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528.1-2021 多体游艇结构尺寸规定 第1部分:复合材料.pdf

  • GBT 40528.1-2021 多体游艇结构尺寸规定 第1部分:复合材料.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9-25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港口水运,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图2s、b.和b的取值

    P 一一艇壳板上的压力,包括静水压力和波浪动压力,取值应满足附录D的要求,单位为千牛每平 方毫米(kN/mm); M一板架中心的弯矩,单位为牛米(N·m)。 .2.3单层板的外侧艇底板厚度t估算应按公式(5)进行计算。拉伸应力α.和压缩应力αc应根据计算 合板的每层加强筋确定,分别按照公式(6)和公式(7)进行计算。许用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极限应满 足附录E的要求

    0一一铺层内最大拉伸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Eti一一单一铺层拉伸模量,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单一铺层从中和轴至最外侧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M 弯矩,单位为牛米(N·m); 相对于其在中和轴上方或下方的位置铺层的拉伸模量E或压缩模量E,单位为牛每平方 毫米(N/mm); 1cm长的单铺层横截面的次要截面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厘米(cm*);

    铺层内最大拉伸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Eti一一单一铺层拉伸模量,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yi 单一铺层从中和轴至最外侧的距离工程标准规范范本,单位为毫米(mm); M 弯矩,单位为牛米(N·m); 相对于其在中和轴上方或下方的位置铺层的拉伸模量E或压缩模量E,单位为牛每平方 毫米(N/mm); 1cm长的单铺层横截面的次要截面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厘米(cm*);

    式中: α——铺层内最大压缩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5.2.4单层板厚度应不小于5.5mm

    GB/T40528.12021

    2.4单层板厚 O.omm 2.5艇底外板材料的硬度,杨氏模量EI,内外层层合板的厚度与夹芯材厚度的估算方法应按 (8)和公式(9)的要求。层合板每层加强筋的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取值分别应按照公式(10)利 (11)的要求,并应满足附录E规定的拉压应力极限

    内外层层合板的厚度与夹芯材厚度,单位为毫米(mm); 中1 取0.0214(内表面),0.0286(外表面),0.1440(夹芯材); 夹层板纵横比修正系数; Ep 夹层板面板拉伸模量,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b、P同公式(3)。 在承受侧面压力的夹层板板架的边缘的直接的夹芯材剪切应力。,应按照公式(9)取值:

    夹芯材剪切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K, 一夹层板纵横比修正系数;当AR≤2时,k。=0.32AR十0.36;当AR>2时,k=1. AR一板架长度/板架宽度,单位为毫米(mm); 夹芯材厚度,单位为毫米(mm); b、p同公式(3)。 加强筋拉伸应力。,按公式(10)计算

    一加强筋拉伸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E、yi、M、E;、I:同公式(6)。 加强筋压缩应力.按公式(11)计算:

    0.1E.iy,M (E.)

    加强筋压缩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Ecivy:、M、E;、I同公式(6)。

    5.2.6在任何情况下,成为夹层板内外层铺层的最小厚度分别为3.5mm和4.

    4.1对于所有类型游艇,外侧外板的最小厚度要求适用范围可扩展到3.2其定义中对于排水 与半排水型游艇所要求区域之外。 4.2外侧外板层合板的假定弯矩值应不小于5.2.2要求的计算步骤所得之值,其中设计载荷耳 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排水型游艇的要求。决定板架尺寸时,该弯矩值对单月

    5.4.3外侧外板层合板厚度的估算方法可按照5.2.3的要求。层合板中每层加强铺层的拉伸应力和 压缩应力可按照5.2.3的有关要求确定。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的允许极限应满足附录E的要求。 5.4.4不论何种情况,层合板厚度应不小于5mm。 5.4.5外侧外板材料的硬度,杨氏模量EI,内外玻璃钢层合板部分的厚度与夹芯材厚度的估算方法 可按照5.2.5的有关要求。层合板每一层加强筋的拉压应力可按照5.2.5的有关要求确定,并应满足附 录E所规定的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极限,

    5.4.6任何情况下,构成夹层层压板外部和内部表层铺层的最小厚度可分别小于4mn

    艇体内侧外层板的结构尺寸可按照5.2所规定的要求计算,内侧航外板设计载荷取值,对于非 游艇,其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的要求,对于排水型游艇,其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C

