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OCR.pdf

  • GB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OCR.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6.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1-13
  • 发 布 人: iwjh163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1.0.1 为规范和统一冷库设计的技术要求,指导冷库设计,满足食品冷藏技术和卫生要求,达到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目的,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氨、卤代侄及其温合物、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亚临界蒸汽压缩直接式制冷系统和采用二氧化碳、盐水等为载冷剂的间接式制冷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食品冷库。
    1.0.3 冷库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节约能源、环境友好、经济合理、先进适用。

    closed platform

    库房直接与外部相连、有外部车辆装卸口的非开式站台或 穿堂,分为有人工制冷降温的控温封闭站台和无人工制冷降温的 非控温封闭站台。

    却间、冻结间、控温穿堂和控温封闭站台等。

    天然气标准规范范本对产品进行冷却的房间

    2.0.13冻结物冷藏间

    用于贮存冻结货物的房间。

    icestorageroor

    mechanical load

    为维持制冷系统在某一蒸发温度正常运转,通过制冷压缩机 移出的热量

    refrigerating system

    按照制冷循环,通过管道密封连接,并充注制冷剂,依次连接 起来的机械和设备组成的整体,包括原动机在内。

    3.0.1冷库的设计规模应以冷藏间或冰库的公称容积为计算标 准。公称容积大于20000m3的应为大型冷库,公称容积为 5000m3~20000m3的应为中型冷库;公称容积小于5000m3的应 为小型冷库。公称容积应按冷藏间或冰库的室内净面积乘以房间 净高确定。 3.0.2对于按直接堆码冷藏物冷库的计算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Zvinip: G= 1000

    式中:G一冷库的计算容量(t); V;一 各个冷藏间的公称容积(m); 一 各个冷藏间的容积利用系数: n一冷藏间的数量。 3.0.3在计算冷藏间的容积利用系数时,冷藏间内能够用于堆码 的货物体积应扣除相应冷藏间内的以下空间: 通道、设备、柱子等构筑物所占用的空间; 2 货物与设备、构筑物间隔所占用的空间; 3货物托盘所占用的空间。 3.0.4对于采用货架储存冷藏物的冷库计算容量可按每个货位 (托盘)最大允许存放量的总和计算。货位(托盘)数量应按实际布 置确定。

    的货物体积应扣除相应冷藏间内的以下空间: 1 通道、设备、柱子等构筑物所占用的空间; 2货物与设备、构筑物间隔所占用的空间; 3货物托盘所占用的空间。 3.0.4对于采用货架储存冷藏物的冷库计算容量可按每个货位 (托盘)最大允许存放量的总和计算。货位(托盘)数量应按实际布 置确定。

    3.0.5食品计算密度应按实际密度采用,并不应小于表3.0.5的

    3.0.5食品计算密度应按实际密度采用,并不应小于表3.0.5的

    表3.0.5食品计算密度

    3.0.6冷库设计的室外气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 3.0.7冷间的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根据各类食品的冷藏工艺 要求确定,也可按表3.0.7的规定选用。温度波动范围应根据各 类食品的冷藏工艺要求确定;当冷藏工艺没有明确要求时,冷却物 冷藏间温度波动范围不宜超过士1℃,冻结物冷藏间温度波动范围 不宜超过±1.5℃。

    表3.0.7冷间的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

    3.0.8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应根据经济性原则确定,并且 最小总热阻。

    0.8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应根据经济性原则确定,并且不应小手 最小总热阻

    与厂区外民用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50m;当氨制冷系统符合 本标准第6.7.17条的规定时,与厂区外民用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应 小于60m。

    4.1.1冷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2使用氨制冷系统的冷库库址宜选择在相邻集中居住区全 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并应避开和远离有害气 体、烟雾、粉尘及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段; 4应结合物流流向和近远期发展等因素,选择在交通运输方 便的区域; 5宜具备可靠的水源和电源以及排水条件; 6应避开洪水和泥石流易发地段以及其他地质条件不良 地段; 7 冷库库址还应综合考虑各类冷库的特殊要求。 4.1.27 冷库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满足物流工艺、运输、管理和设备管线合理布置及消防 安全等综合要求; 2 当设置铁路专用线时,库房应沿铁路专用线布置; 3 当设置水运码头时,库房应靠近水运码头布置; 4当以公路运输为主时,库房应靠近冷库运输主出入口 布置; 5生产加工企业的冷库应布置在厂区的清洁区,并应在其污 染区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6食品批发市场内氨制冷系统的冷库应布置在仓储区,并应 与交易区分开布置:

