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J130-1990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pdf

  • GBJ130-1990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6-27
  • 发 布 人: 随波逐流666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16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第3·1·1条升板结构根据柱网尺寸、荷载大小、刚度和 开洞要求及施工条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密 肋板及格梁板等型式。 第3·1·2条钢筋混凝土平板的厚度,不应小于柱网长边 尺寸的1/35;密肋板的肋高(包括面板厚度),不应小于柱网长边 尺寸的1/30;格梁板梁高(包括面板厚度),不应小于柱网长边尺 寸的1/20。 第3·13条板在提升和使用阶段的计算,应按板的纵横 两个方向进行。 提升阶段板的安全等级,可降低一级,但不得低于三级。 第3·1·4条密肋板的肋间距、高度、宽度及面板厚度符 合构造要求时,其内力可采用T形截面特征按平板计算。 第3·1·5条常用矩形柱网平板、密肋板和格梁板的内力 可按本章规定的简化方法计算;对柱网较特殊的板、受集中荷载 及开孔的板,可应用有限元等方法作专门分析计算

    第3·21条提升阶段板的内力设计值St:应按下式计算 S,= ( cCGk cQCcQQck) ·K C,Wt (3· 2· 1) 式中 板自重作用分项系数,应为1.2; CQ 板上施工荷载与堆砖荷载作用分项系数,应为1:4: 提升差异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25; GK 板自重标准值(kPa);

    第3·2:1条提升阶段板的内力设计值S:应按下式计算 S,= ( cCGk cQCcQQck) ·K C,Wt (3· 2: 1) 式中 板自重作用分项系数,应为1.2; 板上施工荷载与堆砖荷载作用分项系数,应为1:4 1 提升差异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25; GK 板自重标准值(kPa);

    QcK 楼板上的施工荷载,宜取0.5kPa,层板施工伺 载宜取小于1.5kPa,当采用升提或升滑施工时口 取2.5kPa:若有堆砖荷载则另加,其堆砖荷载值 不宜大于 0. 5kPa; W,一一板的提升差异值或搁置差异值,按本章规定取用 K一一动力系数,应取1.2: CG、CcQ、Ci一一分别为板自重、施工荷载和提升差异的作用效应 系数。 第3·2·2条提升阶段,板的纵横两个方向的弯矩,可采 用等代梁法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一、等代梁的计算跨度,应取柱子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应 的计算宽度应取垂直于计算跨度方向的两相邻区格板中心线之间 的距离(图3·2·2)。

    装修设计教程图3·2·2板带划分及等代梁 (a)平板和密肋板; (b)格梁板 1一柱上板带;2一跨中板带;la、lg一等代梁计算跨度; b、bu一等代梁计算宽度 、短期荷载作用下等代梁的刚度可按下式计算:

    图3·2·2板带划分及等代梁 (a)平板和密肋板;( (b)格梁板 1一柱上板带;2一跨中板带;、一等代梁计算跨度; b、b一等代梁计算宽度 期荷载作用下等代梁的刚度可按下式计算:

    B=0. 85Eclb

    式中 E。—一板的混凝土弹性模量; Ib一一等代梁的截面惯性矩。 三、等代梁截面惯性矩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平板的等代梁截面惯性矩应按下式计算:

    I b= 12 + 12

    冲hs 平板的截面高度

    2.密肋板的等代梁截面惯性矩,应取计算宽度范围内所有肋 按T形截面计算的惯性矩之和。格梁板的等代梁截面惯性矩,应 取柱轴线两侧板中心线范围内的T形截面主梁惯性矩与次梁惯 性矩之和。密肋板肋的翼缘计算宽度和格梁板主梁及次梁的翼缘 计算宽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 定; 3.当采用预制混凝土模壳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5。当预制模壳的混凝十强度等级不小于密肋板或格梁板的0.6 时,可考虑模壳与板的共同工作。 第3·2·3条当按等代梁法计算提升差异内力时,对一般 提升法,提升差异内力应为分别计算仪由任一支座提升差异 10mm产生的内力;对盆式提升法,提升差异内力应按设计盆曲线 并考虑任一支座提升差异5mm产生的内力。提升差异内力应按 本规范附录一的有关公式计算确定。 第3·2·4条平板和密肋板的等代梁弯矩设计值,可按表 3·2·4的比例分配给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

