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

  •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1-14
  • 发 布 人: tina0614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2.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

    3.2.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

    3.2.3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玻璃标准规范范本,板底时,应留有30mm50mm

    3.2.9电线导管在多孔砖砌体中严禁斜向敷设。竖向敷设

    3.2.10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

    严禁冲击荷载扰动墙体。

    4.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设计

    4.1.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 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 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4.1.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必须保 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一般不应小于100mm,厨房、浴厕间、现 浇楼梯转向平台、阳台处不得小于90mm。对于屋面现浇板和其它 层配有双向交叉电线导管的现浇板,其设计厚度不得小于120mm。 4.1.3屋面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全通钢筋,建筑物两端的单元 中室少靠山墙的一个开间的现浇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 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 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 于1.5m。当现浇板设置了间距不大于100mm的双层双向钢筋时, 可不设置放射形钢筋图4.1.3)

    4.1.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 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 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4.1.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必须保 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一般不应小于100mm,厨房、浴厕间、现 浇楼梯转向平台、阳台处不得小于90mm。对于屋面现浇板和其它 巨

    中至少靠山墙的一个开间的现浇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 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 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 于1.5m。当现浇板设置了简距不大于100mm的双层双向钢筋时, 可不设置放射形钢筋(图4.1.3)

    4.1.4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

    1.4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 筋。板的上、下表面温度收缩钢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 小于0.15%。

    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温度收缩钢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 应小于0.15%。 4.1.5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宜为240mm×240mm,与楼板同 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mm,在门窗洞口处,当 圈梁过梁合一时,其高度可不受此限制。

    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mm,在门窗洞口处,当 梁过梁合一时,其高度可不受此限制。

    4.1.7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加 强带,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 度为700~1000mm,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对于砌体结构,后 浇带的设置应避开承重墙;否则,应按照要求设置变形缝。

    4.2预制混凝士空心板设计

    4.2.1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相邻板底缝宽度不应小于20mm,大于 30mm时应配筋。

    板底缝宽大于30mm的板缝中。

    4.2.3灌缝用混凝土应采用落度不大于10mm微膨胀细石

    4.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施工

    4.3.1 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4.3.2 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 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4.3.3 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 的用量不少于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4.3.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人模落度,高层住宅不

    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

    4.3.7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宣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

    现倪倪巩口 前进行不少于两次压抹(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直接踩踏混

    不得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 不得少于14d。

    4.3.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

    4.3.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 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 放重物。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时,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 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 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 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 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从留置后浇 至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的整个时段内严禁拆除其两 的支撑。

    4.4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施工

    4.4.2灌缝宜采用隔层灌缝工艺,缝口上下均留10mm深凹槽,灌

    部,上下有足够的保护层。

    部,上下有足够的保护层

    5.1.1厕浴问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楼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5.1.2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四周墙下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 度不小于180mm且符合砌体模数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

    5.1.1厕浴问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楼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5.2.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坐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5.2.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坐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5.2.2采用套管的,套管应用钢管制作,其长度、防水翼环焊接位 置应考虑管顶高出最终地面50mm的要求,防水翼环应位于预留洞 深度方向的中部;不采用套管的应按安装图集要求加装止水圈。套 管与立管之间应用油麻等密封材料填塞,上口用防水密封(胶)密 封(图5.2.2)。

    刷加胶水泥浆或界面处理剂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 掺人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 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人抗裂防渗剂的细 石混凝土填塞(参图5.2.2)

    5.2.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基层清理于净,阴角处粉成小圆

    D.2.4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基层滑理于净,阴用处粉成小胸 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5.2.5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楼地面 低5mm。

    后,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 mm。

    6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6.1设计6.1.1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节能的弹性涂料。6.2施工6.2.1: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千2%、细度模量不小干2.5的中粗砂。6.2.2外墙施工宜采用无架眼工艺。按规范留置架眼时,内侧采用半砖补砌、灰缝填满砂浆,外侧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捣实;小圆孔、灰缝扁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两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6.2.3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甩浆或其它工艺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6.2.4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6.2.5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6.2.6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6.2.7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c6.2.8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工具挤压出浆至密实。6.2.9窗台、窗檐、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12

