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pdf

  •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7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9-03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在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 上,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 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0.3建筑全寿命期

    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 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设备安装技术、工艺,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 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

    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设计,确保各个年龄段都有适用的空间 与配套设施

    建筑中除承重骨架体系以外的固定构件和部件,主要包括 非承重墙体、附看于楼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 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柜等。

    2. 0.6 结构耐久性

    结构及其构件在可能弓起材料性能劣化的各种作用能够 长期维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在结构设计中,结构耐久性则被 定义为在预定作用和预期的维修与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构件 能在规定期限内维持所需技术性能(如安全性、适用性)的能力。

    2.0.7生态补偿措施

    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主 要指对场地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恢复和建设,以弥补开发 活动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

    2.0.8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2.0.8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由建筑场地边界内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并且用于场地 内建筑能源需求的可再生能源

    2.0.9场地内可再生能源替代率

    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建筑年综合能耗的比例,单 位:%

    住宅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 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面积: 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 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和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可计入绿地率的屋 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

    2.0. 11 绿化覆盖率

    单位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 百分比。

    2.0. 12 绿容率

    2. 0. 13 绿视率

    green volume ratio

    green looking ratio

    指人眼所看到的物体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它强调立体 的视觉效果,代表城市绿化的更高水准

    2.0.14 遮阳覆盖率 shading coverage rate

    在居住区的广场、人行道、游想场、停车场等特定场地的硬 化地面范围内,遮阳体正投影面积总和占该场地硬化地面面积 的比率

    2.0.15装配化装修

    2. 0. 15装配化装修

    装的装修方式,主要包括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 生间、管线与结构分离等。

    2.0.16 智慧建筑 smart building

    以构建便捷、舒适、安全、绿色、健康、高效的建筑为目标, 在理念规划、技术应用、管理运营、可持续发展环节中充分体现 数据集成、分析判断、管控决策,具有整体自适应和自进化能力 的新型建筑形态。

    3.0.1绿色设计应采用正向设计,整合统筹多维度要素,并在 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遵循“本土化、人性化、低碳化、长寿化、智慧 化”原则。

    3.0.2绿色设计应以建筑全寿命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

    3.0.3绿色设计应综合分析建筑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

    3.0.3绿色设计应综合分析建筑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 性,采用有利于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方法及建筑 规模、空间尺度、建筑形式、技术、材料和设备

    3.0.4绿色设计应落实并深化上位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提出

    的绿色发展要求;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所属工程 项目的总体进行设计。

    的绿色发展要求;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月

    3.0.5绿色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供热通风与空气调

    3.0.5绿色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供热通风与空气调 节、给水排水、电气与智能化、装饰装修、景观、经济等专业均应 紧密配合

    3.0.6绿色设计应在理念、方法、技术等方面提升与创新

    3.0.9绿色设计应根据《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和地方绿

    采用全装修设计; 2 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3. 0. 11 民用建筑应合理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建筑用能

    可再生能源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新建民用建筑应安装 太阳能系统。 3.0.12绿色设计应包括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 计等阶段。

    4.1.1建设项目策划阶段应进行

    +.1:1建设坝目策划阶段 ,限 4.1.2绿色策划应明确项目定位、确定总体目标和分项指标 技术策略、成本与效益分析。 4.1.3绿色策划应包括规划与建筑设计阶段、建筑施工阶段 和运营管理阶段

    4.1.3绿色策划应包括规划与建筑设计阶段、建筑施工阶段

    4.1.3绿色策划应包括规划与建筑设计阶段、建筑施工阶段 和运营管理阶段,

    4.2.1绿色策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上位规划绿色技术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控制指标 分解指标值到各地块、建筑单体; 2根据上位规划中有明确要求的定性控制指标,进行专 项技术研究,以实现其控制目标; 3绿色策划应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风险的综合比较与 分析。 4.2.2 绿色策划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目标设定与前期调研; 2 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 3 绿色设计实施策略分析; 4 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 4.2.3 目标设定与前期调研应符合下列规定: 总体目标围绕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 约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绿色综合性能进行设定; 2场地调研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场地生态环境、场地气 候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

