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677-2020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质量控制标准.pdf

  • T/CECS 677-2020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质量控制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0.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9-0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缝隙进行密封,并兼具防水及 允许水蒸气透过功能的材料

    2.0.7保温隔热垫块

    用于围护结构外侧、固定出挑金属构件的、具有一定抗压强度 或压缩强度和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如高密度模塑聚苯板、挤塑聚 苯板、硬泡聚氨酯板电气标准规范范本,橡塑材料或木材

    计资料应经过近零能耗建筑质量管理责任人审核,由设计单位 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4.1.1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应采用多专业多主化 协同进行的工作模式

    14 协同进行的工作模式。 4.1.2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设计目标应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气 候条件、能源资源条件、场地条件、项目功能、投资预算等因素合理 设置。

    候条件、能源资源条件、场地条件、项目功能、投资预算等因素 设置。

    4.1.3策划和方案设计文件中应明确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设

    4.2.1近零能耗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微

    4.2.3总图上单体建筑脚点坐标、楼间距等数据标注时应标

    4.2.4项目方案日照计算时,建筑总高度应包含女儿墙顶部保温 层厚度

    4.2.4项目方案日照计算时,建筑总高度应包含女儿墙顶部保温

    4.3.1建筑形式应规整紧凑,减小体形系数。 4.3.2单体建筑的平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冬季日照。 4.3.3 窗墙比应根据全年气候特点项目太阳得热、天然采光及建 筑能耗指标要求综合确定。

    4.3.1建筑形式应规整紧凑,减小体形系数。

    筑能耗指标要求综合确定

    适的空间。面积较小的户型,宜安装在厨房吊顶空间,面积较大的 户型宜设置单独的设备间

    4.3.5建筑层高应由建筑专业协同结构、暖通、给排水及电

    各专业设计师共同确定,应明确新风系统的安装方式及精装方案 布局,并预留设备及管道安装空间

    4.3.6建筑设计应充分优化新风和排风管道布置与室内空间布

    局,减小风管长度,降低噪声并营造良好的气流组织。

    4.3.8建筑外装饰面层材料选择时应注意避免或减弱其安装施

    4.3.9.外围护结构墙体材料宜选择热惰性较大的重质材料。当

    f.. 外围护结构墙体材科直选拌热性教人的重质材科。 采用砌体材料时,应注意外窗及保温层的安装可靠性及气密层的 构建

    4.3.10新风管、排风管、厨房补风管、燃气热水器入户管、排烟

    4.3.10新风管、排风管、厨房补风管、燃气热水器入户管、排炬 管、冷媒管及电线穿外墙时,应预留洞口,并在方案阶段评估对列 立面效果及室内结构部件的影响

    4.3.11采用新风冷热源一体机时,每户应预留室外机摆放位置

    4.3.11采用新风冷热源一体机时,每户应预留室外机摆放位置 室外机位置应满足通风散热要求,且应与室内机距离及高差适宜 4.3.12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明确室外机对立面效果的影响,

    4.4.1近零能耗居任建筑在方案设计阶段,其围护结构热工做法 应基于能耗自标进行确定,同时应兼顾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对围护 结构传热系数的规定,经多种方案比选和经济性优化后确定。 4.4.2建筑方案图纸中应明确保温层位置和厚度,保温层应连续

    应基于能耗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应兼顾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对围护 结构传热系数的规定,经多种方案比选和经济性优化后确定

    4.4.2建筑方案图纸中应明确保温层位置和厚度,保温层应连续 和完整

    4.4.2建筑方案图纸中应明确保温层位置和厚度,保温层应

    4.4.3建筑方案图纸中应明确气密层位置,气密层应连续

    气密层应用红色粗点划线在平面、剖面及大样图中标注

    4.4.4 结构设计具有外挑阳台或者外挑构件时应采取阻断热机 措施。

    4.4.7建筑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

    装方式、安全性能达标及成本等因素综合决定, 4.4.9外墙保温系统设计时,应根据保温材料及基层墙体设计固 定方式,必要时设置保温托架。

    4.4.11热工计算时,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4.5.1暖通空调方案应根据近零能耗建筑室内设计参数不同于 常规建筑及冷热负荷小于常规建筑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优化 4.5.2对底跃、顶跃等不利户型,宜适当增加设备供暖量、供冷量 的裕量系数,或预留补充供暖、供冷设施的条件。 4.5.3暖通空调方案应通过多种冷热源及末端方案经济性比选 分析确定。