    7.1.1,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及 门窗制作依据的图集。 7.1.2门窗拼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并应给出其规格、尺 寸、壁厚等数值。

    .1.2门窗拼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开应给出其规格、尺 寸、壁厚等数值。 7.1.3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内衬增强型钢,衬钢 厚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作防魔处理。

    7.1.3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内衬增强型钢,衬钢

    7.2.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角

    7.2.2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险

    浆刮糙处理时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门窗外框与墙体间隙。 7.2.3打发泡剂应在门窗框边洞口干净干燥后进行,发泡剂应连 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 人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7.2.3打发泡剂应在门窗框边洞口干净干燥后进行,发泡剂

    2.5打胶应在基层干净干燥后进行,宜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8.1.1对于体积吸水率大于3%的保温材料,不得设计为倒置式屋面。

    8.1.3柔性材料防水层的保护层宜采用撒布材料或浅色

    1.5屋面防水等级不宜低于二统

    8.22刚性细石钢筋混凝土防方 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网片。 2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 网片,后铺三分之一厚度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分二次压光。 3分格缝应上下贯通,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断开,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 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 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郎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 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

    1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网片。

    4保水养护不小于14d

    9.0.1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

    9.0.1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9.0.2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 500m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 制线标识清楚。 9.0.3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 度的控制标识,每1.5~2m范围内宜设置一一处。 9.0.4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 超标时及时处理。 9.0.5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的测量,每 三层为一个检验批。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 板厚度测量记录》(附录)。 9.0.6室内标高、轴线位置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房间数 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 9.0.7现浇楼板厚度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楼板数耳不 少于5块板进行抽查,采用钻孔法检测,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代 替钻孔,每块板不少于5个测点,测点均布。 9.0.8相预制混凝土空心板间高低差不大于5mm,每检验批按 10%的房间数三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

    附录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形象进度测量仪器测量日期测量项目层次或部位设计值允许偏差实测偏差(mm)室内标高实测点,不合格点。抽测人:复核人:轴线实测点,不合格点。抽测人:复核人:楼板厚度实测点,不合格点。抽测人:复核人:相邻预制板高低差实测点,不合格点。抽测人:复核人:处理意见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注:实测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在表中直接将该值圈出,17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1总则 (21) 2 术语 (21) 3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22) 3.1 设计 (22) 3.2施工 (23) 4楼板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26) 4.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设计 (26) 4.2预制混凝土空心板设计 (27) 4.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施工 (28) 4.4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施工 (30) 5楼地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31) 5.1 设计 (31) 5.2 施工 (31) 6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32) 6.1设计 (32) 6.2施工 (32) 7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34) 7.1设计 (34) 7.2 施工 (34) 8屋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36) 8.1设计 (36) 8.2施工 (37) 9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38)

    本章为术语,无说明。

    3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3.1设计3.1.1由于房屋墙体裂缝成因的复杂性,根据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尚不能完全防止和杜绝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合理地选择设置伸缩缝,可以使房屋墙体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可接受的程度。结合本地区设计、施工及管理水平,对变形缝的留置应首先满足相应技术规程的规定。3.1.2窗洞口是墙体受力的薄弱环节,且河南地区冬夏温差大,外墙、特别是顶层外墙,是温度影响的敏感部位,墙体在洞口削弱处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易出现裂缝并产生渗漏。采用现浇混凝土窗台梁及板带,可有效地改变墙体受力性状,控制裂缝的产生;规定窗台梁的混凝土强度及最小断面和最小配筋,是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CB50003一一2001)的规定。对于框架填充墙,纵筋4g10应与混凝土柱预埋的钢筋焊接,如未预留时,应采用化学植筋,且窗台梁与柱的接触面应进行毛化处理确保混凝土的结合:而对于砌体结构应将窗台梁钢筋直接锚入构造柱内。混凝土板带的厚度宜与砖的模数相一致,但不得小于60mm3.1.3由手混凝土小型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材料线膨胀系数大,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墙体的变形较大,易产生裂缝。为此,借鉴《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一2001)第6.3.6条的要求,增加混凝土构造柱和腰梁以及门洞口混凝土框。此做法也克服了门窗的动荷载作用带来的影响。3.1.4根据《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6.3.2条的规定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即可,但根据以往部分工程的经验,当砂浆强度等级提高到M7.5时,墙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会有较大提高,可以有效减少裂缝发生。3.1.5由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电线22

