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 7002-2018 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pdf

  • CH/T 7002-2018  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4-1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e)其他与测区测量相关的资料。 对所收集的资料,应对其可靠性及精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资料采用与否做出结论

    实地勘察主要内容如下: ) 调查测区行政区划、社会情况、自然地理、水文气象、通信等条件。 b)实地勘察所需增设的控制点(包括明显物标)间的通视情况,确定其位置、规标类型及标高;勘 察导线路径上物理测距仪的工作条件。 资料不足的港、湾、河口及易变地段应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测区内航行障碍物的变化情况,以提 出合理的施测方案。 d)勘察岸台、检查台、比对点的位置.测试测区电磁场对无线电定位仪的于扰情况

    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测区,可沿用原高程系统;当边远测区 通过验潮、水位观测、卫星定位拟合高程测量等方法确定高程基准土壤标准,或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基准面,但此时 应给出所采用的基准面与理论深度基准面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 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水准测量方法,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的技 术要求应符合GB/T12898一2009的有关规定,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及精 度指标应符合GB/T18314一2009的有关规定。水位控制测量,如水位站(潮位站)布设、水位观测、平 均海面确定、深度基准面确定等主要技术要求指标可依据GB12327一1998的有关规定。

    验潮站水位观测准确度应优于5cm,时间准确度应优于1min。 河道、湖泊、水库,以及沿岸至20km以内的近海海域,应采用实测水位观测资料。 当验潮站不能控制测区水位变化时,可利用自动验潮仪、高精度差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网络实 时动态定位测量水位或者潮汐值预测水位。 验潮站布设、水准联测和水位观测按GB12327一1998执行,详见附录A

    验潮站水位观测准确度应优于5cm,时间准确度应优于1min。 河道、湖泊、水库,以及沿岸至20km以内的近海海域,应采用实测水位观测资料。 当验潮站不能控制测区水位变化时,可利用自动验潮仪、高精度差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网络实 时动态定位测量水位或者潮汐值预测水位。 验潮站布设、水准联测和水位观测按GB12327一1998执行,详见附录A

    8.2.1.1船体检查

    无人船使用前应对船体、仪表及附属软、硬件等进行检查、校正,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并在检验合格 期内。

    8.2.1.2单波束检验

    试验时,选择水深变化较大的区域,检验测深仪在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下工作是否正常。试验不 的设备,不能用于测深

    8.2.1.3定位仪检验

    各种测量仪器的检验按GB12327一1998有关规定进行。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接收机的检验要求如下: 使用期间每年及DGPS接收机大修后,应在一个等级点上做一次不少于8h比对性检验,采样 间隔不大于3min; 作业前后在一个等级点上进行不少于1h比对性检验,采样间隔不大于3min,仪器采集数据 稳定且采集数据精度满足测图要求后,方可使用。

    8.2.2.1航行要求

    无人船航行应满足以下要求: a)无人船尽量保持匀速、直线航行。 b 船只在测线航行时,风流向航向偏角变化不大于5°。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停船,转向或变速时 及时定位;待情况排除后,返回原处继续测量,并保证原测线不能有断开发生。 C 更换测线时,缓慢转弯。 d)实际测线与计划测线的偏离不大于测线问距的50%。

    8.2.2.2测线布设

    8.2.2.2.1测线布设原则

    测量路线设计首先要将测量的要求与测区的实际特点结合起来考虑,进一步确定测区范围,一般情 况下宜按以下原则进行: a)流动水域:测线一般沿水流方向布控。 b)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测点、测线间距。 )尽可能避开有水草等附属物的测量区域。 d)地形变化剧烈的地区,须做加密测量,以完整反映水底地形为原则。

    8.2.2.2.2测线布设要求

    测深主测线应沿基本垂直于等深线的总方向布设,对狭窄航道,测深主测线方向可与等深线 角。测深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垂直于主测线,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且能普遍检查主

