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 3909-2019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pdf

  • CBT 3909-2019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2.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1-07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港口水运,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CB/T 39092019

    5.4.5蓄电池箱或柜(架)应有独立的通风装置,其出风口设在上方,进风口设在下方。进出通风口 在布置上,宜设在箱或柜(架)对角线的两端;在结构上,应设有挡板或弯头,以防止水和火星进入。 充电功率大于2kW的蓄电池组,其箱或柜(架)出风口的管子应直通散开甲板外。 5.4.6蓄电池室的门和专用箱、柜的外面应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5.4.7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不应安放在同一蓄电池舱室、箱或柜(架)内。 5.4.8蓄电池接线结束后,所有的接线柱处应用凡士林等油脂涂封,以防止腐蚀

    5.5.1舱室照明灯具应参照室内器具的位置适当布置,首先应保证操作及工作的地点有必要的照明, 并适当考虑舱室各处的照明。具有两个分路供电的舱室照明灯具,应交叉或间隔布置。 5.5.2舱室照明灯具的安装,宜设有灯架或灯座。灯架或灯座的类型、尺寸及安装形式按CB/T3667.5 的规定。 5.5.3安装在货舱、外走道及其他易受机械损伤处所的灯具应有保护罩。 5.5.4应急照明灯具,其外壳应有红色标记。 5.5.5床头灯的安装位置,宜高于床铺板750mm、离床头(一般以靠近船或船触的一端为床头) 400mm的侧壁上或顶头中间。 5.5.6壁灯宜距地面1700mm,镜灯宜在镜子上方20mm~100mm。 5.5.7直接固定在木板或其他易燃材料上的白炽蓬顶灯,其安装板(在灯具的底部)上应开孔通风散 热。

    5.6强光灯(泛光灯)、探照灯(聚光灯)航行

    5.6.1强光灯及探照灯的安装应便于操纵,并应保证其可动部分在工作需要的照射范围内转动灵活无 阻,光线不受阻碍。 5.6.2强光灯及探照灯的安装应设有专用灯架或底座,灯架或底座的高度及型式,应与灯具的工作要 求相适应。 5.6.3探照灯安装时,应保证水密(见图4)。对于在室内用连杆控制的探照灯,其连杆的安装应保 证水密及操纵灵活。 5.6.4气体放电型强光灯的高压触发装置应安装在带有“高压危险”标记的金属箱内。金属箱宜装在 人员不易触及的地方。 5.6.5信号灯的电键安装位置,应设在驾驶室两侧的前缘。装有三只时圆钢标准,另一只应设在驾驶室内的前 缘。电键安装高度应便于操纵,宜距甲板1m左右。 5.6.6航行灯及信号灯的安装位置、高度及要求,应符合有关信号设备规范的规定

    5.7.1照明属具的安装高度宜按表1的规定(安装高度为地面至设备下

    7.1照明属具的安装高度宜按表1的规定(安装高度为地面至设备下缘)。

    表1照明属具的安装高度

    5.7.2,同一舱室及相邻安装的照明属具的安装高度应一致。 5.7.3煤船货舱和燃煤船的煤舱、油灯间、油漆间、蓄电池室、消防设备控制站、行李舱、邮件舱、 粮食舱、冷藏舱及其他类似舱室的照明开关不应设在室内。行李舱、邮件舱、粮食舱、冷藏舱的开关应 装有照明指示灯。 5.7.4潮湿和爆炸危险处所,照明开关应能切断所有绝缘极。 5.7.5单极分断的照明开关,引入开关的电源线应为相线或正极线。 5.7.6暗式照明开关的安装,其板柄方向应一致,板柄向上为“接通”,板柄向下为“断开”。 5.7.7非防水插座的安装位置应避免设在窗口下方。防水插座及开关插座不应插口向上安装,并避免 向左。壁式安装的非防水插座的电源孔应为水平方向,接地孔应在电源孔的上方。 5.7.8不同电源种类(交、直流)及电压等级的插座,应采用不同结构的插座,并且应有标明电源种 类及电压等级的明显、耐久的标记。 5.7.9在机器处所花钢板以下及封闭的燃油和滑油分离机室内,不应安装插座。 5.7.10分路接线盒外面应设有与系统图代 相对应的明显、耐久的标记

