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为格式
  • 文件大小:1.55 MB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1-09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34/T 3326-2019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防治药剂直接涂刷于木构件或其他需处理

    3.1.1监测装置按安装部位分为地上型和地下型。地上型装置一般用于白蚁危害 的治理,地下型装置一般用于白蚁的监控。 3.1.2白蚁监测装置应具备注册商标、合格证、说明书;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电子产品标准的规定。 3.1.3白蚁监测装置的安装数量和安装位置,应根据古建筑结构、区域内的绿地 面积、白蚁危害等级等确定。 3.1.4白蚁防治药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应 有农药登记证(登记范围包括白蚁防治)、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3.1.5应遵循“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原则,根据白蚁种类、蚁害等级等选 择不同的白蚁防治药剂。 3.1.6药剂使用应按产品标签所标示的浓度、剂量、范围和方法进行。 3.1.7药剂废弃包装物、废液、废渣等的处置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1白蚁可以自由进出: 2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 3在潮湿、酸性等不同土壤环境中不易霉变或腐蚀,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3.2.2监测装置中使用的饵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为白蚁喜食的材料,一般为纤维素类材料; 2较长时间放置不影响白蚁取食,不易霉变或腐烂。 3.2.3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一般由白蚁监测装置(含信号源)、信号接收传输系 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I

    3.2.3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一般由白蚁监测装置(含信号源)、信号接收传输系统 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中的监测装置除了符合3.2.1和3.2.2条的规定外,尚应 能持久稳定地发送信号并具备及时准确的白蚁侵入报警性能: 3数据处理系统应具备数据维护、数据通讯、数据查询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3.3.1饵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操作简单、维护便捷、安全低毒; 2无驱避性; 3白蚁取食饵剂后,药效能在白蚁群体中有效传递: 4能有效控制白蚁群体。 3.3.2水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效低毒; 2化学性质稳定,附着力强,持效期长。 3.3.3油剂除应符合3.3.2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渗透性好; 2处理后不应降低木构件、木配件的力学性能,不应提高木构件、木配件的 可燃性或影响油漆、彩画及木质本色,对木构件、木配件无腐蚀。 3.3.4粉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高的分散性,能与白蚁虫体充分接触: 2.能利用白蚁纸呛、交哺等行为进行缓慢的药效传递

    3.3.4粉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3.4.1监测装置必须专库专用,严禁与其他药剂和设备混放,需要相对隔离的空 间。 3.4.2监测装置应专人管理,对装置出入库情况进行准确、及时记录。 3.4.3监测装置运输应有专用车辆及配套设施,防止产品被污染而影响效果。 3.4.4药剂设专人、专库管理,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 3.4.5仓库应坚固、通风、干燥、阴凉、防漏防潮,并配有防火、防盗等专门设 备。

    4.1.1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设计应以白蚁综合治理理念为指导,进行区域控制。 4.1.2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设计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不改 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确保其历史原貌和价值。 4.1.3古建筑白蚁防治方案应根据白蚁危害等级评定结果进行设计。 4.1.4古建筑白蚁防治宜结合古建筑维护和修工程施工进行,

    4.2.1方案设计前,应对古建筑现场情况进行调查,以此作为制定古建筑白蚁防 治方案的依据。 4.2.2调查可采用现场查勘、仪器探测和档案资料查询等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古 建筑情况调查和古建筑白蚁危害调查。调查完毕后应填写《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 调查评定表》、《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报告》(见附录A)和《古建筑白蚁防 治工程项目信息表》(见附录B)。

    4.2.3古建筑情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古建筑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古建筑的区域面积、幢数、建筑面积、是否为 不可移动文物及保护等级: 2古建筑的建造历史、维修情况、建筑结构及风格: 3古建筑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包括四周的土壤、绿化、道路情况和地下各 种管线的位置、深度、进入室内的位置; 4古建筑现场的地下水源、地下水位等情况;

