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K404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pdf

  • 12K404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9-17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18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塑料卡钉(管卡)固定

    说明:1.伸缩缝材料宜采用模塑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其密度不大于20kg/m",厚度为20mm。 2.加热管穿越伸缩终缝处设柔性套管、柔性套管为塑料管或波纹管,其管径比加热管大1号

    3.瓷砖、大理石、花岗岩装饰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贴

    说明:加热管数设比较密集的局部,当间距小于100mm时,应在加热管 外部设置柔性套管;铺设石材或瓷砖装饰面层时,在柔性套管 上部宜铺设一层直径不小于1.0mm、网格间距不大于100mm的金 居网

    说明:1.分水器、集水器直径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 2.分水器、集水器安装应包括主管关断阀或调节阀、过滤器、泄水阀、排气阀,支路关断阀或调节阀,分室控制时应设平衡阀。 3.分水器、集水器固定可选用支架、托钩等固定方式,也可采用嵌墙或箱罩安装, 4.分水器、集水器加热管进出地面宜设弯管卡;加热管进出地面至连接分、集水器的明装管段法兰标准,应加装塑料管或波纹套管, 5.分水器、集水器可暗装或明装,具体由设计确定, 6.港凝土台尺寸具体由设计确定。

    说明:1.分水器、集水器上下位置,热计量装置设置在供水管或回水管,均为示意,具体由设计确定。 2.安装在供水支管上的阀门、过滤器、压力表及温度计可选用四位一体式产品,也可选用单体产品,由设计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3.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清洗供暖系统时使用的劳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 4.供回水温度、温差及压差应满足供暖系统要求,

    说明:1.分水器、集水器上下位置,热计量装置设置在供水管或回水管,均为示意,具体由设计确定。 2.安装在供水支管上的阅门、过滤器、压力表及温度计可选用四位一体式产品,也可选用单体产品,由设计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3.在一次侧供、回水管之间宜设重清洗供暖系统时使用的劳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阅门,

    说明:1.分水器、集水器上下位置,热计量装置设置在供水管或回水管,均为示意,具体由设计确定。 2.安装在供水支管上的阅门、过滤器、压力表及温度计可选用四位一体式产品,也可选用单体产品,由设计根据工程情况确 3.在一次侧供、回水管之间宜设重清洗供暖系统时使用的劳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阅门,

    说明:当外网为定流量时,平衡管兼作劳 上不应设置阅门,如图所示;当外网为变 流量时,劳通管应设置内1。旁通管的管 应小于连接分水器和集水器的进出口总管管径

    说明:当外网为定流量时,平衡管兼作旁通管使用 平衡管上不应设置阀门,如图所示;当外网为变 流量时劳通管应设置阅门,旁通管的管径不应小于连接分水器和集水器的进出口总管管径。

    明:1.气候补偿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室外温度的动态变化和其内部设定 的不同条件下的工作曲线,与实测的供水温度、室内温度等进行 比较,求出恰当的供暖供水温度,自动调节一次系统流量或热源 出力(如控制燃气壁挂炉燃烧器),来控制二次系统的供水温度 满足用户用热负荷要求,保持室内温度稳定、舒适 2.本图为不意图分焦水器、配管及配件(虚线框内)为简图

    说明:1.可视型流量调节分集水器最高工作温度为65C,最高工作压力为0.8MPa,可接2~8个分支环路。 2.转动分水器手动旋钮,可用于开闭各分支环路的热水系统,并可对各分支环路做初步的流量调节 3.转动集水器上的流量计手轮,可对各分支环路流量进行精确调节,同时调节各分支环路水力平衡。 4.可视型流量调节分集水器可选电热阅双位执行器配合室温控制器,实现全自动分室温控 5.本页根据特定产品编制,仅供参考

    明:1.可视型流量调节分集水器最高工作温度为65℃,最高工作压力为0.8MPa,可接2~8个分支环路。 2.转动分水器手动旋钮,可用于开闭各分支环路的热水系统,并可对各分支环路做初步的流量调节 3.转动集水器上的流量计手轮,可对各分支环路流量进行精确调节,同时调节各分支环路水力平衡 4.可视型流量调节分集水器可选电热阅双位执行器配合室温控制器,实现全自动分室温控 5.本页根据特定产品编制,仅供参考

