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299-2013_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_施工规范.pdf

  • JGJT299-2013_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_施工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09
  • 发 布 人: tina0614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0.4无损检测方法

    2.0.5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检测过程对既有防水性能有局部或暂时的损伤路桥图纸,但 检测方法。

    2.0.7 无水氯化钙法testing method of anhydrous calcium chloride 利用安放在基层表面的无水氯化钙吸湿盒吸水前后的质量差 计算基层单位面积含水量的检测方法,

    利用安放在基层表面的无水氯化钙吸湿盒吸水前后的质 算基层单位面积含水量的检测方法,

    粘结强度检测前,使用切割工具沼 切割出的检测区域的面积。 2.0.10超声波法 ultrasonic method

    利用超声波在不同材质界面发生反射时间差的原理检测防水 层厚度的方法。

    l1落锤法droppinghamme

    用一定质量的钢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并锤击水平面防水 层,通过观察锤击部位裂纹分布情况检测防水层柔性的方法

    pendulumhammermethod

    用一定质量的摆锤装置,从水平、初速度为零的状态自由下 摆,锤击垂直面防水层,通过观察锤击部位裂纹分布情况检测防 水层柔性的方法。

    2.0.13 红外热像法 testing method of thermal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待检部位进行热成像拍摄,根据表面温 查找防水工程渗漏区域的方法

    3.1.1建筑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3.I. 建筑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按下刻程序进行: 1 接受客户委托: 2 开展检测前调查; 3确定检测方案; 4开展现场检测; 处理数据,并对无效数据进行补充检测; 出具检测报告。 3.1.2 调查阶段应开展下列工作: 1 了解检测目的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2收集待检工程的设计图纸、防水材料种类及材料检测报 告等施工验收资料: 3了解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条件及使用状况; 4查明建筑防水工程所处环境条件; 对于既有建筑,应查明防水工程的现状。 3.1.3 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检测范围和检测内容; 2 检测方法; 3 检测单元及测区、测点的划分方案; 4人员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措施 3.1.4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方法应根据防水工程的结构形式、 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当满足检测要求时,宜选 择无损检测方法。

    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当满足检测要求时,宜选 择无损检测方法,

    .1.6 检测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及部位; 2 防水材料名称及施工工艺; 3 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4 仪器设备名称及型号; 5 检测项目中每个测区的检测结果; 6 检测中出现的异常部位的图示; 7 检测日期及环境条件; 检测方法及双方约定的其他需要记录的信息。 3.2检测单元及测区的划分 .2.1新建建筑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建筑的屋面、外墙和地下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验收规范的规定; 2新建建筑的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表 2. 1 的规定;

    1新建建筑的屋面、外墙和地下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验收规范的规定; 2新建建筑的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表 3. 2. 1 的规定;

    2.1新建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检测

    3进行蓄水试验时,水池应被视为一个检测单元; 4进行红外热像法渗漏检测时,宜根据红外热像仪的精度 和检测范围划分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的面积不应大于仪器在最佳 分辨率条件下的最大检测范围。 3.2.2既有建筑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既有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第 3. 2. 1 条的规定。 2既有建筑的屋面、外墙和地下等防水工程检测单元应按 防水层面积划分,并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表3.2.2既有建筑屋面、外墙和地下等 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

    3.2.3测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红外热像法渗漏水检测时,一个检测单元应被视为 个测区。 2进行除蓄水试验和红外热像法渗漏水检测之外的其他检 测时,每个检测单元的测区数量不应少于3个,且每个测区的面 积不得小于10m。检测单元面积不足10m的,应作为一个 测区。 3对于建筑室内防水工程的自然间和水池,当进行蓄水试 验时,每个检测单元的每一自然间和水池均应作为一个测区;除 此之外,当进行其他检测时可从每个检测单元中随机抽取一自然 间和水池作为一个测区。