    4.2.4古建筑白蚁危害调查应包括下列内

    1古建筑白蚁危害的部位、蚁害范围、蚁害率及对古建筑的损坏程度; 2危害古建筑的白蚁种类、活动迹象、分飞、筑巢及群体分布情况; 3古建筑白蚁危害的历史和防治情况: 4庭院及外围环境白蚁危害及分布情况; 5蚁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等

    4.3.1一般以古建筑本体、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的建筑物、树木、草坪中的白蚁 作为防治对象,

    4.3.2防治目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古建筑本体无新的白蚁危害点,原有白蚁危害点无白蚁活体; 2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的白蚁危害不超过等级评定I级的标准要求 4.3.3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古建筑本体、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未发现白蚁危害时,应安装地下型装 置,监测白蚁活动,降低古建筑本体遭受白蚁危害风险; 2当白蚁危害等级为I级时,可安装地上型装置或采取其他诱杀法,待白蚁 群体得以控制后,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 3当白蚁危害等级为II级时,可直接药剂处理,也可安装地上型装置或采取 其他诱杀法,待白蚁群体得以控制后,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 4当白蚁危害等级为II级时,宜实施白蚁综合治理,待白蚁群体得以控制后 对受损的古建筑承重构件和配件进行修。结合修工作,使用浸渍法或涂刷法 对新装的木构件和木配件进行处理。再安装地下型装置,监测白蚁活动; 5发现白蚁危害时,应优先选用粉剂、饵剂等药剂处理,不用或少用水剂 油剂; 6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白蚁危害等级达到II级的古建筑宜选用远程实 时监测系统,监测白蚁活动。 4.3.4对白蚁危害等级为III级的防治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4.3.5方案设计完毕后,应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5.1.1古建筑白蚁防治施工时,古建筑管理单位应委派专人协调白蚁防治单位的 施工安排,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1.2施工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了解古建筑保护相关知识和规定,熟悉施工器 械的使用、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并熟知所用相关产品的安全要求。 5.1.3监测装置应避免安装在含有化学药剂的土壤中、地下管线上面或附近,应 减少对原环境的破坏和对白蚁的干扰。 5.1.4白蚁防治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 已录表》、《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古建筑白蚁防治工 程药物施工记录表》(见附录D~F)和绘制监测装置安装示意图,作为工程竣工 验收资料

    5.2.1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部位应有白蚁取食或活动的迹象; 2安装时,应先将装置的盒子安装上,再将饵剂轻轻放入盒子并紧贴白蚁活 动部位,然后盖上盖子,最后利用无刺激性气味的胶带、双面胶、密封胶等固定 饵站; 3装置可平行安装或叠加安装,安装应平整牢固,其底部与安装表面之间应 密封遮蔽; 4放入饵剂前,应依据现场情况和饵剂的特点用适量的纯净水对饵剂进行湿 润; 5在安装装置和投放饵剂过程中,宜缩短操作时间。 5.2.2装置的信息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完成安装后,应对装置进行编号,并通过安装示意图和安装记录表记录相 关信息; 2安装示意图应画出古建筑的平面示意图和各个装置的安装位置,并将装置 3安装记录表应以幢或间为单位编制; 4应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见附录D)。

    5.3.1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部位宜在古建筑的四周、离外墙基础1m范围内,应按方案设计要求 进行安装,宜将其安装在有白蚁活动迹象或白蚁易于侵入的地方,避免在低洼易 积水处安装; 2安装时,应使装置外壁和顶盖与四周紧密接合,不得留有缝隙,避免装置 内积水,

    5.3.2装置的信息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完成安装后,应从古建筑东南方45”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对监测装置 编号,做好现场标识,并通过安装示意图或安装记录表将相关信息记录下来: 2安装示意图应画出古建筑的平面示意图和各个装置的安装位置,并将装置 编号、安装时间、相互间距以及安装现场的简单描述标注于图上; 3应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见附录D)。