    导管设槽处容易产生裂缝。因此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 规范》(GB50210一2001)第4.3.4条的要求,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提 本条要求。

    3.1.6由于河南地区温度差异较大、轻质填充砌体材料的线膨

    系数大,同时文存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顶层产生的裂缝较多。因 此,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一2001)的第6.3.9条的要 求,结合部分施工实例,提出此项要求。但鉴于本《规程》第3.1.7条 中要求采用外墙外保温方式,故本条仅对内墙提出要求。

    3.2.1细砂普遍含泥量较大,相同强度下的砂浆,用细砂比用中粗 砂水泥用量加大,而水泥量的加大使砂浆的收缩值增大,易产生裂 缝。

    但考虑到在自然条件下,混凝士的收缩一般需要180d后才能趋于稳 定,养护28d的混凝土仅完成收缩值的60%,故在生产厂内或棚内 的停置时间应越长越好。这样对减少小砌块上墙后的收缩裂缝有 好处,故延长至42d。

    集03J104的做法,经部分工程实践,采取该措施。施工时,可先将上 部空隙留出,然后结合砌体中部的腰带及底部加强构造措施(如不 宜小于200mm的烧结多孔砖砌体或现浇混凝土坎台)设计砌块模

    2.4天量的工程实例显示,如果阳台栏板与全体钢筋之间未形 有效连接或连接不牢,会造成阳台栏板与主体之间产生裂缝。为 化对此项内容的要求,强调此措施。

    本砂浆收缩未稳定,极易产生裂缝和空鼓。因此,应尽量延迟 时间。

    正裂缝产生,而实际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拉结筋位置与砖的 模数不匹配,而弯折压人灰缝,大大削弱了其抗震及抗裂能力,造成 裂缝。

    3.2.8网片的抗裂作用主要是针对粉刷层而言,而非对主体,尽可

    考虑到过大的竖向埋管对砌体整体性和承载力影响较大,而较 小的竖向埋管对砌体整体性和承载力影响较小。在不影响砌体质 量的情况下,为方便施工,采取此措施。

    3.2.11由于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上开凿沟槽、孔洞

    4.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设计

    4.1.1该条文出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4条。 强调本条的自的在于防止由于建筑平面不规则导致现浇楼板裂缝 的出现。因为住宅的建筑平面不规则,如楼板缺角引起的L形平面 山角处或带有外挑转角阳台的凸角板端、楼板在相邻板跨连接处厚 薄相差悬殊、局部开洞、错层等情况下,都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对 钢筋混凝土现浇裂缝的防治非常不利。在出现建筑平面不规则的 情况下,可按本条文和4,1.4条的要求加以处理。 4.1.2综合考虑了楼板刚度过小易变形、建筑功能的要求,以及现 浇板配筋和板内预埋管线等因素的影响,参考南京及上海的做法, 现浇板的合理厚度应不小于本技术规程中的规定,这个指标要高于 《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中现浇板最小厚度的规定。理论和实际表 明,提高板厚对防止现浇板开裂有很好的作用。 4.1.3端开间及转角单元在山墙与纵墙交角处,山墙与纵墙的温 度变形会导致板角产生较大的主拉应力。较好的构造措施是在端 部单元的楼板中配置双层、双向的钢筋;钢筋间距不大于100mm 楼板上部钢筋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这些钢筋不仅是承受板在 角端嵌固在墙中而引起的负弯矩,更重要的是起到协调两片交角墙 体与板在受到温度变化时的变形,保证共同工作。南京市采取了这 一做法,较好地解决了该部位的45度裂缝。 4.1.4本条文出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02)第10.1.9条 此条的自的在于解决近年来,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在现浇楼 板内引起的束拉应力,导致现浇板裂缝比较严重的问题。设置温 度收缩钢筋有助于减少这类裂缝。鉴于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也可 以起到一定的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作用,故主要应在未配钢筋的 部位或配筋数量不足的部位沿两个正交方向(特别是温度、收缩应