    平板与密肋板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弯矩分配比例

    注:在总弯矩量不变的条件下,必要时允许将柱上板带负弯矩的10%分配给 板带

    第3:2:5条两个方向主次梁相互垂直,且相邻主梁间仅 布置两根次梁的格梁板,其等代梁弯矩设计值应分别按下列公式 分配给主次梁;

    Mm ZE.Im+ZaEels aEl Ms= Em+ M aE.ls

    (3. 2. 52)

    式中M 格梁板的等代梁弯矩设计值; Mm 格梁板的主梁弯矩设计值; Ms 格梁板的次梁弯矩设计值: Im 格梁板的主梁的截面惯性矩: Is 格梁板的次梁的截面惯性矩; & 弯矩分配时次梁有效刚度系数,可按本规范附录三 取用。其他情况的格梁板可按交又梁结构计算。

    GCGGk+ GCQQE+ sCWs+ EhCEhEhk (3: 3 12)

    式中。一 风荷载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4; 板就位差异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25; 活荷载作用分项系数,当活荷载小于4kN/m时取 Q 1.4,否则取1.3; Eh一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P 风荷载组合系数,应取0.85; Qk一 活荷载标准值(kPa); W 就位差异值。一般方法提升的就位差异值取5mm, 当采用盆式搁置的就位差异值取3mm;

    k一 一风荷载标准值(kPa); Qε一一活荷载地震组合值。对按实际情况计算的活荷载取 100%;按等效楼面均布活荷载计算的书库、档案库 取80%,一般股民用建筑取50%: Ek一 水平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按本规范第6·2·3条规 定进行计算; CG、Cs 分别为板自重和就位差异的作用效应系数: CQ一 活荷载作用效应系数; CEh一一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系数; C。一一风荷载作用效应系数。 第3·3·2条使用阶段板的重力(不考虑动力系数)及就 立差异所产生的内力,仍可按本章写3·2·2条、第3·2·3条 勺规定进行计算。 第3·3·3条当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平板和密肋板,采用经 验系数法计算使用阶段板的内力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活荷载为均布荷载,且不大于恒荷载的三倍; 二、在使用阶段每个方向至少应有三个连续跨; 三、任一区格内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应大于1.5; 四、在同一方向上的最大跨度与最小跨度之比不应大于1.2 第3·3·4条按经验系数法计算时,应先算出除板所受的 重力外的所有垂首分布活荷载产生的板的总弯矩设计值,然后按 表3·3·4确定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弯矩设计值。 对方向板的总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对9方向板的总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2bc qbx (ly 3 My= 8

    同;当无柱帽时取零; 1 垂首分布活荷载设计值(kPa)

    经验系数法板带弯矩值

    注:①在总弯矩量不变的条件下,必要时允许将柱上板带负弯矩的10%分配给 跨中板带。 ②表3·3·4为无悬臂板的经验系数,对较小悬臂板仍可采用,当悬臂较大 且其负弯矩大于边支座截面负弯矩时,应计算悬臂弯矩对边支座与内跨 的影响。 第3·3·5条当不符合本规范第3·3·3条中任一款的平 反和密肋板以及格梁板,均可采用等代框架法按下列规定进行计