    5.4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安装

    5.4.1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安装除符合5.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百蚁监测装置(含信号源)安装时,现场操作人员应实时定位,并在数据 处理系统的手持终端及时标注、登记编号; 2信号接收传输系统安装时,应避免与市电靠近安装,不得安装在电磁环境 复杂、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当安装在建筑物顶层,应增加防雷措施; 3数据处理系统安装时,应配合白蚁监测装置和信号接收传输系统的安装进 行调试。 5.4.2需要接通电源时,应符合用电安全要求。登高作业应做好安全保护

    5.5.1地上型装置的检查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白蚁危害情况和危害种类,宜在安装后2周~4周内检查: 1)监测到散自蚁时,其后宜每2周~4周检查一次: 2)监测到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时,其后宜每周检查1次。 2当监测装置内没有白蚁,饵剂没有被取食或取食较少,应调整安装位置: 3当饵剂太十,应重新湿润后进行密封: 4当饵剂被取食率达到50%以上,且监测装置内白蚁仍很活跃,应增加饵剂,

    装置及相邻装置内已无白蚁活动,可不再添加饵剂: 5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见附录E)。 5.5.2地下型装置的检查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5.2地下型装置的检查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与维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查装置内是否有白蚁聚集、聚集的白蚁种类和大致数量; 2)更换损坏的监测装置,补充丢失的监测装置; 3)更换监测装置内发霉、腐烂和将被取食始尽的饵料: 4)调整松动、积水和遭破坏的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重新安装; 5)清除监测装置四周的杂草以及监测装置内的树根草根等杂物: 6)根据建筑四周的土壤、绿化等环境发生的变化,调整监测装置的安装 位置或增减监测装置的数量。 2白蚁危害等级II级以下的,检查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散白蚁主要危害区,一年检查次数应不少于4次,且检查时间宜 在3月~11月期间; 2)对于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主要危害区,应全年检查,且一年检查 次数应不少于6次。 3白蚁危害等级II级及以上的,检查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散白蚁主要危害区,应一年检查次数应不少于6次; 2)对于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主要危害区,应全年检查,且一年检查 次数应不少于8次。 4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检查维护记录表》(见附录E)。 5.3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检查与维护除符合5.5.2第1条的规定外,尚应注重检 的时效性,每24h查看软件平台是否有白蚁侵入报警,在提示有白蚁侵入后的 h内对装置开仓检查及处理

    1饵剂处理方法分为装置内饵剂诱杀法和其他谈杀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收务 1地上型装置饵剂投放方式: 1)纸卷状、颗粒状的饵剂可直接投放在装置内; 2)浓饵剂则要先按要求用水混合调制,再投放在装置内。 2地下型装置饵剂投放方式: 1)取出饵料后投放饵剂。用纯净水将饵剂湿润,投放饵剂后将饵料中的 白蚁转移到装置中; 2)不取出饵料,直接在装置的空余部位投放饵剂

    3)取出部分饵料形成空间,再在此空间投放饵剂。 3其他诱杀法,是将饵剂直接投放在蚁路、分飞孔或危害物表层,投放时宜 轻微,避免惊扰白蚁,

    3)取出部分饵料形成空间,再在此空间投放饵剂。 3其他诱杀法,是将饵剂直接投放在蚁路、分飞孔或危害物表层,投放时宜 轻微,避免惊扰白蚁。 5.6.2粉剂处理方法为喷粉法,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将粉剂均匀地喷到尽量多的白蚁个体体表; 2重点对白蚁活动的蚁路、分飞孔、危害物等部位施药; 3遵循“多点少施”的原则。 5.6.3水剂处理方法有喷洒法、杆状注射法、浸渍法,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使用喷洒法时,应使用低压力大流量进行喷洒; 2使用杆状注射法时,根据注药压力和古建筑基础实际情况确定注射间距: 3使用浸渍法时,将古建筑中可拆卸木构件或配件放入药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使木材吸取一定剂量的药剂,药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应按所选药剂的使用说明书执 行。