    5.8.1电取暖器应固定安装

    5.8.2电取暖器安装场所不应有可燃气体及尘埃积聚。电取暖器如安装在可燃材料附近时,二者 开200mm以上的安全距离。

    5.9船内通讯、信号设备

    5.9.8主机转速表、舵角指示器等单独安装的指示仪表,安装位置及高度应便于观察。

    CB/T390920197.5固定于复合岩棉板7.5.1重量小于5kg的设备安装,用自攻螺钉或抽芯铝铆钉,将设备直接固定在岩棉板结构上,见图12。说明:1—接地线:2—接地附座;3——电缆;4——复合岩棉板;5—电气设备:6一一自攻螺钉或抽芯铝铆钉:7——夹紧攀;8——桥形底板:9—一紧固螺钉、螺母图12小于5kg的设备安装形式(固定于复合岩棉板)13

    CB/T 3909—20197.5.2重量等于或大于5kg、小于15kg的设备安装时,在岩棉板结构的内表面铆加强复板,用套筒支柱(或铝质铆螺母)将设备固定在加强板和岩棉板结构上,见图13。说明:1一一复合岩棉板;一电气设备:一接地线:一电缆;一电缆衬套;一接地附座:7—套筒支柱:8——加强复板;一铝质铆螺母图13等于或大于5kg、小于15kg的设备安装形式(固定于复合岩棉板)7.5.3重量大于15kg的设备安装,在岩棉板结构后部钢壁上焊接支架,然后将设备固定在支架和岩棉板结构上,见图14。14

    CB/T 3909—2019说明:1—电气设备;2——套筒支柱:3——支架;4—螺栓;5——电缆;6——复合岩棉板;7——电缆衬套:8—接地锡箔图14大于15kg的设备安装形式(固定于复合岩棉板)7.6固定于铝质轻围壁设备固定在铝质轻围壁上的基本形式见图15。15

    CB/T3909—2019说明:1——铝质轻围壁;2—一绝缘衬垫:3—支架:一铝质铆钉;5—接地导体;6—平垫圈:7——弹簧垫圈:8——螺栓;9——螺母:10—锡箔;11——设备底脚图15固定于铝质轻围壁上的设备安装形式8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8.1设备支架的选择应满足强度要求,其类型和尺寸按CB/T3667.4选用。8.2··设备支架、支座或基座的焊接应牢固,铲除焊渣后,涂防锈漆。8.3设备安装完毕,在易受机械损伤与电焊火花灼伤场所,宜配备临时防护罩。8.4紧固件应镀锌或其他金属镀层。8.5螺栓、螺母紧固后,螺栓的螺纹应伸出螺母不少于2牙。8.6采用钢板螺纹紧固时,螺栓旋紧后,螺纹部分的深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0.8倍。8.7设备紧固应设置弹簧垫圈及平垫圈。弹簧垫圈应设在螺母一侧,平垫圈应设在紧固螺钉的两侧。当用两只螺母锁紧或采用其他锁紧装置时,可不设弹簧垫圈。9减振器安装9.1设备所安装的减振器型号、规格和数量应按设计图样的规定。9.2减振器在安装前,检查其质量,应无裂痕及老化现象。16

    CB/T 3909—20199.3减振器在设备上的安装布置如下:安装三只减振器,见图16a);安装四只减振器,见图16b);一安装六只减振器,见图16c)d)。Ea)安装三只减振器b)安装四只减振器图c)安装六只减振器d)安装六只减振器说明:一电气设备:一减振器图16减振器的布置形式9.4减振器的安装应高度一致,无歪斜现象。同设备的减振器应受力均匀,应不靠压紧个别减振器的办法,使设备达到垂直或水平安装的要求。9.5减振器安装后,应使设备不致因振动而触及舱壁或其他物件,且设备的接地装置不应妨碍该设备能在所有方向上有不小于50mm的自由位移。9.6减振设备的导线或导管的引入和固定,宜在设备连同减振器安装完24h以后进行。10设备的接地(附避雷)10.1一般要求10.1.1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及工作接地,应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与船体焊接的基座或支架上。安装在铝质轻围壁上设备的接地,应接到船体的钢质部分。接地点应不易受到机械损伤和油水浸渍,专用接地接线柱(或板)不应固定在上层连续甲板以下的船壳板上。10.1.2工作接地点位置的选择应考虑便于检修、维护。工作接地不应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导体和螺栓,且不应将设备的紧固螺栓作为工作接地螺栓。10.2一般形式17