    4.1.2综合考虑了楼板刚度过小易变形、建筑功能的要求,以 烧板配筋和板内预埋管线等因素的影响,参考南京及上海的低 现浇板的合理厚度应不小于本技术规程中的规定,这个指标要 《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中现浇板最小厚度的规定。理论和实 明,提高板厚对防止现浇板开裂有很好的作用。

    4.1.4本条文出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02)第10.1.

    此条的自的在于解决近年来,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在现 板内引起的约束拉应力,导致现浇板裂缝比较严重的问题。设 斐收缩钢筋有助于减少这类裂缝。鉴于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以起到一定的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作用,故主要应在未配钢 部位或配筋数量不足的部位沿两个正交方向(特别是温度、收

    力的主要作用方向)布置收缩钢筋。本条文中钢筋间距取规范 150mm,配筋率比规范提高了0.05%。

    4.1.5此条文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角部构造柱及圈梁的

    角部构造柱及圈梁与受其约束的现浇板两者刚度悬殊,从而达

    4.1.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势必增加,会导

    4.2预制混凝土空心板设计

    合现行图集的要求,将板缝配筋的宽度由40mm提高到30mm。

    4.2.3根据原《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

    5.0.3.4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4.3钢筋混凝士现浇板施工

    4.3.1众所周知,砂越细,其表面积越大,需要越多的水泥等胶凝 材料包裹,由此带来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的增加,使混凝土的收缩加 大

    4.3.2根据对混凝土用水量研究的已有成果,混凝土的用水量是 影响现浇混凝士楼板裂缝的最生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混凝土的 用水量会从三个方面影响现浇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第一,混凝土的 用水量的增加不仅会增加混凝土结构内部毛细孔的数量,而且会增 加混凝土成型后毛细孔内含水量,从而将增大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 干燥收缩。第二,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士用水量 的增加会相应增加水泥用量,而水泥用量的增加同样会增加混凝士 结构内部毛细孔的数量,也会增大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 第三,混凝土用水量的增加,使混凝土中泌水增加,而泌水增加,使 混凝土中有更多的毛细孔相贯通,使毛细孔中水分蒸发得更快,丛 而增加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于燥收缩。用水量减少后,早期强度增 强,也会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为了减少用水量,防止混凝土升 裂,制定本条文。

    4.3.3根据上海市的研究成果和南京市工程实例中的成功做法制

    定此条文。混凝土中粗骨料是抵抗收缩的主要材料,在其它原材料 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砂率增大而增大。砂率降低, 即增加粗骨料的用量,对控制混凝士干燥收缩有利。另外,如果不 能合理地使用掺合料,则混凝土中毛细孔数量会增多,反而不利于 防止混凝士的收缩,因此对粉煤灰的掺量加以限制

    通用品的落度不大于180mm:《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 三版)23.2.5中提出,为防止混凝土现浇板开裂,混凝土胶凝材料的 量不宜过大,泵送混凝土势落度宜控制在100~一140mm。预拌混凝 为满足泵送和振捣要求,其班落度一般在100mm以上,而落度

    过大会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 统计数据表明,混凝土落度每增加20mm,每立方来混凝土用水量 增加5kg。另一方面,混凝土沉缩变形的大小与混凝土的流态有关, 混凝土流动性越大,相对沉缩变形越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满 足混凝土运输和泵送的前提下,落度应尽可能减小。