    5.6.3水剂处理方法有喷洒法、杆状注射法、浸渍法,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使用喷洒法时,应使用低压力大流量进行喷洒: 2使用杆状注射法时,根据注药压力和古建筑基础实际情况确定注射间距: 3使用浸渍法时,将古建筑中可拆卸木构件或配件放入药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使木材吸取一定剂量的药剂,药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应按所选药剂的使用说明书执 行。

    剂处理方法主要为涂刷法,处理应符合以

    1接地木柱应涂刷木柱的底部和离地1.5m以下的部位; 2所使用的药剂应不影响木构件原来油漆和彩画效果

    6.1.1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应在白蚁防治施工单位施工质量自检合格后,由古建 筑管理部门组织工程验收。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相关规定验 收。 6.1.2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验收应包括安装质量、白蚁防治效果、档案资料三方 面内容。 6.1.3白蚁防治工程工验收合格后,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峻工验收表》 (见附录G),并将工程相关资料存档

    6.2监测装置安装质量验收

    6.2.1使用监测装置的白蚁防治施工应以一幢古建筑或古建筑群作为一个检验批 母个检验批应抽查不少于安装装置总数的20%,且不少于5个装置。 6.2.2监测装置安装的验收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上型监测装置应安装在蚁路、分飞孔或危害迹象上,装置与接触面密封 并编号; 2地下型监测装置到墙基的水平距离、相邻装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和装置的安 装深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说明、设计方案的要求。 6.2.3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除符合6.2.1~6.2.2外,尚应经信号调试,数据可正常传 输。

    6.3.1验收标准应符合:

    古建筑本体原有白蚁危害点未见白蚁活体且未出现新的白蚁活动迹象,古建 筑外围环境的白蚁危害不超过等级评定I级的标准要求(见附录A)。 5.3.2验收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安装质量验收通过,3个月后实施防治效果验收,选择在白蚁活动盛期 (4月~11月)进行; 2全面检查古建筑本体原危害点有无白蚁活体,有无新增白蚁危害点: 3全面检查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原危害点有无白蚁活体。按照统计学 方法抽样调查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有无新增白蚁危害点,并做好详细记

    录,填写《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见附录H); 4古建筑内部庭院及外围环境验收抽样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木株数不大于50株时应全部调查,超过时可抽样调查,样本数不少 于总体的10%且不少于50株; 2)草坪和灌木面积不大于1250m时应全部调查,超过时可抽样调查, 抽查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10%且不小于1250m。 5对《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6.3.1条 验收标准进行评价。 6.3.3当防治效果验收不合格时,白蚁防治单位应调整防治方案重新进行施工。

    6.4.1档案资料应齐全完整,并应符合表6.4.1的规定

    .1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7.0.1白蚁防治单位应做好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7.0.2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的档案除表6.4.1所列出的内容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白蚁防治人员的古建筑、古建筑修知识岗前培训材料及培训记录; 2监测控制系统、白蚁防治药剂采购合同及发票; 3施工日志、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安全生产事故记录; 4白蚁危害照片、施工过程的照片、监测装置诱集到的白蚁照片; 5白蚁标本及危害物标本。

    7.0.2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的档案除表6.4.1所列出的内容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白蚁防治人员的古建筑、古建筑修知识岗前培训材料及培训记录: 2监测控制系统、白蚁防治药剂采购合同及发票; 3施工日志、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安全生产事故记录; 4白蚁危害照片、施工过程的照片、监测装置诱集到的白蚁照片; 5白蚁标本及危害物标本。 7.0.3信息化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古建筑白蚁防治单位应建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合同签订、 蚁情调查、方案制定、施工及质量监督等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工程进度跟踪和便 捷的数据查询统计; 2实行系统信息管理,及时进行信息系统更新和维护; 3古建筑白蚁防治项目收集资料均应扫描,建立电子档案。 7.0.4古建筑白蚁防治项目档案应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将所收集到的档案整 理编目,存档备查。

