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8479-2022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京津冀).pdf

  • DB13(J)T 8479-2022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京津冀).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8-04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1.1排气道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住宅 建筑规范》GB5036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系统通风性能和 防火性能不应低于本标准第3章的要求。 5.1.2排气道通风截面尺寸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 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5.1.3厨房和卫生间不得共用同一排气道。同一层内厨房排气道应单独设置,不 应将两个厨房的排烟气管接入同一个排气道内,套内毗邻卫生间可共用同一排气 道。 X 5.1.4任何管线不得穿越排气道中,燃气、燃油热水器及户式采暖锅炉等的排烟 管不得接入排气道中。 5.1.5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设计应保证气体顺畅排出,并应采取防止烟气倒灌的 措施。 5.1.6排气道截面尺寸、防火止回阀接口、屋顶风帽接口的设计宜标准化、模数 化。 5.1.7应根据排风量需求验算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组件的通风能力,各组件过流 截面的气体流速不宜大于15m/s,并不应超过各组件的标定的工作能力。 5.1.8排气道系统在结构上宜远离卧室、起居室布置,宜避免气流噪声通过结构 传播影响居住和起居室内声环境。

    5.2.1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设计应包括下

    1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的整体结构连接布置、系统通风能力核算; 2排气道、防火止回阀、屋顶风帽各组件选型灭火系统标准规范范本,组件通风能力核算 3排气道的垂直承载能力核算; 4承托结构的构造设计、承托件的承载能力核算; 5屋顶风帽基座结构设计、屋顶风帽与基座连接强度核算:

    6其他相关结构设计与强度核算

    6其他相关结构设计与强度核算。 5.2.2排气道系统平面布置应根据住宅厨房、卫生间平面布局、厨房炊事操作和 卫生间的使用要求确定(图5.2.2),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至少有一侧靠墙布置,但不应设置在与卧室相邻的一侧,不宜设置在 与起居室相邻的一侧; 2可设置在厨房、卫生间靠近外墙内侧或内墙侧的位置; 3可设置在与厨房、卫生间相毗邻的储藏室或阳台内; 4当两个卫生间相毗邻时,可选用毗连式卫生间排气道,将排气道设于 个卫生间内墙侧,通过管道与另一个卫生间连接; 5当厨房和卫生间相临近时,可将厨房排气道和卫生间排气道分别同时设 6厨房排气道宜与灶具位置相邻

    图5.2.2排气道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

    (a)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内(b)穿越隔墙设置(c)设置在储藏间或阳台 1一排气道;2一预留洞口;3一排气口方向;4一厨房或卫生间;5一储藏间或阳台; 5.2.3排气道垂直承载能力、承托件的承载能力、屋顶风帽与基座连接强度及其 也相关结构的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 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进行核算,其设计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第 4章的相关规定。 524住室厨卫排气道系统设计应进行整体通风能力核算,80%开机率情况下

    5.2.4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设计应进行整体通风能力核算,80%开机率情况下,

    5.2.4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设计应进行整体通风能力核算,80%开机率

    厨房排气道系统应满足每户不低于300m3/h的排风能力,卫生间排气道系统应满 足每户不低于80m3/h的排风能力,且应具备防火和防倒灌功能 5.2.5在排气道进气口处应根据系统要求设置防火止回阀或防回流措施。 5.2.6防火止回阀和排气道、上下相接排气道间的连接部位应设有密封结构,不 应漏气。 5.2.7排气道应伸出屋面,在排气道出屋面处应设置屋顶风帽,排风要求应与系 统相匹配,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注:产品横截面外廊尺寸在保证不小于最小流通截面积的前提下,应根 计计算确定。奇偶数层可一体加工制作

    5.3.3排气道安装的预留洞大小应依据排气道设计截面尺寸确定,长短边各增加 50mm空间(图5.3.3、表 5.3.3)