    他检测时,每个测区的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3.3.1测点表面应清洁。

    3.3.2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

    3.3.3检测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进行,检测环境温度宜在5℃~35℃

    3.3.5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4.0.1本章适用于基层平整度的现场检测。 4.0.2基层平整度现场检测的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靠尺规格应为2m; 2塞尺精度不应低于0.1mm。 4.0.3基层平整度检测时,每个测点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 险测一次,取两次读数的较大值作为该测点基层平整度的检测 值,并应精确至0.1mm。 4.0.4应以各测点检测值的最大值作为该测区基层平整度的检 测结果,并应以各测区检测结果的最大值为该检测单元基层平整 度的检测结果。

    4.0.1本章适用于基层平整度的现场检测。

    5.1.1本章适用于自然风干状态的混凝土或砂浆基层含水的现 场检测,其中含水率宜采用含水率测定仪进行检测,单位面积含 水量宜采用无水氯化钙法进行检测 5. 1.2基层含水检测时,环境相对湿度不应大于 80%

    5.1.1 本章适用于自然风王状态的混凝土或砂浆基

    5.1.2基层含水检测时,环境相对湿度不应大于 80

    5.2.1基层含水率测定仪的允许误差为士0.5%,测量范围不应 小于40%。 5.2.2基层含水率的测点间距不应小于1000mm,且距构件边 缘不应小于100mm。 5.2.3基层含水率检测时,含水率测定仪探头应与测点表面充 分接触,每个测点应重复检测三次,以三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 为该测点的基层含水率,并应精确至0.1%。 5.2.4应以各测点检测值的最大值作为该测区基层含水率的检 测结果,并应以各测区检测结果的最天值为该检测单元基层含水 率的检测结果。

    5.3单位面积含水量检测

    5.3.1单位面积含水量检测的仪器和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水氯化钙吸湿盒应密封,包含的粉状无水氯化钙质量 不宜小于100g,吸湿盒应具有重复开启、密闭功能,其开口面 积不宜小于800mm; 2透明罩开口面积不宜小于200mm×300mm,高度不宜小 于150mm;

    3透明罩、托盘及吸湿盒不应具有吸水特性,托盘不应影 响基层表面的水分向外扩散; 4天平的感量应为0.01g。 5.3.2单位面积含水量检测的每个测区应至少布置1个测点, 且测点应易于无水氯化钙吸湿盒的安放和透明罩的密封。 5.3.3单位面积含水量的现场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密封胶;2一透明罩;3一无水氯化钊 无水氯化钙吸湿盒;5一托盘;6一基

    3经过(24土0.5)h后,打升透明罩,立即密封无水氯化 钙吸湿盒,称取吸湿后无水氯化钙吸湿盒质量,记为㎡2,应精 确至0.01g,并应记录检测终止时间。 5.3.4基层单位面积含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中:MA 基层单位面积含水量(g/m),精确至0.1g/m 无水氯化钙吸湿盒的初始质量(g); m1

    A一一透明罩的开口面积(mm)。 5.3.5当布置多个测点时,应以各测点检测值的最大值作为该 则区的基层单位面积含水量的检测结果。 5.3.6应以各测区检测结果的最大值为该检测单元基层含水率 的检测结果。 5.3.7基层单位面积含水量检测时,应同时记录检测过程中的 平均气温。

    测应作废,并应重新进行检测

    6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检测

    6.0.1本章适用于混凝土或砂浆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的现场 检测。 6.0.2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 规定: 1粘结强度检测仪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显式粘结强度 检测仪》JG3056的规定,且精度不应超过1N; 2方形钢标准块的尺寸宜为40mm×40mm,厚度不应小于 25mm,且应采用45号钢制作; 3钢直尺的分度值应为1mm。 6.0.3 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检测的测点间距不应小于 1000mm,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应小于100mm。 6.0.4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使用高强、快速固化的胶粘剂将钢标准块粘结在测点上 并应保证满粘,在胶粘剂完全固化前,钢标准块不得受到扰动。 2沿钢标准块外沿,使用切割机在垂直基层表面的方向上 切成方形检测面,切割深度不应小于10mm 3将切槽清理干净,用钢直尺测量切割面尺寸,精确至 mm,计算切割面积(S)。 4将粘结强度检测仪与钢标准块连接在一起,并应保证拉 力方向与检测面垂直(图6.0.4)。 5将钢标准块以(5土1)mm/min的速率向上拉动,直至破 坏,然后记录最大拉力值和破坏面情况。对于检测过程中钢标准 块发生扭转、偏斜或检测面部分脱落的,该次检测应作废,并应 重新进行检测。 6当破坏面积大于钢标准块面积的80%,且破坏面中无外