    划条件等; 3资源调研包括项目可利用的各种能源、水资源、材料资 源等; 4市场调研包括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模 式、技术条件等; 5社会调研包括区域资源、人文环境和生活质量、区域经 济水平与发展空间、周边公众的意见与建议、所在区域的绿色 建筑政策情况等; 6项目所在城镇的国土空间规划。 4.2.4 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分析项目的自身特点和要求; 确定达到国家、地方现行绿色建筑创建标准的相应等 级或要求; 确定分项目标、可实施的技术路线及相应的指标要求。 4.2.5 绿色设计实施策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落实绿色性能为导向的设计方法,区域优先、整体优先; 2 合理选用适宜的绿色措施和集成技术; 选用高效能的建筑产品、设备和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 ? 因条件限制不满足绿色建筑目标的,可采取调节、平衡 与补偿措施 4.2.6 技术经济合理性的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技术可行性分析; 2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3风险分析评估

    4.3.1方案设计应包括下列

    1依据绿色策划成果以及绿色建筑定位与总体目标,确 定绿色建筑的方案设计条件: 2确定绿色性能指标,结合建筑设计方案,各专业协同商

    讨技术方案的可能性,确定绿色设计方向和技术路线以及主要 技术措施,进一步界定与分解绿色性能设计任务; 3各专业明确绿色性能相关的适宜技术、技术措施,形成 绿色性能设计综合方案; 4进行技术适宜性和成本的比较研究与实时评价,进 步明确绿色设计方向,整合集成各专业成果,基本形成绿色性 能设计的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 5验证解决方案与设计目标的契合度和技术措施的适宜 性,进一步整合、完善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方案; 6编制绿色建筑工程估算,完成绿色设计专篇等绿色设 计综合性方案文件。

    4.3.2初步设计流程应包括下

    1根据方案设计确认函与修改意见,进行相应评估与调 整,进一步明确项目定位与目标,以及绿色建筑的初步设计条 件; 2进行总体目标解析,各专业协同商讨可能适宜的绿色 性能分项目标,发现绿色性能设计问题,初步界定与分解绿色 生能设计任务; 3提出方案初步构思,进行绿色性能模拟分析与经济性 分析,实施绿色性能设计实时评价,各专业协同商讨绿色问题 解决方案; 4进行方案分析比选,确定绿色设计方向,提出主要技术 措施与实施策略; 5探讨绿色设计方案与总体目标的契合度和技术措施的 适宜性。提供经济分析、专项性能模拟报告和计算报告,进 步验证与调整、优化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方案; 6编制绿色建筑的投资概算,完成绿色设计方案说明等 绿色设计方案文件。

    4.3.3施工图设计流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认绿色设计目标,以及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条件; 2汇总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措施,根据设计目标,各专业协 司商讨绿色性能问题,界定绿色设计任务; 3各专业相互配合,将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措施具体化,循 环互提条件,逐一解决所有绿色设计问题; 4整合、集成各专业绿色设计,落实达到具体设计目标的 技术措施及相关技术参数; 5验证绿色设计成果与设计目标的契合度和技术的适宜 生。提供经济分析、专项性能模拟报告和计算报告,再次整合 完善绿色设计技术措施; 6完成绿色设计专篇等施工图设计文件

    4.4.1绿色设计文件应贯穿设计全过程,各阶段设计文件应 编制绿色建筑专篇,并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落实。上一阶段绿 色设计文件应作为下一阶段绿色设计的基本依据。

    4.4.2项目建议书的绿色建筑专篇,应结合当地区

    求,明确目标定位,提出需达到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要求,关

    4.4.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绿色建筑专篇,应以项目建议

    书为基础,进一步梳理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详细论证 功能需求与建设规模、地质评估和市政条件接驳,确认投资估 算。

