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CECS992-2022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应用技术规范.pdf

  • T CECS992-2022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应用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8.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8-26
  • 发 布 人: chimu007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新规范

    两端分别锚固于预制柱与叠合梁端叠合层底部,主要用于承 担梁端剪力的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钢筋

    具有一定长度无粘结段或削弱段,能够在柱身端部、相连基 础内或相连梁柱节点内等指定部位耗散地震能量的柱端纵向 钢筋。

    采用柱端耗能钢筋连接基础或相邻梁柱节点的柱端 节点。

    燃气标准规范范本2.1.7柱端外包钢板低损伤节点

    connectionencasedbysteelplates

    connectionencasedbysteelplates

    2.2.1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

    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 fstk 梁端耗能钢筋的抗拉极限强度标准值: ft一 预制梁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uy 抗剪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uyk 抗剪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y 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k 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s1一一耗能钢筋伸长值; pt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结合面缝隙张开时的附加 应变; pu一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应力达到0.95fpk时的应变; Es一 耗能钢筋的应变; 61、02 柱两侧梁柱结合面张开角度;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3132 柱两侧梁截面受压区高度。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α 钢绞线外形系数; α1~β 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调整系数: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渗透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YRd 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 Y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A 摩擦系数;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亚 抗剪折减系数; 2 与抗震等级有关的系数,

    3.1.1压接装配框架应具有清晰、完整及可靠的传力途径。采

    3.1.2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房屋结构最大适用高度不宜超 过表3.1.2的规定;对于平面或竖向均不规则的高层建筑,最大 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 注:本章“框架结构”指全部或部分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框架结构 包括与其他类型框架混合布置的结构

    续表 3. 1. 3

    注:1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3.1.4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房屋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及建 筑尺度、形状、使用功能和预应力张拉施工要求确定结构缝的位 置和构造;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应结合考虑,伸缩缝与沉降 缝的宽度应满足防震缝的规定。

    3.1.4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房屋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及建

    下按: 筑尺度、形状、使用功能和预应力张拉施工要求确定结构缝的位 置和构造;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应结合考虑,伸缩缝与沉降 缝的宽度应满足防震缝的规定。 3.1.5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房屋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 按表3.1.5确定。当结构长度超过表中数值时应对结构进行混凝 土收缩、徐变和温度作用下的计算分析,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低 收缩混凝土材料,设置施工后浇带,采用跳仓法施工,加强混凝 土养护或施加额外预应力等抗裂措施。

    3.1.5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房屋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

    按表3.1.5确定。当结构长度超过表中数值时应对结构进行混凝 土收缩、徐变和温度作用下的计算分析,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低 收缩混凝土材料,设置施工后浇带,采用跳仓法施工,加强混凝 土养护或施加额外预应力等抗裂措施。

    表3.1.5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房屋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3.1.6采用压接装配框架房屋的结构平面布置不宜将预应力钢 绞线张拉端设置在结构缝内;当必须设置在结构缝内时,应预留 锚固、张拉施工空间。

    3.2地震作用与抗震验算

    3.2.1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结构,地震作用及结构

    3.2.3压接装配框架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应按 表3.2.3取用。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YRE均应取为1.00

    表3.2.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圆形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柱YRE取0.80。

    3.2.4采用压接装配框架各类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构件组合内 力设计值的调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要求,本规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3.2.5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压接装配框架,构件组合内力设计 值的调整与抗震构造要求不应低于一级的要求。 3.2.6压接装配框架的框架梁、框架柱、楼板和连接部位应进 行正截面和斜截面的承载力验算,框架梁和楼板应进行正常使用 状态下的挠度与裂缝控制验算。以上验算除应满足本规程第5章 和第6章的规定外,尚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钢管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和《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JGI369的有关规定

    3.3.1压接装配框架梁应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叠合 梁的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50mm。后张预应力钢绞线应位于叠 合梁预制部分截面的质心或以下,预应力钢绞线的设计有效预应 力不应大于0.65fpk,且不应小于0.50fptk。 3.3.2压接装配框架的楼板宜采用叠合板,叠合层厚度不应小 于50mm。叠合梁与叠合板应通过叠合层及钢筋连接为整体。 3.3.3压接装配框架的框架柱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柱、叠合混凝 土柱,也可采用钢管混凝土柱。 3.3.4结构竖向刚度突变处的框架柱端部,一级和二级时可采

