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537-2017 油气田工程测量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GB/T 50537-2017  油气田工程测量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5.9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4-2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原始文件是会员上传的无错版,推荐下载这个版本

  • 勘察测绘,pdf格式,下载需要20积分
  • 立即下载

  • word版文件下载:
  • 特别提醒:word版是本站通过人工智能从pdf转换成的word版本,正确率只有90%左右(正在通过训练继续提高准确率),排版恢复的也并不完全准确,没有进行任何人工校对,VIP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即可,普通会员无法通过点数下载,算是给VIP的活动。

    特别提醒:word版是不完美的,错误较多,只能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少打一些字,别下载了找我们说word内容有问题,这是送给VIP会员的。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50537-2017  油气田工程测量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1:1: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构 GCS2000);当油气田规划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控制网可采月 坐标系统,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联测

    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应按二等、三等、四等和级、二级

    1::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 合理确定; 2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兼顾后期扩展和加密;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级扩展。 3.1.5:选择平面坐标系统时,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应大于 2.5cm/km,并应根据所在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选择其一: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为测区抵 偿尝高程面,采用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面、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 3面积小于25km的油气田,可以不经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 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

    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住宅楼标准规范范本,投景面为测区抵 尝高程面采用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面、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 3面积小于25km的油气田,可以不经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 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

    3.2GNSS静态测量

    3.2.1各等级GNSS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

    3. 2. 1各等级 GNSS 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

    GNSS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

    2.2各等级 GNSS 控制网的基线精度应按下式计算

    3. 2. 2各等级 GNSS 控制网的基线精度应按下式

    o = Va? +(bXd)

    3.2.3GNSS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应满足下列要

    ww m= 3N 71

    式中:n2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 Nii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 n异步环边数; W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2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 要求,并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3.2.4GNSS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GNSS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GNSS控制网应根据工程需求:测区实际情况精度要求 人力资源情况、工作进度、测区已有测量资料和CORS站

    1GNSS控制网应根据工程需求、测区实际情况 设备及人力资源情况、工作进度、测区已有测量资料

    GNSS控制网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7规定。 表 3. 2. 7 GNSS 控制网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3.2.8:各等级GNSS网观测方法宜以多个同步观测环为基本组 成的网观测模式,网观测模式中的同步环之间,应以边连接的方式 进行。

    成的网观测模式,网观测模式中的同步环之间,应以边连接的方式 进行。 3.2.9:对于规模较大的测区应编制观测计划在作业实施过程 中可依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3.2.10作业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工作状态测试,保证仪器设备 运行状态良好。

    中可依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3. 2. 11 GNSS 观测应符金下列规定

    1观测前,应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同时应检查电池容 量、接收机存储空间、各连接线的接口: 2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3天线高应量测至掌米:两次量测的天线高互差不应大干 3mm,并取均值作为天线高; 1作业时,观测记录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点名、接收机序列号 仪器高、开关机时间等相关测站信息; 5各项观测参数及点名、天线高设置后,应确认与观测记录 一致:

    3. 2. 12 GNSS 基线解算应符金下列规

    1:解算前·应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传输备份,检查数据的完 整性是否符合规范或技术设计规定。·有(RS的地区:宜根据需 要收集坐标成果和相应时段观测数据参与基线解算; 2:基线解算模式可采用单基线模式或多基线模式: 3基线解算宜选择(GNSS控制网的中部点作为起算点:

    3. 2. 13 GNSS 基线应经同步环,异步环和复测基线检核,并应

    足下列要求: 1同步观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 下列公式的要求:

    Wx≤2 Vng W≤2/ng Wz≤2 /ng Ww+w+w? W<2 /3ng

    3.2.14当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开 舍弃不合格基线,舍弃基线后所构成异步环的边数多于6条时,应 重测该基线或有关的同步图形: 3.2.15外业观测数据检验合格后应按本标准第3.2.3条对

    舍弃不合格基线,舍弃基线后所构成异步环的边数多于6条时,应 重测该基线或有关的同步图形。

    3.2.15外业观测数据检验合格后应按本标准第3.2.

