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3/T 101-2017 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 DBJ43/T 101-2017  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1.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2-0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0.9 非传统水源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 雨水、海水等。

    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

    2.0.11 基坑封闭降水 obdurate ground water lowering

    施工组织设计2.0.11基坑封闭降水

    在基底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 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2.0.12信息化施工informative construction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化工具,对工程项目实施 过程的信息进行有序处理、存储、传输和共享的施工模式。

    2.0.13绿色施工评价

    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大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 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 产品。

    2.0.15绿色建材评价标识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evaluatior

    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对申 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评价,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 的活动。

    4.0.1评价层次包括批次评价、阶段评价和单位工程

    4.0.1评价层次包括批次评价、阶段评价和单位工程评价。 4.0.2评价阶段宜按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 机电安装工程进行。 4.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依据施工管理、人力资源与职业健康 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 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创新技术八个要素进行评价。 4.0.4评价要素由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类评价指标组成 4.0.5评价等级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和优秀四个等级。 4.0.6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由评价阶段、评价要素、评价指 标、评价等级构成

    图4.0.6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

    5.0.1绿色施工项目批次自评价次数每月不应少于1次,且每

    5.0.1绿色施工项目批次自评价次数每月不应少于1次,且每 阶段不应少于3次。

    5.0.2批次评价方法

    5.0.3要素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5.0.4批次评价得分应符

    表5.0.4批次评价要素权重系数表

    2批次评价得分E三Z(要素评价得分F×权重系数)。 5.0. 5 阶段评价得分G三批次评价得分E/评价批次数。 5.0.6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位工程评价应按表5.0.6的规定进行要素权重确定

    表5.0.6单位工程要素权重系数表

    2单位工程绿色施工得分W=(阶段评价得分G×权重系数) 十创新技术加分

    5.0.7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制定:

    4)除施工管理要素外其余要素至少每个评价要素中有两 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20分; 5)创新技术加分≥5分。

    6.1.1 建立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6. 1. 2 依据工程特点,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6. 1.3 确定项自切实可行的绿色施工量化控制自标,实施自标 管理。 6.1. 4 施工现场应有绿色施工宣传标识。 6.1.5 建立与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绿色施工培训制度 并有实施记录。 6. 1. 6 协助设计单位根据绿色施工要求做好图纸会审、设计交 底和深化设计工作。

    自检评价记录等绿色施工资料;采集能够反映绿色施工水平 型图片或影像资料。

    5.1.8工程技术交底包含绿色施工要求。

    5.1.9分阶段组织对绿色施工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并根据评 介情况,制定持续的改进措施。 5.1.10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建筑本体的重大变更,应经原设计 单位的认可,并重新进行相关审批后方可实施,

    工或劳务分包。分包合同中应包含绿色施工的条款,明确绿 工管理目标,施工中应统一管理

    实施过程管理控制,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其方案尚应进行专家论证

    6.2.3建立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施工工艺、设备和

    6.2.5结合项目特点和规模,成立绿色施工专家委员会,对绿

    6.2.6针对绿色施工内容开展QC活动

    6.2.7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用BIM技术优化绿色施工 进行绿色施工管理。

    6.2.9提供建筑使用说明书

    6.2.10做好施工协同,加强各施工阶段、各专业分包之间的绿 色施工协同管理,实现绿色施工全覆盖。

    7人力资源与职业健康管理评价指标

    7.1.1施工现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岗 位,编制人力资源节约和使用计划。 7.1.2制定施工现场人员健康与安全应急预案 7.1.3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目持证上岗,人员 能力、数量满足工程规模的要求

    7.1.5现场食堂应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接触直接人口食品

    7.2.3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分开布置,生活设施远离有毒 有害物质。

    7.2.3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分开布置,生活设施远离

    7.2.5每间宿舍设置可开启窗户,且满足不小于2.5m/人的使 用面积要求,

    7.2.6现场工人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应结合李节、工种、性另 等因素综合确定。

    7.2.7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

    7.2.8在深井,管道施工,密闭

    内装修施工等不能保证良好自然通风的作业区内,应配备强制通 风设备。

    7.2.9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工 人作息时间

    7.2.10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

    7.2.12施工现场配备保健药箱和常用药品,并确保药品在 期内使用。

    7.2.13施工现场人员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 标准。

    7.2.14施工现场厕所的数量、布局以及单间厕所内设施的 应满足现场作业人员数量的需求

    7.3.1对劳动生产率统计、分析、调整,记录应真实有效。 7.3.2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新技术,降低劳动引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 7.3.3使用机器人、3D打印、激光和空间扫描等智能化技术提 高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7.3.3使用机器人、3D打印、激光和空间扫描等智能化技 高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7.3.5建立健全实名制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动态管理

    7.3.6现场设置医务室,应设有专职医务人员或与当地医 构建立联络机制,配备必需的药品及急救器材

    现场设置医务室,应设有专职医务人员或与当地医疗机 立联络机制,配备必需的药品及急救器材。 运用智能手段,进行人员管理。 现场生活区引人物业管理机制

    7.3.8现场生活区号入物业管理机制

    8.2.1保护场地四周原有的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保护场地四周原有的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应采取隔离措施。

    8.2.3现场建立酒水清扫制度,配备酒水设备,并由专人负责。 8.2.4对裸露的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抑尘措施。 8.2.5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要采取封闭或遮盖 的措施。 8.2.63 现场进出口设车胎冲洗设施和吸湿垫,保持进出现场车 辆的清洁。 8.2.7 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要及时回收。 8.2.8 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 8.2.9 拆除、爆破作业应有降尘措施。