    1.3冷库总平面布局应做到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对库房 地、铁路专用线、水运码头、设备管线、道路、回车场等资源应统 规划、合理布置,并应兼顾今后扩建的需求。

    4.1.4冷库总平面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库区内应有良好的雨水排水系统,道路和回车场应有防积 水和防滑的技术措施: 2库房周边不应采用明沟排放污水。 4.1.5 库区的主要道路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混凝土或沥青等 路面。 4.1.6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库房贴邻布置时,贴邻布置的库 房总长度不应大于150m,两座库房冷藏间总占地面积不应大于 10000m,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相互贴邻的库房外墙均应为 防火墙,屋顶承重构件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的防火间距均不应小于15m

    4.1.8库房占地面积大于1500m时,应至少沿库房两个长 置消防车道。

    4.1.8库房占地面积大于1500m时,应至少沿库房两

    4.1.9制冷机房宜靠近冷却设备负荷最大的区域,并应有良好的 自然通风条件。

    4.1.11库房与氨制冷机房及其控制室或变配电所贴邻布置时, 相邻侧的墙体应至少有一面为防火墙,且较低一侧建筑屋顶耐火 极限不应低于1.00h。

    4.2.1库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件防直 1 应满足冷藏工艺要求,运输线路宜短,应避免迁回和交叉; 2冷间宜按不同的设计温度分区、分层布置; 3冷间建筑应减少其保温隔热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 4冷藏间平面柱网尺寸和层高应根据贮藏食品的主要品种、 包装规格、运输堆码方式、托盘规格和堆码高度以及经营和物流模 式等使用功能确定,并应综合考虑建筑模数及结构选型。 4.2.2每座冷库库房耐火等级、层数和冷藏间建筑面积应符合表 的机宝

    4.2. 2 的规定。

    表4.2.2每座冷库库房耐火等级、层数和冷藏间建筑面积

    注:1当设地下室时,冷藏间应设在地下一层且冷藏间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 高差不应大于10m,地下冷藏间总占地面积不应大于地上冷藏间建筑的最 大充许占地面积,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m。 2本表中“一”表示不允许。

    4.2.3冷藏间与穿堂或封闭站台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

    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防火隔墙上的冷库门表面应 为不燃材料,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级。当防火隔墙上

    冷库门洞口的净宽度大于2.1m,净高度大于2.7m时,冷库门的 耐火完整性不应小于0.50h

    4.2.4装配式冷库不设置本标准第4.2.3条规定的防火隔

    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4.2.4每座装配式冷库耐火等级、层

    注本表中“一”表示不允许。

    4.2.5库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库房冷藏间的最大允许 总占地面积或装配式冷库库房的最大允许总占地面积可按本标准 表4.2.2或表4.2.4的规定增加1倍,但表4.2.2中每个防火分 区内冷藏间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或表4.2.4中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 许建筑面积的规定值不可增加

    4.2.6单层和多层库房每层穿堂或封闭站台的建筑面积不

    4.2.7当库房的穿堂或封闭站台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时,穿堂或封闭站台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

    4.2.8库房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整座库房占

    地面积不超过300m时,可只设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对于 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 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作为安全出口的防

    1站台宽度不宜小于5m; 2站台边缘停车侧面应装设缓冲橡胶条块,并应涂有黄、黑 相间防撞警示色带; 3站台上宜设罩棚,靠站台边缘一侧当有结构柱时,柱边距 站台边缘净距不宜小于0.6m;罩棚挑檐挑出站台边缘的部分不应 小于1.00m,净高应与运输车辆的高度相适应,并应设有组织 排水; 4根据需要宜设封闭站台,封闭站台应与冷库穿堂合并或结 合布置; ,5封闭站台的宽度及其内部温度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外围 护结构应满足相应的保温要求; 6封闭站台的高度、门洞数量应与货物吞吐量相适应,控温 封闭站台应设置相应的冷库门和连接冷藏车的密闭软门套; 7在站台的适当位置应布置上、下站台的台阶和坡道,台阶 处宜设置防护栏杆