    4.4.4方案设计文件的绿色建筑专篇,应包括项目的绿色建 筑设计目标及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主要手段及技术措施。方 案投资估算应包括绿色建筑经济指标。

    4.4.4方案设计文件的绿色建筑专篇,应包括项目的绿

    计文件进行设计,分专业阐述技术措施、材料选用和设备选

    计文件进行设计,分专业阐述技术措施、材料选用和设备选型, 初步设计概算应包括绿色建筑经济指标,

    有涵盖所有专业的总说明,各专业说明中应注明本专业的绿色 没计措施,且与总说明一致。专篇宜注明对绿色施工与运营管 理的目标要求。

    4.4.7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有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做法、构 造措施、设备性能表,明确材料、设备等的技术指标要求、质量 要求。

    4.4.7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有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做法、构

    析,计算模拟分析报告应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5.1.1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应符合全省各地国土空间规划和城 市设计的要求,并应符合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 5.1.2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应对场地内外的自然环境、生物资 源、可再生资源、建筑遗存、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进 行调查分析与综合评估,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以确定保护和合 理利用场地资源的方案及措施,满足绿色设计目标和可持续运 营的要求。

    5.1.4绿色设计应包含海绵城市相关内容并符合当地海绵城 市专项规划的要求

    5.2.1建设场地应安全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避开可能产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危险地段; 2应避开地震时可能产生滑坡、崩、地陷、地裂、泥石 流、易液化土、地震断裂带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等对工程抗震 产生危险的地段; 3应进行场地风环境模拟分析,避开容易产生风切变的 场地; 4当场地选择不能避开上述安全隐惠时,应采取措施保 证场地对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或次生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 5场地及安全范围内应无危险化学品等重大污染源,无 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及有害有毒物质危害;

    6利用裸岩、塌陷地、废窑坑等废弃场地时,应进行场地 安全性评价,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应保持和利用河道、景观水系的滞洪、蓄洪及排洪能 力; 2应采取措施加强雨水渗透对地下水的补给,保持场地 自然渗透能力: 3因地制宜地采取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

    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5.2.3可再生能源利用应进行资源勘查和评估,并符合下列 规定: 1应优先利用太阳能,并根据场地及建筑需求,确定合理 的太阳能利用方案; 2利用地热能时,应对地热能资源可利用量进行调查评 估,地热能开采不得对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不利影响。 5.2.4利用地下水、地表水资源时,应取得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的许可,并对地下水系和形态进行调查评估,不得对地下水环 境产生不利影响。

    5.2.4利用地下水、地表水资源时,应取得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的许可,并对地下水系和形态进行调查评估,不得对地下水环 境产生不利影响。

    1应保护用地内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场地内的 生态系统与场地外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态 价值; 2 应调查场地内的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植被。

    5.2.6场地规划设计应顺应地理环境及场地自然气候,尊重 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采用计算机模拟手段优化建筑布局 5.2.7建筑最佳朝向或适宜朝向的选择应适应所处热工分区

    5.2.6场地规划设计应顺应地理环境及场地自然气候,尊重

    的气候特征和季节变化,满足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 防寒等基本要求,并符合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防寒等基本要求,并符合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5.2.8用地建设强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2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辐射范围用地利用强度应适当提 高,并布置适量的公共开敬空间; 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应与地上建筑及其 他相关城市空间紧密结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人行地下 通道、轨道车站通道宜与建筑物合理连接。 5.2.9依据噪声源及建筑的声环境要求合理进行规划布局。 5.2.10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与周边的公共服务设 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与共享。居住区内配套公共服务 设施的建设标准应符合安徽省各地详细规划的规定。 5.2.11场地或建筑至少有一处出人入口应设防疫设施。 IV交通组织与交通规划 5.2.12场地外部交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地出入口应与周边现有规划的交通网络对接,不应 直接设置在快速交通及过境交通道路上; 2场地出入口不宜少于2个; 3 居住区人行出入口与小学、商业服务设施就近布置; 4场地人行出人口与公共交通站点之间宜设有便捷的人 行通道和自行车道。 5.2.13场地内部交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地内道路系统应便捷通畅,满足消防、救护、减灾、救 灾和搬运等要求; 2场地出入口及场地内宜采取人车分流措施,结合绿化 景观设计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 5.2.14静态交通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2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辐射范围用地利用强度应适当提 高,并布置适量的公共开敬空间: 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应与地上建筑及其 他相关城市空间紧密结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人行地下 通道、轨道车站通道宜与建筑物合理连接

