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889.5-2019 梯子 第5部分 伸缩梯

  • GB/T 17889.5-2019  梯子 第5部分 伸缩梯为格式
  • 文件大小:6.89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1-2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4踏棍/踏板梯段的锁定

    GB/T 17889.52019

    梯子的设计应使得梯子处于使用位置时,所有延伸的踏棍/踏板梯段处于锁定状态。 对于可伸缩单元(每个踏棍/踏板梯段),针对每个相应梯框都应有一个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的状态 (锁定/解锁)应在指示器中明确显示。 注:指示器可以是带颜色的区域或可见的锁定销 当站立在竖直的梯子前面并扶住梯子,目视检查锁定指示器的状态时,指示器应能清楚给出处于锁 定或解锁状态

    螺栓和螺母应防松,如通过自锁或者通过安全机构机械锁定。 不使用工具应不可能将各个踏棍/踏板梯段分开。 设计中应尽可能消除挤压点和剪切点。对于不可避免的挤压点或剪切点,应尽可能减小挤压和剪 韧的风险。 注1:在运动期间的任何位置,如果两个可接近部件的相对距离小于25mm且大于7mm,则可认为存在剪切/挤 压点。 应尽可能以安全的方式解锁和滑动梯子。梯子的设计应避免踏棍/踏板之间的挤压。 注2:挤压保护可采用梯子缓慢滑动或者踏棍之间特殊的机构等方式解决。缓慢滑动是指收合时,每个踏棍/踏板 梯段的收合时间都不小于1.5s。 如果只采用距离防护装置来防止踏棍/踏板之间的挤压,则该装置与使用者收合梯子时制造商推荐 的手放置位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80mm

    除非在具体试验中有说明,所有试验都应满足以下公差: a)梯子总长测量或试验时支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土5mm; b)除a)之外的纵向长度测量:士1mm; c) 角度测量:±1°; d)静态力和扭矩:士1%。 应在15℃~25℃环境下进行试验。 如果根据梯子的结构不能确定攀爬侧建筑标准,或者梯子是由多部分组成的组合梯时,则应按照6.3和6.4 对梯子试验两次。在一侧完成强度试验和弯曲试验后,应沿纵轴方向旋转180°重复6.3和6.4的试验。 试验前应完全延伸梯子并进行目视检查,以确定每个部件是否满足操作条件 针对附录A中的试验模组A,按照6.2进行倾倒试验后的状态作为试验梯子的预置条件,

    试验。 将梯子返回收合状态。 倾倒试验后,梯子应满足以下要求: 不应出现破裂的零部件; 梯子的伸缩功能和锁定指示器应正常工作; 锁定机构应正常工作:

    将梯子完全 验。 将梯子返回收合状态。 倾倒试验后,梯子应满足以下要求: 不应出现破裂的零部件; 梯子的伸缩功能和锁定指示器应正常工作; 锁定机构应正常工作

    GB/T 17889.52019

    踏棍/踏板与梯框之间应无相对移动; 不应出现削弱梯子性能和/或安全性的永久变形: 整梯应适合使用: 防止挤压或夹持的保护系统应功能完全正常

    试验应在按照说明书完全延伸的整梯上进行。长度大于3m的梯子应在安装平衡杆的状态下进 行试验。 如果根据梯子的结构不能确定攀爬侧,或者梯子是由多部分组成的组合梯时,则应对梯子试验两 饮。进行第二次试验时,梯子应沿着纵轴旋转180°。 将完全延伸的梯子按使用状态放置于平整光滑的平面,且倾角为65°。梯子上端的倚靠表面应是 整直的光滑表面,底端应通过挡块防正滑动(见图3)。 在最靠近梯子中间的踏棍/踏板上,尽可能靠近梯框的位置,施加均布在踏棍/踏板长度方向上 100mm范围内的试验载荷F=2250N(见图3),持续1min。宜平缓施加载荷。

    在说明书中允许使用的最高一级踏棍/踏板上,尽可能靠近梯框的位置,施加均布在踏棍/踏板长度 方向上100mm范围内的试验载荷F=2250N,持续1min。宜平缓施加载荷, 移除荷载后,将梯子完全收合,然后开合该梯子。 试验后,应满足以下要求: 不应出现破裂的零部件; 梯子的伸缩功能和锁定指示器应正常工作; 锁定机构应正常工作; 踏棍/踏板和梯框之间应无相对移动;