    可视型流量调节分集水器 图集号 12K404 审核高波尚减校对章伟乔手量设计邓有源外有 40

    预制沟槽保温板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说明

    须制沟槽保温板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说明

    水地面供暖系统。木地板型的文可分为无木龙骨和有木龙骨 两种类型。金属均热层的材料规格应由设计人员根据现行规 范确定。 2.1.4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用预制沟槽保温板,根据表面沟槽 结构形式分为回折槽型、直列槽型及双直列槽型。 2.1.5工程中有用PE塑料等制作成一定尺寸规格、一定形状 凸起形成凹槽用以固定盘管的薄型地暖模块板,有的带有拼 接锁扣,有的还可配金属导热板,施工时板下铺带铝箔的保 温层构成空气绝热层,现场拼装,方便运输,损耗低;也有 用树脂、橡胶、泡沫混凝土、轻质粉煤灰、珍珠岩等材料合 成的复合型板块。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符合相关 标准的产品, 2.2选用:现场铺设预制沟槽保温板应根据产品规格尺寸、 物理性能、辐射面有效供热量及其反向传热量的测试数据 由设计确定选用

    预制沟槽保温板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说明 图集号 12K404 审核高波减校对任兆成任此或设计邓有源个有 E 41

    尺寸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用工具刀裁下所需尺寸的保温板对 齐铺设。相邻板块上的沟槽应互相对应,紧密依靠。 3.2.3带木龙骨的预制沟槽保温板铺设时,应在安装木龙骨 后铺设标准模块板和填充板,在加热管需要穿过木龙骨的部 位,对应开切沟槽,详见预制沟槽保温板(地板木龙骨型) 供暖地面做法。 3.2.4预制沟槽保温板一般可通过沟槽直接固定加热盘管; 弯头等局部位置可采用少量铝箔胶带粘接平顺,或用专用管 卡固定。 3.2.5预制沟槽保温板嵌管试压合格后,严禁在模块管道表 面直接钻孔、切削等施工操作。 3.2.6铺设石材或瓷砖时,预制沟槽保温板及加热管上,应 铺设厚度不小于30mm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粘接层;水泥砂浆 找平层应加金属网,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00mm×100mm,金属 直径不应小于1.0mm 3.2.7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装置户内系统试压应进行两次: 分别为铺设面层之前和之后

    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地面的绝热层厚度及总厚度

    预制沟槽保温板总厚度及物理学性能

    1.一般说明 1.1预制轻薄供暖板,是由保温基板、塑料加热管、铝箔、二 次分集水器(预制轻薄供暖板的产品标准中又称之为支路分、 集水器)等组成,并在工厂制作的一体化的一种地面供暖部件, 简称供暖板。供暖板成品厚度13~15mm,保温基板内镶嵌加热 管,支撑木龙骨由设计确定。 1.2除参照本部分说明外,应同时遵守本图集总说明有关内容 1.3本图集平面布置示例的供暖板选型不可以直接引用,应按 设计要求选定。 2设计、连接与施工要求 2.1设计要求 2.1.1供水温度宜采用35℃~45℃,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 且不宜小于5℃。 2.1.1采用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辐射供暖时,应根据辐射供暖 系统压力选择相应承压能力的产品。辐射供暖板的承压能力应 根据产品样本确定。 2.1.2预制轻薄供暖板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其输配管宜采 用与供暖板内加热管相同的管材,输配管应符合加热管的要求 2.1.3供暖板的铺设面积,应根据地面供热量、室内计算温度、 平均水温、地面传热热阻等确定。 2.1.4采用预制轻薄供暖板时,绝热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层土壤上部的绝热层宜采用发泡水泥。 (2)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以及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 板,绝热层宜设在楼板下,绝热材料宜采用泡沫塑料绝热板。 (3)绝热层厚度应符合《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的规定。 2.1.5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管径小易堵塞,应设 置脱气险污黑