    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与共享。居住区内配套公共

    5.2.11场地或建筑至少有一处出人口应设防疫设施

    5.2.12场地外部交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地出入口应与周边现有规划的交通网络对接,不应 直接设置在快速交通及过境交通道路上; 2 场地出人口不宜少于2个; 3 居住区人行出入口与小学、商业服务设施就近布置; 4 场地人行出入口与公共交通站点之间宜设有便捷的人 行通道和自行车道。 5.2.13场地内部交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地内道路系统应便捷通畅,满足消防、救护、减灾、救 灾和搬运等要求; 2场地出入口及场地内宜采取人车分流措施,结合绿化 景观设计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

    1场地内道路系统应便捷通畅,满足消防、救护、减灾、救 灾和搬运等要求; 2场地出入口及场地内宜采取人车分流措施,结合绿化 景观设计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

    5.2.14静态交通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车楼等立体停车设施;与建筑主要出入口、住宅单元出入口的 距离不宜超过150m; 2场地出入口宜规划出租车临时停靠区和非机动车停车区; 3场地内非机动车停车处距建筑主入口、住宅单元出入 口距离不宜超过150m,应有防雨雪设施和充电装置;有独立的 出入口并与道路系统便捷连接,不宜与机动车出人口交叉; 4地上停车场地面应平整、坚实、防滑,并满足排水要求, 坡度不超过2%;铺装材料宜采用透水铺装构造; 5室外非机动车位应采用遮阳棚等设施提高遮荫率,室 外机动车位应利用绿化等设施提高遮荫率。绿化遮荫率不应 低于30%。

    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及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 5.2.18应将通行方便、距建筑无障碍出入口最近的停车位设 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5.2.19视觉障碍者集中区域周边的人行道应设置行进盲道。 5.2.20步行通道、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的地面防滑性能不应 低于现行《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w 防滑等级要求。

    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及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 5.2.18应将通行方便、距建筑无障碍出入口最近的停车位设 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低于现行《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W 防滑等级要求。

    场地光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5.2.场地元外境设应付合下划规定: 1场地内建筑外立面、室外景观小品、活动设施、公共设 施等构件装置的设计与选材应避免产生光污染; 2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不应大于0.20,其中沿街建筑 及住宅一层不应大于0.16; 3室外夜景照明应采取有效的光环境污染限制措施,步 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应有良好照明

    1场地内建筑外立面、室外景观小品、活动设施、公共设 施等构件装置的设计与选材应避免产生光污染; 2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不应大于0.20,其中沿街建筑 及住宅一层不应大于0.16; 3室外夜景照明应采取有效的光环境污染限制措施,步 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应有良好照明。 5.2.22场地声环境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的规定,隔声降噪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对场地内外的噪声现状进行评估,并应结合周边区 域规划对建设用地未来的噪声水平进行预测,以此作为开展噪 声控制设计工作的依据; 2合理优化建筑布局,应采用绿化、景观等设计手法,对 场地内外部噪声源进行隔声和降噪处理。 5.2.23场地热环境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有效利用自然通风; 2 合理规划设备位置和散热方式; 3 合理布局公共绿地,提高场地绿地率; 4 采用立体绿化、复层绿化等方式; 地面材料反射率宜为0.3~0.5,屋面材料反射率宜为 0.3~0.6.建符物表面采用浅色饰面

