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61-2008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pdf

  • JGJ161-2008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5-05
  • 发 布 人: tina0614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总结计划范文,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体墙和石墙作为围护墙的房屋。主要包括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 架、木柱木梁房屋。

    由生土墙(土坏墙或夯土墙)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木楼 (屋)盖房屋。主要指土坏墙和夯士墙承重房屋。

    stone structure

    水利软件、计算由石砌体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房屋。主要指料石和平毛石砌 体承重房屋。

    structural system

    房屋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构件及其相互连接形式的总称。

    structural cell

    能够独立地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房屋单元,通常由伸缩 缝、沉降缝相隔离,

    2. 1. 12 木构造柱

    wood constructional column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房屋墙体的 规定部位设置的木柱。

    13配筋砖圈梁reinforcedbrick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承重墙体的 底部或顶部,在两皮或多皮砖砌筑砂浆中配置水平钢筋所构成的 水平约束构件。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承重墙体沿 竖向的中部设置50~60mm厚的水平砂浆带,砂浆带中配置通 长水平钢筋

    .1.15 抗震墙 seismic structural wall

    主要用以抵抗地震水平作用的墙体。

    沿房屋纵向在跨中屋檐高度处设置的联系杆件,通常采用术 杆或角钢制作。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

    B一房屋总宽度或矩形木柱宽度; 6基础底面宽度或矩形构件截面宽度或门窗洞口 宽度; 圆形截面木柱直径; D 圆形截面木柱开样一端直径; 钢筋直径或圆形截面木构件直径; 一矩形构件截面高度; hw一 过梁上墙体高度; L 抗震横墙间距; 过梁净跨度; 墙体厚度

    αmuxb 一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 大值; YLE 极限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SN 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3.1建筑设计和结构体系

    3.1.1房屋体形应简单、规整,平面不宜局部突出或凹进,立 面不宜高度不等,

    3.2.1楼(屋)盖构件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3.2.1楼(屋)盖构件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3.2.2木屋架、木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搁置在砖(砌块)墙和石墙上的木屋架或木梁下应设置 木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木垫板的长度和厚度分别不宜小于 500mm、60mm,宽度不宜小于240mm或墙厚:

    楼(屋)盖构件的最小支承长度(mm

    2搁置在生土墙上的木屋架或木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 应小于370mm,且宜满搭,支承处应设置木垫板;木垫板的长 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不宜小于500mm、370mm和60mm; 3木垫板下应铺设砂浆垫层;木垫板与木屋架、木梁之间 应采用铁钉或扒钉连接。 3.2.3突出屋面无锚固的烟图、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的出屋面 高度,8度及8度以下时不应天于500mm;9度时不应大于 400mm。当超出时,应采取拉结措施。 注:坡屋面上的烟窗高度由烟窗的根部上沿算起。 3.2.4横墙和内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5m;外纵墙上的 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8m或开间尺寸的半。 3.2.5门窗洞口过梁的支承长度,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 9度时不应小于360mm。 3.2.6墙体门窗洞口的侧面应均匀分布预埋木砖,门洞每侧宜 埋置3块,窗洞每侧宜埋置2块,门窗框应采用圆钉与预埋木砖 钉牢。 3.2.7当采用冷摊瓦屋面时,底瓦的弧边两角应设置钉孔,可 采用铁钉与橡条钉牢;盖瓦与底瓦宜采用石灰或水泥砂浆压等 做法与底瓦粘结牢固。 3.2.8当采用硬山搁屋盖时,山尖墙墙顶处应采用砂浆顺坡 塞实找平。: 0昆业

    2搁置在生土墙上的木屋架或木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 应小于370mm,且宜满搭,支承处应设置木垫板;木垫板的长 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不宜小于500mm、370mm和60mm; 3木垫板下应铺设砂浆垫层;木垫板与木屋架、木梁之间 应采用铁钉或扒钉连接。