    3.3.5压接装配框架梁柱节点转动变形能力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二级压接装配框架梁柱节点转动变形能力不应小子于 0.03rad,三、四级压接装配框架梁柱节点转动变形能力不应小

    于0.025rad。 2压接装配框架梁柱节点位移极限状态下,梁端耗能钢筋 的应变均应小于0.065,预应力钢绞线应力均应小于0.95fpk。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和预应力钢绞线的应力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 简化方法计算,也可按本规程附录B的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 3.3.6压接装配框架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以弹 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的比值,以及罕遇地 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与层高的比值,应符合国 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和《高 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的有关规定。 3.3.7压接装配框架及其构件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时,性 能化设计目标和计算方法可按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采用。本规 程未作规定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抗需性能化设计有关规定执行

    3.3.7压接装配框架及其构件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时,

    能化设计目标和计算方法可按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采用。本 程未作规定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50011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有关规定执行。

    3.4.4梁、柱、楼板等预制构件,应进行脱模、翻转、运输、 吊装和施工安装阶段验算。施工安装阶段验算时,应考虑构件自 重、叠合层现浇混凝土重量、施工荷载和预应力张拉的影响。当 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强构件或设置施工临时支撑等措施,

    4.0.1压接装配框架的预制柱宜采用强度等级为C50及以上的 混凝土,预制梁宜采用强度等级为C40O及以上的混凝土。预制 梁和板上的后浇叠合层与预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一致, 且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4.0.2压接装配框架的非预应力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二、三级的压接装配框架,梁端或柱端耗能钢筋的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 的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宜大于1.3;钢筋 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7.5%。宜采用 HRB500或更高强度等级的钢筋,不应采用强度等级低于 HRB400的钢筋。 2附加抗剪钢筋宜采用HRB500或更高强度等级的钢筋 不应采用强度等级低于HRB4OO的钢筋。 3框架柱和框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 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4.0.3压接装配框架的预应力钢绞线宜采用强度级别为1860 级,1×7(七股),公称直径为12.7mm、15.2mm或更大直径 的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预应力混凝土 用钢绞线》GB/T5224或《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161的 有关规定。计算时钢绞线弹性模量可取1.95×105N/mm。 4.0.4钢管混凝土柱用钢管宜采用Q355、Q390、Q420和 Q46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质量等级不宜低于B级,且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当

    4.0.4钢管混凝土柱用钢管宜采用Q355、Q390、Q420

    住:1表中金属波纹管最小内径按带护套的无粘结钢绞线规格计算得出,能够保 证顺利穿筋; 2上述管内径与预应力束规格的对应关系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必要 调整; 3表中未列出的预应力束规格与管内径对应关系可根据工程经验和市场供应 条件确定。

    注:1表中金属波纹管最小内径按带护套的无粘结钢绞线规格计算得出,能够保 证顺利穿筋; 2上述管内径与预应力束规格的对应关系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必要 调整; 3表中未列出的预应力束规格与管内径对应关系可根据工程经验和市场供应 条件确定。

    4.0.9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 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莲接器》GB/T14370和《预应 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当 绞线长度小于10m,应使用低回缩锚具或采取施工措施降低预 力损失,

    4.0.9应力钢绞线用锚其、夹其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莲接器》GB/T14370和《预应力 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当钢 绞线长度小于10m,应使用低回缩锚具或采取施工措施降低预应 力损失。 4.0.10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宜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 强度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造,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的规定。直螺纹钢筋接头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 规定。 4.0.11钢筋锚固板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

    强度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造,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的规定。直螺纹钢筋接头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 规定。 4.0.11钢筋锚固板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