    5.6.1湿甲板层合板的假定弯矩值应不小于5.2.2要求的计算所得之值,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 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决定板架尺寸时,该弯矩值对单层板和夹芯 结构均适用。 5.6.2湿甲板内外玻璃钢层合板部分的厚度与夹芯材厚度的估算方法可按照5.2.5的有关要求。层合 板每一层加强筋的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可按照5.2.5的有关要求确定,并应满足附录E所规定的拉伸 应力和压缩应力极限的要求。 5.6.3不论何种情况,单层层合板厚度应不小于5mm。 5.6.4湿甲板材料的硬度,杨氏模量EI,内外玻璃钢层合板部分的厚度与夹芯材厚度的估算方法可按 照5.2.5的有关要求。层合板每一层加强筋的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可按照5.2.5有关要求确定,并应满 足附录E所规定的拉压应力极限的要求。 5.6.5构成夹层层压板外部和内部表层铺层的最小厚度可分别小于4mm和3mm。 5.6.6湿甲板在连接桥下表面的铺层可考虑给予额外的防护,尤其是连接桥下表面与水面间隙很小的 青况下,很容易遭受漂浮碎片、浮冰等的局部撞击。如果采用防护覆材,则应满足下列要求。 防护覆材的特性和连接方式应在相应的结构图纸上标明。 b) 如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或其他方式,则应不破坏铺层结构完整性,或艇体水密完 整性。艇体上的螺栓连接应减少至最少数量。任何通过螺栓连接的设计应确保对护套的破坏 也应不损害防护覆材的水密完整性

    5.7.1尾封板的结构尺寸要求应不低于相邻的内侧艇底板或外侧航外板的要求。 5.7.2如游艇装备有内外机或喷水推进的动力单元,尾封板连接处及喷口的结构尺寸可采用有限元 分析法确定。

    梁腋处应力可通过二维网格有限元分析法确定。计算模型横向延伸到箱型结构,纵向延伸到 结构。所有的不连续点和镂空处理均应反映到模型上,以此确定在关键点处的剪切应力以及判 可的疲劳强度应力。 2在计管带板的效宽度时,应者虑前切力滋后的影响

    8.2在计算带板的有效宽度时,应考虑剪切力滞

    GB/T40528.12021

    5.9.1当下艇体结构的环状肋骨以及附连带 有限元分析法得到。结构失效模式定义为出现材料屈曲、肋骨失稳、肋骨间板壳失稳和横舱壁间板壳结 构整体失稳。 5.9.2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对于本文件没有确切要求的 构尺寸可根据有限元分析法确定。 比类计算可按照本文件的基本原理 成功的范例来进行

    6.1.1除非本文件有特殊规定,确定外板骨架的结构尺寸时,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 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6.1.2本文件中的规定适用于横骨架式结构与纵骨架式结构

    6.2.4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度的取值要求应根据公式(12)~公式(16)计算得到,其 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 应满足附录F中表F.1的载荷模型b)的要求,

    6.2.4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度的取值要求应根据公式(12)~公式(16)计算得到,其

    M, =p.slep

    ...+.++.+(+2

    式中: M. 弯矩,单位为牛米(N·m); pM 弯矩系数,取值应满足附录F的要求; 纵骨间距,单位为毫米(mm); 纵骨有效跨距,单位为米(m): 力 取值应满足附录D的要求,单位为千牛每平方米(kN/m)。 F,=pspsle 式中: 剪切力,单位为牛(N); Φs———剪切力系数,取值应满足附录F的要求; 力、5、L同公式(12)

    —一倒角型或T型截面纵骨腹板剪切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Ftwvdw同公式(15)。 最大允许剪切应力应不超过附录E的要求

    O 纵骨挠度,单位为毫米(mm); (EI):一总杨氏模量,纵骨连带其有效带板的杨氏模量总和,单位为牛四次方厘米每平方毫米 (N · cm/mm); P 一挠度系数,应满足附录F的要求; 5、l、力同公式(12)。 最大允许度应不超过附录G的要求。 2.5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满足附录E的要求,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距挠 比的要求

    6.4外侧艇底横向加强筋

    5.4.1外侧艇底横向加强筋指在局部支持艇底板,连续或间断的构件。 6.4.2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中s和Φa应按照表F.1 的载荷模型b)的要求取值。 6.4.3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挠度比的要求

    6.5外侧艇底横向肋骨

    GB/T40528.12021

    6.5.1外侧艇底横向肋骨是艇底板壳的支撑件,应有效连续并且在两端与侧肋骨和实肋板通过肘板 相接。 6.5.2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应按照表F.1 的载荷模型a)的要求取值, 6.5.3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度比的要求