    图6.0.4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检测示意图 1一加载装置;2一传力螺杆;3一切口;4一基层;

    5一胶粘剂;6一钢标准块

    露钢筋时,可判定本次检测为有效,否则应重新进行检测。 6.0.5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R。 表面正拉粘结强度(MPa),精确至0.01MPa; Ft一一最大拉力值(N); 检测面的切割面积(mm)

    F一最大拉力值(N); S一检测面的切割面积(mm) 6.0.6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检测结果的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测区内各测点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符合设计要求或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最小值不小于设计值的80%或国家 现行标准规定值的80%时,判定该测区所检项目合格; 2当测区内测点检测值的最小值不小于设计值的80%或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值的80%,且算术平均值小于设计值或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时,可在同一测区内加倍选取测点补测, 并以前后两批测点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和最小值为该测区所检项 目的检测结果; 3,全部测区合格时,判定该检测单元合格

    7.0.1本章适用于卷材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粘结强度的现场 检测。 7.0.2防水层粘结强度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粘结强度检测仪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显 式粘结强度检测仪》JG3056的规定,且精度不应超过1N; 2改性沥青类卷材防水层宜选用100mm×100mm的钢标 准块,其他类型防水层宜选用40mm×40mm的钢标准块,钢标 准块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且应采用45号钢制作; 3红外测温仪的分辨率不应超过0.1℃。 7.0.3 防水层粘结强度现场检测的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测点间距不应小于1000mm,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应 小于100mm; 2检测卷材防水层时,测点应避开卷材的搭接部位。 7.0.4 防水层粘结强度现场检测时,应采用红外测温仪对防水 层表面温度进行检测,且防水层表面温度应在10℃~40℃。 7.0.5防水层粘结强度的现场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使用高强、快速固化的胶粘剂将钢标准块粘结在测点上: 并应保证满粘,在胶粘剂完全固化前,钢标准块不得受到扰动。 2沿钢标准块外沿,使用切割机在垂直基层表面方向切成 方形检测面,应将防水层完全切透。 3将切槽清理干净,用钢直尺测量切割面尺寸,精确至 lmm,计算切割面积(S)。 4将粘结强度检测仪与钢标准块连接在一起,并应保证拉 力方向与检测面垂直(图7.0.5)。

    1使用高强、快速固化的胶粘剂将钢标准块粘结在测点上: 并应保证满粘,在胶粘剂完全固化前,钢标准块不得受到扰动。 2沿钢标准块外沿,使用切割机在垂直基层表面方向切成 方形检测面,应将防水层完全切透。 3将切槽清理干净,用钢直尺测量切割面尺寸,精确至 lmm,计算切割面积(S)。 4将粘结强度检测仪与钢标准块连接在一起,并应保证拉 力方向与检测面垂直(图7.0.5)。 5将钢标准块以(5士1)mm/min的速率向上拉动,直至防

    图7.0.5防水层粘结强度检测示意图 加载装置;2传力螺杆;3—一切口;4一防水层;

    水层完全从基层表面剥落,记录最大拉力值和破坏面情况。对于 验测过程中钢标准块发生扭转、偏斜或检测面部分脱落的,该次 验测应作废,并应重新进行检测。 6当破坏发生在基层、防水层或基层与防水层的粘结面中 且破坏面积大于钢标准块面积的80%时,可判定本次检测有效 否则应重新进行检测,

