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25-3118-2016 湿陷性黄土场地挤密地基技术规程.pdf

  • DB62/T25-3118-2016  湿陷性黄土场地挤密地基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1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62/T25-3118-2016  湿陷性黄土场地挤密地基技术规程

    S= 1.075/A

    式中:A。一一不同布孔方式时1个挤密孔分担的面积。 4.2.33孔间挤密土的最小挤密系数Mdmin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mdmin 最小挤密系数,3孔间形心点部位土的挤密系 数,按本规程第4.2.4条有关规定选用 Pao 挤密填孔后,3孔间形心点部位土的干密度;

    电力弱电设计、计算Pdmax 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

    4.2.4挤密方式与挤密系数

    1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要求、工程场地的岩土工 程地质条件和土性参数、施工条件和地区经验等,确定地基处理的 挤密方式和挤密系数: 2土层挤密可选用锤击(或振动)沉管挤密、预钻孔夯扩挤 密、柱锤冲扩挤密及旋挤等方法。当挤密处理深度不超过15m时, 宜采用沉管挤密,挤密孔直径宜为0.30m~0.50m;当挤密处理深度 超过15m或土层中含有难以穿透的硬夹层时,可采用预钻孔夯扩 挤密,钻孔直径d宜为0.40m~0.70m,填料孔直径D约在0.50m~ 1.00m范围内;柱锤冲扩挤密的桩径宜为0.5m~0.80m,地基处理深 度不宜超过10m; 3挤密填孔后,3孔间挤密土的平均挤密系数π。不宜小于 0.93,最小挤密系数㎡d盒甲乙类建筑不宜小于0.88,丙类建筑不 宜小于0.84;当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00kPa或隔水防 渗性能要求较高或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甲、乙类建筑,可取 n.≥0.95、㎡amin≥0.88;对自重Ⅱ级或非自重湿陷性场地上,湿陷性 土层下限深度小于15m、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200kPa 的丙类建筑,可取 π。≥0.90、mamm ≥0.80。 4.2.5基础底面下挤密地基填料孔数N,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A。一一挤密地基处理面积; A。一一单孔所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 4.2.61个单项工程,宜选取统一的孔心距;当设计需要时,也可 采用2~3个不同的孔心距,

    4.3.1孔内填料宜用素土或灰土,必要时可用强度高的填料,如 水泥土、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等。当要求防(隔)水时,宜填素 土(如粉质粘土等):当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水稳性或减小地基处 理宽度时,宜填灰土;当要求挤密(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 300kPa时,部分孔可填水泥土、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等,形成 多桩型复合地基。

    4.3.2对孔填料,应事先见证取有代表性试样送有资质的试验

    做击实试验,取得最大干密度Pamax、最优含水量op;填料时,应分 层回填夯实,其压实系数一般不宜小于0.97;当孔内采用水泥粉煤 灰碎石、混凝土填料时,其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10~C20,且应考虑 孔周水、土的环境类别。

    4.3.3挤密地基孔内填料,可选用1种填料,也可选用2~3种不同 填料。当用于基础持力层时,可选用强度高的填料;当用于基础持 力层以下或以外范围时,可选用隔水性好的填料,如素土等。

    4.3.3挤密地基孔内填料,可选用1种填料,也可选用2~3种

    b类、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可按五类考虑。当 场地土对水泥土、灰土、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凝土有腐蚀性时,可选 用抗腐性的填料配料,也可采取阻隔腐蚀的工程措施等。

    4.4.1预留松动层厚度:宜为0.5m~0.7m,冬季施工,可适当增大 预留松动层的厚度。

    4.4.2挤密地基,在基础底面下宜设置土或灰土垫层。

    应根据孔填料种类确定,孔填料为土或灰土时垫层厚度宜为0.5m 左右;垫层平面范围,应大于挤密地基处理范围,超出宽度宜大于 垫层厚度的1/2、且不宜小于0.5S(S一一孔心距)

    4.4.3垫层的承载力、变形模量、隔水防渗性能等,应与挤密地基 相匹配。

    4.5挤密地基的效果评价

    4.5.1挤密地基的处理效果应通过探井取样室内土工试验、现场 原位测试、载荷试验、浸水载荷试验等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4.5.2探并取样位置:3孔间形心点、2孔间中点及桩体(填料 体)。通过土工试验得到孔填料的干密度、含水量;桩间挤密土体 的干密度、含水量、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压缩模量、垂直和水 平向渗透系数等。

    般采用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板底面积取1个孔(桩)所分 担的面积 A。,板底直径取折算圆”直径D。宜用圆形承压板。也 可采用多桩复合平板载荷试验。

