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74-2019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京津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

  • DB/T29-274-2019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京津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3-29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T29-274-2019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京津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 

    由气密性材料和部件、抹灰层等形成的防止空气渗透的连续构 造层。

    2.0.11气密性材料 air tightness materi

    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缝隙进行密封,兼具防水及充许水蒸气透出 功能的材料

    通过特殊的构造设计市政定额、预算,能有效减小或阻断锚钉热桥效应的钳 2.0.14显热交换效率sensibleheatexchangeeffectiveness 对应风量的新风进口、送风出口温差与新风进口、回风进 之比。

    对应风量的新风进口、送风出口熔差与新风进口、回风进口熔 比。

    3.0.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应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 3.0.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应在满足规定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前提条 牛下,达到能效指标要求,并应对热桥处理、气密性处理、新风热回 收、供冷供热系统、卫生间与厨房通风系统进行专项设计。 3.0.3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微气候。应通过优化建 筑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和利用景观、生态绿化等措施,夏季增强自然 通风、减少热岛效应,冬季增加日照,避免冷风对建筑的影响。建筑 的主朝向宜为南北朝向,主人口宜避开北向和西北向。 3.0.4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被动节能措施,充分利用天 然采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 用能需求。 3.0.5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优化选择体形系数、窗墙比和屋顶透光面 积比例,相关指标应满足本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关规定。 3.0.6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采用高性能的建筑保温系统及门窗,选择 时可按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确定。 3.0.7遮阳设计应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窗口所在朝向综合确定 南向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可调节中置遮阳或水平固定外遮阳的方式 东向和西向外窗应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或可调节中置遮阳设施。在技术 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可采用变色玻璃等选择性遮阳措施。 3.0.8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利用天然采光,地下空间宜采用设置采光天 窗、采光侧窗、下沉式广场(庭院)、光导管等措施,降低照明能耗。 3.0.9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宜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 3.0.10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进行全装修,并应采用建筑与装修一体化 设计。室内装修应采用无污染环境友好型材料及部品。 3.0.1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不应低于本地区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星级的要求。

    4.0.2性能化设计宜采用协同设计的组织形式,景观、机电等各专业 的设计或顾问单位、使用单位、开发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造价单位等 各相关方宜在建筑设计阶段提出相关要求,并参与相关设计决策。 4.0.3性能化设计流程,直接下列内容依次实施: 1设定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 2确定初步设计方案; 3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等工具进行初步设计方案的定量分析及 优化; 4分析优化结果并进行达标判定。当技术指标不能满足所确定的 自标要求时,应修改初步设计方案重新进行定量分析及优化, 直至满足目标要求; 5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6编制性能化设计报告。 4.0.4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应包括下列内容: 1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噪声等室内环境参数; 2供暖年耗热量,供冷年耗冷量,供暖供冷及照明能耗综合值, 建筑总能耗综合值及建筑气密性指标等能效指标。 4.0.5应根据建筑功能、环境资源条件和场地条件,以本标准规定的 建筑供暖年耗热量和供冷年耗冷量为约束条件,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 手段进行初步方案设计,作为定量分析及优化的基础。 4.0.6定量分析及优化应以建筑能效指标为约束条件,且建筑能效指 标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 4.0.7进行设计方案定量分析与优化时,应针对建筑和设备的关键参 数对建筑负荷及能耗的影响开展定量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进行参数

    4.0.9达标判定时,应对下列内谷进行验证: 1室内环境参数及能效指标是否满足本标准要求; 2 能效指标计算方法是否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要求: 3 选取的技术是否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4.0.10性能化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性能化设计报告,性能化设计报告应 包括下列内容: 1 建筑概况; 2室内环境参数及能效指标; 3关键参数的分析及优化报告; 4 能效指标计算报告。

    5.0.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应符合表5.0.1

    0.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应符合表5.0 定。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热湿

    5.0.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新风量不应小于30m3/(h:人)。 5.0.3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噪声昼间不应大于40dB(A 且夜间不应大于 30 dB(A)。

    5.0.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新风量不应小于30m3/(h:人)。 5.0.3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噪声昼间不应大于40dB(A 且夜间不应大于 30 dB(A)

    6.0.1能效指标应符合表6.0.1规定

    表6.0.1能效指标

    注:能效指标中m为套内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定义详见附录C。 0.2建筑总能耗综合值和使用阶段碳排放强度宜满足表6.0.2的 碳排放强度的计算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6.0.2建筑总能耗综合值和使用阶段