    5.3.3排气道安装的预留洞大小应依据排气道设计截面尺寸确定,长短边各增加

    空间(图5.3.3、表5

    图5.3.3排气道安装预留洞示意图

    V表5.3.3排气道预留洞尺寸

    5.3.4楼层间排气道应每层进行承托处理,并宜采用经防腐蚀处理的定型承托件

    5.3.4楼层间排气道应每层进行承托处理, 并宜采用经防腐蚀处理的定型承托件 5.3.5承托件搭在楼板上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遇混凝土墙位置时应采用植筋 锚固,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mm。 5.3.6排气道楼层间洞口处应进行密封处理,密封宜采用防火砂浆

    应付 防火止回阀的安装要求,无法确定接口尺寸时可现场切割设置。 5.4.2厨房排气道进气口应朝向灶具方向。其他管道不应阻挡排气道开口,进气

    防火止回阀的安装要求,无法确定接口尺寸时可现场切割设置

    口位置应与吊顶、外窗上口标高等相协调。

    5.4.3排气道进气口标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厨房排气道进气口中心线距离顶板的距离不宜大于350mm,距地面的距 离不宜小于235mm; 2卫生间排气道气口中心线距离顶板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距地面的距 离不宜小于2200mm; 3其他建筑部位或有特殊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5.4.4相邻卫生间共用排气道时,进气口中心线水平位置错开不应小于100mm。 5.4.5排气道进气口设置在吊顶上方时,应在进气口下方吊顶处设置检修孔,开 孔尺寸不宜小于450mm×450mm 5.4.6进气口四周预留空间应能满足防火止回阀的安装、调试及检修要求,进气 口中心与隔墙左右间距不宜小于150mm,与吊顶间距不宜小于150mm。在防火 止回阀阀门操作一侧的操作空间不宜小于350mm。

    5.5.1排气道系统进气口位置应设置防回流构造或加装防火止回阀。 5.5.2单孔结构排气道内进气口位置宜设置防火止回阀。 5.5.3双孔结构排气道,支管接口件进气口位置应安装导流装置。当支管接口件 导向装置的高度小于600mm,应安装防火止回阀。当支管接口件导向装置的高 度大于600mm,可不设置防火止回阀。 5.5.4奇偶数层结构排气道可不安装防火止回阀,但应在排气道内进气口两侧设 置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与主管道连接的三通夹角不应大于30°

    5.6.1排气道屋顶风帽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屋顶上相邻构筑物,风帽基础高度应 有利于烟气扩散,并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和积雪深 度确定。 5.6.2风帽基础洞口尺寸不应小于排气道出屋顶排气口尺寸,通风量应满足设计 要求。 5.6.3厨房、卫生间排气道屋顶风帽毗连时宜使用一体制作的屋顶风帽, 5.6.4平屋面排气道的屋顶风帽基础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5.6.8屋顶风帽基础错位示意图

    一成品防倒灌屋顶风帽;2一螺栓固定;3一风帽基础;4一屋面结构;5一细石混凝土填缝; 5一女儿墙:7一排气道:8一防水密封胶

    5.6.9屋顶风帽应具有防止杂物坠入排气道的措施,当无防坠落措施时屋顶风帽

    基础与风帽间应设置钢板网等防止异物落入排气管道内的装置。

    5.7.1厨房卫生间用排气设备的排气量及风压值应与设计的排气道系统相匹配。 5.7.2厨房吸油烟机排气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吸油烟机》GB/T17713的 规定,风量不应小于600m3/h,不宜大于720m3/h,风压宜为180Pa~250Pa,油 脂分离度不应小于90%。 5.7.3卫生间用排气扇排风量不应小于110m3/h,不宜大于140m3/h,风压不应 小于60Pa。

    1厨房测试用吸油烟机的风压值宜为250Pa~300Pa,风量值宜为600m3/h 720m3/h; 2卫生间测试用排气扇的风压值宜为80Pa~100Pa,风量值宜为110m3/h 140m3/h。

    6.1.1施工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6.1.2排气道系统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并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1.3排气道系统供应单位应提供下列质量合格证明材料: 1排气道系统通风动力性能检测检测报告: 2排气道产品质量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耐火性能检测报告; 3防火止回阀产品质量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耐火性能检测报告、漏风 量检测报告; 4风帽、承托件产品质量合格证。 6.1.4排气道系统部品进场后,应按种类、规格型号分类存放,并标识清晰。 6.1.5排气道进场后应在平坦场地上水平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8m。 6.1.6排气道在搬运过程中,应采用两点托底方式搬运,装卸时不得抛掷。 6.1.7 施工前应对进场的构配件进行检查和抽样复验,不合格产品不得采用 6.1.8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成套系统进行安装,不应随意更换系统配件 6.1.9排气道系统宜按图6.1.9 所示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

