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101-2020 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pdf

  • DL/T 2101-2020  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7.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8-3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电力弱电,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L/T 2101-2020  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5.1.2.5防护等级

    按照GB/T4208的规定,固定翼无人机平台、地面站、遥控手柄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园林绿化标准规范范本5.2.1.1自检功能

    5.2.1.1.1自检项目应包括动力电池电压、遥测遥控和导航定位功能。以上任一项不满足要求,均能在 地面站或遥控手柄上以明显声光信号或其他方式进行报警提示,且飞行控制系统锁死。 5.2.1.1.2具有根据报警提示直接确定故障部位或原因的功能。

    5.2.1.2起降方式

    起飞方式宜具备弹射起飞或垂直起飞方式,降落方式宜具备伞降降落或垂直降落方式,垂直降落 时偏差不应超过0.5m。也可同时具备滑跑、撞网、手抛起飞方式与机腹擦地降落方式。

    5.2.1.3飞行功能

    5.2.1.3.1具备巡检任务规划功能,具备三维程控飞行功能,能按预定轨迹平稳飞行;可设置起降方 式、飞行速度及航点信息等,设置航点数量不应少于250个;在飞行过程中可实时修改航点,航点信 息修改后,试验样品应按修改后的航线飞行;飞行任务可保存,并支持重复调用和编辑,应支持航点 信息批量导入和导出;宜具备全自主起降功能。 5.2.1.3.2巡航速度宜为60km/h130km/h,最大爬升率不应小于3m/s,电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 统最小转弯半径不应大于150m,油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最小转弯半径不应大于200m。 5.2.1.3.3具有三维程控飞行模式,也可同时具备增稳或手动飞行模式。具备两种及以上飞行模式时, 模式可相互切换,切换过程中飞行状态应保持平稳。在三维程控飞行模式下执行任务时,具备定点盘 旋功能,相关参数可灵活设置。飞行状态和任务模式可灵活设置,设置内容应包括飞行航线、高度、 速度以及起飞和降落方式、安全策略等,且在地面站上应有参数设置界面。 5.2.1.3.4导航定位偏差水平偏差不应超过1.5m,垂直偏差不应超过3m。 5.2.1.3.5在距地面200m高的环境飞行时,飞行控制航迹精度水平方向偏移应小于5m,垂直方向偏 移应小于10m;水平标准差应小于3m,垂直标准差应小于5m。 5.2.1.3.6在一般作业环境条件(非高海拔)并搭载有效荷载时,电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续航时 间不应小于1h,油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续航时间不应小于2h,其中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巡

    检系统在旋翼垂起阶段的续航时间不应小于12

    5.2.1.4测控距离

    DL/T21012020

    5.2.1.4.1具备固定翼无人机平台和任务设备的测控数据上传和下传功能,通视条件下在飞行高度为 200m时全向传输距离不应小于20km。 5.2.1.4.2具备影像实时传输功能,通视条件下在飞行高度为200m时全向传输距离不应小于10km。 5.2.1.4.3测控数据传输时延不应大于20mS。

    5.3.1电磁兼容性能

    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应能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保证全系统兼容工作,且不对外对公共电磁信号

    DL/T21012020

    产生于扰,电磁兼容性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5.3.1.2辐射骚扰度

    辐射骚扰度应符合GB17799.4的要求。

    辐射骚扰度应符合GB17799.4的要求。

    5.3.1.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照6.3.1.3的规定试验,试验结果不应低于B级。