    4.5.4必要时,可通过复合地

    4.6.1当士(灰土)挤密地基的承载性状(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 足设计要求时,可在土(灰土)挤密地基中按一定的方式、间距、桩 长设置水泥土、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凝土桩形成多桩型复合地基。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检测应符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 规范》GB50025、《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及《建筑地基处 理技术规范》JGJ79的有关规定。

    4.7.1 在挤密地基处理范围内、特别是基础主要持力层,当地基

    4.7.1在挤密地基处理范围内、特别是基础主要持力层,当地基

    4.7.1在挤密地基处理范围内、特别是基础主要持力层,当地基 土含水量低于11%时,挤密地基施工前应对处理范围内土层进行

    4.7.2增湿土的加水量,可按下式

    增湿土的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Q一一计算加水量(m); V一一拟增湿土的总体积(m3); pa一一地基处理前的平均干密度(t/m"); のβp一一土的最优含水量(%)通过室内击实试验求得; の一一地基处理前的平均含水量(%): k。——损耗系数,可取1.05~1.10 4.7.3地基处理前,宜将计算所得增湿用水量通过一定深度的渗 水孔,分批均匀地浸入拟增湿的土层中;对于浅层增湿,也可采用 地表浸水的方式。 4.7.4渗水孔宜按正三角形布置,也可按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 孔,孔心距宜取1m~2m;可设置多种孔深,不同孔深的渗水孔应相 间布置,最深的孔深可比要增湿的深度浅2m~3m。孔内可灌入圆 砾和粗中砂混合料,砂砾中的含泥量和粉细砂不宜大于5%,且应 分层轻夯。增湿孔的布置宜与挤密孔重合,通过挤密施工,消除处 理后地基渗水通道。 4.7.5应按计算的总加水量,规划分批计量注水,同一深度的渗 水孔宜保持相同的水头高度、加水量应相同或接近,浅孔宜先加 水、后停水,深孔宜后加水、先停水:必要时可增设加密更浅的渗水 孔及表层洒水、地面水睦等,以提高浅部地层的含水量。 4.7.6地基增湿前和地基处理前以及增湿过程中,应及时探查不 司地段场地土不同深度的含水量及其变化,必要时可酌情调整增 湿力度和方法。

    Q 计算加水量(m); V 拟增湿土的总体积(m); Pa 地基处理前的平均干密度(t/m3): Wop 土的最优含水量(%),通过室内击实试验求得; ? 地基处理前的平均含水量(%): k 损耗系数,可取1.05~1.10。

    4.7.3地基处理前,宜将计算所得增湿用水量通过一定深度的渗

    水孔,分批均匀地浸入拟增湿的土层中;对于浅层增湿,也可采用 地表浸水的方式。

    孔,孔心距宜取1m~2m;可设置多种孔深,不同孔深的渗水孔应相 间布置,最深的孔深可比要增湿的深度浅2m~3m。孔内可灌入圆 乐和粗中砂混合料,砂砾中的含泥量和粉细砂不宜大于5%,且应 分层轻夯。增湿孔的布置宜与挤密孔重合,通过挤密施工,消除处 理后地基渗水通道

    4.7.5应按计算的总加水量,规划分批计量注水,同一深度的渗

    水孔宜保持相同的水头高度、加水量应相同或接近,浅孔宜先加 水、后停水,深孔宜后加水、先停水;必要时可增设加密更浅的渗水 孔及表层洒水、地面水睦等,以提高浅部地层的含水量。 4.7.6地基增湿前和地基处理前以及增湿过程中,应及时探查不 司地段场地土不同深度的含水量及其变化,必要时可酌情调整增 湿力度和方法。

    5.1.1施工前应收集、分析下列资

    5.1.1施工前应收集、分析下列资料: 1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补探资料: 2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图,挤密地基布孔图 与设计要求; 3建筑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收集、调查资料,包括施工可能影 响到的建(构)筑物、管线、设施等相关资料: 4挤密地基施工的重点难点和施工控制、解决办法有效性 论证。 5.1.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孔位详图,标明孔位编号、施工 顺序、孔心距、孔径孔口标高孔深、填料直径与深度、有关的设备 与质量要求等: ×2根据设计要求的挤密成孔方式,以及工期要求,编制机械 设备、材料供应与要求、人员配备、施工进度等计划; 3规划工程场地平面布置、三通一平、材料堆放及防护、施工 作业场地等: 4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技术措施: 5设置复核施工测量控制点,包括平面位置测量控制和标高 测量控制,应具体到各孔点的位置、标高、孔深的控制; 6应急预案及其它。 5.1.3万 施工前的具体准备,主要工作如下:

