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门窗气密_水密_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_7106-2019).pdf

  • 建筑外门窗气密_水密_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_7106-2019).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1-01
  • 发 布 人: 112233QQQ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5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建筑外门窗气密_水密_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_7106-2019),新版外窗气密性、水密性检测标准。

    GB/T7106—2019工程设计压力值时间/s/工程设计压力值预备加压检测加压预备加压检测加压注:图中符号√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启闭不少于5次。图3工程检测气密性能加压顺序示意图7.2预备加压在正压预备加压前,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定级检测时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加载速度约为100Pa/s,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工程检测时压力差绝对值取风荷载标准值的10%和500Pa二者的较大值,加载速度约为100Pa/s,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7.3渗透量检测7.3.1附加空气渗透量检测检测前应在压力箱一侧,采取密封措施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缝隙和镶嵌缝隙,然后将空气收集箱扣好并可靠密封。按照7.1规定的检测加压顺序进行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约为10s,先逐级正压,后逐级负压。记录各级压力下的附加空气渗透量。附加空气渗透量不宜高于总空气渗透量的20%。7.3.2总空气渗透量检测去除试件上采取的密封措施后进行检测,检测程序同7.3.1。记录各级压力下的总空气渗透量。7.4检测数据处理7.4.1定级检测数据处理7.4.1.1计算7.4.1.1.12分别计算出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各压力差下的两个附加空气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q,和两个总空气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q,则试件本身在各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9,即可按式(1)计算::=q:q

    式中: 试件空气渗透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两个总空气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 两个附加空气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7.4.1.1.2按式(2)将9.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各压力差渗透量9ap值

    qP 标准状态下的各压力差渗透量,单位为立方来每小时(m/h); P 一试验室气压值,单位为千帕(kPa); T 一一试验室空气温度值,单位为开尔文(K) 7.4.1.1.3按式(3)所提供的回归方程计算出k,C,并按式(4)计算出在10Pa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 。具体计算方法见附录C中C.2

    式中: 拟合系数; C 缝隙渗透系数; △P一压力差,单位为帕(Pa); —10Pa压力差下空气渗透量值,单位为立方米每米小时[m"/(m·h)]。 7.4.1.1.4 正压、负压分别按式(1)~式(4)进行计算

    污水处理厂标准规范范本7.4.1.2分级指标值确定

    7.4.1.2.1按式(5)和式(6)分别计算土91值,或土92值。

    7.4.1.2.1按式(5)和式(6)分别计算土9:值,或土92值。

    式中: 10Pa压力差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值,单位为立方米每米小时m"/(m:h) q2 10Pa压力差下,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平方米小时[m/(m·h)]; 1开启缝长,单位为米(m); A一一试件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7.4.1.2.2取三试件的土q1值或土92值的最不利值,依据GB/T31433,确定按照开启缝长和面积各 自所属等级。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正、负压分别定级

    7.4.2工程检测数据处理

    2.1分别计算出在设计压力差下的附加空气渗透量测定值9,和总空气渗透量测定值9。,则试 设计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9,按式(7)进行计算:

    式中: Q:试件空气渗透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总空气渗透量测定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附加空气渗透量测定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7.4.2.2按式(2)、式(5)、式(6)计算试件在该设计压力差下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91和单位面积 空气渗透量Q2。正压、负压分别进行计算。 7.4.2.3三槿试件正、负压按照单位开启缝长和单位面积的空气渗透量均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否则应 判定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检测分为稳定加压法和波动加压法,检测加压顺序分别见图4和图5。工程所在地为热带风: 风地区的工程检测,应采用波动加压法;定级检测和工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工租 可采用稳定加压法。已进行波动加压法检测可不再进行稳定加压法检测。水密性能最天检测 值应小于抗风压检测压力差值P:或P3。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划分按照GB50178的规定执不

    在预备加压前,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检测加压前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定 及检测时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加载速度约为100Pa/s,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 二程检测时压力差绝对值取风荷载标准值的10%和500Pa二者的较大值,加载速度约为100Pa/s,压 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

    按照图4和表1顺序加压,并按以下步骤操作: a)淋水:对整个门窗试件均匀地淋水,淋水量为2L/(m·min)。 b)加压: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压力,逐级加压至出现渗漏为止。 c)观察记录:在逐级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记录渗漏部位