    CB/T 3909—201910.2.1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设有专用接地导体。专用接地导体可以是电缆中的接地导体或单独固定的接地导体。如果设备直接紧固在船体金属结构或紧固在与船体有可靠电气连接的支架(或基座)上时,可利用设备的金属底脚进行接地,而不另设专用接地导体。10.2.2凡具有电源插头的设备,应采用插头的接地极进行接地。10.2.3保护及工作接地的接地接线柱螺纹的直径应不小于6mm。专用接地接线柱或接地板的导电能力,应相当于专用接地导体的导电能力,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10.3固定安装的设备保护接地基本型式10.3.1设有专用接地线柱的专用接地导体接地见图17。3说明:一甲板;2——设备公共底座;3——电机:4一接地柱:5—接地线;6——接地块(附座)图17专用接地导体接地10.3.2利用设备底脚接触的专用接地导体接地见图7~图9。10.3.3设备底脚直接接地,见图1~图5、图11。10.3.4经弹簧减振器导电的设备底脚接地见图6。10.4固定安装设备保护接地专用接地导体选择10.4.1导体材料应用表面镀锡的纯铜或导电良好的耐蚀金属制成。10.4.2专用接地导体应采用多股软线,并在两端设有接头。10.4.3纯铜专用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表2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时,导体的电导应不小于纯铜导体的电导。18

    CB/T39092019

    表2接地导体截面积的选用

    10.4.4可携式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用铜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电源线截面积小于或等于16mm时,应与电源线截面积相等; b)当电源线截面积大于16mm时,应为电源线截面积的二分之一,但不小于16mm

    10.5工作接地导体的选择

    和截面积应和绝缘敷设一极(或相)的导线相同,不应 使用裸线。 10.5.2用于平时不载流的工作接地导体,截面积应为载流导体截面积的二分之一,但不应小于 L.5m,性能应与载流导体相同,不应使用裸线

    10.6.1所有的接地接触面应刮去油漆及锈斑,露出金属光泽,并应光洁平贴,以保证有良好的接触。 10.6.2利用底脚接触接地的设备,应在设备底脚与支架(或基座)之间垫以厚度不小于0.5mm,大 小略等于接触面的锡箔或镀锡铜片。如果是专用接地导体利用设备底脚接触连接,则锡箔或镀锡铜片应 分别垫在专用接地导体的两侧。 10.6.3所有接地装置的紧固应牢靠,并均应设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10.6.4接地装置紧固后,应随即在接触面的四周涂以防锈漆。 10.6.5采用设备底脚接地时,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底脚的设备,应取对角两脚接地;三个或三个以下底 脚的设备,则任选一脚接地。 10.6.6工作接地导体的长度尽量短,并固定。必要时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10.6.7,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02Q,

    10.7.1具有未榄杆或未榄项的船舶,应设有可靠接地的避雷针。 10.7.2避雷针应以直径不小于12mm的铜杆或直径不小于25mm的铁杆制成,其表面应镀锡或镀锌。 避雷针应至少高出榄顶或榄顶上的电气设备300mm。避雷针的类型和尺寸按CB/T3667.3选用。

    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表3中的规定值

    CB/T3909—2019表3电缆弯曲半径单位为毫米电缆外护层电缆外径D最小弯曲内半径金属护套、铠装层任何值6D≤254D其他护层>256D电缆引入防水式设备时,在填料函前的电缆应有一段直线部分,其长度应不大于填料函螺母高度H的1.5倍,以便于填料函螺母拧出,见图18。单位为毫米a)填料函不带锥形垫圈b)填料函不带锥形垫圈说明:1——填料函;2——电缆:3—塑料胶带:4——填料:5——平垫圈:6——电缆芯线:7—电缆护套:8——设备壁:9——锥形垫圈:10—橡皮圈图18电缆引入防水式设备20