    1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补探资料; 2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图,挤密地基布孔图 与设计要求; 3建筑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收集、调查资料,包括施工可能影 响到的建(构)筑物、管线、设施等相关资料; 4挤密地基施工的重点 难点和施工控制、解决办法有效性 论证。

    5.1.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主要内

    1施工前应做到“三通一平”,场地地面的平整和强度,应能 保证施工机械的行走及施工时机架垂直度: 2施工前应清除工程场地上与地下影响施工的构筑物、管 线、树根等障碍物,填平处理影响机械安全运行作业的洞穴巷井 及松软地段; 3施工设施到位,施工用料及时到位、就近堆放并防护(防正 日晒、雨淋、受冻): 4施工前应复核测量控制基准点,设置基础轴线控制桩及各 挤密孔孔心的具体控制方法,做到及时准确定出各孔心的具体位 置,在施工孔位图上标出分批施工顺序和要求,并报经监理和建设 方复核确认; V 5施工前应掌握建筑场地内各地段不同深度的地基土性质, 如干密度与含水量、最大于密度与最优含水量,以及其它土性参 数,资料不够时应补充探查试验。应对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缩径 回淤、塌孔或影响成孔填料质量等情况制定专项处理方案; 6地基土增湿,须提前进行.应按本规程4.7节要求精心施 工; 7施工前应取有代表性的填料、土样及石灰、水泥、粉煤灰、 砂石、混凝士等,送有资质的试验室做材料试验; ×8施工前应按计划,对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检测、维护保养,处 手安全良好状态; 9'施工人员应按计划组织进场、熟悉掌握设计施工资料,做 好技术质量安全准备; 10组织设计交底,并做好记录,应强调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 质量控制。 5.1.4所有工程(包括按3.0.1条规定需进行试验性施工的工程 应事先进行2~3根桩的试打(包括成孔与回填),确定施工参数 调整完善优化成孔和填料施工工艺及操作细节,确保成孔和填料

    施工质量。5.2填料5.2.1灰土中消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水泥士中水泥与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1:5~1:8,拌合料的配合比应满足设计要求,应拌合均匀。土料宜选用粉质粘土,土中有机质含量≤5%,并应过筛且粒径≤15mm,不应含有冻土或膨胀土,严禁采用地表耕植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杂填土。灰土所用消石灰应符合Ⅲ级以上标准,粒径≤5mm,储存期不超过3个月,生石灰应消解3~4天并筛除生石灰块后使用,拌合后的灰土应于当使用完毕。拌合后的水泥土应于水泥终凝前使用完毕。拌合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p)±2%范围内,可按手捏成团、落地开花”经验粗估填料湿度。人X5.2.2施工前应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等填料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水泥<粗细骨料、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使用前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试验与检验。5.3沉管挤密与柱锤冲扩挤密施工5.3.1施工场地必须满足沉管挤密机械运行中的稳定性要求,土质松软不均时应先进行加固,确保成孔挤密中不移动,不倾斜,桩管垂直、管尖与孔心对正。5.3.2'锤击沉管用锤多采用3t~4t杆式柴油锤。桩管壁厚不宜小于12mm,管外壁应每隔0.5m设置人土深度标志,管下端设活动环型箍或锥形透气桩尖。5.3.3振动沉管挤密,可采用收紧钢丝绳加压等方法提高沉管速度。当用钢丝绳加压时,应随时调节离合器防止机架上拾弓起事故。5.3.4成孔挤密,应间隔分批进行。整片处理时宜从里向外,局14

    5.3.6岩沉管速度过慢、沉人困难、桩管斜增天,应停正沉管、 查明是否遇到障碍物或其它原因:若沉管速度快,应香明是否存在 洞穴、墓葬或松软土层;上述情况均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5.3.7沉管到设计深度后,应及时拨管以免造成拨管困难:拨管 后,应由专人检测孔径、孔深、垂直度、沉渣厚度。若出现缩颈可采 取如下措施:加大跳打间隔;靠近上部的局部缩锁用洛阳铲铲去: 拔管后填入生石灰块、碎砖块、干土等,待王体含水量降低后复 打。对孔底虚土可采取如下措施:当虚王厚度在50cm以内时,用 填料的夯锤进行底夯,一般夯击8~10锤(落距2m~3m)至锤声清 脆为止;当虚土厚度大于50cm时,用细长带橄榄状锤尖的重锤(2t 左右)进行底夯;当虚土厚度很大时可复打。 5.3.8孔成后应及时夯填。应按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入筛好 的土、灰土或水泥土填料至设计标高。要定量填料,在规定落高下 定数锤击(具体参数值应通过本规程5.1.4条试打施工确定)。夯 锤质量宜≥0.3t。夯填施工中应对填料量、锤击数及夯填时间等进 行记录。如在该桩施工中进行了自检,应将检查结果填入施工记 录中。夯填施工记录见附录B。 5.3.9柱锤冲扩挤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直径0.3m~0.5m、长度2m~6m、质量2t~10t的柱状 锤,锤底常为圆锥形、抛物线旋转体形等;锤质量、锤长、直径、落距 等应根据试验或按当地经验确定; 2通常将柱锤提升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土层,如此反复 冲击,接近设计成孔深度时,可在孔内填少量土料继续冲击,直到 孔底被夯密实。成孔时如出现缩颈可分次填入生石灰块、碎砖、十

