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423.1-2018 石油天然气工业术语 第1部分:勘探开发

  • GB/T 8423.1-2018  石油天然气工业术语 第1部分:勘探开发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3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1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在对一定环境中的现代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的沉积环境及其

    构造 structure

    岩层或岩体受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而产生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褶皱、断层、裂缝和劈理以及其 面状或线装构造等。 3.1.3.2 坳陷depression 盆地基底相对下陷的地区,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 3.1.3.3 隆起uplift 盆地基底相对抬升的地区,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 3.1.3.4 凸起lift 在沉积盆地内一般较大的一级构造单元或中小型沉积盆地内,基础或基底形成的正向构造单元 3.1.3.5 凹陷sag 在沉积盆地内一些较大的一级构造单元或中小型沉积盆地内,基础或基底形成的负向构造单元 3.1.3.6 背斜anticline 上凸的褶皱或裙曲,其核部为时代较老的地层,两侧(翼)为时代较新地层。 3.1.3.7 向斜syncline 下凹的褶皱或褶曲,岩层从两侧向轴倾斜,其核部的地层较两侧的地层为新。 3.1.3.8 鼻状构造 nose structure 半背斜 岩层受力扭曲,一端向下倾没、另一端抬起的一种构造等高线不闭合的褶皱构造。 3.1.3.9 单斜 monocline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向同一方向倾斜且倾角大致均一的一套岩层, 3.1.3.10 长垣placanticline 由若干较平缓、宽大的背斜构造组成,且能被同一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构造单元。 3.1.3.11

    岩层或岩体受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而产生变形、变位快递标准,从而形成褶皱、断层、裂缝和劈理以及其他 面状或线装构造等

    幼陷depression

    岩石受成岩作用或构造作用产生破裂,破裂两侧的岩石沿破裂面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或仅

    GB/T8423.12018

    断块 fault block

    断块faultblock 被断层切割,边界全部或部分被断 限制的区

    3.1.4成藏与储层地质

    烃源岩hydrocarbonsourcerock 地质历史时期曾经生成过烃类的岩石

    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既包括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沉 中的不溶有机质,也包括以集中状态存在于煤中的不溶有机质

    油气运移hydrocarbonmigration 油气在地层条件下的移动。 3.1.4.7 初次运移primarymigration 油气从烃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 3.1.4.8 二次运移 secondarymigration 油气进人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3.1.4.9 储层 reservoir 具有一定储集空间,能够聚集油、气、水等流体的岩层 3.1.4.10 储集空间 pore space 地下岩石储层中储集油、气、水等流体的空隙空间。 3.1.4.11 储集空间类型 reservoir space type 储集空间的几何形态的展布形式

    注:储集空间根据形态可分为孔隙、溶洞和裂

    缝洞系统fractureand cavity system

    岩石物理相petrophysicalfacies

    构造油气藏structurereservoir 在构造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形成的油气藏。 3.1.5.2 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reservoir 储集岩性质改变或岩性连续中断所形成的圈闭中聚集油气所形成的油气藏 3.1.5.3 碎屑岩油气藏 clastic reservoir 储层岩性以陆源砂岩、砾岩等为主的油气藏。 3.1.5.4 碳酸盐岩油气藏 carbonatereservoir 储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油气藏

    GB/T8423.12018

    3.1.5.5 火成岩油气藏igneousreservoir 储层岩性以火成岩为主的油气藏。 3.1.5.6 变质岩油气藏metamorphicreservoir 储层岩性以变质岩为主的油气藏。 3.1.5.7 地层油气藏stratigraphicreservoir 由地层因素造成遮挡条件形成的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形成的油气藏 3.1.5.8 生物礁油气藏reefreservoir 储集体为生物礁的油气藏。 3.1.5.9 裂缝性油气藏fracturedreservoir 以缝、洞为主要通道的裂缝性储集层构成的油藏、气藏和凝析气藏 3.1.5.10 异常压力油气藏abnormalpressurereservoir 储层压力系数小于0.8或大于1.2的油气藏。 注:小于0.8的油气藏称异常低压油气藏,大于1.2的油气藏称异常高压油气 3.1.5.11 块状油气藏 massivereservoir 储油(气)层的顶部被不渗透岩层覆盖,而内部没有被不渗透岩层间 托,并具有统一油水或气水界面的油(气)藏。 110

    层状油气藏stratified reservoir

    储集层厚度小于油柱高度,呈层状分布,油气聚集受固定层位限制,上下都被不渗透岩层分隔的

    3. 1.6 储量评估

    地质储量geologicalreserves 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等资料,结合油气分布规律或 成藏条件估算求得的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 3.1.6.2 预测地质储量 prognostic reserves 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 在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地质储量