    CB/T 3909——201911.2电缆护套的切割11.2.1电缆护套的切割,不应损伤线芯绝缘,并保证在电缆引入设备后,线芯具有足够的长度。11.2.2电缆护套的切割部位,应在设备进口近内壁3mm~5mm处剥去护套,见图18。对内部空间较宽散的设备,例如主、应急配电板、集中操纵台、分电箱等,护套可在接线柱附近剥去。11.2.3金属编织层的切割部位如下:非防水设备,应比电缆护套多切除2mm~3mm,以免编织刺伤线芯绝缘;b)防水设备,电缆进入填料函时,应使填料压紧在电缆护套上,编织层的切口不应露出填料函;在接线柱附近剥去护套的电缆,应在电缆进入设备后靠近内壁处切除编织层。11. 2. 44金属编织层切割后,应在切割处包以二层~三层塑料带扎紧,编织不应松散。若线芯需加套管,则应连同线芯套管根部处一起扎紧。在金属编织层上应将长度H的三分之二使用塑料带包扎,见图19。昌说明:1——塑料套管;2——电缆芯线:3——设备壁;4电缆护套:5——塑料胶带;6——电缆图19电缆芯线的处理11.2.5采用电缆金属编织层编成辫子进行接地的金属编织层的切割要求,按CB/T3908的规定。11.3线芯标记确定11.3.1引入设备的电缆线芯应逐根进行对线,同一根线芯的两端面具有相同的编号。11.3.2按照图样规定,确定每一根线芯的标记,与所连接的设备接线柱标记应一一对应。线芯标记的制作见12.5。11.4线芯长度确定11.4.1线芯的长度应包括必须长度及备用长度。必须长度即为线芯设备内壁接至所连接的接线柱的距离加上制作接头所需的长度。备用长度应保证同一电缆的线芯在相应的接线柱之间能互换(对三芯电力电缆,允许只互换其中任意两根),线芯截面小于4mm时,还应加上能再制作二个~三个同样接头的长度。11.4.2引入照明灯具及属具的线芯长度宣见表4。21

    CB/T3909—2019表4照明灯具及属具的线芯长度单位为毫米设备名称线芯长度设备名称线芯长度篷顶灯防水插座200舱顶灯暗式开关小型舱顶灯暗式插座床灯接线盒150120镜灯按钮盒壁灯警铃、警钟防水开关限位开关120防水开关插座柄式开关11.4.3多芯电缆的备用线芯长度,应能保证沿设备内壁接至设备最远接线柱加上留有再制作二个~三个同样接头的备用长度。11.5线芯处理11.5.1防滴式、防护式设备进线后,若线芯为橡皮绝缘并可能受到油气和腐蚀性气体的污染,则应套塑料管或包塑料带加以保护。套管的直径不宜过大,应略大于线芯绝缘外径1mm左右。套管的长度应大于线芯绝缘的长度。套管应套至线芯根部,套管与护套连接处应用塑料胶带扎紧,见图20。1说明:1—电缆:一塑料带:3一塑料套管;4——电缆芯线:5一线芯标记套管:6——电缆接头图20电缆芯线的处理11.5.2白炽照明灯具及有绝缘接线板的电阻箱(架)、电热器等产生高温的设备,若线芯受到发热元件的热量辐射,则应套玻璃丝套管或玻璃丝黄腊管保护。玻璃丝套管应套至线芯根部,并在根部用扎线扎紧,见图21。22