    GNSS无约束网平差,应在CGCS20O0坐标系或在 84坐标系中进行; 2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 要求:

    Vsx ≤ 30 Vsy≤ 30 V ≤ 3a

    3平差结果应提供各观测点在相应坐标系统中的三 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长度、基线方位及相关的精度信息等

    3.2.17GNSS测量控制网的约束平差应符合下列知

    : 应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下进行二维或三维约 束平差; 2对于已知坐标、距离或方位,应强制约束或加权约束。约 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本标准表3.2.1中相应等级的 规定; 3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 基线分量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dVsx ≤ 2a dVs ≤ 2g dV< 20

    4平差结果应输出观测点在相应坐标系统中的三维或三维 坐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基线长度、基线方位角等,以及相关的精 度信息。需要时,还应输出坐标转换参数及精度信息;

    5控制网约束平差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本标准 表3.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各级导线(网)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的主要 求应符合表3. 3. 1的规定。

    3.3.1 导线测意的主要技术要求

    2:当附合导线长度小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 于13cm

    3.3.2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网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作为加密 网时,可布设成单二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 2导线宜布设成近似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 1:3;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结点与高 级点、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超过规定长度的70%; 3对不存在通视条件的GNSS点三角点,进行一级、二级 导线加密时·不宜采用两起算点之间单线附合形式,可布设结点导 线网。

    1点位应选在稳固可靠,视野开阔: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视线与障碍物的距离,四等不宜 小于1.5m,一级、二级不宜小于0.5m; 3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发热体和强电磁场:

    间的视线倾角宜符合表3.3.3

    表3.3.3相邻点之间的视线倾角

    5:应充分利用已有点位,并使所选点位构成图形良好: 3.3.4:导线点应理石,个别点位可采用刻石、钢钉的方法设置。 3.3.5:水平角观测应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时,当个测站的方 向数不多于3个,可不归零。当测站上方向总数超过6个,可分两 组观测,每组不应少于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二个为共同零方向),两 组共同方向角值之差不应大于本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 则最后结果,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3.3.6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3.6 的规定

    表3.3.6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7: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度盘变换角:

    1"级:6 180 +4° m 180° 2"级。= +10° 171

    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二测回内2C互差或同二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 则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 测回; 3:本测回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该测回应重 测。重测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1/3时,该测站应重测。 3.3.11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测站成果。

    3.3.12全站仪测距的标称精度应按下式表示:

    (3. 3. 12)

    式中:mi) 测距中误差(mm) a 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 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 D 测距边长度(km)

    3.13各等级导线使用全站仪测距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

    表3.3.13全站仪测距技术要求

    级二级测距可用往、返测各一测回代替往测二测回。 全站仪测距限差应符合表3.3.14的规定

    3.3.14全站仪测距限差应符合表3.3.14的规定

    3.3.14:全站仪测距限差应符合表3.3.14的规定

    注:1一测回的含义是照准目标一次,读数3次: 2往返测较差应将斜距归算到同一水平面上方可进行比较; 3测边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不同时间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

    1测距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 2: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3:视线距离地面或障碍物应大于1.3m,当反光镜前后有于 扰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4 视线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宜离开高压线5m以外; 5不宜顺、逆光观测,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准太阳: 6测距过程中,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 7:观测值超限时,应重测整测回:观测数据分群时·应分析原 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8:气象仪器的采用: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 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计。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 .5m以外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且读数精确至0.2C:气压表应 平置,指针不应阻滞,且读数精确至50Pa。 3.3.16:测距边的倾斜改正可用两端点水准测量的高差、三角高 程测定的高差或采用观测的垂直角进行倾斜改正。 当采用对向三角高程测定高差时,高差的限值不应超过按下式 计算的数值

    程测定的高差或采用观测的垂直角进行倾斜改正。 当采用对向三角高程测定高差时,高差h的限值不应超过 计算的数值

    式中:h一一三角高程测量高差:

    S二测距边边长(m); T二测距边要求的相对中误差分母。 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测高差较差的要求,可按本 4.4.5条的规定执行。

