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8.2-2020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形变台站 第2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 DB/T 8.2-2020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形变台站 第2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5-0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3.1应保证安装探头的测量段基岩完整,避开岩石裂隙段、岩脉、透镜体、富含水层。 5.3.2 应连续采芯。 5.3.3 应按照GB/T50266一2013中2.9的规定,对测量段的岩芯进行岩右压缩变形试验,测算岩右弹 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

    应保证安装探头的测量段基岩完整,避开岩石裂隙段、岩脉、透镜体、富含水层

    5.4.1从地表到基岩应安装标准密封套管,套管嵌人基岩宜不小于1

    .4.1从地表到基岩应安装标准密封套管灭火系统标准规范范本,套管嵌人基岩宜不小于1m。 .4.2套管与孔壁间应灌注水泥浆,并做翻浆处理

    5.5.1钻孔口套管周围应砌水泥井台,并加带锁井盖,井盖应标有钻孔和仪器信息;井盖和井盖信息的 设计参见附录B。 5.5.2钻孔口周围地面应做不透水处理,处理面积宜不小于4m×4m。 5.5.3钻孔上方不得修建建筑物

    5.5.3钻孔上方不得修建建筑物

    6.1应在钻孔附近建设记录室,也可利用已有建筑物做记录室,记录室距钻孔宜小于20m,面积宜不 小于6m;附录C给出了记录室的一个设计示例。 6.2记录室的抗震设计应符合GB50011一2010对乙类建筑的规定。 6.3 记录室应采取防火和防盗措施,宜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6.4记录室温度应保持在一20℃~十45℃,相对湿度应在20%~90%。 6.5记录室应采取防尘措施。 6.6 记录室的综合防雷措施应符合DB/T68一2017的规定

    6.1应在钻孔附近建设记录室,也可利用已有建筑物做记录室,记录室距钻孔宜小于20m,面积宜 小于6m;附录C给出了记录室的一个设计示例。 6.2记录室的抗震设计应符合GB50011一2010对乙类建筑的规定。 6.3记录室应采取防火和防盗措施,宜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6.4记录室温度应保持在一20℃~十45℃,相对湿度应在20%~90%。 6.5记录室应采取防尘措施。 6.6 记录室的综合防雷措施应符合DB/T68一2017的规定

    7.1. 1 钻孔地倾斜仪

    钻孔地倾斜仪的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应符合DB/T31.1一2008中第4章和DB/T45一2012中第4 章的规定。数据采集器的数据吐出率应不低于1sps(samplepersecond,每秒采样次数);仪器探头内 部应有防雷措施,

    7.1.2钻孔地应变仪

    7.2钻孔内辅助观测设备

    表1钻孔内辅助观测设备技术指标与

    8.1.1钻孔地倾斜仪和钻孔地应变仪及其他辅助设备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安装要求和步骤 安装。 8.1.2 仪器安装时,安装单位应填写仪器安装记录表,仪器安装记录表的内容和要求见附录D。 8.1.3 钻孔内温度计应与主观测仪器探头的深度一致,

    仪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不少于六个月的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的观测数据完整率宜不小于95%。 试运行最后一个月的数据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 a)钻孔倾斜观测数据的M2波潮汐因子中的误差和相对噪声水平应符合DB/T40.1一2010中 6.3.1的规定。应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潮汐因子中的误差,采用契比雪夫多项式 拟合法计算相对噪声水平,计算方法参见DB/T45一2012中的附录G。 b 钻孔体应变观测数据的M2波潮汐因子中的误差应符合DB/T40.1一2010中7.3.1的规定 应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潮汐因子中的误差,计算方法参见DB/T54一2013中的 附录A。 C 钻孔四分量应变观测数据的M2波潮汐因子中的误差应符合DB/T40.1一2010中7.3.1的规 定,观测数据自检信度应不小于o.7。应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潮汐因子中的误 差,计算方法参见DB/T54一2013中的附录A;自检信度计算方法参见DB/T54一2013中的 附录B