    6.6外侧艇底横向强肋骨

    6.6.1外侧艇底横向强肋骨是支撑艇底板纵向构件的主要加强构件,且其两端与倾 肋板连接并用肘板加强

    6.1外侧艇底横向强肋骨是支撑艇底板纵向构件的主要加强构件,且其两端与侧强肋骨和艇 板连接并用肘板加强。 6.2如强肋骨的实际铺设情况不能满足6.6.1的要求,或是外侧艇底强肋骨因为舱壁、整体液舱或 原因需要与内侧艇底强肋骨断开时,则所有强肋骨的未端应与相邻结构有效的连接并用肘板加强 结构强度的连续性,并应确保肘板位置的准确性。所有的肘板应为“软趾”形式(设置方式参见图 应延伸到足够负担传递弯矩的合适的支撑构件为止

    5.6.3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a应按照 表F.1的载荷模型a)的要求取值。 5.6.4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度比的要求

    内侧艇底纵骨的尺寸应按照6.2的要求进行,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 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内侧艇底纵行的尺寸应按照6.3的要求进行,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 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6.9内侧艇底纵向加强筋

    内侧艇底纵向加强筋的尺寸应按照6.4的要求进行,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 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6.10内侧艇底横向肋骨

    内侧艇底横向肋骨的尺寸应按照6.5的要求进行,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 或附录C对士排水型游的要求

    6.11内侧艇底横向强肋骨

    6.12外侧航外板纵骨

    6.12.1外侧外板纵骨由舫侧强肋骨、舱壁或其他主要构件作为支撑,间距应不大于2m。 6.12.2外侧舫外板纵骨应保持连续的穿过支撑结构件。 5.12.3如外侧外板纵骨的实际铺设情况不能满足6.12.2的要求,或是需要在尾封板、舱壁或结构箱 本边界处断开时,则骨材的末端应采用肘板与相邻结构有效的连接,保证结构强度的连续性,并应确保 时板位置的准确性。 6.12.4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a应按照表F.1 的载荷模型b)的要求取值。 6.12.5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挠度比的要求

    6.13外侧航外板纵析

    6.14外侧眩外板横向加强筋

    6.14.1外侧舫外板横向加强筋是指在局部支持艇底板连续或间断的构件。 6.14.2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应按照 表F.1的载荷模型b)的要求取值。

    6.14.1外侧外板横向加强筋是指在局部支持艇底板连续或间断的构件。

    6.15外侧航外板横向肋骨

    GB/T40528.12021

    6.15.1外侧般外板横向肋骨是处于艇底实肋板或艇底肋骨与甲板之间,结构延展连续的艇侧板壳 的支撑件。外侧外板肋骨的末端应施加有效约束以防止发生扭转变形。 6.15.2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中M、Φs和中a应按照 表F.1的载荷模型a)的要求取值 6.15.3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挠度比的要求

    6.16.1外侧外板横向强肋骨是艇侧板壳纵向骨材的主要支撑件,结构延展连续。外侧外板强 肋骨的末端与甲板横梁和艇底实肋板相接处应采用肘板给予加强。 6.16.2如外侧外板横向强肋骨的实际铺设情况不能满足6.16.1的要求,或是需要在尾封板、舱壁或 结构箱体界等处断开时,则骨材的未端应采用肘板与相邻结构有效的连接,保证结构强度的连续性 并要严格要求肘板位置的准确性。所有的肘板应按照6.6.2的要求设为“软趾”形式,并应延伸到足够 负担传递弯矩的合适的支撑构件为止 6.16.3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中M、中和Φ:应按照表F. 的载荷模型a)的要求取值。 6.16.4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挠度比的要求

    6.17内侧航外板纵骨

    内侧般外板纵骨的尺 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内侧外板纵桁的尺寸应按照6.8的要求进行,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 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6.19内侧炫外板横向加强筋

    内侧外板横向加强筋的尺寸应按照6.14的要求进行,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 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6.20内侧外板横向肋骨

    内侧外板横向肪骨的尺寸应按照6.15的要求进行,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 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6.21内侧外板横向强肋骨

    内侧外板横向强肋骨的尺寸应按照6.16的要求进行,其中设计载荷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 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GB/T40528.12021