    后,应由专人检测孔径、孔深、垂直度、沉渣厚度。若出现缩颈可采 取如下措施:加大跳打间隔;靠近上部的局部缩颈用洛阳铲铲去; 拔管后填入生石灰块、碎砖块、干土等,待王体含水量降低后复 打。对孔底虚土可采取如下措施:当虚土厚度在50cm以内时,用 填料的夯锤进行底夯,一般夯击8~10锤(落距2m~3m)至锤声清 脆为止;当虚土厚度大于50cm时,用细长带橄榄状锤尖的重锤(2t 左右)进行底夯;当虚土厚度很大时可复打。

    5.3.8孔成后应及时夯填。应按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入筛好

    土等,边冲击边将填料挤入孔壁,接近设计成孔深度时,可在孔内 填少量土料挤密桩端土; 3成孔后将拌好的填料分层填入桩孔并夯实。

    5.4预钻孔夯扩挤密施工

    5.4.2机械性能应与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的孔 径、孔深相适应。可采用长、短螺旋钻,机动洛阳铲,旋挖钻机等。 5.4.3夯扩锤锤底常为圆锥形、抛物线旋转体形等;夯扩锤宜短 粗(尽量缩小其长径比)以减小锤击过程中的晃动及与孔壁的碰 撞;锤直径应较钻孔直径小50mm~100mm,锤重常为3t~6t,落距常为 3m~5m;夯击过程中应随时调整夯机机位,做到对中锤击。

    粗(尽量缩小其长径比)以减小锤击过程中的晃动及与孔壁白 撞;锤直径应较钻孔直径小50mm~100mm,锤重常为3t~6t,落距 3m~5m;夯击过程中应随时调整夯机机位,做到对中锤击。

    外,局部处理时宜由外向里施工,施工时应间隔1个~2个孔个

    5.4.6>成孔后应由专人检测孔径、孔深、垂直度、沉渣厚度等,并 记录成孔时间。成孔后虚土厚度不得超过试验性施工确定的每次 孔填料高度h,此时可用施工夯锤进行底夯,夯击次数不少于试验 性施工确定的夯击次数n。当虚土厚度较小时夯击次数酌减

    d、高度h的松散孔填料扩为直径D的密实填料体时,每次填料 夯扩后孔深H,及所需的锤击数n即为施工控制参数。 每次填料夯扩后孔深H,可由式(5.4.8一4)确定:

    mm时填料高度h宜控制在0.6m以内。 预钻孔夯扩挤密桩的夯填施工记录见附录C。 5.4.9严格控制填料配合比,每批填料均应测试其最大干密度 Pdmx、虚方干密度P。、最优含水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 填料含水量进行测试与调整。 5.4.10施工单位应加强自控自查;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工艺要 求进行操作;应进行旁站监理

    5.5.1垫层施工前,应将垫层底面标高以上的孔填料和孔间土 并清除平整,若发现垫层底面标高以下有松软处应换填夯实,且经 全面洒水底夯(压)后再施工垫层

    5.5.2垫层用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及本规程5.2.1条要求。

    6.1.1垫层施工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于密度、含水量,并 换算出压实系数。取样点位置应在每层表面下2/3厚度处。对整 片垫层,每层每200m面积内应有一个检测点,且每层不应少于3 点;基槽,每层每30m不应少于1点,且每层不应少于3点;独立基 础,每柱基每层不应少于1点。

    6.1.2相邻三桩形心处土的最小挤密系数mamm及湿陷

    量挤密效果的最重要参数,应探井取样进行土工试验。检验找

    6.1.6挤密地基施工中的施工自检主要有两项:

