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5-3117-2016 古建筑油饰彩画施工工艺规程

  • DB62/T 25-3117-2016  古建筑油饰彩画施工工艺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6.8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2-13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即生桐油。油质清澈透明,略呈黄色,不含杂质,耐候性好,十 噪较慢,是熬制一切油饰工程用油的主要原料,通常通过搓钻将其 渗透到地仗(灰壳)中,起增加强度的作用,是做地仗基础的主要油 料。

    古建筑油作术语,是对上下架木、隔扇装修等部位采取的一层

    麻五层灰的地仗处理方法。在古建地仗工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 性。施工中常以此为标准增减工序,灵活应变,以适应不同的木面 需要。

    古建筑油作中一种地仗作法的名称,包括提缝灰、通灰、中灰 和细灰(包括钻生),常用于上架连檐、瓦口、橡头、博风、挂檐等细 小不便使麻处。在较一般的古建筑中用在上下架大木、博风、挂檐 等处。此种做法经济而省时

    古建筑油漆地仗作法名称,是单披灰的一种。多用于不受风 次雨淋的部位,如室内梁枋、斗拱、橡望及禄条、花活等。减去四道 灰中的通灰工序设备安装规范,用中灰靠骨找平,其余操作要求同四道灰。材料 配合比及操作工艺同一麻五灰作法,只是工序有所减少

    古建筑油作中一种创新的地仗作法。多用于混凝土面层及 末灰面表层.尤其是室外需做油饰彩画的部位。较现代做法更耐 风化,其做法与古法有所不同,多用于斗拱、橡望及禄条、花活等部 位。

    只做一道细灰的地仗,较薄、紧靠上一道工序十刮之意。常用 于雕刻、花罩、花牙子及装修仔屉等处

    做油饰地仗前木基层处理工序名称。修缮旧活时用小斧子将 灰皮砍掉,再用挠子将灰迹刮于净,使之完全露出木质白茬

    做油饰地仗前木基层处理工序名称。指用铲刀把古建筑木结 构上所有裂缝的两边硬棱铲成V字形,并把缝内的残灰或树脂清 理干净。其目的是将捉缝灰更饱满地填入缝内.避免出现蒙头灰。

    地仗施工前,用木条将构件沿顺向裂缝填塞密实的做法,一般 用于处理较大面的裂缝

    地仗施工前未基层处理工序名称,未构件因气候变化产生伸 循缝隙,这种缩涨会直接影响到提缝灰质量,故在缝内下竹钉起支 撑固定作用

    油饰彩画工序名称,是对构件表层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指 下竹钉后将油满、血料、水按比例调成均匀的油浆,用刷子将木构 件通刷一道油浆的做法

    由油满、粗砖灰按比例调制而成,是古建地仗的头道灰层,用 于镶嵌木构件中较小的裂缝和找礻缺陷处

    2.0.18扫荡灰(通灰)

    是地仗灰层中的第二道,在捉缝灰之上。由油满、砖灰按比例 调制而成。其粘结力强,用来补充头道灰的不足,起衬平和粘结的 作用。

    按未构件形状用“浆”将麻均匀粘在未件上,并砸实的过程。 其作用是通过麻纤维拉力防止木股开裂,并使麻与灰皮更好地粘。

    地仗工序之一,用油满和水按比例调匀后涂刷于麻的表面, 生的作用是使麻面含浆均匀,粘结牢固

    地仗施工中披抹于压麻灰或压布灰之上的灰层。由油满及中 号砖灰按比例调制而成。

    地仗施工中最后一道灰层。由油满或光油、细砖灰按比例调 制而成,因油满少、砖灰多,灰质细腻、平光性很好,用于找齐角 边框、上下围脖、框口、线口以及下不去皮子的地方

    古建油饰术语。指在细灰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后采用桐油通 刷一遍,使细灰表面平整光滑,易于油饰彩画

