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21-2018 方解石矿地质勘查规范

  • DZ/T 0321-2018  方解石矿地质勘查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3-19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1.4.1矿床(区)地质研究

    4.1.4.2矿体地质研率

    基本查明矿石有用有害矿物组分与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白度以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特征,划分矿石 自然类型(参见附录A.2.1),基本确定矿石品级(参见附录B中表B.2)、工业类型(参见附录A.2.2)和 主要工业用途, 基本查明夹石和近矿围岩与矿体的关系,初步评价采矿时夹石和围岩的混人对矿石质量的影响 情况。

    舰律。 详细查明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查明其在矿体中分布和变化规律给排水标准规范范本,并提出矿石的合理用途。

    4.3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研究

    普查阶段,在大致查明矿石特征、夹石分布和围岩特点的基础上,与已知类似矿石进行类比,做出矿 石水洗或手选的必要性和可选性评价。详查和勘探阶段,对需选矿石,在查明矿石结构、构造、污染特征 夹石分布和围岩特点的基础上,与矿石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详细类比;对类比结果不确定的,或无 类比的矿石,应进行现场选矿试验,做出矿石水洗或手选可选性及效果评价,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 依据。

    4.3.2加工性能研究

    .3.2.1加工性能一般指矿石加 研磨性能试验分十法和碰法两种, 中湿法试验可应矿业权人的要求,视用途需要进行

    2.2各勘查阶段加工要

    a)普查阶段,在大致查明矿右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矿石矿物特征类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必要 时做矿石加工性能实验室验证试验,对矿石的研磨性能做出初步评价。 b)详查阶段,在基本查明矿石矿物组分、结晶特征等基础上,与已知类似矿床矿石特征进行详细类 比研究,类比结果不能确定或无类比的,应做实验室验证试验,必要时应进行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实验室流程试验。基本查明矿石研磨性能与矿石工业用途。 C 勘探阶段,在详查研究的基础上,应进行实验室研磨流程试验(前阶段已做的除外),必要时进行 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或半工业性试验,详细查明矿石的研磨性能,达到初步产品设计所需资料 要求,为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数和依据。

    4. 3.3应用效果研究

    矿石应用效果研究是指矿石用于某种工业制品时,对制品质量影响情况的试验研究。 一般在勘查 期,可根据矿业权人的需要进行,具体要求由试验单位、勘查单位和投资人共同商定

    4.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4.4.3.1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露天开采矿床,应收集气象资料,调查矿区及其附近地表水体和当地最高洪水 位,确定地表汇水边界和自然排水条件。对露天凹陷开采的矿床,预测矿坑涌水量。 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矿床,除进行上述工作外,还应基本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厚 度、分布,岩溶、节理、裂隙、构造破碎带等发育程度和含水性,以及老分布和积水情况。研究地下水补 给、径流、排泄条件及与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初步确定矿坑充水因素 与水文地质勘查类型,预测矿坑涌水量,并对矿床疏干、排水、矿山供水进行初步评价。

    4.4.3.2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初步划分矿床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矿石力学强度;基本查明断层、节理、裂隙、岩溶的发育程 度、风化程度、软弱层分布,矿床开采影响范围内岩矿石稳固性和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初步确定工程 地质勘查类型。

    收集区域内地震资料,对区域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基本查明矿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 灾害发育情况,以及地下水、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基本查明岩矿石和地下水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 性等成分和含量;研究评述矿山开发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4.4.4.1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露天开采矿床,应收集气象资料,调查矿区及其附近地表水体和当地最高洪水 位,确定地表汇水边界和自然排水条件。对露天凹陷开采的矿床,预测矿坑涌水量。 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矿床,除进行上述工作外,还应详细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厚 度、分布,岩溶发育情况和含水性,节理、裂隙、构造破碎带等结构面发育程度和富水性,以及老隆分布和 积水情况。详细研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与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和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确定水文地质勘查类型,预测矿坑涌水量。计算第一开采水平或基建开拓 水平以上的涌水量,并预测下一开采水平的涌水量。对矿床疏干、排水、矿山供水做出评价,指出供水水 源方向。

    4.4.4.2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研究矿床的岩石类型,划分矿区内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岩组,详细查明对矿床开采不利的工程地质岩 组的性质、产状、分布及岩体结构和岩体质量。研究土层、岩层和矿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测定矿体及顶底 板围岩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研究断层、节理、裂隙、岩溶、风化层、软弱层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 度,确定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对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和井巷围岩的稳固性应做出评价,适于露天开采 的,要划分露天边坡类型和剥离物强度类型,确定经济合理的剥采比