    6.22.1湿甲板纵骨由横向强肋骨、舱壁或其他主要结构支撑,间距应不大于2m。 6.22.2湿甲板纵骨应连续的穿过支撑构件。 6.22.3如湿甲板纵骨的实际铺设情况不能满足6.22.2的要求,或是需要在尾封板、舱壁或结构箱体达 界等处断开时,则骨材的末端应采用肘板与相邻结构有效的连接,保证结构强度的连续性,并应确保肘 板位置的准确性。 6.22.4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应按照 表F.1的载荷模型b)的要求取值。 6.22.5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挠度比的要求。 6.22.6湿甲板纵骨的结构尺寸应不低于6.17内侧外板纵骨的要求

    6.23.1湿甲板纵桁由横向强肋骨、舱壁或其他主要结构支撑,间距应不大于6m。 5.23.2湿甲板主要纵向加强筋应连续穿过支撑构件, 6.23.3如湿甲板纵桁的实际铺设情况不能满足6.23.2要求,或是需要在尾封板、舱壁或结构箱体边界 等处断开,则骨材的末端应采用肘板与相邻结构有效的连接,保证结构强度的连续性,并应保证肘板位 置的准确性。 6.23.4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应按照 表F.1的载荷模型a)的要求取值。 6.23.5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钜挠度比的要求。 6.23.6湿甲板纵桁的尺寸应不小于6.18内侧外板纵桁的要求

    6.24.1湿甲板横梁是指在局部支持湿甲板,连续或间断的构件 6.24.2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a应按照表F.1 的载荷模型b)的要求取值。 5.24.3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钜挠度比的要求。 6.24.4湿甲板横梁的结构尺寸应不低于6.19内侧外板横向加强筋的要求

    6.25.1湿甲板横框架是指支持湿甲板的有效连续的加强构件,且其在端部与航侧肋骨或侧肋板的 连接处应有肘板支撑。 6.25.2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应按照 表F.1的载荷模型a)的要求取值。 6.25.3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挠度比的要求。 6.25.4湿甲板横框架的尺寸应不小于6.20内侧外板横向肋骨的要求

    GB/T40528.12021

    6.26.1湿甲板强框架是支持湿甲板纵向骨材的主要构件,结构上应连续并且在端部与侧强肋骨或 侧肋板的连接处应有肘板支撑, 6.26.2如湿甲板强框架的实际铺设情况不能满足6.26.1要求,或是需要在舱壁或结构箱体边界等处 断开时,则骨材的未端应采用肘板与相邻结构有效的连接,保证结构强度的连续性,并应确保肘板位置 的准确性。所有的肘板形式应按照6.6.2的要求设为“软趾”形式,并应延伸到足够负担传递弯矩的合 适的支撑构件为止。 6.26.3本文件对于剪切力、弯矩、剪切应力和挠曲的取值要求应根据6.2.4的公式得出,其中设计载荷 取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附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系数ΦM、Φs和Φa应按照 表F.1的载荷模型a)的要求取值 6.26.4许用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极限值应按照附录E的要求取值,并应满足附录G的跨 距挠度比的要求。 6.26.5湿甲板强框架的尺寸应不小于6.21内侧舫外板横向强肋骨的要求。 6.26.6连接加强甲板与湿甲板结构,以及承担横向全局载荷的主要强框架,还应满足抗扭的要求,抗 扭可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校核, 6.26.7应确保横向结构强度的连续性。所有的主要横向结构件均应连续的穿过内侧般外板结构并连 接到横向舱壁上,或是到每个片体中的主要构件上,按照图4所示。对于三体艇,主要横向构件应保持 连续的穿过中央片体。另外,内侧外板被贯穿处应局部加厚不少于50%。

    件没有明确要求的特殊结构,其尺寸可根据有限

    图4湿甲板构件末端节点

    GB/T40528.12021

    7单层底结构及附属构件

    确定单层底结构及附属构件的结构尺 值应满足附录B对于非排水型游艇或 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2应满足第4章所述的层板最小厚度要求

    录C对于排水型游艇的要求

    平板龙骨的尺寸应符合5.1要求

    7.3.1中内龙骨应沿艇长方向布置于每一个片体,与横向的助骨、支撑横向构件的纵骨,以及上端跨度 大于1.5m的实肋板相连接。 7.3.2中内龙骨可采用间断或连续的帽型结构或带腹板的型材。如果骨材腹板不连续,通过增加肘板 或骨材本身局部加强的办法保证结构强度的连续性。增厚面板的目的是保证结构强度的连续性。 7.3.3中内龙骨的腹板高度应等于在中纵线处的实肋板高度。 7.3.4对于帽型结构,腹板厚度tw应不小于公式(17)并满足6.2.4中公式(14)和公式(15)的剪切应力 要求,或是按公式(18)计算结果,取两者的大者。腹板最小厚度应不小于5mm