    1孔料夯填质量抽检:建议采用孔内小环刀取样器(附录D) 取样或标准贯人、动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方法进行,采用原位测试方 法时,应有同条件土工试验进行对比。抽样数量不得少于施工总孔 数的1%、且每台班不得少于1孔。应分层检测,间距不超过1m; 2预钻孔夯扩挤密地基的桩身直径:正式施工时,每根桩均 按本规程第5.4.8条方法,以锤击数n作为主控指标,以夯扩后填 料体高度H作为核查指标,每夯填2m~3m核查一次。 6.1.7挤密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 试验,试验应在成桩14d~28d后进行,素土桩取低值,灰土桩取 高值。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孔数的0.5%,且每单体工程不应少 于3点。试验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附录B进 行,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曲线时,承载力特征值按以下相对 变形确定: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取s/d或s/b=0.010所对应的压 力;灰土挤密桩、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可取s/d或s/b=0.008所对应 的压力。 6.1.8下列情况应进行复合地基浸水载荷试验:特别重要的工程 项目;湿陷性土层厚度大且湿陷性强烈场地。复合地基浸水载荷 试验可参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进行。复合地 基湿陷系数按下式确定:

    6.1.8下列情况应进行复合地基浸水载荷试验:特别

    项目;湿陷性土层厚度大且湿陷性强烈场地。复合地基浸水 试验可参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进行。复 基湿陷系数按下式确定:

    式中: 复合地基湿陷系数: S,一 加至1倍设计荷载沉降稳定,浸水前承压板沉降量 (mm) ; S一一维持1倍设计荷载浸水,浸水后沉降稳定,承压板沉 降量(mm); d一一承压板直径,承压板为矩形时取短边长b(mm)。 当S.<0.017时,判定复合地基不具湿陷性

    6.2.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 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或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勘察 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进行。

    6.2.2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

    收时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记录: 挤密孔孔心放线、竣工平面图; 2 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和质量鉴定文件; 3 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4 检验试验及见证取样文件; 5 设计变更、事故处理记录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等。 6.2.3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2.3规定,

    表6.2.3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6.2.4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

    6.2.4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舟

    收。主控项目必须符合验收标准规定,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直至 符合要求,一般项目应有80%合格。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定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 规定”或“应按执行” 信 甘肃省工 28

    与设计控制指标,使挤密地基的事先设计成为可能,该成果后来均 为国标《黄土规范》及其它国标、行标、地方标准所采用,其中地基 处理宽度的规定还被作为所有地基处理宽度的共同的指导规定条 文。 ? 以往的挤密地基,一般应用在地基承载力≤300kPa的工程中; 为适应经济发展、工程建设需要,,本规程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其地基 承载力可以用到500kPa,或者更高。同时,挤密地基还可用在场地 和地基隔水防渗等特殊性能要求的工程中。

    与设计控制指标,使挤密地基的事先设计成为可能,该成果后来均 为国标《黄土规范》及其它国标、行标、地方标准所采用,其中地基 处理宽度的规定还被作为所有地基处理宽度的共同的指导规定条 文。 ? 以往的挤密地基,一般应用在地基承载力≤300kPa的工程中: 为适应经济发展、工程建设需要,本规程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其地基 承载力可以用到500kPa,或者更高。同时,挤密地基还可用在场地 和地基隔水防渗等特殊性能要求的工程中。人人 1.0.2本规程适用于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及欠密实素填土场地上 建(构)筑物挤密地基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工程验收,但不适 用于自重固结尚未完成的大厚度填土场地。自重固结尚未完成的 大厚度填土场地,虽亦属大厚度自重湿陷性场地,但还应考虑填土 材料、填土施工控制、填土时间、场地环境、工程条件等多种因素影 响,如兰州的九州开发区等。 1.0.3采用挤密法处理地基,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及甘肃省地方标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处

    1.0.3采用挤密法处理地基,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2.1.1经挤密法处理后的地基称为“挤密地基”或“挤密复合地

    2.1.1经挤密法处理后的地基称为“挤密地基”或“挤密复合地 基”,有些规范称为“灰土挤密桩、土挤密桩地基”,它是一种复合地

    基。 2.1.2强调了预钻孔夯扩挤密后的填料直径,以保证孔周土和 孔间土被挤密。预钻孔夯扩挤密地基比其它施工工艺挤密地基 填料孔置换率高,且处理深度大,但对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处理 效果不宜控制。2013年,甘肃众联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在榆中 和平镇,进行了施工工艺试验,该方法最深可处理50m厚黄土或素 填土。 2.1.3~2.1.4挤密地基中孔间及孔周土的干密度提高是不均匀 的,除与原地基土性有关外,还与设计、施工关系极大,即使同工 程、同场地、同深度、同部位的土样,测试干密度的提高程度也能相 差几倍,所以挤密地基处理后天密度的提高要强调提高的平均水 平,它需要通过勘察、设计和对土性、施工条件的分析及补充试验 资料,计算确定,仅靠场地中一些局部地段、局部深度的土样得不 到准确结果。 2.1.5~2.1.7过往评价挤密地基的处理效果,是用“干容重”评价 的,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早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对挤密地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首先提出用“挤密系数”的评 价方法,迄今已为全国国标、行标、各地方标准所采用。需要指出 的,“挤密系数”和“压实系数”是不同的,它们在性机理和数值规 定上都是不同的。 挤密地基的处理效果,是以“平均挤密系数”评价的,它是通过

