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后浇带结构支撑采用钢索斜拉施工技术

  • 创新技术----后浇带结构支撑采用钢索斜拉施工技术为doc格式
  • 文件大小:91.14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1-01-07
  • 发 布 人: 41290149@qq.com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建筑工程,doc格式,下载需要5积分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创新技术----后浇带结构支撑采用钢索斜拉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带设备层和地下室共计23层,裙楼部分层高为4.2米、5.4米,主楼部分层高为3.9米,每层设2条后浇带,层层留设;后浇带封闭时间为两侧砼浇筑60天后,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安排,预见后浇带未封闭连续传力达10-12层以上,因后浇带处的梁在未封闭前不能按设计要求承力,因此该处的楼面荷载和施工荷载均由支护支撑承担,所以后浇带处的支护支撑设计成为后浇带施工的关键点。 二、方案比选: 后浇带处的梁板在砼封闭前,由原设计的连续梁变成悬臂梁,受力状态与原设计要求大不相同,在后浇带两侧砼达到设计强度后仍不能满足其承受力要求,故在后浇带施工期间必须设置支撑系统,根据本设计施工图纸该支撑系统可设下撑式或上拉式两种方案。下面就两种支撑系统做一说明,并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选择。 下撑式: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图对后浇带封闭的设计要求,估计后浇带未封闭连续达8-10层,如果采用下撑式,那么(23-10)=13层楼面以下的后浇带支撑系统均须考虑10层左右的荷载,造成支撑系统庞大,不经济,如果采用大型型钢支撑系统还有支撑困难,支撑效果不佳,拆除不安全等隐患难以排除。 上拉式:采用上拉式,即将后浇带处的荷载分层传送给建筑结构上,配合两层梁,板底模支撑系统(后浇带施工期间荷载分二层承担)。如设计可靠的上拉式结构既经济适用,又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保证操作安全和结构安全。另外该楼裙楼部分的层高为4.2米、5.4米,主楼部分的层高为3.9米,作上拉式支撑体系设计时具备很好的受力角度(能充分发挥斜拉索作用)。 根据以上比较结果选用上拉式支撑体系。即:上部采用钢丝绳拉,下部采用圆木支撑。 三、 方案设计 1、长悬壁的支撑设计。 在长悬臂部位钢丝绳进行层层拉结,每层钢丝绳的受力为上部一层的全部重力荷载和施工荷载3 KN/....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档案标准 |生产标准 |路桥图纸 |灌溉水质标准 |暖通空调施工组织设计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