    4.4.4.3矿床环境地质条件研究

    收集区域内地震资料,对矿区稳定性进行评价;对具放射性的矿区,应对辐射环境质量做

    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等环境地质问 题,应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治建议。对未开发矿区,应对原生地质环境做出评价;老矿区则应针对已出现 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产生和形成条件,提出进一步防治建议

    4.5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预查阶段对可能具有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应大致了解其赋存特点、物质组分和综合利用的可 能性。 普查阶段对可能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特别是矿体顶底板围岩和夹石,应大致查明其种类、物 质组分、赋存特点和经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详查与勘探阶段应根据需要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对勘查范围内确认能为工业利用并具有经济效 益的夹石、围岩等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勘套综合评价 具体按照GB/T25283执行。

    5.1.1类型划分主要依据

    5.2.1勘查工程间距确定

    通常采用类比法,与同类矿床进行比较,选择适消的程间距,对无矿床类比的,可参考附录C.4提 出的各勘查类型控制工程间距;勘查工程较多的矿床可采用地质统计学或其他数理方法确定最佳工程 间距。对于大型矿床,可选择代表性地段加密或抽稀工程验证,确定其最佳工程间距。在施工过程中如 有情况变化,工程间距应进行适当调整。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应适应其变化;矿 体出露地表的,地表工程间距可适当加密

    5.2.2勘查工程布置

    5.2.2.1根据矿体特征和矿山建设需要,一般情况,地表以槽、井探为主,浅钻工程为辅,深部应以岩心 钻探为主;当地形有利或矿体形态复杂时,可以坑探为主配以钻探。勘查工程的布置,要充分考虑与后续 勘查及开发工作的衔接。 5.2.2.2预查阶段可投入极少量工程,大致了解矿体情况:普查阶段投入数量有限的工程,其工程间路

    ;详查阶段对普查大致查明的矿体,布置系统耳 工程加以控制,工程间距根据勘查类型确定;摄 对详查的取样工程进行加密,工程间距应达到估算探明的资源/储量的要求。

    5.3勘查控制程度要求

    应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为原则。首先应控制勘查范围内矿体总体分布范围和相互关 系。对拟地下开采的矿床,应重点控制主要矿体两端、上下界面和延伸情况;对拟露关开采的矿床,要系 统控制矿体四周的边界、采场底部矿体的边界和覆盖层的分布与厚度。对能与主要矿体同时开采的小矿 本应注意控制其范围。对破坏矿体和开采较大影响的构造、岩脉、岩溶等产状、规模要有适当工程控制。 勘查深度应根据矿体延深、开采技术经济水平可能建设的矿山规模和服务年限的要求确定。

    5.3.2各勘查阶段要求

    5.3.2.1预查阶段

    应有地表地质工作和板 资源量。

    5.3.2.2普查阶段

    5.3.2.3详查阶段

    5.3.2.4勘探阶段

    6.1勘查工作部署原则

    勘查工作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手段,确保工作质量达到相关要求;注重绿色勘查,保护生态 环境。

    6.2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

    一般采用全国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地形图的比例尺和测量范围应满足地 质测量、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编制开采设计的需要。测量精度应符合GB/T18341的要求。

    6.3.1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和矿体复杂程度,进行不同比例尺地质填图。地质填图应以地质观察为基 础,其精度按相应比例尺地质填图规范执行。 6.3.2预查阶段进行1:50000~1:10000路线地质踏勘;普查阶段应填制勘查区地形地质草图或地 形地质图,比例尺一般为1:25000~1:2000;详查与勘探阶段应实测矿床(体)地形地质图,比例尺一 般为1:10000~1:1000。勘探线剖面图应实测,比例尺一般为1:2000~1:500。收集或编制区域 地质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000~1:50000。

    6.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6.5.1具备物探工作条件的,可结合探矿工程,采取适用的物探方法,以了解覆盖层的分布和厚度、岩溶 发育层位和较大溶洞分布、岩浆岩体或脉岩的分布、断层及破碎带产状和分布等。 6.5.2矿区一般应进行放射性检查,发现异常应做进一步工作。 6.5.3物探工作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要求

    6. 6. 1工程布置

    探矿工程布置应遵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由疏到密、由已知到未知以及一工程多用的原则。 普查阶段工程布置主要应以找矿为目的;详查阶段根据普查获得的资料,以类比方法初步确 定勘查类型,系统布置工程,并应在工程实施中不断研究和调整,最终确定矿床勘查类型和工程 间距;勘探阶段一般是在详查确定的矿床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的基础上,视实际需要加密布置探 矿工程。