    2.1.2强调了预钻扎务扩挤密后的填料直径,以保证孔周主和 孔间土被挤密。预钻孔夯扩挤密地基比其它施工工艺挤密地基 填料孔置换率高,且处理深度大,但对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处理 效果不宜控制。2013年,甘肃众联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在榆中 和平镇,进行了施工工艺试验,该方法最深可处理50m厚黄土或素 填土

    勘察设计、补充土工试验、分析计算确定的,用儿个土试样结果平 均得不出平均挤密系数。 3孔间的形心点,是挤密地基中处理效果的最弱点,它小于3 孔间挤密土的平均值及两孔间中点等部位的密实度,为确保挤密 地基的整体处理效果,要求它像“蜂窝煤”一样,形心点及其周边区 域不够密实的“范围”不能太大、仅局限在“处理单元”三角形的形 心附近,不许它扩展到两孔间中点、即各“处理单元"不能连片,为 此抽检3孔间形心点的“最小挤密系数”是必要的

    勘察设计、补充土工试验、分析计算确定的,用儿个土试样结果平 均得不出平均挤密系数。 3孔间的形心点,是挤密地基中处理效果的最弱点,它小于3 孔间挤密土的平均值及两孔间中点等部位的密实度,为确保挤密 地基的整体处理效果,要求它像“蜂窝煤”一样,形心点及其周边区 域不够密实的“范围”不能太大、仅局限在“处理单元”三角形的形 心附近,不许它扩展到两孔间中点、即各“处理单元不能连片,为 此抽检3孔间形心点的“最小挤密系数”是必要的。 2.1.8控制“相对孔心距”,是挤密地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包含“孔心距”和“孔径”两项,是控制它们之间的相对比值。 2.1.9我省科技人员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大量的试验测试 和统计分析,提出取孔(桩)2/3半径处的填料压实系数平均值作为 挤密地基孔填料平均压实系数,此规定已为全国国标、行标及各地 方标准所采用。 2.1.10一般来讲,地基土的置换率越高,地基承载力提高的幅度 越大。理论计算,预钻孔挤密的地基土置换率在20%~40%,远高 于沉管挤密。 肃省 38

    3.0.1对一般地区的建筑,特别是有一些经验的地区,只要掌握 了建筑物的使用情况、要求和建筑物场地的岩士工程地质情况以 及某些必要的土性参数(包括击实试验资料等),就可以按照本规 程的规定进行挤密地基的设计计算。工程实践及检验测试结果表 明,设计计算的准确性能够满足一般地区和建筑的使用要求,这也 是从原规范开始比过去显示出来的一种进步。对这类工程,只要 求地基挤密结束后进行检验测试就可以了,它是对设计效果和施 V 工质量的检验。 对某些比较重要的建筑和缺乏工程经验的地区,为慎重起见 可在地基处理施工前.在工程现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验 或试验性施工,应按实际的试验检测结果对设计参数和施工参数 等进行调整。 3.0.2挤密地基设计、施工前,应收集、掌握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 勘察、建(构)筑物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设计、工程场地及周边环 境当地及邻近地区的工程条件等资料。 工程范围内,应有足够数量的探并资料、且应有一定数量的探 并须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土性指标应由开挖探井、人工取样(1级 土样)、土工试验取得。资料不全时,应补充探井取样、土工试验, 掌握工程场地地基处理范围内地基土的干密度、含水量、击实试验 资料等。 应明确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强调评价工程场地的水环境 这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尤为重要,将影响挤密地基工程的处 理范围和要求

    3.0.3规定挤密地基的适用范围。当地基土的含水量略低于最 尤含水量(指击实试验结果)时,挤密的效果最好;当含水量过大或 过小时,挤密效果较差。当地基土的含水量w≥23%、饱和度 Sr>65%时,一般不宜直接选用挤密法。但当工程需要时,在采取 了必要的有效措施后,如对孔周围的土采取有效“吸湿”和加强孔 填料强度,也可采用挤密法处理地基,但应通过试验性施工验证可 行性。

