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562-2018-T 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CECS 562-2018-T  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5.86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0-31
  • 发 布 人: kingsj0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CECS 562-2018-T 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bledutilitytunnel

    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采用拼装工艺施工成为整体的城市综 合管廊,分为预制拼装城市综合管廊和装配整体式城市综合管廊。

    2.1.7预制拼装城市综合管

    utility tunnel

    城市综合管廊分段在工厂预制成型,运至建设现场,采用拼装 工艺施工成为整体。拼接缝部位采用可靠密封措施,但无钢筋连 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

    2.1.8装配整体式城市综合管廊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拼接部位钢筋,通过可靠的方式连接 场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的城市综合管廊

    通过防水层与主体结构满粘,阻止水在压力作用下沿粘结 不定方向流动的性能,

    2.1.10预埋分区注浆系统

    grout system

    用外贴式正水带将防水层与衬砌结构之间的界面分割成独立 区域,后期通过预设在防水板表面的注浆嘴回填注浆封闭界面空 旬,提高矿山法城市综合管廊防水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A 密封垫沟槽截面积: A。 密封垫截面积; b 承插口接口间隙; D 混凝土基层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 d, 圆形截面的直径或形截面的高度; DR 安装前弹性橡胶密封圈的环向周长: Dw 插口工作面周长或插口预留槽周长; DRCM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RCM法); K, 环(周)径系数; L 混凝土基层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 Q. 混凝土电通量(电通量法): 0 弹性橡胶密封圈压缩率。

    3.0.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的有关规定。 3.0.2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以防为主、刚 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技术原则。 3.0.3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和需要,宜搜集下列技术资 料: 1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地下水类型、腐蚀性介质的种类及 含量等水文地质资料; 2工程地质资料; 3 基础、结构特点及施工工艺; 4 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及工艺; 5 现场施工条件和周边环境; 6 相关设施资料。 3.0.4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防水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 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 级,干线管廊或上部有种植绿化要求的城市综合管廊,防水等级宜 为一级。 3.0.5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设计方案内容宜包括: 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3.0.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应符合现行

    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防水等级不应 级,干线管廊或上部有种植绿化要求的城市综合管廊,防水 为一级。

    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2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结构耐久性技术指标: 3 外设防水层材料名称、类别及其技术指标; 4 细部节点的防水措施、选用材料及其技术指标; 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0.6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宜采用连续封闭的防水系统,出地面设

    3.0.7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基础

    3.0.7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基础,并应根 据防水等级采取相应的外设防水措施。 3.0.8外设防水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0.10城市综合管廊的吊装口、通风口、人员逃生口等露出地面 的构筑物应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并应设置防止地表水倒灌的设施 3.0.11对管线支座、吊架等预埋固定件应采取防水防腐措施。 3.0.12处于冻融环境、海洋氯化物环境及化学腐蚀环境等条件 下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应依据环境特性采取相应的防腐和防水 旅

    3.0.10城市综合管廊的吊装口、通风口、人员逃生口等露出地面

    3.0.13不宜将多舱城市综合管廊中的舱室直接作为雨水

    3.0.14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所用防水材料及配套材

    1对材料的外观、品种、规格、包装、尺寸和数量等进行检查 验收,并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代表检查确认,形成相应验收记 录; 2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 位代表检查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

    3材料进场后应按本规程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抽样检 验,检验应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并出具材料进场检验报告,其 生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4材料的主要性能检验项自全部指标达到标准规定时,即为 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可在受检产品中重新取样 进行全项复验,复验结果符合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材料为合格,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

    3.0.16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使用的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

    3.0.17防水材料的施工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防力内轩 克亲件付口下列规定: 1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露天施工; 2防水卷材冷粘法、自粘法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 防水卷材热熔法、焊接法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一10℃; 3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氨酯、聚、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 水涂料和内烯酸盐喷膜防水涂料的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 35℃,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一10℃ 4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中如遇雨、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收 头密封和防护工作涂膜固化前,应采取保护措施; 5密封胶施工温度宜为10℃~35℃。 3.0.18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施工的安全与环境保护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 3.0.19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和抽样检 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原材料及拌合物、现浇混凝土结构及预制装配式混 疑土结构的检验批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2细部构造防水应按变形缝或后浇带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并应全数检查;

