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35-2007 载体桩设计规程.pdf

  • JGJ135-2007 载体桩设计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7-01
  • 发 布 人: 随波逐流666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16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径;抗拔桩桩顶纵向主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混凝王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 3.0.6载体施工时的填料量应以三击贯入度控制。对于桩径为 300~500mm的载体桩,其填料量不宜大于1.8m;当填料量大 于1.8m3时,应另选被加固士层或敛变施工参数。 3.0.7当桩身进入承压水土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 突涌。 3.0.8在桩基础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相邻桩的上浮量。 对于桩身混凝土已达到终凝的相邻桩,其上浮量不宜大于 20mm;对于桩身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的相邻桩,其上浮量不宜 大于50mm。

    3.0.8在桩基础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相邻桩的上浮量。 对手桩身混凝土已达到终凝的相邻桩,其上浮量不宜大于 20mm;对于桩身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的相邻桩,其上浮量不宜 大于50mm。

    3.0.9当采用载体桩作为复合地基中的增强体时,载体桩桩身 可不配筋,

    3.0.9当采用载体桩作为复合地基中的增强体时勘探标准,载体桩桩

    4.1.1 验算竖向力作用下载体桩竖向承载力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坚尚力作用下

    4.1.1 验算竖向力作用下载体竖向承载力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Nmax <1. 2R.

    式中N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任一根载体 桩桩顶的竖向力(kN); Niamax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竖向力作用于 承台顶时载体桩桩顶所受的最大竖向力(kN); R。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2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Ne ≤ 1. 25R.

    Namax < 1. 5R,

    中NEk 地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维组合下,每一根载 体桩的竖向力(kN); Neknax 地轰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载体桩上 的最大竖向力(kN)。

    Nekanax 地展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载体上 的最大竖向力(kN)。 4.1.2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 且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或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4.1.2承受竖尚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 且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或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或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100kPa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麓承载力验算: 1橱体房屋: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单 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内的一般 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房; 3)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 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验算的建筑物。 4.1.3水平力作用下,基桩水平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4.1.3水平力作用下,基桩水平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H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任一根载体 桩顶的水平力(kN); Rh 一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

    4.2载体桩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4.2.1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较小的高大建筑物,桩径和 进长相同的载体桩群桩基础,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群中载体桩的 桩顶作用效应: 1竖向力 承台上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Fk+G Myi MTi Ni= Y 2 n

    Gk一一载体桩的承台和承台上士自重标准值,对于地 下水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kN); Mxk、My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对承台底面通过 载体桩群桩形心的工、y轴的力矩(kN·m); zijJiyj——第i、根载体桩至y、α轴的距离(m)。 2水平力作用下

    式中Hk一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 水平力(kN); 一桩基中载体桩的数量,

    4.3.1为设计提供依据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竖向 静载荷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试数量不应少于3根,试验 应按本规程附录A进行。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u载体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kN); K一一安全系数,取K=2。 4.3.2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采用下列经验公 式估算:

    R, = f. A.

    武中f 经深度修正后的载体桩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GB50007执行; A。一载体等效计算面积(m),在没有当地经验值时其 值可按表4.3.2选用。

    表4.3.2载体等效计集面积A。(m)

    生:当桩长超过10m时,应计人进侧阻的影响,

    4.3.3 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承载力要求,桩身强度应按下式 验算:

    式中N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载体桩单桩上 竖向力设计值(kPa); f—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kPa),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A,一一桩身截面面积(m)

    虫一成桩工艺系数,桩身为预制桩时取0.8,现场灌注 时取0.75。

    时取0.75。 3.4载体桩基础持力层下受力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 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3.5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4.3.4载体耕基础持力层下受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日 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表4.3.5地基压力扩散角

    2E.1为上层地基土压缩模量:E为软弱下卧层地基土压缩模量: 3<0.25B扩做角取0°;>0.5B扩微角取0.5B对应的扩微角 4当E/E<3时,按均质土层考虑应力分布,不考虑压力扩做角

    2Es为上层地基土压缩模量:E为软弱下卧层地基土压缩模量: 3<0.25B扩做角取0°;>0.5B扩微角取0.5B对应的扩微角 4当E/E,<3时,按均质士层考虑应力分布,不考患压力扩做角

    4.4.1对于受水平荷载较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物的载体桩基,载体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载荷试验 来确定,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4.4.2当桩身配筋率小于0.65%时,可取单水平静载荷试验 的临界荷载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当配筋率不小于0.65% 时,可按静载荷试验结果取基底标高处顶水平位移为10mm 所对应的荷载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4.4.3当缺少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资料时,载体桩水平承载力 估算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执行。