    注:1、冬季太阳得热系数为玻璃的太阳得热系数

    窗框外表面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处宜采用防水透汽材料密封,门 窗内表面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处应采用气密性材料密封; 3窗户外遮阳设计应与主体建筑结构可靠连接,连接件与基层墙 体之间应采取阻断热桥的处理措施。 4 屋面无热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的保温层莲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当 采用分层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贴,各层之间应粘接牢 固; 2屋面保温层靠近室外一侧应设置防水层,防水层宜延续到女儿 墙顶部盖板内;屋面结构层上,保温层下应设置隔汽层;屋面 隔汽层设计及排气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 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 3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结构体,其保温层应与屋面、墙面保温层 连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女儿墙、土建风道出风口等薄弱 环节,宜设置金属盖板,以提高其耐久性,金属盖板与结构连 接部位,应采取避免热桥的措施: 4穿屋面管道与预留洞口间隙应便于保温材料填充,预留孔洞直 径宜大于管道外径100mm以上。伸出屋面外的管道宜设置套 管进行保护,套管与管道间应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厚度不 宜小于 50mm ; 5落水管穿越女儿墙处,管道与预留孔洞间隙应便于保温材料填 充,预留孔洞直径宜大于管径100mm以上。 5 地下室和地面无热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与地上部分保温层连续,并应采用吸 水率低的保温材料;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延伸到地下冻土 层以下,或完全包裹住地下结构部分;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 内部和外部宜分别设置一道防水层,防水层应延伸至室外地面 以上,距离宜大于500mm; 2无地下室时,地面保温与外墙保温应尽量连续、无热桥;如保

    温无法连续设置,应在保温层断开处在两侧重叠搭接,减小热 桥影响。

    7.2.1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应连续并包围整个外围护结构,建筑设计 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气密层的位置。 7.2.2建筑外立面宜采用简洁的造型和节点设计,减少或避免出现气 密性难以处理的节点。 7.2.3选用气密性等级高的外门窗,气密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 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规定的8 级;外窗框与窗扇间宜采用3道耐久性良好的密封材料密封,每个 启扇应至少设3个锁点。

    7.2.1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应连续并包围整个外围护结构,建筑设计 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气密层的位置, 7.2.2建筑外立面宜采用简洁的造型和节点设计,减少或避免出现气 密性难以处理的节点

    2.3选用气密性等级高的外门窗,气密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 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规定的 ;外窗框与窗扇间宜采用3道耐久性良好的密封材料密封,每个 扇应至少设3个锁点。

    7.3.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设置新风热回收系统, 7.3.2新风热回收装置采用全热回收型时,全热交换效率不应低于 70%;采用显热回收型时,显热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5%。热回收装置的 单位风量耗功率应小于0.45W/(m3/h)。 7.3.3新风热回收系统宜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对大于等于 0.5μm细颗粒物的一次通过计数效率宜高于80%,且不应低于60%。 7.3.4新风量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最低新风量要求,并宜根据去除室 内污染物需求提高新风量标准。 7.3.5新风系统宜分户独立设置,新风系统宜能根据用户工况自动调 节新风量。

    7.3.6室内新风气流组织应满足各主要房间的新风量供应,新风宜从 起居室和卧室等主要活动区(送风区)流向卫生间和厨房等功能区(排 风区)。 7.3.7新风机组应进行消声隔震处理,新风系统的风道和风口设计应 等合室内噪声控制要求。 7.3.8新风机组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和排风管应安装保温密闭型电动反 阀,并与系统联动控制,保证建筑的气密性。 7.3.9新风热回收系统宜采取防冻措施

    7.3.10新风系统排风管、补风管、厨房排烟补风管等均应采1

    7.4.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设置供热供冷系统。 7.4.2 供热供冷系统宜选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多联机等系统 形式。 7.4.3冷热源设计时,应优先采用多能互补集成方式,宜利用可再生 能源,并兼顾生活热水需求。 7.4.4供热供冷机组应优先选用能效等级为一级的产品。机组能效比 应满足表7.4.4要求