    悬山或歇山屋顶,两山尖处,随屋顶斜坡,钉于桁上,前后并列 而下缘与屋顶斜坡平行之木板

    古建筑油漆彩画工艺流程术语。以各檐下皮为界,其上为 上架,多做彩画。

    古建筑油漆彩画工艺流程术语。以各檐下皮为界,其下为 下架,多做油饰。

    清式大木构件名称。位于檐檬及飞檬檬头之上,是连接各橡 头的通长构件。根据位置不同又分为大连檐与小连檐。处在正身 像上的称为正身连檐,处在翼角橡上的称为翼角连檐

    锯成瓦楞起伏状之木板,钉于檐口,瓦间

    用于平屋顶檐口、瓦下或平座上,钉于橡头及木枋上的板材, 用以保护挑出的橡头。

    禄条是格扇门窗的格心内组成各种图案的木条。通过禄条的 各种排列布置,组成各种图案。禄条又是裱糊或安装玻璃的骨架, 有单面和双面之分,单面在外面安装禄条,里面糊纸或安玻璃,双

    面是条中间夹玻璃或夹纱

    雕刻成花纹构件的统称,包括浮雕与透雕两种形制,其表面按 彩画规制涂色、贴金、扣油。见于雀替、花板、套环、垂头、花牙子、 匾边等处。

    对罩类木雕装饰的总称,位于梁枋下,用于室内时具有装饰和 分隔空间的双重功能

    于帽子两端下的三角形空雕刻装

    指下架木槛框装饰的角度

    门、窗顶部固定门窗下部的横向木构件,其两头均与柱连接。 2.0.36下槛 门、窗顶部固定门窗上部的横向木构件

    地仗钻油后,未充分干燥就进行下道工序,造成的漆膜表面皱 皮或彩画颜色不一致的现象。

    麻糊布的底浆未挤出来,窝在麻布里面,在底浆干燥收缩后造 成的麻布与地仗之间出现空鼓的现象。

    漆膜干结后,局部收缩成锯齿、龟裂、发泡、针眼等,呈斑点状。

    油漆涂刷后,遇大量雾气、水蒸气和烟雾侵袭,光泽显著消失 或部分消失,或有一层薄雾凝聚在油面上,俗称热超、冷超,又称失 光、倒光等。

    刮地仗灰或腻子时,因构件表面污染物没有清理干净,刮出 的道痕,文称“砂道”或“划痕”

    指油饰物的阴(秧)角或沥粉线条的底部油漆,因金胶油聚溢 而形成成串的起皱。

    铜(箔)时,金、铜(箔)与金、铜(箔

    油饰天漆的一种做法,捉缝灰后将缝隙糊一道麻布,防止地仗 灰层或表面出现裂纹

    在大漆地仗施工中,基层处理后,不支血料油浆、不操油就涂 刷一道大漆的做法或地仗表层不钻生桐油就涂刷一道大漆的做 法。

    地仗完成后,大术或匾额进行漆皮工艺的第一道工序。作用 是补薄层腻子所弥补不了的地仗砂眼、麻面等缺陷。

    天漆工艺施工的第一遍天漆涂饰

    大漆工艺施工的第二遍大漆涂饰。

    地仗糊布后需要进行一道磨布工序,在磨布时要求磨破浆皮 但不得磨破布

    在古建油饰工程中特指木构件地仗灰皮外的油饰材料,有使 建筑物延年、丰富建筑色彩、增强建筑美感的作用

    2.0.51老角梁(大角梁、老战)

    房屋转角处组成角梁的两根梁中,下面的一根直接搁置在標 条上的角梁,置于廊桁与步桁之间

    清代官式建筑主要的彩画类型,仅用于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 及堂、门等重要建筑上,是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形式

    仅次于和玺彩画,有明显、系统的等级划分,既可以做得很素 推,也可以做得非常华贵。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一般官衙、庙宇的 主殿、坛庙的配殿以及牌楼等建筑物都用这种彩画