    预留断热桥措施所需要的空间

    4.5.5室内送回风口布置时应进行气流组织分析,避免形成送回 风短路。

    4.5.5室内送回风口布置时应进行气流组织分析,避免形成送回

    6厨房宜设置补风系统,补风系统应与排油烟机系统及厨房

    4.5.6厨房宜设置补风系统,补风系统应与排油烟机系

    送回风系统联动控制,

    4.6.1外窗可采用铝木窗、塑料窗、断热桥铝合金窗等,

    4.6.2天窗整窗K值、安装热桥、气密性和水密性应满

    4.6.3南向外窗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可调节中置遮阳或水

    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的有关规定,安装时应与基层 墙体进行断热桥处理

    4.7.1可再生能源使用形式宜根据

    可再生能源使用形式宜根据当地可再生能源条件,结合项 示用冷用热用电需要来确定,优化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装置,应与建筑方案有机结合,且其安 式应在方案文件中明确

    4.7.1可再生能源使用形式宜根据当地可再生能源条件,结合项 目实际用冷用热用电需要来确定,优化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4.7.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装置,应与建筑方案有机结合,且

    装方式应在方案文件中明确

    装方式应在方案文件中明确

    施工图设计资料应包含近零能耗建筑设计专篇。 近零能耗建筑设计专篇应说明近零能耗建筑的供暖空调 ,并对近零能耗建筑所涉及的技术措施进行说明

    5.1.1施工图设计资料

    5.1.1施工图设计资料应包含近零能耗建筑设计专篇,

    5. 2 平、立、剖面图

    5.2.1围护结构保温层应连续及完整,避免出现保温薄弱环节及 热桥部位

    5.2.4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近零能耗建筑特殊的保温要求在外

    5.3.1主要节点大样图宜标注施工工序。 5.3.2对于热桥处理困难的节点,应进行传热和防结露校核计 算。对于热桥影响较大的部位,热桥影响应纳入能耗计算。 5.3.3结构墙与非结构墙体之间的连接节点大样图应体现防止 开裂和气密性措施。

    5.3.3结构墙与非结构墙体之间的连接节点大样图应体现

    5.3.4室外阳台、设备平台、消防连廊等外挑结构宜采用挑梁,通

    5.3.4室外阳台、设备平台、消防连廊等外挑结构宜采用挑梁,通 过点式连接。

    5.3.5出屋面排烟排风风帽应设置止逆阀,以防止室外空

    .3.6与有保温要求的外墙主体结构相连的雨水管、雨篷、栏杆 等,应做断热桥处理

    5.3.7采暖地下室外围护结构保温应完整连续,采暖与非采肤

    下室分界处应做好热桥处理

    5.3.8断热桥技术措施应绘制详细的节点施工图

    5.4.1施工图中选取门窗及幕墙边框的传热系数、玻璃

    5.4.1施工图中选取门窗及幕墙边框的传热系数、玻璃的传热系 数、玻璃的太阳得热系数等宜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 术标准》GB/T51350的有关要求

    5.4.3门窗和幕墙的安装方式应有利于减小热桥,并采取气

    5.4.4外遮阳产品的安装节点应与外窗安装节点互相协调,减小 安装热桥

    5.4.4外遮阳产品的安装节点应与外窗安装节点互相协调,

    5.5.1新风进口和排风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1.5m。新风进口 不宜置于地下及地面以上2m以下的位置, 5.5.2空调或热泵室外机不应置于地下天并等通风换热环境较 差的场所。

    5.6.1分项计量图纸应标明计量适用户型、房间、分项计量内容 典型户型应具备能耗分项计量条件。

    5.6.1分项计量图纸应标明计量适用户型、房间、分项计量内容,

    5.6.2公共空间及室内装修空间照明系统应采用高效光源,

    5.6.3电气图纸应体现设备专业的节能自控设计要求,明确控制

    5.6.3电气图纸应体现设备专业的节能自控设计要求,明确控制 策略,含有控制原理图

    5.7.1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安装方式应避免出现热桥,或采取 妥善措施降低热桥影响

