应调整王扰隔离措施

    13基站传输承载应符合下列

    1无线网传输承载配置应满足基站与核心网间传输承载的 要求; 2移动式基站宜配置微波或卫星传输功能模块或采用公网

    终端传输模块与核心网连通。

    4.4.2接口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接口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国家码长度应为1位~3位,并应为可选设置; 3 国内接入码应为可选设置; 4集群用户号码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自行分配。 4.5.3IMSI、GUTI、IMEI应采用与公众移动通信网IMSI、GUTI 和IMEI相同的定义和编号规则。 4.5.4 群组号码应为可选设置,号码格式应同用户号码MDN。 4.5.5 群组标识长度应可变,最大长度应为15位十进制数字。 4.5.6 基站应采用与.LTE公众移动通信网基站相同的编号 规则。

    4.5.7核心网网元宜分配静态IP地址,应根据IP承载网的承载

    方式确定使用私有地址或公有地址。具体分配方式应遵循业 营者的规定。

    4.5.8终端可分配动态或静态IP地址,并应根据业务形式 公有或私有地址。

    4.5.8终端可分配动态或静态IP地址,并应根据业务形式分配

    4.5.9基站IP地址配置宜采用业务和网管地址分开的原

    4.5.10IP地址设置宜采用IPv6地址,当需要与IPv4网元

    4.5.10TP地址设置宜采用TPv6地址,当需要与TPv4网元互通 时可采用IPv4/IPv6双栈地址。

    数据链路传送给计费网关,计费网关对话单进行合并后应通过类 居专线或数据专网与计费系统连接,并应采用FTP或FTAI 办议。

    等进行计费。根据计费信息处理实时性可采用离线计费或

    1当采用离线计费方式时,应由计费网关汇集并完成话单 理和存储; 2当采用在线计费方式时,应由xGW输出计费信息至在 土费系统。

    4.6.7网管系统的功能应包括配置管理、告警及故障管理、性能 管理、安全管理

    4.6.7网管系统的功能应包括配置管理、告警及故障管理

    (OMC)实现对设备的集中维护管理,网络级管理宜由OMC

    (OMC)实现对设备的集中维护管理,网络级管理宜由OMC通过 北向接口接人上级网络管理平台实现

    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北向接

    4.7.3宽带集群系统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网络通过BC

    4.7.4宽带集群系统网元的信令、媒体、计费、网管、同步数据在 同一承载网传输时,应在承载网上设置独立VPN进行隔离。

    4.7.4宽带集群系统网元的信令、媒体、计费、网管、同步数据

    4.8.1核心网网元及网管系统宜从统一的时钟源NTP服务器 (NTPServer)提取时间同步信号,NTP服务器可自建或利用公共 时钟服务器,应支持NTP时间同步机制。 4.8.2核心网网元及网管系统与NTPServer间宜采用基于IP 的NTP协议通信。 4.8.3基站应支持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精度应为士50 ppb,时间同步误差不应大于1.5μS。 4.8.4·基站应支持GNSS、IEEE1588v2和外接1PPS十ToD的 时间同步方式和同步以太网的频率同步方式,可支持1588v2、 VTP、外接2048kbit/s、外接2048kHz、外接10MHz和GNSS等 的频率同步方式,GNSS同步应包括北斗系统。

    4.8.5、无线网管系统设备的时间同步精度不应低于秒级,

    网元选址和设备安装工艺要

    4.9.1核心网局址的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

    4.9.1核心网局址的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筑工程 计规范》YD5003的有关规定。

    核心网局址的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建筑工程设 范》YD5003的有关规定。 2核心网设备安装局址应选择在传输和供电条件良好、便于 管理、便于接入外部时间同步源的场所内,所选局址应有专用

    4.9.2核心网设备安装局址应选择在传输和供电条件良好、便

    机房,且宜满足扩容要求。

    中。同一类型的网元应分散在不同的通信机房内。

    行业标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LTE核心网工程设计规范

    4.9.5基站站址选择和基站设备安装工艺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

    规定,新建集群基站应优先共享现有通信基站站址资源。

    4.9.7采用BBU集中设置方式时,集中部署BBU的局址或站址

    应满足多BBU安装的空间、供电和线缆布放需求,并应具备

    4.9.8重要基站的配套应按照高保障等级要求设置,基

    置“1十1”两路供电,电池应具备传输设备12h和基站设备3h供 电能力。

    5数字集群体制(A)网络工程设计要求

    5.1核心网与调度台设计

    5.1.4数字集群体制(A)网内各网元之间的接口和信令方

    5.1.5数字集群体制(A)网用户识别码编号方式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SJ/T11228的有关规

    5.2.1无线覆盖设计宜遵循下列基本步骤: 1 选择传播模型,进行传播模型校正; 通过链路预算,计算无线传播路径损耗; 3 预测基站覆盖范围; 根据设计目标确定基站的初始设置方案; 5 确定频率配置方案; 6 进行系统仿真; 7 根据仿真结果对初始基站设置方案进行调整; 8 进行现场查勘并确定具体站点位置; 9 根据实际站址对初始基站设置方案进行调整。 5.2.2 数字集群体制(A)无线网应采用大区、中区制的蜂窝 结构。

    于90%,低密度用户区不宜低于75%

    5.2.6基站天线高度、天线类型、天线方向角和俯仰角等参

    以满足覆盖标、减少王扰为原则确定

    可采取下列措施: 1基站可采用分集接收; 2基站可采用不同增益的收、发天线钙镁磷肥标准,接收天线可选用高增 益定向天线。

    。2.8对于需要覆盖而增设基站不经济或不方便的局部弱覆盖 区或盲区,宜采用光纤直放站进行覆盖。在射频收发隔离条件 可时,可采用无线直放站进行覆盖

    5.2.10在省界、地市交界处设置的基站应避免采用全向站或高 山站,并应注意调整基站天线高度、方向角和俯仰角,应将边界基 站的覆盖范围限制在本地区内,

    5.2.10在省界、地市交界处设置的基站应避免采用全向站

    1 明确容量需求目标; 2 根据业务模型预测覆盖区内的话务量和数据流量密度; 3 预测每个基站所吸收的话务量和数据流量; 4 根据爱尔兰公式确定信道需求船舶标准,确定基站载波数; 5 确定网络接口传输电路需求

    已置应采用等间隔配置方法。800MHz频道序号和频道标称中心 预率的关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基站=850.9875+NX0.0250

    ....
  • 通信标准
  • 相关专题: 通信  
专题: 形位公差标准 |花纹板标准 |设计图纸 |型钢标准 |竣工资料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