    3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砂浆防水层等外设防水层应按 照变形缝、后浇带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4盾构法、顶管法及箱涵顶进法施工的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 程应按变形缝、施工距离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5各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3020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施工应建立冬道工序的白检

    照变形缝、后浇带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4盾构法、顶管法及箱涵顶进法施工的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 程应按变形缝、施工距离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5各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3.0.20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施工,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 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应有完整的检查记录;工 程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或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隐 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对上道工序的 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0.23建造和运营期间的渗漏水治理设计、选材和施工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的 定。

    4.1.1城市综合管廊结构迎水面应采用防水混凝土。

    4.1.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类型、环境条 久性要求等确定,一般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净 最小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王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50476的有关规定。

    4.1.4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缝与后浇带的设置应符合下孕

    留设位置应在混凝主浇筑前确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侧墙水平施工缝位置宜高出底板上表面或水平楼板顶 mm~300mm,或宜留在板墙或拱墙接缝线以下150mm~300 侧墙有预留洞口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4.1.5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1变形缝的间距可根据围岩条件、施工工艺、使用要求以及 运营期间管廊内部温度相对于结构施工时的变化等因素,按类似 工程的经验确定; 2干线管廊引出段结合部位宜设置变形缝: 3变形缝宽度宜为20mm~30mm,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

    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和《混凝王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等的有关规定。

    4.2.3防水混凝土除应满足设计抗压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要求

    1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硅 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2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 品种; 3不应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应将不同品种或强 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4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大于350m/kg:

    4.2.6用于防水混凝土的骨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粗骨料宜选用坚固耐久、粒形良好的洁净石子;泵送时其 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且不应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 的3/4;吸水率不应大于1.5%;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 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天于0.5%;粗骨料的质量要求应 等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有关规定; 2细骨料宜选用坚硬、抗风化性强、洁净的中粗砂,不应使用 未经净化处理的海砂;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不 应大于1.0%;细骨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

    引气剂等外加剂,其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的技术 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有关规定。不同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检验其相容 性。不应使用含有氯盐的外加剂

    4.2.9拌合及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维,纤维的品种及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的有关规定。

    4.2.11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

    la2O当量)不应大于3.0kg/m,其应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页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的有关规定。 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 设计规程》JGI55的有关规定。

    2.12防水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应大于0.50,胶凝材料用量不 于320kgm,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王 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

    4.2.13补偿收缩混凝主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补偿

    4.3.1防水混凝土的拌合、运输、输送、浇筑和养护应

    防水混凝土的拌合、运输、输送、浇筑和养护应符合现行国

    4.3.2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应在有积水的环 境中浇筑混凝土。

    4.3.3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模板应拼缝严密、支撑牢固。

    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主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 技术规程》JGJ/T219的有关规定。其中,水泥基类钢筋间隔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砂浆间隔件的强度不应小于防水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间隔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比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至少提高一级。

    4.3.5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

    入保护层。用于固定模板的工具式螺栓必须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 时,螺栓上应满焊止水环或采取其他止水构造措施。拆模后应清 理螺栓头凹坑,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

    4.3.8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考虑气候条件、工程部位和养

    等,必须达到有关规范对混凝土拆模时强度的要求:侧墙混凝土的 拆模时间不宜少于3d。

    4.3.9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酒 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养护方式应根据现场条件、环境温 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确定。

    4.3.9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

    1采用酒水养护时,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麻 袋或草帘,也可采用直接酒洒水或蓄水等养护方式:洒水养护应保证 混凝土表面处于润湿状态;当日最低温度低于5℃时,不应采用洒 水养护:

    2采用覆盖养护时,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塑 料薄膜加麻袋或塑料薄膜加草帘等方式:塑料薄膜应紧贴混凝土 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覆盖物应严密,覆盖物的 层数应按施工方案确定; 3采用喷洒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应均匀喷涂在结构表面 不应漏喷;养护剂应具有可靠的保湿效果,保湿效果可通过试验确 定;养护剂的使用方法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要求。 4.3.11防水混凝土的保湿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d;大体积混凝

    4.4.1施工缝和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

    1结合面处应为粗糙面,应清除结合面上的浮浆、松动石子 软弱混凝土层; 2结合面处应洒水润湿,但不应有积水,并宜涂刷水泥基渗 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施工缝处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4润滑输送管的水泥砂浆用于润湿结构水平施工缝时,水泥 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成分相同;接浆厚度不应大于30mm。

    1结合面处应为粗糙面,应清除结合面上的浮浆、松动石子 软弱混凝土层; 2结合面处应洒水润湿,但不应有积水,并宜涂刷水泥基渗 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施工缝处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4润滑输送管的水泥砂浆用于润湿结构水平施工缝时,水泥 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成分相同;接浆厚度不应大于30mm。 4.4.2施工缝的密封防水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理式钢板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或自粘丁基橡胶钢板 止水带应在结构断面的中部对称埋设;钢板止水带宽度不应小于 300mm,厚度不宜小于3mm;自粘丁基橡胶钢板止水带宽度不应 小于150mm,厚度不应小于5mm,单面丁基橡胶厚度不应小于 2mm; 2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遇水膨胀正水胶应设置在结构断面的 中部.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宽度和厚度均不宜小干15mm.遇水膨胀

    4.4.2施工缝的密封防水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理式钢板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或自粘丁基橡胶钢板 正水带应在结构断面的中部对称埋设;钢板止水带宽度不应小于 300mm,厚度不宜小于3mm;自粘丁基橡胶钢板止水带宽度不应 小于150mm,厚度不应小于5mm,单面丁基橡胶厚度不应小于 2mm; 2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遇水膨胀止水胶应设置在结构断面的 中部;遇水膨胀正水条的宽度和厚度均不宜小于15mm;遇水膨胀

    正水胶的宽度不宜小于10mm,厚度不宜小于5mm;当与中理式 止水带复合使用时,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宜设置在中埋式止水带 的背水面; 3预理注浆管应设置在结构断面的中部,且离结构表面距离 不应小于70mm; 4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可涂刷在结构断面上,其用量 及厚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3.2条的规定; 5施工缝部位的卷材、涂料加强层应施做在迎水面,并应以 缝为中心对称铺设,宽度不应小于500mm,厚度应符合本规程表 5.1.4的规定; 6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宜用于施工缝的迎水面,并应以缝为 中心对称抹压,宽度不宜小于400mm,厚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4.4 条的规定。

    1遇水膨胀止水条应选用具有缓膨胀性能的腻子型产品,浸 水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2中埋式钢板止水带宜采用Q235钢或Q345钢制作,其质量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 构钢》GB/T1591的有关规定,并应做表面除锈及防腐处理。当采 用热镀锌防腐措施时,单面镀锌层公称重量不应小于80g/m。

    4.4.4中埋式橡胶钢边止水带的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4.5.5条 的规定。

    4.4.4中埋式橡胶钢边止水带的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4.5.5条

    4.4.5中埋式钢板止水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理埋式钢板止水带应垂直于基层设置,理埋设位置应准确, 固定应牢固: 2当用于水平向的垂直施工缝时,应采取有利于止水带下部 气体排出的措施;

    4.4.6自粘丁基橡胶钢板止水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

    1正水带应与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垂直设置,固定应牢固,垂 直偏差角度不应大于10%; 2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转角半径不小于200mm的圆弧形; 3正水带采用自粘搭接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mm:搭 接部位两侧正水带的纵向轴线偏差不应天于10mm;搭接完成后: 应将止水带的隔离膜重新覆盖在搭接部位,必要时可在搭接部位 用铁丝捆绑或不锈钢螺丝固定加强: 4止水带表面一侧的隔离膜应在浇筑混凝主前撕掉;严禁过 早除掉止水带表面的隔离膜

