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702-2019 地层评价随钻测井系统技术条件.pdf

  • SY/T 6702-2019  地层评价随钻测井系统技术条件.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4-1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方位角测量范围:0°~360。方位角测量误差:±2.0°(井斜角不大于3°时),±1.5°(井斜 角在3°~6°时),±1.0°(井斜角大于6°时)。 b)并斜角测量范围:0°~180°。井斜角测量误差:±0.15°。 c)工具面角测量范围:0°~360°,工具面角测量误差:±3°(井斜角不大于3°时),±2.5°(井 斜角在3°~6°时),±1.5°(井斜角大于6°时)。 d)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2伽马随钻测井仪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0API1000API。 b)测量误差:±5%(测量环境大于80API时)输电线路标准规范范本,±4API(测量环境不大于80API时)。 c)稳定性:±3%(测量环境大于80API时),±2.4API(测量环境不大于80API时)。 d)垂直分辨率:25cm。 e)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0API~1000API。 b)测量误差:±5%(测量环境大于80API时),±4API(测量环境不大于80API时)。 c)稳定性:±3%(测量环境大于80API时),±2.4API(测量环境不大于80API时)。 d)垂直分辨率:25cm。 e)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3感应电阻率随钻测井仪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0.5mS/m~5000mS/m。 b)测量误差:±10mS/m(电导率小于200mS/m时),±5%(电导率不小于200mS/m时) c)稳定性:±10mS/m(电导率小于200mS/m时),±5%(电导率不小于200mS/m时)。 d)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0.5mS/m~5000mS/m。 b)测量误差:±10mS/m(电导率小于200mS/m时),±5%(电导率不小于200mS/m时)。 c)稳定性:±10mS/m(电导率小于200mS/m时),±5%(电导率不小于200mS/m时)。 d)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4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相位差电阻率测量范围:0.1Q·m~3000Q·m(0.3mS/m~10000mS/m),幅度比电阻率测 量范围:0.1Q·m~500Q?m(2mS/m~10000mS/m)。 b)测量误差:±5%或±5mS/m(电导率)。 c)(空气刻度)的相位差稳定性:0°±0.05,(空气刻度)的幅度比稳定性:0dB±0.1dB。 d)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5伽马成像随钻测井仪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0API~1000API。 b)测量误差:±5%(测量环境大于80API时),±4API(测量环境不大于80API时) c)稳定性:±3%(测量环境大于80API时),±2.4API(测量环境不大于80API时)。 d)垂直分辨率:20cm。 e)空间分辨率:22.5°。 f)方位测量:范围0°~360°,误差±2°。 g)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0API1000API。 b)测量误差:±5%(测量环境大于80API时),±4API(测量环境不大于80API时)。 c)稳定性:±3%(测量环境大于80API时),±2.4API(测量环境不大于80API时)。 d)垂直分辨率:20cm。 e)空间分辨率:22.5°。 f)方位测量:范围0°~360°,误差±2°。 g)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6电阻率成像随钻测并仪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电阻率测量范围:0.2Q·m~20000Q·m。 b)电阻率测量误差:±5%(电阻率在0.2Q·m~1000Q·m时),±10%(电阻率在1000Q·m 2000Q·m时),±20%(电阻率大于2000Qm时)。 c)电阻率图像覆盖率:100%(在旋转钻进时)。 d)电阻率图像分辨率:12.7mm。 e)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7中子孔隙度随钻测井仪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Op.u.100p.u.。 b)测量误差:±0.7p.u.(地层孔隙度不大于7p.u.时),±10%(地层孔隙度在7p.u.~40p.u.时), 当地层孔隙度大于40p.u.,测量值仅供参考。 c)稳定性:±10%(刻度井内的计数率涨落)。 d)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Op.u.~100p.u.。 b)测量误差:±0.7p.u.(地层孔隙度不大于7p.u.时),±10%(地层孔隙度在7p.u.~40p.u.时), 当地层孔隙度大于40p.u.,测量值仅供参考。 c)稳定性:±10%(刻度井内的计数率涨落)。 d)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8声波随钻测并仪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130μs/m~650μs/m。 b)测量误差:±6us/m(测量范围在130μs/m~200μs/m时),±3%(测量范围在200μs/m 650μs/m时)。 c) 稳定性: ±5%。

    d)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9密度随钻测并仪

    SY/T 67022019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1.6g/cm~3.0g/cm。 b)测量误差:±0.025g/cm(在2.5g/cm时)。 c)重复性误差:±0.025g/cm(在2.5g/cm时)。 d)垂直分辨率:40cm。 e)探测深度:20cm。 f)测量软件:通信管理、控制仪器工作流程、数据处理