    图6.1.9排气道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6.1.10排气道系统施工的各道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施工合格后 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应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保存必要的视频、图像资料。 6.1.11排气道施工应在土建主体工程完毕之后,在隔墙施工、楼地面、墙面和 顶棚粉刷等室内装饰前,且楼板预留洞拆模后,由下向上逐层安装。 6.1.12屋面排气道施工安装应在屋面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施工前进行

    6.1.12屋面排气道施工安装应在屋面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施工前进行。

    6.1.12屋面排气道施工安装应在屋面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施工前进行

    6.1.13排气道系统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宜进行气密性检查,发现漏风处应进 行密封处理。 6.1.14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应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保护,不应污染和损坏 排气道局部损坏处应用相同材料进行修补或更换。 6.1.15工程完工后应对系统进行质量检查。当进行排气道系统现场实体气密性 检测、通风动力性能检测和屋顶风帽避风性能检测时,可按附录C~附录E的要 求进行。

    6.2.1排气道系统、部品进场时应查验质量合格文件,文件应与进场的材料的规 格型号一致,齐全、有效,产品性能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 6.2.2排气道系统进场后应对产品型号、外观及标志进行检查,并应对产品出现 的一般缺陷进行修补。 6.2.3排气道系统安装前应对排气道、防火止回阀、承托件、屋顶风帽按批次进

    6.2.3排气道系统安装前应对排气道、防火止回阀、承托件、屋顶风帽按批次进 行进场检查和抽样复验,检查和复验项目见表6.2.3。

    表6.2.3排气道系统检查和复检项目

    6.2.4进场检查抽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气道外观质量应每1000根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次抽检10根进行 现场外观和尺寸偏差的检查,随机抽取3根进行耐软物撞击现场测试; 2防火止回阀应每1000个划分为一检验批,每批次抽检3个进行型号、外 观、开启角度的现场检查; 3承托件外观质量每1000件划分为一检验批,每批次抽检10件进行外观 尺寸的现场检查; 4屋顶风帽每个工程应抽取3个样品进行外观、尺寸的现场检查。 6.2.5排气道进场后应进行下列检查,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4.1.3条~第

    4.1.6条的要求: 1排气道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 2排气道型号、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排气道上应有明显的型号、供应商信息等标识; 4排气道外观应完好无破损,长度、壁厚、截面尺寸、端面对角线差应满 足本标准和设计要求; 5排气道耐软物撞击性能应按本标准第4.1.7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检测,性能 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2.6排气道应按每个分包项目随机抽1根进行耐火极限的见证取样复验,耐火 极限、完整性和隔热性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 6.2.7防火止回阀进场后应进行下列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要求 1防火止回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 2防火止回阀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3防火止回阀各零部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磨损及其他影响其密封性能的 损伤,止回阀和零部件表面均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经处理后的表面应光滑、 平整,镀层、涂层应牢固,不充许有起泡、剥落、开裂以及漏漆、流痕、皱纹等 缺陷; 4手动打开防火止回阀阀片,阀片不应严重遮挡排气通道,完全开启后阀 片最大开启角度应不小于60°; 5手动反复开关防火止回阀的止回阀片10次,阀片应能灵活开闭,闭合可 靠。 6.2.8防火止回阀应按每个分包项目随机抽3个进行漏风量的见证取样复验,复 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 6.2.9风帽进场后应进行下列检查,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4.3.4条的要求: 1风帽外观完好,无破损; 2风帽截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1排气道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 2排气道型号、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排气道上应有明显的型号、供应商信息等标识: 4排气道外观应完好无破损,长度、壁厚、截面尺寸、端面对角线差应满 足本标准和设计要求; 5排气道耐软物撞击性能应按本标准第4.1.7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检测,性能 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极限、完整性和隔热性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