    4.2.12库房的铁路站台应符

    站台宽度不宜小于7m:

    2站台边缘顶面应高出轨顶面1.1m,边缘距铁路中心线的 水平距离应为1.75m; 3站台长度应与铁路专用线装卸作业段的长度相同; 4站台上应设罩棚,罩棚柱边与站台边缘净距不应小于2m, 檐高和挑出长度应符合铁路专用线的界限规定; 5在站台的适当位置应布置满足使用需要的上、下台阶和坡 道,台阶处宜设置防护栏杆。 4.2.13多层、高层库房应设置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电梯或其 他运输设备的轿厢选择应充分利用其运载能力。 4.2.14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应分别独立设置并道,并壁的耐火 极限不应低于2.00h,开口部位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 由梯层门或防火卷

    4.2.15库房设置电梯的数量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5t型电梯运载能力,可按34t/h计;3t型电梯运载能力, 可按20t/h计;2t型电梯运载能力可按13t/h计。 2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冷库及港口中转冷库的电梯数量应按 次进出货吞吐量和装卸充许时间确定。 3全部为公路运输的冷库电梯数量应按日高峰进出货吞吐 量和日低谷进出货吞吐量的平均值确定。 4以铁路、水运进出货吞吐量确定电梯数量时,电梯位置应 兼顾日常生产和公路进出货使用的需要,不宜再另设电梯。 4.2.16冷库库房的楼梯间应设在穿堂附近,并应采用不燃材料 建造,通向穿堂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 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直通室外的门与楼 梯间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4.2.17冷藏间不应与带水作业的加工间及温度高、湿度大的房

    4.2.18建筑面积大于1000m的冷藏间应至少设2个冷库门

    4.2.19非控温穿堂或站台的冻结物冷藏间门口应配置风幕或耐 低温的透明塑料门帘等,宜设置回笼间。 4.2.20在库房内不应设置与库房生产、管理无直接关系的其他 房间。 4.2.21库房附属的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休息室等与库房生 产、管理直接有关的辅助房间可布置于穿堂附近,应采用耐火极限 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 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隔墙上开设的连通门应采用乙级

    、管理直接有关的辅助房间可布置于穿堂附近,应采用耐火极阳 下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 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隔墙上开设的连通门应采用乙级 防火门。

    1导热系数小; 2对食品无污染且低温化学性能稳定; 3尺寸稳定性好; 4用于地面、楼面时,其抗压强度不小于0.25MPa。 4.3.2保温隔热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冷库库房采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等轻质复合夹芯板做保 温隔热围护时,芯板芯材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级,且B级芯 材应为热固性材料。 2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外墙及顶棚采用内保温隔热系统时,保 温隔热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级。隔热材料表面应采用不 燃性材料做保护层。 4.3.3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d一 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m); 入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W/(m·℃)]; 一围护结构总热阻(m·℃/W);

    1 2 1 αw =1 入; αn

    αw 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LW/(m:℃)」; αn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W/(m.℃)]; d 围护结构除保温隔热层外第i层材料的厚度(m): 入; 围护结构除保温隔热层外第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W/(m·℃)]。

    LW/(m·℃)]。

    4.3.4冷库保温隔热材料设计采用的导热系数值应按下式计算 确定:

    式中:入一 设计采用的导热系数[W/(m·℃)]; a"——导热系数测定值[W/(m·℃)]; b一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宜按表4.3.4的规定采用

    表 4. 3. 4 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注:1块状保温隔热材料不应采用含水黏结材料黏结。加气混凝土、水泥膨胀珍 珠岩的修正系数,应为经过烘干的块状材料并用不含水黏结材料贴铺、砌 筑的数值。

    .3.5冷间外墙、屋面或顶棚设计采用的室内外两侧温度差△t 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表4.3.5围护结构两侧温度差修正系数

    注:1D值为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可从相关材料、热工手册中查得选用。 2设计温度低于0℃的控温穿堂或站台的a值可按冻结物冷藏间确定。 3表内未列的其他室温大于或等于0℃的冷间可参照各项中冷却间的α值选用