    该条规定了挤密地基的平面处理

    根据我省系统的试验研究成果,首先由我省提出了挤密地基 在不同工程条件下合理的平面处理范围,并已为我国各国标、行标 及地方标准广泛采用;它不仅被用于挤密地基,且作为整个地基处 理处理宽度规定的指导条文。 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尤其是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我们 强调地基的整片处理,充分发挥处理后地基和场地的防水防渗性 能,将显著增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4.1.2该条不但提出了挤密地基处理后对基础持力层的要求,还

    能,将亚者增独工 4.1.2该条不但提出了挤密地基处理后对基础持力层的要求,还 对基础持力层以下和处理以外范围应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和场地的 稳定性和变形(包括压缩变形湿陷变形、震陷变形)要求。

    4.1.2该条不但提出了挤密地基处理后对基础持力层的

    对基础持力层以下和处理以外范围应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和场 稳定性和变形(包括压缩变形^湿陷变形、震陷变形)要求。

    4.2.1该条为以“平均挤密系数”为基础的孔心距计算公式,它适 合于正三角布孔时,不预钻孔、预钻孔及各种施工工艺施工的挤密 地基,无预钻孔时,计算式中的预钻孔直径取0。在确定了Pa及 Pdmax及设计要求的3孔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后对沉管挤密,若 已知沉管直径D可利用上式求得孔心距S,反之亦然;对预钻孔

    夯扩挤密,预钻孔直径d、孔心距S及夯扩填料体直径D三者中 若已知其中两个就可利用上式求得第三个。它是我省科技人员首 先提出并为全国国标、行标及地方标准所应用。 挤土成孔挤密法和预钻孔挤密法相比,在处理效果相同的条 牛下,前者孔心距将大于后者(指与挤密填料孔径的相对比值),后 者需要增加孔内的取土量和填料量,而前者没有取土量,孔内填料 量比后者少。在孔心距相同的情况下,预钻孔挤密比不预钻孔挤 密,多预钻孔体积的取土量和相当于预钻孔体积的夯填量,且其桩 间王的挤密效果取决于夯扩量,人为因素大,因此条件许可时应优 先采用挤土成孔挤密法。 在同样设计参数情况下,预钻孔挤密法的置换率较挤挤密 法高,前者对施工工艺、质量的要求也高于后者。预钻孔挤密法在 施工前,应根据填料的密度、填料孔直径和夯后设计要求填料干密 度、夯后孔直径等参数,计算填料体积,确保夯实质量。 上述计算也可通过3孔间挤密土的平均干密度提高系数m㎡ 解决。 如图1(a)所示正三角形布孔的沉管挤密桩,其平均干密度提 高系数m。为:

    司理,可求得预钻孔夯扩挤密桩的平均十密度提高系数㎡为:

    式中 S一一孔心距(m); D一一挤密或夯扩填料后的孔直径(m);

    d一一预钻孔直径(m),当不预钻孔(沉管挤密)时取0;地基挤密前.压缩层范围内各层土的平均干密度(g/cm);Pdmax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g/cm);一挤密填孔(达到D)后,3个孔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S.一相对孔心距,Sc=S/D。根据Pd、Pdmax及设计要求的3孔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n。计算出平均干密度提高系数㎡。后,对沉管挤密,可利用上式求得相对孔心距S.并进而求得D或S:对预钻孔夯扩挤密,预钻孔直径d、孔心距S及夯扩填料体直径D三者中若己知其中两个就可利用上式求得第三个。表1、表2为部分计算结果。表1正三角形布孔沉管挤密㎡。与Sc关系me1.451.431.411.391.371.351.331.311.29S.1.701.721.761.801.841.881.921.962.00me1.271.251.231.211.201.191.181.171.16S.2.042.122.302.352.402.452.502.55me1.151.141.121.111.101.091.081.07S.2.602.702.802.903.003.103.303.503.70表2 正三角形布孔预钻孔夯扩挤密me、d、S、D关系me1.101.151.201.251.301.351.401.45(m)D (m)0.70.4410.4580.4730.4860.4980.5090.5180.5270.40.80.4570.4810.5010.5190.5350.5490.5620.5741.00.4960.5320.5630.5900.6140.6360.6550.6730.80.5400.5560.5710.5840.7960.670.6170.6260.51.00.5720.6010.6260.6490.6680.6860.7030.7171.30.6300.6790.7200.7570.7890.8180.8430.86643