    第3·3·5条当不符合本规范第3·3·3条中任一款的 和密肋板以及格梁板,均可采用等代框架法按下列规定进行

    图3·3·5平板、密肋板及格梁板的等代框架 1一中间框架;2一边框架;lx、lv一等代框架梁计算跨度: bx、by一等代框架梁计算宽度

    兮度方向的两个相邻区格板中心线之间距离(图 句力作用下其计算宽度按本规范第6·2·5条采用; 二、平板与密肋板的等代框架梁、柱以及格梁板的等代框架 柱的线刚度,应按本规范第6·2·6条和第6·2·7条规定计算。 洛梁板的等代框架梁一般不考虑柱帽的作用,梁刚度可按本规范 第3·2·2条规定计算; 三、宜虑活荷载的不利组合。 第3·3·6条由等代框架法计算的弯矩,应按以下规定进 行分配: 一、当平板与密肋板的任一区格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2时: 仍可按表3·2·4比例分配给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对有柱帽的 等代框架,其支座负弯矩应取刚域边缘处的值(图3·3·6),然 后分配给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 二、格梁板的等代框架弯矩,可按公式(3·2·5一1)和 (3·2·5一2)分配给主梁及次梁

    图3·3·6有柱帽等代框架梁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支座弯矩取值 b一刚域区

    第3·3·7条当有柱帽时,由本规范第3·3·4条和第3·3 6条第一款所算得的各板带弯矩,除边支座和边跨跨中外,均应乘以0.8 系数。按本规范第3·3·2条算得的支座弯矩也应乘以0.8系数。 密肋极各板带内的弯矩,可按肋的刚度大小分配。 第3·3·8条由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应根据有关规范规 定组合到柱上板带或格梁板的主梁上。有柱帽的平板、密肋板: 支座负弯矩应取梁刚域边缘处的值(图3·3·8)。

    图3·3·8有柱帽等代框架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座弯矩取值 Mr1、Mr2一等代框架梁刚域边缘处的弯矩值; M1、M2一等代框架梁左、右端的弯矩设计值; 1一柱距

    第3·4:1条临时划分的提开单元之间,板可预留宽为1 1~1/3板跨的后浇板带,待板就位固定后再灌筑混凝土,其连接 钢筋应适当加强并有足够的搭接长度。 第34·2条密肋板的肋净距不宜大于800mm,肋宽不宜 小于80mm,肋高不宜大于肋宽的3倍。密肋板的现浇面板厚度不 宜小于40mm。 第3·4·3条板内钢筋应由提升与使用两个阶段计算所得 内力设计值的较大值决定。 第3·4·4条在配置柱帽处的负弯矩钢筋时,不考虑后浇 住帽的作用,仍采用板的有效高度计算。 板内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平板或密肋板按两个方向的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配置。 二、格梁板也应按两个方向的主梁及次梁配筋。支承于格梁 上的板按多区格连续板计算与配筋。当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模壳

    壳组成的迭合截面配筋,同时应满足施工阶段的需要。 三、平板内的钢筋形式,可按本规范附录二附图2·1配置 第3·4·5条密肋板在柱帽区宜做成实心板,在胁中配有 负弯矩钢筋的范围内,宜配置构造用的封闭箍筋。箍筋直径不应 小于4mm,间距不应大于肋高,且不应大于250mm。 密肋板主筋的配置长度可采用平板的规定。密肋板面板应配 置双向钢筋网,其直径不小于4mm,间距不大于30mm。 第3.4.6条平板边缘上、下应各设置一根直径不宜小于 16mm的通长钢筋,也可利用原有配筋拉通:密板的边肋上下应 至少各设二根首径不小于16mm通长钢筋,并配置构造用的封闭 箍筋。 第34·7条板面有集中荷载时,其配筋应由计算确定。当 楼板上某区格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不大于该区格内均布活荷载设 计值总量的10%时,可按荷载折算总量为F,的折算均布活荷载 设计值进行计算

    F, = 1. 1(F + F.)

    式中 F一一某区格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一一某区格内的均布活荷载设计值总量。 第3·4·8条平板和密肋板需升孔时,其配筋应由升孔板 的内力设计值计算确定。当满足下列要求时,仅需在板孔周边补 足被孔洞截断的钢筋,而可不作专门计算: 一、在两个方向的跨中板带公共区内,孔的边长不应大于孔 洞所在区格短边尺寸的1/2.5: 二、在两个方向的柱上板带公共区内,孔的边长不应大于孔 洞所在区格的短边尺寸的1/20,但柱帽区不得开孔; 三、在一个方向的跨中板带和另一个方向的柱上板带公共区 内,孔的边长不应大于孔洞所在区格的短边尺寸的1/8; 四、孔洞间的净距,不应小于孔的最大尺寸的三倍, 当上述孔洞边长大于1m时或截断密肋板的肋时,应在孔的

