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阶段预评价技术要点(试点).pdf

  • 南昌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阶段预评价技术要点(试点).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8-27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建筑设计说明、防滑构造做法

    .2.5采取人车分流措施,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充足照明,评价分值为8 分。 【技术要点】 人车分流应保障行人安全,设有相对独立的专用人行步道,特别是老人和儿 童。 为提高夜间行人的安全性,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照明应以路面平均照度 各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为评价指标,设计图纸应明确照度要求,其照明标准值 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的有关要求

    4.2.6采取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并累计: 1采取通用开放、灵活可变的使用空间设计,或采取建筑使用功能可变措施, 得7分; 2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得7分; 3采用与建筑功能和空间变化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布置方式或控制方式,得4 分

    除走廊、楼梯、电梯井、卫生间、厨房、设备机房、公共管井以外的地上室 内空间应视为“可适变空间”;地下空间(除商业、办公用途外)和有特殊隔声、 防护及特殊工艺需求的空间不计入。 第1款,可采取包括楼面采用大开间和大进深结构布置、灵活布置内隔墙 提高楼面活荷载取值等措施。 对于公共建筑重点考虑玻璃隔断、家具隔断、成品分隔和可拆卸移动的隔墙 等,如办公大于100m,商业大于500m,可判定为可适变空间。可适变空间比 列大于30%则为3分,大于50%则为5分,大于80%则为7分。 对于住宅可采取包括户内居室可变和转化,如2居室变为3居室,结构布置 的柱梁布置不影响空间功能转化,在起居室和卧室中不露梁柱。 第2款,管线分离是指建筑结构体中不理设设备及管线,将设备及管线与建 筑结构体相分离的方式: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分离设计便于设备管线维护更新 建筑结构不仅仅指建筑主体结构,还包括外围护结构和公共管井等可保持长久不 变的部分。 装配式建筑采用SI体系;墙体与管线分离;合理设置公共管井,集中布置 设备主管线;卫生间同层排水;设次级结构支撑体系;直接在结构板下合理布置 和明装管线可认为实现了建筑主体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 第3款,与第1款中建筑功能或空间变化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布置方式或控制 行式如家具、电器与隔墙相结合;采用智能控制手段实现设备设施的开降、移动、 隐急藏等功能,满足某一空间的多样化使用需求;采用可拆分构件或模块化布置方 式,实现同一构件在不同需求下的功能互换或同一构件在不同空间的功能复制。

    4.2.7采取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 分别评分并累计: 1使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线、管件,得5分; 2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稀土标准,并考虑部品组合的同寿命性;不同使用寿命的 部品组合时,采用便于分别拆换、更新和升级的构造,得5分。

    第1款,室内给水系统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或塑料管道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对给水系统管材选用规定;电气系统采 用低烟低毒阻燃型线缆、矿物绝缘类不燃电缆、耐火电缆等且导体材料采用铜芯

    第2款,活动配件指建筑的各种五金配件、管道阀门、开关龙头等,考虑选 用长寿命、易维护、易更换且操作方便。门窗反复启闭性能应达到相应产品标准 要求的2倍,遮阳产品机械耐久性应达到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最高级,水嘴寿命 应达到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1.2倍,阀门寿命应达到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的1.5倍 等。

    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燃气及装修设计说明(含部品部件的耐久性设 计性能参数)。

    2.8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耐久性,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按100年进行耐久性设计,得10分; 2采用耐久性能好的建筑结构材料,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得10分: 1)对于混凝土构件,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或采用高耐久混凝土; 2)对于钢构件,采用耐候结构钢及耐候型防腐涂料; 3)对于木构件,采用防腐木材、耐久木材或耐久木制品

    第1款,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保证构件质量的预防性处理措施、减小侵蚀作用 的局部环境改善措施、延缓构件出现损伤的表面防护措施和延缓材料性能劣化速 度的保护措施。 第2款第1项,当采用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时,保护层厚度增加值不应小于 5mm;高耐久混凝土指满足设计要求下,结合具体应用环境(如盐碱地等),对 抗渗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及早期抗裂性能 等耐久性指标提出合理要求的混凝土。 第2款第2项,耐候结构钢是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耐候结构钢》GB/T417 要求的钢材;耐候型防腐涂料是指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 GT224的I型面漆和长效型底漆。 第2款第3项,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26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采用的结构木材,其材质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 计标准》GB50005的有关规定。且当木构件用于下列情况时,应采用经防腐防 虫处理的木材及木产品:1.直接暴露在户外的木构件;2.与混凝土构件、砌体直 接接触的木构件和支座垫木;3.其他可能发生腐朽或遭白蚁侵害的木构件。根据 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所有在室外使用,或与土壤直接 接触的木构件,应采用防腐木材。在不直接接触土壤的情况下,可采用其他耐久 木材或耐久木制品。