    3.2.3突出屋面无锚固的烟图、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白

    高度,8度及8度以下时不应大于500mm;9度时不应大于 400mm。当超出时,应采取拉结措施。 注:坡屋面上的烟高度由烟窗的根部上沿算起

    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8m或开间尺寸的半。 3.2.5门窗洞口过梁的支承长度,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 9度时不应小于360mm。

    3.2.6墙体门窗洞口的侧面应均匀分布预埋木砖,门洞每 埋置3块,窗洞每侧宜埋置2块,门窗框应采用圆钉与预埋才 钉牢。

    采用铁钉与橡条钉牢;盖瓦与底瓦宜采用石灰或水泥砂浆压奎 做法与底瓦粘结牢固。

    3.2.8当采用硬山搁標屋盖时,山尖墙墙顶处应采用砂浆顺坡 塞实找平。 3 2 0晨松探处挑泌上不很t

    3.2.9屋檐外挑梁上不得砌筑砌

    3.3结构材料和施工要求

    1砖及砌块的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 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低于MU7.5;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 不应低于MU15: 2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料石和 平毛石砌体不应低于M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低于Mb5; 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不应低于M2.5; 3钢筋宜采用HPB235(I级)和HRB335(ⅡI级)热轧 钢筋; 4 铁件、扒钉等连接件宜采用Q235钢材; 5木构件应选用干燥、纹理直、节疤少、无腐朽的木材; 6 生土墙体土料应选用杂质少的黏性土; 7 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孔洞的灌注,应采用专用灌孔混凝 上,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 9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10不同强度等级砂浆的配合比可按附录G进行配制。 3.3.2施工除应符合各章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HPB235(光圆)钢筋端头应设置180°弯钩; 2外露铁件应做防锈处理; 3嵌在墙内的木柱宜采取防腐措施;木柱伸人基础内部分 必须采取防腐和防潮措施; 4配筋砖圈梁和配筋砂浆帮中的钢筋应完全包襄在秒浆中, 不得露筋;砂浆层应密实; 5设有纵横墙连接钢筋的灰缝处,勾缝砂浆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M5,并应抹压密实。

    4.1.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4.1.1的规定划分对建筑抗震 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4.1.2建筑场地宜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宜避开不利地 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房屋。

    4.2.1地基和基础应符合下列

    4.2.1地基和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明显不同的地基 上上 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采用不同类型的基础; 3当同一结构单元基础底面不在同一标高时,应按1:2的 台阶逐步放坡; 4基础材料可采用砖、石、灰土或三合土等;砖基础应采 用实心砖砌筑,对灰土或三合土应夯实。

    4.2.2当地基有淤泥、可液化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采取 垫层换填方法进行处理;换填材料和垫层厚度、处理宽度应符合 下列要求: 1垫层换填可选用砂石、黏性土、灰土或质地坚硬的工业 爱渣等材料,并应分层夯实; 2换填材料砂石级配应良好,黏性土中有机物含量不得超 过5%: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灰土宜用新鲜的消 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 3垫层的底面宜至老土层,垫层厚度不宜大于3m; 垫层在基础底面以外的处理宽度:垫层底面每边应超对 垫层厚度的1/2直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垫层顶面宽度可从垫 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坑开挖期间保持边玻稳定的当地经验放坡 确定,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300mm。 4.2.3当地基土为湿陷性黄士或膨胀土时,宜分别按现行国家 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或《膨胀土地区建 筑技术规范》GBJ112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4.2.4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岩石地基外,基础理置深度不宜小于500mm; 2当为季节性冻土时,宜理置在冻深以下或采取其他防冻 施; 3基础宜理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 能理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宜将基础底面设置在最低地下水位 200mm以下,施工时尚应考虑基坑排水。 4.2.5石砌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图4.2.5):. 1基础放脚及刚性角要求: 1石彻燕确的高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4.2.4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岩石地基外,基础理置深度不宜小于500mm; 2当为季节性冻土时,宜埋置在冻深以下或采取其他防冻 措施; 3基础宜理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 能理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宜将基础底面设置在最低地下水位 200mm以下,施工时尚应考虑基坑排水。