    5.3.1.4静电放电抗扰压

    照6.3.1.4的规定试验,试验结果不应低于A级。

    5.3.1.5脉冲磁场抗扰度

    按照6.3.1.5的规定试验,试验结果不应

    5.3.1.6工频磁场抗扰度

    按照6.3.1.6的规定试验,试验结果不应低于A级。

    5.3.2地面站软件性能

    5.3.2.1软件应为中文界面,显示、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和电池电压等测控参数。地面站应清晰显示机 头指向。具备报警功能,当电压、高度、速度异常时,应有明显的声光报警。 5.3.2.2可通过无线网络下载、更新地图。至少支持一种三维地图;具备地图缩放、测距、跳转及标记 功能。在地图上可设置航点信息和航线,在飞行过程中实时显示飞行航向和航迹;可设置飞行器自动 居中显示。应根据特定格式的杆塔台账文件和飞行器的参数,导入后自动生成巡检任务航线;应能根 据坐标数据查找对应相片信息;航向重叠度不应小于60%,旁向重叠度不应小于20%;应自动计算与 统计航线的信息并显示,包括航线总长度、预计飞行时间、航线最大和最小高度、任务半径、拍照相 片数量、重叠度、单张相片容量、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巡航速度等。 5.3.2.3软件可设置拍摄焦距或角度,拍摄的可见光影像等数据可存储和导出,存储图片应对应相应杆 塔照片等信息。 5.3.2.4飞行日志数据可存储、回放、导出和分析。

    5.3.3动力电池性能

    5.3.3.1外观特性

    电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内电池不应变形,表面无针眼、磕碰、裂纹等。电源正负极标识清 晰正确,接头有防松措施,宜使用防误插接头。

    5.3.3.2.123℃快速放电容量

    按照DL/T1578的规定试验,容量不应低于规格书规定的额定值,同时不应高于额定值的110

    按照DL/T1578的规定试验,容量不应低于规格书规定的额定值的70%。

    5.3.3.2.355℃快速放电容量

    578的规定试验,容量不应低于规格书规定的额

    5.3.3.3环境适应性

    5.3.3.3环境适应性

    5.3.3.3.1低气压

    按照DL/T1578的规定试验,电池不应出现漏液、破裂、起火、爆炸等缺

    5.3.3.3.2温度冲击

    5.3.3.3.3耐振动性

    5.3.3.4.1过压充电

    按照DL/T1578的规定试验,电池不应出现漏液、破裂、起火、爆炸等缺

    5.3.3.4.2欠压放电

    按照DL/T1578的规定试验,电池不应出现漏液、破裂、起火、爆

    5.3.3.4.3外部短路

    5.3.3.4.4挤压

    5.3.3.4.5加速度冲击

    安照DL/T1578的规定试验,电池不应出现漏液、破裂、起火、燃

    5.3.3.4.6跌落

    按照DL/T1578的规定试验,电池不应出现漏液、破裂、起火、爆炸等缺

    5.3.4.1运输振动

    按照6.3.4.1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储运包装应无变形、裂缝和破损等缺陷,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无变形和裂纹等缺陷,插接件、紧固件等应无开裂、松脱等缺陷,显示屏应无变形、开裂、花屏等 缺陷,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操控响应正常,任务设备拍摄等功能正常。

    5.3.4.2运输跌落

    按照6.3.4.2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储运包装应无变形、裂缝和破损等缺陷,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变形和裂纹等缺陷,插接件、紧固件等应无开裂、松脱等缺陷,显示屏应无变形、开裂、花 自,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操控响应正常,任务设备拍摄等功能正常。

    5.3.5展开与撤收时间

    系统飞行前的展开时间不宜大于12min,系统飞行后的撤收时间不宜大于10min。 6试验方法

    6.1.1外观特性试验

    6.1.1.1采用目视法检查,对照产品清单逐项进行检查和记录,判断结果是否满足5.1.1.1的要求。 6.1.1.2检查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材料组成,判断结果是否符合5.1.1.2的要求。 6.1.1.3观察连接线布局、外壳包覆、连接件、紧固件以及涂镀层与金属件情况,判断结果是否符合 5.1.1.3的要求。 6.1.1.4使用标准测量工具测量包装箱及无人机尺寸并记录,判断结果是否符合5.1.1.4的要求。 6.1.1.5观察地面控制模块中的地面站外观、显示器显示遥控遥测数据和回传影像,判断结果是否满足 5.1.1.5的要求。 6.1.1.6观察显示器表面情况,测量显示器最大显示亮度,判断结果是否符合5.1.1.6的要求。 6.1.1.7检测油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油箱是否具备抗冲击性和防腐蚀性,检查燃料情况,判断结 果是否符合5.1.1.7的要求。