    直偏差用度不应人于10; 2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转角半径不小于200mm的圆弧形; 3正水带采用自粘搭接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mm:搭 接部位两侧正水带的纵向轴线偏差不应大于10mm;搭接完成后, 应将止水带的隔离膜重新覆盖在搭接部位,必要时可在搭接部位 用铁丝捆绑或不锈钢螺丝固定加强; 4止水带表面一侧的隔离膜应在浇筑混凝王前撕掉;严禁过 早除掉止水带表面的隔离膜。 4.4.7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缝结合面应坚实、基本平整,不应有蜂窝或起砂等缺 陷;当采用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时,结合面可不凿毛; 2止水条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70mm; 3止水条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应有空鼓、脱离等现象; 4腻子型遇水膨胀正水条应固定在缝表面,制品型遇水膨胀 橡胶止水条应固定在预留凹槽内; 5止水条宜采用平行错搭的方式进行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 于50mm; 6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接头处应重叠搭接后再粘结固定 沿施工缝形成闭合环路,其间不应有断点; 7应采取防止过早遇水膨胀的措施。 4.4.8遇水膨胀止水胶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专用注胶器挤出并粘结在施工缝表面,胶体应连 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2月 胶体的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打胶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4止水胶固化前不应浇筑混凝土;

    4.7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4.4.8遇水膨胀止水胶的施

    1应采用专用注胶器挤出并粘结在施工缝表面,胶体应连 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2 胶体的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打胶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止水胶固化前不应浇筑混凝土; 5 应割除破损、脱开或提前膨胀的胶体并重新打胶; 6 接头部位应连续、密实。

    4.4.9预理埋注浆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4.9 顶理任录官的安装应付合下列规定: 1注浆管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并固定牢靠,固定间距宜为 200mm~300mm,中间不应有悬空现象; 2每段注浆管长度不应大于6m,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连接,注浆 管间的搭接宽度宜为20mm~30mm,搭接部位应与基层固定牢固; 3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 应出现折角; 4注浆导管与注浆管的连接应牢固、严密; 5注浆导管理人混凝土内的部分至少应有一处与结构钢筋 绑扎牢固;注浆导管引出混凝土外部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注 浆导管引出端应设置在易于接近的部位,导管开孔端应收纳于专 的预理盒中,并应临时封堵; 6注浆管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 7在注浆管附近绑扎或焊接钢筋作业时,应采取临时遮挡措施 8注浆管破损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设置已经安装 好注浆导管的注浆管,并与两端原有注浆管进行过渡搭接

    图4.4.9 预埋注浆管的设置

    浆管:2一连接管:3一注浆导管:4一注浆

    1可选用水泥基注浆材料,也可采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等化学注浆材料。注浆应在结构施工完毕、停止降水后进行;所有 预理的注浆管均应进行注浆封堵: 2注浆时宜采取较低的压力从一端向另一端、由低到高逐个 进行; 3 需要重复注浆时,应在固化前将注浆管中的浆液清除干 净。 4.4.117 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结合面应凿毛并清理

    4.5.1变形缝采用的中埋式止水带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为中孔型 或2型,中理式止水带宜采用中理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4.5.27 变形缝采用的中理式或外贴式止水带宽度不应小于 350mm。

    或2型,中理式止水带宜采用中理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3变形缝的密封防水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0一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带11一Q型橡胶止水带

    6底板外设柔性防水层的混凝土保护层可在变形缝处断开, 断开宽度宜与变形缝宽度相同,断开部位宜嵌填聚乙烯泡沫棒,外 设柔性防水层在断开部位应设置成型。

    4.5.4变形缝遇永久性围结构时,止水带应在围擦

    埋设,止水带伸出围擦的长度,应满足与后续施工变形缝止水带的 搭接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对预埋止水带进行保护。