    GB/T 17889.52019

    不应出现削弱梯子性能和/或安全性的永久变形。 带平衡杆的梯子,试验过程中除梯脚外的最低点离地间距不应小于10mm

    置为初始测量位置。然后应按照GB/T17889.2一2012中5.3对伸缩梯的梯框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 要求。

    6.5梯框侧向挠度试验

    应按照GB/T17889.2一2012中5.4对伸缩梯的梯框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要求

    应按照GB/T17889.2一2012中5.5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要求。 如果梯框底端安装了平衡杆,则不进行本试验

    6.7踏棍/踏板/平台的垂直载荷试验

    对于6.7.2~6.7.3的试验,试验前应把完全延伸的梯子放置为说明书允许的最大角度的使用位置 施加200N的预加载荷并持续1min,加载位置应为相应的试验载荷加载位置。移除预加荷载后的踏 棍/踏板/平台位置为测量的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测量完毕后,不应移动/更换梯子

    6.7.2踏棍/踏板—锁定位置

    在最不利的踏棍/踏板的中点,垂直施加均布在100mm范围内的试验载荷F=2600N,持 nin(见图4)。 移除试验载荷后.最大永久变形应为小于或等于在被试验踏棍/踏板下部测量的内宽b.的0.5%

    图4踏棍/踏板垂直载荷试验锁定位置

    GB/T 17889.52019

    6.7.4踏棍/踏板解锁位置

    将完全延伸的梯子按使用状态放置于平整光滑的平面,且倾角为75°。梯子上端的倚靠表面应是 竖直的光滑表面,底端应通过挡块防止滑动。对于两个方向均可使用的踏棍/踏板,如铰链伸缩梯,在两 个方向上均应进行试验。 在说明书充许使用的最高一级踏棍/踏板上,尽可能靠近梯框的位置,施加均布在踏棍/踏板长度方 向上100mm范围内的试验载荷F=2600N,持续1min(见图5)。宜平缓施加载荷。 在施加荷载前,应打开踏棍/踏板梯段施加载荷这一侧的锁定机构。 移除荷载后,应将梯子返回收合状态并再次完全延伸梯子。 试验后,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不应有破裂的部件; 一梯子的伸缩功能和锁定指示器应正常工作; 锁定机构应正常工作; 踏棍/踏板和梯框之间应无相对移动; 不应出现削弱梯子性能和/或安全性的永久变形,

    6.8踏棍/踏板扭转试验

    B/T17889.2一2012中5.7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

    6.9踏棍/踏板拉拔试弱

    图5踏棍/踏板垂直载荷试验解锁位置

    踏棍/踏板的拉拨试验应在完全延伸的梯子上进行。选择最接近梯子中间的踏棍/踏板,沿踏棍/踏 板长度方向,在尽量靠近该踏棍/踏板的两侧位置,同时平缓施加F/2(F=2600N)试验载荷(见图6)。 试验后,所有踏棍/踏板梯段的仲缩功能和锁定机构应正常工作。

    6.10自立式梯子张开限制和铰链试验

    GB/T 17889.52019

    图6踏棍/踏板拉拔试验

    对于自立式伸缩梯,应将梯子完全延伸后,按照GB/T17889.2一2012中5.8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 求,

    6.11倚靠式梯子的底部滑移试验

    所有倚靠式梯子或可以作为倚靠式梯子使用的梯子应按照表1进行试验。 如果根据梯子的结构不能确定攀爬侧,则应试验两次。第二次试验时,应将梯子绕其纵轴旋转180° 注:第二次试验可选择其他梯子

    表1倚靠式梯子底部滑移试验

    对于带平衡杆的梯子,应按照说明书安装平衡杆之后进行试验, 如果铰链伸缩梯可作为倚靠式梯子使用,则应按照倚靠式梯子进行试验。 应使用新的梯脚进行试验。 支撑梯子底部的表面应是一层平整光滑的浮法玻璃,且其厚度应能承受梯子及试验载荷的重量 支撑梯子上端的倚靠表面应是! 光滑的高密度胶合板