    CB/T 3909—2019说明:1—电缆芯线:2—电缆护套;3—设备壁:4—进口封线板:5—螺钉、螺母;6——电缆;一紧固件(钢带);8——托线板图22进线托线板的紧固形式12设备的接线12.1接头的选用12.1.1线芯的端部应设有接头,接头与线芯可采用冷压连接。冷压接头按CB"394选用。12.1.2接头套管的内径应与线芯导体的直径相符,接头的接线孔径应略大于设备接线的直径。线芯截面小于4mm时,且设备的接线柱为具有压板的插入式连接,可不设接头。12.2冷压接头的压接工艺要求12.2.1所有冷压接头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压接。专用工具的压模应按接头的规格选用。压模的尺寸、技术要求以及压接的操作应符合CB/Z89的规定。12.2.2线芯绝缘的切割不应损伤导体,且切口应平整。切割长度L应等于导体插入接头套筒的长度L加上2mm~3mm,即L=Li+(2~3)mm,见图23。端部无接头时,绝缘的切割长度应等于插入式接线柱的插接长度。说明:1—电缆接头:2—线芯导体;3——线芯绝缘;L—线芯绝缘切割长度;一导体插入接头套筒长度图23接头的安装12.2.3接头压接前,应除去线芯导体上的橡皮膜、残渣、油污。12.2.4压接后的接头连接管应无裂口、裂纹、电缆脱出等缺陷。12.3线芯的捆扎12.3.1设备内的线芯束应牢靠和整齐捆扎,不应松散。当线芯束较长时,应加以固定。12.3.2线芯束宜用塑料旋绕管、小型尼龙扎带等进行捆扎。若设备内有塑料敷线槽,则可不再另行捆扎。24

    CB/T3909—201912.3.3塑料旋绕管,小型尼龙扎带、塑料敷线槽的材料应牢固、滞燃、不吸潮。12.3.4线芯的余量应绕圈放置在接线柱附近。导体截面不大于2.5mm的线芯,其余量可弯曲后捆扎在线芯束中。12.3.5备用线芯应单独捆扎。12.4接线12.4.1将线芯按图样编号接至设备接线柱。12.4.2:接线应牢固、整齐,并应设有防止松脱的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在接头两侧均应设有平垫圈。12.4.33不应用紧固接线柱的螺母紧固线芯接头,接线形式见图24。说明:一电缆芯线:2——标记套管:3—螺母;4—平垫圈;5——接线板;6—弹簧垫圈:7——接线柱;8—电缆接头图24接头的固定12.5线芯标记12.5.1线芯标记上的字母、号码应清晰、整齐、耐久而不褪色,并应与设备的电路图相符。若设备接线柱的标记与电路图不同,则应同时在括号内标注设备接线柱的标记。12.5.2线芯标记宜用塑料管。在做接头前应先将标记套管套在线芯绝缘上,待接头压妥后,将套管移至线芯端部。当接头为板型、管型、开口管型、销型和针型时,应将套管长度的一半套在接头上,见图24。12.5.3标记套管的内径及长度为:a)线芯接头为板型或管型时,套管的内径应保证套管在接头上无松动,套管的长度应为剥去绝缘的线芯导体长度的2倍;b)线芯无接头或接头为销形时,套管的内径应保证套管在线芯绝缘上无松动,其长度应等于剥去绝缘的线芯导体的长度。12.5.4同一设备内的线芯标记套管应排列成同一方向,且不应将字母和号码倒置。13油船电气设备安装附加要求13.1油船电气设备安装基本要求25

    CB/T39092019

    CB/T 39092019

    13.1.1在任何危险区域或处所,原则上不应安装电气设备。若确属无法避免,则仅允许安装有 格证的防爆电气设备。

    3.1.2危险区域处所不应装设插座。 13.1.3 在危险区域或处所使用的可携式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带有独立蓄电池的增压型、隔爆型; b) 空气驱动型: c) 不应使用由电缆供电的可携式照明灯。 13.1.4开关和保护装置应能分断全部的极或相,且应设在安全区域或处所内。设备、开关和保护装置 应有清晰而耐久的标志。 13.1.5安装在露天甲板安全区域的插座应与开关联锁,开关在接通位置时插座应无法插入和拔出,且 该开关应能分断电路所有的极或相。

    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按表5的规定

    危险区域防爆设备的选用

    13.3扩大危险区域安装

    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按表6的规定

    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担

    CB/T39092019

    表6扩大危险区域防爆设备的选用

    13.4防爆电气设备选取

    在危险区域中安装电气设备,应根据危险区域的级别来选取合适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类别和温 且别应不低于ⅡIAT3。防爆电气设备选取时还应考虑船用环境条件及化学腐蚀情况。