    6.1.2环境适应性试验

    6.1.2.1高低温环境适应性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设备、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设备:温湿度试验箱、安装试验台。 c)试验布置:将试验台布置在温湿度试验箱内,将搭载了任务设备的固定翼无人机平台安装于试 验台上并固定牢靠。将地面站、遥控手柄等通电,处于待机工作状态,放置在试验箱内合适位 置,地面站可外接电源以保证其在试验过程中始终处于待机工作状态。另准备同型号地面站和 遥控手柄各1套,放置在试验箱外,使试验人员在箱外可操控固定翼无人机平台与任务设备。 d)试验步骤: 1)将试验样品通电,完成自检,处于待机工作状态。 2)关闭试验箱门,按表1选择试验温度和持续时间,调节试验箱内温度至规定值,然后保持 温度不变,放置规定的持续时间。 3)使用试验箱外的同型号地面站和遥控手柄,分别控制在试验台上的固定翼无人机平台舵 面,观察舵面反应情况,启动动力装置观察主螺旋桨的转动情况,同时启动任务设备进行 摄像。 4)将试验箱内温度恢复至与箱外一致,然后放置1h。 5)打开试验箱门,观察固定翼无人机平台状态是否正常、地面站和遥控手柄是否正常待机。 若固定翼无人机平台状态正常、地面站和遥控手柄正常待机,则将地面站和遥控手柄与固

    DL/T21012020

    定翼无人机平台连接,通过地面站、遥控手柄分别控制固定翼无人机平台舵面,并控制任 务设备进行拍摄。 6)取出试验样品,在满足飞行安全的空间内,通过地面站、遥控手柄分别控制固定翼无人机 平台短时飞行,并控制任务设备进行拍摄。 福 试验结果应符合5.1.2.2的规定

    6.1.2.3高海拔适应性试验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1.2.4的规定。

    6.1.2.4防护等级试验

    6.1.2.4.1防雨性能试验

    6.1.2.4.2防尘性能试验

    安照GB/T4208规定的试验布置和步骤进行试验 武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1.2.5的规定

    6.2.1巡航功能试验

    6.2.1.1自检功能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步骤: 1 将电池更换为同型号、电压低于试验样品预设告警电压的电池,观察报警提示方式,检查 飞行控制系统是否锁死,然后将电池更换为可正常工作的电池。 2)断开电动机的连接线,观察报警提示方式,检查飞行控制系统是否锁死,然后将电动机重 新连接好。 3)将遥控遥测信号模块的信号连接线断开,观察报警提示方式,检查飞行控制系统是否锁 死,然后将信号线重新连接好。 4) 将导航定位模块的信号连接线断开,观察报警提示方式,检查飞行控制系统是否锁死,然 后将信号线重新连接好。 c)试验结果: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应符合5.2.1.1的规定。

    6.2.1.2起降方式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起飞前应完成外观与装配检查、自检等工作,保证试验样品具备安全飞行条件,测 量并记录试验场地的温度、气压、风速和海拨信息,对试验场地距地面2m高的环境风速 进行持续5min的测量。若测量期间最大瞬时风速始终不大于3m/s,则可按如下步骤开始 试验: 1)采用弹射起飞时,测量弹射架或橡皮筋(具备起飞条件时)的长度。 2)采用滑跑起飞时,测量起飞点与机体离地点之间的距离。 3)采用垂直起飞时,记录螺旋奖的个数以及起飞完成时间

    4)采用滑跑方式或机腹擦地降落方式时,测量机体降落着地点与停止点之间的距离,并检查 机载任务设备、电动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有无损坏。 5)采用伞降降落时,测量预设降落点与实际降落着地点之间的距离,并检查机载任务设备、 电动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有无损坏。 6)采用撞网回收时,检查机载任务设备、电动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有无损坏。 7)采用垂直降落时,记录垂直降落时的偏差。 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2.1.2的规定。