    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 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地质储量

    控制地质储量controlledreserves

    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提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地 量

    探明地质储量provedreserves

    踏勤preliminarysurvey

    地震相seismic facies

    地震相seismicfacies 地下地质体在地震反射特征的反应

    地震相seismicfacies 地下地质体在地震反射特征的反应

    通过在地球表面或空中测量磁性地质体在地磁场中引起的磁异常探测地质结构和磁性地质体的 物理勘探方法。

    通过研究与油气资源有关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岩石、土壤、水体、气体、植物等自然界物 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勘察油气资源的过程。

    一个盆地或盆地内的坳陷、凹陷等区域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的状况

    GB/T8423.12018

    岩性地层区带lithostratigraphicpla

    填图地质单位geologicalmappingur

    柱状图columnarsection

    参数井parameterswell

    用特殊的取心工艺和器具,使钻出的岩心孔隙中的流体保持地层压力的取心技术 12

    储层划分对比reservoirdivisionandcorrelation 将油气由内的储油气层系根据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层序或旋回、岩性组合的电性特征细分成不同级 次的层组,并建立油田(油藏)各井间各级层组的等时对比关系,在油田(油藏)范围内实现统一分层。 4.1.2 油层组oil layergroup 相似沉积环境下连续沉积的油层组合,其分布状况、岩石性质、电性特征、物性特征、流体性质相似 顶底有分布稳定,厚度较大的隔层

    油层组oil layergro

    砂岩组sandlayergroup

    一个上、下被较为稳定的非渗透层分隔,由连续沉积的若干单砂层及相似的电性特征按一定规律 成的一个较小的沉积旋回

    单砂层singlesandbody

    储层非均质性reservoirheterogeneity 储层的性质随其空间位置而变化的属性

    正韵律positiverhythm 砂层内部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细或渗透率逐渐变低的韵律。 4.1.10 反韵律 reverse rhythm 砂层内部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粗或渗透率逐渐变高的韵律。 4.1.11 构造模型 structuralmodel 表征构造圈闭形态、断层性质特征,并建立目的层三维空间形态的分布及变化的模型。 4.1.12 流体模型 fluidmodel 表征储层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及其内部流体性质变化的模型。 4.1.13 储层模型 reservoir model 将储层的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分布及变化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4.1.14 属性模型 propertymodel 通过钻井资料校正后的储层反演孔隙度、渗透率等值图,插值后,建立的各小层的储层物性模型 4.1.15 技术可采储量technicalrecovery 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经理论计算或类比估算最终可采出的油气储量 4.1.16 经济可菜储量 reserves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采的油气储量。 4.1.17 储量评估 reservesestimation 通过油藏工程评价、油气价格预测和经营成本预测得出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2.1油气藏压力和温度

    地层压力reservoirpressure 静态平衡状态下,储层中部的压力 4.2.1.2 地温梯度temperaturegradient 地层温度随深度的变化量,通常采用每100m的温度变化值来表示。 4.2.1.3 油气藏温度 reservoir temperature 静态平衡状态下,油气藏储层中部的温度

    地层压力reservoirpressure 静态平衡状态下,储层中部的压力 4.2.1.2 地温梯度temperaturegradient 地层温度随深度的变化量,通常采用每100m的温度变化值来表示 4.2.1.3 油气藏温度 reservoirtemperature 静态平衡状态下,油气藏储层中部的温度,

    4.2.2岩石物理性质

    岩石物理性质petrophysicalproperty 岩石的力学、热学、电学、声学、放射学等的各种特性参数和物理量

    4.2.3油气藏流体性质

    原油性质crudeoilproperty 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其中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黏度、凝点、含蜡量、溶解性、荧 光性、旋光性、组分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热值、馏分组成等。 4.2.3.2 稠油heavyoil 储层条件下黏度大于50mPa·s、相对密度大于0.92的原油。 4.2.3.3 易挥发性原油volatilecrudeoil 气油比介于250m/m~550m/m之间,地面油密度介于0.76g/cm~0.83g/cm之间,体积系 数大王2的径类混合物流体

    凝析油condensed oil

    在高压地层条件下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的气相烃类,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压力下 从气相中析出的液态烃。 4.2.3.5 凝析气condensedgas 储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储层温度介于相态临界点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的天然气 4.2.3.6 束缚水 irreduciblewater 在储层孔隙中与油气共存、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难以流动的地层水。 4.2.3.7 残余油residualoil 不能被采出而残留在岩层孔隙中的原油。 4.2.3.8 流体体积系数oilformationvolumefactor 储层条件下流体体积与地面标准条件流体体积的比值, 4.2.3.9 地层油密度 oil density at reservoir 在油藏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的质量,