    6. 6. 2 槽、并探工程

    槽、井探工程用于揭露浅部矿体和重要地质界线等地质现象,覆盖层小于3m的可使用槽探,大于 3m小于20m的应使用浅井或浅钻揭露。 槽、井探工程均应挖至新鲜基岩内

    岩心钻探孔径以能满足地质编录和采样需要,达到预期探矿目的为准。每个钻孔应提出工程设 计图纸,钻孔应尽可能布置在勘探线上,其岩心采取率不低于70%,矿心及其顶底板岩心采取率不低 于80%。 在钻探施工中应测定钻孔天顶角、方位角,校正孔深,做好原始记录、简易水文观测、封孔和岩心保管 工作。钻探工程质量要求具体应按DZ/T0227执行

    地形条件有利,矿体形态复杂、 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其质量要求具体应按DZ0141执行。

    6.7化学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测试

    6.7.1.1基本分析样

    按矿石类型对揭露和圈定矿体的全部探矿工程分段连续采样,矿体围岩应采控制样。对探槽、浅井、 坑道工程,采用刻槽法取样时,样槽断面规格一般为(5cmX3cm)~(10cmX3cm)。采用钻探岩心取样 时,沿矿心长轴1/2劈取。样长一般为1m4m,低温热液充填矿床一般为1m~2m,接触变质矿床和 区域变质矿床一般为2m~4m。当矿体厚大且组分均匀时,采样长度可适当放宽;矿心直径不同时,应 分别取样。 样品采集时应避免外来物质混入和采样工具的污染。对裂隙面有铁泥质污染的矿石应予以冲洗

    6.7.1.2组合分析样

    样品一般以单工程或剖面为单位,分矿体按矿石类型或品级,从连续的若干基本分析样品的副样中, 按基本分析单样样长的比例,计算出每件单样应称取的质量,经充分混匀组合而成。当有害组分含量远 低于一般工业指标(参见附录B中表B.1)时,可选择代表性剖面(工程)做组合分析样。组合分析样样 长一般为4m~12m。

    6.7.1.3多项分析样

    按矿体、矿石类型或品级从基本分析样或组合分析样 上进行分析

    6.7.1.4全分析样

    7.2.1分析测试样品制备一般分为粗碎、中碎、细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破碎、过筛、拌匀、缩 个工序。原样制备缩分应按公式(1)进行:

    Q一一样品最小可靠质量,单位为千克(kg); K一—根据岩矿样品特性确定的缩分系数,一般取0.1~0.2,质量均匀时采用较小值,反之采用较 大值; d一一样品破碎最大颗粒直径,单位为毫米(mm)。 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应防止铁质等研磨设备污染。分析样品的粒径一般要求<96μm(一160目)~ <74μm(一200目);白度测定样品统一粉碎至<74μm(一200目)。 6.7.2.2样品制备质量及质量检查应按DZ/T0130的要求执行

    6.7.3样品分析测试

    6.7.3.1基本分析

    基本分析项目一般为CaO和白度。当组合分析中有害组分超限或在其上下波动,影响到确定矿石 工业用途或矿石工业类型时,应增添为基本分析项目

    6.7.3.2组合分析

    组合分析项目要根据矿石的主要用途和多项分析结果或用户要求确定,一般应包括盐酸不溶物 ,其中盐酸不溶物超过0.5%时,需增做游离二氧化硅分析

    6.7.3 3多项分析

    多项分析项目一般为CaO、MgO、SiO2、Al2Os、Fe2O,(TiO2)、MnO、CO2、盐酸不溶物、重金属(Pb、 Hg、Cr6+、Cd)、、氟、碑、碱金属和还原性硫,以及白度、深色异物、黄度和透明度,以便全面评价各类矿 石的应用性能。其中,深色异物、黄度和透明度视应用厂家要求而定。当矿石中含石英和燃石时,应增做 游离二氧化硅分析。这些成分和物性对矿石质量的影响及限量标准参见附录B和附录D

    6. 7.3. 4全分析

    6.7.4化学分析质量

    岩矿样采集应分研体类型成品级配化学分析加工性能研究和码石质量测试进行。选择的样品 应具有代表性。样品数量以满足研完测试需要为置通过签必要时可辅以X射线衍射分析等 手段,以便从矿石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解矿加生能查明影响研石研磨性能的主要原因,为确定矿 石用途提供依据;对矿石化学组分的荐在形式做出合理的解释 岩矿鉴定技术质量要求具体应按照Z/075所有部分执行

    6.9矿石选矿和加工性能试验样品采集与试验

    矿石加工性能样品分为选矿试验样品、可磨性试验样品和应用效果试验样品。样品质量以能够满足 试验要求为标准,并具有代表性。选矿试验样品应采自主要需(或可)选矿体,可在地表或坑道中取样,样 品数量为1件~2件;可磨性试验样品一般按照矿石类型或品级分别取样,数量为1件~2件