    源于江南苏杭地区的民间传统作法,一般用于园林中的小型 建筑,如亭、台、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垂花门的额枋上。

    2.0.55扎谱子(打谱子)

    古建彩画工序术语,俗称起谱子,用大针按谱子所绘花纹的线 路均匀扎孔,孔距视花纹的大小和密度而定

    苏式彩画的卡子与包茯(或枋心)之间绘在桁標和枋上的小画 框,多以器物、动物或植物阔叶、果实的剪影为其外轮廓,内画各种 彩墨画。

    古建筑彩画工在彩画的谱子上和实际大木上用数字标号颜色 的特称。

    土粉子(现多用黄胶土)按比例掺合胶液及少量的光油调兑而 成,用漏斗形的沥粉袋将其挤成细条状粘在地仗上,以形成凸起的 彩画纹线

    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 法。明清时称为“退晕”

    用深颜色(老色)将花饰的中心部分表现出来,并向外用同一色 系的颜色由深到浅作退晕称作揽色。

    2.0.62箍头(主箍头正箍头)

    在標、垫、枋构件,柱头彩画两端部位由两条大线相夹构成的 垂直向、横向的条状带子称“箍头”。靠外的附属部分称为“副箍 头”。副箍头最外端仅饰黑色的部分被称为“老箍头”。箍头、副箍 头、老箍头之纹饰、色彩总称为“箍头彩画”

    苏式彩画典型的构图中,標、垫、榜上下三件为一体,在每开间 中间一段,用退军方法画半圆形向上开口的退军画框,内画各种风 格的彩墨画.称作包术

    清式和玺彩画、旋子彩画等,在每间的梁、枋、桁、標中按开间 的1/3画的长画框称作枋心。

    苏式彩画找头部位的一种图案,因其形状似开口相对的卡 子”而得名。由直折线组成者为硬卡子,由曲线组成者为软卡子。

    清式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在梁、枋、桁、標两端各自的两条箍头 带间略似方形部分内的绘画称作盒子

    清式梁枋彩画中箍头与心(或包)之间部分。由于枋心两

    边的找头面积之和大于心面积,因而整个梁枋彩画的色彩、命名 基本上依找头的图案内容而定,

    苏式包多层退晕的内层

    苏式包茯多层退晕的外层,

    汉纹锦彩画构图的一种形式。用直线、直角绘制成层次分明、 立体感很强的汉纹锦彩画。

    汉文锦彩画构图的一种形式。用弧线、曲线绘制成层次分明 立体感很强的汉纹锦彩画,

    2.0.73飞檐头黄万字

    2.0.73飞檐头黄万字

    为绿底色、黄色万字图案,平涂,不沥粉贴金。

    望板为铁红色,橡帮上半部为铁红色,下半部为绿色。翼角 翘飞处的分色同正身胶合板标准,按比例斜伸展过去即可,用红绿色主要是为 了使檐头部分色彩更丰富。

    为“成片”金的意思,不施任何颜色,图案完全由沥粉贴金的较 宽金色条带组成

    又称死箍头(退晕者为死箍头)

    苏式彩画最有代表性的构图是将標、垫、枋三件连起来构图。 主要特征为中间有一个半圆形的部分,体量较大,上面开散称“包

    ”,包茯内画各种画题。由于绘画时需将包茯涂成白色,所以行 业中又称这部分为“白活”。

    在卡子与包之间医疗器械标准,靠近包茯部位垫板上的绘画称“池子”。 2.0.79金线大点金加苏画

    子与包秩之间,靠近包茯部位垫板上的绘画称“池子”。

    处理方法同和玺加苏画,即用大点金彩画的格式,旋子天线、 旋花找头、大点金的贴金退晕规则(包括金线大点金与墨线大点金 两种),将枋心、盒子中的龙锦等内容改成山水、人物、花鸟等内容, 配色规则按大点金进行,只在绘画部位涂白色

    ....
  • 相关专题: 油饰彩画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