    7.0.6防水层粘结强度应

    式中:Rw 防水层粘结强度(MPa),精确至0.01MPa; F一最大拉力值(N); S一一检测面的切割面积(mm)。 7.0.7 防水层粘结强度检测结果的判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0.6 条的规定,

    8.1.1本章适用于防水层厚度的现场检测,其中超声波法适用

    8.1.1本章适用于防水层厚度的现场检测,其中超声波润 于涂膜防水层的厚度检测,割开法适用于涂膜和卷材防水月 度检测。

    8.1.2检测涂膜防水层厚度时,待检涂膜防水层应完全固化

    8.1.3当对防水层厚度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应以割开法白 结果为准。

    8.1.4 防水层厚度检测结果的判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0.6条的 规定。

    8.2.1超声波法所用的涂层测厚仪,应具有检测以混凝土、砂 浆为基层的涂膜防水层厚度的功能,检测精度不应大于 0.01mm,仪器的量程不应小于涂膜设计厚度的120%

    1采用与被测涂膜材质相近且厚度已知的涂膜对超声波涂 层测厚仪进行校正; 2在探头端面涂抹耦合剂; 3施加适当且恒定的力将探头垂直地压在测点表面,读取 并记录仪器示值(图8.2.2)。每个测点应重复读数3次,并应 以3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测点的防水层厚度的检测结果, 精确至 0. 01mm。

    图8.2.2超声波法检测示意图 一探头;2—耦合剂;3一涂膜防水层 4一基层;5一超声波涂层测厚仪主机

    图8.2.2超声波法检测示意图 探头;2一耦合剂;3一涂膜防水层 4一基层;5一超声波涂层测厚仪主机

    8.3.1割开法所用的测厚仪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材试验方法第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 GB/T 328. 4 的规定

    8.3.2割开法防水层厚度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采用切割工具在选定测点处切割出尺寸为40mm×40mm 的防水层,取样时应避免防水层因拉伸而产生的永久变形; 2用测厚仪在四边及中心部位分别量取样品的厚度,取5 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测点防水层厚度的检测结果,精确 至 0.01mm

    9.0.1本章适用于采用满粘工艺铺贴的卷材防水层与基层剥离 强度、卷材防水层接缝剥离强度的现场检测。 9.0.2剥离强度的现场检测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90剥离仪:应具有实时显示力值、位移等检测参数的功 能和自动峰值显示功能; 2红外测温仪:分辨率应为土0.1℃。 9.0.3剥离强度现场检测的每个测区应至少布置1个测点,相 邻测点的间距不应小于1000mm,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应小 于100mm。

    9.0.4剥离强度现场检测用试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制

    图9.0.4剥离强度试件 卷材防水层接缝剥离试件;2一卷材防水层与 基层剥离试件;3一卷材防水层

    2设定剥离速度为1o0mm/min,开始剥离试验,在此过程 中应保持拉力方向与基层垂直,当90°剥离仪运行至限位开关 后,停止检测; 3记录剥离力峰值、试件的破坏情况和防水层的表面温度: 剥离力峰值应精确至1N。

    剥离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9.0.7剥离强度应按下式计

    式中: P 剥离强度(N/mm),精确至0.1N/mm; Fp一—剥离力峰值(N); b一一试件宽度(mm)。 9.0.8 剥离强度检测结果的判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0.6条 规定。

    9.0.8 剥离强度检测结果的判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0. 规定。

    10.0.1本章适用于改性沥青类卷材防水层低温柔性的现场检 测,其中落锤法适用于水平面卷材防水层,摆锤法适用于垂直立 面卷材防水层。 10.0.2防水层柔性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冷箱应由制冷器件、测温元件、控制单元及直径不小于 200mm的隔温罩组成,冷箱的制冷温度应能降至一30℃以下; 2落锤仪应由落锤、透明导管组成,落锤质量应为(1000士1)g 锤头应为半球形(图10.0.2),锤头半径应为15=0.5mm,锤身应为圆 注形,半径应为(20土1)mm,导管长度应为(1050土10)mm,并 应在距下端1000mm处刻有标记;