    .一般说明 1.1预制轻薄供暖板,是由保温基板、塑料加热管、铝箔、二 次分集水器(预制轻薄供暖板的产品标准中又称之为支路分、 集水器)等组成,并在工厂制作的一体化的一种地面供暖部件, 简称供暖板。供暖板成品厚度13~15mm,保温基板内镶嵌加热 管,支撑木龙骨由设计确定。 1.2除参照本部分说明外,应同时遵守本图集总说明有关内容 1.3本图集平面布置示例的供暖板选型不可以直接引用,应按 设计要求选定。 2设计、连接与施工要求 2.1设计要求 2.1.1供水温度宜采用35℃~45℃,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 且不宜小于5℃。 2.1.1采用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辐射供暖时,应根据辐射供暖 系统压力选择相应承压能力的产品。辐射供暖板的承压能力应 根据产品样本确定。 2.1.2预制轻薄供暖板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其输配管宜采 用与供暖板内加热管相同的管材,输配管应符合加热管的要求 2.1.3供暖板的铺设面积,应根据地面供热量、室内计算温度、 平均水温、地面传热热阻等确定。 2.1.4采用预制轻薄供暖板时,绝热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层土壤上部的绝热层宜采用发泡水泥。 (2)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以及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 板,绝热层宜设在楼板下,绝热材料宜采用泡沫塑料绝热板。 (3)绝热层厚度应符合《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的规定。 2.1.5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管径小易堵塞,应设 置脱气除污器

    预制轻薄供暖板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说明

    2.3.3预制轻薄供暖板的输配管与其分水、集水装置的接头连 接时,应采用专用工具将管道套到接头根部,再用专用固定卡 子(金属管箍)卡住,使其紧密连接。 2.3.4预制轻薄供暖板的分水、集水装置可采用暗装方式,也 可采用明装方式。采用暗装方式时,与供暖板一起埋在地面面 层下;采用明装方式时,配水、集水装置宜单独安装在外窗下 的墙面上。 2.3.5采用预制轻薄供暖板时,面层可按下列方法施工: (1)木地板装饰面层可直接铺设在预制轻薄供暖板上,木地 板配带的EPE垫层应铺设在供暖板之下,不得铺设在加热部件之 上。 (2)采用带木龙骨的预制轻薄供暖板时,木地板应与木龙骨 垂直铺设。 (3)供暖板上铺设石材或瓷砖时,应铺设厚度不小于30mm的 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粘接层,与石材或瓷砖粘接。水泥砂浆找平 层应加金属网,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00mm,金属直径不应小于 1. 0mm, 2.3.6铺地砖及大理石装饰面层时,供暖板外围可不铺填充板

    2.3.3预制轻薄供暖板的输配管与其分水、集水装置的接头连 接时,应采用专用工具将管道套到接头根部,再用专用固定卡 子(金属管箍)卡住,使其紧密连接。 2.3.4预制轻薄供暖板的分水、集水装置可采用暗装方式,也 可采用明装方式。采用暗装方式时,与供暖板一起埋在地面面 层下;采用明装方式时,配水、集水装置宜单独安装在外窗下 的墙面上。 2.3.5采用预制轻薄供暖板时,面层可按下列方法施工: (1)木地板装饰面层可直接铺设在预制轻薄供暖板上,木地 板配带的EPE垫层应铺设在供暖板之下,不得铺设在加热部件之 上。 (2)采用带木龙骨的预制轻薄供暖板时,木地板应与木龙骨 垂直铺设。 (3)供暖板上铺设石材或瓷砖时,应铺设厚度不小于30mm的 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粘接层,与石材或瓷砖粘接。水泥砂浆找平 层应加金属网,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00mm,金属直径不应小于 1.0mm, 2.3.6铺地砖及大理石装饰面层时.供暖板外围可不铺填充板