    8. 2. 11 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1 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团防尘措施。 12遇有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开挖、回填、 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8.2.12遇有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开挖、[

    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8.2.13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8.2.14现场厨房烟气处理后再排放

    8.2.13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8.2. 25 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设排水沟。 8. 2. 26 工程污水和实验室养护用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人市政污 水管道。 8.2.27 现场厕所设化粪池,并定期清理。 8. 2. 28 工地厨房设隔油池,并定期清理 8. 2. 29 施工现场油料、化学溶剂等物品存放在地面有防渗漏处 理的库房,且废弃的油料、化学溶剂和含有油料、化学溶剂成分 的废水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理的库房,且废弃的油料、化学溶剂和含有油料、化学溶剂成分 的废水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8.2.30夜间焊接作业时,采取挡光措施。 8. 2.31 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

    8.2.30夜间焊接作业时,采取挡光措施,

    8.2.32采用先进机械、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 期保养维护。 8.2.33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 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 8.2.34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设有吸声降噪屏或其他降噪 措施。 8.2.35 夜间施工噪声声强值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8.2.36 采取措施降低人为噪声。 8.2.37 现场合理设置噪声监测点,实施动态监测。 8.2.38 施工现场设置连续、封闭能有效隔离污染的围挡

    8.2.32采用先进机械、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 期保养维护。 8.2.33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 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

    8.2.34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设有吸声降噪屏或

    8.2.34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设有吸声降噪屏或其他降噪 措施。

    8. 2.35 夜间施工噪声声强值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8. 2. 36 采取措施降低人为噪声。 8. 2. 37 现场合理设置噪声监测点,实施动态监测。 8.2.38 施工现场设置连续、封闭能有效隔离污染的围挡

    9.2.1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距施工现场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小于70%: 并有实施记录。 9.2.2绿色建材使用率达40%。 9.2.3临建设施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9.2.4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可周转使用的材料和构件。 9.2.5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 中的水泥用量;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 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 确定。 9.2.6施工单位建立建筑材料数据库,采用绿色性能相对优良

    9.2.7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9.2.8 预拌砂浆使用率达50%。 9.2.9 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9.2.10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采用整体或分片提升的工具式脚 手架。 9.2.11 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 9. 2.12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采用早拆支撑体系。 9.2.13 材料运输的方法科学、现场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 保管制度健全。 9.2.14 优化线材下料方案。 9.2.15 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 9. 2. 16 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 9.2.17 预拌混凝土现场损耗率不大于1% 9. 2.18 根据工程特点,采取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 材料。 9. 2. 19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定型化、工具化、标 准化。 9.2. 20 面材、块材镶贴,做到预先总体排板。 9. 2. 21 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

    9. 2. 22 建筑余料合理使用。 9. 2. 23 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散落的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 利用。 9. 2. 24 临建设施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9. 2. 25 现场办公用纸分类摆放,纸张两面使用,废纸应回收 9. 2. 26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达100%

    9.3.1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9.3.2 主体施工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 9.3.3 绿色建材使用率大于60%。 9.3. 4 现场临时设施实现永临结合。 9.3.5 全部使用预拌砂浆。 9.3.6 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和材料选择考虑拆除后的废弃物再 生利用。 9.3.7 临建设施采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 9.3.8 临建设施布置时考虑了现场动态布置和过程中的维护和 更换。

    9.3.9按进度计算工程主材计划月

    药品标准10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10.1.1 建立水资源使用的管理制度 10.1.2 根据工程实际,制定水资源消耗总目标及各区域和各施 工阶段水资源消耗分解目标。 10.1.3有用水计量统计记录,建立用水台账。 10. 1. 4 管网和用水器具不应有渗漏

    10.2.1施工现场市政自来水分区供应系统科学合理,排水系统 合理适用。 10.2.2 节水器具配置率达100%。 10.2.3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10. 2.4 混凝土养护和砂浆搅拌用水合理,有节水措施。 10.2.5 喷酒路面、绿化浇灌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10.2.6 公共浴室采用节水措施 10.2.7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采用节水养护

    10.2.8 基坑降水储存使用。 10.2.9 冲洗现场的机具、设备、车辆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0.3.1现场绿化采用节水灌溉或无需灌溉的植物。

    10.3.2景观水体、雨水回收等用水设施实现永临结合。 10.3.33 非市政水经检验合格后,作为施工、生活用水使用。 10.3.4 制定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限制降水范围和深度,并在 施工中进行监测。 10.3.51 合理规划雨水资源,降低地表径流。 10.3.6 生活用水分班组进行用水动态管理。 10.3.7 定期分析现场用水情况,与水资源消耗目标进行对比

    11. 1. 1 建立能源使用的管理制度。 11.1.2 根据工程实际,制定能源消耗总目标及各区域和各施工 阶段能源消耗分解目标。 11.1.3有用能计量统计记录,建立用能台账。 11.1.4对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和主要耗能施工设备设 有节能的控制措施。

    11.2.1采用节能型设施

    建设工程标准规范范本11.2.4办公、生活区100%使用节能照明灯具

    ....
  • 相关专题: 绿色施工  
专题: 白砂糖标准 |检测试验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垫片标准 |国家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