    1: 基础放脚及刚性角要求: 1)石砌基础的高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Ho 基础的高度; 基础底面的宽度; 墙体的厚度。

    图4.2.5平毛石、毛料石基础做法 a)平毛石基础:(b)毛料石基础

    阶梯形石基础的每阶放出宽度,平毛石不宜天于 100mm,每阶不应少于两层。当毛料石采用一一阶两 皮时,宽度不宜大于200mm;采用一阶一皮时,宽 度不宜大于120mm。基础阶梯应满足下式要求。

    H:/6, ≥ 1. 5

    式中H一基础阶梯的高度; b:一一基础阶梯收进宽度。 2平毛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块石应坐浆,并将大面朝下; 阶梯形平毛石基础,上阶平毛石压砌下阶平毛石长度不应小于下 阶平毛石长度的2/3;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砌:

    3料石基础砌体的第皮应坐浆丁砌;阶梯形料石基础, 上阶石块与下阶石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下阶石块长度的1/2: 4当采用卵石砌筑基础时,应将其凿开使用

    上阶石块与下阶石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下阶石块长度的1/2: 4当采用卵石砌筑基础时,应将其凿升使用。 4.2.6实心砖或灰土(三合土)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4.2.6): 1砌筑基础的材料不应低于上部墙体的砂浆和砖的强度等 级。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5 2灰土(三合土)基础厚度不宜小于300mm,宽度不宜小 于700mm

    图4.2.6砖、灰土基础做法 (a)砖基础:(b)灰土(三合土)基硼

    4.2.7当上部墙体为生土墙时,基础砖(石)墙砌筑高度应取 室外地坪以上500mm和室内地面以上200mm中的较大者。 4.2.8基础的防潮层宜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内掺5%的防水 剂铺设,厚度不宜小于20mm,并应设置在室内地面以下60mm 标高处;当该标高处设置配筋砖圈梁或配筋砂浆带时,防潮层可 与配筋砖圈梁或配筋砂浆带合并设置。

    5.1.1本章适用于6~9度地区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 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等砌体承重的 一、二层木楼(屋)盖或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 房屋,包括实心砖墙承重、多孔砖墙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墙承重、蒸压砖墙承重和空斗砖墙承重房屋。 注:本章中“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 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以下分别简称为“普通砖、多孔砖、小砌块、蒸 压砖”;“砖墙、砖砌体”泛指上述各种砖或砌块砌筑墙体的统称;“实心砖 墙”、“空斗墙”分别指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的实心砖墙体和空斗墙体;“多 孔砖墙”指采用烧结多孔砖砌筑的墙体;“小砌块墙”指采用混凝土小型空 心砌块砌筑的墙体,小砌块的规格应为390mm×190mm×190mm,孔洞率 不应大于35%;“蒸压砖墙”指采用蒸压灰砂砖或蒸压粉煤灰砖砌筑的实 心墙体。 5.1.2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5.1.2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5.1.2的规定; 2房屋的层高:单层房屋不应超过4.0m;两层房屋其各层 层高不应超过3.6m。

    表5.1.2房屋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理: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榜口的高

    房屋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5.

    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5.1.3的

    表5.1.3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

    5.1.4砌体结构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5.1.4的要求。

    表5.1.4月 房屋局部尺寸限值(m)

    5.1.5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当为8、9度时不应采用硬山搁屋盖。 5.1.6 砌体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设置配筋砖梁: 1 所有纵横墙的基硼顶部、每层楼(屋)盖(墙顶)标 高处; 2当8度为空斗墙房屋和9度时尚应在层高的中部设置