    6.2.1.3飞行功能试验

    6.2.1.3.1最大起飞质量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不挂载任务设备,其他正常)。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 1)使用标准质量测量仪器测量固定翼无人机平台空机质量,电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含 电池质量;油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含燃料容器质量但不含燃料质量。 2)飞行器在不挂载任务设备的状态下,通过挂载相应配重,测量最大起飞质量标称值,在场 地上规划飞行航线,航线与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飞行安全要求,操作被试样品按照规 定的任务飞行,观察无人机巡检系统是否能正常完成任务。 d)试验结果:对应4.2分类,试验样品在相应配置下,应正常完成巡检飞行任务,

    6.2.1.3.2巡检任务规划功能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试验步骤: 1)在场地上规划飞行航线,航线与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飞行安全要求。 2)在指定起降区域将试验样品通电,查看起降方式、飞行速度及航点信息等设置功能;查看 可设置的航点数量。 3 在地面站按照初始航点设置初始航线,完成自检,将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设置为三维程 控飞行模式,以一定速度按初始航线飞行。 4) 在地面站对初始航线中的1个航点进行修改并上传,查着样品飞行航迹是否与修改后的航 线一致。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2.1.3.1的规定。

    6.2.1.3.3巡航速度、最大爬升率、最小转弯半径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在场地上规划飞行航线,航线与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飞行安全要求,测量并记

    DL/T21012020

    录试验场地的温度、气压、风速和海拨信息,对试验场地距地面2m高的环境风速进行持续 5min的测量。若测量期间最大瞬时风速始终不大于3m/s,则可按如下步骤开始试验: 1)在指定起降区域将试验样品通电,进行航线飞行,以最大巡航速度和最小巡航速度分别飞 行并记录最大巡航速度值和最小巡航速度值,将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到200m处,设置地面 站以最大油门飞行,按不同爬升角爬升,记录最大爬升率。 2 重新设置航线,以最小转弯半径转弯飞行,记录转弯时的真空速为TAS(单位为m/s),转 弯时的坡度角为β,在当地重力加速度g下搭载地面摄影设备。 d)试验结果:最小转弯半径R可按式(1)计算,并将实际条件下的试飞结果修正到标准状态, 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巡航速度、最大爬升率和最小转弯半径应符合5.2.1.3.2的规定。

    6.2.1.3.4飞行模式及切换功能试验

    TAS gXtanβ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在场地上规划飞行航线,航线与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飞行安全要求,对试验场 地距地面2m高的环境风速进行持续5min的测量。若测量期间最大瞬时风速始终不大于 3m/s,则可按如下步骤开始试验: 1)在指定起降区域将试验样品通电,按规划的飞行航线在地面站设置航线,并完成自检。以 三维程控飞行模式将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放飞并沿规划航线飞行,确认状态稳定后,适时由 三维程控飞行模式切换为手动飞行模式,观察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 2 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稳定后,适时由手动飞行模式切换为三维程控飞行模式,观察 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 3)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稳定后,适时由三维程控飞行模式切换为增稳飞行模式,观察 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 4)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稳定后,适时由增稳飞行模式切换为三维程控飞行模式,观察 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 5) 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稳定后,适时由三维程控飞行模式切换为增稳飞行模式,观察 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 6 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稳定后,适时由增稳飞行模式切换为手动飞行模式,观察固定 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 7) 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稳定后,适时由手动飞行模式切换为增稳飞行模式,观察固定 翼无人机平台飞行状态。 8)控制固定翼无人机平台在指定起降区域降落。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2.1.3.3的规定

    6.2.1.3.5导航定位偏差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场地上布置10个测量点,分别记录其经度Ei、纬度B;和