    GB/T8423.12018

    以揭示油藏流体驱替机理和描述油藏流体渗透特征为目的,以渗流力学理论和相似理论为指导

    建实验模型,设计实验参数,实施模拟实验的过程。 4.2.4.2 多孔介质porousmedia 以固相介质为骨架,含有大量孔隙、裂隙或洞穴的介质。 4.2.4.3 有效渗透率effectivepermeability 当岩石中多相流共存时,其中某一相流体在岩石中通过的能力。 4.2.4.4 相对渗透率relativepermeability 当岩石中为多相流体共存时.每相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注: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4.2.4.5 润湿性wettability 在液固界面分子间力的作用下,液体沿固体表面流散或粘附的特性。 4.2.4.6

    毛管力capillarypressure

    4.3开发评价及开发建设

    在提交控制储量或探明储量的基础上,利用前期获得的有关油气藏各种地质、试采资料及工程技

    GB/T8423.12018

    手段对油气藏实施技术经济评价的过程。主要任务包括落实动用储量、评价油气层产能,确定油气藏主 体开发技术。

    试采testing production

    油气层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油气层压力和产量变化的过程,确定合理油气产 能、开发方式,

    试井well testing

    油田开发阶段stageofdevelopment

    将整个油田开发过程按产量、含水、开采特点等变化情况划分的不同开发时期。按含水变化可分 水采油阶段、低含水采油阶段、中含水采油阶段、高含水采油阶段;按产量变化可分为全面投产阶, 产稳产阶段、产量递减阶段、低产阶段;按开发方式可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阶段,

    开发层系groupofproductionlayers

    路桥施工组织设计 基础井网basicwellpattern

    个开发区(油田)采用多套井网开发时,对分布稳定、渗透率高、生产能力强、具有独立开发条件的 主力油层,先部署一套较稀井网, 4.3.1.9 注水时机 water injection timing 油田开始注水的最佳时机,根据油藏特征分为早期注水、晚期注水、中期注水。 4.3.1.10 边缘注水peripheralwaterflooding 注水井按一定形式布在油田边界附近的注水方式。 4.3.1.11 面积注水patternwaterflooding 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布置在整个油田上进行水驱开发的方式。 4.3.1.12 周期注水cyclicwaterflooding 周期性地改变注入井的注入量,使地层中的压力场返生变化,从而改变流体渗流方向,达到控制油 井含水上升、提高采收率的注水方式

    油气藏动态分析reservoirperformanceanalysis 利用生产数据和测试资料分析研究油气藏开采过程中地下油、气、水的变化规律,评价开 测油气藏开发趋垫

    GB/T8423.12018

    储采比 reserves production ratio 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与年产量之比。 4.3.1.26 储量替代率 reservesplacementratio 年新增可采储量与年产量之比。 4.3.1.27 存水率waterstoragerate 扣除产出水量之后的注入水量占总注人水量的百分数 4.3.1.28 含水率watercut 油井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分数(%)。 4.3.1.29 采出程度 recoveryfactor 油气田某时间段的累积产油或产气量占油气储量的百分数。 注:按油气储量的概念,可分为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和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两种。 4.3.1.30 驱油效率displacementefficiency 驱油剂波及的岩石孔隙中被驱出的油量与孔隙中的原始含油量之 4.3.1.31 波及效率 sweep efficiency 驱油剂在油藏中宏观波及的储层体积占井网控制的储层总体积的

    4.3.2开发建设及开发调整

    油(气)田开发方式oil/gasfielddevelopmentmethods 依靠天然能量、注水、注气(汽)、化学驱等开采油(气)田的方法。 4.3.2.2 油气藏工程方案 reservoir engineering design 在全面认识油气藏地质、开采特征的基础上,制定油气藏开发设计。 4.3.2.3 油田开发调整oilfielddevelopmentadjustment 油田开发过程中,以改善开发效果为目的进行的开发调整。 4.3.2.4 生产井producer 油气田中直接开采油气流的井。 4.3.2.5 注入井injector 向油气藏注水、气(汽)、聚合物等驱油剂的井 4.3.2.6 监测井observationwell 在已投人开发的油气田中,为了录取油气田开发动态资料而设的井。 20

    检查井inspectionwell

    楼梯标准规范范本检查井inspectionwel

    ....
  • 石油标准 天然气标准 勘探标准 工业标准
  • 相关专题: 石油天然气  

相关下载

专题: 安全网标准 |施工安全资料 |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航空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