    5.1.1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结构应按最不利作用组合进行 内力分析,作用的组合应考虑各种不利荷载作用工况。除本节另 有规定外,压接装配框架的荷载与作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 5.1.2压接装配框架在预应力、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多遇地震 作用下,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 分析宜采用弹性分析方法,并应考虑次内力的影响。 5.1.3在预应力、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压接 装配框架可采用与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整 体内力分析与位移计算。计算模型中压接装配框架梁柱节点可假 定为刚接节点。

    5.1.3在预应力、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压接 装配框架可采用与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整 体内力分析与位移计算。计算模型中压接装配框架梁柱节点可假 定为刚接节点。 5.1.4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结构整体弹性分析时,楼板可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刚性楼板、分块刚性或弹性楼板假定;当采用 刚性楼板假定时,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近似取1.3~ 2.0;当采用弹性楼板假定时,宜考虑梁与弹性楼板间的变形 协调。 5.1.5竖向荷载作用下,可对压接装配框架梁端负弯矩进行调

    5.1.4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结构整体弹性分析时,楼板可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刚性楼板、分块刚性或弹性楼板假定;当采用 刚性楼板假定时,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近似取1.3~ 2.0;当采用弹性楼板假定时,宜考虑梁与弹性楼板间的变形 协调。

    幅,弯矩调幅系数不宜小于0.75;压接装配框架梁跨中截面正 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 计值的65%

    6.1.1压接装配框架构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下列设计表 达式进行验算。

    6.1.2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下,在对压接

    1. 3;有利时应取 1. 0。

    6.2.1压接装配框架的框架梁应采用叠合梁,跨高比宜为12~ 20,且不应小于4;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300mm;一级框架梁宽度不应小于柱宽的一半。

    6.2.2叠合梁上部两端应设置梁端耗能钢筋,并应符合下列

    1梁端耗能钢筋宜单排布置,直径不应小于16mm,数量 不应少于2根,且不宜多于6根; 2当梁宽较小时,梁端耗能钢筋可采用单排并筋的形式 布置; 3梁端耗能钢筋的长度不应小于梁净跨长度的1/3,且不 应小于40d,d为梁端耗能钢筋的直径(图6.2.2)。

    图6.2.2压接装配框架预制梁配筋 梁端耗能钢筋:2一跨中架立筋:3一封闭箍筋

    图6.2.2 压接装配框架预制梁配筋

    6.2.3叠合梁上部跨中架立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架立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数量不应少于2根; 2一级和二级叠合梁的跨中架立钢筋面积不应小于梁端耗 能钢筋面积的20%; 3架立钢筋与梁端耗能钢筋应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部位宜 位于梁跨1/3长度范围内,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架立钢筋基本搭接 长度l。 6.2.4压接装配框架的叠合梁下部纵向普通钢筋可采用通长钢 筋与跨中附加钢筋相结合的布置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长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数量不应少于2根 且应满足箍筋设置要求; 2跨中附加钢筋可在距梁端净跨长度1/5处截断或弯起 百欣满原厨密故甜声我

    1架立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数量不应少于2根; 2一级和二级叠合梁的跨中架立钢筋面积不应小于梁端耗 能钢筋面积的20%; 3架立钢筋与梁端耗能钢筋应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部位宜 位于梁跨1/3长度范围内,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架立钢筋基本搭接 长度1。

    筋与跨中附加钢筋相结合的布置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长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数量不应少于2根 且应满足箍筋设置要求; 2跨中附加钢筋可在距梁端净跨长度1/5处截断或弯起 且应满足钢筋的锚固要求: 3跨中附加钢筋面积不宜超过跨中截面纵向受拉钢筋总面 积的 30% (图 6. 2. 4)。

    图6.2.4预制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置构造

    下部通长纵向受力钢筋;2一预制梁下部跨中

    6.2.5压接装配框架叠合梁内的箍筋宜采用封闭箍筋,封闭箍 筋的弯钩宜布置在预制梁下部,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压接装配框架的叠合梁端应设置箍筋加密区,加密区的 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2.5采用。 2压接装配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距,一级时不宜 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级、三级时不宜大于 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时不宜大于300mm

    6.2.5压接装配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

    压接装配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

    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mm)