    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纵向轴线(中间空心圆环)应与 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应大于10mm;止水带宜设置在结构厚 度的中心线部位,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2止水带水平设置时,宜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口向上,止水 带与水平面夹角宜为15°~25°;其他部位的正水带应与变形缝内 混凝土表面垂直设置,偏差角度不应大于15; 3止水带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可靠的固定方法,固定件 间距不宜天于4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正水带的固定宜选用配 套的支撑定位固定件,不应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4止水带安装时不应出现扭曲、翻转等影响正水带止水效果 的现象; 5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圆弧形,橡胶和塑料止水带的转角 半径不应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转角半径不应小于 300mm,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转角的两 边各增设一套定位固定件; 6正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避免漏 浆; 7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表面应清理十净; 8正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应振捣充分,不应出现欠振、过振和 漏振部位,振捣棒严禁接触止水带; 9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振捣时,应有专人看护,当正水带出 现脱落、扭曲、偏移、变形时,应及时纠正; 10顶、底板止水带的下侧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侧墙止水带内 外侧混凝应均匀,保持正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11在止水带附近绑扎和焊接钢筋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12对外露部分的止水带应采取保护措施

    13止水带的接头不应设在距结构转角两侧各500mm范围 内。橡胶钢边止水带现场接头宜采用热硫化对接,钢边部分可采 用焊接或机械锚固连接;塑料类正水带现场接头应采用热熔对接; 接头应牢固、密实、不透水。接缝两侧的止水带纵向轴线应位于同 一直线上,当出现偏差时,两侧止水带轴线间距不应大于10mm; 14安装完毕的止水带出现破损部位时,应进行修补。橡胶 类止水带可在破损部位粘贴未硫化橡胶片热硫化焊接或基橡胶 防水密封胶带冷粘的方法进行修补;塑料类止水带可采用同材质、 厚度不应小于1.5mm的片材进行修补,补丁与止水带应满焊,补 丁边缘超出破损边缘不应小于50mm。

    4.5.6外贴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正水带理设位置应作确,正水带纵问轴线与变形缝中心线 间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2正水带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固定方法:宜采用 校粘法,不应采用穿透防水层的固定方法;固定应牢固、可靠,并应 与固定正水带的基层密贴: 3止水带的接头不应设在距结构转角两侧各500mm范围 内; 4变形缝与施工缝均用外贴式正水带时,其相交部位宜采用 专用的十字配件或直角配件; 5外贴式塑料止水带相交部位宜采用对接焊接,背面再增加 盖缝条;盖缝条宽度不应小于50mm;如采用搭接焊接,搭接宽度 不应小于30mm,搭接范围内应满焊;齿条间焊接应严密,并应采 取加强措施; 6橡胶类外贴式止水带现场接头应采用热硫化对接:接头应 率固、严密、不透水:接缝两侧的正水带纵向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 上,当出现偏差时,两侧止水带轴线间距不应大于10mm; 7安装完毕的止水带齿条不应出现倒伏: 8浇筑结构混凝土前,止水带表面不应有碎石、砂浆等影响

    齿突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杂物;止水带上不应施做细石混凝土或 水泥砂浆等永久保护层

    1 所需配件应提前设计、加工 2结构转角处应做成135°角,并宜增加紧固件的数量: 3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基层应坚实、平整、干净、干燥; 4先在止水带与钢板的接触基层上粘贴丁基橡胶防水密封 胶粘带,厚度不宜小于2mm,然后固定止水带。紧固件的间距不 宜大于200mm,转角部位的间距应适当加密至不大于100mm

    1缝内两侧基面应坚实、平整、干净、干燥,并应刷涂基层处 理剂; 2 接缝中应设置泡沫背衬材料: 3胶体应连续、均匀、饱满,与缝内两侧基面粘结牢固

    4.6.1后浇带间距和位置应按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宽度宜为 600mm~1000mm。 4.6.2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具体要求时,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 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应少于14d,并 应经设计单位确认。 4.6.3后浇带防水构造应根据结构形式、可操作性及施工条件进 行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结构断面内可采用自粘丁基橡胶钢板止水带、钢板 正水带、预理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胶等防水措施; 2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竖向断面可采用竖直、凹凸企口或台阶 等形式;

    600mm~1000mm.