    7.0.3信息化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古建筑白蚁防治单位应建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合同签订, 蚁情调查、方案制定、施工及质量监督等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工程进度跟踪和便 捷的数据查询统计; 2实行系统信息管理,及时进行信息系统更新和维护; 3古建筑白蚁防治项目收集资料均应扫描,建立电子档案。 7.0.4古建筑白蚁防治项目档案应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将所收集到的档案整 理编目,存档备查。

    附录A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

    于或等于5%小于10%,其构件或配件蚁害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 于1m,小于2m,未发现其分飞且承重构件未发现其危害; 3)古建筑内部庭院发现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等白蚁危害, 发现其分飞或发现树干被蛀空; 4)古建筑外围2m范围内发现散白蚁危害,发现其分飞或发现树干被蛀 空;20m范围内发现乳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等白蚁危害,发现其分飞 或发现树十被蛀空。 古建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等级应评定为III级: 1)古建筑本体发现乳白蚁危害,其危害比例大于或等于5%,或发现其分 飞; 2)古建筑本体发现散白蚁、土白蚁或大白蚁等白蚁危害,其危害比例大 于或等于10%,且其构件或配件蚁害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2m: 3)古建筑的承重构件发现白蚁危害。 古建筑白蚁危害现场调查结束后,评定机构应填写《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 定表》(见表A.0.1)和《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报告》(见表A.0.2)

    表A.0.2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报告

    附录C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附录C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附录C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附录D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

    附录D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监测装置安装记录表

    附:各监测装置安装位置图

    附:各监测装置安装位置图

    附录F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药物施工记录表

    附录F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药物施工记录表

    附录G古建筑白蚁防治工程竣工验收表

    附录H古建筑白蚁防治效果验收表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 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 “应按执行”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 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 “应按.....执行”。

    《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768 《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 《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 GB/T51253

    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l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rmite Control in Historic Buildings

    本规程在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安徽省多年古 建筑白蚁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参照了相关国标、行标的规定,结合安徽省的实 际,制订了本规程。 为了便于广大建设、设计、施工、科研和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 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编制组制定了本规 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 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 和把握规定的参考。

    总则 术语· 3.4 3监测控制和药剂 35 4方案设计 38 5施工 6工程验收 44 档案管理· 45 附录A· 46

    1.0.3和其他房屋相比,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工程具有特殊性。对古建筑的保护不 光要保护建筑本体,还要对其艺术风格、建筑技术、施工材料、建筑环境等进行 保护,实施以白蚁综合治理理念为主的区域白蚁治理策略,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有效地控制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 1.0.4古建筑白蚁危害等级评定时,应主要检查散白蚁、乳白蚁、土白蚁、大白 蚁、堆砂白蚁和楹白蚁等白蚁类群的分布及危害情况。全国白蚁危害情况调查结 果表明,从地理分布看,散白蚁的分布范围最大,遍及整个中国大陆的白蚁分布 区,乳白蚁、土白蚁、大白蚁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堆砂白蚁、楹白蚁的分布范围 较小。从对房屋建筑的危害性分析,乳白蚁对房屋的破坏性最大,散白蚁对房屋 的破坏性也较大,而土白蚁、大白蚁、堆砂白蚁、楹白蚁在局部地区有时也可对 古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安徽省目前未见对堆砂白蚁和楹白蚁的分布报道。 1.0.5本条阐述本规程与其他现行有关标准的关系。本规程主要是关于古建筑白 蚁防治的技术规程,在实施过程中,尚需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定。本规程不 能替代现行的其他有关标准和规定。在涉及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应用中,当现行 的标准中没有规定、规定不明确或规定不一致的,本规程有明确规定时,可按本 规程的规定执行。