    14防爆电气设备安装附加要求

    14.1检查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型式应符合船级社和有关国际规则规定的要求(油船见表5、表6), 并具有防爆合格证方能上船安装 14.2防爆电气设备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和方法安装。 14.3不该动的部件,严禁无故拆装。 14.4防爆电气设备安装应可靠紧固并应有防止松脱措施。 14.5 防爆电气设备的进线装置,应设有防松和防止电缆拔脱措施。 14.6 防爆型设备的防爆面处理要求如下: a 设备安装时船厂拆动静止部分,需对拆动部分隔爆面的间隙负责。安装完毕后,必要时用塞规 检查,应符合产品说明书中的要求。 b 拆装时,不应敲打隔爆面,隔爆面上应无任何损伤。 14.7进线完毕后,若有多余的进线孔,则应在密封垫前加装2mm厚的圆金属垫片,将进线孔封闭, 14.8 防爆电气设备若采用螺纹隔爆结构,螺纹最少结合牙数为六牙,拧入深度不小于8mm。 14.9防爆接线盒内壁和可能产生火花部分的金属外壳内壁的耐弧漆,拆装时若有损伤,应予涂覆, 14.10安装增强安全型接线盒时,盒内应充填硅橡胶填料。 14.11照明灯具铭牌上应标明允许使用灯管的最人功率。 14.12随附在设备(包括照明灯具)电缆进入的填料函或其他密封装置不应拆换或拆除。

    钢筋工程电气设备(交流相间电压为1kV以上至15kV)

    15.1安装在下列处所高压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表7规定,并满足船级社规范和国际上 有关规则的要求。

    CB/T39092019

    61026068100

    表7高压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

    15.2高压电气设备和电缆应在显眼处作出标识,以使识别。 15.3高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以铜质软导线可靠接地,其截面积应按最大接地故障电流确定,但 不应小于16mm。接地螺钉不应小于M10。 15.4高压电缆引入电气设备后,剥除护套的绝缘线芯至接头处均应使用滞燃、耐潮、电压等级高于电 路额定高压的自粘性橡胶带加以绕包(宜为半搭式绕包)及密封,且外层再绕绝缘粘带或热缩性套管作 外扩层,连接冷压接头,采用专用冷缩或热缩终端材料包覆,保扩线芯绝缘并防止潮气进入线芯内部, 必要时进行相应的高压电缆耐压测试。 15.5高压电缆芯线,应配备合适芯线线径的冷压接头。宜采用加长型冷压接头,避免冷缩或热缩终端 材料包覆较多冷压接头,阻碍冷压接头固定在接线铜排上。

    16.1检查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图样规定。设备及其零、附件应完整无损,并应有必要的铭 牌和电路图。 16.2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场所及相应的工艺措施,应符合本标准的工艺要求。 16.3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方向、高度,应符合第5章要求。 16.4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及支架的焊接,应牢靠、平整。 6.5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应良好、靠,符合第10.6条的要求 6.6检查引入设备的电缆线芯绝缘,应无损坏;线芯的长度及处理应符合第11章要求。 6.7检查设备的接线,应正确牢靠、整洁,标记应清晰、耐久,接头工艺应符合第12章要求。 6.8检查油船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高压电气设备的安装应分别符合第13章第15章的要求。

    16.1检查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图样规定。设备及其零、附件应完整无损,并应有必要的铭 牌和电路图。 16.2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场所及相应的工艺措施涂料标准规范范本,应符合本标准的工艺要求。 16.3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方向、高度,应符合第5章要求。 16.4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及支架的焊接,应牢靠、平整。 6.5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应良好、可靠,符合第10.6条的要求。 6.6检查引入设备的电缆线芯绝缘,应无损坏;线芯的长度及处理应符合第11章要求。 6.7检查设备的接线,应正确牢靠、整洁,标记应清晰、耐久,接头工艺应符合第12章要求。 6.8检查油船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高压电气设备的安装应分别符合第13章第15章的要求。

    ....
  • 船舶标准 设备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钢结构设计图纸 | 人孔标准 |水利管理 |edi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