    第4·1·1条升板结构可根据工程的场地和设备条件,选 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十柱。 预制柱高度与截面较小边尺寸之比,不宜大于50。 第4:1·2条升板结构的柱应按提升阶段和使用阶段进行 计算。预制样还应进行吊装阶段的验算 提升阶段的柱应按实际的提升程序,对搁置状态和正在提升 的状态进行群柱稳定验算。各柱尚应进行偏心受压承载力验算。 使用阶段的柱应按框架柱进行设计。 第4:1:3条升板结构耗采用接耗时,接头部位应进行准 载力验算,接头及其附近区段内截面的承载力应不小于该截面计 算承载力的1.3倍。 第4·1·4条升板结构抗震设计时,柱的内力设计值由本 章第二节及第三节叠加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进行效应组合和调整。柱的截面和配筋,应该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计算

    第4·2·1条升板结构在提升阶段应对各个提升单元进行 群柱稳定性验算。其计算简图可取一等代悬臂柱,其惯性矩为这 个提升单元内所有单柱惯性矩的总和,并承担单元内的全部荷载。 第4·2·2 条升板结构柱的群柱稳定性应由等代悬臂柱偏

    公距增人系数验算确定。偏心距增人系数为负值或人于3时,应 首先改变提升工艺,必要时再加大柱截面尺寸或改进结构布置。偏 心距增大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 折算何载修止系数,宜取1.10; lo一一计算长度,可按本规范第4·2·3条采用; F一 提升单元内等代悬臂柱总的折算垂直荷载,可按本 规范第4·2·4条计算; Qa 升板结构柱提升阶段实际工作状态的系数,根据偏 心距与柱截面高度之比可按表 4·2·2取用;

    ①eo为偏心距,取式(4·2·5)计算的柱底最大弯矩值与柱底以上的板 柱、提升机等重力设计值及其它荷载设计值总和之比值;

    E一一验算状态下柱底的混凝土弹性模量;采用预制柱时, 可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按有关规范查用;采用升提 或升滑法的柱时,可根据当时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强 度确定; 一一提升单元内所有单柱柱底混凝土截面惯性矩总和; 变刚度等代悬臂柱的截面刚度修正系数; 当采用预制柱时取1.0:

    第 4·2·3条提升阶段柱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但对下列情况应作相应修改:

    一、若下面一层或数层的板已就位且板柱节点已形成可靠的 刚接时,柱底可取最高刚接层的层高一半处(图4·2·3一3、图 4·2·3一4),其计算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Hn1 柱底以上的悬臂柱高度。其垂直荷载、风荷载及验 算截面均以相应的柱底计算。 当后浇柱帽的强度达到10MPα时,柱底位置取在该层层高 的一半处;

    当有柱帽节点,但未浇筑柱帽前把全部柱与板进行符合无柱 帽节点要求的可靠焊接时,柱底位置取在该层层高的1/4~1/3 处;

    图4·2·3一3一层或数层节点刚接后 搁置状态时柱的计算简图

    图4·2·3一4一层或数层节点刚 妾后正在提升状态时柱的计算简图

    二、当一个提升单元有对称布置的内筒体或在两个方向均有 在施工阶段可起剪力墙作用的墙体(其间距不应大于横向尺寸的 三倍),并在提升和搁置状态均至少有一层楼板与其可靠莲接 时,柱计算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μ一一计算长度系数。其值与内竖筒或剪力墙的刚度及连 接位置有关,可按本规范附录五取用。 三、当采用上承式承重销搁置板时,应每层板用搬块紧以 传递水平力,否则应按受荷最大的单柱进行稳定性验算。 第4·2·4条验算搁置状态的群柱稳定性时,折算荷载应 按下列公式计算:

    F=4 ZGoiβi+Go+G。 i=1 Hc Goc= cg oiHc H

    若验算一层(或叠层)板止在提升而其他各层处于搁置状态 的群柱稳定性时,折算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Fc=Go1 1+Goiβi+G+G

    中n一 层数; Goi一一永久或临时搁置的第i层板所受的重力设计值和按 实际情况采用的其他荷载设计值。屋面施工荷载标 准值,对预制柱升板取0.5kPa,升提、升滑法取 1.5kPa,楼面施工荷载在一般情况下可不计入; Goc 折算的柱重力总和; G。1一 正在提升的一层板(或叠层提升的数层板)所受的 总重力及按实际情况采用的其他荷载,荷载取值与 G。i相同,不乘动力系数; G。一一提升单元内直接放在每个柱上的提升机等设备的重 力设计值总和; βi一一搁置折算系数,当柱无侧向支承时按表4·2·4一1 采用;

    注:Hi为第i层板永久或临时搁置处的高度。

    H1为验算正在提升状态时被正在提升的一层板(或叠层提升的数层板) 的高度。

    柱重力折算系数,当柱无侧向支承时取0.315;若柱 与内竖筒简或剪力墙有连接时取0.385; go1一 提升单元内所有单柱单位长度的重力设计值总和: H。一一柱底截面以上的柱全高。 第4·2·5条升板结构柱由本规范第4·2·6条确定的风 以及柱竖向偏差所产生的柱底最大弯矩M可按下式计算:

    M=W,Hn+oH。+ 1000GoiH i

    式中W;一一第i层板处所受的集中风荷载设计值的总和 (包括该层板上墙体、堆砖所受的风荷载); 提升单元内全部柱所受均布风荷载设计值, 当柱较高时尚应考虑风荷载沿高度的变化; Goi, Hi1 分别按本规范第4·2·4条采用,当验算正 在提升的状态时,也相应取第4·2·4条的 G。与 Hn1 。

    第4·2·6条升板结构柱提升阶段风荷载的标准值一般可 取七级风的风荷载(风压值为0.18kPa)。大于上述风级时,应暂 停提升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群柱的稳定性, 当该提升单元有外墙体时,在顶层板以上应采用各柱风荷载

    的总和,在层板以下应采用墙和柱实际所受的风荷载。 第4·2·7条升滑、升提施工的劲性钢筋混凝土柱的钢骨 架,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验算单柱的承载力 和稳定性(格构式偏心受压构件弯曲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单肢 稳定性及缀材的承载力)。钢骨架的柱高为Hn1(本规范附图4· 1),计算长度可取为3sHnl。当劲性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 上柱莲接时,锅骨架柱计算长度可取2.5dHn1~3.6gHnl:当计算 长度大于2sHnl时取2sHnl。停歇孔处以外的缀材可采用钢筋缀 条。 第4·2·8条采用升提或升滑施工时应符合墙体稳定性的 要求,其悬臂高度不应大于表4·2·8的允许值。

    墙体允许悬臂高度[H

    当墙面开孔时(图4·2·8一1),表4·2·8中的墙体充许悬 臂高度应乘以下折算系数w:

    式中1一一 柱距; bn一一该柱距中墙的净宽度; w一一墙面开孔率。 墙体的悬臂高度,当墙体与楼板无可靠连接时,取墙体基础 顶面或混凝土地坪面至墙体顶面间的距离;当有可靠连接时,取 与墙体莲接的最高一层楼板与次一层楼板之间中点至墙体顶面间 的距离(图4·2·8一2)

    图4·2·8一2中的(6)、(c)、(d)三种情况的墙体与板应有 可靠的连接,其间距不应大于柱距或6m。 第4·2·9条楼板与墙体间的连接件在施工阶段应按承受 体充许悬臂高度范围内的风荷载进行抗拉、抗压、抗剪承载能 力验算,并应对墙体莲接点处的混凝土进行局部挤压承载力验算, 验算时可取七级风的风压值为0.18kPa。 第4·2:10条升提或升滑施工的墙体在施工阶段还应按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若所需配筋过多,宜采取 收变提升程序,增加连接等措施。 不开孔墙体承载力验算时每米宽应的弯矩m,应按下式计