    1防火止回阀质量合格证明义件应齐全有 2防火止回阀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3防火止回阀各零部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磨损及其他影响其密封性能的 损伤,止回阀和零部件表面均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经处理后的表面应光滑, 平整,镀层、涂层应牢固,不允许有起泡、剥落、开裂以及漏漆、流痕、皱纹等 缺陷; 4手动打开防火止回阀阀片,阀片不应严重遮挡排气通道,完全开启后阀 片最大开启角度应不小于60° 5手动反复开关防火止回阀的止回阀片10次,阀片应能灵活开闭,闭合可 靠。 6.2.8防火止回阀应按每个分包项目随机抽3个进行漏风量的见证取样复验,复

    6.2.9风帽进场后应进行下列检查,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4.3.4条

    1风帽外观完好,无破损; 2风帽截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6.2.10承托件进场后应进行下列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4.4节的规定: 1 承托件外观完好无破损,不应有虚焊、漏焊情况; 2承托件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3承托件的接口大小应与排气道截面尺寸相符。

    6.3.1排气道应严格按照排气道上标识的层号、气流方向及图纸设计的进气口方 向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管口应采取遮盖措施。 6.3.2排气道安装前应对排气道型号、外观及楼板预留洞洞进行检查,其位置、 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楼层孔位垂直对中,并应清除预留洞四周毛边。 6.3.3根据设计要求,应从顶面吊挂垂直中心孔线,在预留洞边弹出中心线,并 在楼板和墙面上弹出2条正交的中心线。然后在排气道垂直面两侧也弹出中心 线。 6.3.4首层安装前,应检查排气道底部地面基层,基层不平整时应采用不低于C20 混凝土或1:2水泥砂浆垫层抹平找平后方可进行首层排气道的安装。 6.3.5依据测量中心线标志将排气道起吊就位,校正中心线后安装固定,排气道 中心线与预留洞中心线定位偏差不应大于5mm,用2m靠尺校正通风道的垂直 位置,垂直度不应大于5mm,安装完成后应对排气道底部四周进行密封处理。 6.3.6上层管道安装前,应进行承托件的安装,将承托件安放就位在预留洞口上 承托件支脚承担在楼板基层上,下口应与下层排气道对正卡严。当承托件有一侧 需要安装于墙壁内时,应先根据承托件的规格在对应的墙壁处钻孔,孔径和深度 满足承托件的安装要求,且孔深不应小于50mm。在孔中抹少量砂浆后将承托件 安放就位。 6.3.7上层管道安装时,应在两根排气道管体结合部涂抹少量水泥砂浆或素浆, 排气道对准中心线,将管道插入承托件中,上下排气道口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 5mm,垂直度不应大于5mm,上下层错位不应大于5mm。承托件及排气道与楼 板之间的空隙支底模后用C25细石混凝土分二次将预留洞的缝隙浇捣密实,第 一次浇筑完终凝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浇筑,并做成高于楼板面50mm×50mm的防 水反坎或抹八字处理后在外面进行防水处理。 6.3.8排气道与楼板、墙面之间的空隙处,应采用C25细石混凝土填充捣实,并 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和水泥砂浆进行表面处理。 6.3.9卫生间排气道与墙体连接部位应进行防水处理。 6.3.10排气道宜在安装前预留好进气口,如需安装后开口,应采取措施防止切除 物坠入下方排气道内

    6.3.11每层排气道安装后应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11 的抓定

    表6311排气道安装允许偏差

    6.3.12奇偶数层结构排气道安装应满足下

    1采用的导流装置支管与主管道连接的三通夹角不应超过30° 2应按住宅层数、进气口开口位置和变压板标识进行安装。 6.3.13排气道安装完成后可按设计要求在外立面采取挂热镀锌钢丝网或耐碱玻 璃纤维网格布后用水泥砂浆粉刷,粉刷应均匀平整,厚度宜为10mm~20mm, 表面平整度不大于4mm。 6.3.14当施工中断时,排气道散口部位应临时封闭防护。