    图10.0.2落锤与摆锤示意图

    3摆锤仪应由摆锤、摆臂、支座组成;摆锤质量应为 mm,锤身应为圆柱形,半径应为(20士1)mm,锤身应与摆臂连 接,摆锤重心至支座连接轴中心之间的长度应为(1000士2)mm。 摆臂质量应为(600士1)g,且应分布均匀; 4光学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应为10倍, 10.0.3防水层柔性现场检测的每个测区应至少布置1个测点, 且测点应避开防水层接缝 10.0.4不同类型卷材防水层低温柔性现场检测的测点表面温度 应符合表10.0.4的规定。

    表10.0.4不同类型卷材防水层低温柔性 现场检测的测点表面温度

    10.0.5防水层柔性现场检测前,应先将冷箱置于测点处,密封 隔温罩边缘,启动冷箱,使测点表面温度降至本规范表10.0.4 的规定值,并保持30min;然后移走冷箱,立即进行检测,且检 测应在冷箱移走后20s内完成。 10.0.6检测水平面防水层时,应将导管安放在测点上,落锤置 于导管内,且落锤距待检面应为1000mm,释放落锤,使其自由 下落锤击防水层(图10.0.6)。同一测点内应检测三次,且锤击 点间距不应小于50mm。 10.0.7检测垂直立面防水层时,应将摆锤仪置于测点上方,并 应保证摆锤锤击位置与测点重合(图10.0.7)。摆臂应从水平状 态自由下落,锤击防水层。同一测点内应检测三次,且锤击点间 距不应小于50mm。

    图10.0.6落锤法检测水平面防水层柔性示意图 1一落锤;2一导管;3一防水层;4一基层

    10.0.8锤击后,应立即用放大镜观察测点有无裂纹,并记录裂 纹形态。三个锤击点中可充许出现1条裂纹,当裂纹多于1条 时,应判定该测点防水层低温柔性不合格。 10.0.9测点防水层低温柔性不合格时,应判定整个测区及检测 单元的防水层低温柔性不合格,

    装修软件11.0.1本章适用于水平面防水层不透水性的现场检测。

    11.0.2防水层不透水性的现场检测应采用下列仪器和材料: 1渗水仪:盛水量筒应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容积应为 600mL,内径应为50mm,量筒上应有刻度,分度值应为1mm; 环形底座内径应为150mm,外径宜为220mm(图11.0.2); 2塑料定位圈:尺寸应与渗水仪的环形底座平面尺寸一致; 3 两个配重块:每个配重块质量不宜小于5kg。

    一 盛水量筒;2一导管;3一支架;4一配重块 5一环形底座;6一待检防水层;7一基层

    盛水量筒;2一导管;3一支架;4一配重块 5一环形底座;6一待检防水层;7一基层

    5一环形底座;6一待检防水层;7一基层

    11.0.3防水层不透水性现场检测的测点宜布置在怀疑有缺陷的 部位,且应易于安放渗水仪及密封。

    部位,且应易于安放渗水仪及密封

    1将塑料定位圈置于测点上,用粉笔分别沿塑料圈的内侧 和外侧画线形成环形区域: 2移走塑料定位圈,在环形区域内均匀涂抹密封材料,不 得使密封材料进入内圈; 3安放渗水仪,并应使渗水仪的中心和环形区域中心重合 用力压紧,安放配重块; 4密封材料完全固化后,将水加入渗水仪的量筒至0刻度 线,每5min记录一次水位高度,直至30min为止。 11.0.5检测结束时,渗水仪量筒内水位下降高度不应大于 2mm。下降高度大于2mm时,应判定该测点防水层不透水性不 合格。 11.0.6测点防水层不透水性不合格时,应判定整个测区及检测 单元的防水层不透水性不合格水质标准

    ....
  • 检测试验 建筑标准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专题: 花纹板标准 |铆钉标准 |档案标准 |水利技术论文 |抽样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