    DL/T21012020

    6.2.1.3.7续航能力试验

    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试验要求。 试验步骤:将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搭载全套任务荷载)放置在准备区域指定位 置,完成无人机巡检系统展开和自检,测量并记录试验场地的温度、气压、风速和海拔信息, 对试验场地距地面2m高的环境风速进行持续5min的测量。若测量期间最大瞬时风速始终不 大于3m/s,则可按如下步骤开始试验: 1)按照指定飞行控制点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高度)及飞行速度,完成飞行控制点数据 录入,并在地面站数据界面显示该信息。 2)核查飞行控制点信息输入无误后,将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放飞,并记录起飞方式和起飞 时间。 3)油动型固定翼无人机的飞行任务为按照既定航迹飞行2圈,第1圈飞行相对高度宜为 150m,第2圈飞行相对高度宜为200m,然后盘旋飞行直至操作人员申请降落,记录续 航时间。 4)固定翼无人机平台的飞行任务为按照既定航迹不同高度飞行至少2圈,操作人员确认还剩 余电量或油量,可继续航线飞行,直至操作人员认为该无人机电量或油量已达到极限值, 申请降落,记录有无报警功能及续航时间。 5)机载摄像机全程摄像并机载存储。 6)机载相机对指定区域内的标准物体进行定时、定点、定距自动拍照。 7)观察无人机飞行姿态并记录,观察地面站航迹显示情况和图像传输情况并记录。 8)在指定区域对无人机进行降落操作,记录降落方式和降落精度数据,通过耗油量或动力电 池电压值计算整体续航时间。 试验结果:将实际条件下的试验结果修正到标准状态,试验样品续航能力应符合5.2.1.3.6 的规定。

    6.2.1.4测控距离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试验要求。 c)试验步骤: 1)在场地上规划飞行航线,航线与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飞行安全要求。航线应封闭,高 度宜为200m。 2 在指定起降区域将试验样品通电,按规划的飞行航线在地面站设置航线,并完成自检。设 置时,应采取机头方向指向航向方向的方式,且保证平均飞行速度稳定。 3)1 使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沿航线飞行。期间,控制任务设备拍照,观察测控和影像数据是否正 常。若出现测控数据传输中断或丢失、固定翼无人机对操控信号无响应、任务设备对操控 信号无响应等任意现象,记录当前固定翼无人机与地面控制模块的距离;若出现影像连续 中断3s及以上、影像迟滞、马赛克、雪花、条纹、重影且影响辨识等现象,记录当前固 定翼无人机与地面控制模块的距离。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测控距离应符合5.2.1.4的规定,

    1)试验结果:试验样品测控距离应符合5.2.1.4的规定

    6.2.1.5 安全策略试验

    6.2.1.5.1一键返航功能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 1)在场地上规划飞行航线,航线与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飞行安全要求。按巡检要求设置 返航航点,起飞点与返航降落点应不同,航线高度宜为100m200m。 2) 在起飞点将试验样品通电,按规划的飞行航线在地面站设置航线,查看返航航点、速度等 参数设置功能,并完成自检。 3) 将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设置为三维程控飞行模式,按照巡检要求设置航线并飞行。在 航点之间适时启动一键返航功能,同时开始测量固定翼无人机的飞行航迹和速度,直至其 降落。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2.1.5.1中规定。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 1)在场地上规划飞行航线,航线与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飞行安全要求。按巡检要求设置 返航航点,起飞点与返航降落点应不同,航线高度宜为100m200m。 2) 在起飞点将试验样品通电,按规划的飞行航线在地面站设置航线,查看返航航点、速度等 参数设置功能,并完成自检。 3) 将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设置为三维程控飞行模式,按照巡检要求设置航线并飞行。在 航点之间适时启动一键返航功能,同时开始测量固定翼无人机的飞行航迹和速度,直至其 降落。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2.1.5.1中规定

    6.2.1.5.2链路中断返航功能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 1)在场地上规划飞行航线,航线与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飞行安全要求。按巡检要求设置 返航航点,起飞点与返航降落点应不同,航线高度宜为100m~200m。 2)在起飞点将试验样品通电,按规划的飞行航线在地面站设置航线和通信信号中断后的飞行 情况,查看返航航点、速度等参数设置功能,并完成自检。 3)将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设置为三维程控飞行模式,按照巡检要求设置航线并飞行。在航 点之间适时中断通信链路,同时记录固定翼无人机平台飞行情况、飞行航迹和速度,直至 其降落。将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放在起飞点,仍按原规划的飞行航线,设置为三维程控飞行 模式,按初始航线飞行。在航点之间适时中断通信链路,然后立即重新恢复,期间测量固 定翼无人机平台的飞行航迹和速度。固定翼无人机到达相应航点后,控制固定翼无人机返 航降落,试验结束。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2.1.5.2的规定