    6.4.2风帽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风帽基础的预留口位置高度、预留尺寸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金属风帽结构应固定牢固,底座防水垫应完好、牢固,标识应清晰: 3金属风帽各部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裂纹、压坑及明显的凹凸 毛刺、孔洞等缺陷: 4混凝土风帽外观不应有裂纹、破损等明显缺陷。 6.4.3安装风帽之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在风帽基础上放置25mm×25mm钢板网, 用水泥砂浆找平风帽安装基础的上平面,校正风帽位置,中心线应与烟道中心线 致,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或者预埋铁件焊接的方式将风帽固定在基础上。采用膨 胀螺栓时,直径不应小于Φ10,孔垂直深度不应小于60mm。 6.4.4混凝土组合式风帽各部分应连接可靠,不得松动。 6.4.5金属风帽安装时螺栓孔、风帽底座四周应采用耐候胶密封防水。 6.4.6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的风帽,宜在基础对应底板四角处预埋铁件,连接处进 行抹平防漏处理。

    6.4.7风帽安装完成后高度超过避雷设施保护范围时,应设置防雷装置与接地系 统连接。 6.4.8风帽底板出风口周边处应高于底板周边,防止雨雪倒灌

    6.5.1防火止回阀安装前应将排气道预留口开通。 6.5.2安装前应逐个检查防火止回阀的阀门外形、操作机构应完好、启闭灵敏度 及防火止回阀风口有效通风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再进行安装。 6.5.3防火止回阀应安装在排气道管道外壁,应自上而下逐层安装。 6.5.4确定防火止回阀水平度,将阀体上固定扣反扣在排气道进气口内壁并进行 固定,防火止回阀与排气道接触部位应采用防火胶进行密封,防止烟气侧漏。 6.5.5采用螺栓安装时,应用镀锌螺栓将法兰固定安装在排气道预留进风口处, 法兰安装方正,与排气道连接牢固,四周宜进行密封处理。 6.5.6安装完成,应再次检查防火止回阀的启闭灵敏度,检查防火止回阀排气口进 入排气道内的气流方向应与排气道内的气流方向相同。 6.5.7弹簧卡式防火止回阀可直接卡入排气道预留进风口,调整防火止回阀方向 位置后四周进行密封处理。

    7.1.1排气道系统施工完毕应进行分项工程验收,验收应做记录、签字并归档。 7.1.2排气道系统可划分为厨房排气道分项和卫生间排气道分项两个分项工程。 每一单体建筑工程的厨房、卫生间独立排气道系统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7.1.3排气道系统工程质量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资料: 1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 2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3排气道系统及各部件的出厂合格证明和型式检验报告、耐火检测报告、 系统通风性能检验报告、进场复检报告;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排气道系统安装记录表; 6排气道系统工程质量自检记录表; 公开浏览专用 8排气道系统工程分项、检验批验收记录表, 7.1.4排气道和承托件的安装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形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及影像资料。 7.1.5检验批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一般项目的质量合格率不低于90%。 7.1.6排气道系统工程质量验收应按本标准附录A排气道系统质量验收记录表的 要求进行验收

    7.2.1排气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现场系统气密性检测、通风动力性能检测和 屋顶风帽避风效果检测。 7.2.2现场检测应选取有代表性的系统进行,每一施工单位承建的住宅工程不应 少于1个系统。 7.2.3系统现场气密性检测应在防火阀安装前进行,检测方法宜按本标准附录C

    的规定进行,厨房每层漏气量不应大于10m3/h,卫生间每层漏气量不应大于 4m3/h。 7.2.4排气道系统现场通风动力性能检测应在气密性检测合格后进行。 7.2.5排气道系统现场通风动力性能检测应按本标准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排 气道系统通风动力性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按建筑物层数根据表7.2.5选定开机率的工况进行测试; 2在任一工况每户厨房排风量不应小于300m3/h,卫生间每户排风量不应小 于80m3/h,判定该排气道系统排风量合格; 3在任一工况下开机层支管静压应大于排气道内静压、未开机层支管静压 应为0或负压,判定该排气道系统无倒灌

    的规定进行,厨房每层漏气量不应大于10m3/h,卫生间每层漏气量不应大于 4m/h

    7.2.6屋顶风帽在室外风作用下的避风性能检测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7.2.6屋顶风帽在室外风作用下的避风性能检测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表7.2.5排气道系统现场通风动力性能检测开机率