    9.2选矿和加工性能证

    a)对于泥铁质等污染矿石应进行水洗试验。一般是采用高压水冲洗或破碎后搅拌淋洗的方法。 试验应根据污染情况拟定至少两种块度进行。对水洗前、后矿石白度进行测试、对比,评价每种 方法、不同块度的水洗效果,取得洗矿方法、块度、效率等参数。 b)对于破碎成可手选块度后能够分离出夹石的矿石,应进行手选试验。试验应根据夹石大小和分 布情况拟定至少两种块度进行。并对分选前后矿石进行成分分析和白度测试,对比不同块度手 选效果、效率,取得最佳手选块度、流程等参数,评价矿石手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矿石可磨性试验。通过对各级可磨试样粒度分布与白度的测定,评价矿石可磨性和白度随粒 化关系,为矿石不同工业用途及其产品设计和加工提供基础资料。可磨性一般进行干法试验,粒度 74μm(200目)、39μm(400目)和18μm(800目)三个粒级或更细。 2.3应用效果试验。一般是根据主要矿体(或矿业类型)的矿石质量和可磨特点以及初步拟定 业用途进行相应的工业制品试验通过试验取得相关数评价应用效果,为进·步确定矿石工业 金提供依据

    6.10岩矿石物理性能测试

    6.11.1原始地质编录

    原始地质编录是对地质现象和观察研究的 场完整、及时、客观地完成。各项原始地质编 录按照DZ/T0078执行, 原始地质编录应经检查、验收,未经验收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利用

    6.11.2资料综合整理

    应对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的各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以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并据此统 制地质报告。资料综合整理应贯穿地质勘查工作始终 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应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具体按照DZ/T0079执行。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成果应经过检查验收合格方能作为报告编制的依据

    6. 11.3报告编制

    地质报告编制要求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具体要求按照DZ/T0033执行。

    7.1.1概略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概略研究可由地质勘查单位完成。应分析已取得 的地质资料,评价矿床开采的内外部条件,类比邻近或类似矿床,结合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要 求等,对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结论。 7.1.2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采用投资及生产成本是根据同类 矿山生产估计的,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有内蕴经济意义。一般普查阶段应做概略研究,对详查或勘探阶 段的矿床,也可只进行概略研究。

    7.2.1预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应在详查或勘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通常由 具有工程咨询和矿山设计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 7.2.2通过对国内外市场调研和分析预测,综合矿产资源条件、采选工艺、矿山内外部建设条件、环境保 护以及项目预期经济效益等,对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做出初步评 价,为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勘探决策、编制矿区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议书提供依据

    7.3.1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应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通常由具有工程 咨询和矿山设计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 7.3.2可行性研究应对矿山建设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做出详细评价,为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 确定和矿山建设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8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按照GB/T17766执行。

    9.1.1工业指标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估算资源储量的依据。它是根据矿床实际情况,考虑 资源合理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技术水平等有关因素确定的。 9.1.2预查、普查阶段,可采用一般工业指标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参见附录B.2);详查和勘探阶段工业 指标应结合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依据矿床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等特点和矿石用途及当时的市场 价格等经济技术条件论证确定

    9.2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9.2.1资源/储量应根据矿体赋存规律,在严格按照工业指标正确圈定矿体的前提下进行估算。 9.2.2按矿体、矿石类型或品级(有可能分采时)和资源/储量类型划分块段,分别估算矿石量,单位为万 吨(104t)。 9.2.3当矿体中岩溶率大于3%时,应对其资源/储量进行校正。 9.2.4应根据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布置形式合理选用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应对估算方法的正 确性及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9.2.5对共伴生矿产,应分别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其计算单位按各矿种规定的单位表示。 9.2.6剥离量应按覆盖物、围岩、夹石等分别估算,剥离量计算单位为万立方米(10*m")。 9.2.7压覆和禁采区段的资源/储量应分类别单独估算。 9.2.8参加资源/储量估算的各项工作质量,应符合各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9.3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资源/储量估算一般包括矿体圈定的面积 本积质量等参数,其数据应以实际测定为依据,要 准确、具有代表性。体积质量数据在

    9.4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

    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 作所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久 估算。资源/储量估算工作结束后,以表 量及其矿石质量

    DZ/T 03212018

    方解石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接触变质型、区域变质型、低温热液充填型能源标准,各成因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 典型矿床参见表A.1

    A.2.1矿石自然类型

    按结构可分为微晶质矿石、细晶质矿石、粗粒晶质矿石和巨晶质矿石。 按构造可分为块状矿石、条带状矿石和片理化矿石

    A.2.2矿石工业类型

    电动汽车标准规范范本按工业用途分为造纸用方解石、塑料用方解石、橡胶用方解石、涂料用方解石、食品或牙膏用方解石 以及其他用方解石

    B.1矿石质量评价项目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矿石质量评价及一般工业指标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压力容器标准 |环境标准 |探伤标准 |设备标准 |毕业设计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