    4.3.6冷间外墙、屋面或顶棚的总热阻根据设计采用白

    侧温度差△t值,可按表4.3.6的规定选用。严寒地区冷间设计温 度高于0℃时,还应采用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进行验算。

    .6冷间外墙、屋面或顶棚的总热阻

    4.3.7冷间隔墙总热阻可根据隔墙两侧设计室温按表 规定选用。

    冷间隔墙总热阻可根据隔墙两侧设计室温按表4.3.7的 先用

    表4.3.7冷间隔墙总热阻(m.℃/W)

    注:隔墙总热阻已考虑生产中的温度波动因素。

    3.8冷间楼面总热阻可根据楼板上、下冷间设计温度差按 4.3.8的规定选用。

    表4.3.8的规定选用。

    表4.3.8冷间楼面总热阻

    楼板总热阻已考虑生产中温度波动因素。

    4.3.9直接铺设在土壤上的冷间地面总热阻可根据冷间设计 度按表4.3.9的规定选用

    表4.3.9直接铺设在土壤上的冷间地面总热阻

    表4.3.10 铺设在架空层上的冷间地面最小总热阻

    3.11库房围护结构外表面、内表面换热系数(αw、αn)和热阻 R、R.)应按表4.3.11的规定选用。

    表4.3.11库房围护结构外表面、内表面换热系数(αα)和热阻(RR,

    注:地面下为通风加热管道和直接铺设于土壤上的地面以及半地下室外墙埋人地 下的部位,外表面换热系数均可不计

    4.3.12相邻同温冷间的隔墙及上、下相邻两层为同温冷间之间 的楼板可不设保温隔热层。 4.3.13当冷库底层冷间设计温度低于0℃时,地面应采取防止 冻胀的措施;当地面下为岩层时,可不做防止冻胀处理。 4.3.14冷库底层冷间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0℃时,地面可不做 防止冻胀处理,但应仍设置相应的保温隔热层。在空气冷却器 基座下部及其周边1m范围内的地面总热阻R。不应小于 3.18m.℃/W。 1冷库层面 红色减存

    4.3.15冷库屋面及外墙装饰面层宜涂白色或浅色

    4.4.1当围护结构两侧设计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在保温

    4.4.1当围护结构两侧设计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

    热层温度较高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4.4.2采用围护结构内保温隔热时,围护结构蒸汽渗透阻宜按 式计算:

    式中:H。 围护结构隔汽层高温侧各层材料(隔汽层以外)的蒸 汽渗透阻之和(m·h·Pa/g); Psw一一围护结构高温侧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a); Psn一围护结构低温侧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a)。 4.4.3当在隔汽层上进行现喷或灌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材料 时,隔汽层不应选用热熔性材料。 4.4.4库房防潮隔汽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墙的隔汽层应与地面保温隔热层上、下的防水层和隔汽 层搭接; 2楼面、地面的保温隔热层上、下、四周应做防水层或隔汽 层,且楼面、地面保温隔热层的防水层或隔汽层应全封闭; 3冷却间或冻结间隔墙的保温隔热层两侧均应做隔汽层。 4.4.5装配式冷库轻质复合夹芯板的拼装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 板缝挤紧、密实和隔汽层的连续

    层搭接; 2楼面、地面的保温隔热层上、下、四周应做防水层或隔汽 层,且楼面、地面保温隔热层的防水层或隔汽层应全封闭; 3冷却间或冻结间隔墙的保温隔热层两侧均应做隔汽层。 4.4.5装配式冷库轻质复合夹芯板的拼装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 板缝挤紧、密实和隔汽层的连续

    4.5.1库房屋面宜设置通风隔热层。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库房屋 面上应设置通风间层或采用热反射涂料面层等。 4.5.2库房的吊顶采用轻质复合夹芯板做保温隔热围护时,闷顶 应有通风设施