    6.11.2试验预处理程序

    在试验前,支撑梯子底部的浮法玻璃表面和支撑梯子上端的倚靠表面均应使用纯工业级乙醇清洗 并在洁净室中用干卫生纸擦拭。清洗完毕后,在另一个洁净室用干卫生纸清除剩余的乙醇。 在试验前,梯脚应在符合GB/T25915.1的ISO5级洁净室内使用小颗粒的干卫生纸擦拭干净。 在放置梯子之前.支撑表面应保持干燥20min

    试验时,梯子的倾角应为75或最大设计角度。梯脚应放在浮法玻璃上,且梯子顶部靠在上端的 表面(见图7)。将精度为士0.5°的角度仪放置在靠近梯子底部的梯框上,测量梯子的倾角,确认梯 项角是否正确。

    GB/T 17889.52019

    梯子的底部应加以限制,以防止向外移动。 应在梯子的底部设置基准,作为梯脚向外移动的测量起点。 在试验前及试验期间,支撑梯子底部的浮玻璃的表面温度,梯脚及其周围空气的温度,均应保持在 20℃土2℃。空气温度应在距梯脚水平方向100mm以内,距支撑梯子底座的浮法玻璃表面10mm以 内的高度上测量。 应在梯子顶部向下的第四级踏棍/踏板的中点,施加1471N的垂直试验荷载。 静置2min后,移除防止梯子底部向外移动的约束,并在1min后放回防止梯子向外移动的约束。 测量梯脚相对于测量基准的移动距离。 重复试验4次,且不能更换梯脚,不能重复清洗过程

    梯脚相对于测量基准的移动距离不应超过40m

    6.12.1锁定机构循环试验

    图7倚靠式梯子底部滑移试验

    试验应针对梯子底部可伸缩的两级踏棍/踏板梯段。试验时,梯子应竖直放置且底端固定 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试验:

    GB/T 17889.52019

    b)拉出可伸缩的两级踏棍/踏板梯段直到自动锁定; c) 在每个梯框顶端垂直施加750N的载荷,并持续3s~5s; d)移除荷载并解锁; e)靠梯子自重收合梯子,如果自重不能将梯子收合,则应手动收合。 在踏棍/踏板梯段运动过程中,不应操作锁定机构或解锁功能。 本试验应循环4000次。试验的频率应尽量减小发热和动力冲击。 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踏棍/踏板锁定结构在试验中和试验后都应能正常工作; 如果踏棍/踏板在试验后有可见的损坏,则应针对该踏棍/踏板再次进行6.7.2的试验。 试验前和试验中不应加润滑剂

    6.12.2锁定机构静压试

    将完全延伸的梯子竖直放置。 将F=3500N(见图8)的试验载荷沿梯子长度方向施加在梯子的项端,持续1min。 移除荷载后,梯子不应出现削弱梯子性能和安全性的永久变形。 在另一个梯框上重复本试验

    GB/T 17889.52019

    锁定机构应正常工作; 踏棍/踏板与梯框之间应无相对移动; 不应出现削弱梯子性能和/或安全性的永久变形。

    本试验应按照GB/T17889.2—2012中5.11进行

    试验应在完全延伸的梯子上进行。 如果根据梯子的结构不能确定攀爬侧,或者梯子是由多部分组成的组合梯时,则应对梯子试验两 次。对于第二次试验,应完全收合并再次完全延伸后,沿着纵轴旋转180°对另一侧进行试验。 梯子应水平放置,攀爬侧朝上置于距离梯子两端客200mm的支点上。支点为一个固定,另一个可 自由转动的圆柱体,其直径为25mm~100mm(见图9)。 在梯子中间垂直施加一个均布在50mm内且使两侧梯框均匀受力的预加载荷491N,持续30s 见图9a)]。移除预加载荷后,梯框中间位置为测量基准点。然后将638N的试验载荷加载到一侧边 逛的中间,载荷均布在50mm内[见图9b)]。 施加试验载荷并持续30s以上,测量两侧边框中间的垂直度见图9c)1

    两侧梯框的挠度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fif2 式中: f一被加载的梯框中间的挠度; f2未加载的梯框中间的挠度; 梯子在载荷施加位置的外宽「见图9c)]。