    5.2.10并径随钻测并仪

    主要技术指标应包括: a)测量范围:131mm~291mm(仪器直径为121mm时),182mm~342mm(仪器直径为 172mm时)。 b)测量误差:±5mm。 c)测量软件:通信管理、 数据处理

    外观检查、安全检查、环境条件、电源适应性、连续工作时间、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附录A。

    6.2地面仪器性能试验

    地面仪器性能试验方法见附录B。

    6.3下并仪器性能试验

    下并仪器性能试验方法见附录C至附录I

    检验要求应包括: a)出厂的每套随钻测井系统应进行出厂检验。 b)出厂检验项目地面仪器见单项产品标准(按表2项目确定),下井仪器见单项产品标准(按表 3项目确定)。 c)当出厂检验出现不合格项目时,应查明原因,若为偶发性故障,经整改后可重新进行出厂检 验,合格后,方可出厂。若仍出现不合格项目,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品,不应出厂。

    SYT 67022019

    7.2.1进行型式试验的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产品有工艺、材料、结构方面的重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积累30套后,应周期性进行型式试验。 d)出厂检验中,检验结果与规定要求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或上级部门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7.2.2型式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的项目包括: a)地面仪器型式检验项目见单项产品标准,按表2确定,

    表2地面仪器检验项目

    井仪器见单项产品标准,按表3确定,下井仪器均应做常温高压试验,线圈探测器、探头 分等高温高压试验在单项标准中规定。

    表3下并仪器检验项目

    SY/T 67022019

    7.2.3型式试验抽样

    ,查明原因。若为偶发性故障,经整改后可重新进行型式试验;若为设计、制造质量问题,则 品型式试验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仪器的标志要求应包括: a)仪器出厂时应有下列标志: 一产品型号及名称; 一产品编号; 一制造单位名称、地址、商标; 一制造日期。 b)仪器外包装上收货标志和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规定

    仪器包装应符合GB/T13384规定。

    8.2.2仪器提供的技术文件

    SY/T 67022019

    a)合格证书。 b)使用维修手册、用户操作手册。 c)测井系统软件及专用软件。 d)备附件清单。 e)装箱单。

    a)合格证书。 b)使用维修手册、用户操作手册。 c)测井系统软件及专用软件。 d)备附件清单。 e)装箱单。

    仪器运输要求应包括: a)仪器适用于陆、海、空方式运输。 b)仪器运输中应避免强烈振动、撞击、暴晒和雨雪淋浸,应按包装箱上标明的方向放置。

    仪器运输要求应包括: a)仪器适用于陆、海、空方式运输。 b)仪器运输中应避免强烈振动、撞击、暴晒和雨雪淋浸,应按包装箱上标明的方向放

    仪器贮存要求应包括: a)仪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地面仪器贮存条件应符合4.3b)、c)的要 求,下井仪器贮存条件应符合4.4b)、c)的要求。 b)长期贮存应定期检查仪器,贮存6个月应检查一次。

    上存要求应包括: 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地面仪器贮存条件应符合4.3b)、c)的要 ,下井仪器贮存条件应符合4.4b)、c)的要求。 期贮存应定期检查仪器,贮存6个月应检查一次。

    A.1.1常规试验设备

    A.1.2环境试验设备

    用手感、目测法检查仪器各面板、 下并仪器的外观质量,结果应符合4.