    2.3.7装饰面层为木地板的房间,应平行供暖板龙骨沿墙设置 龙骨,用于木地板边沿固定。 2.3.8供暖板铺于防潮层上,在供暖板内置龙骨上用钉固定 间距为300mm,钉子长度不小于30mm。 2.3.9铺设预制轻薄供暖板的房间应设置室温控制系统,并预 留电源及温控器信号线接口。 2.3.10输配管应按图施工,施工前应核对每张模板所需输配 管长度。 2.3.11预制轻薄供暖板户内系统试压应进行两次,分别为铺 设面层之前和之后。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 小于0.6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 0.05MPa。水压测试时,应操作各分配管阀门,排出系统空气。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 查,不得有渗漏。户内系统试压后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 后应及时将供暖板及输配管内的水吹净、吹干。 2.3.12正式供暖运行前应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初始加热可直 接升温运行,

    2.3.7装饰面层为木地板的房间,应平行供暖板龙骨沿设置 龙骨,用于木地板边沿固定。 2.3.8供暖板铺于防潮层上,在供暖板内置龙骨上用钉固定, 间距为300mm,钉子长度不小于30mm。 2.3.9铺设预制轻薄供暖板的房间应设置室温控制系统,并预 留电源及温控器信号线接口。 2.3.10输配管应按图施工,施工前应核对每张模板所需输配 管长度。 2.3.11预制轻薄供暖板户内系统试压应进行两次,分别为铺 设面层之前和之后。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 小于0.6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 0.05MPa。水压测试时,应操作各分配管阀门,排出系统空气。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 查,不得有渗漏。户内系统试压后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 后应及时将供暖板及输配管内的水吹净、吹干。 2.3.12正式供暖运行前应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初始加热可直 接升温运行

    说明:1.本示例采暖面积82m,热源为市政供暖,分集水器位于客厅原有散热器位置。 2.采用分室控温,共分14个回路,配置7组两口适配器,一组7路分集水器。

    页制轻薄地暖供暖板物理性能指

    明:1.分集水器尽量选择采暖区域居中的位置,并放置于各种柜体内,如 储物柜、衣柜,翻柜等,注意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以便于检修。

    预制轻薄供暖板供暖地面绝热层厚度

    说明:1.图中输配管是连接分、集水器与并联器之间的连接管。输配管规格分为7A、10A,输配管与一 次分、集水器管口连接需用专用管件格林头,规格有7A、10A两种,分别与7A、10A输配管配套使 用, 2.独立回路由一张供暖板组成时,该回路由7A输配管通过7A格林头连接到分、集水器,由两张或 三张供暖板组成回路时,由7A输配管将供暖板接至并联器,形成两张或三张供暖板并联。由10A 输配管将并联器通过10A格林头连接到分、集水器。 3.分、集水器每一支路可连接1~3张供暖板,当回路由三张以上供暖板组成时,可将分、集水器 的多个支路的电热执行器进行并联,形成同一回路。 4.相同流量的供暖板可做串、并联。 5.加热管及输配管漏点的局部维修采用快速接头,规格有5A、7A两种, 6.本页根据清本元国际能源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 预制轻薄 审楼高波

    1一般说明 1.1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以下筒称电地暖),是以加热电缆 为加热元件的辐射供暖工程,包括混凝土填充式(蓄热式)和预 制沟槽式(快速式)两种。其原始地面的处理、面层设计与构造 包括相关的施工节点做法,本图集均有说明,供设计师选用。实 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采用混凝土填充式 电地暖或预制沟槽保温板电地暖。 1.2除参照本部分说明外,还应同时遵守本图集总说明有关内容 1.3本部分图集的平面布置示例中加热电缆功率、间距和长度等 参数仅作参考,不可直接引用,其数据应由设计按实际要求确定 2主要内容 2.1混凝土填充式电地暖铺设平面示例、地面做法、系统户内电 气设计布线图。 2.2预制沟槽保温板地暖地面做法。其铺设平面图及电气设计布 线图参照混土填充式。 3加热电缆产品要求与系统设计 3.1产品要求 3.1.1加热电缆产品必须有金属屏蔽层和金属接地线。 3.1.2加热电缆的辐射量不应大于100μT。 3.1.3加热电缆外径不宜小于5mm。 3.1.4加热电缆由热线、冷线和冷、热线接头组成一体,其接头 应可靠、密封、安全。 3.1.5加热电缆的型号和商标应有清晰标志,冷、热线接头位置 应有明显标志。 3.1.6加热电缆应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产品的电 气安全性能、机械性能应符合《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说明