    5.7.2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

    5.8.1装修设计不应更改室内送回风管线走向、送回风口 以及设于内墙或者门上的通风缝隙。如确需更改,应与相关 负责人协调,并由近零能耗建筑质量责任人进行确认。

    5.8.1装修设计不应更改室内送回风管线走向、送回风口位置, 以及设于内墙或者门上的通风缝隙。如确需更改,应与相关专业 负责人协调,并由近零能耗建筑质量责任人进行确认。 5.8.2装修设计时,应保护建筑保温层和气密区边界,避免被破 坏。当确需穿透时,应与相关专业负责人协调,并由近零能耗建筑

    坏。当确需穿透时,应与相关专业负责人协调,并由近零能耗建筑 设计质量责任人确认,确保穿透处保温层或气密层局部得到妥善 处理,原有气密性及保温效果不受影响

    工前应建立施工质量管控:

    6.1.1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施工前应建立施工质量管控办法和近 零能耗居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 6.1.2门窗幕墙系统、屋面防水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新风系 统等关键系统可选择专业系统供应商进行供货及安装,确保施工 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6.1.4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施工前应由专业技术团队对施工

    验证,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批量施工。 6.1.9对进场的保温材料、门窗部品、管道等材料和设备检查应 包括下列内容: 1合格证、使用说明、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2进场材料外观、尺寸偏差:

    3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I 50411的有关规定进行现场抽样复检

    6.2非透明围护结构及气密性措施

    6.2.1外墙垂直度、平整度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4mm。

    预留的缝隙处填塞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厚度与变形缝尺寸 填塞密实。

    6.2.3外门窗周边构造形式应根据外门窗的尺寸、重量及门

    定方式确定。混凝土应保障结构成型质量,满足密实、平整、洞口 尺寸准确度要求,不得出现蜂窝、孔洞、夹渣、疏松等质量缺陷。

    6.2.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应结合装配式设计要求和

    要求,检查预制部件之间及预制部件与现场现浇部件之间的气密 性措施的施工质量。

    .2.7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宜选用性能参数满足或优于现行国家

    6.2.8近零能耗居住建筑保温施工质量管控应包括下列内容:

    1保温材料热工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保温与窗框衔接处应使用门窗连接线条,粘贴前窗框需清 理干净;保温和窗台板、穿墙管道之间采用预压密封带; 3屋面、地面、外墙保温板粘贴应连续,板与板之间应挤紧拼 亚,板拼缝不得超过10mm,板缝处超过2mm时,应采用保温材料 妥善填塞; 4断热桥保温锚栓在结构基层中的锚固深度应满足安全要 求;

    因施工活动造成材料破损。 6.2.10保温材料施工应在墙体和屋面干燥的条件下进行,施工 过程应做好预防雨水或其他工序造成水分进入保温材料的措施。 6.2.11保温施工中需要中断时,应对保温材料进行防晒、防水、 防尘等阶段性保护

    6.3.1门窗系统施工前,窗洞口四周200mm宽范围内宜采用强 变等级不小于C20的混凝土浇筑成型或做其他形式结构加强 6.3.2当外墙需进行整体抹灰找平时,窗上口500mm范围内宜 采用防水砂浆,

    度等级不小于C20的混凝土浇筑成型或做其他形式结构加强。 6.3.2当外墙需进行整体抹灰找平时,窗上口500mm范围内宜 采用防水砂浆。 6.3.3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粘贴前需对窗框及墙面灰尘进 行清理,膜与膜及膜与墙体的有效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纵向 搭接开口朝下,且无起鼓漏气现象。 6.3.4外遮阳产品的安装节点应与外窗安装节点之间良好衔接 减小安装热桥

    行清理,膜与膜及膜与墙体的有效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纵向 搭接开口朝下,且无起鼓漏气现象。 6.3.4外遮阳产品的安装节点应与外窗安装节点之间良好衔接

    6.3.5外门窗安装时宜整体安

    6.4.1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应加强防尘保护、气密性处理、管

    6.4.2新风机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质量管理规定:

    1机组与基础间应有足够的隔声间隙,管道与主机间应采用 软连接降噪隔振; 2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清洁,便于更换过滤器、凝结水槽和 换热器等部件; 3管道保温与主机外壳间应连接紧密,避免缝隙,影响保温

    效果; 4新风机采用吊装式安装,须有减震及防松措施,保证安装 安全牢固; 5管道安装时尽量减少弯头以减少阻力,安装完毕后需进行 漏光实验,避免漏风; 6与室外连接的管道在安装时要向室外倾斜,防止雨水侵 人; 7安装室内机的房间宜进行吊顶处理,并采取有效的隔音降 噪措施,吊顶应设置检修口便于日后的日常维护; 8宜采用高气密性的风管;新风管道负压段和排气管道正压 段的密封是风系统施工的重点,宜在其接头等易漏部位用胶带密 封,保障密闭性,同时减少噪声干扰。 6.4.3新风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风量平衡调节,各送风口和排 风口的风量应达到设计流量,总送风量应与总排风量平衡。 6.4.4冷热源水系统应进行水力平衡调试,总流量及各分支环路

    6.5.1应按照施工图纸中对于气密性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 气密性达到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指标要求。 6.5.2防水隔汽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5.2的规定。

    表6.5.2防水隔汽材料性能指标

    6.5.3防水透汽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5.3的规定

    防水透汽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5.3的规定

    表6.5.3防水透汽材料性能指标

    5.4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砌块、预制板材、钢结构、木结构 不同材料交界处,应通过高质量抹灰、气密性材料密封等措施, 免出现气密性缺陷

    6.5.5当采用高质量抹灰进行气密性处理时,抹灰厚度不应少于

    15mm,且应采用挂玻纤网防开裂措施,玻纤网的性能指标应 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的有关要求

    6.5.6门窗洞口气密性相关施工

    .5.6 生八付日优企 1洞口位置、大小、四周平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后期剔 凿修改; 2贴膜基层应进行充分清理,保证基层清洁、十燥; 3 贴膜后应进行成品保护,严禁后期装修剔凿。 6.5.7管线穿墙部位的气密性施工,应根据管道的类型和位置进 行针对性实施,确保封堵严密

    6.6.1J 应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热桥处理完善。 6.6.2 保温隔热垫块导热性能宜满足下列要求: 人 保温隔热垫片导热系数不宜大于0.35W/(m:K); 2 防腐木导热系数不宜大于0.35W/(m·K)。 6.6.3 女儿墙压顶部位施工时,宜满足下列要求: 1 安装用于固定金属压顶的预埋件,预埋件下宜放置隔热垫 片; 2在女儿墙内、外两侧及压顶位置包裹保温材料,材料及厚 度宜与外墙一致: 3安装金属压顶。 6.6.4支架及连接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外窗采用角件安装时,角件与墙体间应加设隔热垫片,并 应避免角件破坏防水透汽材料; 2雨落水管连接件安装连接件宜采用断热桥垫块隔断热桥: 3预理埋件下应放置隔热垫块隔断热桥,保温施工完成后,将 铁艺栏杆与预埋件连接; 4出墙管线与预埋套管间应采用保温材料填充密实,以避免 热桥。 6.6.5幕墙宜采用专用断热桥连接件固定,或使用断热桥垫片, 减小宝协插

    层位置及施工要求进行。 7.0.2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施工过程中,关键节点的施工应留存影 像和文字资料,作为验收依据。 7.0.3建筑外门窗及幕墙工程施工验收时,应对固定件、门窗幕 墙框与墙体接缝处粘贴的气密性材料、遮阳固定件的安装等进行 隐蔽工程验收和现场验收,应有验收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主 要控制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合格证、设备使用说明、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外观、位置和尺寸偏差; 预埋件抗拉承载力; 4 气密性材料粘接位置、粘接宽度和搭接长度; 5 外窗气密性现场检验报告。 7.0.4 地面保温工程验收应对基层及表面处理、保温材料种类和 厚度、保温材料粘接或铺设、热桥部位处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 留存影像和文字资料。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产品合格证、设备使用说明、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外观、位置和尺寸偏差; 3 抗压承载力; 粘贴方式。 7.0.5 外墙外保温工程验收应对基层及表面处理、保温材料种类