    SY/T 67022019

    用手感、目测法检查仪器各面板、 下并仪器的外观质量,结果应符合4.1要求。

    检查步骤: a)用兆欧表测量仪器绝缘,结果应符合4.2a)要求。 b)检查使用的钻、接头有无探伤记录,结果应符合4.2b)要求。 c)用放射性检测仪表测试源仓,结果应符合4.2c)要求。 d)地面仪器中有防爆要求的设备,应满足4.2d)要求。 e)仪器吊装环做拉力试验,结果应符合4.2f)要求。

    检查步骤: a)用兆欧表测量仪器绝缘,结果应符合4.2a)要求。 b)检查使用的钻、接头有无探伤记录,结果应符合4.2b)要求。 c)用放射性检测仪表测试源仓,结果应符合4.2c)要求。 d)地面仪器中有防爆要求的设备,应满足4.2d)要求。 e)仪器吊装环做拉力试验,结果应符合4.2f)要求。

    A.4.1工作温度试验

    A.4.1工作温度试验

    A.4.1.1低温试验

    用环境试验设备,按照SY/T5102规定进行试

    a)室温下,检查仪器外观,测试性能。 b)仪器检测合格后将其放入温度试验箱内进行通电低温测试,地面仪器按4.3a)规定,下井仪 器按4.4a)规定,将温度试验箱的温度降至规定的下限工作温度,进行试验。 c)将被测仪器拿出温度试验箱,常温条件下放置24h后,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束后,地面仪 器应符合4.3a)的要求,下并仪器应符合4.4a)的要求

    A.4.1.2高温试验

    用环境试验设备,按SY/T5102规定进行试验: a)室温下,对被测仪器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 b)仪器检测合格后将其放入温度试验箱内进行通电高温测试,地面仪器按4.3a)规定,下井仪 器按4.4a)规定,进行加温;升温过程中,下井仪器从80℃开始,在每间隔20℃的温度间隔 点和最高温度点上进行性能试验;当温度升至规定的上限工作温度时,恒温1h(出厂检验)、 16h(型式试验)后进行性能试验。 c)将温度试验箱的温度逐渐降低至室温,进行性能试验。 d)试验结束后,地面仪器应符合4.3a)的要求,下井仪器应符合4.4a)的要求。

    A.4.2.1购存低温试验

    用环境试验设备,按照SYT5102的试验方法对地面仪器、下井仪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 )、4.4b)规定参数要求。

    A.4.2.2购存高温试验

    用环境试验设备,按照SY/T5102的试验方法对地面仪器、下井仪器进行试验,试验 4.3b)、4.4b)规定参数要求。

    A.4.3.1常温高压试验

    用环境试验设备,按SY/T5102规定进行试验: a)常温高压试验前,检查下井仪器外观、测试仪器性能。试验合格后,将下井仪器放入高压试 验筒内,将仪器引出线与地面仪器连接。按4.4a)规定升压,型式试验升压至额定值,恒压 时间保持不少于30min,然后泄压。试验过程中,监测压力变化,判断渗漏情况。 b)试验结束后,取出仪器,检查外观应无变形、无损伤,密封无渗漏,仪器应工作正常。

    A.4.3.2高温高压试验

    用环境试验设备,按SY/T5102规定进行试验: a)高温高压试验前,检查下井仪器外观、测试仪器性能。试验合格后,将下井仪器放人高温高 压试验装置内。将仪器引出线与地面仪器连接。按4.4a)规定升温、升压达额定值,恒温恒 压保持30min后开始降温、降压,自然冷却至85℃以下,压力为常压时,可取出仪器。试验 过程中,检测压力变化,判断渗漏情况。 b)试验结束后,取出仪器,检查外观应无变形、无损伤,密封无渗漏,仪器应工作正常。

    用环境试验设备,按SY/T5102规定进行试验。地面仪器可以分开进行试验,下井仪器整支进行 试验: a)试验前,检查仪器外观和性能。 b)将仪器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地面仪器按4.3d),下井仪器按4.4d)规定参数进行试验。 c)试验结束后,检查仪器外观和测试仪器性能,仪器应工作正常。

    用环境试验设备,按SY/T5102规定进行试验。地面仪器可分开进行试验,下井仪器整支进行试 验: a)试验前,检查仪器外观和性能。 b)将仪器固定在冲击试验台上,地面仪器按4.3e),下井仪器按4.4e)规定参数进行试验。 c)试验结束后,检查仪器外观和测试仪器性能,仪器应工作正常。