    对于采用多种类型构件的建筑,第2款得分按照材料用量比例计算,最终得 分应在分别对应该款3项评分后,按照材料质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查阅文件】 结构设计文件、地质勘查报告

    对于采用多种类型构件的建筑,第2款得分按照材料用量比例计算,最终得 分应在分别对应该款3项评分后,按照材料质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4.2.9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头

    4.2.9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 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采用耐久性好的外饰面材料,得3分; 2采用耐久性好的防水和密封材料,得3分; 3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得3分,

    .2.9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 评价总分值为9分,开 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采用耐久性好的外饰面材料,得3分; 2采用耐久性好的防水和密封材料,得3分; 3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得3分

    1采用耐久性好的外饰面材料,得3分; 2采用耐久性好的防水和密封材料,得3分; 3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得3分。 【技术要点) 第1款,外饰面材料:水性氟涂料或耐候性相当的涂料,耐久性与建筑幕墙 设计年限相匹配的饰面材料,合理采用清水混凝土。 第2款,防水和密封材料:选用耐久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产品评价防 水与密封材料》GB/T35609规定的材料。 第3款,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选用耐洗刷性≥5000次的内墙涂料,选用耐 馨性好的陶瓷地砖(有釉砖耐磨性不低于4级,无釉砖磨坑体积不大于127mm), 采用免装饰面层的做法(如清水混凝土、免吊顶设计)等。每类材料的用量比例 需不小于80%方可判定得分

    第1款,外饰面材料:水性氟涂料或耐候性相当的涂料,耐久性与建筑幕墙 没计年限相匹配的饰面材料,合理采用清水混凝土。 第2款,防水和密封材料:选用耐久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产品评价防 水与密封材料》GB/T35609规定的材料。 第3款,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选用耐洗刷性≥5000次的内墙涂料,选用耐 磨性好的陶瓷地砖(有釉砖耐磨性不低于4级,无釉砖磨坑体积不大于127mm) 采用免装饰面层的做法(如清水混凝土、免吊顶设计)等。每类材料的用量比例 需不小于80%方可判定得分,

    装修设计文件(应明确装修材料表及材料技术要求),建筑设计文件。

    5.2.1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评价总分值为12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 评分并累计: 1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浓度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室 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规定限值的10%,得3分;低于20%,得6分; 2室内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5μg/m,且室内PM1o年均浓度不高于50ug/m 得6分。

    5.2.1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评价总分值为12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 评分并累计: 1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浓度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室 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规定限值的10%,得3分;低于20%,得6分; 2室内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5μg/m,且室内PM1o年均浓度不高于50μug/m 得6分。

    第1款,本条在5.1.1条基础上对室内污染物浓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染 物浓度预评估仅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3类进行浓度预评估 第2款,对颗粒物浓度限值进行了规定。全装修项目可通过建筑门窗渗透风 量、新风量、净化设备效率、室内源等及室外颗粒物水平,对建筑内部颗粒物浓 度进行估算,预评价的计算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设 计标准》JGJ/T461中室内空气质量设计计算的相关规定,

    建筑设计说明(明确各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建筑工程做法、装修材料设计 说明(种类、用量)、暖通设计文件、污染物浓度预评估分析报告,

    5.2.2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满足国家现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中对有害物质限量的 要求,评价总分值为8分。选用满足要求的装饰装修材料达到3类及以上,得5 分:达到5类及以上,得8分。

    绿色产品评价系列国家标准,包括内墙涂覆材料、木器漆、地坪涂料、壁纸、 陶瓷砖、卫生陶瓷、人造板和木质地板、防水涂料、密封胶、家具等产品,标准 对产品中有害物质种类及限量进行了严格、明确的规定。其他装饰装修材料,其 有害物质限量同样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同时应满足《2021年南昌市大 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 【查阅文件】 装修设计文件、绿色产品材料清单和说明