    GB/T 17889.52019

    6.15塑料梯的附加试验

    6.16塑料踏棍/踏板支架试验

    如果踏棍/踏板支架由塑料组成,则应按照GB/T17889.2一2012中5.16.2.2进行

    6.17自立式梯子耐久性试验

    本试验针对自立式伸缩梯或可作为自立式梯子使用的伸缩梯。 试验环境温度应为20℃土5℃。在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都应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 本试验应循环10000次

    自立式梯子呈使用状态放置,用弹性绳或织带在试验平面上拉住梯子的4个梯脚,以减少梯脚的 见图10)。

    GB/T 17889.52019

    图10自立式梯子耐久性试验示意图

    图11试验加载顺序(循环加载)

    GB/T 17889.52019

    试验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a) 确认用于试验的自立式梯子没有缺陷; b) 将自立式伸缩梯完全延伸后并最大限度打开放置在试验平面上,其中一个支撑腿垫高20mm, 以模拟不平整的表面(见图10); C) 确定位于攀爬侧1中点的踏棍/踏板,或者距离12中点上方最近的踏棍/踏板; 将F,通过衬垫加载到c)中确定的踏棍/踏板上,其中心线距离梯框内侧70mm土5mm; 注:衬垫为直径60mm、厚度25mm的橡胶垫,其硬度为的60土5邵氏硬度。 调整衬垫的高度,使其下表面与踏棍/踏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5mm土2mm; C f) 将F,通过衬垫加载到顶部踏棍/踏板/平台上,其中心线距离梯框内侧70mm土5mm,调整衬 垫高度,使其下表面与踏棍/踏板/平台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5mm土2mm; g) 用弹性绳或织带在试验平面上拉住梯子的4个梯脚; h) 确认载荷F,和F,为1500N±50N; 1) 按照图11给出的试验加载顺序启动测试; i) 载荷应持续加载.直至试验结束

    试验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a)确认用于试验的自立式梯子没有缺陷; b)将自立式伸缩梯完全延伸后并最大限度打开放置在试验平面上,其中一个支撑腿垫高20mm, 以模拟不平整的表面(见图10); C 确定位于攀爬侧12中点的踏棍/踏板,或者距离2中点上方最近的踏棍/踏板; d) 将F,通过衬垫加载到c)中确定的踏棍/踏板上,其中心线距离梯框内侧70mm土5mm; 注:衬垫为直径60mm、厚度25mm的橡胶垫,其硬度为的60土5邵氏硬度。 调整衬垫的高度,使其下表面与踏棍/踏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5mm土2mm: f) 将F,通过衬垫加载到顶部踏棍/踏板/平台上,其中心线距离梯框内侧70mm土5mm,调整衬 垫高度,使其下表面与踏棍/踏板/平台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5mm土2mm; g) 用弹性绳或织带在试验平面上拉住梯子的4个梯脚; h) 确认载荷F,和F,为1500N士50N; i) 按照图11给出的试验加载顺序启动测试; D 载荷应持续加载.直至试验结束

    使用说明书应满足GB/T17889.3一2012的要求。 标识和使用说明书应经久耐用。耐久性应通过查验和轻微的擦拭其表面进行检查: 首先使用软布蘸水擦拭15s; 然后使用软布蘸溶剂油擦拭15s,如:正已烷。 标识和使用说明书的可读性应不受影响,且不干胶边缘部位不应脱落

    标识应满足GB/T17889.3一2012的要求。此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在梯子上应有锁定和解锁的操作说明(如通过文字或图示)。如果采用图示,则应在使用说 书中解释。

    GB/T 17889.52019

    应通过标识向使用者说明梯子的攀爬侧。 在倚靠式梯子上应标明梯子靠近顶部的四级踏棍/踏板或者梯子顶端的最后1m不准许 攀爬。 在梯子上应说明使用者在收起梯子时,手应放置的安全位置

    应通过标识向使用者说明梯子的攀爬侧, 在倚靠式梯子上应标明梯子靠近顶部的四级踏棍/踏板或者梯子顶端的最后1m不准许 攀爬。 子上应说明使用者在收起梯子时,手应放置的安全位置

    在使用说明书中应声明: 倚靠式梯子靠近顶部的四级踏棍/踏板或者梯子顶端的最后1m不准许攀爬。 在使用所有延伸的踏棍/踏板梯段之前,锁定机构应锁定。 交付使用之前应目视检查,以确定所有部件的运行条件。 在使用梯子之前应检查所有锁定机构是否正确工作。如果锁定机构未正确工作,不能使用 梯子。 在使用者将梯子由延伸状态变为收合状态时,手应放置的安全位置。 使用说明书的其他要求,见GB/T17889.3一2012