    3.7每个房间宜独立设置加热电缆回路。当房间所需供热功率和 加热电缆总长度超过产品规格中单根加热电缆的最大总功率或总 长度时,应将电缆分设成两个或多个独立回路。每个回路加热电 缆的最大总功率,不应超过所选温控器的最大额定工作功率和产 品电流限制, 3.8温控器的设计选型及安装要求: 3.8.1加热电缆电地暖的温控器有四种类型:室温型、地温型、 室温地温双温型和网络型。 3.8.2每个独立电地暖回路对应的房间或区域应设置温控器。当 一个房间由多根加热电缆组成电地暖系统时,该房间所有的加热 电缆应采用一个温控器控制。 3.8.3温控器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当所控制回路的 工作电流大于温控器的额定工作电流时,可采用温控器与接触器 等其他控制设备结合的形式实现多回路同时控制功能。 3.8.4室温型温控器应设在空气流通且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 置上,即设在通风良好且不被风直吹处,同时不应被家具遮挡, 温控器的四周不应有热源体。 3.8.5当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面温度时应采用双温型温 控器。在大型集中供暖的电地暖工程中,宜选用带有网络控制功 能的双湿型温控器。 3.8.6当电地暖辐射供暖系统仅负担部分供暖负荷或作为值班供 暖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3.8.7在大空间的房间,温控器布置应在所对应回路的附近;当不 能布置在所对应的回路附近时,应选用地温型温控器。 3.8.8地温型温控器的传感器不应被家具、地毯等覆盖或遮挡, 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置,且在加热部件之间。 3.8.9浴室、带沐浴设备的卫生间、游泳池等潮湿区域,温控器 的防护等级和设置位置应符合电气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当不能

    线、信号线数设必须穿硬质管保护。电源线载流量设计应满足 地暖负荷的要求,温控器、接线盒及电源线数设到位是电地暖施 工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隐蔽工作。 4.5加热电缆电地暖供电方式, 4.5.1一般居住建筑内用220V单相三线制供电,即相线L、中性线 N、保护线PE。相线L、中性线N之间的电压是交流220V用来连接 加热电缆。PE线是用来连接加热电缆的接地线,作用是屏蔽加热 电缆的电场、磁场干扰,并保证漏电保护器准确动作。 4.5.2在公共建筑中,电源进线采用三相五线制,即L1、L2、L3 N、PE。L1、L2、L3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正常的电压值在380 ~400V之间。L1与N、L2与N、L3与N称之为相电压,正常的电压值 在220~240V之间。加热电缆都是接在相电压上,承受的是220 240V的电压值。 4.5.3三相五线制中的PE线是用来连接加热电缆的接地线,功能 同第4.5.1条所述。 4.5.4在具体施工中,加热电缆产禁接在线电压上,即L1与L2、 L2与L3、L3与L1之间的两根火线380V上。 4.5.5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在设计负荷时应做到三相负荷平衡, 4.6针对电地暖使用特点,作如下规定: 4.6.1加热电缆电地暖在居住建筑或办公建筑的配电回路中,严 禁接入其他用电设备 4.6.2保护线不准接进任何开关,只能接在供本区域电地暖配电 箱内的接地线汇流端子排上,从相应的端子接至PE线再至对应的 房间,并与加热电缆的接地线相连接, 4.6.3电源控制箱中,中性线汇流端子排、保护线汇流端子排分 别处在配电箱的左边和右边或上部和下部,两者应产格分开设置, 产禁互相短接,确保剩余电流保护器准确动作, 4.6.4L1、L2、L3、N、PE三相五线制配电箱不建议在总进线开