    工程检测按以下步骤操作: a)淋水:对整个门窗试件均匀地淋水。年降水量不大于400mm的地区,淋水量为1L/(m·min) 年降水量为400mm~1600mm的地区,淋水量为2L/(m·min);年降水量大于1600mm 的地区,淋水量为3L/(m·min)。年降水量地区的划分按照GB50178的规定执行。 b) 加压: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压力。直接加压至水密性能设计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15mir 或产生渗漏为止。 C 观察记录:在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记录渗漏部位

    GB/T7106—2019压力差/Pa1.0501 000900800700600 500500400300300350200200250100 150175100125时间预备加压检测加压注:图中符号√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启闭不少于5次。图5波动加压顺序示意图表2波动加压顺序表加压顺序356891011上限值/Pa01502253003754505256007509001 050波动平均值/Pa0100150200250300350400500600700压力值下限值/Pa05075100125150175200250300350波动周期/s03~5每级加压时间/min10注:当波动压力平均值大于700Pa时,每阶段平均值增加幅度不宜大于200Pa,持续时间为5min,检测结果要标注实测压力值。8.5检测数据处理8.5.1定级检测数据处理记录每个试件的渗漏压力差值。以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检测压力差值作为该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以三试件中水密性能检测值的最小值作为水密性能定级检测值,并依据GB/T31433进行定级。8.5.2工程检测数据处理三槿试件在加压至水密性能设计值时均未出现渗漏,判定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否者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9抗风压性能检测9.1检测项目抗风压性能检测包含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安全检测。定级检测的安全检测包含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P:检测、产品设计风荷载设计值Pmax(Pmax取1.4Ps)检测。工程检测的安全检测包含风荷载11

    GB/T 7106—2019说明:aobovCo三测点初始读数值(mm);a.b.c三测点在压力差作用过程中的稳定读数值(mm);测试杆件两端测点α、c之间的长度(mm)。图7测试杆件测点分布图说明:2、b、C—测点。图8玻璃面板(单扇固定扇)测点分布图13

    9.2.4.1定级检测时的变形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先进行正压检测,后进行负压检测。 b)检测压力逐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差值不超过250Pa,每级检测压力差稳定作用时间约为 10S。检测压力绝对值最大不宜超过2000Pa c) 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挠度值(角位移值),利用压力差和变形之间的相对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法见附录C中的C.4)求出变形检测时最天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对应的压力差 值,作为变形检测压力差值,标以土P,。不同类型试件变形检测时对应的最大面法线挠度(角 位移值)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注:产品标准无要求时,玻璃面板的允许挠度取短边1/60;面板为中空玻璃时,杆件允许挠度为1/150,面板为单层 玻璃或夹层玻璃时,杆件允许挠度为1/100。 d 记录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的状况和部位。 .2.4.2 工程检测时的变形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先进行正压检测,后进行负压检测。 b 检测压力逐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差不超过风荷载标准值的10%,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少 于10S。压力差的升、降直到任一受力构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值达到变形检测规定的最大面 法线度(角位移),或压力达到风荷载标准值的40%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风荷载标 准值的50%为止。 c 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度值(角位移值),利用压力差和变形之间的相对线性关系: 求出变形检测时最大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对应的压力差值,作为变形检测压力差值,标以 土P1。当P1小于风荷载标准值的40%L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风荷载标准值的 50%时,应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检测终止;当P大于或等于风荷载标准值的40%[对 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风荷载标准值的50%时,P取风荷载标准值的40%[对于单扇单 锁点平开窗(门),风荷载标准值的50%。 d)记录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的状况和部位。 9.2.4.3求取杆件或面板的面法线挠度按式(8)进行:

    ao、bo、co 各测点在预备加压后的稳定初始读数值,单位为毫米(mm); a、bc 某级检测压力差作用过程中的稳定读数值,单位为毫米(mm); B 面法线挠度,单位为毫米(mm)。

    9.2.5反复加压检测

    工程检测应按图6反复加压检测部分进行,并满足以下要求: 力从零升到P(P)后降至零,Pz(P2)=1.5P,(P),反复5次,再由零降至一P 后升至零,一P2(P2)=一1.5P,(P1),反复5次。加载速度为300Pa/s~500Pa/s,每次

    压力差作用时间不应少于3s,泄压时间不应少于1S。定级检测P2值不宜大于3000Pa。 b 正压、负压反复加压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记录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 功能障碍的压力美值及部位