    4.4.3当缺少单水平静载荷试验资料时,载体桩水平承载力

    4.5.1对于下列建筑物的载体桩基应进行沉降计算:

    4.5载体桩基沉降计算

    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载体桩基: 2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设 计等级为乙级的载体桩基: 3地基条件复杂、对沉降要求严格的载体桩基。 4.5.2载体桩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 倾斜。

    计等级为乙级的载体桩基; 3地基条件复杂、对沉降要求严格的载体桩基。 4.5.2载体桩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 倾斜。 4.5.3由于土层厚度与性质不均匀、荷载差异、体形复杂等因 紧引起的桩基变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电局部倾斜控制:对于 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 或高层建筑和高算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 降量。

    4.5.3由于士层厚度与性质不均勾、荷载差异、体形复

    系引起的基变形,对于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对于 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 或高层建筑和高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流 隆量

    4.5.4建筑物载体桩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基沉

    4.5.5建筑物桩基沉降变形充许值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

    基技术规范》JGI94的规定执行。

    4.5.6载体桩基沉降计算宜按等代实体基础采用单向压缩分层

    总和法进行计算,沉降计算位置从混凝土桩身下2m开始计算, 等代实体面积为载体外边缘投影面积,边长可近似取承台下外围 桩投影形成矩形的边长加2倍的△R,附加压力可近似取混凝土 桩身下2m处的附加压力。 4.5.7桩基沉降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4.5.7):

    对于墙下布桩条形承台梁基础

    Po= (L + 2AR)(B, + 2AR)

    4.5.7浏降计驾示

    4.5.8载体桩基沉降计算深度(2n)处的附加应力与土自重应 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5.1承台的抗弯、抗剪、抗冲切验算方法应按国家现行标推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执行。 5.2承台(梁)的构造应按国家现行标推《建筑桩基技术规 范》JGJ94执行。

    6载体桩基工程质量检查与检测

    6.1.1对无相近地质条件下成桩试验资料的工程,必须进行试 逛,试设计方案由载体桩设计人员提供。试桩与工程桩必须进 行成桩质量的检查和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的检测。

    6.2.1施工单位应提供施工过程中与桩身质量有关的资料,包 括原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报告,试件留置数量及制作养护方法、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钢筋笼制作质量检查报告。

    6.2.1施工单位应提供施工过程中与桩身质量有关的资料,包 括原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报告,试件留置数量及制作养护方法、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钢筋笼制作质量检查报告。 6.2.2对载体应检查下列项自: 1 填料量; 2 夯填混凝土量; 3 每击贯人度; 4 三击贯人度。

    6.3单桩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

    6.3单桩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

    6.3.1桩身完整性检测,可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试验桩必 须全部检测。工程桩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 少于10根,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承台下为3根桩或少于3根 时,每个承台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1根。 6.3.2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方法应采用静载荷试验,为设计提供 设计参数的静载荷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在有成熟检测经 验的地区的工程检测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为设计提供设计 参数的试桩检测数量根据试桩方案确定:单位工程的工程桩检测 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月不应少于3根,当总械

    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6.3.3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从成桩到开 始检测的间歇时间,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10d;对于粉士和黏性 土不应小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小于25d。

    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6.3.3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从成桩到开 始检测的间歇时间,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10d;对于粉士和黏性 土不应小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小于25d。

    附录 A载体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A.0.1载体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当作为 工程桩验收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进行试验(即每隔1h加 一级荷载)。 A.0.2加载反力装置可采用堆载或锚桩,也可采用堆载和锚桩 相结合。 A0.3试、锚桩(压重平台支座)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 应符合表A.0.3的规定,

    表A.0.3试桩、锚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

    A,0.4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每级加荷量宜为预估极限荷载 的1/8~1/10。 A.0.5慢速维持荷载法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 后,每第5、10、15min时应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读一 次,累计1h后可每隔0.5h读一次。 A.0.6稳定标推: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应稳定,即 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的沉降量应小于0.1mm。

    A.0.4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每级加荷量宜为预估极限荷载 的1/8~1/10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 量的5倍耳总沉降大于60mm: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推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应符合规定(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总则 25 术语、符号 26 2.1术语 26 基本规定 28 载体桩计算· 32 . 4.1一般规定 32 4.2 载体桩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32 4.3 单桩竖向承载力·· · 32 4.41 单桩水平承载力 38 · 4.5载体械基沉降计算· 38 载体桩基工程质量检查与检测· 40 6.2成桩质量检查 40 6.3单桩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 ·· 40