    混凝土流动性越大,相对沉缩变形越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满 足混凝土运输和泵送的前提下,势落度应尽可能减小。 4.3.5由于施工单位不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在现浇楼板近支座处 的上部负弯矩钢筋绑扎结束后、楼板混凝土浇筑前,上部负弯矩钢 筋常常被工作人员踩踏下沉,使其不能有效发挥抵抗上部负弯矩的 作用,使板的实际有效高度减少,结构抵抗外荷载的能力降低,裂缝 就容易出现。

    4.3.5由于施工单位不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在现浇楼板

    的上部负弯矩钢筋绑扎结束后、楼板混凝土浇筑前,上部负弯矩钢 筋常常被工作人员踩踏下沉,使其不能有效发挥抵抗上部负弯矩的 作用,使板的实际有效高度减少,结构抵抗外荷载的能力降低,裂缝 就容易出现。

    施,对现浇板断面的削弱过多,造成楼板容易出现沿现浇板预

    施,对现浇板断面的削弱过多,造成楼板容易出现沿现浇板预理线 管方向的楼面裂缝。根据南京市的经验,采用此条文。

    4.3.7根据工程实践制定。

    4.3.8本条源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

    2002第7.4.7条。当混凝土浇捣完后未进行表面覆盖和浇水养护 或养护时间不足时,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 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 强度低,不能抵抗由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冬夏两 季,昼夜温差比较大,养护不当最容易产生温差裂缝。制定本条文 的月的是为了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2002)第7.4.7、9.4.3条的要求制定此条文。在混凝土现浇板强度 较小时,在其上吊运和堆放重物容易使现浇板产生大的变形,从而 导致裂缝。严格地说,对于是否可在其上吊运和堆放重物,还应考 其支撑结构的荷载性能,

    的提高和施工要求的严格而增加了少量费用,但后期因减少粉刷, 不仅克服了因粉刷带来的空鼓(甚至脱落)、裂缝,也弥补了前期的

    4.3.11本条源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第4.1条。摸板支撑未经计算或水平、竖向连系杆设置不合理电气安全标准, 造成支撑刚度不够,当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一定的值时,由于楼面荷 载的影响,楼板支撑变形加大,楼板产生超值翘曲,引起裂缝。由于工 期短,加之模板配备数量不足,出现非预期的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果 达到规范要求,导致翘曲增大也会引起裂缝,

    (GB50204一2002)第7.4.5、7.4.6条和工程实践,所要求的时间主要 考虑主体结构混凝土早期收缩的完成量。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是处 理施工缝、后浇带的常用做法,有较好的效果,

    4.4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施工

    4.4.1根据本省成功的工程实例制定此条文。从施工单位反馈的 言息来看,采用此工艺有如下优点:1.减少找平、座浆工艺;2.板底标 高容易控制:3.易与电气配管施工结合:4.板端构造接点连接牢固: 5.如果同时施工板缝,还可减少清理板缝工艺,且板缝中混凝土因 大面积有组织施工而质量提高:

    4.4.2本条根据已有施工经验制

    载对板缝中混凝土的扰动,缝口上下留置凹槽是为了保证与粉刷层 的结合,也是《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一2002)第 4,9.4条的要求。现有工程中有采取灌缝和圈梁混凝起施工 的,但此时必须保证支撑牢固。从部分工程的实际情况看,只要控 制好,同时施工时板缝混凝十本身的质量以及与楼板结合的质量都 比较好。但这一做法需要通过严格的实践取得一定的理论数据,如 支撑的数量、拆摸的时间。

    的位置 矿产标准,造成配管不到位、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制定此 条款是为了规范施工工艺。

    5.1.1~5.1.2考愿到《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一2002)第4.10.8条属强制性条文,而现实工程中却不被 重视,在此进行强调。对混凝土翻边的高度要求高于规范是考虑施 工的方便,且符合砌体模数。与楼板一起浇筑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防 水的能力,落实好强制性条文。

    ....
  • 质量标准
  • 相关专题: 住宅  
专题: 电缆标准 |技术交底 |设备设计图纸 |邮政标准 |水利图纸、图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