    开孔墙体承载力验算时每米宽度的弯矩,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の一一风荷载设计值。 第4·2·11条升板结构在提升阶段尚应对单柱进行承载 力验算; 单柱的内力设计值S由下式计算确定:

    GGk+ ( coCcoQck+ CWk)

    式中 C 自重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2: Q 施工活荷载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4; 风荷载组合系数,应取0.85; Gk 单柱所承担的板、柱及其节点的自重标准值 (kPa); 单柱所承担的施工活荷载标准值(kPa); Wk一一单柱所承担的风荷载标准值(kPa); CG、CcG、C一一分别为自重、施工活荷载等作用效应系数。 单柱的轴力设计值应按实际的垂直荷载计算,单柱的弯矩设 十值采用式(4·2·5)并乘以偏心距增大系数,在提升单元内按 各柱的刚度分配确定。

    第4·3·1条使用阶段柱的内力设计值Sc应按下列么 算:

    式中Gk一一板、柱及板柱节点目重标准值(kPa); CG一一板、柱及板柱节点自重作用效应系数。 第4·3·2条对非抗震设计的升板结构,按经验系数法计 算时,板柱节点处上柱和下柱弯矩设计值之和M。可采用以下数 值: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按本规范第3·3·4条计算的板总弯矩设计 直。中柱或边柱的上柱和下柱的弯矩设计值 可根据式(4·3·2)的值按线刚度分配

    开板结构按等代框架法计算时,柱上端及下端弯矩设计值取 实际计算结果。当有柱帽时,柱上端的弯矩设计值取柱刚域边缘 处的值。 第4·3·3条使用阶段柱应分别对最不利荷载组合下内力 最大的截面和被孔洞削弱的截面应进行承载力计算。 第4·3·4条劲性钢筋混凝土柱应按专门的规范进行设计 计算。使用阶段验算时,若柱配筋率在5%以下时,可按钢筋混 凝土柱验算。

    第5·1·1条板柱节点的选型应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 工方便为原则,并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一般可采用后浇柱帽 节点,如首线型、折线型、圆锥型等型式,和无柱帽节点,如承 重销、剪力块及暗销等型式。 无柱帽节点宜用于密肋板和格梁板,当用于平板时,板内应 采用型钢提升环。 第5·1·2条后浇柱帽节点中的板与柱应有可靠的刚性连 接措施(图5·1·2)并按下列要求进行验算:

    图5·1·2后浇柱帽节点 板柱连接件;2一承重销;3一齿槽

    一、柱帽尺寸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 定由板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其荷载计算应考虑板的重力、使 用荷载及水平荷载;

    、柱帽中的承重销可按本规范第5·2:6条进行承载力验 算。其荷载计算应考虑板的重力、施工荷载以及就位差异所产生 的反力,计算时可不考虑动力系数; 三、后浇柱帽与柱之间的齿槽应能承受板的重力以外的全部 荷载。齿槽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It<1. 5ft · n · ut · ht/ RE

    中V一 齿槽承受的总剪力设计值(包括水平荷载按本规范 第5·1·6条算得的附加剪力); ft一 后浇柱帽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n一 齿槽数量高速标准规范范本,一般可取3~4; ut 每个齿槽外口周边长度; ht 每个齿槽高度,一般可取80一100mm; 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非抗震节点取1.0,抗震节点 取 1. 125。 四、后浇柱帽上口与柱连接处,应根据板柱间传递的不平衡 矩验算板柱连接件的大小及连接焊缝。 每热板程接件和俱缝所受的内五可按下式注管

    四、后浇柱帽上口与柱连接处,应根据板柱间传递的不平衡 弯矩验算板柱连接件的大小及连接焊缝。 每块板柱连接件和焊缝所受的内力可按下式计算:

    ....
  • 相关专题: 钢筋混凝土  
专题: 航空标准 |水利图纸、图集 |竣工资料 |紧固件标准 |海洋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