    5.2.3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游泳池水、采暖空调系统用水、景观水体等的水 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评价分值为8分。 【技术要点】

    当项目中除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外,未设置其他供水系统时,本条可直接得 分。 管道直饮水应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的要求;集中生活热水应符 合《生活热水水质标准》CJ/T521的要求;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应符合《游泳 也水质标准》CJ244的要求;空调循环水应符合《采暖空调系统水质》GB/T29044 的要求;非传统水源按用途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等的要求:设有模 快化户内中水集成系统的应符合《模块化户内中水集成系统技术规程》JGJ/T409 的要求。

    给排水设计文件(图纸和说明,特别是各类水质要求)、水处理设备工艺设 计文件、暖通设计文件。

    酒认市小小 小相陷小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使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成品水箱,得4分; 2采取保证储水不变质的措施,得5分。

    1使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成品水箱,得4分: 2采取保证储水不变质的措施,得5分。

    如项目未设置生活饮用水储水设施,本条可直接得分。 第1款,要求使用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和《二次供水 工程技术规程》CJJ140要求的成品水箱。 第2款,常用的避免储水变质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储水设施分格、保证设 施内水流通畅、检查口(人孔)加锁、溢流管及通气管口采取防止生物进入的措 施等。生活饮用水池(箱)应设消毒装置。消毒设备可选择臭氧发生器,紫外线 消毒器,紫外线光催化氧化设备和水箱自洁消毒器等,热水还可采用银离子消毒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生活储水设施详图、设备材料表等

    管道及设备标识参考《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应包括给水排水各类管道、设备、设施标识的设置 说明。

    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 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4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8分。

    学校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噪声级低限标准限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规定值选取,高要求标准限值在此基础上降低5dB (A);标准对于旅馆建筑室内噪声级限值有三级,二级为低限标准,特级为高 要求标准。没有明确噪声级要求的空间,室内噪声级可不做要求。 对于某些房间,由于受到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如房间内设备运行噪声无法降低 时,不对该类房间提出高要求标准限值,在《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此类房间的高标准要求用“一“标注,评分项评价时可不考虑此类房间。 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按舍五人取整

    建筑平剖面图、建筑设计说明、建筑工程构造做法表、门窗表、声环境检测 报告、室内声压级预测报告。

    5.2.7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 分并累计: 1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 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 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 2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 限值,得5分。

    5.2.7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 分并累计: 1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 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 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 2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 限值,得5分。

    对无明确隔声要求的空间,相应条款可直接得分,如单层建筑的撞击声隔声 生能,本条第2款可直接得5分。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按四 舍五人取整。 第1款,对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只规定 了构件的单一空气隔声性能的建筑(如学校),认定为该构件对应的空气声隔声

    性能的低限标准限值,高要求标准限值则在此基础上提高5dB。 第2款,对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只有单 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的建筑类型(如学校),认定对应的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 数值为低限标准限值,高要求标准限值为低限标准限值降低10B,商业建筑楼 板撞击声隔声性能高要求标准限值为低限标准限值降低5dB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平部面图、建筑工程构造做法表、主要构件(外墙、外 窗、隔墙、门和楼板等)隔声性能检测报告或选用《建筑声学设计手册》、《实用 建筑声学》、《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建筑设计资料集》等文献资料数据。

    5.2.8充分利用天然光,评价总分值为12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1住宅建筑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其采光照度值不低于 001x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8h/d,得9分。 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得3分; 2)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与地下室首层面积的比例达到 0%以上,得3分; 3)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的采光照度值不低于采光要求 勺小时数4h/d,得3分。 3主要功能房间有眩光控制措施,得3分

    第1款,窗地比不应小于1/6并提供全年动态采光计算书,住宅建筑的主要 力能空间包括卧室、起居室等,宿舍建筑等实际为住宅功能的按本款的要求执行 第2款,提供全年动态采光计算书,主要功能房间内区采光系数计算书、地 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计算书。外区的定义指距离建筑外围护结构5m范围内的区 或。计算参数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执行 (地面反射比0.3,墙面0.6,外表面0.5,顶棚0.75);外窗的透射比应根据设计 图纸确定。 第3款,提供眩光分析报告,眩光控制措施包括窗帘、百叶和调光玻璃等 本条应同时满足主要功能房间的最小采光系数(或照度)和平均采光系数(或照 度)的比值不宜小于0.7。若无眩光控制措施或采光均匀度不达标则不得分,