    表7.4.4供冷供热机组能效等级要求

    7.6.3 变压器及用电设备宜选用能效等级1级的产品。 .6.4 电梯系统应采用节能控制及拖动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一个楼栋单元设有两台及以上电梯集中排列时,应具备群控 功能; 2电梯无外部召唤,且电梯轿厢内一段时间无预设指令时,应自 动关闭轿湘照明及风扇; 3宜采用变频调速拖动方式,高层建筑电梯系统可采用能量回馈 装置。 .6.5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对公共区域和典型户型进行分类分项计量 年宜符合下列规定: 1对公共区域使用的冷、热、电等不同能源形式进行分类计量 并对照明、电梯、风机、水泵等设备用电进行分项计量; 2对典型户型的供暖、供冷、照明、空调、插座的能耗进行分类 分项计量。 766每户设置的分户计费由能表宜结合用由政等和实际工程需求

    采用具有分时段计费、双向费率计量、数据远传功能的智能电表。

    A.0.7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保温材料的物理性能重要指标应符合表A.0.7 的规定。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保温材料物理性能

    附录B外门窗设计选型及热工性能

    注:铝木复合(铝包木)窗型材应为90系列以上

    能效指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气象参数应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 JGJ/T346的规定选取; 2年供暖(或供冷)需求应包括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处理新风的 热(或冷)需求;处理新风的热(冷)需求应扣除从排风中回 收的热量(或冷量) 3室外温度≤28℃且相对湿度≤70%时,利用自然通风,不计 算供冷需求; 4 供暖、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时应考虑部分负荷及间歇使用的影 响。 5照明系统能耗应根据照明功率密度值和使用时间计算,并考虑 自然采光、控制方式和使用习惯的影响; 6 能耗综合值应根据能源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标准煤当量后,再

    进行求和计算。能源换算系数应按表C.0.3确定

    表C.0.3能源换算系数

    注:表中数据弓I自国家标准《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电力单位耗煤量数 北京市统计局

    C.0.4供暖、空调和照明能耗综合值应按下式计算:

    Er一建筑总能耗综合值,kWh/户·a; E一建筑年电梯能源消耗量,kWh/a; Ew 建筑年生活热水能源消耗量,kWh/a,采用太阳能生活热水 系统时,应按实际能耗计算,采用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

    时,单位消耗量按表C.0.5取值; Ek一 建筑年炊事能源消耗量,kWh/a,单位消耗量按表C.0.5取 值; 取值; 建筑总户数,户。

    表C.0.5单位套内使用面积生活热水、炊事和家电能源取值

    C.0.6电梯能耗应按公式C.0.6计算,且计算中采用的电梯速度、额 定载重量、特定能量消耗等参数应与设计文件或产品铭牌一致。

    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kWh); I一一光伏组件表面的年太阳辐射照度(kWh/m); K一一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K。一一光伏组件的损失效率(%),按表 C.0.7 取值;

    E.= 3.6 ×P× tg × V× W+Estandby × ts 1000

    光伏组件面板的净面积(m)

    A. 一光伏组件面板的净面积(m2)。

    An 一光伏组件面板的净面积(m2)。

    表 C.0.7光伏系统损失效率(%)

    1建筑套内使用面积应等于建筑套内设置供暖或空调设施的各功 能空间的使用面积之和,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 房、卫生间、过厅、过道、贮藏室、壁柜、设供暖或空调设施 的阳台等使用面积的总和。 2各功能空间的使用面积应等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 空间水平投影面积。 3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应按其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套 内使用面积。 4 坡屋顶内设置供暖或空调设施的空间应列入套内使用面积中 坡屋顶内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m的空间不 计算套内使用面积;净高在1.2m~2.1m的空间应按1/2计算套 内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m的空间应全部计人套内使用面积。 5套内烟窗、通风道、管井等均不应计人套内使用面积。 .0.9能效指标计算报告中应包含下列内容: 1建筑的基本信息工程计价标准规范范本,包括项目名称、建筑类型、建筑面积、层 数、朝向、户数等;

    2外墙、屋面、外窗、遮阳等围护结构的关键参数等; 31 供暖空调、通风及能源系统的类型、系统形式、效率等; 4 建筑内部物理分隔图及其是否供暖空调,能耗模拟工具中采用 的热区分隔图等; 5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的模型简化的说明文件; 6能耗模拟计算输入和输出文件 能耗模拟软件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版本号、功能和计算方 法的简介、准确性验证以及其他证明软件准确性的信息。 8量 影响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效指标的其他参数; 9 表C.0.9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术指标审核表

    9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术指标审核表

    附录D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

    注:数据来源于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2016版)。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 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 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 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 规定”或“应按·执行”

    消防标准规范范本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 4《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 5《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GJ/T346 6《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

    ....
  • 相关专题: 居住建筑设计  
专题: 焊接钢管标准 |档案标准 |垫圈标准 |照度标准 |公差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