    1.0.1原复合载体扩桩简称复合载体桩,现称载体桩。设计 载体桩时首先应从建筑安全考愿,确定方案是否可行,然后再根 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建筑场地情况、结构形式和结构荷载,确 定桩长、径等设计参数;并考虑施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确定 最优设计方案。 1.0.3载体桩成孔一般采用柱锤夯击、护简跟进成孔,再对桩 端土体进行填料和夯击,必然对桩端周围土体产生一定的挤土效 应,故施工时必须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条 件,综合考虑施工方法。地质条件是指被加固土层应具有食好的 可挤密性、足够的厚度、土层稳定和理深适宜,不具备这些条件 时不宜采用。为减小桩身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可以采用螺旋钻成 孔。当拟建场地周围有建筑物时,为减小施工对已建建筑物的影 ,可以采用无振感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或者采取适当的减 振、隔振措施

    1.0.1原复合载体夯扩桩简称复合载体桩,现称载体桩。设计 载体桩时首先应从建筑安全考愿,确定方案是否可行,然后再根 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建筑场地情况、结构形式和结构荷载,确 定长、桩径等设计参数;并考感施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确定 最优设计方案。

    的材料。碎砖、碎混凝土块、水泥摔合物、碎石、卵石及矿渣等 都可以作为填充料,其中水泥拌合物指水泥和粉煤灰与粗骨料按 一定比例掺合的混合物。对于某些地质条件较好、挤密效果佳的 土层,在施工载体桩时,可以不投填充料而对桩端土体直接 夯实。

    2.1.2挤密土体是填充料周围被夯实挤密的土体,距离填充料

    从混凝土、夯实填充料到挤密土体,其压缩模册逐渐降低,应力 逐新扩散。根据施工经验以及对桩端周围士体取样分析,载体的 影响范围深度约为3~5m、直径约为2~3m,即施工完毕时,桩 端下深3~5m,直径2~3m范围的土体都得到了有效挤密,载 体的构造见图1。

    锤夯击,护筒跟进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柱锤夯出护简底一定 深度,再分批向孔内投人填充料,用柱锤反复夯实,达到设计要 求后再填人混凝土劵实,形成载体,最后再施工混凝土桩身。从 受力原理分析,混凝土身相当于传力杆,载体相当于无筋扩展 基础。根据桩身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施工材料及受力条件等的不 可,载体有现浇钢筋混凝土身载体桩、系混凝土桩身载体桩 和预制桩身载体桩。载体桩着重研究载体的受力,其核心为土体 密实,承载力主要源于载体。

    体桩桩长包括两部分:混凝土桩身

    其中混凝土桩身长度即从承台底到载体顶的高度,载体的高度因 进端土体土性和三击贯人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深度约为3~ 5m。在进行设计时,从安全角度考虑,常常取2m作为载体的 计算高度。

    影响到土体的挤密效果,影响到载体等效计算面积A。。土颗粒 粒径越大,土体的挤密效果也就越好,A。就越大。为保证土体 的挤密效果,必须保证加固土层要有一定的理深,若埋深太浅, 载体周围药束力太小,施工时候容易引起土体的隆起而达不到设 计的挤密效果。 2.1.7载体桩持力层指直接承受载体传递荷载的士层。上部荷 载通过桩身传递到载体,并最终传递到持力层。 2.1.8三击费入度是采用铺径355mm,质量为3500kg的柱 锤,落距为6.0m,连续三次锤击的累计下沉量。当填料夯实完 毕后,正常的贯入度应该为第二次测得的贯人度不大于前一次的

    影响到土体的挤密效果,影响到载体等效计算面积A。。土颗粒 粒径越大,土体的挤密效果也就越好,A。就越大。为保证土体 的挤密效果 人孔标准,必须保证加固士层要有一定的埋深,若理埋深太浅, 载体周围药束力太小,施工时候容易引起土体的隆起而达不到设 计的挤密效果

    2.1.8三击贯入度是采用锤径355mm,质量为3500kg的柱 锤,落距为6.0m,连续三次锤击的累计下沉量。当填料夯实完 毕后,正常的贯入度应该为第二次测得的贯人度不大于前一次的 贯入度,若发现不符合此规律,应分析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重 新测量。

    3.0.1与其他桩基础相比,载体桩的承载力主要来源于载体, 而载体的受力和等效计算面积与桩端士体的性质密切相关,因此 当无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成桩试验资料时,应在设计或施工前进行 成孔、成耕试验以确定沉實深度、封堵措施、填料用量、三击费 人度和混凝土充盈系数等施工参数,并试验其承载力以确定设计 参数是否经济合理。 3.0.2随着近儿年的研究,载体桩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 展。对于软塑状态的黏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只要 经过成桩和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也可作为被加适 土层。黄土作为被加固土层时,经过填料夯击,使桩身下土体的 结构发生变化,在载体周一定范翻内湿陷性被消除,设计时保 证载体桩桩长穿过湿陷性黄士。表1为某工程载体载体周围土 在施工前后物理力学参数指标的变化。试验桩混凝土桩身长度为 9.0m,耕间距1.8m,三击贯入度为12cm,土样从9.0m深度处 开始取样,每米取一组,取样水平位置位于两试桩中心连线的中 点。由试验数据分析可见,混凝土桩身下4m范围内,经过载体 的施工,黄土的湿陷系数明显降低,湿陷性被消除。