    建筑设计文件、动态采光计算书、主要功能房间内区采光系数计算书、地下 空间平均采光系数计算书、采光均匀度(或照度均匀度)计算书。

    5.2.9具有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采用自然通风或复合通风的建筑,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热环境参数在适 应性热舒适区域的时间比例,达到30%,得2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 最高得8分。 2采用人工冷热源的建筑,主要功能房间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 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规定的室内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整体评价II级 的面积比例,达到60%,得5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最高得8分

    建筑设计文件、暖通设计文件;第1款查阅室内温度模拟分析报告、舒适温 度预计达标比例分析报告:第2款查阅PMV、PPD预计达标比例分析报告。

    5.2.10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改善自然通风效果,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 下列规则评分: 1住宅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达到8%,得5分;每再 曾加2%,再得1分,最高得8分。 2公共建筑: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 2次/h的面积比例达到70%,得5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最高得8分 【技术要点】 第1款,当平开门窗、悬窗、翻转窗的最大开启角度小于45°时,通风开口 面积应按外窗比例开启面积的1/2计算。宿舍建筑按住宅建筑的要求执行。住宅 建筑查阅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比计算书。 第2款,公共建筑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

    可采用区域网络模拟法或基于CFD的分布参数计算方法,具体计算过程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规定

    建筑设计说明、平立剖面图、门窗表,住宅建筑提供通风开口面积比例计算 书,公共建筑提供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

    5.2.11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改善室内热舒适,评价总分值为9分,根据可调节 遮阳设施的面积占外窗透明部分的比例按表5.2.11的规则评分。

    1可调节遮阳设施的面积占外窗透明部分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门窗表,遮阳图纸、可调节遮阳设施面积占外窗透明 部分比例计算书。

    6.2.1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 分并累计: 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 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2分;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 不超过3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得4分; 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不少于2条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 得4分。

    步行距离应考虑可达性和可行性。 【查阅文件】 总平面图、公共交通分析报告。

    6.2.2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建筑室内公共区域、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及道路均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得 3分; 2建筑室内公共区域的墙、柱等处的阳角均为圆角,并设有安全抓杆或扶手 得3分; 3设有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得2分,

    第1款,无障碍系统应保持室内外的连续性,电梯不应平层错位,建筑室内 高差处应设坡道方便轮椅上下。 建筑内的公共空间包括出入口、门厅、走廊、楼电梯等。 第2款,当公共区域室内阳角为大于90°的钝角时,可不做圆角要求。 第3款,单层建筑直接得分,二层及以上建筑如无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 第3款不得分。户内电梯不做要求。

    第1款,无障碍系统应保持室内外的连续性,电梯不应平层错位,建筑室内 高差处应设坡道方便轮椅上下。 建筑内的公共空间包括出入口、门厅、走廊、楼电梯等。 第2款,当公共区域室内阳角为大于90°的钝角时,可不做圆角要求。 第3款,单层建筑直接得分,二层及以上建筑如无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 第3款不得分。户内电梯不做要求。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和竖向设计图、景观总平面图、室内装修设计 文件、节点及电梯详图

    6.2.3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6.2.3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的4项,得5分:满足6项及以上,得10分。

    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3)场地出入口到达中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1000m; 4)场地出入口到达医院的步行距离不大于1000m; 5)场地出入口到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 6)场地出入口到达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7)场地周边500m范围内具有不少于3种商业服务设施。 2公共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的3项,得5分;满足5项,得10分。 1)建筑内至少兼容2种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功能 2)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 3)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车位数占总车位数的比例不低于10%; 4)周边500m范围内设有社会公共停车场(库); 5)场地不封闭或场地内步行公共通道向社会开放

    宿舍建筑按公共建筑评价。 第1款,场地有多个出入口时,其中一个出入口满足即可。商业服务设施包 含商场、菜市场或生鲜超市、健身房、餐饮设施、银行营业网点、电信营业网点、 邮政营业场所、其他等8项。 第2款,建筑中设有共用的会议设施、展览设施、健身设施、餐饮设施等以 及交往空间、休息空间等,或提供休息座位、家属室、母婴室、活动室等人员停 留、沟通交流、聚集活动等与建筑主要使用功能相适应的公共空间。 公共服务功能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方式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运 动场、体育馆等错时向社会公众开放;办公建筑的室外场地、停车库等在非办公 寸间向周边居民开放,会议室等向社会开放等。 对于中小学、幼儿园、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建筑使用功能的特殊性, 第1、2、5项可按照满足要求直接得分,