    1:测量的斜距,需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 进行水平距离计算。 2当求得两点间高差时,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D观测边的水平距离(m); S一经气象、加常数、乘常数改正后的斜距(m); h测距仪与反光镜之间的高差(m) 3当观测垂直角时,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

    D = Scos(a +f) f= (1=k) S 2R

    3.18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3.3.18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

    (3. 3. 18)

    式中:m 导线(网)测角中误差("); f,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n二计算时的测站数;

    式中:u一单位权中误差(mm); p,各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i,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 d,二二各边往、返测距离的较差; n测距边数。 2:任二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式中 mi 任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 p,——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3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1: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应按下式计算

    3.3. 22当采用简化平差时,精度评定可相应

    3.23内业计算及成果的数字取位

    1: 可以直接利用测区已知的转换参数; 2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行求解; 3求解转换参数应采用不少于3个高等级起算点的两套坐 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 4:转换参数的计算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 数学模型进行多种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 5:对于面积较天或线路较长的测区,需要分区或分段求解转 换参数时.接合处应不少于2个重合点;

    6::平面坐标转换残差不应大于2cm,相邻高程控制点高差转 换残差不应大于20Vl.mm;

    表3.4.5:GNSS卫星状态表

    3.5测量记录与成果提交

    3.5.1外业采用GNSS接收机、全站仪作业时,观测记录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当采用外业手簿记录时,字迹应清楚、整齐,不得涂改、擦 改、转抄,外业手薄或记录纸应编号: 2当使用计算机记录时,计算机记录和输出的主要内容应与 手记相同,

    3.5.2:对原始观测数据更改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角观测的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 可在现场更正,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更改相关数字;垂直角观 测的分的读数,各测回不得连环更改; 2距离测量中,厘米及以下数值不得更改,厘米以上的读记

    错误,在司一距离,两次测量的相关数字不得环更改; 3当应用手簿进行观测记录时,凡更正错误,均应将错误数 字和文字整齐划去:在上方另记正确数字或文学。凡划改的数字 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应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

    3.5.3观测工作结束以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检

    查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限差要求。确认 可进行计算。

    3.5.4:内业计算结束后,应将所采用的程序名称、使用程

    平面控制测量工作结束后,成果提交宜 1 技术设计书; 2 平面控制网图; 3 GNSS接收机、全站仪等仪器检定证书: 4 点之记; 5 成果表; 6 技术总结

    4.1.1: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对于已开发建设的 油气田,在扩展高程控制网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小面积测区高 程联测有困难时,可采用假定高程

    4.1.2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距三角高

    量、GNSS拟合高程测量。水准测量的等级分为二等、三等、 全站仪测距三角高程和GNSS拟合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 测量。

    4.1.3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

    精度要求合理选择。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 合路线或结点网。

    4.1.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应兼顾平面控制网。

    1在已有高等级起算点的地区,高程控制网应与高等级点 联测; 2::在没有高等级起算点时配电网标准规范范本,可选用同级的结点作为起闭点, 联测精度不应低于首级高程控制网的测量精度。 4.1.6高程控制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 过+3m

    4.1.6高程控制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 过土3cm

    4.2.1:高程控制网设计应在收集测区已有水准测量成果等资料 的基础上进行,应根据设计路线现场踏勘、分析优化 4.2.2各等级水准路线宜选择在坡度较小土质坚实、施测方便

    4.2.1:高程控制网设计应在收集测区已有水准测量成果等资料

    4.2.2:各等级水准路线宜选择在坡度较小、土质坚实柴油质量标准

    的道路附近、不宜通过大河、沙滩和沼泽。当采用数字水 水准路线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1二等、三等水准路线上应每隔30km~40km或在结点处 埋设基本水准标石,沿线宜每隔4km~8km埋设一座普通水准 标石,四等水准路线上宜每隔3km~5km埋设一座普通水准 标石; 2地面水准点应选在坚固稳定处;墙上水准点应选在永久性 建(构)简物上各级水准占应王寻找保存和引测

    ....
  • 相关专题: 油气田  

相关下载

专题: 电力弱电图纸、图集 |行业分类标准 |布线标准 |钙镁磷肥标准 |路灯标准 |

常用软件