    线,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沙嘴、角、石陂延伸处,一般布设辐射线,如果布设辐射线还难以查明其延伸范围时,则应运 当布设平行其轮廊线的测深线; b) 重要海区的礁石和小岛周围布设螺旋形测深线; c) 锯齿形海岸,测深线与岸线总方向成45°角; d) 在码头处,从码头壁外12m开始,每隔图上2mm平行码头壁布设23条测深线; 不适合布线区域,可采用人工岸边或载人船上遥控测量设备方式自行采集数据。

    8.2.2.2.3测线间距

    测线间距是水下地形测量要求的一项重要指标,测深线的间隔确定原则应根据对所测区域的需求, 则区的水深、底质、地貌起伏的状况,以及测深仪器的覆盖范围确定。 测深主测线间隔为图上1cm,根据比例尺的大小适当选择测线间距。水域地形变化明显地段应适 当加密。特殊情况下,可根据数据获取单位的要求,对测点间距、测线间距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工作 生产需求。 根据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特点,采用表2进行测图比例尺和测线间距的换算。检查线总长应不小 于主测线总长的5%。

    表2测图比例尺和测线的间距推荐

    8.2.2.3外业实测

    外业实测包括河道测量、湖泊水库测量和海岸带区域测量。 河口水深受潮汐与上游水流叠加影响,测量时间主要以常态下水文条件为主,时间选择宜满足以下 要求: a)测量时间,选取水流缓慢和平潮时间进行,避开流速急的时间段; b)测量季节,避开测区水文的冰冻期

    8.2.2.4深度改正及测定

    应测定测深仪的总改正数。总改正数应包括声速改正、吃水改正及水位改正的改正数的代数和,具 如下: a)声速改正。应通过以下手段进行声速修正: 1)自带声速修正的无人船设备进行自动改正。 2)无自带声速修正的无人船设备,采用声速面仪进行声速测量。然后按以下要求进行声 速改正:用声速剖面仪测定声速剖面时,声速面采样的分层间距应小于1m,通常情况 下每关测定一次,遇水温变化较大时,应增加声速剖面测量次数;声速剖面测量站位应选 在测区合适位置,并记录施测的时间和位置。 b) 吃水改正。船体自身重量会使船体有一定的排水性,排水深度即为吃水深度,记录吃水深度, 有利于提高真实水深的精度。实际水深(m)=测量水深(m)十吃水深度(m)。

    c)水位改正。单波束测深水位观测按GB12327一1998中的要求执行。单波束测深在网络实时 动态(RTK)测量信号良好时,可主要采用实时动态测量无验潮模式,水位观测可作为检核 验证。

    8.2.2.5补测与重测

    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补测或重测: a) 深测线间距大于图上主测线间距的1.5倍时,应进行补测; D 测深仪零信号不正常,无法量取水深时,应进行补测; 连续漏测两个以上定位点时,应进行补测; d 深度比对超限点数超过参加比对总点数的15%时,应进行重测; e 确认有系统误差,但又无法消除或改正时,应进行重测; 验潮站水位观测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重测; 测深线方向布设不合理,无法完整反映水下地形地貌时,应进行重测; 水底地形或拼接地带出现明显异常,无法查明原因时,应进行重测

    8.2.2.6水深拼接比对

    不同时期、不同设备施测的相邻图幅之间,必须进行拼接测量和重合点比对,具体要求如下: a)拼接处应至少重叠一条测深线。 b)重叠测深线布设方法:每幅图应在各自从拼接线起向外航线间距以内的区域中布设1条对 比线。 C) 图幅水深拼接比对中,测深主测线、检查线重合深度点比对超过5.2节的要求,或虽未超限,但 存在系统误差以及对测量成果有疑问时,均应分析原因,正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写入技术 总结。

    8.2.2.7数据记录

    使用电子图像式测深仪进行测深时,应将原始的电子图像数据和相应的图像回放软件进行备份归 档,并制作文档表格记载测深线与电子图像数据文件的对应关系,同时对电子图像的异常情形进行详细 记载。