    5.1.7木楼(屋)盖砌体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采取拉

    1两端开间和中间隔开间的屋架间或硬山搁屋盖的山尖 墙之间应设置竖向剪刀撑; 2山墙、山尖墙应采用墙揽与木屋架或標条拉结; 3内隔墙墙顶应与梁或屋架下弦拉结。 5.1.8承重(抗震)墙厚度:实心砖墙、蒸压砖墙不应小于 240mm;多孔砖墙不应小于190mm;小砌块墙不应小于190mm: 空斗墙不应小于240mm。 5.1.9当屋架或梁的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支承处宜加 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240mm以上厚实心砖墙、蒸压砖墙、多孔砖墙为6m 190mm厚多孔砖墙为4.8m; 2190mm厚小砌块墙为4.8m; 3240mm厚空斗墙为4.8m。 5.1.10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计算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 法进行,也可按本规程附录B确定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 度(B)。

    1砂浆强度等级:6、7度时不应低于M5,8、9度时不应 低于M7.5; 2配筋砖圈梁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 3 配筋砖圈梁的纵向钢筋配置不应低于表5.2.1的要求:

    表 5. 2. 1 配筋砖圈梁最小纵向配筋

    专圈梁交接(转角)处的钢筋应搭

    .1配筋砖圈梁在洞口边、转角处钢角

    5当采用小砌块墙体时,在配筋砖圈梁高度处应卧, 于两皮普通砖。

    图5.2.2~2纵横墙交接处拉结(L形

    5.2.38、9度时,顶层楼梯间的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 750mm设置2g6通长钢筋。 5.2.4后砌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750mm设置26拉结钢筋 或4200铁丝网片与承重墙拉结,拉结钢筋或铁丝网片每边伸 人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0mm;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 顶应与梁、楼板或標条连接,连接做法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 关规定。

    表5.2.5钢筋砖过染底面砂浆层最小配筋

    4当采用多孔砖或小砌块墙体时,在钢筋砖过梁底面

    砌不少于两皮普通砖,伸入洞边不小于240mm。 5.2.6木楼盖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搁置在砖墙上的木龙骨下应铺设砂浆垫层; 2 内墙上龙骨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样、扒钉连接; 3木龙骨与搁栅、木板等木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等相互 连接。 5.2.7木屋盖房屋应在房屋中部屋檐高度处设置纵向水平系杆, 系杆应采用墙揽与各道横墙连接或与屋架下弦杆钉牢。 5.2.8当6、7度采用硬山搁標屋盖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当为坡屋面时,应采用双坡或拱形屋面; 2. 標条支承处应设垫木,垫术下应铺设砂浆垫层: 3端標应出檐,内墙上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無尾 摊、扒钉连接: 4木屋盖各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或铁丝等相互连接; 5竖向剪刀撑宜设置在中间条和中间系杆处;剪刀撑与 標条、系杆之间及剪刀撑中部宜采用螺栓连接;剪刀撑两端与 条、系杆应顶紧不留空隙(图5.2.8); 6木標条宜采用8号铁丝与配筋砖圈梁中的预埋件拉结。 5.2.9当采用木屋架屋盖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木屋架上擦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尾律、扒钉 连接; 2屋架上弦条搁置处应设置槐托,条与屋架应采用扒

    钉或铁丝等相互连接; 3標条与其上面的橡子或木望板应采用圆钉、铁丝等相互 连接; 4 竖向剪刀撑的构造做法应符合本规程第6.2.10条的 规定。

    1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体中心线不小于300mm宽 度范围内墙体; 2室内地面以上不少于三皮砖、室外地面以上不少于十皮 砖标高处以下部分墙体; 3楼板、龙骨和標条等支承部位以下通长卧砌四皮砖; 4屋架或大梁支承处沿全高,且宽度不小于490mm范围 内的墙体; 5壁柱或洞口两侧240mm宽度范围内; 6 屋檐或山墙压顶下通长卧砌两皮砖; 7 配筋砖圈梁处通长卧砌两皮砖。 5.2.11小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应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凝 土,沿墙全高将孔洞灌实作为芯柱: 1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体中心线不小于300mm宽 度范围内墙体; 2屋架、大梁的支承处墙体,灌实宽度不应小王500mm