    9.2.6定级检测时的安全检测

    9.2.6.1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P:检测

    9.2.6.1.1P3取2.5P1,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P:取2.0P1。没有要求的,P3值不宜天于5000Pa 9.2.6.1.2检测压力从零升至P后降至零,再降至一P3后升至零。加载速度为300Pa/s~500Pa/s 玉力稳定作用时间均不应少于3s,泄压时间不应少于1S。正、负加压后各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 次,最后关紧。记录面法线位移量(角位移值)、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时的压力差值及部位。如有要 求,可记录试件残余变形量,残余变形量记录时间应在P:检测结束后5min~60min内进行。 9.2.6.1.3如试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但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值)超过允许挠度,则应 降低检测压力,直至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值)在允许挠度范围内,以此压力差作为土P:值

    检测压力从零升至Pmax值后降至零,再降至一Pmx值后升至零。加载速度为300Pa/s~500Pa/s, 压力稳定作用时间均不应少于3s,泄压时间不应少于1s。正、负加压后各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 次,最后关紧。记录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的压力差值及部位。如有要求,可记录试件残余变形量,残 余变形量记录时间应在Pmx检测结束后5min~60min内进行

    9.2.7工程检测时的安全检测

    9.2.7.1风荷载标准值P,检测

    检测压力从零升至风荷载标准值P3后降至零;再降至一P3值后升至零。加载速度为300Pa/s~ 500Pa/s,压力稳定作用时间均不应少于3s,泄压时间不应少于1S。正、负加压后各将试件可开启部 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记录面法线位移量(角位移值)、发生损坏或功能障碍时的压力差值及部位。如 有要求,可记录试件残余变形量,残余变形量记录时间应在风荷载标准值检测结束后5min~60min内 进行。

    9.2.7.2风荷载设计值P检测

    检测压力从零升至风荷载标准值Pmax后降至零;再降至一Pmax值后升至零,压力稳定作用时间均 不应少于3S,泄压时间不应少于1S。正、负加压后各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记录发 主损坏或功能障碍的压力差值及部位。如有要求,可记录试件残余变形量,残余变形量记录时间应在风 荷载设计值检测结束后5min~60min内进行

    9.3.1变形检测的评定

    1.1定级检测时以试件杆件或面板达到变形检测最大面法线挠度时对应的压力差值为土P1;对 单锁点平开窗(门),以角位移值为10mm时对应的压力差值为士P1。当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 障碍时,以相应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作为Pmax,按Pmx/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1.2工程检测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应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9.3.2反复加压检测的评定

    9.3.2.1定级检测时,试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注明士P2值。当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 时,以相应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作为Pmax,按土Pmax/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9.3.2.2工程检测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应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9.3.3安全检测的评定

    9.3.3.1定级检测的评定

    9.3.3.1.1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P3检测时,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且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 度(角位移值)未超过允许挠度,注明土P,值;当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以相应压力差值的 前一级压力差作为Pmax,按士Pmax/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9.3.3.1.2产品设计风荷载设计值Pmx检测时,试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注明正、负压力差值,按 土P:中绝对值较小者定级;如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按土P/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9.3.3.1.3以三橙试件定级值的最小值为该组试件的定级值,依据GB/T31433进行定级

    9.3.3.2工程检测的评定

    9.3.3.2.1试件在风荷载标准值P3检测时未出现损坏 功能障碍、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位移 值未超过充许挠度,且在风荷载设计值Pmx检测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则该试件判为满足工程设 十要求,否则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9.3.3.2.2三槿试件应全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重复气密性能检测按照7.2和7.3进行

    重复气密性能检测按照7.2和7.3进行

    检测报告格式参见附录D,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试件的名称、系列、型号、主要尺寸及图样(包括试件立面、部面和主要节点,型材和密封条的截 面、排水构造及排水孔的位置、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以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方式和五金件的种 类、数量及位置)。 b)工程检测时应注明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工程设计要求。 c)玻璃品种、厚度及镶嵌方法。 d)明确注明有无密封条。如有密封条则应注明密封条的材质。 )明确注明有无采用密封胶类材料填缝。如采用则应注明密封材料的材质。 )五金配件的配置。 g)气密性能单位缝长及面积的计算结果,正负压所属级别,压力差与空气渗透量的关系曲线图, 工程检测时说明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检测报告格式参见附录D,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试件的名称、系列、型号、主要尺寸及图样(包括试件立面、剖面和主要节点,型材和密封条的截 面、排水构造及排水孔的位置、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以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方式和五金件的科 类、数量及位置)。 b)工程检测时应注明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工程设计要求。 c)玻璃品种、厚度及镶嵌方法。 d)明确注明有无密封条。如有密封条则应注明密封条的材质。 )明确注明有无采用密封胶类材料填缝。如采用则应注明密封材料的材质。 )五金配件的配置。 g)气密性能单位缝长及面积的计算结果,正负压所属级别,压力差与空气渗透量的关系曲线图 工程检测时说明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及部位。以一次加压(按符合设计要求)或逐级加压(按定级)检测结果进行定级。工程检测时 说明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抗风压性能定级检测给出P1、P2、P:、Pmx值及所属级别。工程检测给出P1、P2、P3、Pma 值,并说明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主要受力构件的挠度和状况,以压力差和挠度的关系曲线 图表示检测记录值,