    d s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m) (m) D (m) 1.1 0.670 0.698 0.723 0.744 0.765 0.783 0.799 0.814 0.6 1.2 0.687 0.721 0.752 0.778 0.802 0.802 0.843 0.861 1.5 0.744 0.798 0.845 0.886 0.922 0.954 0.983 1.009 1.2 0.768 0.796 0.820 0.842 0.862 0.880 0.896 0.911 0.7 1.4 0.827 0.876 0.919 0.957 0.991 1.021 1.048 1.073 1.8 0.878 0.944 1.002 1.052 1.096 1.135 1.171 1.203 1.4 0.905 0.948 0.985 1.018 1.047 1.074 1.098 1.120 0.8 1.6 0.916 0.962 1.002 1.038 1.070 1.098 1.124 1.148 2.0 0.991 1.064 1.126 1.181 1.229 1.272 1.310 1.345

    图1挤密孔不同布孔方式示意图

    4.2.3平均挤密系数,是通过土性指标和设计要求分析计算确定

    4.2.3平均挤密系数,是通过土性指标和设计要求分析计算确定 的,因影响因素太多、用局部的几个土工试验数字不能较准确取 得。3孔间形心点,是最小挤密系数测试、统计、检验的特征点,也 是综合评价挤密地基性能的特征点,工程中它能在现场准确放点 取样。

    4.2.4挤密地基的成孔挤密,应尽量选用不预钻孔的成孔挤土

    挤密地基属于复合地基,由填料形成的桩体和挤密后的桩间 土组成。挤密地基的面积置换率一般不超过0.3,桩间土在复合地 基中面积占比较大,提高桩间土的强度是提高复合地基强度的一 条简单而经济的途径,因此规定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不宜小于 0.93。根据挤密地基浸水试验结果,桩间王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 0.93时,挤密地基的湿陷起始压力均在200kPa以上。

    4.3.1该杀规定了挤密地基扎孔内填科的选择原测。 ×当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工程场地水 环境复杂等情况时,孔填料的选择和安排布置等,应在详细分析和 设计计算的基础上慎重确定。 孔填料不应选用粗颗粒材料,特别是在处理后地基存在剩余 湿陷量时,防止形成渗水通道。 灰土填料中的消石灰粉应符合《建筑消石灰粉》JC/T481中合 格品以上标准,储存期不超过3个月,所含活性CaO或MgO不低于 相关标准要求。 4技幽当 动益

    iso标准4.3.2孔填料常分分层夯填土料和灌注胶凝高强材料西

    应准确确定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量、分层夯填的施工措 施和要求、压实系数测试点的位置数量和压实系数要求等,后种由 设计强度等级及材料要求确定。孔填料选择,尚须考虑孔(桩)周 土、水对孔填料或桩体材料的腐蚀性影响。 X 4.3.3规定孔填料可选用一种材料、也可选用2~3种不同填料, 做到物尽其材、避其所短,合理设计。 人 4.3.4该条规定了孔填料的腐蚀环境类别与解决腐蚀问题的工 程措施。

    应准确确定土料的最大十密度及最优含水量、分层夯填的施工措 施和要求、压实系数测试点的位置数量和压实系数要求等,后种由 没计强度等级及材料要求确定。孔填料选择,尚须考虑孔(桩)周 土、水对孔填料或桩体材料的腐蚀性影响。 ?

    4.3.3规定孔填料可选用一种材料、也可选用2~3种不同填料, 做到物尽其材、避其所短,合理设计。 4.3.4该条规定了孔填料的腐蚀环境类别与解决腐蚀问题的工 程措施。

    4.4.1~4.4.3在挤密地基上设置垫层,有调节桩土应力和防水双 重作用。挤密地基应考虑浅部松动层的不利影响,我们根据试验 测试与工程应用提出了松动层厚度的范围。对挤密地基所设垫层 的厚度、宽度、受力和防水抗渗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钢丝绳标准,总的应按设 计意图确定。 这购地其的效单评价

    4.5.1挤密地基应根据工程条件、现场环境,通过探井取样(1级 土样)土工试验、载荷试验与浸水载荷试验、其它现场原位测试,综 合评价挤密地基性能和地基处理效果。 4.5.24.5.4详细规定了挤密地基各主要工程参数的测试、计 算、评价的方法和要求。

    4.7.1~4.7.3过干的地基土,挤密处理效果不好。当处理范围内 地基土的含水量一般低于11%时,须在挤密地基施工前提前加水 增湿,提前时间可为半个月左右;增湿加水估算式处理前地基土的 干密度和含水量,宜以基础受力层范围为主考虑;应通过一定数量

    ....
  • 相关专题: 地基  
专题: 钢管标准 |建筑技术交底 |iso标准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认证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