    3壁柱或洞口两侧不小于300mm宽度范围内

    5.2.12小砌块房屋的芯柱竖向插筋不应小于$12,并应贯通墙 身:芯柱与墙体配筋砖圈梁交叉部位局部采用现浇混凝土,在灌 孔时应同时浇筑,芯柱的混凝土和插筋、配筋砖圈梁的水平配筋 应连续通过。 5.2.13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的整体性连接及构造,应符合 下列要求: 1支承在墙或混凝土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板端钢筋应搭 接,并应在板端缝隙中设置直径不小于8的拉结钢筋与板端钢 筋焊接(图5.2.13);

    图5.2.13预制板板端钢筋连接与错固

    2预应力圆孔板板端的孔洞,应采用砖块与砂浆等材料 封堵; 3预应力圆孔板支承处应有坐浆;板端缝隙应采用不低于 C20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板上应有水泥砂浆面层。 5.2.14钢筋混凝土梁下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 5.2.15 5木屋架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 规定。 5.2.16 6山墙、山尖墙墙揽的设置与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 有关规定。

    5.3.1砖砌体施工应符合下列

    1砌筑前,砖或砌块应提前1~2d浇水润湿; 2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的厚度 宜为10mm,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砂浆 应饱满,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图 5. 3. 1) :

    图5.3.1砖柱的砌筑方法 (a)正确的砌筑方法:(b)不正确的包心动法

    4砖砌体在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 砌筑而又需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水平长度不 应小于高度的2/3;严禁砌成直槎; 5砌筑钢筋砖过梁时,应设置砂浆层底模板和临时支撑; 钢筋砖过梁的钢筋应埋人砂浆层中,过梁端部钢筋伸入支座内的 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3.2.5条的要求,并设90°弯钩埋人墙体的 竖缝中,竖缝应用砂浆填塞密实; 6小砌块墙纵横墙交接处拉结筋的端部应设置90°弯钩, 弯钩应向下伸入小砌块的孔中,并应用砂浆等材料将孔洞填塞 密实; 7埋人砖砌体中的拉结筋,应位置准确、平直、其外部

    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设有拉结筋的水平灰缝应密实,不得 露筋; 8砖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5m。 5.3.2空斗墙体施工除应满足本规程第5.3.1条的有关要求外,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斗墙体沿高度应采用一一眠一斗的砌筑形式,设置配筋 传圈梁和纵横墙拉结钢筋处应采用两眠砌筑,沿水平方向每隔 块斗砖应砌一至二块丁砖,墙面不得有竖向通缝; 2空斗墙体应采用整砖砌筑,不够整砖处应加丁砖,不得 砍凿斗砖; 3空斗墙体不应采用非水泥砂浆砌筑: 4空斗墙体中的洞口,必须在砌筑时预留,严禁砌完后再 进行砍凿; 5空斗墙体与实心砌体的竖向连接处,应相互搭砌

    6木结构房屋6.1一般规定6.1.1本章适用于6~9度地区的木结构承重房屋,包括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架、木柱木梁承重,砖(小砌块)围护墙、生土围护墙和石围护墙木楼(屋)盖房屋。6.1.2木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6.1.2的规定;2房屋的层高:单层房屋不应超过4.0m;两层房屋其各层层高不应超过3.6m。表6.1.2房屋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烈度围护墙种类结构类型6789(墙厚mm)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实心砖(240)7. 227.226.623. 3多孔砖(240)小砌块(190)7. 227.226.623.3砖墙穿斗多孔砖(190)7. 226.626.023.0木构架蒸压砖(240)和木柱空斗墙(240)7. 226.023. 31木屋架生土墙(≥250)6. 024. 013. 3细料石(240)7. 07.026.02石墙粗料石(240)7. 026. 623. 6平毛石(400)4.03. 622

