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893-2013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 GBT50893-2013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3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6-28
  • 发 布 人: 18781875029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15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际运行热功率与额定热功率的

    ergy saving rat

    节能改造后的单位供暖建筑面积减少的能耗与节能改造前 供暖建筑面积能耗的比值

    work 供热管网输出总热量与供热管网输入总热量的比值

    市政定额、预算供热管网输出总热量与供热管网输入总热量的比值

    管网。 2.0.12热电厂首站the first station in cogeneration power plant 由基本加热器、尖峰加热器及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等设备 组成,以热电厂为供热热源,利用供热机组抽(排)汽换热的供 热换热站。

    2.0.12热电厂首站the first station in cogeneration

    由基本加热器、尖峰加热器及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 组成,以热电厂为供热热源,利用供热机组抽(排)汽换 热换热站。

    供暖期日补水量占供暖系统水容量的白分比

    2. 0. 14隔压站

    3.1.1供热系统在进行节能改造前,应对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查 勘和评估。节能查勘工作应包括收集、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并应 实地查勘供热系统的配置、运行情况及节能检测等。 3.1.2供热系统各项参数的节能检测应在供热系统稳定运行后 自单台热源设备负荷率大于50%的条件下进行。各项指标的检 测应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小于48h。 3.1.3供热系统节能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业锅炉 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 测技术规程》JGJ/T260、《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的有关规定。 3.1.4供热系统节能检测使用的仪表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出具 的检定合格证或校准证书,且应在有效期内。 3.1.5节能香所收集的供热运行资料应是近1年~2年的实 际运行资料。

    3.1.2供热系统各项参数的节能检测应在供热系统稳

    3.2.1热电厂首站节能查勘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 竣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2供热范围、供热面积、设计供热参数、区域设计供热负 荷、首站设计供热负荷: 3与其连接的热力站的名称、用热单位类型、投人运行的 时间及供热天数; 4多热源系统运行调节模式及调度情况; 5供热期供热量、供电量、耗汽量、耗水量、耗电量及余

    10供配电系统: 1)供电来源、电压等级、负荷等级; 2)电气系统容量及结构; 3)无功补偿装置; 4)配电回路设置、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 5)首站总用电量计量方式: 6)主回路计量、各支回路分项计量方式; 11一级供热管网系统: 1)各支路名称; 2)管径; 3)调节阀门设置; 12加热器、管道的保温状况、凝结水回收利用情况及已采 节能措施等。

    1基本加热器、尖峰加热器: 1)热源侧的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热负荷; 2)负荷侧的一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压力、温度、循环 水量、热负荷、供热量; 3)加热器凝结水压力、温度、流量; 4)加热器、热力管道表面温度; 5)当有多个供热回路时,应检测每个回路的供水、回水 压力、温度、流量、热负荷、供热量: 2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 1)水泵进口、出口压力; 2)水泵流量; 3水质、补水量: 1)加热器凝结水水质; 2)供热管网循环水、补水水质; 3)供热管网补水量; 4供配电系统:

    1)变压器负载率、电动机及仪表运行状况; 2)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含量、电压偏差; 循环水泵、补水泵、凝结水泵等用电设备的输人功率。

    3.3.1区域锅炉房节能改造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 竣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2维修改造记录; 3运行记录: 1)温度、压力、流量、热负荷、产汽量等参数; 2)燃料消耗量、供热量、供汽量、耗水量、耗电量及系 统充水量、补水量、凝结水回收量等; 4供热范围、供热面积、设计供热参数、锅炉房设计供热 负荷、与锅炉房连接的热力站名称、热用户类型、负荷特性、投 入运行的时间、供热天数; 5多热源系统运行调节方式及调度情况; 6供暖期供热量、耗汽量、耗水量、耗电量、燃料消耗量: 7燃料价、电价、水价、热价等运行费用基价; 8设计燃料种类、实际燃用燃料种类,燃煤的工业分析、 入炉煤的粒度、人场和人炉燃料低位热值等。 3.3.2区域锅炉房节能改造现场查勘应记录下列内容: 1热水锅炉的型号、台数、额定供水、回水温度、压力 额定热负荷、额定循环水量;蒸汽锅炉的型号、台数、额定供汽 压力、温度、额定供汽量; 2锅炉配套辅机的炉排、鼓风机、引风机、除尘、脱硫、 脱硝设备的型号、台数、额定参数; 3锅炉运煤、除灰、除渣: 1)皮带运输机、碎煤机、磨煤机、除渣机、灰渣泵等型 号、台数;

    3.3.2区域锅炉房节能改造现场查勘应记录下列内容:

    2)额定参数; 4蒸汽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连 排污、定期排污设备型号、台数、额定参数;凝结水回收方 、疏水器类型; 5锅炉给水水处理设备、除氧设备型号、容量,炉水处理 式;一级供热管网补水水源,补水、循环水水处理设备型号、 数、额定功率; 6一级供热管网定压方式、定压点;补水泵型号、台数、 定参数; 7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 8一级供热管网供热量调节方式: 1)供、回水温度调节方式; 2)循环水泵流量调节方式; 3)燃烧系统调节方式,鼓、引风机及炉排转速调节方式 4)供热集中监控系统米用情况; 5)各台锅炉运行时间段调节方式: 6)其他耗能设备调节方式: 9蒸汽流量、供热量、水量计量仪表及燃料耗量计量设备类型: 1)蒸汽流量计量仪表; 2)供热量计量仪表; 3)供热管网循环水量计量仪表: 4)补水量、凝结水量、排污水量计量仪表; 5)燃料计量方式及计量设备; 10供配电系统: 1)供电来源、电压等级、负荷等级;电气系统容量及结 构、无功补偿方式; 2)变压器型号、台数、额定参数;配电回路设置、用电 设备的额定功率; 3)锅炉房总用电量计量方式;主回路计量、各支回路分 项计量方式;

    11一级供热管网系统划分情况:各支路名称、管径、调节 阀门设置;

    1)燃料消耗量、炉排转速; 2)热水锅炉的供水、回水压力、温度、循环水量、热负 荷、供热量;蒸汽锅炉的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热 负荷;给水压力、温度、流量; 3)凝结水压力、温度、流量;锅炉排污量; 4)锅炉、热力管道表面温度; 5)多个供热可路的每个回路的供水、回水压力、温度、 流量、热负荷、供热量; 6)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含氧量)、炉负压、排烟 温度、灰渣可燃物含量等; 一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 1)水泵进口、出口压力; 2)水泵流量; 3水质、补水量: 1)锅炉炉水、给水、凝结水水质; 2)供热管网循环水、补水水质; 3)供热管网补水量等; 4供配电系统: 1)变压器负载率、电动机及仪表运行状况; 2)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含量、电压偏差; 5用电设备的输入功率: 1)循环水泵、补水泵、蒸汽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 2)锅炉配套辅机包括炉排、鼓风机、引风机、除尘、脱 硫设备;

    3)锅炉运煤除渣包括磨煤机、皮带运输机、提升机、除 渣机等。

    3.4.1热力站节能改造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竣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2维修改造记录; 3运行记录: 1)温度、压力、流量、热负荷等运行参数; 2)供热量、耗汽量、耗电量及系统充水量、补水量等; 4供热范围、供热面积、设计供热参数、热力站设计供热 负荷、与其连接的用户名称、用热单位类型、负荷特性、投人运 行的时间及供暖期供热天数; 5一级供热管网供热参数、热力站与一级供热管网连接 方式; 6供暖期供热量、耗汽量、耗热量、补水量、耗电量: 7电价、水价、热价等运行费用基价。 3.4.2热力站节能改造现场查勘应记录下列内容: 1换热设备类型、台数、换热面积、水容量、额定参数 额定工况传热系数、供热参数; 2一级供热管网分布式循环水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 3混水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 4凝结水回收方式、凝结水回收设备型号、台数、额定参 数;蔬水器类型: 5二级供热管网补水水源,水处理设备型号、台数,补水 方式和水处理方式; 6二级供热管网定压方式、定压点,补水泵型号、台数、 额定参数; 7二级供热管网循环泵型号、台数、额定参数等; 8二级供热管网供热量调节方式:

    3.4.3热力站节能改造节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热源侧包括一级供热管网供、回水压力、温度、循坏 水量、供热量、热负荷,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热 负荷; 2)负荷侧包括二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压力、温度、流 量、热负荷、供热量; 3)汽水换热设备凝结水压力、温度、流量、凝结水回收 量,凝结水回收方式; 4)换热设备、混水设备、热力管道表面温度;

    5)当有多个供热回路时,应检测每个回路的供水、回水 压力、温度、流量、热负荷、供热量等; 2一级供热管网分布式水泵、二级供热管网循环水泵、混 水泵: 1)水泵进口、出口压力; 2)水泵流量; 3水质、补水量: 1)换热设备凝结水水质: 2)供热管网循环水、补水水质: 3)供热管网补水量等: 4供配电系统: 1)变压器负载率、电动机及仪表运行状况; 2)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含量、电压偏差: 5循环水泵、补水泵、凝结水泵等用电设备的输人功率。 3.4.4隔压站的节能查勘内容按本节执行。 3.4.5热水供热管网中设置的中继泵站的节能检测内容应按本 规范第3.4.3条第2款执行,