    及部位。以一次加压(按符合设计要求)或逐级加压(按定级)检测结果进行定级。工程检测时 说明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抗风压性能定级检测给出P1、P2、P:、Pmx值及所属级别。工程检测给出P1、P2、Ps、Pm 值,并说明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主要受力构件的挠度和状况,以压力差和挠度的关系曲线 图表示检测记录值,

    A.4.1安装框应采用不透气的材料,本身具有足够刚度。 A.4.2安装框四周与压力箱相交部分应平整,以保证接缝的高度气密性。 A.4.3安装框上标准试件的镶嵌口应平整,标准试件采用机械连接后用密封胶密封

    校验应在试验室内进行,试验室环境温度应为20 ,检测前仪器通电预热时间不应少 2差压测量装置、空气流量测量装置计应在正常检定/校准周期内

    A.6.1将全部开孔用胶带密封,按7.1.1检测加压顺序加压,记录相应压力差下的空气流量,以此作为 附加空气渗透量。 1.6.2依次打开密封胶带,按照打开孔数为1、2、4、8、16的顺序,分别按7.1.1检测加压顺序加压,记录 相应压力差下的空气流量,以此作为总空气渗透量。 A.6.3重复上述A.6.1、A.6.2步骤2次,得到3次校验结果

    A.7.1按式(1)计算各开孔下的空气渗透量,按式(2)换算为各开孔下的标准空气渗透量。三次测值取 算术平均值。正、负压分别计算, A.7.2以检测装置第一次的校验记录为初始值。分别计算不同开孔数量时的空气渗透量差值。当误 差超过土5%时应进行修正

    8不同开孔数量标准状态下空气渗透量参考值

    1不同开孔数量标准状态下空气渗透量参考值

    本校验方法适用于建筑外门窗水密性能检测装置的淋水装置的校验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淋水装置校验方法

    采用固定规格的集水箱安装在压力箱开口不同部位,收集淋水装置的喷水量,校验不同区域的淋水 量及均匀性

    如图B.1所示。集水箱应只接收喷到样品表面的水而将试件上部流下的水排除。集水箱应为边长 内610mm的正方形,内部分成四个边长为305mm的正方形。每个区域设置导向排水管TZZB标准规范范本,将收集到的 水排入可以测量体积的容器。

    大约为760mm的方形盖子在集水箱开口部位,开启喷淋系统,按照压力箱全部开口范围设定总流量 2L/(min·m),流人每个区域(四个分区)的水分开收集。四个喷淋区域总淋水量最少为0.74L/1 任一个分区,淋水量应在0.15L/min至0.37L/min范围内。 4.2喷淋系统应在压力箱开口部位的高度及宽度的每四等分的交点上都进行校验。 4.3不符合要求时应对淋水装置进行调整后再次进行校验

    B.4.1集水箱的开口面放置于试件外样品表面应处 范围内,平行于喷淋系统。用一个边 长大约为760mm的方形盖子在集水箱开口部位,开启喷淋系统,按照压力箱全部开口范围设定总流量达 到2L/(min·m),流人每个区域(四个分区)的水分开收集。四个喷淋区域总淋水量最少为0.74L/min 对任一个分区,淋水量应在0.15L/min至0.37L/min范围内。 B.4.2喷淋系统应在压力箱开口部位的高度及宽度的每四等分的交点上都进行校验。 B.4.3不符合要求时应对淋水装置进行调整后再次进行校验

    GB/T71062019

    表C.1试件空气渗透量的平均值

    试件为铝合金窗装修设计教程,面板品种为中空玻璃,主受力杆件长为1400mm。 表C.2列举了8组压力差与面法线挠度值的数据

    表C.2压力差与面法线挠度值的数据

    ....
  •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门窗  
专题: 设备标准 |文化标准 |止回阀标准 |白砂糖标准 |竣工资料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