    4.5.3装配式冷库围护结构外墙宜设置通风隔热层。

    4.5.4通风间层及闷顶的通风口应有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构造措施

    4.5.4通风间层及闷顶的通风口应有防止小动物进入的

    4.5.5冷藏间的外墙与檐口及各层冷藏间外墙与穿堂连接

    4.5.5冷藏间的外墙与檐口及各层冷藏间外墙与穿堂连接部位 的变形缝应采取防漏水的构造措施,

    1由于承重结构需要连续而使保温隔热层断开的部位 2门洞和设备、电气管线穿越保温隔热层周围的部位; 3冷藏间、冻结间通往穿堂的门洞外跨越变形缝部位的 地面和楼面。

    4.6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

    4.6.1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冷机房的布置应依据建筑类别满足制冷工艺的要求; 2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均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 口,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 3制冷机房内的墙裙、地面和设备基座应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层 4.6.2氨制冷机房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6.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氨制冷机房的控制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 火隔墙隔开,隔墙上的观察窗应采用固定甲级防火窗,连通门应采 用开向制冷机房的甲级防火门; 2变配电所与氨制冷机房或控制室贴邻共用的隔墙应采用 防火墙,该墙上应只穿过与配电有关的管道、沟道,穿过部位周围 应防火封堵。

    4.6.3氨制冷机房应至少有1个建筑长边不与其他建

    开设可满足自然通风的外门窗

    5.1.1冷间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当为小型冷库时 冷间也可采用砌体结构。 5.1.2冷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有关规定。 5.1.3冷库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 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有关规定确定。 5.1.4冷间结构应考虑所处环境温度变化作用产生的变形及内 应力影响,并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作用对结构引起的不 m

    5.1.5冷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伸缩缝的最大

    增加。 5.1.6冷间顶层为阁楼时,阁楼屋面宜采用装配式结构。当采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时,现浇钢筋混凝土阁楼屋面伸缩缝最大间 距可按表5.1.6的规定采用

    表5.1.6现浇钢筋混凝土阁楼屋面伸缩缝最大间距

    有充分依据或可靠措施时,表中数值可适当

    7当冷间阁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且相对边柱中 距离大于或等于30m时,边柱柱顶与屋面梁宜采用铰接, 8当冷间底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架空地面时,架空层净高宜

    5.1.7当冷间阁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且

    心线距离大于或等于30m时,边柱柱顶与屋面梁宜采用铰接

    满足施工要求,当采用地垄墙架空时,地面结构宜采用混凝土预制 梁板。

    5.1.9当库房外墙采用自承重砌体墙时,外墙与库内承

    间每层均应设置可靠拉结并采取防冷桥措施,且库房外墙应有可 靠的防裂构造措施,

    间每层均应设置可靠拉结并采取防冷桥措施,且库房外墙应

    5.1.10处于低温环境下的库房墙砌体应有可靠的防裂措施。

    表5.1.1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5.1.12冷间钢筋混凝土板每个方向全截面最小温度配筋率不应 小于0.3%,

    5.1.12冷间钢筋混凝土板每个方向全截面最小温度配筋率不应 小于0.3%。

    5.1.130℃以下的库房承重墙和柱基础的最小理置深度,自库 房室外地坪向下不宜小于1.5m,且应满足所在地区冬季地基土 冻胀和融陷影响对基础理置深度的要求。当采用加热地面防冻 胀时,库房内承重墙和柱基础的理置深度可根据地基土情况适 当减小。

    5.1.14软土地基应采取处理措施,并应防止库房地面

    载引起的地基不均匀变形及其对墙、柱基础,库房地面及上部结构 的不利影响

    高速标准规范范本板带上部钢筋的1/2及全部下部钢筋应纵向连通

    5.1.16采用自动存取设备的高架冷库的库房,地面的变形应满 足其使用功能。

    5.2.1直接码垛货物的冷库楼面和地面结构均布活

    5.2.1直接码垛货物的冷库楼面和地面结构均布活荷载标准 值及准永久值系数的取值,应根据房间用途按表5.2.1的规定 采用。

    表5.2.1冷库楼面和地面结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准永久值系

    表第2项~第7项为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

    2本表第3项~第5项已包括1000kg叉车运行荷载在内排水管道标准规范范本,且主要指建筑层高 较大,以直接码垛货物的房间;针对其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设计中应注 明其相应的货物堆放高度及货物的密度要求。 3当冷藏间堆货高度不大于2.5m时,其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根据货物 码垛高度及货物的密度计算确定。 4h为堆冰高度(m)。

    ....
  • 相关专题: 冷库  
专题: 公路工程 |工业标准 |验货标准 |设计图纸 |钢筋工程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