    GB/T 17889.52019

    截止阀3,将空气充人被测等温气罐4。充气完成后,应有足够的时间使气罐内温度和压力达到稳定状态。 B.3.2关闭截止阀3和11。采用气压计12测量大气压p。,采用基准气罐8内的压力传感器10和温度 测量仪9分别测量其初始压力Ps和初始温度T.1,采用被测等温气罐4内的压力传感器6和温度测量 仪5分别测量其初始压力P和初始温度Ti: B.3.3打开截止阀7.使被测等温气罐4向基准气罐8放气。放气完成后,应有足够的时间使气罐内温 度和压力达到稳定状态, B.3.4采用压力传感器6和10与温度测量仪5和9分别测量被测等温气罐4和基准气罐8内的压力 Di2、P2和温度Ti2、Ts2。 B.3.5打开截止阀11.将被测等温气罐4和基准气罐8的气体排至大气

    采用根据状态方程得到的式(B.2)计算被测等温气罐4的容积V。

    Pa2/Ts2 —Ps1/Tsl V:=Vs pu/Ti ..( B.2 pi/T

    V. 基准气罐8的已知容积,单位为立方分米(dm"); pil 被测等温气罐4的初始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pi2 打开截止阀7后,被测等温气罐4的压力和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的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ps1 基准气罐8的初始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Ps2 打开截止阀7后,基准气罐8的压力和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的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Til 被测等温气罐4的初始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i2 打开截止阀7后,被测等温气罐4的压力和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sl 基准气罐8的初始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i 打开截止阀7后,基准气罐8内的压力和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B.5等温气罐容积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GUM.B型

    关于被测量V,和输人量的方程,见式(B.3)。 V,=V,(pe2/Te2 a/T) (pi/Tpi2/Ti2) (B.3 V=f(V..pa.pa.T..Te.pu.p2,Ti,T2) ( B.4 )

    污水标准规范范本B.5.2输入量不确定度

    根据式(B.3)和(B.4),输入量是: a)基准气罐容积V。 不确定度参照测量仪器准确度:士△V。=(土1%) ) 基准气罐和等温气罐的滞止压力P。、P 不确定度参照测量仪器准确度:士△p。=(士0.5% 不确定度参照测量设备准确度:土△p:=(土0.5%) ) 基准气罐和等温气罐内气体的滞止温度T.、T 不确定度参照测量设备准确度:士△T.=(士1K) 不确定度参照测量设备准确度:土△T=(±1K)

    上述不确定度的范围包括了所有测量的不稳定性。如果未包含,在此不稳定性范围内的实际情况 应加入上述△T上。这些输人量都是独立变量,可计算其灵敏度

    由模型函数于关于输人量的偏导数得到灵敏度系数。对于被测等温气罐容积函数,可分别通过式 (B.5)式(B.13)得到下列数据:

    B.5.4绝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表示

    被测等温气罐4测量容积的绝对标准不确定度,由式(B.14)给出:

    电子标准AV:= AV df Ap. af af △ps2 AT, aV. pal dpa2 aT, af af Api di △Ts Api aps △T AT ..(B.1. OT. abi 9T 9T

    如需要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或者百分比表示的标准不确定度,由式(B.15)给出: AV.%=100AV./V ..... (B.15

    图B.2和图B.3所示为额定容积为20dm"的等温气罐的容积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计算实例如 表B.1所示。 图B.2和图B.3表示从被测等温气罐向基准气罐放气和从基准气罐向被测等温气罐放气的测试结 果,预先测量基准气罐的容积。在图B.2中,被测等温气罐内压力设置约为790kPa,在图B.3中的基准 气罐内压力设置约为655kPa,分别测量初始压力pi和psl,初始温度T和T.及大气压。在放气结束 后保持10min,分别测量压力p和p2,及温度T和T,采用式(B.1)计算被测等温气罐容积

    ....
  • 相关专题: 梯子  

相关下载

专题: 公差标准 |海洋标准 |不锈钢板标准 |消防安全 |轻工业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