    注:,1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项顶或檐口的高度: 2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表6.1.3房屋抗慧横墙最大间距(m

    续表6.1.3结构周护墙种类房屋烈度楼层类型(最小墙厚mm)层数6789一层6. 04.53. 3生土瑞26. 0(250)二层4.5穿斗一层11.09.06.0木构架缅、半细料石11.09.06.0和(240)二层7. 06.05. 0木柱木虐架石墙一层11.09.06.0粗料、毛料石211. 09. 0(240)二层7. 06.0平毛石(400)一层111.09.06.0实心砖(240)一层11.09. 07.05.0多孔砖(240)小砌块(190)一层11. 09.07.05. 0砖墙木柱多孔砖(190)一层9.07.06. 05.0木粱蒸辉砖(240)空斗墙(240)一层7.06. 05. 0生上墙(250)一层16.04.53. 3石墙(240、400)层111.09.06.0注:400mm厚平毛石房屋仅限6、7度。6.1.4木结构房屋围护墙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6.1.4的要求。表6.1.4房屋围护墙局部尺寸限值(m)部位6度7度8度9 度窗问墙最小宽度0.81.01. 21. 5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0.81. 01.01. 0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0.81. 01. 52.024

    6.1.5未柱木屋架和穿斗木屋架房屋宜采用双坡屋盖,且坡度 不宜大于30°;屋面宜采用轻质材料(瓦屋面)。 6.1.6生土围护墙的勒脚部分,应采用砖、石砌筑,并应采取 有效的排水防潮措施。 6.1.7围护墙应砌筑在木柱外侧,不宜将木柱全部包人墙体中; 木柱下应设置柱脚石,不应将未做防腐、防潮处理的木柱直接埋 人地基土中。 6.1.8木结构房屋的围护墙,沿高度应设置配筋砖圈梁、配筋 砂浆带或木圈梁。

    电缆标准规范范本6.1.9木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采取拉结措施:

    1三角形木屋架和木柱木梁房屋应在屋架(木梁)与程的 连接处设置斜撑; 2两端开间屋架和中间隔开间屋架应设置竖向剪刀撑; 3穿斗木构架应在屋盖中间柱列两端开间和中间隔开间设 置竖向剪刀撑,并应在每一柱列两端开间和中间隔开间的柱与龙 骨之间设置斜撑; 4山墙、山尖墙应采用墙揽与木构架(屋架)拉结; 5内隔墙墙顶应与梁或屋架下弦拉结。 6.1.10木结构房屋应设置端屋架(木梁),不得采用硬山搁標 6.1.11砖、小砌块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190mm;生土抗震墙 厚度不应小于250mm;石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40mm。 6.1.12木柱梢径不宜小于150mm。 6.1.13各类围护墙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计算可按本规程附录 A的方法进行,也可按本规程附录C,确定抗震横墙间距(L) 和房屋宽度(B)

    6.2.1柱脚与柱脚石之间宜采用石销键或石样连接(图

    6.2.1柱脚与柱脚石之间宜采用石销键或石样连接(图 6.2.1);柱脚石埋人地面以下的深度不应小于200mm。 6.2.2砖(小砌块)围护墙、生土围护墙和石围护墙的抗震构

    图6.2.1柱脚与柱脚石的锚固 (a)销键结合:(b)榴结合

    造措施和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的纵向钢筋配置和构造应分别 符合本规程第5章、第7章和第8章的有关规定。 6.2.3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和木圈梁与柱的连接应符合下 列求

    6.2.4内隔墙墙顶与屋架下弦或梁应每隔1000mm采用木夹板

    5.2.4内隔墙墙顶与屋架下弦或梁应每隔1000mm采用木夹板 或铁件连接(图6.2.4)。

    包装标准2.4内隔墙墙顶与屋架下弦或梁的连:

    ....
  • 建筑标准 技术标准
  • 相关专题:
专题: 照明标准 |电力弱电设计、计算 |接地线标准 |圆钢标准 |建筑管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