    3.5.1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 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2 维修改造记录; 3温度、压力、系统充水、补水量等运行记录; 4供热范围、供热面积、供热半径、供热管网类型、介质 类型、负荷类型、设计供热参数、设计供热负荷、投入运行的日 间、供暖期供热天数; 5供热管网途设置: 1)热源或多热源名称、位置; 2)热力站、隔压站名称、位置;中继泵站名称、位置;

    3)检查室名称、位置: 4)与供热管网连接的用广名称、位置等; 6一级供热管网与热力站的连接方式、二级供热管网与用 户的连接方式等。 3.5.2供热管网节能改造现场查勘应记录下列内容: 管道敷设方式、敷设距离: 2 检香室、管沟工作环境,管道的保温结构及工作状况: 3 管道材质、主干管管径; 调控阀门、泄水阀门、放气阀门、疏水器位置、开启状 态;补偿器、支座类型、位置、工作状况; 已采取的节能措施等。 3.5.3 供热管网节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检查室、管沟内热力管道的外表面温度: 2热力站内一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压力、温度、循环水 量,蒸汽压力、温度、流量; 3用户热力人口供水、回水压力、温度、循环水量; 4供热管网管道沿途温降等

    3.6.1 建筑物供暖节能改造应收集、查阅下列资料: 1 峻工图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产品样本; 维修改造记录; 3 温度、压力、供热量等运行记录; 4供暖建筑面积、层数、建筑类型、建筑物设计年限、投 人运行的时间、负荷特性、供暖时间、供暖期供热天数; 5设计供热负荷、循环水量、阻力、供回水设计温度、室 内设计温度等。 3.6.2建筑物供暖节能改造现场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状况、门窗类型;

    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状况、门窗类型 2 热力入口位置、环境、保温状况;

    3 热力人口与供热管网的连接方式; 4 热力人口阀门、仪表、计量设施; 5 供暖系统形式; 6 室内供暖设备类型; 7 用户热分摊方式、室内温控装置; 8 已采取的节能措施等。 3.6.3 建筑物供暖节能改造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典型房间室内温度; 2 供暖系统水力失调情况: 3 用户热分摊仪表计量数据; 热力人口供、回水温度、循环水量,供水、回水压力; 热力人口热计量数据: 必要时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进行检测等

    4.1.1供热系统节能评估工作应包括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运行指 标的合格判定和总体评价、不合格指标的原因分析和节能改造建 议,并应编写供热系统节能评估报告。 4.1.2供热系统主要运行指标应包括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 主要参数控制水平。

    4.1.2供热系统主要运行指标应包括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 主要参数控制水平。

    4.1.2供热系统主要运行指标应包括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

    4.2.1锅炉房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的检测持续时间不宜小于 48h,检测结果锅炉房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应符合表4.2.1的 规定,否则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锅炉房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 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BQ 锅炉房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燃煤:kgce/GJ; 燃气:Nm/GJ;燃油:kg/GJ); G检测期间燃料消耗量(燃煤:kgce;燃气:Nm: 燃油:kg); Q 检测期间供热量(GJ)。

    2.1锅炉房单位供热燃料消耗

    4.2.2锅炉房、热力站供暖建筑单位面积燃料消耗量、耗电量

    4.2.2锅炉房、热力站供暖建筑单位面积燃料消耗量、耗电量

    式中: BA 供暖建筑单位面积燃料消耗量(燃煤:kgce/m: 燃气:Nm/m;燃油:kg/m); Go一一 供暖期燃料消耗量(燃煤:kgce;燃气:Nm3; 燃油:kg); A 供暖建筑面积(m)

    式中: EA 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kWh/m); Eo 供暖期耗电量(kWh); A 供暖建筑面积(m)

    4.2.3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应符合表4.2.3的规定,否则 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应按下式 计算:

    式中: QyA 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GJ/m): Q 一一 供暖期建筑物热力人口供热量(GJ); A, 建筑物供暖建筑面积(m)。

    表4.2.3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

    4.2.4供热系统补水比、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补水量应符合下列

    2.4供热系统补水比、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补水量应符合下及 定:

    1补水比的检测期持续时间不应小于24h,补水比应符合 表4.2.4的规定,否则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补水比应按下式 计算:

    1000w. WA A

    式中: WA 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补水量(I/m或kg/m) W。一 供暖期供暖系统补水量(m); A 供暖建筑面积(m)。