    8.2.2.8测量质量监控

    测量质量应监控以下内容: a)技术负责人应经常检查测量资料的质量情况; b 值班人员要实时监视仪器工作状态,检查数据记录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数据记录状态是否 良好; C) 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每日开始(结束)工作时应注明“×X××年××月××日×X时开始(结束)工作”,标明工作内 测线。 记录测区位置,注明工作水域的名称,尤其是项目测深的分区工作标号。 无人自动测量设备中的数据文件应包括如下要素:日期、测线名称、点号(No.)、时间、经纬度(

    Y坐标)、水深、水深十吃水、坐标系、起点终点坐标、测线偏差、测位方式等相关参数。具体内容见表3

    提交外业记录数据,记录整理过程 查签字,必要时可拍照说明 对于特殊区域,验潮人员对所观测的资料应在现场及时整理,记录水文状态,发现问题应正确处理

    里中,严禁随意划改原始数据 与成图中每一项目完成后,应由另一作业人员进行

    9.2.2数据整理与成图

    数据以表格形式汇总进行提交,提交数据内容主要包含日期、测线名称、点号(No.)、时间、经纬 Y坐标)、水深、水深十吃水、坐标系、起点终点坐标、测线偏差、测位方式等相关参数。 提交外业记录数据,记录整理过程,相关 人员应进行核查签字,必要区域应拍照说明

    数据处理各阶段均应进行交叉检查,确保数据成果无误 测量成果按统一格式输出,并附数字成果文档说明

    根据测定的偏心距进行测点位置归算,剔除定位粗差点。 10.3水深数据处理

    水深数据处理应包括换能器吃水改正、声速改正和水位改正,

    图件种类包括测线航迹图、实测水深图和水下地形图

    数据成果质量通过二级检查一级审核、业主验收方式进行控制,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 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具有相关资质的质量检 检机构进行的质量验收,其要求如下: a)测绘单位作业部门应对所用的仪器、各项操作、作业限差、手簿填写、资料整理等进行全面检 查,各项计算成果进行百分百的校核,作业部门负责人应对全部作业成果负责,并对作业质量 做出结论; b) 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作业部门数据验收检查,对原始数据和提交数据严格把关,部分重 点项目可进行野外数据精度随机抽查; 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验收部门除对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详查之外,数据量较大时可对样本数 据进行抽验; 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应独立、按照顺序进行,不应省略、代替或者颠倒顺序

    12.2验收与质量处理

    按GB/T24356一2009的规定进行成果验收和质量处理。

    整理上交的具体成果应包括无人自动测量设备中的数据文件 上交成果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提交,上交成果应准确、清楚、齐全、规范

    整理上交的具体成果应包括无人自动测量设备中的数据文件。 上交成果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提交,上交成果应准确、清楚、齐全、规范

    13.2上交成果资料项目

    上交成果应包括: a)技术设计书; b)无人船船体及附属软、硬件参数及检查记录表; c)外业采集要素记录表,内业数据处理问题记录表 d)外业采集原始数据,包含测深数据、水位数据等; 成图数据; 检查验收报告; g) 技术总结; h) 其他相关资料

    依据GB12327一1998,验潮站布 潮汐变化,相邻验潮站之间的距离应 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且潮汐性质基本相同的要求

    依据踏勘情况,为达到合理控制水位、准确传递高程基准的目的,验潮站主要选择建在港口、码头或 边方便验潮仪架设的位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保证合理控制水位变化的条件下,可按照以下要求 据需要适当加密或就近更改验潮站位置: a) 站址(水尺)前方应无沙滩阻隔,海水可自由流通,低潮不干出,能充分反映当地海区潮汐变化 情况; b) 验潮设备(水尺)能牢固设立,受风浪、急流冲击和船只碰撞等影响较小,有条件时尽可能在固 定码头壁上等不易变动区域设置验潮设备(水尺); 水尺应设在岸滩坡度较大的地方。

    A.3验潮站水准标志埋设

    验潮站水准标志按以下要求埋设: a)每个验潮站应埋设工作水准点和主要水准点标志各一个。 b)工作水准点应设在验潮设备(水尺)安装位置附近,以便经常检查验潮设备(水尺)零点的变动 情况;工作水准点可在岩石、固定码头、混凝土面、石壁上凿标志再以油漆做记号。 C 主要水准点应设在高潮线以上、地质比较坚固稳定、能长期保存、易于进行水准联测的地方 在验潮站附近的水准点和高等级控制点,经检查合格,可作为主要水准点。水准点的选定及埋 石按GB/T12898一2009中四等水准点的要求执行