    式中: w ,腹板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无支撑腹板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0.025d+1.1 w 1.3 f+0.61

    tw=/kA(/LR+1.37)

    一系数,取85/o,为层合板的极限拉伸强度,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公式(1)。 内龙骨腹板若为单板式层合板结构,厚度应为7.3.3要求值的2倍。 内龙骨的截面积A,应不小于公式(19):

    A,=1.18LrkA

    A:一一中内龙骨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kA、ou、LR同公式(18)。 7.3.7中内龙骨的截面积在艇肿0.5LR以外的区域可减至7.3.6所要求的80%。 7.3.8 面板厚度t不应小于中内龙骨的腹板厚度。 7.3.9应满足6.8内侧艇底纵桁的要求,

    GB/T40528.12021

    行的间距应不大于3m。旁纵桁应向艇首和艇尾方向延伸到舱壁、实肋板或其他主要横向结构件处

    7.4.3旁纵桁端面积A:应不小于公式(20)计算值:

    At一一旁纵桁端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kA和LR同公式(18)。 4.4帽型结构旁纵桁腹板厚度tw最小值应符合7.3.4的要求,或经公式(21)计算所得值,两者取 。腹板厚度应不小于5mm。

    7.4.4帽型结构旁纵桁腹板厚度t最小值应符合7.3.4的要求,或经公式(21)计算所得值,两者取大 者。腹板厚度应不小于5mm。

    者。腹板厚度应不小于5mm

    者。腹板厚度应不小于5mm。

    tw=/0.66kALR

    t帽型结构旁纵桁腹板厚度,单位为毫米(mm); kA和LR同公式(18)。 7.4.5旁纵桁腹板如为单板式层合板结构,厚度应为7.4.4所要求值的2倍。 7.4.6应满足6.8对于内侧艇底纵桁的要求。 7.4.7水密旁纵,或是参与组成结构液舱的旁纵桁,应满足对于水密舱壁和深舱的要求,

    7.5.1在横骨架式艇体结构中,横向实肋板应设置在每一个肋位和每一道横舱壁底部。 7.5.2在纵骨架式艇体中,横向实肋板应设置在每一道强肋骨和横舱壁处,间距不超过2m。在主机 座、推力轴承、支柱、尾鳍、龙骨及前区域,应按照横向强肋骨间距的一半设置额外的横向肋板或横 向强肋骨

    厂房标准规范范本7.5.3中心线处的实助板总高度dw取值不小于公式(22)计算值: d w= 6.2Lr ± 50

    dw一中心线处的实肋板总高度,单位为毫米(mm); LR同公式(2)。 5.4帽型结构横向实肋板厚度t最小值应符合7.3.4的要求,或经公式(23)计算所得值,两者取 。腹板厚度应不小于5mm,

    式中 t—帽型结构横向实肋板厚度,单位为毫米(mm); 骨架间距,单位为毫米(mm); dw同公式(22); k.同公式(18),

    帽型结构横向实肋板厚度矿山标准规范范本,单位为毫米(mm); 骨架间距,单位为毫米(mm); dw同公式(22); kA同公式(18)。 .5.5横向实肋板如为单板式层合板结构,厚度应为7.5.4所要求值的2倍。 .5.6如果舫侧横向肋骨与横向实肋板相接并有肘板加强,实肋板高度可减少15%,并且实肋板厚度 可根据减少后的实助板高度确定。时板厚度应和实助板一致,边长则应与减少后的实助板高度一致

    5.5横向实肋板如为单板式层合板结构,厚度应为7.5.4所要求值的2倍。 5.6如果侧横向助骨与横向实肋板相接并有肘板加强,实肋板高度可减少15%,并且实肋板 根据减少后的实肋板高度确定。肘板厚度应和实肋板一致,边长则应与减少后的实肋板高度一致

    7.5.7横向实肋板横截面积A:应不小于公式(24)计算所得值

    ....
  • 相关专题: 游艇  
专题: 认证标准 |服务质量标准 |建筑安全管理 |园林造价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