    5.2.4城市绿地、广场及公共运动场地等开空间,步行可达,评价总分值为5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得3分; 2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得2分。

    5.2.4城市绿地、广场及公共运动场地等开散空间,步行可达,评价总分值为5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得3分; 2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得2分。

    第1款,建筑主要出入口步行300m即可到达任何1个城市公园,城市广场 即可得分,其中住宅建筑还包括居住区公园。 第2款,对外开放的中型多功能运动场(用地面积1300m~2500m动场地), 成是其他对外开放的专用运动场,如学校对外开放的运动场,

    第1款,建筑主要出入口步行300m即可到达任何1个城市公园,城市广场 即可得分,其中住宅建筑还包括居住区公园。 第2款,对外开放的中型多功能运动场(用地面积1300m~2500m动场地) 或是其他对外开放的专用运动场,如学校对外开放的运动场

    建筑区域位置分析图:含总平面图,周边公共设施布局图/规划图、步行路 线图、位置标示图:公共服务设施分析报告

    6.2.5合理设置健身场地和空间,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 累计: 1室外健身场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0.5%,得3分; 2设置宽度不少于1.25m的专用健身慢行道,健身慢行道长度不少于用地红 线周长的1/4且不少于100m,得2分; 3室内健身空间的面积不少于地上建筑面积的0.3%且不少于60m,得3分 4楼梯间具有天然采光和良好的视野,且距离主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5m,得 2.分

    6.2.5合理设置健身场地和空间,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 累计:

    累计: 1室外健身场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0.5%,得3分; 2设置宽度不少于1.25m的专用健身慢行道,健身慢行道长度不少于用地红 线周长的1/4且不少于100m,得2分; 3室内健身空间的面积不少于地上建筑面积的0.3%且不少于60m,得3分 4楼梯间具有天然采光和良好的视野,且距离主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5m,得 2分。

    第1款,要求设置集中的室外健身活动区。健身场地的设置位置应避免噪声 扰民,并根据运动类型设置适当的隔声措施,且不应小于18米;如项目本身无 室外健身活动场地,本款不得分。 第2款,健身慢行道应尽可能避免与场地内车行道交叉,步道宜采用弹性减 振、防滑和环保的材料,如塑胶、彩色陶粒等。 第3款,利用公共空间(如小区会所、入口大堂、休闲平台、共享空间等) 合理设置健身区,配置一些健身器材。健康空间还包括开放共享的羽毛球室、乒 兵球室。 第4款,要求每单体建筑中至少有一处楼梯间具有天然采光、良好的视野 充足的照明和感应装置,方便人员行走和锻炼,

    建筑总平面图、景观设计文件(含健身设施布局、健身慢行道路线、健 施场地布置等)、建筑设计文件(含平面功能布局、楼梯间位置)、电气设计 (含楼梯间照明系统设计)

    建筑总平面图、景观设计文件(含健身设施布局、健身慢行道路线、健身设 施场地布置等)、建筑设计文件(含平面功能布局、楼梯间位置)、电气设计文件 (含楼梯间照明系统设计)。

    能耗的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评价分值为8分。

    对于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电气等各部分能源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能实现远传,其中冷热源、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冷热水机组、冷冻(热) 水泵、冷却水泵、新风机组、空气处理机组、冷却塔等,电气系统包括照明、插 座、动力等。 对于住宅建筑及宿舍建筑,主要针对公共区域提出分项计量与管理要求(如 公共动力设备用电、室内公共区域照明用电、室外景观照明用电等),对于住户 义要求每个单元(或楼栋)设置可远传的计量总表。计量器具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中的要求。 能源管理系统应实现数据传输、存储、分析功能。 【查阅文件】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文件

    6.2.7设置PM10、PM2.5、CO2浓度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且具有存储至少一年的 监测数据和实时显示等功能,评价分值为5分,

    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每户均应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 间应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系统对PM10、PM2.5、CO2进行定时连续测量、显 示、记录和数据传输,在建筑开放使用时间段内,监测系统对污染物浓度的读数 时间间隔不得长于10min。 空气污染物传感装置应设置在能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位置,房间 内任一位置距最近的监测点之间不应大于20米,传感器的设置高度宜处在人员 活动区间。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图,系统应有主机并能存储一年数据及实时显示功能,监 测点位图。