    6.2.1.5.3飞行区域限制功能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证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

    DL/T21012020

    1)在场地上规划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允许飞行的模拟区域范围,并在地面控制模块上 设置。 2) 在指定起降区域将试验样品通电,以部分航线飞越允许区域范围的方式在地面控制模块进 行航线规划,观察报警提示方式,检查飞行控制系统是否锁死。 3)以增稳飞行模式控制固定翼无人机平台向允许飞行区域范围外飞行。在固定翼无人机平台 接近范围边界时,保持飞行方向1min不变,期间观察报警提示方式,测量固定翼无人机 平台航迹是否超出允许区域范围。 4)在地面控制模块上设置飞行高度,观察是否有限制高度设置功能。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2.1.5.3的规定,

    6.2.1.5.4动力报警功能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面积应满足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安全要求。 C)试验步骤: 1)在指定起降区域,电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将同型号、电压略高于预设告警电压的电 池安装在固定翼无人机平台上,油动型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油量略高于预设告警值,将 试验样品通电,完成自检。 2)将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放飞,在指定区域持续飞行,直至电池电压低于告警电压或油耗报 警,然后控制固定翼无人机平台返航降落,期间观察报警提示方式。 d)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应符合5.2.1.5.4的规定。

    6.2.1.5.5位置追踪功能试验

    试验样品、试验布置、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如下: a)试验样品:组装好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1套(按巡检作业要求,所有设备安装、调试 完毕)。 b)试验布置:应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场地上布置3个测量点,分别记录其经度E、纬度B;和 高度H(=1,2,3),坐标精度不低于10cm。各测量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小于10m。 c)试验步骤: 1)将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放置在坚硬平坦地面上,测量其位置追踪模块距地面的高度,记为 Ho(单位为m,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将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放置在点1位置,使其水平面中心与点1重合。将试验样品按正常工 作要求进行布置和接线,通电,完成自检,然后断开机载电源和数传电台,观察固定翼无 人机平台位置信息发送方式,读取并记录位置坐标(包括经度x1、纬度y1和高度z1); 3)按步骤2)的方法,将试验样品依次放置在点2和点3上进行测量和记录。 d)试验结果:按式(8)和式(9)分别计算水平偏差u和垂直偏差vei,试验样品定位偏差应符 合5.2.1.5.5的规定。

    6.2.1.5.6工作频率试验

    采用标准频谱测试仪器进行工作频率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2.1.5.6的规定。

    6.2.2巡检功能试验

    铝合金标准规范范本6.2.2.1拍照功能试验

    6.3.1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6.3.1.1试验结果等级划分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样品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 试验样品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应包括:①测控信号传输中断或丢失。②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对 操控信号无响应或飞行控制性能降低。③影像传输中断或出现迟滞、马赛克、雪花、条纹、重影等现 象。④任务设备对操控信号无响应或转动、拍摄等控制性能降低。③其他功能的丧失或性能的降低。 A、B、C、D四个等级划分标准为: a)A级:各项功能和性能正常。 b)B级:未出现①和②中所列现象。出现③、④和③中任意现象,且干扰停止后可在2min

    DL/T2101—2020

    DL/T2101—2020

    安全阀标准DL/T2101—2020

    (含)内自行恢复,无须操作人员干预。 c)C级:未出现①和②中所列现象。出现③、④和③中任意现象,且干扰停止2min后仍不能自 行恢复,在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复位或重新启动操作后可恢复。 D级:出现①和②中任意现象;或未出现①和②中所列现象,但出现③、④和中任意现象, 且因硬件或软件损坏、数据丢失等原因不能恢复

    6.3.1.2辐射骚扰度试验

    ....
  • 相关专题:
专题: 广播电视影视标准 |数据标准 |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供暖标准 |白砂糖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