    5.2.3加热电缆安装前后应测量加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 并做自检记录。 5.2.4加热电缆施工前,应确认电缆冷线预留管、温控器接线盒 地温传感器预留管、供暖配电箱等预留、预埋工作已完毕。 5.2.5加热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生产企业规定的限值,且不 得小于6倍电缆直径。 5.2.6加热电缆的热线部分严禁进入冷线预留管。 5.2.7加热电缆的冷、热线接头均应设在填充层或预制沟槽保温 板内。 5.3伸缩缝设置 5.3.1当地面面积超过30m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设置 填充层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 沫塑料板,或预设木板条待填充层施工完毕后取出,缝槽内满填 弹性膨胀膏;伸缩缝宜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 应有效固定。 5.3.2石材、瓷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10mm 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伸缩缝应 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面层上表面10~20mm;面层数设完毕 后,应裁去伸缩缝多余部分;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 烯泡沫塑料板, 5.3.3面积较大的面层应由建筑专业计算伸缩量,设置必要的面 层伸缩缝。 5.4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填充式电地暖的施工 5.4.1绝热层可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及挤塑聚苯乙烯泡沫 塑料板,也可用发泡水泥。 5.4.2采用填充式电地暖,加热电缆下应铺设金属网,并应符合 下列要求: (1)金属网应铺设在填充层中间,填充层在铺设金属网和加热

    电缆的前后分层施工,金属网网眼不应大于100mm×100mm,金属直 径不应小于1.0mm。 (2)应每隔300mm采用尼龙扎带等将加热电缆固定在金属网上。 5.4.3铺设加热电缆应从外图找出线头,并且应回旋放线,严禁从 内圈抽取线头铺设。 5.4.4加热电缆的冷、热接头均应埋在距离接线盒300~500mm范围 内,且接头前后150mm范围内不得弯曲,不得将加热部分安装上墙或 穿入管内。安装完毕应做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的测试 5.4.5加热电缆冷、热线接头均应在工厂加工,不应在现场简单连 接。 5.4.6加热电缆施工过程中,严禁踩踏加热电缆。加热电缆铺设完 毕,应设立隔离带,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以免发生钢丝网变形,使 加热电缆互相搭接、重叠留下隐患。在铺水泥填充层时,应对加热 电缆成品保护,防止受损、重叠、搭接,确保成品完好。在作业面 完成后,严禁在装饰面层上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 5.4.7填充式电地暖适用于石材、瓷砖、地热专用实木地板、复合 地板、地热专用强化地板以及竹地板等装饰材料面层。 5.4.8填充层和面层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豆石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填充层,其材料应满足有关技术要 求。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水泥砂浆填充层厚度不 宜小于35mm (2)加热电缆不应与绝热层直接接触,应数设于填充层中间。 (3)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上部应根据面层的需要铺设找平层。 (4)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水泥砂浆填充层可同时作为面层找 平层。 5.4.9填充层施工应采取下列措施: (1)填充层施工前应测量加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值和绝缘电阻,并 做自检记录。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说明 图集号 12K4 核高波高减校对张青电设计邓有源平有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说明 图集号 12K404 审核高波尚减校对张青式设计邓有源平有 70

    (2)在做填充层前,绝热层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及挤塑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时,为了保证加热电缆不陷入绝热层,需要将固 定在钢丝网上的加热电缆抬起,使填充层材料漏到钢丝网之下,加 热电缆与绝热层不直接接触

    5.5.1加热电缆应数设在带有均热入

    (1)应采用铺设有均热层的保温板,加热电缆不应与绝热层直 接接触。 (2)直接铺设木地板面层时,应采用铺设有均热层的保温板,且 在保温板和加热电缆之上宜再铺设一层均热层。 5.5.3预制沟槽式电地暖在房间内铺设完毕,其四周必须用同材质 的填充板填充,允许在填充板上开槽铺设冷引线, 5.5.4加热电缆预制沟槽电地暖的保温板,厚度一般不超过35mm, 主要技术指标及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5.5.5加热电缆的冷、热线接头应暗装在填充层或预制沟槽保温 板内,接头处150mm之内不应弯曲