    6.2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 体要求时,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 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应少于14d 经设计单位确认。

    1 混凝王结构断面内可采用自粘丁基橡胶钢板止水带、钢板 正水带、预理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胶等防水措施: 2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竖向断面可采用竖直、凹凸企口或台阶 等形式;

    后浇带超前止水、防水构造

    4.6.6用于封堵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封挡材料在后续防水施工 前应拆除

    4.6.7后浇带混凝主宜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

    4.6.7后浇带混凝主宜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 护时间不应少于28d。

    .6.8后浇带施工应符合下列

    4.7.1穿墙套管或直理穿墙短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

    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泥浆进入套管内

    4.7.3同一部位多管穿墙时,宜采用穿墙套管群盒。穿墙套管群

    4.7.4穿墙套管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穿墙套管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

    1金属翼环宽度不应小于50mm,厚度不应小于管壁厚 与套管双面满焊,并应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

    衬材料:6一密封胶;7防水层8一金属争

    2采用遇水膨胀止水胶防水的套管,遇水膨胀止水胶宽度宜 为12mm~18mm,厚度宜为8mm~10mm,并应双道设置; 3采用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带防水的套管,丁基橡胶防水密 封胶带宽度不应小于20mm,厚度不应小手于2mm,并应平行搭接 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

    图4.7.3穿墙套管群盒防水构造 1一混凝土侧墙;2一无收缩自流平水泥灌浆料:3一穿墙群管; 一止水环、止水钢板:5一浇注孔:6一穿墙套管群盒;7一固定角

    4.7.5穿过套管的电缆宜采用配套的密封配件从结构迎水面进 行封堵。

    4.8.1桩头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头顶面,侧面及桩边的混凝土垫层面不应小于150mm 内,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1.0mm,用 量不应小于1.5kg/m; 2桩头防水材料应与底板防水层连为一体; 3桩头钢筋的根部可嵌填遇水膨胀止水胶,遇水膨胀止水胶 的宽度不宜小于10mm; 4严禁在桩头顶部涂覆柔性防水材料

    4.8.2底板桩头部位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应少于150mm,桩侧涂刷高度不应超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上表 面(图4.8.2); 2当底板部位采用涂料防水层时,桩头根部应增设同材质的 防水涂料加强层;加强层的平面涂刷宽度不宜小于150mm,高度 不应超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上表面,涂膜厚度不宜小于2.0mm (图4.8.2)。

    图4.8.2桩头防水构造

    1一基底土2一混凝土垫层:3一卷材防水层:4一涂料防水层加强层:5一密封胶: 6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7一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一遇水膨胀止水胶: 9一桩头钢筋:10一结构底板11一涂料防水层:12一桩头

    1 应按设计要求将桩顶剔凿至混凝土密实处,并清洗干净: 2 破桩后如发现渗漏水,应采取堵漏措施; 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应连续、均匀,不应少 或漏涂,并应及时进行养护。

    4.8.4抗浮锚杆防水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并应清除锚筋上的浮灰、泥浆等杂物:当锚杆处存在渗漏时,应先 进行注浆封堵至周围无明水; 2施工混凝土垫层时,应围绕锚杆立面预留凹槽其宽度不 宜小于100mm、深度不宜小于10mm,表面应平整; 3凹槽及锚杆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膜 享度不应小于1.0mm,用量不应小于1.5kg/m,并应保湿养护7d; 4预留凹槽及锚杆表面宜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满 填,并宜采用与底板防水层相容的卷材复合做防水加强层,加强层 宽度不应小于500mm; 5底板防水层与防水加强层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图4. 8. 4) 。

    图4,8.4抗浮锚杆防水构造 1一结构底板;2一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一底板防水层:4一过渡层(必要时): 5一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一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7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8一混凝土垫层;9一基底土; 10一锚杆主筋;11一锚杆体

    图4.8.4抗浮锚杆防水构造

    ....
  • 建筑造价、预算、定额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镀锌电焊网标准 |项目管理和论文 |档案标准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土壤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