    .0.1验收应依据施工图中规定的热桥位置及断热桥要求,气密 层位置及施工要求进行。 0.2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施工过程中,关键节点的施工应留存影 象和文字资料,作为验收依据

    和厚度、保温材料粘接、防火隔离带安装、锚固件安装、增强网铺 设、抹面层厚度、热桥部位处理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 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2外观、位置和尺寸偏差; 3粘接面积率、拉伸粘接强度; 4热桥节点处理 7.0.6屋面保温防水工程验收应对基层及表面处理、保温材料种 类和厚度、保温材料敷设、防火隔离带安装、防水材料种类和敷设、 热桥部位处理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 要的图像资料。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2 外观、位置和尺寸偏差: 3保温层和防火隔离带敷设方式、厚度、缝隙填充质量; 4 隔汽层施工; 5 雨水口、管线穿屋面等部位热桥节点处理。 7.0.7 新风系统验收应对机组减振隔声处理、管道安装质量、管 道保温,进排风管热桥及气密处理、传感器位置等进行隐蔽工程验 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主要控制项目应 包括下列内容: 1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2 规格型号、外观和尺寸偏差; 3 减振隔声措施; 4 管道安装质量; 5 管道保温材料、厚度及保温施工质量; 6进排风管出墙孔洞保温填充质量和厚度,气密性材料粘贴 宽度和搭接长度; 7传感器和人机界面安装数量和位置。 7.0.8厨房通风系统验收应对抽油烟机补风口、补风道、排风通 道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 料。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2管道保温材料、厚度及保温施工质量; 3补风管道出墙孔洞保温填充质量和厚度,气密性材料粘贴 宽度和搭接长度; 4补风道和排风道阀门设置情况。 7.0.9气密性处理验收应对外门窗、穿墙管线、穿屋面管线、不同 墙体材料交界处、固定模板用螺栓孔等部位粘贴的防水隔汽膜和 抹面砂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 像资料。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气密性材料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27 材料规格型号、外观和尺寸偏差; 3气密性材料粘接方法、粘接尺寸、搭接尺寸; 4 基层处理质量。 7.0.10 外门窗安装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外窗气密性现场检 验。 7.0.11 外墙宜进行现场传热系数检测,保障传热系数符合设计 要求。 7.0.12 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联 合试运转和调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7.0.13建筑施工过程中,宜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性开展气密

    8.0.1房屋交付使用时,应具备运行维护阶段质量管理手册,质 量管理手册应包含建筑围护结构构造、特点及日常维护要求,设备 系统的特点、使用条件、运行模式及维护要求,二次装修注意事项 等。

    8.0.2房屋交付使用时,应交付标注气密区边界范围和气密区 界材料的平立部面图,并在质量维护管理手册中,提醒用户使用, 内部装修时要注意保护气密区边界

    8.0.3当业主自行委托进行二次装修,物业管理单位应对装修

    位进行备案和提出技术要求,宜与用户签订装修管理协议,明确 方责任工程施工数据,避免影响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及设备系统的收 能。

    8.0.4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运行

    8.0.5 应对运行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节能运行管理 水平。 8.0.6 物业管理部门应及时提供建筑构件的维修保养服务。 8.0.7 物业管理部门应及时提供暖通空调系统的维修保养服务 8.0.8 物业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实际运行能耗 水平进行评估,查找问题,并采取运行优化措施。 8.0.9用户不应随意拆改厨房通风补风装置、联动控制装置及抽 油烟机补风管。 8.0.10 )用户使用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过程中,应注意近零能耗居 住建筑特殊的使用及维护要求。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广播电视影视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 能》GB/T328.9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不透水性》GB/T328.10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 耐热性》 GB/T 328. 11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 撕裂性 能(钉杆法)》GB/T328.1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能》GB/T328.9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不透水性》GB/T328.10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GB/T 328.11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能(钉杆法)》GB/T328.1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1037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18173.1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iso标准 |装修工艺、技术 | 安全生产标准 |焊接标准 |水利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