    表4.2.4补水比、供暖建筑单位面积补水量

    4.3.2水泵运行效率小于额定工况效率的90%时,应判定检测 结果不合格。水泵运行效率应按下式计算:

    4.3.2水泵运行效率小于额定工况效率的90%时,应

    式中:nb 水泵运行效率(%); Gb 检测期间水泵循环流量(m/h); Hb 检测期间水泵扬程(MPa); N 检测期间水泵输入轴功率(kW): 水泵出口压力(MPa); H1 水泵进口压力(MPa)

    1当换热性能小于额定工况的90%时,应判定检测结果不 合格。换热性能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kF一 换热设备换热性能(GJ/C·h); Q1 检测期间热力站输入热量(GI): △t 检测期间换热设备对数平均换热温差(℃): △tx 检测期间换热设备温差较小一端的介质温差(C): 检测期简换热设备温差较大一端的介质温差(C): T 检测持续时简(h)。 2当换热设备热源侧、负荷侧运行阻力大于0.1MPa时 应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运行阻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h 换热设备热源侧、负荷侧阻力(MPa); h2 检测期间换热设备出水压力(MPa); h 检测期间换热设备进水压力(MPa)

    4.3.4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应符合

    1当一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小于95%时,应判定检测结果 不合格。一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应按下式计算:

    ZQ × 100% = Q

    式中:小 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 ZQ1 检测期间各热力站输人热量之和(GJ): Q一检测期间热电厂首站或区域锅炉房输出热量(GJ)。 2当二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小于92%时,应判定检测结果 不合格。 二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应按下式计算:

    Q × 100% 2二 Q

    式中:72 级供热管网输送效率(%): ZQy 检测期间各用户供热量之和(G): Q2 检测期间热力站输出热量(GJ)

    Qy 检测间谷用供热量之和寸 Q2一一检测期间热力站输出热量(GJ)。 当供热管网沿程温降不满足表4.3.5的规定时,应判定 吉果不合格。供热管网沿程温降应按下式计算:

    金测结果不合格。供热管网沿程温降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tt. 供热管网沿程温降(℃/km); t 供热管网检测段首端供热介质温度(℃) t2 供热管网检测段末端供热介质温度(℃); L 供热管网检测段长度(km)。

    表4.3.5供热管网沿程温陷

    4. 4. 1 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及供水、回水温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一级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高于供热调节曲线设定的温 度或供水、回水温差小于设计温差的80%时,应判定检测结果 不合格。供水、回水温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 二级供热管网供水、回水温差(℃); 二级供热管网供水温度(C); t2 级供热管网回水温度(℃)。

    二级供热管网回水温度(℃C)。 4.4.2 供热管网的流量比、水力平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流量比小于0.9或大于1.2时,应判检测结果不合 格。流量比应按下式计算:

    4.4.2供热管网的流量比、水力平衡度应符合下列规

    1当流量比小于0.9或大于1.2时,应判定检测结果 格。流量比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 水力平衡度; 1nx 各建筑物热力人口流量比的最大值: min 各建筑物热力人口流量比的最小值,

    建筑CAD图纸4.4.3 供暖建筑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应符合下列 规定: 室内温度应满足下列公式

    式中: tymin 建筑物室内最低温度(℃); tymax 建筑物室内最高温度(℃); t一一建筑物室内设计温度(℃)。 2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下式:

    式中: tn 建筑物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C); t 建筑物室内温度的露点温度(℃)。

    1现有供热系统概述; 2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制 水平指标的评估及结论: 3不合格指标的原因分析; 4现有供热系统总体评价: 5节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6预期节能改造效果。 4.5.2现有供热系统概述应根据收集、查阅的有关技术资料及 到现场查勘的情况编写。 4.5.3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制 水平的评估应根据本规范第3章检测所获得的数据,按本规范第 4.2~4.4节的规定进行定性评估。 4.5.4对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 制水平的不合格指标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应提出造成指标不合格 的主要因素。

    4.5.5现有供热系统总体评价应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并应拟定节能改造的项目。

    并应拟定节能改造的项自。

    1可行性分析应按拟定的节能改造的项自,根据现有供热 系统的实际情况、节能改造的投资及节能收益等因素,逐一进行 经济技术分析,提出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 2对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应提出节能改造建议电力弱电施工组织设计,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节能改造建议应明确改造的主要内容、参数控制指标、 节能潜力分析; 2)各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顺序,验收合格要求等。 4.5.7预期节能改造效果应计算节能率及投资回收期

    4.5.7预期节能改造效果应计算节能率及投资回收期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技术标准 |教育标准 |土壤标准 |新闻出版标准 |工程规范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