    3.1.1地上型装置安装在古建筑地上部位,主要在古建筑白蚁治理中使用;地下 型装置安装在古建筑周边地下部位,它既可以用于白蚁监测,文可以用于发现白 蚁后的治理;在白蚁治理中应用,有时可以单独使用,有时需要与地上型配合使 用。 3.1.2普通监测控制系统较简单,仅由监测装置组成,主要靠人工检查;远程实 时监测系统是在普通型监测装置的基础上安装了信号传输系统或芯片,运用电子 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检测。 3.1.4白蚁防治药剂属于农药的范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有关规定。为利于对白蚁防治药剂的管理和白蚁防治单位对药物的规范使用,并 保证所使用药剂的质量,白蚁防治剂必须“三证”齐全,并且农药登记证的登记 范围应包括白蚁防治。 3.1.5白蚁危害的严重程度、危害的范围以及白蚁的种类的不同,其采取的防治 方法、施工措施、用药量、使用药剂的种类也应不同,这就需要根据现场蚁害等 级和白蚁种类选择相应的防治方法和白蚁防治药物的类型,以便有效地防治白蚁 3.1.6药剂使用的浓度和用量对白蚁防治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药剂使用的浓度 和用量应符合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1.7大多数防治白蚁药剂属于有毒有机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药剂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3.2.1监测装置是为聚集白蚁盛放饵料和饵剂的装置。这就要求监测装置能使白 蚁自由进出,并把其作为一个活动和采食点,在监测装置内活动采食饵料或饵剂 由于使用的部位和环境多变,监测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耐 久性等,通常采用具有上述性能的塑料制成,并依据用途设计成一定的规格和形 状。 3.2.2饵料放置在监测装置内,用于诱集或监测白蚁,其要求是白蚁喜食,不易

    霉变和腐烂,且较长时间放置不影响白蚁取食。饵料选用的材料以及大小、形状 和松紧程度对诱集白蚁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一般监测控制系统中的饵料选择白 蚁喜食的木块,如白松、马尾松、小叶桉等树种的木块;也有的监测控制系统中 应用的是皱纹纸卷或纸卷包裹的木片等。 3.2.3远程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实现从普通监测控制系统需要纯人工开仓式检查到 非开仓实时监测装置的转变,并实现检测状态和检测结果的数字化存储、显示及 运用,能在蚁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获取信息,并确保在白蚁群体存在的状态下 对其进行喷药灭杀,从而真正达到所需的灭治效果。 一套合格的远程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它必须具有非常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司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性能和较长的持续工作时间。为了方便、舒适 安全、高效、准确地使用这种产品,需要产品本身具有良好的防冲击、抗震动性 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考虑安装环境较为复杂,这就需要信息接收器具有 定的有效识别距离,并能同时读取多个标签而不致数据混乱。

    3.3.1具有驱避性的药剂白蚁不会食用,所以应选用非驱避性的药剂作为饵剂; 只有缓慢的毒杀作用是指工蚁取食后,通过白蚁之间的晓,喂食等行为,保证 使药剂传递至整个白蚁群体有足够时间。饵剂的有效成分还应具有在白蚁群体中 得到有效传递和群体水平上消灭白蚁的性能,而不是某一品级类型死亡从而达到 消灭整个白蚁群体的目的。 3.3.2水剂对土壤或墙体处理后,要求药剂能有较强的附着,降解缓慢,形成的 3.3.3木材防治白蚁的药剂最重要的是对白蚁的驱避性,并且能够在木材中具有 持久稳定的作用,这样才能够长期有效的防止白蚁的危害,同时要求处理后的木 材,不应对其相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力学性能、可燃性或油漆等。 3.3.4粉剂分散性好,才能充分接触白蚁虫体,利用白蚁的生物学特性,从而达 到最佳的灭治效果。

    3.4.1~3.4.3对监测控制装置的贮存和运输进行了规定。由于饵剂要求对白蚁无趋 避性,所以在保存时要求不能污染饵剂,仓库应专库专用。同时,为保证监控装 置的品质,应注意防潮防霉,

    ~3.4.3对监 测控制装置的贮存和运输进行了规定。由于饵剂要求对白蚁无趋 ,所以在保存时要求不能污染饵剂,仓库应专库专用。同时,为保证监控装 品质,应注意防潮防霉,

    ....
  • 相关专题: 白蚁防治  
专题: 粉煤灰标准 |项目管理、论文 |密封圈标准 |海洋标准 |园林施工组织设计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