    :1hh为梁截面高度,d为纵向钢筋直径: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 的最大间距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3一级和二级叠合梁,在预制梁内靠近梁端应设置箍筋集 中加密区,集中加密区长度应取400mm和梁预制部分截面高度 的较大值。集中加密区内,在叠合梁相邻箍筋中间应增设一道预 制梁附加箍筋,其肢数与肢距宜与叠合梁箍筋一致。 6.2.6预制梁端面应设置键槽,键槽表面宜采用花纹钢板成型 粗糙面。梁端键槽深度不宜小于40mm,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 大于30°,预制梁内预埋的金属波纹管宜伸出梁端面5mm。预制 梁底通长纵筋应伸至梁端部,并向上弯钩锚固或钢筋机械锚固 向上弯锚长度不应小于12d,d为通长纵筋直径(图6.2.6)

    图 6. 2. 6 预制梁端面

    属波纹管;3一梁底通长纵筋;4一钢筋机械

    6.2.7预应力钢绞线孔道下缘距离梁端底部的距离不宜小于 100mm。梁跨度不天于10m时,梁内预应力钢绞线宜采用直线 布置;梁跨度大于10m时,梁内预应力钢绞线可采用曲线布置 (图 6. 2. 7),

    图6.2.7预应力钢绞线曲线布置 1一预制柱:2一大跨预制梁:3一梁内曲线预应力钢绞线有粘结段

    6.2.8压接装配框架的预应力钢绞线无粘结段的长度在边柱锚 固端区间不宜小于2m,在中柱两侧区间预应力钢绞线无粘结段 的总长度不应小于3m(图6.2.8)。

    图6.2.8预应力钢绞线无粘结段长度 预制柱;2一叠合梁;3一预应力钢绞线局部有粘结段

    6.2.9当框架梁的净跨度大于4m时,跨中预应力钢

    2.9当框架梁的净跨度天于4m时包装标准,跨中预应力钢绞线宜设 粘结段。梁跨中预应力钢绞线有粘结段的长度不宜小于单根预

    应力钢绞线基本锚固长度的80%。预应力钢绞线基本锚固长度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ab 预应力钢绞线基本锚固长度(mm); d 预应力钢绞线直径(mm); 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预制梁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α 钢绞线外形系数,7股钢绞线为0.17。 6.2.10压接装配框架梁跨中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时应 考虑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和楼板有效翼缘宽度的作用,压接装配 框架梁跨中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369中预应力梁承载力的计 算方法确定。 6.2.11一、二、三级的压接装配框架梁跨中截面下部纵向普通 钢筋面积最小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Ap一 预应力钢绞线面积(mm); hp一预应力钢绞线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mm); hs一一梁跨中截面下部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 边缘的距离(mm)。 6.2.12一、二、三级的框架柱,当梁端耗能钢筋在预制混凝土 柱中预埋部分的长度小于直径的20倍时,预制混凝土柱中预埋 的耗能钢筋中部应增设附加锚板或焊接短钢筋。 6.2.13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 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不应大于400mm,柱纵 向受力钢筋宜集中于四角配置且对称布置。柱中可设置纵向构造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当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不计入纵向构 造钢筋时,纵向构造钢筋可不伸入框架节点内(图6.2.13)

    图6.2.13框架柱纵筋构造 框架柱;2一框架梁;3一纵向构造钢筋 一纵向受力钢筋广场标准规范范本,5一钢筋灌浆连接套筒

    6.2.14正常使用状态下,压接装配框架梁的裂缝和挠度验算可 按下列规定执行: 1压接装配框架梁端顶部裂缝验算时,可偏于安全不考虑 预应力效应,按普通混凝土梁截面计算裂缝宽度,可按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 2压接装配框架梁跨中底部裂缝与挠度的验算可按现行行 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369的有关规定 执行。

    6.3.1采用压接装配框架的各类结构宜采用带后浇叠合层的预 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双T叠合板、预应力带肋混 凝土叠合板、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钢筋桁架混凝土叠 合板,也可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6.3.2楼板采用带后淡叠合层的预应力湿凝土空心板和预应

    ....
  • 相关专题:
专题: 照度标准 |检验检疫标准 |装修CAD图纸 |pvc标准 |水利工艺、技术交底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