    5.2.22场地声环境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

    1应对场地内外的噪声现状进行评估,并应结合周边区 域规划对建设用地未来的噪声水平进行预测,以此作为开展噪 声控制设计工作的依据; 2合理优化建筑布局,应采用绿化、景观等设计手法,对 场地内外部噪声源进行隔声和隆噪处理

    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有效利用自然通风; 2 合理规划设备位置和散热方式: 3 合理布局公共绿地,提高场地绿地率; 4 采用立体绿化、复层绿化等方式; 5 地面材料反射率宜为0.3~0.5,屋面材料反射率宜为 0.3~0.6,建筑物表面采用浅色饰面

    5.3.1建设场地宜选择市政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段,并根据市

    5.3.1建设场地宜选择市政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段,并根据市 政设施承载能力对场地建设容量进行复核

    5.3.1建设场地宜选择市政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段,并根据

    5.3.2场地内生物资源的保护或修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持用地内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场地内的 生态系统与场地外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态 价值; 2 应调查场地内的植物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 植被。

    5.3.3用地功能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地功能布局应遵守统筹、紧凑、职住均衡发展原则 鼓励居住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功能混合布局; 2城市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宜设置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商业、零售等功能应结合公交站点周边设置。

    5.3.4公共空间规划应符合下

    1公共空间规划应充分体现城市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 特征; 2广场、绿地、休闲健身等城市公共空间应当统筹规划、 集中布局,保证公共空间的开敬性,符合服务半径要求。城市 公共空间应与城市道路、轨道车站合理连接; 3场地沿城市公共空间界面宜设置绿化围墙或通透围墙 并与街道景观相协调,体现城市人文艺术特点,公共建筑室外 公共空间应向公众开放; 4公共活动广场的集中成片绿地应为开放式绿地,且不

    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车站、码头、机场等设施的集散广场: 集中成片绿地应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5新建居住小区的附属绿地应分级设置,集中绿地每块 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宽度不得低于8米,其中绿化面积 (含水面)不应小于总绿地面积的70%; 6居住区内各类广场宜设计为林荫广场,遮荫率不宜小 于50%。

    5.3.5应合理布置绿化用地,其中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少于用 地面积10%,计入绿地率的地下室顶板上的绿化覆土厚度不宜 小于1.5m;绿地指标应按下列指标控制: 1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集中绿地不应小 于1. 0m/ 人; 0.7m/ 人; 3公共建筑场地内绿地宜向社会公众开放; 4当旧城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绿地率不达标时,应采用屋 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生态补偿措施

    5.3.5应合理布置绿化用地,其中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少于用

    1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R≥5%;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60%; 2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l≥50%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60%。

    1场地出人口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到达公共汽车 站的距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轨道交通站的距离不宜超过 300m;场地出人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 的公共交通站点; 2居住区人行出入口到达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300m,到达小学、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 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中学、社区医疗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的 步行距离不宜超过1000m,场地周边500m范围内宜配置不少 于3种商业服务设施;

    3场地出入口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

    1场地内宜设置安全、便捷、连续的自行车道,并与场地 外城市道路、自行车道连通; 2地下车库出入口应靠近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行流线应 避免对相邻建筑产生噪声和夜间灯光干扰。

    1场地宜配建送货专用停车区; 2居住区地面停车比例不宜大于10%,平面布置宜相对 集中,不占用居民活动空间,并减少车辆通行对行人安全的影响

    5.3.10应合理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并 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场地出入口500米范围内宜设置教育、医 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 行政管理等公共设施;场地出入口1000米范围内宜具备城市 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公共 设施。

    运动健身场所、停车场宜有利于社会化共享和满足全天候需 求,且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 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规定。