    A.4.6连续工作时间试

    A.4.6.1地面仪器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试验步骤应包括: a)地面仪器通电,进行初始检测。运行应用程序,显示与绘图输出结果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b)试验过程中,进行中间检测。每隔12h测量一次并记录数据。 c)试验结束后,进行最终检测。按单项产品标准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4.5的要求。

    A.4.6.2下仪器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试验步骤应包括: a)下井仪器通电、预热10min进行性能检测。 b)试验过程中,进行中间检测。每隔12h测量一次并用工业计算机记录数据。 c)试验结束后,进行最终检测,结果应符合产品标准技术性能要求,结果应符合4.5的要求

    A.4.7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试验

    按SY/T5099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6要求。

    SY/T 6702201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地面仪器性能试验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地面仪器性能试验

    主要包括: a)数字万用表(四位半)。 b)地面传感模拟器。 c)压力测试台(OMPa~40MPa)。 d)定向遥测随钻测井仪。 e)工业计算机及地面仪器主控软件

    主要包括: a)数字万用表(四位半)。 b)地面传感模拟器。 c)压力测试台(OMPa~40MPa)。 d)定向遥测随钻测井仪。 e)工业计算机及地面仪器主控软件

    试验步骤应包括: a)数据采集箱试验:将地面仪器与地面传感模拟器连接。运行地面仪器主控软件,数据采集箱 上的立管信号电平、钩载信号电平应有高低变化,深度指示灯应有正反转指示及深度测量指 示,工业计算机显示界面的立管信号、钩载负荷、深度BPI计数工作正常。试验结果应符合 5.1.3的要求。 b)司钻显示器试验:将工业计算机及地面仪器与定向遥测随钻测井仪器连接,运行地面仪器主 控软件。司钻显示器应正确显示模拟设置的井斜角、方位角和工具面角、深度。图形、参数 区显示正常,信号显示准确无误。试验结果应符合5.1.4的要求。 c)立管压力试验:将立管压力与压力测试台连接,加上OMPa~4OMPa的压力,立管压力应输 出不同的电流。将立管压力装入压力测试装置中,按5.1.5规定的输入压力量程范围,用压力 泵给测试装置加压,检查立管压力不应有流体或气体泄漏,通过数字万用表测量输出直流电 流。试验结果应符合5.1.5的要求。 d)泵冲试验:连接好工业计算机及地面仪器,将泵冲接在钻台接线盒上,打开数据采集设备, 用金属物体靠近泵冲的端面,指示灯亮,远离时灭。如果没有指示灯,可测量其电流变化或 观察数据采集设备上接口指示灯的变化,其结果应符合5.1.6的要求。 e)钩载试验:将钩载与压力测试台连接,加上OMPa~6MPa的压力,钩载应输出不同的电流。 试验结果应符合5.1.7的要求。 f)绞车试验:连接好工业计算机及地面仪器,将深度传感器接在钻台接线盒上,运行地面仪器 主控软件,点击“显示”子菜单下的“深度跟踪”功能。转动绞车,深度曲线显示应准确无 误,深度计数准确可靠。绞车要求输出信号电流应满足5.1.8的要求。

    主要包括: a)测斜专用校验架(误差要求:方位角±0.1°,井斜角±0.01°)。 b)仪器专用测试盒。 c)专用电池激活盒。 d)数字万用表(四位半型)。 e)工业计算机。 f)双路直流稳压电源(0V~40V、0A~3A)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定向遥测随钻测并仪性能试验

    将定向仪短节置于测斜专用校验架上,以测斜专用校验架为中心,半径50m范围内无铁、磁物 质。利用直流稳压电源供电,用测试电缆将仪器与仪器专用测试盒及地面仪器连接,运行测试程序, 周整测斜专用校验架在方位90°、倾角45°的条件下,以定向仪短节为中心轴沿工具面角旋转一周, 每隔45°测量一次,共测得9组数据,找出方位角、井斜角、工具面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按公式 (C.1)计算出重复测量误差值:

    式中: —重复测量误差,单位为度(°) Xmax—最大测量值,单位为度(°) Xmin—最小测量值,单位为度(°)。 测量结果均结果应符合5.2.1的要求。

    主要包括: a)伽马成像专用测试盒。 b)工业计算机(安装伽马成像测试软件)。 c)伽马刻度器。 d)伽马调校源。 e)随钻地面测试系统

    D.2.1测量范围试验

    a)本底测量计数率:不加放射源,测量本底计数率Rbi,测量时间为300s。 b)加第一个放射源SA,测量计数率RA,测量时间300s。 c)保留第一个放射源,加第二个放射源SB,测量计数率RAB,测量时间为300s。 d)取下第一个放射源SA,测量计数率RB,测量时间为300s。 e)取下第二个放射源SB,再测量本底计数率Rb2,测量时间为300s。 f)按SY/T6743规定的方法计算仪器伽马探测器的死时间t。 g)按公式(D.1)计算测量范围的最高值L(对应5%的测量相对误差)

    测量范围的最高值,单位为API; 刻度系数,单位为API每脉冲数每秒(AP/cps); 死时间,单位为微秒(μs); 仪器分频数。 测量范围应符合5.2.2a)的要求

    D.2.2测量误差试验

    侧量误差是由理论计算得出: a)按公式(D.2)计算标准器测量值G

    G一一计量标准器刻度值,单位为API; F被检仪器送检时提供的刻度系数,单位为API每脉冲数每秒(API/cps) RL—低放层或本底计数率平均值,单位为脉冲数每秒(cps):

    SYIT 67022019

    LsB一仪器在B点的深度,单位为厘米(cm); LsD——仪器在D点的深度,单位为厘米(cm); Lsc一仪器在C点的深度,单位为厘米(cm)。 计算结果应符合5.2.2d)的要求。

    D.2.5方位伽马刻度

    按SY/T6582.2规定的方法进行刻度: a)仪器连接后通电检查纸箱标准,预热30min;将仪器放置在距离地面1m高处的仪器架上,测量本底, 取5min的平均值。 b)在石油测井仪器计量中心一级刻度井的天然白云岩(低放)层和天然花岗岩(高放)层分别 采样5min,两层之间差值的标称值及不确定度为341.9API±2.3API:

    按SY/T6582.2规定的方法进行刻度: a)仪器连接后通电检查,预热30min;将仪器放置在距离地面1m高处的仪器架上,测量本底, 取5min的平均值。 b)在石油测井仪器计量中心一级刻度井的天然白云岩(低放)层和天然花岗岩(高放)层分别 采样5min,两层之间差值的标称值及不确定度为341.9API±2.3API:

    式中: k一一刻度因子,单位为API每脉冲数每秒(API/cps); N一天然花岗岩层计数率,单位为脉冲数每秒(cps); Nt一一天然白云岩层计数率,单位为脉冲数每秒(cps)。 c)将伽马刻度器放置在仪器的固定位置,采样5min,按公式(D.7)计算出的刻度因子反推出 刻度器API值:

    式中: API一刻度器标称值,单位为API; N一一刻度器放置后的净计数率,单位为脉冲数每秒(cps); 刻度因子,单位为API每脉冲数每秒(APIV/cps)。

    式中: API一刻度器标称值,单位为API; N一一刻度器放置后的净计数率,单位为脉冲数每秒(cps); k一一刻度因子,单位为API每脉冲数每秒(API/cps)

    D.2.5.2车间主校验

    车间主校验方法: a)仪器连接后通电检查,预热30min,首先将仪器放置在距离地面1m高处的木架上,周围不得 有放射性物质。测量本底,取5min的平均值。 b)将伽马刻度器放置在仪器的固定位置,采样5min,用刻度因子计算出刻度器API值,测量误 差应不大于±5%。

    D.2.5.3现场校验

    用伽马刻度器,在测井前对仪器进行刻度校验。仪器接地面仪器,将刻度器置于仪器的规定部 分空调标准规范范本,记录自然伽马计数率,测试系统对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应符合刻度器的标称值,误差不大 于±5%。 校验结果应符合5.2.2的要求。

    ....
  • 相关专题: 测井系统  

相关下载

专题: 海洋标准 |照度标准 |档案标准 |固定资产标准 |玩具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