    表1某工程裁体桩施工前启载体周围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变化

    3.0.3设计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荷载,确定合适的桩间 距。合适的桩间距是指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不至于影响到相邻 载体桩受力,且造价最经济的桩间距。间距过小时,施工载体 时产生的侧向挤土压力可能导致邻桩载体偏移;当桩长较短且土 层抗剪强度较低时,可能导致土体剪切滑裂面的形成,从而使地 面隆起、邻身上移,造成断桩或桩身与载体脱离等缺陷。 在某住宅小区采用径410mm,桩长约5.0m的载体桩 载体被加固土层为黏土层,经取土和土工试验发现:在夯实填充 料外表面沿水平方向0~300cm处土体孔隙比的变化如表2所 示,沿水平方向90cm范围内,孔隙比变化明显,但超过90cm 后孔隙比变化减小。实测夯实填充料水平轴直径为105cm,沿水 平方向90cm范围内土体的孔隙比都有一定的变化,则被加固区 范围约为2m

    土体孔隙比没与均充料裘面水平距离的变

    上述试验是在黏土中进行的,模型箱载体桩试验结果表明, 当被加固土层为砂土时,其影响范围小于黏性土,由于抗剪强度 较高、剪切滑裂面不易开展和固结快,最小影响区域直径约为 1.6m。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室内试验,桩径为300~500mm的 载体桩体育标准,当被加固土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时,最小桩距为 1.6m;当被加固土层为黏性土时,由于黏性土影响范围大,最 小桩距为2.0m。当桩径大于500mm时,由于其影响区域大, 其最小桩间距应适当增加,以成孔试验确定的最小桩间距为准。 3.0.6每种士的孔隙比不同,土的内摩擦角不同,在相同约束 和夯击能量下,土体的挤密效果也不同,为达到设计要求的三击 贯入度所需填料量也不相同。考虑到施工的相互影响,填料量并

    非越多越好,填料过大,容易影响到相邻载体的施工质量。 根据施工经验,对于桩径为300~500mm的载体桩,一般 载体施工填料都在900块砖以内,千硬性混凝士的填量在0.5m3 以内时,其体积约为1.8m3,超过此填料量时容易影响到周围载 本桩的承载能力,故本条规定填料体积约1.8m。当填料超过 1.8m3时,必须调整设计方案。对于桩径较大的桩,由于该类型 的桩间距也大,其填料量可适当增加,具体填料量根据成桩试验 数据确定。 对于压缩模量大,承载力高的碎石类土或粗砂砾砂等土,由 于土颗粒间摩擦大,土体的挤密效果好,施工时可以成孔到设计 标高后采用柱锤真接劵实,也能得到较好的施工效果。 桌小区,场这区内地面下2~12m范围为杂填土,箕下为卵石 层,承载力为350kPa,设计载体桩桩长为2~12m,桩径为 450mm和600mm,施工载体时,沉管到设计标高后直接劵击, 三击贯人度满足要求后再填人0.3m3干硬性混凝土、放置钢筋 笼和浇筑混凝土。施工完毕经检测承载力全部大于2000kN,加 载到4000kN时变形仅为13mm,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0.7在承压含水层内进行载体施工时,一旦封堵失效会造成 施工困难,并具影响施工质量,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突, 避免承压水进入护筒。随施工技术的日趋成熟,施工控制措施 也越来越多。由于载体影响深度为3~5m,在透水层以上一定距 离的不透水层内进行填料夯击,可有效地防止承压水进入护简, 司时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距离可依据承压水压力和土体的抗 剪强度确定;当混凝土桩身进人透水层较深时,可在施工过程中 向护筒内填料夯实形成砖塞,堵住承压水,边沉管边击最终将 护筒沉至设计位置;也可以采用在施工现场适当的位置钻孔,消 除承压水的水压力,减小承压水的影响等。 某工程东距河流约20.0m,地下水较为丰富,地下水位约在 自然地面下3.0m,且为承压水。本工程以卵石作为载体桩持力 层,其渗透系数较大,若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成孔到设计标高

    ....
  • 相关专题: 载体桩  

相关下载

专题: 白砂糖标准 |bs标准 |角钢标准 |项目管理和论文 |装修设计教程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