    住宅建筑底层宜设置架空层为

    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宜采用柔

    5.3.14行进盲道铺设应连续,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 5.3.15室外坡道、台阶、无障碍步道、老人和儿童活动场地的 防滑性能应满足《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 的AW防滑等级要求。

    5.3.14行进盲道铺设应连续,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

    5.3.16室外景观宜设提示盲道,园路及厂场的休息区域宜设 置轮椅停留空间。

    .3.17建筑布局应有利于目然通风,应根据场地风环境模拟 分析结果进行优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 地高1.5m风速小于5m/s,户外保息区、儿童娱乐区风速小于 2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 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应不天于5Pa; 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50%以上可 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场地内人活动区不 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3建筑布局宜避开冬季不利风向,并宜通过设置防风墙 板,防风林带、微地形等挡风措施阻隔冬季冷风; 4宜根据气候条件采用架空层的方式,疏导自然气流; 5建筑主朝向宜偏向夏季主导风向,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5.3.18宜采取下列措施改善场地内声环境: 1 对场地外交通十线的噪声应设置声屏障进行控制,场 地内机动车道采用降噪路面等有效降噪措施; 2声环境要求高的建筑,宜布置在主要噪声源主导风向 的上风侧或远离噪声源,并尽可能利用其它对噪声不敏感的建 筑物、构筑物作为噪声遮挡物; 3可结合景观设计,设置景观带、景观墙体等,以阻隔道 路交通黛噪声

    5.3.18宜采取下列措施改善场地内声环境:

    1对场地外交通十线的噪声应设置声屏障进行控制,场 地内机动车道采用降噪路面等有效降噪措施; 2声环境要求高的建筑,宜布置在主要噪声源主导风向 的上风侧或远离噪声源,并尽可能利用其它对噪声不敏感的建 筑物、构筑物作为噪声遮挡物; 3可结合景观设计,设置景观带、景观墙体等,以阻隔道 路交通等噪声。

    5.3.19场地热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屋顶绿化、太阳能板、遮阳棚等设施; 2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户外活动场地宜设置落叶乔木 花架等遮阴设施,机动车停车场和机动车道应种植高大乔木提 供遮阳; 3合理设置景观水体; 4 硬质铺装人行道路及广场应采用透水材料和透水铺装。 5.3.20户外活动场地宜有绿化遮阴或遮阳设施,遮阳覆盖率 不宜小于《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的规定:广场 为25%,游憩场为30%,人行道为50%

    不宜小于《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的规定: 为25%,游憩场为30%,人行道为50%

    6.1.1建筑设计应根据周边环境和场地自然条件,综合考虑 建筑物理环境因素,遵循因地制宜、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 化的原则,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朝向、间距、空间尺度、围 护结构保温和隔热等进行优化设计。

    6.1.2建筑宜采用南北朝向或接近南北朝向,当建筑处于不

    6.1.3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使用人数和使用方式,兼顾

    6.1.4建筑设计宜采用本土化材料,体现地方建筑风貌和地 域文化。

    6.1.4建筑设计宜采用本土化材料,体现地方建筑风貌和地

    有太阳能光热、光伏及空气能利用、空调室外机位及具有遮阳、 导光、导风等功能的建筑室外设备和构件进行建筑一体化集成 设计水利软件、计算,并应满足室外设备安装、检修与维护的安全要求。

    6.1.6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今

    6.1.6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 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

    计。平面、立面及围护结构和建筑构件设计除满足模数协调统 的原则外,宜采用标准化基本单元设计和装配式设计

    6.1.9全装修建筑应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6.1.11建筑设计应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煤炭标准,建筑中的公共开

    6.1.11建筑设计应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建筑中的公共开放、 交往等空间与会议、健身等设施宜与社会共享。 6.1.12建筑设计应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提供活动场地和相 应的服务设施及方便、安全的无障碍出行环境,营造友好的全 龄化生活居住环境

    ....
  • 相关专题:
专题: 园林造价 |路桥图纸 |医疗器械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准 |建筑技术论文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