    5.5.6施工中的安全生产及成品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

    (1)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毕,严禁人员踩踏加热电缆、绝热层、 均热层。预制沟槽电地暖施工完成后,不准人员进入,应在地面铺 上纸板或木板保护,地板安装人员才能进屋施工,在地板铺设完成 后,严禁在装饰面层上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 (2)施工完成后,用万用表再次测试每根加热电缆的标称阻值, 确保与设计图一致;并用兆欧表测试每根加热电缆的绝缘电阻,以 此验证施工中未伤及加热电缆。 (3)地面装饰层铺设完毕后,需进行通电测试,通电20~30min 后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地面温度。

    5.5.7预制沟槽保温板电地暖装饰面层的形式应满足以下条件:

    (1)通常情况下装饰面层用地热实木地板、复合木地板、地 热专用强化地板、竹地板等。木地板可直接铺设在预制沟槽保温 板上,可发性聚乙烯(EPE)垫层应铺设在保温板下,不得铺设在 加热电缆上。 (2)也可用石材、瓷砖类装饰面层。铺设石材或瓷砖时,预制 沟槽保温板及其加热部件上,应铺设厚度不小于30mm的水泥砂浆 找平层和粘接层;找平层应加金属网,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00mm,金 属直径不应小于1.0mm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说明 图集号 12K404 审核高波尚减校对张青式设计邓有源有 71

    说明:1.加热电缆冷、热线接头应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连接,有两种基本形式:外接接头和隐式接头。 外接接头采用压接等特殊工艺,将冷、热线连接在一起,接头部位金属线外具有绝缘层和 外护套,电缆接头外护套有热缩套管或PVC防护外盒等形式;隐式接头采用焊接工艺,将冷。 热线焊接在一起,接头部位绝缘层外连贯,电缆外观有明显冷、热线接头位置标志。 2.接头必须在工厂完成,不应在现场简单连接,应可靠、密封,并保持接地的连续性, 3.双导加热电缆与单导加热电缆的接头连接方式相同, 4.双导加热电缆的末端封头,由内部两发热线芯或发热线芯与导线连通,形成回路。外部绝缘 和外护套结构与接头工艺相同 加热电缆 审核刘国选网小越校

    说明:1.冷热接头处有明显的标志,此标志处150mm内不应弯曲。

    2.冷热接头不能在增内安装玻璃钢管标准,也不能穿进硬质套管,而应在填充层或预制沟槽保温板内暗理。

    光明:混土填充式加热电缆地暖绝热层厚度及填充层厚度详见本图集第

    预制沟槽保温板加热电缆地暖地面绝热层厚度

    说明:1.加热电缆伸缩缝可参照混凝土填充式热水地暖伸缩缝的做法 2.加热电缆可直接穿过填充层伸缩终,或在伸缩终处设100~150mm长

    路桥施工组织设计 发泡水泥绝热层厚度及水泥砂浆填充层厚度(mm

    混凝土填充式地暖地面泡沫塑料绝热层热阻及填充层厚度

    1.图示为一个加热电缆供暖区域采用微型交流接触器的套管安装示意图。当使用多条加热电缆,其总功率大于3000W时,微型交流接触器数 量按每超过3000W增加1个考虑。 2.当加热电缆总功率:3000W 9000W,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 3.当加热电缆功率超过3000W时,用接线盒来增加交流接触器和接线安装空间,从而扩充温控器内置承载容量。 4.温控器底盒和接线盒的预埋暗装位置结合装修和电气布置情况现场定位。温控器86底盒底部安装高度为1.4m(或与其他开关底部平齐); 接线盒的底部一般安装高度300mm。通常温控器86底盒安装尺寸为75×75×60(mm)(暗装),面板尺寸为86×86×13(mm),其8位(电 源)接线盒暗装底盒尺寸实测为235×185×75(mm),面板尺寸实测为255×210×20(m),其4位(电源)接线盒暗装底盒尺寸实测为 125×145×75(mm),面板尺寸实测为140×160×20(mm), 5.温控器和接线盒可分离,但均限于所控制的供暖区域内, 加热电缆地暖系统套管安装示意图 图集号 12K404 审核高波高减校对刘国选网回造设计邓有源平有 页 87

    ....
  • 供暖标准
  • 相关专题: 供暖系统  

相关下载

专题: 验货标准 |无缝钢管标准 |漆包线标准 |建筑技术论文 |桥梁工程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