    水准联测按以下要求进行: a)对于测区保存完好的国家水准点,经检查合格,可直接用作主要水准点。新布设主要水准点应 与国家水准点联测,联测要求应根据路线长短按GB/T12898一2009中四等水准测量的有关 规定执行。 b)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局部交通 不便的区域可采用网络实时动态(RTK)测量方式结合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直接测定工作水准 点高程绿化标准规范范本,并在附近已知点上进行比测检验 c) 采用四等或等外水准方法测定验潮设备(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之向的高差;水准测量方式 无法开展的区域,可引入网络实时动态(RTK)测量方式,结合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直接测定高 程,但应保证测量精度。 d 水位观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工作水准点与验潮设备(水尺、自动验潮仪)零点之间的相互高 差有无变化,如发现或怀疑零点有变化时(如大风浪或水尺受碰撞后),应及时进行高差联测, 当零点变动超过3cm时,应重新确定相互关系

    水尺观测水位要求如下: a)设立的水尺应牢固、垂直于水面,高潮不淹没、低潮不干出,两根水尺的衔接部分至少有0.3m 的重叠。 b) 水位观测应每隔10~30min观测一次,且整点时应观测,读到厘米,时间记到整分。 ) 高、低平潮及其前后各0.5h和潮位变化异常时,每隔10min观测一次。 d 在大风浪、海面波动不稳定时,可取波峰和波谷的平均值作为水位读数。 e 当水尺将要干出或将被淹没时,应立即增设新水尺。可先观测,然后用水面水准或等外水准得 出水尺零点间的高差关系;特殊情况下,也可先在固定物上标出水位的痕迹,然后再转到水尺 上读数。 f 水位观测时,当水尺的瞬时读数小于(含)0.3m时,应更换水尺;更换水尺时,应同时读取两根 水尺的读数,其差值绝对值应不大于2cm,并记人手簿相应栏内,原水尺读数供检核。 g) 因故漏测时,应按实际观测时间的数据进行真实记载,不应擅自插入水位读数。 h)验潮站所使用的钟表,应每天与北京时间校对一次,并记在手薄的备注栏内,其表差应不大于 1min

    A.6自动验潮仪观测水位

    自动验潮仪观测水位要求如下: a)采用自记式验潮仪进行水位观测时,应在抛放自记式验潮仪附近位置设立比对水尺,用于标定 验潮仪数据归算零点和检查自动验潮仪的沉降; 6 读数精度为1cm,时间比对精度为1min; 记录仪读数与校对水尺读数之差,最大不超过2cm,每天检查一次; d) 应经常检查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或主要水准点之间高差有无变化,最长不超过7天联测 一次。

    电力弱电技术、方案A.7验潮资料记录规定

    验潮资料记录规定如下: a)应记录验潮站、水尺和水准点的名称、编号、位置、高度等相关信息; 6) 绘制验潮站附近地形图略图,且在略图上标明水准点位置及与两个以上显著固定物标的方位 及距离; 人工验潮观测按验潮手簿规定的项目记录,包括日期、时间、水尺读数等信息; d) 采用自动验潮仪进行水位观测时,应备份保留验潮仪全部记录数据,并采用验潮手薄记录比对 水尺同步观测数据。

    验潮资料记录规定如下: a)应记录验潮站、水尺和水准点的名称、编号、位置、高度等相关信息; 6) 绘制验潮站附近地形图略图,且在略图上标明水准点位置及与两个以上显著固定物标的方 及距离; 人工验潮观测按验潮手簿规定的项目记录,包括日期、时间、水尺读数等信息; d) 采用自动验潮仪进行水位观测时,应备份保留验潮仪全部记录数据,并采用验潮手薄记录比 水尺同步观测数据。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专题: 吊环标准 |柴油质量标准 |认证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 |稀土标准 |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