    站在建设完成后,应将观测场地和钻孔堪选报告、钻孔施工报告、测量段岩性试 台站试运行报告、土地使用情况等材料按照主管单位的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归档,

    9.2观测场地和钻孔勘选报告

    观测场地和钻孔勘选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观测场地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属地; b) 勘选单位、勘选过程、勘选方法和主要勘选人员情况; 观测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情况;

    d 观测场地的区域地质构造图、地形图: e) 钻孔的勘选,宜对观测场地进行地球物理方法勘探,预探测地下含水层、岩石完整性; f 钻孔周围的干扰源情况; g) 现场勘选的图片; h) 观测场地和钻孔勘选的综合评价和结论

    9.3.1钻孔施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测井柱状图; b) 钻孔施工单位、施工设计、施工概况、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施工时间 c) 钻孔施工过程及现场照片; d) 岩石密闭性测试说明; e 套管安装过程及现场照片; f) 岩芯保存措施,应按取芯顺序编号、拍照并妥善保存岩芯和照片; g) 钻孔的质量评价方法及结论。 3.2 测井柱状图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a) 钻孔位置的经纬度(精确到0.001°); b) 钻孔位置的磁偏角(精确到0.1°); c) 各井段的井径(精确到0.1mm); d) 各并段的测并斜度(精确到0.1); e) 钻孔深度(精确到0.1m); f) 各地层岩性说明; g) 测量段岩石完整性。

    测量段岩性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岩石压缩变形试验说明; b)试验过程; c)试验结果

    仪器安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安装单位、协助单位、安装时间和安装人员; b)台站和钻孔概况介绍; C 仪器、辅助观测设备说明; d 仪器探头专用防雷措施说明; 以钻孔为中心,空间范围分别为500m×500m(比例尺不小于1:2000)和5km×5km(比例 尺不小于1:20000)的卫星地图; 钻孔水位情况说明,应说明是否为干孔; g 安装过程及现场图片,应包括仪器探头安装的居中程度说明; h) 钻孔分量应变仪、钻孔倾斜仪应给出各元件的真方位角,并说明定位方法,若用罗盘定位应附 照片; 仪器网络参数:

    安装结论; 仪器安装记录表。

    台站试运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台站及钻孔基本情况介绍; b)仪器及安装情况; c) 仪器运行情况; d) 主观测和辅助观测曲线; e) 试运行期间数据质量情况; f 试运行结论

    土地使用情况应包括土地使用或征用许可证书、报批文档等材料。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钻孔的整体构成设计示例

    图A.1给出了钻孔整体构成设计的示例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钻孔的整体构成设计示例

    图A.1钻孔整体构成设计图

    B.1钻孔并盖设计示例

    图B.1给出了钻孔井盖设计的示例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钻孔并盖和盖信息设计示例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钻孔井盖和盖信息设计示例

    B.2钻孔倾斜观测井井盖信息设计示

    B.2给出了钻孔倾斜观测并并盖信息设

    图B.1钻孔并盖设计图

    图B.2钻孔倾斜观测并并盖信息设计

    图B.3给出了钻孔分量应变观测并并盖信息设计的示例

    钻孔体应变观测并盖信息设计示

    岩土工程图B.4给出了钻孔体应变观测井井盖信息设计的示例

    图B.3钻孔分量应变观测并并盖信息设计图

    B.4钻孔体应变观测并并盖信息设计图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记录室设计示例

    图 C.1给出了记录室设计的示例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记录室设计示例

    图 C.1记录室设计图

    拉伸强度测试标准11GB/T18207.2一2005防震减灾术语第2部分:专业术语

    ....
  • 相关专题: 地震台站  

相关下载

专题: 混凝土结构 |装修施工组织设计 |航天标准 |设计图纸 |化工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