    1将开机率设置为0%,即关闭排气道系统上所有油烟机 2检测排气道系统内顶层和下一层排气道系统内的静压值: 3排气道系统内的静压值若小于0,判定风帽能够防止室外风的倒灌,避 风性能合格。 X

    7.3.1排气道系统的构配件品种、规格及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和产品相关标准要 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进场检查验收记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型式检验报告。 7.3.2排气道耐火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任意抽查一组。

    检验方法:见证取样送检,检查进场复检报告。 7.3.3排气道的耐软物撞击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每个工程抽检一组。 检验方法:现场试验,查验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7.3.4防火止回阀的漏风量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不同规格每个规格抽查一件。 检验方法:见证取样送检,检查进场复检报告。 7.3.5防火止回阀应与管体安装牢固、严密,不应有漏装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7.3.6上下层排气道的承托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承托应安全可靠,密封严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查验施工记录表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7排气道进气口的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进气口处防回流措施应符合设 计和本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查验施工记录表。 7.3.8系统屋顶风帽的安装应位置正确,与基础连接牢固。 检查数量:按系统数量的10%抽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9系统通风动力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规定,排风顺畅,无倒灌、窜气 现象。 检查数量:不同总承包单位每一单体建筑抽测不少于1个厨房系统, 检验方法:进行现场通风动力性能检测,查验检测报告。

    检验方法:见证取样送检,检查进场复检报告。 7.3.3排气道的耐软物撞击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每个工程抽检一组。 检验方法:现场试验,查验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7.3.4防火止回阀的漏风量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不同规格每个规格抽查一件。 检验方法:见证取样送检,检查进场复检报告。 7.3.5防火止回阀应与管体安装牢固、严密,不应有漏装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7.3.6上下层排气道的承托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承托应安全可靠,密封严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查验施工记录表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7排气道进气口的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进气口处防回流措施应符合设 计和本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查验施工记录表。 7.3.8系统屋顶风帽的安装应位置正确,与基础连接牢固。 检查数量:按系统数量的10%抽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9系统通风动力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规定,排风顺畅,无倒灌、窜气 现象。 检查数量:不同总承包单位每一单体建筑抽测不少于1个厨房系统, 检验方法:进行现场通风动力性能检测,查验检测报告。

    7.3.10排气道外观、尺寸偏差、壁厚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不同规格每个检验批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厚度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或钻孔方法检查,钻 孔数量每一壁面4个,两端距端面200mm各1个,中间1个,随机1个,孔径

    10mm,应在不同面上钻取;检查进场复检报告。 7.3.11排气道安装位置偏差、垂直度满足设计及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2m靠尺尺量检查,查验施工记录表 7.3.12排气道上下层排气道连接处错位偏差不大于5mm。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查验施工记录表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2m靠尺尺量检查,查验施工记录表 7.3.12排气道上下层排气道连接处错位偏差不大于5mm。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查验施工记录表 7.3.13防火止回阀的标识、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标识、外观、阀片开启角度、启闭灵活性,尺量 检查产品进气口尺寸。 7.3.14防火止回阀安装位置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安装记录。 7.3.15屋顶风帽的标识、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16屋顶风帽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规定。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不少于3个。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安装记录。

    7.3.14防火止回阀安装位置正确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安装记录。 7.3.15屋顶风帽的标识、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16屋顶风帽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规定。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不少于3个。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安装记录。

    附录A排气道系统质量验收用表

    A. 0. 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0.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按表A.0.2进行验

    表 A.0.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首系统质量控制验收应按表A.0.3进行验收

    表A.0.3排气道系统质量控制验收记录表

    A.0.4排气道系统工程质量自检应按表A.0.4进行验收填写。

    道系统工程质量自检应按表A.0.4进行验收

    表A.0.4排气道系统工程质量自检记录表 编号

    0.5排气道系统工程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A.0.6排气道系统工程质量验收应按表A.0.6进行验收填写。

    表A.0.6排气道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附录B排气道耐火试验方法

    B.0.1试验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的规 定。 B.0.2试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升温及压力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T9978.1的规定(图B.0.2),并应按公式B.0.2控制炉内升温:

    式中:T一炉内平均温度,℃ t一试验时间,min。 2应采用内外同时受火试验条件,试件一端进入炉内0.5m暴露于火源,使 烟火蔓延于试件内部,炉外2m利用引风系统装置模拟烟效应; 3连接于试件后端的调节阀应处于关闭状态,并应能调节烟气渗漏量700m (mh)~1000m3/(mh); 4耐火试验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 用要求》GB/T9978.1的规定,应能提供满足试件受火条件的炉火和温度要求, 试验炉内炉压宜控制在15Pa土5Pa范围内。 B.0.3试验时测量仪器的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炉温测量用热电偶精度宜为土15℃,其他温度测量精度宜为土5℃; 2压力计测量精度宜为土5Pa; 3时间测量精度宜为土10s。

    B.0.4试件应为矩形排气道,壁厚宜为15mm土3mm门窗标准规范范本,管体物理力学性能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住宅厨房和卫生间排烟(气)道制品》JG/T194的规定。 B.0.5试件送检前应养护达到强度要求并保持干燥,使其达到或接近正常使用状 态。 B.0.6试件截面尺寸应和工程实际使用的管道截面尺寸相同,试件长度不应小于 2.5m。 B.0.7每种规格的排气道应至少选取3个试件,其中2个用于型式检验,1个进 行耐火试验。试件型式检验合格后进行耐火性能检测。 B.0.8试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试件水平插入试验炉内不少于0.5m,并依次与调节阀、连接管、冷凝 器、引风机连接管道连接并密封(图B.0.8);

    图B.0.8试件安装示意

    :2一连接件:3一热电偶:4一传感器导出口:

    5一引风机连接管道;6一冷凝器;7一连接管,8一调节阀 2炉内热电偶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 分:通用要求》GB/T9978.1的规定。 3试件背火面温度测量用热电偶应贴在距试验炉外壁1.2m处试件上下表面 中心位置。 B.0.9试验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试验安装就位后启动引风机、调节进气阀和调节阀,使连接于试件后的调 节阀的烟气渗漏量保持在700m/(mh)~1000m/(mh)之间; 2试验炉点火,当炉内平均温度达到50℃时为试验开始时间,应记录每分 钟的炉内温度和压力,应控制炉温使其平均温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

    B.0.9试验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的规定; 3应记录试验开始时间时热电偶的温度作为背火面的初始平均温度; 4应记录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试件开裂、火焰出现、试件挎塌、试件变形、 漏烟等非止常情况出现的时间和部位: 5耐火试验达到1.00h时应记录背火面热电偶温度,并应采用移动热电偶测 量、记录背火面可能温度较高的任一点的温度。 B.0.10试件的耐火达到1.00h时观察试件的隔热性和完整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1观察在炉内0.5m、炉外2m的排气道,试验过程中试件表面应不跨塌,无 裂缝,变导装置应完整; 2试件背火面平均温度温升不超过初始平均温度140℃,任一点位置的温度 温升不超过初始温度180℃。 B.0.11防火性能合格的判定准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达到1.00h时试件任意部位表面未出现跨塌、开裂、变形、穿火或漏 烟,变导装置完整时判定为“完整性”合格;出现受火段截面萎缩,导致穿火、 试件跨塌,不能保持原有的安装位置、管道炸裂形成孔洞、管道受热变形,开裂 而穿火、漏烟等任一中情况则认为试件已丧失耐火能力; 2在试件完整性合格的条件下隔热性满足B.0.9条第2款的要求时判定隔 热性”合格。如果试件的“完整性”已不符合要求,则将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 不符合要求。

    .12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试验委托单位名称; 2制造厂名称和产品型号规格; 3送样形式; 4标准编号; 5试验日期; 7观察记录; 8试件结构简图,材质、技术数据设备安装技术、工艺,安装及其他有关说明; 9试验结论; 10试验主持人及试件单位负责人签字,试验单位盖章

    附录C排气道系统现场气密性测试

    ....
  • 相关专题:
专题: 建筑标准 |闸阀标准 |施工组织设计 | 取样标准 |医药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