    6.2.8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

    6.2.8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能分类、分级记录、统计分析各种用水情况,得 3分; 2利用计量数据进行管网漏损自动检测、分析与整改,管道漏损率低于5%, 得2分:

    3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生活饮用水、管道直饮水、游泳池水、非传 统水源、空调冷却水的水质指标,记录并保存水质监测结果,且能随时供用户查 询,得2分。

    第1款,远传水表相较于传统的普通机械水表增加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 储存及数据上传功能,可实时的将用水数据上传给管理系统。采用远传计量系统 对各类用水进行计量,可准确掌握项目用水现状。 第2款,远传水表应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分级安装,分级计量水表安装率 应达100%。具体要求为下级水表的设置应覆盖上一级水表的所有流量,不得出 现无计量支路。 第3款,建筑中设有的各类供水系统均设置了在线监测系统,第3款方可得 分。根据相应水质标准规范要求,可选择对浊度、余氯、pH值、电导率(TDS) 等指标进行监测,例如管道直饮水可不监测浊度、余氯,对终端直饮水设备没有 在线监测的要求。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应有报警记录功能,其存储介质和数据库应 能记录连续一年以上的运行数据,且能随时供用户查询。水质监测的关键性位置 和代表性测点包括:水源、水处理设施出水及最不利用水点。

    供水系统远传计量设计图纸、计量点位说明或示意图、水质监测系统设计图 纸、监测点位说明或示意图等。

    6.2.9具有智能化服务系统,评价总分值为9 开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开索计: 1具有家电控制、照明控制、安全报警、环境监测、建筑设备控制、工作生 活服务等至少3种类型的服务功能,得3分: 2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得3分; 3具有接入智慧城市(城区、社区)的功能,得3分,

    智能化服务系统,包括智能家居监控系统、智能环境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工 作生活服务系统等。 第1款,要求住宅建筑每户户内均应设置智能化服务系统终端设备,公共建 筑主要功能房间内应设置智能化服务系统终端设备。 第2款,智能化服务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功能,使用者可通过以太网、移动数 据网络等,实现对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状况、设备设施状态的监测,以及对智能家 居或环境设备系统的控制、对工作生活服务平台的访问操作航空标准,从而可以有效提升 服务便捷性,本款要求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服务类型要达到3种。

    智能化服务系统,包括智能家居监控系统、智能环境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工 作生活服务系统等。 第1款,要求住宅建筑每户户内均应设置智能化服务系统终端设备,公共建 筑主要功能房间内应设置智能化服务系统终端设备。 第2款,智能化服务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功能,使用者可通过以太网、移动数 据网络等,实现对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状况、设备设施状态的监测,以及对智能家 居或环境设备系统的控制、对工作生活服务平台的访问操作,从而可以有效提升 服务便捷性,本款要求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服务类型要达到3种。

    第3款,智慧城市(城区、社区)的智能化服务系统的基本项目一般包括智 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家居、智慧医院等。要求至少 1个系统项目实现与智慧城市(城区、社区)平台对接。重点审核其可实现的服 务功能、远程监控功能、接入上一级智慧平台功能等。 【查阅文件】 智能家居或环境设备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智能化服务平台方案、相关智能化 及装修设计文件。

    7.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2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第1款,居住街坊是指住宅建筑集中布局、由支路等城市道路围合(一般为 2hm~4hm住宅用地,约300套~1000套住宅)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如果建 设项目规模超过4hm,在项目整体指标满足所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的基础 上,应以其小区路围合形成的居住街坊为评价单元计算人均住宅用地指标。 人均住宅用地指标计算:居住街坊住宅用地面积与住宅总套数乘以户均人口 数之积的比值; 平均层数计算:居住街坊内地上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建筑首层占地总面积 的比值。 第2款,评价时应根据建筑类型对应的容积率进行赋值。 【查阅文件】 规划条件、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总平面施工图、经济技术指标、居住街坊 人均住宅用地指标计算书

    发电机标准规范范本规划条件、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总平面施工图、经济技术指标、居住街坊 人均住宅用地指标计算书

    按表7.2.2的规则评分。

    表7.2.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评分规则

    ....
  • 相关专题: 绿色建筑  
专题: 粉煤灰标准 | 人孔标准 |项目管理、论文 |设备设计图纸 |勘探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